今日向何方凿壁偷光打一三国人物口

---05月20日 06:09  郭静云在其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认为,盘龙城是代表殷商之前的本土古国,其诸多文化因素在被殷商征服后融入到殷商文化的脉络里古云梦大泽周边之洞庭澧阳和汉北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摇篮,从屈家岭到盘龙城是一脉相承的先楚文明,其地位类似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作者认为,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亚非地区早期原生文明的发生地,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而32度以北地区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同时,农作的发祥地与大文明的发生地,皆是在同一个大的自然区域内。以此观之,主要流经温带地区的黄河流域不太可能是原生文明的发生地,而更象是文明扩展时代不同生活方式族群来往的交通要道。文献所载之“中原”,反映的是周秦汉唐之际人们的地理观念;若溯及更早时代,从纯粹自然地理而言,中国之“中原”,应指以大巴山和大别山为西、东界的宽阔平原地,北缘到黄河南岸,而南边经汉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直达澧阳和洞庭平原。从考古文化发展来看,中原之源更可溯及长江中游。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从彭头山和皂市下层,到汤家岗和大溪,再到屈家岭和石家河,下迄盘龙城,构成了一脉相承,以自主内生发展为主的完整脉络。该地区一直致力于发展稻作农业生活方式,在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相继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了以云梦大泽和江、汉、澧诸水为枢纽的连城邦国和交换贸易网络,从而开启了东亚最早的文明化进程,其情形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非常相似,年代亦相同。  作者认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将“中原”之北界,拓展至豫西南和豫中地区,最北达到黄河南岸,这种鄂豫文化趋同格局一直延续至二里头——盘龙城时期。  对于盘龙城与二里头、郑州和偃师“商”城(下简称“郑偃”)的关系,一般认为盘龙城是“商人南土”。但是,郭氏却认为,在今日的发现中,盘龙城是同时代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城邦,且在诸多方面与同地区石家河文化有继承关系,故不能将其视为二里岗文化传播的结果,商人南土的说法不能成立,盘龙城应是当时最大集权政体国文明的中央。这大国或称为“商”、或有别的自称,但这就是符合北方殷墟建都前的“商文明”,《楚辞》和《越绝书》里的汤是此地的英雄,当时石家河古城衰退而盘龙城兴盛,或许恰恰正好是汤克夏故事中所隐藏的现实,是楚这个大文明中的“商”或“汤”的朝代阶段,或谓之为“南商”,其影响力的北界到达郑州。所以,郑偃为此文明之北界,而非中央。  在距今3500年后,北方族群来到殷墟建都,大约又再过了百年,打败盘龙城而自立为“商”,并且逐步将“南商”的故事与自己的家谱合并,以此强调“殷宗”政权的正统性,以及对于本土政权的传承。自此,原本存在于江汉流域的古老文明,淹没于后世文献之中。  作者认为,这类例子在世界史中很多。失败者的神史往往变成胜利者的光荣历史。在西亚,比苏美尔文明起源晚的巴比伦亚摩利北方人也借用了苏美尔人的历史,将苏美尔的先王写成自己的圣王,以与自己的历史合并;后来赫梯人再次借用巴比伦的历史,于是两族历史便再次合并,以至于其先王的传记越加复杂化,直至现代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才逐渐还原这一历史真相。中国北方族群胜利后,不仅掌握了南方的领土和资源,同时也掌握了他们原来的文明成就、英雄故事。郭氏强调:“发展在同一的天地间的东西方文明,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  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
  姜广辉:  这本书挑战的问题大太了  将成为不朽名著。
  这些话说得声音好大
  朱彥民:  郭静云教授的这本厚厚的大部头巨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洋洋洒洒,委实壮观,视野开阔,体系庞大,内容宏富,前所未见。以时间维度来讲,从史前时期到夏商周三代,持续数千年;以时空的维度来讲,从长江流域到辽河流域,从中原地区到中亚地区,南北中外,跨度几万里。作者驱使古今中外资料汇集一书,为其所用,驾驭材料之能力迥异常人。故其书资料翔实,结构宏阔,观点新颖,论说别致,是一部先秦史研究近年罕见的令人瞩目的大作。   朱彥民,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
  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古籍,2013。  郭靜云《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臺北:萬卷樓圖書,2010  http://depthis.ccu.edu.tw/research_list.php?prof=Jing-Yun_Kuo
  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第543期 作者:郭静云 浏览: 110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  一切学术研究,皆由设置问题开始。但是,由于现今过度区分专业和学科细分,使得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只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对所研究问题加以描述。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  文献学的方法,首先要确定的是研究者阅读文献时所采取的角度,比如一切先秦叙述历史的文献,应该归类于“神话”。如此定位,并非质疑其不可靠,或是暗指其仅为先人的想象。历史神话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口耳传承后才被记录下来的古史,早已变成“神话化的历史”,且在经由漫长时间的演变后,最后又成为“历史化的神话”。这代表了文化中对古史神秘化、神圣化的理解,即一种超越性的“神史”理想。倘若完全没有文献之外的资料,研究者便只能经过文献之间的对照,来发现隐藏在其间的某些问题,并尝试解读这些密码。但是,近百年来考古学的发展,开始为研究者提供另一把钥匙,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早期历史的原貌。  从史学角度来说,考古出土残片也比后人编载出的完整故事价值高,因为这是真正第一手的古代人类社会存在之依据,但是我们该如何从零散及腐烂的残片复原昔日古代社会生活、古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阶层结构和社会活动、经济与权力的发展核心、精神文化及古人的欲望、信仰和礼仪、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等问题呢?首先,必须厘清几个概念: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目标与考古所能提供的资料作对照,从而厘清其间的异同;经过对考古遗物的各种分析,可以探索出古代的生产技术;经过对各地遗址进行长期发掘、研究,可以推论该技术的来源及被采用的范围。例如,新石器晚期以来,在面积很大的范围里,有些经常被使用的工具(如石斧、石锛等)和陶器(如鼎、豆等)是随处可见的,其统一化程度相当高。由此,我们是否可推测采用这些技术的地区,都属于拥有同一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采用某技术的范围,显然可以比文化的范围要广。  让我们进一步来看,距今6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大溪—屈家岭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三大体系。依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当时的长江流域,就仅仅只是三个大族群的生活范围?或更甚者,将之推论为三个大国存在的证明?显然并非如此,因为生产技术、考古文化和族群、语言、政权,乃是不同层面的现象,因此,我们若仅从考古文化和遗物来加以思考,则难以直接连接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复原,必须采用更细致的研究方法,将考古和不同史料两相对照,方能得出更加精确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献及考古两套“工具”之外,研究者还需要更加了解地域环境所产生的生活方式、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因为文化、国家的肇始,就是在这些“关联”中产生的:人与大自然的关联、人与人的关联、族群关联、地区与空间的关联、生活方式的关联、时代的关联,等等。这些关联即是人类历史的脉络。  我们还应该认清,无论多大范围的研究,皆奠基于对许多细节的认识,且离不开个别小地区对象的实据来佐证,这不是那种看似宏观实际上却远离现实状况的空泛理论,而是实际聚焦于生活、人群、社会之间的互动;同时,无论多么小范围的研究,亦皆离不开大脉络的背景、人生、人类、社会生存的一些核心规律。用显微镜观察每一细胞,用望远镜观察星系的关系,就这样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我们方才能够近于了解人、社会、地区、时代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观察历史演化中的社会与人生。  (作者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中山大学珠江讲座教授)
  浙江杭州的良渚发现了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陕西神木发现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如此规模的古城绝对不是“部族”能够建造的,只有大国才有能力建造。
  良渚发现了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陕西神木发现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  ____________  考古界伪造
  无法论证的东西,虽然有一条暗线证明东方文化和苏美尔文化存在必然联系。但因为时间太久,任何一个被忽略的逻辑和人为因素都可能推导而重新。所以这些都只能是猜想,也仅仅是猜想。
  @小熊來了 8楼
14:20:56  良渚发现了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陕西神木发现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  ____________  考古界伪造  -----------------------------  好大喜功。这种造假好可怕。。
  @龙之脊2012 11楼
11:06:37  顶  -----------------------------
  夏与商关系如何?
  喜读奇书奈健忘 (杭州)  
tags: 夏商周 上古史  精彩的侦探小说,原则正确
  活在烟尘中  长期以来,国家资源大量投入中原地带,南方基本靠天吃饭,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汉学新锐学者郭静云 大胆颠覆中华文明源头传统  世人均遵循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源头的历史传统,中正大学历史系郭静云教授独排众议,在其最新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提出了中国上古文明首先发源于江汉淮流域,再由南向北传播的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回响和震荡。《夏商周》这本书观点新颖且深具批判性思维,我校特地为该书办理新书发表会,定于2月24日晚上7点,在图书馆一楼多元创意教室,邀请郭教授介绍她的立论基础与核心观点,欢迎一起来翻转对中国上古史的刻板印象。  西亞有兩河流域的蘇美文明,  東亞有黃河流域的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是所謂的「東方的蘇美」嗎?  東亞的古文明到底是源於黃河流域?還是長江中游?  你從小到大從歷史課本得到的觀點將被顛覆!  日期: (一)  時間:7:00-8:30 PM  地點: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  講題:《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新書發表會   講者:中正大學歷史系郭靜云教授  http://www.ccu.edu.tw/show_bulletin.php?id=21601
  顶  
  國際漢學新銳學者郭靜云 大膽顛覆中華文明源頭觀點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源頭的歷史傳統,然而,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卻獨排眾議,提出了中國上古文明首先發源於江漢淮流域,再由南向北傳播的觀點,並發表其最新著作《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在學術界引發巨大震盪。由於郭靜云教授的新書觀點新穎且深具批判思維,2月24日晚上7時特別邀請郭教授在中正大學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為讀者介紹她精闢的觀點,要帶您一起翻轉對中國上古史的刻板印象。  過去先秦史的研究都以文獻為主、考古為輔,將考古發現運用在解釋傳世神話上,無疑存在許多錯誤認識。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認為,研究先秦應從一手考古資料著手,並認知到文獻的形成,進而擺脫勝利者的意識形態,依靠事實材料理解史實。  郭靜云教授最新出版的《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一書,摒棄一般人對中國上古文明與夏商周歷史的既有成見,本著考古材料、史實和神話資料提供的線索,提出中國最早的文明誕生和世界古代文明一樣位於北緯26°-32°間,即長江中游地區屈家嶺、石家河至盤龍城一脈相承。  由於郭教授立論嚴謹、大膽,《夏商周》甫出版即獲得大陸「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提名獎,亦受到大陸多位歷史學者的肯定。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即評論:「在中國考古學學科面臨轉型,開始反思學界既往的研究思路、方法與結論時,《夏商周》的啟發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從中可以感受到某種震撼。」  「這是先秦史研究中罕見且令人矚目的大作!」中正大學圖書館表示,郭靜云教授不但治學嚴謹,更勇於挑戰權威及打破傳統,值得讚揚與效學,歡迎校內外師生、民眾於2月24日晚上7時前來中正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看郭靜云教授如何大膽顛覆中華文明源頭的觀點。  發佈日期
2014 - 02 - 18  新聞日期
2014 - 02 - 18  觀看次數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嘉義縣報導】   01:55 pm  「中華文化起源在黃河流域」?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經過多年在大陸田野調查及研究考古資料、古籍等,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中游一帶,引起學術界矚目。  郭靜云七十多萬字專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去年底在上海出版簡體版,獲得大陸「二○一三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提名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姜廣輝認為,「這本書毫無疑問將引起學術界的巨大反響和震盪」;另名歷史教授說,郭靜云跳脫傳統框架,以更全面性的考古資料提出佐證,他認同郭的研究結論。  研究中國上古史廿多年的郭靜云,二○○六年想了解青銅器上神紋(又稱饕餮紋),到中國大陸河南等地田野調查,在鄭州附近仔細觀察「二里頭」遺址文物,一般認為這是夏朝都城。  傳統上都認為在黃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代開啟中華文化,但郭靜云發現,二里頭(夏)與被認為早商(湯商)「二里崗」文化很像,為何傳統上卻將二者區分出夏、商?同時二里崗(湯商)卻又與殷墟(殷商都城遺址),呈現完全不同的型態。  她進一步研究,殷商和湯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族群、國家,殷商王朝似乎是「突然出現在那裡」,湯商後來又跑到那裡去?「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逼迫我去找答案。」  經過六年多來在兩岸各地奔波、調查,比對考古和古籍等資料,她提出中國最早文明的誕生,和世界其他古代原生文明一樣,位於北緯廿六度至卅二度間,即長江中游地區,從屈家嶺、石家河至盤龍城文化一脈相承。  她說,長江流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且有銅礦;夏、湯商皆在長江中游建立王朝,最北靠近河南黃河一帶,但夏、湯商等南方族群在距今約三千四百年,被北方善於戰事的草原遊戰族群打敗,在黃河流域建立殷商王朝。  傳承殷商的周,為了強化統治的本土性和正統生,將夏、湯商的英雄故事,融入自身的歷史中。此後周秦漢唐等朝代中央都在黃河流域,黃河因而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地。  夏商周的研究結束之後,郭靜云發現,以往夏禹治水都認為是黃河氾濫成災,「然而當時黃河水量很少,甚至乾旱,大禹去黃河做什麼?」但當時長江中游流域已有興盛的古文明,且留下許多古城和灌溉及防洪系統等,都是治水的遺跡,因此「大禹治水是在長江流域。」
  flaps:  還好身為猶太人的她沒有受過華人從小受到的歷史教育的洗腦(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才有辦法跳出傳統的窠臼,以公正客觀的角度探討華夏文化的起源。  回复 收藏 124楼  作者:小熊來了 时间: 22:40:00   18:04:38 刘海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是猶太裔,從小因父母工作等關係住過許多國家,喜歡台灣,三年前入我國籍。友人比喻她是「雞蛋」,外白內黃,外表是白人,內裡已非常漢化。  金髮、白皮膚的郭靜云是國際知名的漢學界新銳學者,求學時對埃及等古文明很有興趣,開始接觸中國漢代史後,再往上推到春秋戰國、夏商周三代,也就是中國上古文明的起源。  她有廿多年研究世界史背景,精通中文、法文、希伯來文和俄文,先後在法國、立陶宛、俄羅斯、以色列,中國北京、廣州和台灣等地生活、工作;透過考古、文獻、古文字互補考證,進入古文明迷人世界。  郭靜云是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博士,二○○八年至中正大學任教,專研中國上古史,屢次被日、韓、歐美學者引用、轉載。她曾發表另一本著作「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獲中正大學傑出著作獎。
  我不爱白富美:  我个人也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能不是一个源头,我们需要换一个地理位置去考古,找出比商代更要早的历史。否则,5000年历史只是口号,而不是事实。  就应该多些这种挑战历史传统的学者。我们的历史不能为政治服务,应该还原真相。
  中華文明源於長江 郭靜云演講爆滿  /NEWS/READING/REA8/8510918.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
04:15 am  學生們購買郭靜云(左)專書「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請她簽名。  記者謝恩得/攝影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花了6年研究和考證,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中游一帶,顛覆傳統認知。中正大學圖書館前晚邀請她舉辦新書發表會,會場擠滿200名師生,學生們紛紛買書或拿聯合報的報導請她簽名。  郭靜云講解她奔波兩岸發表的研究巨著「夏商周—從神話到歷史」,校長吳志揚也全程聽講。  郭靜云認為,位於長江中游、漢江一帶的先楚文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時已建構了聯合城邦古國,當時這個地區還有比洞庭湖大好幾倍的沼澤湖泊區「雲夢澤」,她稱此處中華文明起源為「雲夢澤的蘇美爾」,就如同蘇美爾在西亞古文明(兩河流域)扮演創作者的角色。  在雲夢澤一帶挖掘出土的古城、聚落,無論是規模、密度,都比傳統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黃河一帶更大、更多。郭靜云除了提出夏和早期的湯商都是在長江中游建立,兩者的文化也相近。  但夏、湯商等南方古國都被北方遊戰族群打敗,同時建立殷商王朝,她說,殷商是最早的集權大國,跨越族群文化,統一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是中國第一個「上古帝國」。殷商融合多元文明,在許多方面是中國大文明歷史的啟發點,「殷商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郭靜云提到,以往研究以文獻為主,再以局部的考古發現來「證明」,很容易變成以考古來解釋傳世神話,而非史實,於是造成更多錯誤認識,她的研究是從多面向考古材料去找答案。  夏商周的研究結束後,郭靜云感覺像走出巨大古迷宮,對中國古文明的許多疑惑,如今都豁然開朗。
  顶  
  上古文明传播并非“由北向南”?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引发争议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教授郭静云70多万字的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主线在于论证中国上古文明是首先发源于江汉淮流域、然后由南向北传播,这与学术界传统主流观点——中国上古文明首先发源于黄河流域、然后由北向南传播恰恰相反。  新书问世激起了两极分化的评论,支持者之一、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郭立新称这将是一本“跨时代的、对于中国上古史研究和夏商周考古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批评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则认为,该书观点虽令人耳目一新,其论证过程却无法服人,“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到大的时空的把握,考古材料的取舍、乃至对他人成果的误读等等,处处都是硬伤,时见‘学术上的关公战秦琼’”。  一本著作为何遭遇冰火两重天?记者发现,这是中国考古学科进入转型期的表征之一。  批评:选择运用材料制造“新的神话”  1月17日到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在博客上连续发出10篇批评文章,逐条批驳郭著中所运用的考古材料和推论逻辑。  许宏认为,郭著为将江汉淮流域文明的地位突出,在论据中选择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材料,厚“南”薄“北”倾向明显。例如,“一本以‘夏商周’冠名的专著,在100多幅图中,居然找不到最能代表礼乐文明的青铜礼乐重器的身影。”他说,“任何对历史进程的建构,都必须有扎实梳理过的材料来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在制造新的神话。”他强调:“对郭教授的评价,并非出于固守我们既有的认知体系,而是要强调考古学及其相关研究的严肃性。”  肯定:“突破以往的研究思维”有意义  历史学者、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姜广辉却认为,书中观点虽然显得大胆而惊人,但并非异想天开之论,而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历史研究。  他指出,此书的意义不在于是否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而在于它突破了以往的研究思维。“此书出版后,难免会受到批评或责难,但我相信此书必将成为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在近百年的中国历史研究中,我们的学术界一直缺乏这种以绵密的资料与大思维方法相结合来撰写的历史研究著作。在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遗址文物面前,我们不能仅将有限的传世文献作为解读它的参照系,而应凭着历史学家的辛勤努力,为其创造新的、有助于作可能性分析的参照系。”  作者:观点无偏向,材料本身给出答案  身处“靶心”的作者不认同许宏的批评,郭静云在邮件中称:“综观许论似乎只为反对而反对,有着极强的非学术的目的性。进行学术批判时,读懂原文并以此为标靶,当是应有之义。可许论却多处曲解拙著观点,树立虚假标靶,然后大加挞伐。许论貌似摆出凭材料说话的架势,但通观迄今所见,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材料和观点,也无视拙著所用的与其设定的观点不合的新材料。”郭静云表示,她对任何观点都无偏向,“在一步步的摸索中,材料本身给出了答案。”  ■采访手记 考古转型需要构建新视角  “幸好我没有生活在哥白尼时代,不然会被烧死。”这是郭静云在给记者邮件中写的一句玩笑之言。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玩笑更能代表她的心声。  郭静云说:“学术界对于重新认识夏商周三代历史,已经有所准备。单一的、零散的考古材料不会说话,所以给研究者以随意解释的空间;但是,如果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比较,系统思考,它就会给我们启示,告诉我们一些相对确定的事实,排除很多错误的假说。”  另一方面,撇开“南北中心说”的分歧不论,许宏研究员也向记者表示中国考古学学科目前进入了转型期,需要构建新的视角。他说:“夏商周考古,从其定名看就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注重‘以复原王统历史为目的的研究’。业内学者已经开始反思我们既往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结论。下一步,应该超越传统思维,以考古学为本位,构建可与全球文明史研究接轨的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话语体系,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随着整个中国考古学的学科转型而得到提升。”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
  楼主:龙之脊2012 时间: 13:32:00  郭静云:不允許自己看到一條材料著急說一句話  大陸保護二里頭神話的許宏研究員寫:  「我对郭著的总体评价是:视野宏阔,建构可嘉,思路富于启发性;但考古学材料不支持其观点,论证中问题极多,青铜文明发源于南方而后北渐的“江河中原说”难以成立。学术之所以为学术,在于能被论证,论证就不能只谈与自己的意见相合的论据,就要看作者在材料运用、逻辑和推导方式上,是否有“硬伤”。我看郭著,“硬伤”处处。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到大的时空的把握,到考古材料的取舍、乃至对他人成果的误读误用等等,所在多有。这符合作者一直以来的治学风格:神思飞跃、不拘时空。」  假裝自己是客觀讀書的科學人,而毫無羞愧騙人。「郭著」並不是天空飛來的結構,而是一條一條地下材料對照出來結果,在地上一步一步走的途徑。「郭著」不允許自己看到一條材料著急說一句話,而慢慢蒐集所有的材料,在所有的材料基礎上做復原工作。因此並不是「考古学材料不支持其观点」,而正好相反:沒有預設任何「觀點」,這是考古材料本身所指出的史實。  許宏研究員自己也很清楚:考古材料明顯表達,二里頭在長江之後,但是故意假裝,使讀者迷惑。他這種作法的原因很清楚,有與學術無關的保護原來錯誤觀念的目的。除了他,努力否定事實的人還會有一些,他們會憤怒、誣蔑等等。但我們不需要怕他們。他們有目的,所以憤怒,難受。而我們除了求知的樂趣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所以很快樂。了解、從恍惚不明之處走出明亮之路,這是一件使人開心的事情。  因為資料不僅是支持我們,而親自給我們指路,所以只需要人看看資料、思考,就很容易會理解是非,跟我們一起走。事實的研究會繼續發展,而神話性的、牽強的「共識」將逐步消失變成歷史。
  瞎整。此书无意义。
  呵呵,郭静云的那本神话书,O(∩_∩)O~
  说无意义的人自己看书了没有?保证没看  可以理解:看它比较难,资料太多,口水太少  神话是有信仰的,相信而不怀疑从小后所吸收的“共识”这才是生活在神话中  什么都不知道很轻松,而为了继续轻松,否定所不知道的东西存在  哈哈
  Facebook对话:  南京大学李博同學对郭教授的回问:  學術交流是好事,許老師這段話或帶有一點個人情緒,但郭老師只回應這一點恐也不妥。畢竟他還有另外許多對於材料具體問題的觀點,期待學術上的交鋒,以飼讀者。  郭靜云教授答: 同學請問:你看了書沒有? 我估計可能還沒看. 否則會知道: 不存在任何對材料的問題. 許宏所謂的"評論"與拙著無關.是針對沒有看過的人寫.而假裝學術的討論. 針對他所重複的常識觀點,拙著裡已有足夠的討論和例證.我何必再大量引用書的內容? 讀者可以直接看書. 許宏另一部分"問題"更加他自己創造的,與拙著的意思無關. 所以差異在於他的"評論"是針對未看過的人,目的是說服人家不要看. 而我的這句話是針對看過的人寫. 看或不看是每個人自由可以決定. 但是看書之後,讀者才能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包括能夠區分學術討爭論和意識型態的攻擊.  學習加油
  /sf/4166.shtml  【核心提示】黄河上中下游的纬度差距非常大,气候和生活环境往往不一致,并不具有成为一个大而完整的早期文明轴心地区的条件,反而应该表现为众多零散的文化区才合理,并符合在文明扩散的时代,作为不同生活方式族群之间来往交通要道的条件。   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郭静云
  未来两周郭静云老师有关于本书的讲座!!!  以下是讲座的时间和地点:  3月24日:下午2点,杭州师大历史学院  3月25日:晚上7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38报告厅  3月26日:晚上7点,四川大学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3月31日:时间待定,陕西师范大学  4月1日:晚上7点,人民大学国学院  4月3日:下午2点30分,郑州大学历史系  4月8日:晚上7点,厦门大学历史系
  【演講】農作、青銅、馬車技術與多元文明結合的問題-郭靜云  講題:農作、青銅、馬車技術與多元文明結合的問題  講者:郭靜云 先生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持人:陳健文 先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副教授)  時間:日 (二) 13:30-15:3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正大樓203教室  活動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697
  4.18  亚马逊评论  对华夏文明史的理性分析  内容很有颠覆性,真正拿证据说话,而不是用神话去证明神话,  不过对于内容有点深奥难懂。
  [最新消息] 又有讲座了!!!   15:50:28   来自: 忘逸  信权威不如自己读原著,  搜网评不如作者来解说。  郭静云新书《夏商周: 从神话到史实》的讲座  4至5月份行程  山东大学:4月29日(周二)下午  安徽大学:5月5日(周一)下午  現在,本书的论点引起了极大回响,  绝对是2014年中国上古史重大问题。  还没有看过书的朋友可以先去了解了解本书的大概;  看过书的读者更可以到现场和作者讨论讨论!!!
  孟津的博文  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PhD  地球科学  今年的一个报告会上,听同事讲到黄土高原植被和农业发展的问题,说最早的栽种农作物,在黄土高原一带有上万年历史。当然,他也提到在长江流域水稻的栽种 也有上万年。农业种植的发展,不仅是人的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关,也和气候环境,水资源,金属矿床,各种动植物等自然条件有关。会上我提了个外行问 题:根据农业发展的记录,你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结果报告人说:农业的发展和文明没有关系。会后问几个内行的专家,人家说这是个如 何定义“文明”的问题,而这个定义的话语权在西方人手上。他们最先折腾这些东西,然后定义了什么是文明,基本内容包括文字,青铜器(金属的使用),城镇的 形成,等等。我发过《柳湾彩陶》这样的博文,按照“文明”的定义,那些陶制的、没有文字的坛坛罐罐,可能就不算“文明”的内容了,这顿时让我有点纠结。  之所以会问上面的问题,是因为年初读了郭静云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这本书,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提名奖。书的基本结论,认为中 华文明的起源,可能在长江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这和主流观点不同。她认为,五帝、尧舜、禹汤等早期神话,来自于不同文明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其中源自长江 古文明的成分相当高。但代表北方族群的商周政权,打败了南方古文明,从而一切神话是经由北方族群传给后世,失败者的神史,变成胜利者的荣誉神史。旧文明原 有的历史,汇入新文明的历史中。因此她认为,文献的历史不是表达客观的历史,而是表达编故事者的自我认同,以及国家政策等目的。将来的先秦史研究,应该从 一手考古资料着手,认知文献的形成立场,摆脱胜利者的意识形态,依靠事实材料来理解历史。  郭静云女士是犹太裔,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做学生时,对埃及等古文明感兴趣,后来接触中国历史,从汉代时开始,一直进入到春秋战 国、夏商周中国上古文明。2008年至台湾中正大学任教,也在广州中山大学做珠江学者讲座教授,这本书也是由中山大学“985工程”资助。  这本书的观点,跳脱了传统的框架,当然也会是有争议的。作为一个外行,专业性的东西没有办法评论。但在浏览这本书时,让我认识到北方族群对马的驯化、骑 马、使用马车的重要性,这让他们更加剽悍有战斗力,还是有道理的。此外,从环境的角度,与其它原始文明的产生进行横向对比,也是有些道理的。这是本下了功 夫的书。全书有537页,参考文献占了62页。郭女士精通中文、法文、希伯來文和俄文。书中包括了大量的英文和俄文文献,也有一篇德文、一篇法文文献。除 了语言上的优势,她研究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世界史的背景,让她在中国上古文明的研究中,拥有其他研究者不具备的视野。  我觉得她对历史的传承和考证的看法,很有道理。更多地以考古发掘的实物,而不是依赖文献来探讨历史。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九五”计划期间的一个国家重点科 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个花了几千万的项目,似乎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两相比较,让人唏嘘。真正的学术,来自于自由的心和思想,而不是来 自于无坚不摧的钱和权力。  /blog-.html
  西北大学  5月6日下午演讲
  郭靜云fb记录:  孔子"編"《春秋》, 而並不是"創造《春秋》", 他謹慎地採用手裡的史料,合編在一起,而並不以自己的成見或目的安排它.  呂不韋的作法恰恰向反: 不是合編可觀的史料,而建構"天下歷史".  傳統一直強調學孔子,但實際上學呂不韋比較多.  不過學孔子的理想還在,最好不要忘記它.
  孙隆基: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问题——以评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为本  6月19日 孙隆基: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问题——以评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为本(思勉人文讲座213)  http://www.skc./s/117/t/325/a3/d8/info107480.htm  主题: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问题:以评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为本(A Few Thoughts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主讲:孙隆基(台湾中正大学讲座教授)  主持: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时间:日(星期四)15: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中国的考古学思维有四座必须销毁的偶像:(1)思维方式未全面摆脱维多利亚时代的直线社会进化论,至今仍沿用从“母系”到“父系”社会之所谓“定律”;(2)重新肯定自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已开始质疑的古史;(3)将秦汉大一统以来的格局投射回到远古,用现代的国境来界定“国内”、“国外”的远古文化,对“本国”受到“国外”影响方面认识不足;(4)将自周以后政治重心都在华北的情形投射回到远古,形成一股“中原主义”,用中原的发展阶段界定“全国”,透露大中央主义的心态。郭静云于2013年底面世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从根本上摇憾了这些偶像,除了“中原主义”之外,将其重心从华北迁移至江汉一带,将旧中原改称为“江河中原”,古夏国可能在江夏,商朝则是从东北南下的征服王朝。讲者也指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中的一些问题。  主讲简介:  孙隆基教授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和文化比较的领军学者,早在1980年代中期即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两岸三地引起轰动。2005年他离开孟菲斯大学教授席,到台湾中正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至今。除英文著作外,其新著《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和《美国的弒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在华人学术圈再次引起轰动。
  孙隆基教授国际著名学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9%9A%86%E5%9F%BA  .cn/c//.shtml  /view/1166691.htm?fr=aladdin
  二刷终于出来了  来自: 天山上的来客 (天山上的来客)   此书面世不到五个月即基本上卖光。市面上 断货这么久, 期间有人奇货可居,定价148元的书,居然卖到180元,真想骂人!!!  出版社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年头,还断货,不知道怎么搞发行的!  看来上海古籍做古籍做惯了,习惯性印少,小家子气,发行总是跟不上趟啊。  听说二刷又只印了一千本而已,估计过不了几天就会卖完。有钱不赚,脑子进水,唉!  哪个作者要是有好书交给上海古籍出版和发行,只怕就要这样不断地在断货中给耽误了!!!!!
  郭静云在其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认为,盘龙城是代表殷商之前的本土古国,其诸多文化因素在被殷商征服后融入到殷商文化的脉络里古云梦大泽周边之洞庭澧阳和汉北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摇篮,从屈家岭到盘龙城是一脉相承的先楚文明,其地位类似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  西亚的苏美尔,是全世界小麦农耕文明的起源。  (中国的小卖,是在2700年前的周朝,由中国的游牧民族才从西亚引进到中国的)  东方的苏美尔文明:  1、早期(1万5千年前):  是发源于湘江上游,是全世界稻作农耕文明的起源。  叫“古瑶民族”,他们有老亚洲人的血统。  2、初期(1万年前):  在洞庭湖流域的澧阳平原,变成大规模的稻作农耕、定居。  湘江流域的古瑶民族、与沅江流域的古苗民族汇合,成为“古苗瑶水稻民族”。  3、发展期(7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遍布整个洞庭湖、江汉、长江中游(古楚国的前身)。  4、成熟期(5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从长江流域,传播到黄河流域,到达今天的河北、北京一带。  那就是-----蚩尤九黎水稻农耕民族。  历史上叫“南蛮北上”。  5、扩散期(4000年前)。  在华北平原被炎黄游牧民族打败后,四出逃难,并将水稻稻作扩散到了整个东亚、东南亚。。
  东方的苏美尔文明:  *****************************  西亚的苏美尔,是全世界小麦农耕文明的起源。(中国的小卖,是在2700年前的周朝,由中国的游牧民族才从西亚引进到中国的)  东方的苏美尔文明:  1、早期(1万5千年前):  是发源于湘江上游,是全世界稻作农耕文明的起源。  叫“古瑶民族”,他们有老亚洲人的血统。  2、初期(1万年前):  在洞庭湖流域的澧阳平原,变成大规模的稻作农耕、定居。  湘江流域的古瑶民族、与沅江流域的古苗民族汇合,成为“古苗瑶水稻民族”。  3、发展期(7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遍布整个洞庭湖、江汉、长江中游(古楚国的前身)。  4、成熟期(5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从长江流域,传播到黄河流域,到达今天的河北、北京一带。  那就是-----蚩尤九黎水稻农耕民族。  历史上叫“南蛮北上”。  5、扩散期(4000年前)。  在华北平原被炎黄游牧民族打败后,四出逃难。  并在随后的1000年里面将水稻稻作扩散到了整个东亚、东南亚。。  最有力的证据:  1、湖南的A型血是中国最多的。B型学是中国最少的。  2、湖南湘江、沅江、洞庭湖流域,出土了一系列,非常完整的1.5万年----7000年的文物。  3、湖南的特殊的地理、气候,适合水稻起源的一切条件。
  东方的苏美尔文明:  *****************************  西亚的苏美尔,是全世界小麦农耕文明的起源。(中国的小卖,是在2700年前的周朝,由中国的游牧民族才从西亚引进到中国的)  东方的苏美尔文明:  1、早期(1万5千年前):  是发源于湘江上游,是全世界稻作农耕文明的起源。  叫“古瑶民族”,他们有老亚洲人的血统。  2、初期(1万年前):  在洞庭湖流域的澧阳平原,变成大规模的稻作农耕、定居。  湘江流域的古瑶民族、与沅江流域的古苗民族汇合,成为“古苗瑶水稻民族”。  3、发展期(7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遍布整个洞庭湖、江汉、长江中游(古楚国的前身)。  4、成熟期(5000年前)。  古苗瑶水稻民族”从长江流域,传播到黄河流域,到达今天的河北、北京一带。  那就是-----蚩尤九黎水稻农耕民族。  历史上叫“南蛮北上”。  5、扩散期(4000年前)。  在华北平原被炎黄游牧民族打败后,四出逃难。  并在随后的1000年里面将水稻稻作扩散到了整个东亚、东南亚。。  最有力的证据:  1、湖南的A型血是中国最多的。  2、湖南湘江、沅江、洞庭湖流域,出土了一系列,非常完整的1.5万年----7000年的文物。  3、湖南的特殊的地理、气候,适合水稻起源的一切条件。
  1、湖南的A型血是中国最多的。  ----------------  中国的A型血,是以湖南为最高峰。  湖南的四周邻省---东西南北都在减少。。  这才是1万多年前----东亚真正的文明起源!  这才是:  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东亚国家所有的A型血的发源地。
  我为什么相信“夏”源于江汉之说?  作者:范梓浩  /html/cn/kaoguyuandi/kaogusuibi/647.html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无疑是一部学术巨著。全书正文共525页,其中参考文献便有60页之多,包括了中英俄等多种语言的参考资料,又涵盖了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报告、民族志,以及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光看这60多页的参考文献,便可知此书分量之重,可知此书是基础扎实的学术研究之著。  待我进一步了解作者本人后,心中久久地萦绕着张光直先生的一番话:“要研究三代考古,就要学考古、经籍、甲骨、金文和早期王国民族学……”而且,“今天念中国的考古不是念念中国的材料便行了。每个考古学者都至少要对世界史前史和上古史有基本的了解,而且对中国以外至少某一个地区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三联书店,199年,页126-128)。比对一下郭静云教授曾发表的书籍与论文,她在考古、经籍、古文字及早期民族学均有研究成果,熟悉国外多处古文明的材料,其学术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可见一斑。我觉得,决定一个学者的成就,主要在于学术视野及研究工具。所以,我想郭静云教授所能看见的夏商周,必定是与众不同的。  不出所料,循着作者的思路,我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与教科书中截然不同的夏商周。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而书中的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则尤如一颗投入平静湖水中的巨石,定会激起学术界的骇浪。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两个,一是夏源于江汉说,二是实际上有两个商存在,殷商王族是灭亡“汤商”的东北游战民族。由于本人对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材料较为熟悉,夏之江汉说的观点实在令我震撼,也与我上两年不断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每当有人提到二里头文化时,脑海中自然会冒出“夏”这一个字眼。虽然,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二里头文化就一定是夏文化,二里头就一定是夏的中心,但我仍会不自觉地认为,夏的中心就在二里头,即便不在二里头,也必定在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似乎,我们的学科在构建一个“神话”,一个学术界陈陈相因、人人首肯的“神话”。  如果我们抛开历史文献构筑的认识误区,而直面考古材料,将伊洛地区与江汉平原的考古材料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在二里头之前的所谓龙山时代,江汉平原更具备文明演化背后的动力。  首先,在人口增长方面,郭静云教授引用了乔玉先生对伊洛地区,二里头遗址周围的人口和土地利用率的研究(乔玉:《伊洛地区裴李岗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复杂社会的演变——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人口和农业可耕地分析》,《考古学报》2010年第4期,页423-454),说明二里头人口、聚落的密度无论是新石器时期还是青铜时代早期都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石家河文化时期,江汉地区突然涌现了大量的小型村落,整个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率十分高,可见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口数量的剧増,整个文化面临向外扩张的压力。  其次,在频繁的战争方面,两湖地区的石家河时期城址接近20座,高筑土墙的城址自然让人想到了这些城之间的冲突十分频繁。即便如郭静云教授所言,他们可能已经组成“云梦泽联合城邦国家”,我认为城与城之间还会因为资源的分配而发生冲突,这个早期国家的纽带并非如我们想像的大一统国家般紧密。相比之下,伊洛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目前所发现的龙山时代城址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城址规模上都远远不及江汉平原。  再次,在农业强化方面,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日益成熟,稻作农业开始从长江流域北传至黄河南岸。在稻作农业北传的同时,长江中游屈家岭和石家河的文化因素也向北传播至黄河南岸。伴随稻作农业技术发展,稻作管理的精细化,土地开垦,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都促使社会日益变得复杂化。而伊洛地区属于黍作农业区,而对黍进行管理所花费的能量则是远远不如管理水稻所花费的能量。稻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大幅提高产量,黍作则不能做到这一点。此外,稻作对水有严格的控制要求,需要集体建设水利设施,而黍作则不需要。  结合龙山时代的文化因素以及上述几点文明发展的动力证据,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北渐说,似乎比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说更有说服力。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顺着文明发展的一般模式,把目光从黄河流域移开,聚焦于“江河中原”的中心——江汉平原,这里最有可能是孕育夏文化的摇篮。  然而,我个人认为有几点还有待确认和进一步研究。第一,在物质交换的发达这个动力要素上,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因素,如此丰富的外来文化因素应作何解释呢?又或者盘龙城早期遗存有比二里头遗址更丰富的文化因素?需要更多学者来关注这一问题,更深入地研究其文化遗存的内涵。第二,石家河文化与盘龙城早期遗存的相似度有多大,能不能构成一脉相承之说。  上述两点都是从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从类型学的角度来提出的疑问。而上述提到的几点动力,与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通则有关,显然是过程主义的研究范式。我觉得,当代世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已经不是非此即彼的时代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强调文明背后形成的生态环境、技术、社会压力等的规律时,运用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对文化的传播、文化圈、文化丛的特殊性加以关注。因此,随着郭静云教授的新书推广,两湖地区的考古工作日益发展,我们应该可以进一步从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中获取更多的,更为精确的“夏源于江汉平原说”的证据。  
  自然地理的“中原”与政治化的“中原”概念  中国文物报 发布时间: 作者:郭静云  中国疆域辽阔,有多样的地貌环境。水土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之道,也造就了不同的史前文化。虽然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文化融合成多元的中华文明,但在探讨上古社会信仰时,仍应分别追溯不同的史前文化。因为同时期的文化,虽有深浅不同的互动,彼此亦有若干相似之处,但若不考虑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移动路线等造成文化分隔的基本原则,或没有经过严谨的考古分析之前,不同文化实不宜混为一谈。至于时代与形态互异的石器与金属器文化,若无充分证据,不能随意推论其间的继承关系。因此,本文将以中原的青铜器文化至殷周为主,对其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源流,稍微提出尚未完全成熟的假设,并在春秋战国秦汉时观察其文化的演变脉络。  在此之前,必须先加以说明“中原”概念所指的范围。《诗·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曰:“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可见早期文献中“中原”的意思是宽旷平原,适合农耕的肥沃原野。但现在的“中原”概念,一般来说涵盖河南、陕西和山西之南部——即周文明之核心地区,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地貌的一种政治性概念,因为此区域代表从周到北宋这些统一大国的中心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一概念似有不妥,因为该地区包含了平原、山脉与峡谷,地貌呈现一种支离破碎的形态。  对商周以来的混合文明来说,自然地理的边界并不那么重要,但对早期文明来说,反而是很重要的,因而研究这些地理条件的异同,便可藉以表达不同生活方式族群的活动范围。如住在肥沃平地的农耕文化之发展区、山林游猎族群的活动区,以及几种虽然选择了定居,但将农耕视为次要的中间地区,其生活可能便是以驯养、渔猎或石工为主要的经济基础。此外,还有宽阔的草原,此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了多族群的互相融合,并多次威胁到农耕文明国家。古代很多军用技术的发明区,便同时是游牧和游战生活方式的发祥地。  若从自然地理的边界来探讨,则“中原”这一概念应有另一种属于自然地理条件的理解——中心的平原地带。在中国地图上,这是以大巴山和大别山为东、西界的宽阔平原地,北缘到黄河南岸,而南边则经汉江下游涵盖鄂豫平原,又过汉江连到鄂湘江汉、澧阳和洞庭湖平原,以构成宽阔的农耕地区。并且,因豫南地区及大别山间有许多谷地,其范围本于河南,跨越大别山,到达淮颍平原、信阳、驻马店、许昌,进而到达郑州。若由自然地理的观察角度来看,只有这个位处其间的宽阔平原,才能被称为“中原”。另一方面,我们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可以观察到,汉江下游是这一广大农耕区域的中心。  只有到了殷商,北方族群活动在黄河下游北岸并形成新的中心,自此以后黄河流域才掌握政权。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黄河流域文化在很多方面传承了中原农耕大文明的脉络。由此观之,在殷周时代中原文化脉络大量扩散到黄河、渭河、汾河流域,以及河北和山东等许多其他地区。由于殷周政权中心靠近黄河,凭借黄河作为要道,将原来属农耕文明北界的地区发展成为中央,中央和边缘的关系至此产生变化。因此,在历史上“中原”概念有了变化,从自然地理所指的中间农耕平原(以澧水为南、以黄河为北、以江汉为中),变成以殷周王畿为中心的殷周政权的影响区域,至汉唐帝国更加确定了传统的“中原”概念,并影响后世对“中原”的认识。  因此,在讨论殷周之前的历史时,不宜采用政治化的“中原”概念,而是需回到自然地理的角度来思考。因此笔者提出 “江河中原”概念,以表达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宽旷平原,即是殷周之前农耕大文明发展最为兴旺发达的区域。  (作者单位: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  (日6版)  .cn/plus/view.php?aid=54088
  長江日報日  盘龙城文化从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而来  对于盘龙城遗址性质的研究,近年最能引发人们反思的,莫过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郭静云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  2013年出版的这部书中,郭静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夏、商、周历史的颠覆性观点。诸如,中国的文字起源于长江中游地区,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是中 国早期青铜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盘龙城遗址或是中国汤商王朝的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的源头在盘龙城,楚文化是从盘龙城文化发展而来等等。  郭静云认为,盘龙城文化是从本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发展而来。盘龙城的夏代文化遗存如玉柄形器、陶觚(杯)等,比二里头文化同类器的特征更加原始,因此时代更早。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陶联裆鬲一类器物,是后来楚文化最典型“楚式鬲”的鼻祖。  对此有专家认为,这些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基本上能自圆其说。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田一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