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剑铁血军魂全集中独立团重新集结,各营人人大大增加的这个情节是出现在第几集?

帖子主题:细数《亮剑》中的一些穿帮镜头
共&70852&个阅读者&
军号:3333678 工分:8584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细数《亮剑》中的一些穿帮镜头
文章提交者:谁注册了我的号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24-0-1.html
前两天看到有人在铁血发的穿帮镜头,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么经典的片子免不了这个啊,我就在网上搜了搜,还真找了不少,以下内容转自网络:第一集听说张大彪突围被困,喊道:跟我冲回去救人,咱独立团从没丢下兄弟不管的道理!哈哈!什么“咱独立团”,当时,李云龙是“新一团”!山本队与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场景,独立团用的那“炮”太厉害了,一炮就把城攻下来了。真这么厉害早把炮拉上来啊,省得牺牲那么多战士。剧中围山崎大队,这边拿个大话筒喊话时,说的是日语,那个李云龙好象听懂说什么,还笑骂了几句,不是说他不认识字吗。日本鬼子墙上挂的地图居然是手工绘制的,那个潦草的,晕啊,谁都知道鬼子的军事地图是出了名的精确的。和尚劝降土匪被杀死的那集,他上路的时候背个大刀,等遇到土匪时又多了一把枪。第7集中独立团的一营伏击小鬼子,结果等到了的是一个日本的观摩团,二话没说就是一顿手榴弹,从被炸的车辆背景中看到了只有在80年代才会出现的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卡车----解放CA141剧中穿帮对多的就是手榴弹,有时候扔不到10米;有的冲锋时直接砸在脚边了;还有阵地战手榴弹不拉弦拿起来就扔。凡是有驳壳枪出现的场面必是点射呀连射之类,肯定把驳壳枪想当然地认为全是带快慢机的冲锋手枪了。须知驳壳枪(毛瑟手枪)绝大部分还是半自动手枪。人人都带棵二十响显然不真实。该剧的所有战争场面的外景自始自终都是在一个外景基地拍的,好像是在山西:淮海战役的战场是平原,可剧中的淮海战场却山峦起伏,那个村庄从抗战一直打到淮海大战。淮海战役的时候,可能不会有一次性输液器吧,剧中20和21集,李云龙和楚云飞在负伤后治疗时都使用了和现代医院相同的一次性输液器。1958年就用上了56-256-2是1980年出现的,改造重点是防磨损的折叠枪托,因 81式的出现而没有列装部队,但81式采用了56-2的改造成果——防磨损的折叠托。而且还说战士自己为了使着顺手故意将56-2的枪托锯断之类更是无稽之谈。解放后解放军军帽少了带八一军徽的红五角星,看着倒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提一句,从开头到结尾让观众看到的总是在冬天,还白雪皑皑的,让人感觉没有四季之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细数《亮剑》中的一些穿帮镜头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89012 工分:252
左箭头-小图标
和尚劝降土匪被杀死的那集,他上路的时候背个大刀,等遇到土匪时又多了一把枪。这个 不算穿帮啊,你仔细看电视剧的话,会发现 和尚 遇到土匪前,遭遇过一队鬼子,和尚 打死两个鬼子,就背着枪 骑着马 跑了啊~ 遭遇鬼子的时候 枪是从马上取得啊~
这说的通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9773 工分:993
左箭头-小图标
54楼&&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你才是猪,你还别不信。谁告诉你这电视剧是史实了?电视剧只是想表达出一种军人应有的精神。 别理他,九楼的根本就是一混人,不分现实和艺术,只是心怀不满发泄一气罢了,他就不是为了评片子来的,和这种人较真,哪个正常人有那么多时间啊,让他自(bu)生(zuo)自(bu)灭(si)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7303 工分:502593
/ 排名:904
左箭头-小图标
《亮剑》第七集讲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的字幕是“日”,是夏季;可是片中镜头却是下着小雪,人说话有冷天时的白雾气,386旅旅长陈赓也穿着冬季皮衣,这导演也太不讲究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71712 工分:28712
左箭头-小图标
《亮剑》就一部瞎掰片。这种瞎掰片还得了五一奖,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7969 头衔:见习读者 工分:10739
左箭头-小图标
看来还真不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89446 工分:1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亮剑是由都梁写的同名小说小说改编的,基本忠于原作,它本身也不是历史论文,何必那么较真,剧组资金不足当然有些漏洞,就不要对服装道具要求太高。这是作者都梁对于亮剑的看法长篇小说《亮剑》于2000年1月出版以来,很多读者和我联系,进行了大量的交流,读者们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而我更关心的是一些负面评论。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历史讳莫如深,致使很多人对抗战历史产生不少盲区,我就见过不少青年根据不准确的历史资料引经据典,得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有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肯定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敌的历史后又否定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英勇战斗的历史。我认为,带着某种成见去看待历史是荒唐的,这样你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为什么不能客观地、不带成见地看待历史呢?小说《亮剑》描写的只是抗战中敌后战场八路军的故事,而不是全景式地描写中国的抗日战争,如果以后条件成熟,我会再写一部关于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小说。再如我书中写到李云龙率部在野狼峪和日军进行白刃战的情节,有些读者认为太夸张,是传奇式的演义,他们的根据是当年八路军战士的刺杀技能和体能都逊于日军,不可能出现这种势均力敌的较量。这倒也对,当时的军事态势确是敌强我弱,但并非完全如此。若是这样中国恐怕就真亡国了。事实上当时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都在不同地区与日军发生过较大规模的白刃战,在局部战斗中未必总落下风。例如日,八路军386旅16团、决死一纵队38团于晋中卷峪沟、窑儿里地区与日军3000余人展开激战,八路军两个主力团数千兵力全部展开,在两小时内对主峰阵地连续发起13次攻击,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白刃战,我军将主阵地夺回,并将日军击退30余次,激战竟持续15个小时。一位我熟悉的老将军对我说,当时敌我兵力大致相等,双方数千人厮杀在一起,喊杀声,刺刀相交的铿锵声响彻山野,当日军溃退下去时,这位老将军(当时的营长)环视战场,那尸横遍野、鲜血飞溅的惨烈景象便永久地凝固在脑海中,时隔半个世纪却仍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据我多方考证,是役,日军遗尸三百余,我军伤亡大致相等。诸如此类的战例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我在创作过程中很少使用夸张的手法,书中的历史事件大多有真实的出处,我愿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我接触过不少当年的老八路,他们的叙述使我捕捉到很多历史的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宝贵,是书本上查不到的。在当时八路军的主要活动地域如晋、冀、鲁、豫等地,都出现过一些抗日传奇人物,他们的特点是艺高胆大,勇气过人,这些传奇故事直到今天还被当地的老百姓津津乐道,成为民间口头文学代代相传。像我书中描写的李云龙、楚云飞大闹县城,击毙多名日伪军头目的事并非空穴来风,这种事的确发生过,有些事甚至更传奇,更出圈。比如山西定襄县有个叫樊××的八路军游击队大队长,他杀日本鬼子杀出了名,日本驻军的一个联队长突发奇想,给樊××写了一封信,说:“非常敬佩樊大队长,想同樊大队长见一面,不知能否垂允?”樊××批其信尾,说“愿奉教”。双方定了时间,地点,那联队长只带了一个翻译,不带武器,真的来了。两人见面,互致敬礼,然后在土炕上分宾主落座,两人喝起酒来,除了不谈打仗的事,别的什么都谈,聊得挺热乎。那日军联队长临分手时说:“樊大队长,有什么需要,兄弟一定尽力。”樊××开玩笑说:“我要一挺歪把子机枪,两箱子弹。”日军联队长说:“一定办到。”在激烈的战争中,敌我之间开这种玩笑,这才真是“国际玩笑”。谁知那日本军官一言九鼎。隔了几天,根据地来了两个日本兵,抬着一挺歪把子机枪,后边四个民夫,抬着两箱子弹,真给樊××送来了。这位樊大队长也不客气,当即收下,还夸了两句:“够朋友,够朋友。”他请两个日本兵吃完饭,还写了一封回信,表示“收到了”。事后聂荣臻司令员得知此事批评说:“这么大的事情,你樊××既不请示,也不报告……”樊××嘿嘿一笑说:“一个日本人,想见我,这有什么可报告的。”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个非常生动、非常独特的场景。一个日本军官同一个中国军人,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又抽空儿坐下来,互相敬酒谈家常,最后还以武器弹药相赠,听着令人匪夷所思,若不是当事人的讲述谁会信呢?我要是把它如实写进小说里,还不知有多少人说我胡说八道呢。一个老八路对我说:那时候人们都有点豪侠气概,是时代造就了英雄,后来人们变了,变得琐碎无聊。这位英雄樊××在解放后的几次运动中都挨了整,差点死在“文革”中。我想也是,就这种独特的性格,和平时期不挨整才怪呢。我小说的后半部是关于战场上的英雄在和平时期、政治风云中的命运,在创作中我常常扔下笔,走到窗前仰望夜空,一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忧伤,为英雄的命运扼腕叹息。至于有人说李云龙“以抗命为乐”,我想说的是,如果查一查我们的军史,你就会发现,在战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当年不少优秀的八路军、解放军指挥员都“抗命”过,但结局无一例外是打胜了,我可以举出一连串我军将领的名字,这应该不是个案。至于对李云龙说粗话的批评,我的解释更简单,别说是当年的红军、八路军队伍中那些血气方刚的军人,就是当今的普通老百姓,男人们凑在一起也会骂骂咧咧,就别提“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了。《亮剑》是写男人、写铁血军人的一部小说,这些中国军人在国家危亡时不畏强敌,不惜以命相搏,以决死的精神向侵略者亮剑,这是我们的军魂、民族魂!纵观历史,任何侵略者想要永久地征服我们这个民族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屈服。亮剑看的是它的精神,不要抓住某些缺点就狠狠贬低它,为什么不能往积极的一面看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7071 工分:24854
左箭头-小图标
把小说当真实历史剧来拍,却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大段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36275 工分:9428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啊,第一,晋绥军的衣服,胸章上尉官的是蓝色字符与边框,校官的是黄的,将官是红的,他那都是黑的;第二,美军的国军军服将校和尉官的颜色面料是不一样的;第三,美军的国军军服肩章不是那里边的牌子啊,是自然缝衣服的,不是套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13962 工分:658
左箭头-小图标
你就知足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14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你才是猪,你还别不信。谁告诉你这电视剧是史实了?电视剧只是想表达出一种军人应有的精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5195 工分:1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亮剑》只是一部小说罢了,李本来就是当时中国军人的缩影,用得着来上纲上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99702 工分:245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hengyanke
在第12楼的发言:你们说这些我还可以容忍。还有两处实力是错误你们没说。
1、李云龙进攻平安县城,担任阻击任务的六连战士牺牲前说要唱八路军军歌,结果一开口唱的是“滚滚铁流两万里”。
2、解放后,在军校课堂上,李云龙自吹“中原突围、挺进中原他都在。”那时他应该算晋冀鲁豫野战军。而中原突围应该是中原野战军,与他不沾边。我记得是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近大别山后于1948年改为中原野战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67678 工分:1462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一土豆
在第26楼的发言:片子是很提气,但是拍摄上还是多少有近年国产战争剧的老毛病,真要挑的话大大小小的BUG还是能挑出不少。剧本不错,关键在于投资方制作方的态度。态度不摆正,再好的剧本也出不了好片子。亮剑很大程度上依靠那几个主要演员的个人演技,尤其是李幼斌,演出了气势。如果制作上再加以完善,就更好了。抗日的片子,就是用来提气的,只要提气你还管他有啥BUG啊,就是出现周卫国带着十几个人拿下日本的什么细菌研究所也不稀奇,你见过抗日的片子出现过以多打少输的吗,全部是以少打多,还全是赢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27731 工分:45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伏击战地观摩团最后对打的时候,大刀片子看过去,刀弯了,镜头一转,刀又直了。嘿嘿。吃伟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8653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大家随便提提意见 叫导演好好学习!历史就不要计较了 电视剧嘛本来就是编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87360 工分:132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一个穿帮的地方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五师的人抢二师的战利品还打了二师战士王有庆,这时候李云龙骑马赶到问清事实让王有庆打了五师的人,五师师长坐着美式吉普赶到,字幕显示五师师长李粟但是李云龙却说老张啊你的人不懂事等等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44068 工分:6448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6楼的发言:这只是拍摄成本造成的,如果你有像血战太平洋的投资手笔,肯定没这么多纰漏。虽然是这样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少有的很提气的好片子!!!!!11你太高看国内导演了.国外导演搞大手笔投资,是因为技术成本高.国内的的某些片子倒是搞了不少大手毛,没看出在电影上有什么使用.没看出国产影视剧绝大多数都是搞的嘴皮子表演吗?很少有在道具和历史环境上投入的.说白了,肥皂剧不需要大投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45615 头衔:唯酒无量,独色不乱 工分:1478549
/ 排名:107
左箭头-小图标
错了点,假了点都不需要去计较啊,只要大家说好看不就结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9102 工分:376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29160 工分:970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纠正一下,李云龙的原形是王近山将军,歼灭战地观察团是真事,蒋公还出来夸了一番。你的最后一句搁身上啥滋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49578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很多电视剧的穿帮镜头都很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0240 工分:2013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razy_roger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吴戈
在第2楼的发言:人家吃肉时,品尝的是菜的味道。
可楼主你在研究那肉切的是不是成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偶只能说I服了YOU!
楼主看的不是电视,是穿帮如果没毛病,那只有把他穿越到当时的战场上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27346 工分:2139
左箭头-小图标
记得那时在共产党军队里普遍称呼是同志,而兄弟一词含有江湖流匪之气,是中共绝对不允许的。为什么把这么高尚的称呼改成兄弟。是否是为了配合西方人对意识形态的对立丑化把同志苗成同性恋者,难道兄弟就不可以同性恋了吗,纯他妈小人见识。李幼斌这样歪曲宣传是纯他妈脑残。请还原历史本来称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9737 工分:6454
左箭头-小图标
但我觉得亮剑拍的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45395 头衔:宣传干事 工分:32863
左箭头-小图标
看了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等抗战大片,尤其是潘长江大仙主演的举起手来,就想抗战不应该8年,一年就足够了。恶心了别人也恶心了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8449 工分:15941
左箭头-小图标
穿帮不穿帮的,亮剑我个人认为是近几年拍的最经典的电视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13997 工分:15
左箭头-小图标
李云龙和楚云飞住院输液用的都是现代塑料输液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9632 工分:25731
左箭头-小图标
穿帮的还有剧情:二营长沈泉!李云龙和楚云飞在伏击鬼子战地参观团的同时,沈泉和赵刚率二营负责保卫八路军总部安全,战斗中,沈泉中弹倒下,赵刚还喊了两句“二营长”。可在后面李云龙突围后,赵刚向他汇报伤亡的营级干部,第一个就是二营长沈泉,难不成二营长中的是信号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4286 工分:52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的战争电视剧那就叫一个惨不忍睹,一颗炮弹下来,就是一团烟火,别说炸城墙,就是落在地上泥土都不带崩起一点来的,你以为是过年过节放焰火呀?导演白痴,也以为观众也白痴呀。没有资金、没有认真的精神干脆就别拍了。还有群众演员,一个个歪瓜裂枣的,别说演敌人,就是演解放军,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还有军服(我指国民党美式军服),纯粹假冒伪劣,简直就是一大群保安在赶集,还有台词,还有那呆痴的表情。看见乡亲们就更可笑,打着补丁油光水亮的衣服,一个个膘肥体壮的,脑残的导演,你到底要说旧社会好还是不好?想和共产党唱对台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3055 工分:45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子曾经曰过的论语
在第3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
你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35军消灭日军观察团的时间、地点、战果。是八路军的王近山,去延安学习的路上得到情报,说有队日军过来了,他看可以打伏击,就顺便搞了下,结果日军悲催了。这个不是傅作义的兵干的,战史上写的很明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51440 工分:4304
左箭头-小图标
谁说淮海战场是平原了?楼主去过徐州吗?我在那里修过公路,那边的山上,半山都是坟,工地附近一个大墓,埋了300多解放军战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3239 工分:40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你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35军消灭日军观察团的时间、地点、战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3694 工分:42882
左箭头-小图标
你也够累的。“让我大吃一惊”,至于吗?一部电视剧,就是为了看个热闹。你让坐在电视机前的大哥大姐,大爷大妈们,看完电视之后,还得去研究武器装备,还得去研究军装沿革,还得去研究部队编成。你累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5825 工分:22515
左箭头-小图标
剧本是好剧本,但是拍得实在是差,要不是演员演得不错,加之主题很好,就是一个大烂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25200 工分:3938
左箭头-小图标
那个片子的道具很糟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55204 工分:2572
左箭头-小图标
李云龙受重伤时穿的是国民党的军服,小分队也一样,但镜头一转,又都是解放军军服,抢救都来不及,还有时间换衣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462 工分:20187
左箭头-小图标
记得《亮剑》首轮播放后,CCTV曾经做过一次编、导、演的访谈,在那次访谈中,剧组人员说过,从看到剧本到拍摄(拍摄时间真好在冬季)再到后期制作,接着到播出,这个过程很短,资金投入也不多,一直都是紧巴巴的,所以有很多遗憾。听说最近正在准备重拍此片,正的很担心能拍成啥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59165 工分:22401
左箭头-小图标
片子是很提气,但是拍摄上还是多少有近年国产战争剧的老毛病,真要挑的话大大小小的BUG还是能挑出不少。剧本不错,关键在于投资方制作方的态度。态度不摆正,再好的剧本也出不了好片子。亮剑很大程度上依靠那几个主要演员的个人演技,尤其是李幼斌,演出了气势。如果制作上再加以完善,就更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59165 工分:22401
左箭头-小图标
山本!我日你先人!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51683 工分:1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说《亮剑》的作者创作是很有激情的,他始终在阐述战斗意志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于是他把所有于战争有利的优点都安在李云龙这个主角上,塑造了这个集勇气和智慧于一体的“战神”。而每次细细体会作者意境中的“亮剑精神”,都会不由得想起一个邻居——日本,从日俄战争到甲午海战,再到侵华战争、偷袭珍珠港、横扫东南亚、击沉威尔士亲王号、神风特攻......所谓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日本人不是把“亮剑精神”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吗?是否可以认为“亮剑精神”并非我们的专利,也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我的结论就是影视作品就是影视作品,不必和现实混为一谈,欣赏下就可以了。就如同诗人就是诗人,不要和将军混为一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21707 工分:5353
左箭头-小图标
总的来说,亮剑表现的是一种精神!一些瑕疵,可以理解,希望能够在以后的片子里尽量避免就好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8228 工分:642
左箭头-小图标
确有其事,有些地方时粗了些,比兄弟连的制作差距明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37208 工分:1154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第一集里的戴眼镜的鬼子军官和后来扫荡的骑兵联队长是一个人演的。还有很多时候日本人说日语中国人能听懂,中国人说中文日本人能听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0121 工分:6900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bz81qbz03
在第3楼的发言:最穿帮的是在一场庆祝抗战胜利的戏里面,我看到了房顶上的积雪,和人物嘴里面呼出的热气……同感。谁都知道抗战胜利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好冷的天啊!国军淮海战役时的军服也是一败笔。导演基本功差啊,那么好的本子,拍成穿帮“集锦”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326 工分:11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faer001
在第9楼的发言: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歼灭日军观摩团的是八路军的王近山,本人从王近山简介上复制了一段,王近山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是在1942年的韩略村伏击战中。当时身为八路军新四旅旅长的王近山带领一个团和一些干部去延安,在没有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打了这一仗。到了延安,毛主席说,一二九师有个“王疯子”,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很好!至于山崎大队那一仗,原型是冈崎大队,那一战由于彭德怀的意气用事不顾陈赓等人的反对非要强行吃掉这个大队由于冈崎大队地形优势再加上战斗力确实很强确实致使当时损失惨重,就这样到最后冈崎大队还是有一部分人等到了援军的到来顺利突围了说全歼确实不恰当,很多的干部都牺牲了这些干部如果能够活下来有很多甚至都是开国的上将,后来彭德怀也承认是自己一时昏了头做了错误的决定,但掘进工事到近距离大量投弹确实是真实的,只不过这是当时很多人讨论动脑筋想出的结晶,可书里缺一股脑把这些功劳都给了李云龙,想这办法的人可是有很多都是后来的上将和中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9761 头衔:战士柏瑞 工分:44665
左箭头-小图标
看战争片总有这种感觉。导演觉得好看就上,可不真实的镜头肯定会让观众倒胃口。难道导演真的觉得观众是那么好糊弄的?驳壳枪与手枪精度射击有限,可那么多伏击战中,指挥员或女战士拿着手枪乱射,真有那么多子弹,早就抗战胜利了。乘汽车时,常常会有保卫的士兵或卫士随车跑。在城内缓行视察中有可能,可长途甚至是山地伏击也有这种场面。汽车兵与步兵就不能分开吗?打阻击时,一定要肩并肩排在一起还不够,后面还要排上1-2排,敌人一炮打来还不都打死?散开当然不热闹,但拍出真实的气氛远比好看重要。真想先打死导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034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6楼的发言:这只是拍摄成本造成的,如果你有像血战太平洋的投资手笔,肯定没这么多纰漏。虽然是这样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少有的很提气的好片子!!!!!1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0753 工分:326
左箭头-小图标
这只是拍摄成本造成的,如果你有像血战太平洋的投资手笔,肯定没这么多纰漏。虽然是这样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少有的很提气的好片子!!!!!1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85289 工分:16866
左箭头-小图标
第四集里面围困山崎大队的时候喊话是先用中文后用日语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9386 工分:17167
左箭头-小图标
这本电视片的错误是有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拍摄得不错的啊!比其他的片子要好多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88701 工分:1734
左箭头-小图标
有照片才有说服力,看着文字还让我们去想象故事情节啊。我们脑袋又不会倒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6754 工分:3228
左箭头-小图标
你们说这些我还可以容忍。还有两处实力是错误你们没说。1、李云龙进攻平安县城,担任阻击任务的六连战士牺牲前说要唱八路军军歌,结果一开口唱的是“滚滚铁流两万里”。2、解放后,在军校课堂上,李云龙自吹“中原突围、挺进中原他都在。”那时他应该算晋冀鲁豫野战军。而中原突围应该是中原野战军,与他不沾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6681 工分:307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编剧和导演是出了名的不严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74227 工分:19612
左箭头-小图标
这些镜头的确存在。其他的就不多说了,第一集中将“新一团”喊成“独立团”的配音错误总是可以改过来的,不知道为什么重播了几十次还没改过来。还有手榴弹投到自己跟前的镜头,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不过这些穿帮镜头仍然是瑕不掩瑜,整体看来《亮剑》仍然是一部经典的振奋民族精神的连续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8846 工分:25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穿帮不可怕,道具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可是,这部戏本身就是胡编的,只说两点:1 歼灭日军军官观察团的战例确实有,但不是什么李云龙创造的,真实的是国民党付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后来被解放军包饺子军长自杀的那个军,他们在抗战中搞了这么一次,而这个成功的战例被作者移花接木,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李云龙的胜利。
2 八路军在戏中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穿插的大队,而实际上,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之一,近3000人牺牲,很多还是红军时期的骨干,最后还让这帮日本人跑掉了,关家垴并没有象戏中那样被李云龙挖地道攻下来,日军只死了百十个人而已,在飞机掩护下成功突围。电视剧真可怕,看有些人看那戏,激情四射的,可怜啊,落后不可怕,就怕忘了自己是谁,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就是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92095 工分:2872
左箭头-小图标
亮剑拍出了一种精神 这就足够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8837 工分:864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真是撑着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7017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吴戈
在第2楼的发言:人家吃肉时,品尝的是菜的味道。
可楼主你在研究那肉切的是不是成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偶只能说I服了YOU!楼主看的不是电视,是穿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18317 工分:256
左箭头-小图标
导演呀,好好看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8306 工分:24328
左箭头-小图标
这么一部制作粗糙、歪曲历史的烂剧,经典个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6576 工分:36195
左箭头-小图标
最穿帮的是在一场庆祝抗战胜利的戏里面,我看到了房顶上的积雪,和人物嘴里面呼出的热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93393 工分:746
左箭头-小图标
人家吃肉时,品尝的是菜的味道。可楼主你在研究那肉切的是不是成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偶只能说I服了YOU!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63条记录]&分页:
&对细数《亮剑》中的一些穿帮镜头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亮剑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