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孩子读《读童年有感》家长有感

编辑推荐41
注册时间日
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阅读:107次
拍摄日期: 18:05:42
上传日期: 15:40:05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心得一: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心得体会与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于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这个寒假,我们一起阅读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册、《贝贝熊系列丛书》、《米尼狼系列》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心得二:家长读书心得体会――好的教育才有好的结果孩子就像一棵树上的果子,果子看上去很好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不错,很欣慰;果子若不好,那么,单纯关注孩子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要关注这棵大树,给很好的肥料,适当地给,该修正就修正……才会产生好果子;如果是树的问题,绝不要让果子单独承担。那么这棵大树应当扎根在哪里呢?那就是家庭教育。从上学期开始,长征幼儿园就开始了家庭教育的各项活动。有很多的父母亲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孩子在6岁之前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加强自身的合理且科学的家庭教育意识。我是其中的一个渴望的家长,虽然我因孩子的到来专门进行过心理学的初步的专业培训,也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形成的心理规律。但依然觉得儿童教育的效果,更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适当与否,而且儿童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所以,不免有一些胆战心惊。我们的一群年龄相近的妈妈们会经常互通信息:如了解一些书或培训班或孩子最近的动向。但这也是不成体系的育儿信息,很高兴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从中了解了更加系统的信息。6岁前,孩子的变化日日换新,好多时候,都有些感觉应接不暇了,这是就是拿起书来得好时间,读读里面的案例,和孩子的父亲聊聊孩子的动向以及统一我们的立场,不仅能够形成自己的家庭的核心价值,也能加深家人间的情意。在家里时,孩子除了和我们协商规则,尽力遵守规则或做不到时坦白或表达歉疚外,很难钻空子。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他应该关注的游戏和生活实践中,使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家人交流中得到自身的成长。以下是我们目前在交流中的一些足迹:首先是关于玩的时间限制。以前放假或者上学期间,到了晚上的时候,他都要求要到楼下找小朋友玩,有时骑车,有时滑轮滑,有时就是在一起玩玩具,或者捉迷藏等等。我们一般都在楼下陪着他,问他要不要喝水或者小便什么的。慢慢地我们发现我们偶尔不在,大一些的伙伴会把他照顾的很好,他们能制定并尽量遵守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后来我们就更加放心地把他们放到伙伴中,他们在一起是玩得很尽兴,而且他自己渴了也会想办法回家来喝,或者提前要求我买一些水给他。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时会转到楼道里面或者某个小朋友的家里面,有些小朋友就会先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再决定去或不去,他看到了以后,也会在转移之前先跟我们我们说一声,让我们知道他在哪里,以免着急。其次是关于睡午觉的困扰。一到暑假,孩子的白天的规律就被打破,早上在家睡很晚才起床,中午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因为心里老想着睡觉可以让他下午有精力好好玩,我也可以在他睡觉的期间干点家务活,所以,总想强迫他睡觉。后来他慢慢觉得睡觉是我让他做的,因为不睡就会被妈妈揍屁股,所以,他好多时候就有些故意不睡的意思……当然,我也因此找到理由惩罚了他,但彼此因睡觉的事都不太开心。有一次他问我:“妈妈,我要是不睡觉,上天还是爱我的,还是会让我长个儿的,对吗?不睡觉也没有关系对吗?”我当时觉得,他的行为的确很多小朋友身上都存在,但是我的行为和我的初衷已经离得太远了。是的,不睡觉也可以,睡觉本是他自己的事,他已经做了选择,与其生气地惩罚他,不如尊重他的选择,让他高兴且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当然,所产生的一切,无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他也要学着承受。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辅导班,也必须要做自己分内的事:比如放学时老师交代他的第二天的事,他自己的生理需求(喝水,大小便等),他的愿望与想法……,他都必须学着回到家第一时间去告知我们或自己动手做或自己选择。4岁那年的暑假,很多孩子已经在学轮滑,我询问他的打算,他那时觉得和小朋友呆在一起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学,我就没有为他报名。今年暑假,在我家楼下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他们都是骑着两轮车或者滑着轮滑来参加他们自己的游戏。孩子一下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了,强烈要求去掉自行车的小轮子,经过两天的滑行,他不仅学会了车,而且还鼓励着还没有学会两轮车的小朋友们学着骑他的车,因为他的车矮,也不容易摔跤。同时自己要求将零花钱用来学轮滑,当得到一双旧的轮滑鞋时,他每天都自己练习,摔倒了自己又爬起来……。买了属于自己的轮滑鞋,进到轮滑班进行专门的训练后,他学得一丝不苟,只要教练教的什么动作,他都会认真地按要求去做,我完全不用着急地在旁边提醒他该怎么做,那一刻,他是累且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是他的技术的进步,我还看到了最重要的:他学着选择,学着为自己的选择去尝试。这不就是我期待他达到的状态吗?适当而有步骤的放手,选择相信他,我收获的比我预期的还多一点。心得三:家长读书心得体会2010年,孩子小学四年级又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这学期,孩子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从孩子的写作中我感到孩子的写作知识进步太大了,这正是这学期陪孩子多看一些课外书籍的结果。如何让孩子在读书中获得丰富知识,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读书对写作的重要性,要在写作中用上平时读书中学到的好的词语,只有多读、多看多用脑子去想,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提高孩子的读书的兴趣,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购买一定的书籍,经常和孩子聊天,在聊天中发觉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为了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可以多给孩子做些小游戏,适当买些小玩具等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不要让孩子感到读书的枯燥无味,挑选一些内容丰富的书籍让孩子阅读,引导他们怎样去理解书中的内容,理解了书中的内容,让孩子去写作,用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独立写作的能力。为了让孩子更好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我经常购买孩子感兴趣的书籍给孩子阅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特意结合孩子的特点布置一个书房,在墙壁上贴一些提高读书兴趣的图画。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我们应督促孩子每天朗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有意识的识记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词语。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时做家长应尽量正确的回答孩子的疑问,遇到回签不出来的问题时要翻阅其它书,一定要正确对街回答孩子疑问,要帮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维空间,第一次接触的词语要重复的阅读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记忆才会更深刻。通过这四年间陪孩子的读书。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更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强,真正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含义,把孩子带进了书的海洋。心得四:家长读书心得体会人生有很多感觉快乐的事情,而陪孩子读书也算其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读好书,长大后才有好的前途,有好的出路。”这是儿时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勉励,现在我也用来教育我的孩子。因为家务和工作的繁忙,给自已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如梭,我的孩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了,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扩充她的知识面,在学校和老师的“亲子读书”倡仪下,我和孩子一起拿起了书本,在书的海洋里吸收着书籍带来的精髓和清新。我为女儿买来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还有《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为了让她能从故事中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得到更多的启发,我还专门为她精心挑选了一本《读给孩子听的心灵智慧故事》;为了孩子在写日记和小作文的时候能得心应手,我为她挑选了《好词好句好段》,孩子收获不小。通过这次读书活动,孩子虽然才上二年级,但平时说话和写日记的优美词语和语言组织能力有相当大的提高,这给她以后融入社会能和别人很好的沟通有很大的帮助。亲子读书活动是个很好的建议,我们再忙也要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孩子一直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我相信,好的书籍给我们的孩子有个好的将来影响是无穷的。心得五:家长读书心得体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他的精神生活是乏味的,一个没有藏书的家庭这个家是没有品味的,业余生活中陪孩子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小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家长陪孩子读书,在家长的指导下,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谒上书,以此增加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陪孩子读《童话、寓言故事》让孩子明白每一个故事都是人们用心编织的梦,也许是美好的,也许是残酷的,但都是不容错过的精彩。轻轻说一声“芝麻,开门”梦想国度里走出了痴情的美人鱼,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还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万物都开口说话,爱与智慧之光在他们身上闪耀,每一个故事都是童年的一个美梦,活泼、纯真是永远的特色,在这里让孩子的梦想装上绚丽的双翼尽情飞翔。陪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明白了许多道理,通过读书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读书的兴趣。陪孩子读《昆虫记》让孩子懂得了小昆虫的形状、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孩子在读作品的同时,通过语言展开想像,反复回味,找到作品中的描写和现实中的联系,达到阅读和理解的统一。读书是快乐的,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知识会改变他们自己,改变世界。
与家长读书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课题负责人:
学校单位:
课题组成员:
教育发展战略
经费类别:
专家科研指导
申请经费:
预计最终成果:
预计完成时间:
经典阅读学习指导与儿童阅读素养培养的研究
编辑:管理员?大华二小
研究工作概况(包括经费的使用情况)
主成果报告全文(5号宋体,可添页)
经典阅读学习指导与儿童阅读素养培养的研究
(结题论证报告)
大华二小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何谓“经典”?经典就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经典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 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结晶,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时空的锤炼、文化的整合而构成的。
经典阅读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滋养心灵的沃土,是学会做人的一门学问。经典阅读其实就是阅读生命,阅读人生,就是向完美的人格学习。我们在经典的阅读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经典人生,这就是经典阅读的真正意义。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是经典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最精致、最美味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儿童感受美而鲜活的形象,享受美而灵动的音韵,从而激发儿童向新、向美、向上的生命力,为儿童造就一个全面的、健康的幸福童年。
阅读素养是学生在早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它是学习各种学科的基础能力,是学生进行创新和个人发展的能力,也是儿童必备的充分参与社区活动和进一步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本课题中阅读素养的内涵: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吸收知识、理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营养,获得自主的阅读意识、独立的阅读能力、科学的阅读习惯、完善的阅读品格。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1、关于经典阅读的研究述评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对于培养儿童的幽默感、自信心、进取心、好奇心等创造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经典阅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读经典常谈》中说道:“一些古代经典,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认为:“阅读它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儿童文学专家梅子涵教授认为:“经常阅读儿童文学的孩子,在口语表述中的词汇量较多,语言的驾驭能力通常较强,孩子在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人际情感沟通与交流方面也较为出众,这就是阅读对孩子成长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认为:“阅读经典,是潜意识地对阅读中那些最优秀的、能代表儿童文学最基本精神的作品的一种阅读。”
对于经典阅读,周国平教授这样认为:“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①上海开展儿童文学阅读课题的情况。
2008年,闸北区童园实验小学、静安区市西小学、闵行区平吉小学、松江区泗泾小学、普陀区长征小学等17所学校参加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立项的《儿童文学阅读在小学校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三年来,各学校在总课题的引领下,各自进行子课题的研究,如:泗泾小学的《低年级图画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金山区海棠小学的《基于儿童文学的生命教育之实践研究》、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的《阅读课程“校本化”建设》、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的《小学儿童文学导读策略的研究》、闵行区平吉小学的《以儿童文学阅读为载体,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实践研究》等。通过课题研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对于培养儿童的幽默感、自信心、进取心、好奇心等创造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是更深层次的,其影响更深邃、更久远,它所体现出的儿童文学功能更具表征性、典型性,也更有说服力。
②全国范围开展儿童文学阅读课题的情况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儿童文学阅读的各类研究,如: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的《诵读经典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研究》、句容市华阳一小的《日有所诵& 快乐阅读》、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二小学的《让书香温暖每一个童年――儿童快乐阅读的实践与探索》、宝应安宜镇叶挺桥小学的《渗透创新意识建自主探究阅读模式》、安徽铜陵县实验小学的《大声读给孩子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第七小学的《打造书香班级 研究理想的阅读生态构建》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我们认为开展儿童经典阅读教育,能使儿童的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
开展经典阅读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它的好处是:(1)有利于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2)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3)可以使儿童的识字量显著增加,也有助于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4)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各方面知识。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学校开展儿童经典阅读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阅读指导不够,方法不当。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最初的引导与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现在紧缺的不是无书可读、无地方可读,而是缺少家庭和学校的积极引导。调查得知,许多语文老师由于自身阅读量不足, 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中缺乏课外阅读计划的安排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此举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时的自流状态, 不是粗略地随便翻阅,便是无效的细磨。缺乏将精读、略读、速读、默读等方法结合的阅读的意识。
比较突出的方面还有:阅读习惯尚待培养, 自觉意识不够;家庭、学校、社会对课外阅读存在认识偏差;随着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迅速上升,网络阅读严重挑战传统阅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阅读趋势正呈现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
、关于阅读素养文献的述评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2009对阅读素养定义为“阅读素养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从“理解、应用和思考”三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三方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已有的经验、经历和思想与所读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和思考文本的内容、结构及形式。因此PISA所指的“阅读素养”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素养,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说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通常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
我们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希望学生能够快速而流畅地阅读,并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材料的意义上;能理解阅读材料,能扩展和详细描述材料内容,并能客观地判断材料的意义;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去帮助理解阅读内容和计划,处理和检查他们所读的材料内容;应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能因不同的目的阅读各种不同的文本;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态度。学生通过阅读,吸收知识、理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营养,培养科学的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具有发展个性特长,陶冶情操,提高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化的理解,提升思想境界,促进自身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特质。
我们认为阅读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品格。阅读意识是指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经典阅读学习的主人。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它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阅读习惯是指学生能自觉地、不定期地自主进行阅读,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成为生活的一个习惯。阅读品格:是指学生在阅读经典阅读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过程。是用心灵的眼睛去审视,去追求唯美的价值,形成人的文化品格。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我们感到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学生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的研究。经典儿童文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经典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益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敏锐度和应变能力。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仅靠几本教材和有限的课外读物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孩子们最亲近的儿童文学作品。
其研究价值表现为:
1、构建与丰富了儿童阅读素养的基本内涵与评价内容。
2、通过以学为中心的经典阅读学习指导,构建“以阅读意识为基础,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为重点,以促成阅读素养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二、研究目标
1、依据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大量实践,归纳学生阅读素养的基本内涵,构建相关评价体系。
2、通过实践,建立校本化的课内外经典阅读的内容与目标序列,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的过程性操作经验。
3、探索适合儿童的经典阅读校园活动的丰富模式。
4、通过实践,探索适合学生经典阅读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切的科学的学习指导策略。
5、通过质与量的混合研究,考查经典阅读对儿童阅读素养养成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
1.关于儿童阅读素养基本内涵结构的研究
(1)关于儿童阅读意识的研究
(2)关于儿童阅读能力内涵的研究
(3)关于儿童阅读习惯的研究
(4)关于儿童阅读品格的研究
我们通过文献梳理、阅读课程的开设与实践,分别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2、关于儿童经典阅读内容选择与推荐的研究
(1)关于儿童经典阅读内容选择的研究:通过教材内容梳理,教师讲述故事、学生阅读兴趣调查,阅读课教学实践,初步建立一套课内、课外阅读的校本读物和阅读序列。
(2)关于儿童经典阅读教师推荐过程的研究:①故事呈现,以趣引路的过程研究;②问题引导,深入阅读的过程研究;③推荐读本,学生自主选读的过程研究。
3、经典阅读的校园活动系列研究
(1)一周故事日活动研究
(2)班级书箱漂流活动研究
(3)班级日常随机阅读活动研究
(4)班级读书会研究
4、儿童经典阅读的学习指导研究
(1)学习方法的研究,如:大声朗读、阅读述评、阅读表演的研究等
(2)指导策略的研究,如:示范策略、支架策略、启发策略的研究等
(3)学习内容选择的研究,如:文本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语言特点等的研究。
(4)阅读目标指向的研究,如:文本的道理、得到的启示、习得的技能的研究等。
5、经典儿童阅读效果评价的研究
①评价标准建构:根据低、中、高年级分别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品格四方面制定基本阅读要求。
②评价方法的研究,如:表现性评价、参与型评价、终结型评价等的研究。
③评价主体的研究,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家长荐评的方式等的研究。
四、课题实施简介
(一)研究团队的创立
●成立由校长为负责人,科研室主任、教导主任牵头,图书馆馆长、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定期一个月开展一次课题活动。聘请了市教研室薛峰教研员、小语会领导冯寿鹤,区科研室专家周龙兴、王天蓉、冯吉等专家为顾问。
●确立各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
(二)阅读氛围的创设
●学校阅览室的建设:学校阅览室为各年级配备必读书籍、进一步充实班级图书角。
●学校环境的布置:包括书香大门、童年印象雕塑、阅读大厅、书馨苑、书香苑、阅读宣传廊等。
●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张秋生、周锐等进校园与师生见面、作专题讲座。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一周讲一个故事的活动中,培养适应不同年级特点的优秀讲述者。提供青年教师参加专业讲述培训的机会。
●学校举办大华二小首届教师讲述大赛,并推荐其中的优秀者参加上海市的比赛。
●开展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公开课交流经验,形成基本的教学模式。
●举行教师阅读论文比赛,选题角度为:儿童文学与语文课堂的关系、儿童文学与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系、儿童文学阅读课的基本模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
(四)学生阅读活动平台的搭建
●成立阅读社团:苗苗诗社、书迷队、阅读表演社团等。
●开展读书节活动:讲故事、童话作品表演、阅读作文、好书推荐等、师生共读一本书、书海淘宝小报。
●开设“班级读书会”和“阅读表演班”课程:目前低年级已开设了图画书阅读课,正筹划开设中高年级的经典小说阅读课,还开设了“阅读表演班”。
●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学生创新阅读作文和阅读表演大赛。
(一)研究培养儿童阅读素养的基本内涵
1、儿童阅读意识的研究
培养“阅读意识”是夯实经典阅读基础至关重要的一环。阅读意识是指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经典阅读学习的主人,并且力求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经典阅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思想观念。学生能发自内心喜欢经典儿童文学,主动地、自主地阅读经典儿童文学。”
(1)当前儿童阅读的主要倾向
这个世界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更新的信息令人难以招架。这样一个泛媒体时代,是否还有儿童文学阅读的存在的现实?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成为未成年人最喜爱的三种媒体。专家们认为,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前“快餐文化”时代的必然映衬。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就宣称,“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在北美的消失”无疑,这些都严重侵袭到儿童文学阅读的生态环境。
即便聚焦已经占比例很小的儿童阅读读物,我们也将失落地面对这样的现状:迫于升学应试压力,作文书、教辅书成为孩子、家长、教师共同认定的“合法”读物;教师、家长处于对孩子心智发展的关怀,为孩子提供、推荐的诸多成人文学名著,大多沦为孩子案头的“摆设”读物;孩子间自发阅读流传的某些“畅销书”,以漫画、卡通、通俗为主,因常遭师长干预而成为孩子们的“地下”读物。
(2)当前儿童阅读的形式与特征
当前儿童阅读的一种主要倾向是超前阅读。很多成人或是由于缺乏了解,或许是出于对儿童未来命运的“关心”,将本属于成人阅读范围的成人文学名著作品过早地摆放到童年的书桌。这种与儿童趣味相距甚远的书籍只会冲淡孩子的阅读热情,其本质与用营养丰富的排骨喂养婴儿无二。
儿童阅读的另一种倾向是平面阅读。娱乐性的平面阅读本身并无错,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理释放,得到某种平衡,适应了阅读主体的现实需求。然而,目前却以简单轻松甚至消遣娱乐为儿童阅读形式最高追求的趋向,这就不免让人很忧虑了。
当前儿童阅读的第三种倾向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信息迅捷,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也让阅读者的内心变得躁动不安,很难从中获得安顿之感,基本丧失了纸质阅读的宁静与深入。如果听任其在儿童身上过多发生,必将导致一代儿童对纸质阅读的错位与疏离。这是儿童阅读的潜在危机。
(3)对儿童文学阅读的价值认识
阅读的价值取向历来是多样的。H.吉尔曾把阅读类型分为信息型、逃避型、求知型、文学美型。其实无外乎两个维度,一则诉诸功用、诉诸现实,一则诉诸精神、诉诸心灵。两个维度并无抵触与消解,不过,我以为,在儿童时代,心灵与身体在一同成长,心灵的田野需要润泽、温暖,阅读――毛姆所说的“非功利的阅读”,梭罗所说的“严肃的阅读”,抑或如伍尔夫所说的“非专业的阅读”,尤其文学阅读,正是给予润泽与温暖的水分和阳光。
我们既不抵制现代媒体,也不完全赞同所谓的“用书本战胜电视”的口号,我们旨在呵护儿童的文学阅读,还其在儿童生活中的原有位置。
2、儿童阅读能力内涵的研究。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1)阅读能力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四方面能力:
(1)认读能力:是指对文字、数字、符号等作出辨别并基本理解其表面意义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处于最低层次的能力。
(2)理解能力:是从文本中获取讯息的能力。即在认读的基础上,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比较、联想、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领会文本的内容。理解是阅读的核心,理解能力是衡量阅读素养的基本标准。
(3)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阅读材料中对自己游泳的信息,比如好的词句、新颖的观点、艺术表现手法等储存在大脑中。这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有利于形成阅读迁移能力,是阅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奠定借鉴的基础。
(4)鉴赏能力:是读者对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的评价能力。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将阅读素养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阅读流畅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国际儿童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 PISA)这样定义:“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字的能力,旨在达至个人目的、发展个人知识及潜能,并能参与社会。”
在PISA对阅读能力的定义中,阅读能力被细分为“理解、运用和反思”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同时,PISA在界定阅读能力定义时,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实际功能,反映出明显的社会取向,它视阅读为一项社会活动。
●台湾相关研究机构认为阅读能力有八项指标:
辨识细节、读出主旨、先后排列、辨识因果、预测情节、进行推论、取得结论、批判思考。
●“江苏省建立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则提出阅读能力的四项指标:整体感知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合理运用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
●“亲近母语课题组”认为,儿童阅读能力应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运用的能力。具体说,儿童阅读能力应该包括这样几项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判断解释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评价鉴赏能力;联结运用能力。
(2)我们的理解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种能力,并结合“亲近母语课题组的观点”,把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细化为:
●认读能力:能对文本中出现的文字、图片、符号等作出辨别并基本理解其表面意义。
●理解能力:能从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比较、联想、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领会文本的内容。具体表现为:
★提取信息能力:从文本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能从文本中提取出直接陈述的信息;能从文本中提取出隐含的信息;能从多个文段中提取信息;能从文本中提取多个信息并简单概括;能从多个文段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比较。
★推断解释能力: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其中包括推断并解释重要词句的语境意义及作用;推断或预测结果;推断或作出结论;推断文本写作顺序。
★整体感知能力:对文本的内容、主旨、写作对象有整体的感受,其中包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旨;整体感知文本的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整体感知文本的写作对象。
●转化、运用能力:能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信息,如好的词句、新颖的观点、艺术表现手法等储存在大脑中,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迁移。从而能合理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鉴赏能力:能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理性的评价能力。对文本的价值、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作出判断、评价和欣赏。
3、儿童阅读习惯的研究。
阅读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起就应该通过经典儿童文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能自觉地、不定期地自主进行阅读,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成为生活的一个习惯。
(1)儿童阅读的现状
很多学生在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忽视自身的主观条件, 在对知识的需求欲望、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阅读的态度和技能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同时教者未能为其创造较好阅读环境, 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和督促检查。学生每天、经常、偶尔读书的各占三分之一, 即使每天读的同学从定时定量上看也欠科学合理。绝大多数同学的课外阅读没有目的和计划,更没有形成固定的阅读时问,随意性较大。较多学生把阅读当作是一种任务,或者仅仅是为了消遣, 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大大地削弱了阅读的效能,自发阅读不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习惯尚未形成。
(2)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实儿童的阅读是从听别人读书开始的。阅读和识字是互动关系能力,在阅读中儿童不知不觉地识字了,识字多了,儿童阅读的能力、兴趣也越来越强。儿童阅读的起点不是自己读书,而是听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在低年级,通过教师读给孩子听,通过亲子共读,通过让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不仅是让儿童识字的好办法,也是让他们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感兴趣的好办法。
阅读是最好的“练习”,只有在阅读中,学生才能积累语汇,体悟情感,形成语感。小学生阅读大致包括四个层面:①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②语文课程下的,在老师指导下的,语文性的、文学性的阅读;③学生在课程范围,也就是校园中的阅读,既包括语文的、文学的阅读,也包括百科的阅读。④儿童在家庭中的阅读。儿童阅读是需要指导的,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全部担负起这个责任,而应该通过建构更丰富的语文课程来实现。
(3)我们的理解
我们认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应当是:
●会阅读。读得很多的人,写作能力要强一些。但并不绝对,读是写的一个准备。但从来不读,或者阅读能力很差的人一定不会写,这是肯定的。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讲述、诵读、朗读、阅读、浏览、从读中学习表达等方式,充分浸润在母语之中。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阅读材料以童谣、童诗、图画书为主,随着年级升高逐渐过渡到文字书的阅读。
4、儿童阅读品格的研究
阅读品格,是指阅读者在阅读经典阅读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过程。是用心灵的眼睛去审视,去追求唯美的价值,形成人的文化品格。阅读者从作品的阅读中获得感悟,使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地从善良走向丰富,走向优秀。
(1)阅读品格的主要特征。
“共鸣”是阅读品格的主要特征。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主要阅读材料,其作品本身即是由一系列相关情境构成的文字画卷。“读”文学,“读”小说,是读的“过程”,是阅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充分的体味、感受和“移情”。阅读小说,首先不是去‘解释’,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小说的世界,遭遇小说里的人生。优秀作品的魅力,正在于所刻画的人、事、物对读者诱发的共鸣。狄德罗在《理查生赞》中说:“在阅读理查生小说时,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在小说中‘扮演’一个角色,他插进谈话里面,他赞成,他责难,他钦佩,他生气,他愤慨”,“心灵老是受到激动”。我们以为这是对阅读品性的生动描述。
(2)阅读品格的主要表现方式
正是为达到阅读中 “共鸣”的效果,复现情境、体验情境成为儿童文学阅读品格的重要表现方式。
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恰值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阶段,情境体验正充分利用了其所擅长的思考方式。他们乐于追随心仪的主人公去体验、去格斗、去淘气、去思考,会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去领会、体验,并加工与丰富,甚至常常沉浸于作品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富于内涵、美感、幽默感的画面或情境的记忆、想象、创造是他们对作品的最深刻体认。
体验情境可分为整本书的系列情景、细节画面、留白画面等不同类型。系列场景是指作品的整体故事推进和作品的整体氛围色彩;细节画面是指作品中某些对情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局部描摹;留白画面是指作品中并未有专门的描写,具有良好阅读品格的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经由已有文字信息自然联想创造的相关画面场景。系列场景能帮助阅读者领会作品全貌,领略作品整体情意;细节画面、留白画面则有助阅读者从某一特定角度深入体验作品,从而丰富与深化对系列场景的感受。因此,情境体验的本质是主客观的统一,是情与景的交融结合。
(3)我们的理解
我们认为良好的阅读品格是儿童阅读素养价值的最大体现。学生良好阅读品格的形成是开展经典儿童阅读的最终目标,它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良好阅读品格的学生主要表现在:
●具有丰富的审美情趣
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值得孩子们想一想的东西。这些“东西”作用于孩子们的情感,它像一粒种子,在将来的生命中遇到阳光、雨露就能发芽、生长,最终开花、结果。
●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看似简单,但内涵深刻、意味深长。它们陪伴了无数个蓝眼睛、黄眼睛、黑眼睛孩子的夜晚梦乡,有多少个孩子沉浸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想象、猜度之中,憧憬着今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每天的黄昏和黑夜都能听得见朦胧的诗意与开心的笑声。
●具有张扬的生命活力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营造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辽阔、更为丰富的远方,成为儿童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源泉。它们陪伴儿童穿越了从童年至老年,永远不会衰老。儿童文学中隐含的想象力、英雄主义、游戏精神……给孩子带来无限想象与启迪,让孩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学生、教师、家长阅读素养现状调查
1、学生阅读素养调查
●调查数据
1、你平时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吗?
C.不太喜欢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乐于参加学校开展的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活动。
2、你一周会阅读几篇儿童文学作品?
A.5篇以上&&&
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坚持开展经典儿童文学阅读,保证了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3、您每天花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有多少?
A.1小时以上&&
&D. 不到半小时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自发阅读,但阅读时间不充分。
4、你觉得阅读儿童文学,对你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
&C.帮助不大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从儿童文学阅读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帮助。
5、您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做读书笔记吗?(中、高年级学生回答)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具有做读书笔记的能力,但尚未形成自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生阅读素养情况访谈
访谈人数:30人(1――5年级,每个年级6名,随机。)
问题1、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请举一例说明。
【童谣15人、儿童诗18人、图画书26人、寓言故事11人、神话故事14、童话23人、小说17人、散文9人】
从访谈情况看,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童谣、儿童诗、图画书等,这些作品大多文字浅显、画面生动、内容有趣。高年级学生则偏爱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小说等。部分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喜欢语言优美、意义深刻的散文一类读物。图画书受到普遍欢迎。
访谈中,学生多次提到的受欢迎作品有:童谣:《什么开花步步高》、《盆和瓶》、《铜钉亮晶晶》。儿童诗:《巴喳――巴喳》、《下雨了》、《爸爸的老师》。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童话:《小巴掌童话》、《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等。小说:《一百条裙子》、《西游记》、《夏洛的网》、《城南旧事》。散文:《《燕子》、《巴金散文集》、《小桔灯》。图画书:《小蓝和小黄》、《爷爷一定有办法》、《长袜子皮皮》、《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打瞌睡的房子》、《活了100万次的猫》、《驴小弟变石头》等。
问题2: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请举个例子说明。
【促进语文学习27人,增加百科知识17人,提高生活情趣8人,懂得做人道理13人】
从访谈情况看,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他们在写作时词汇丰富了,句式多变了,表达幽默了,思想深刻了,语文成绩相应提高了。
从《西顿动物文学经典》之类的作品中,在画家兼作家的西顿笔下,学生看到了生活在大自然界的各种各样动物有趣的外形,知道了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性。
《雪花人》不仅让孩子们欣赏到了美丽、奇异的雪景,而且从主人公班特利由普通的农夫成为世界知名的研究雪的专家的经历中学习到到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从《一片叶子落下来》一类生命主题的作品中,学生欣赏到了生命的美丽、自然的伟大,从而更加敬畏生命。《妈妈的红沙发》这一类故事虽说讲述的是不幸的故事,但这类作品没有抗议不幸的际遇,而是通过温馨的话语,朴实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尊重生活在这样处境中的人,懂得自己的爱与责任。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欣喜地看到绝大部分学生对儿童文学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其中的一部分还能自觉坚持定时、定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自从学校开展儿童经典阅读,无论是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还是阅读素养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还处在形成期,有的虽然也渴望阅读,但阅读的态度和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途径、方法;有的虽然能坚持阅读,但从定时定量上看也欠科学合理的安排;有的仅把阅读当作是一种任务,还有的仅仅是为了消遣,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大大地削弱了阅读的效能。
2、家长阅读素养调查
● 家长问卷调查表
1、您平时与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吗?
C.几乎没有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关系孩子阅读,只要有时间就会与孩子一起阅读,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几乎从不与孩子一起阅读。
2、您感觉您的孩子喜欢读儿童文学吗?
调查显示,孩子在家里是能够够主动阅读,他们对阅读充满了兴趣,这与从学生处调查获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3、平均每天,您的孩子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多长?
A.不到半小时&&
&C.1小时以上 
调查显示,学生虽有阅读的兴趣,但由于课业负担过重,阅读时间偏少。
4、您的孩子阅读一篇适合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多长时间?
A.20分钟以内&&
B.20-40分钟
&C.40-60分钟&&
D.60-80分钟&
E.80分钟以上
&&& 调查显示,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但对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来看,不少尚有差距。
●家长阅读素养情况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通过学生侧面了解)
问题:爸爸、妈妈如何与你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父母读给孩子听9人、孩子读给父母听17人、父母、孩子一起阅读12人、阅读后,父母提问11人、阅读后,互相交流5人。】
从访谈看,大部分家长能与孩子开展亲子阅读,在家庭中能营造一个有较好的阅读氛围。低年级学生家长采用较多的是父母读给孩子听、或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形式。从阅读互动情况看,有一部分家长能与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交流。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和访谈,感到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开展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是认同的,并能积极参与。大部分不仅能为孩子努力创设一个较好的阅读环境,还能开展亲子阅读,少数家长还能与学生进行阅读后的沟通。以上现象较之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有了明显改观。
但我们也发现家长对于孩子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程度参差不齐、情况不一,有待学校进一步做好指导工作。
3、教师阅读素养调查
● 教师问卷调查
1、您喜欢阅读儿童文学吗?
C.没兴趣 
调查显示,语文教师普遍喜欢阅读儿童文学,这对学校开展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2、经过您指导,班上学生目前儿童文学阅读能力如何?
调查显示,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但少数教师的指导方法尚待改进。
3、您认为开展儿童文学阅读需要做那些努力?
A.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B.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
&C.加强业务进修
调查显示,教师普遍需要专业能力的提高,渴望有较好的业务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4、您觉得开展儿童文学对您的语文教学影响如何?
调查显示,在开展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阅读素养,语文教学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阅读素养情况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通过学生侧面了解)
问题:开展儿童文学阅读对您的语文教学有怎样的帮助?请举例说明。
【拓宽知识视野(19)&&& 提高阅读能力(12)&& 提升语言品味(14)&&& 增进师生感情(7)】
通过访谈,感到学校开展经典儿童文学阅读后,教师的知识面、能力构建、自身阅读素养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优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和访谈,不难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儿童文学阅读的重要性,能主动阅读,并有一定能力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但教师普遍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进修。
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制定了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
阅读素养年段目标
初步具有经典阅读的兴趣,能不定期翻阅图画书
掌握绘画本的基本阅读方法。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能把故事内容讲给他人听。&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爱护图书,养成仔细观察画面、静心阅读的习惯。能经常阅读经典作品。
从经典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感悟,能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培养真诚、善良的良好品格,关心自然和生命。
具有较广泛经典阅读的兴趣,基本做到一月阅读一至二本经典作品,从图画书向文字书过渡。
能掌握文字类经典读物的基本阅读方法。根据作品内容续编故事。学习做简单的阅读笔记,能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运用略读的方式粗知作品大意。
制定并执行阅读计划,有一定的阅读量,养成摘抄、积累的习惯。
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以书中美好的形象为榜样,逐步形成优秀的人格。
有较浓厚的阅读经典的兴趣,主动安排时间阅读经典作品,尤其是小说。
有一定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能独立阅读小说,理解作品内容,学习作品的部分表达方法,会写书评,并能运用作品的语言进行再创作。
自觉、主动选择适合的经典作品阅读,把阅读经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经典作品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的思考:
(1)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了“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体现了构成学生阅读素养的四个重要方面。
(2)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是教师开展经典儿童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依据。
(3)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为构建大华二小经典阅读绿色评价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参照。
(四) 经典阅读读本序列的形成
1、课内阅读篇目的形成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目前,我们使用的上教版教材中就有不少经典的文本。为此,我们首先把每册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整理罗列出来,形成课内篇目。
●课内读本序列表
语言表达达成目标
1、《小溪》(一上)
能模仿课文,用叠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小小的船》(一上)
能借助画面与板书想象说话“我坐在月亮船里……”
3、《狐狸和乌鸦》(一下)
展开想象,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4、《望梅止渴》(一下)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5、《棉花姑娘》(一下)
能模仿课文,用老师提供的句式说一说棉花姑娘向其它小动物请求帮助的对话。
1、《太阳的话》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
2、《马鸣加的新书包》
能根据提供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说丑小鸭的故事。
3、《九色鹿》
拓展思维:小朋友们在雨后玩得这么开心,享受着雨后的快乐,那你还知道谁也在享受着雨后的快乐呢?
4、《“从现在开始……”》
能把课文中关于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想象猫与老虎的精彩对话。
5、《狮子和山羊》
学习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创设情境想像说话。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
7、《丑小鸭》
能根据提供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说丑小鸭的故事。
1、《饭钱》
阿凡提和穷人大摇大摆地走了,卡子和巴依会甘心吗?他们会怎样想,怎么做呢?续编这个故事,讲给同伴听。
2、《雨后》
小朋友们在雨后玩得这么开心,享受着雨后的快乐,你还知道谁也在享受着雨后的快乐呢?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说一说。
3、《猫是老虎的先生》
想象猫与老虎的精彩对话,创造性地讲述猫的故事。
4、《喜欢小动物》
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5、《鱼化石》
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内容,讲清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6、《红樱桃》
想象作者怎么玩赏红樱桃的,用句式 “我每次吃红樱桃都要玩赏一番,&&&&& 。”说具体。
7、《去年的树》
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想象鸟儿看见了怎样的景象,它是怎么想,怎么说的,续编故事。
1、《“病人”》
学习“装病原因”和“自讨苦吃”两件事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生活中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2、《美丽的小兴安岭》
结合课文内容,为“小兴安岭”这条旅游专线设计几条有创意的广告语。
3、《武松打虎》
在熟读重点段落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动作词,生动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4、《赤壁之战》
抓住主要情节,详细复述赤壁之战的经过。
5、《扬州茶馆》
抓住动作词,有条理地地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6、《鸟的天堂》
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为“鸟的天堂”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7、《燕子》
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抓住外形特征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8、《东郭先生和狼》
与伙伴合作演一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9、《将相和》
联系课文内容,以“我非常喜欢(或敬佩)蔺相如(或廉颇)”为开头,写一段话。
1、《一颗小豌豆》
选择其中一颗小豌豆,发挥想象,编成故事。
2、《斯塔笛的藏书》
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用对话的形式再现场景,改写课文。
3、《慈母情深》
模仿课文的写法,通过描述自己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或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母亲的爱。
4、《养花》
选择文中的一个事例,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或选择自己养花中的一件趣事写一写。
5、《天窗》
天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你读了课文后又想到了什么,请你写下来。
6、《桂林山水》
学习课文第2、3两节先概括和具体的写法,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处名胜。
7、《月光曲》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具体描述月光曲的生动内容。
●编选依据说明
我们编选课内阅读篇目的主要依据是:
1、依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阅读”的相关规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阅读”的相关规定:“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第三学段“阅读”的相关规定:“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从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文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部分经典儿童阅读篇目。
2、依照《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中关于各年段的具体要求。
3、依据发展心理学的原理,童年期(小学):逐渐开始进入真正的阅读殿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思维也在发展,而每个时期的思维发展特征都是不同的。1-2年级还是应该以阅读具体形象的图书为主。中年级开始尤其是高年级,其阅读范围除了文学上的东西,一些科普类的读物也可以逐步增加。
●课内阅读篇目形成路径
课内阅读篇目的选材主要从学生兴趣、课程标准要求,作品题材、作品主题考虑。其推荐主体主要是各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教师推荐:先由教师选择篇目,再根据学生的喜欢程度和阅读素养目标的达成度作相关调整。学生推荐:先由学生推荐喜爱的篇目给教师,再由教师综合各方面具体要求,根据其教学价值确定是否选用。
教师推荐实例:《小小的船》
步骤一:《小小的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的经典儿童诗,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助于发展儿童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步骤二:教师选定后组织学生阅读,发现学生十分喜爱
步骤三:该作品得到师生一致认同,课题组确定其为课内阅读篇目。
学生推荐实例:《望梅止渴》
步骤一:《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故事是由班级中的几个男孩推荐的。
步骤二:教师起初考虑到女孩子并不一定喜欢这个故事,但由于这个故事情节生动,体现了曹操的超人智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于是教师又进一步听取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意见,取得共识。
步骤三,在大多数学生认同的情况下,课题组认为该作品具有教学价值,也将其作为课内阅读篇目。
●我们的思考
我们认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文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经典阅读作品,是教材的选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意境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它的编排依据了学生的认知程度与语言发展的规律。把它作为我们课内阅读的基本篇目体现了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考虑到课内阅读篇目应与课外阅读篇目相匹配,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因此篇目不宜过多,体裁要丰富,有儿歌、儿童诗、寓言、童话等,题材要广泛,有反映学校、家庭、大自然等内容。
2、课外阅读篇目的形成
单靠课内阅读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又根据各年级段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儿童同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教学的补充材料。在选文时,力求做到:①内容上有情趣。文章的字里行间应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光辉、大自然的和谐和童真童趣。②语言上有意味。文字应有张力、有质感,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③内容有提高。阅读难度略高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课外阅读篇目序列
语言表达达成目标
1、《小蓝和小黄》
指导学生能够根据故事的情境展开丰富想象,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创编,用一定的句式讲清色彩的变化。
2、《母鸡萝萝丝散步》
引导观察封面、扉页,学会带着问题阅读,依据母鸡螺丝散步的路线图,自主讲述部分故事。
3、《月亮的味道》
引导儿童观察画面,找出故事的线索,并模仿句式,讲清小动物如何用“叠罗汉”的方式尝到月亮的味道。
4、《爷爷一定有办法》
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书中文字,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故事内容。
5、《雪花人》
仔细观察图片,能抓住细节,生动地讲述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
6、《逃家小兔》
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能以“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描述图意,并猜想兔妈妈的其它做法。
7、《猜猜我有多爱你》
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相结合,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进一步表达大兔子无私、伟大的母爱。
8、《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绘图本童书中语言文字之外的以绘画表达的细节,发挥想象,学会揣摩故事的内涵。
1、《爱心树》
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并练习说话。
2、《鸟儿在歌唱》
通过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引导学生跟自己的亲人讨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话题,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爷爷一定有办法》
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并练习说话。
4、《驴小弟变石头》
引导学生把观察、想像与阅读相结合,创编这个童话故事。
5、《逃家小兔》
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像故事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6、《我有友情要出租》
通过引导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7、《阿利的红斗篷》
这本书中还出现了一个角色――小老鼠,它始终忙得不亦乐乎,从它身上,你又读到了什么呢?
8、《鸭子骑车记》
鸭子和自行车的故事我们知道了,鸭子和拖拉机的故事是怎样的?说说其它你想到的故事。
9、《妈妈的红沙发》
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孩子感受到书中妈妈的辛劳和孩子的孝顺。
10、《一片叶子落下来》
结合绘本内容,议议书中人物,谈谈自己的感悟,用几句话谈自己的体会
1、《妈妈的红沙发》
从图画和文字中感受书中妈妈的辛劳和孩子的孝顺,用几句话写自己的体会。
2、《一片叶子落下来》
结合绘本内容,议议书中人物,谈谈自己的感悟,用几句话写自己的体会。
3、《我的爸爸叫焦尼》
从图画的细节与故事的语言,感受父亲的爱,用几句话写自己的感悟
4、《格林童话全集》
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
5、《安徒生童话》
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
6、《吹牛大王历险记》
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7、《非常小子马鸣加》
摘录一段精彩片段,写出推荐理由。 
8、《小布头奇遇记》
从小布头的奇遇历程中明白什么真正的勇敢,把感想写下来。
1、《爷爷变成了幽灵》
1、在猜测与想象中,感悟对爷爷的爱与怀念之情,并能用深情的语言表述。
2、写写你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一个故事。)
2、《石头汤》
1、除了丰富的食物烹煮出的石头汤的美味,你还品出了故事里的哪些“味道”?结合阅读感受续画一页。
2、&如果再有陌生人来到这个村庄,你认为村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发挥你的想象进行续写。
3、《铁丝网上的小花》
1、结合绘画、文字进行追问。
2、从颜色、构图、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对天气的描写等方面描写故事某一细节。
4、《草房子》
1、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与伙伴合作交流阅读心得。
2、选择一个人物,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人物特点。
5、《风之王》
1、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抓住主要事例,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人物的高尚品质,并写一写。
6、《夏洛的网》
1、与同伴交流作品的语言特色。
2、结合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写一份评论。
7、《木偶奇遇记》
1、能简单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写一份较详细的“好书推荐”。
8、《假话国历险记》
1、生动地讲述其中的一段经历。
2、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写写感受:
(1)假如你是本韦努托,遇到哭泣的婴儿,劳累的纺织女孩,想下最后一盘棋的老人,会怎么做?
(2)用一根白发换一个朋友,本韦努托愿意这样做,他觉得很开心,为什么?你愿意吗?
&&(3)“永不坐的本韦努托”让你在生活中想起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什么故事?说出来,越多越好。
1、《一百条裙子》
1、欣赏精彩片断,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感受人物性格。
2、用你喜欢的文体,表达对书中主人公的敬佩之情。
2、《窗边的小豆豆》
1、与同伴交流豆豆的有趣故事。
2、根据你对豆豆的了解,想象豆豆在生活中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创编一个故事。
3、《特别女生撒哈拉》
&& 1、诵读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 2、结合自己的经历,仿写一个小故事。
4、《城南旧事》
1、在班级读书会上,各书香小队选取一个主题,交流阅读心得。
2、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写一篇阅读作文。
5、《天蓝色的彼岸》
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个精彩片段。
&&& 2、结合书中某一内容,写一篇阅读作文。
6、《宝葫芦的秘密》
1、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在班级读书会上讨论阅读中遇到的疑惑。
2、选择下面的主题,写写感受:
假如你是王葆,你希望宝葫芦能给你带来什么?拥有宝葫芦之后,你还想付出劳动获取你想要的东西吗?你还想学习吗?
7、《鲁滨逊漂流记》
1、结合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断,提出问题并与伙伴讨论。
2、积累精彩句、段,写读书心得。
8、《爱的教育》
1、深情朗读“每月故事”中的一个。
2、给大家讲讲你经历的“爱”的故事,并用日记形式呈现。
●编选依据说明
我们编选课外阅读篇目的主要依据是:
1、依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 “阅读”的相关规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第二学段“阅读”的相关规定:“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第三学段“阅读”的相关规定:“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从贴近学生实际、能够为学生接受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选取部分篇目。
2、依照《大华二小阅读素养年段目标》中关于各年段的具体要求。侧重于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
3、依据发展心理学的原理,童年期(小学):逐渐开始进入真正的阅读殿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思维也在发展,而每个时期的思维发展特征都是不同的。1-2年级还是应该以阅读具体形象的图书为主。中年级开始尤其是高年级,其阅读范围除了文学上的东西,一些科普类的读物也可以逐步增加。
4、根据我校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坚持儿童教学本位,不贪大求全,选择适合各年段学生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课外阅读篇目形成路径
课外阅读篇目的选材主要根据我校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同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顾及作品题材、主题等因素。其推荐主体主要是各年级语文教师、学生和
上海市宝山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电话:86(21) 传真:86(21)
书香校园的构建及儿童阅读素养培养的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童年有感5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