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勤部副部长刘铮杨建勇现在什么职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
个人简介  杨建勇,男,汉族,1959年07月生,湖北武汉人。国家二级教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原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5年至1988年师从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刘子江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师从师世界知名放射学家Kauffmann教授和著名介入放射学家Richter和Roeren教授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0年分别到德国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神经医院和法兰克福大学医学院学习进修。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学科主任、中山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协会主任委员委等职。还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影像医学和介入放射学杂志》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研究方向  1. 介入放射
  2. 肿瘤介入治疗
  3. 门脉高压介入治疗
  4. 血管介入科研基金  1.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子宫动脉移植BMSCs 联合静脉注射Lipo-PGE1 治疗UAE对子宫内膜损伤的实验研究(编号:16);项目负责人。
  2.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肝动脉联合应用沙培林和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治疗肝癌的研究(编号:16);项目负责人。
  3.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碘油阿霉素乳剂联合GM-CSF/IL-2缓释微球(原位疫苗)治疗和预防肝癌复发的研究(编号:16);项目负责人。
  4. 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门脉高压症的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CT成像实验及临床研究(编号:04);项目负责人。
  5. 中山大学临床重大研究项目5010计划: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多中心研究(编号:A);项目负责人。社会兼职  广东医学会 放射学分会副主委
  中华介入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学会常委 秘书 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广东省介入放射学专业学组 副组长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介入医学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常委
  中华放射学杂志 编委
  介入放射学杂志 副主编
  肿瘤影像介入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介入医学会 副主任委员
  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编委
  广东医学杂志 特约审稿员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编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编委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医疗 专家编委
  杂志 编委获奖情况  1、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广东省科学进步 三等奖 (2000年)
  2、感皮穿刺病灶清除术 广东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2001年)论文专著  1、介入放射学 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科学版)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2、介入放射学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第二版 主编
  3、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2年 第一版 主编
  4、杨建勇.肾动脉Stent的临床应用──欧洲多中心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306-331
  5、杨建勇.TIPSS若干问题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298-302
  6、杨建勇.第二肝门重建术.中华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实践,):47-51
  7、杨建勇.中药白芨作为栓塞剂运用于骨骼肿瘤的治疗.介入医学杂志,): 16-17
  8、杨建勇.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若干问题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183-185
总后司令部副军职专职干部
  杨建勇,1958年6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中共党员,现任总后司令部副军职专职干部。1971年进入南京市第一中学学习,1976年2月于高三(一)班入伍。1978年考入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本科专业,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历任海军护卫航第六支队副机电长,舟山基地后勤部助理员、装备部工程师等职。其间,在海军基层部队负责装备技术工作,搞过技术革新,担任过文化教员,并多次参加重大海上演习,荣立过三等功。1988年底调总后勤部司令部任参谋、正团职秘书等职。1997年担任总后司令部通信自动化局副局长。2003年5月任总后司令部通信自动化局局长兼任总后勤部信息化办公室主任。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MPA(国家安全)研究生班学习。现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用户学会理事、中国军事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后勤科技装备》编委等职,是军队通信与计算机方面的专家。
  杨建勇,鲁南一民,号修清道人,1959年生,山东省苍山县人。自幼酷爱书法,遍临历代书法经典名贴,擅长草书,尤其对张瑞图、皇象章草研究颇深,多次参加国内外书展,并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集中学习培训。其作品2005年7月入展书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书协新人作品展;2007年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07年教学成果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2008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2009年入选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三界“兰亭奖艺术奖”。出版有《杨建勇书法集》。其作品被中国书协和有关单位及友人收藏。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临沂市书协理事。
  杨建勇同志现任罗庄区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获得者”。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27:2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字号: 】 【】 【】
西藏药业董事会之争溯源 创始人陈达彬揭4大谜团
作者: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小股东当上市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放眼整个A股市场都难见案例,然而这件事情却发生在(600211,前收盘价28.39元)身上。今年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小股东西藏通盈投资的控制人石林突然坐上了西藏药业法人代表及董事长的位置,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创始人、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陈达彬退居董事一职。小股东做主人,大股东甘心让位,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西藏药业已于8月15日进入了停牌期,但就在这1个月的时间里,股价虽然停止了波动,西藏药业几大股东们围绕董事会控制权的交锋却没有停止,其先后提出多项针锋相对的议案,利用法律和规则展开攻防战。这表明公司股东间的分歧并未因今年董事长的更迭而终结,反而是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014年9月的一个下午,极少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陈达彬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的独家专访,首次为投资者揭开了西藏药业近期困惑市场的四大谜团――小股东当选董事长之谜、涨薪公告反对票之谜、提议增加独董之谜以及新活素代理权之谜。  谜团一:小股东当选董事长之谜  事件背景:  西藏药业新晋董事长石林,既不来自公司第一大股东华西药业,也不属于第二大股东新凤凰城,而是出自小股东西藏通盈投资 (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西藏药业4.22%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石林此前是经新凤凰城推荐而被提名为西藏药业董事的。  以不到5%的股份获得董事长之位,这在A股市场非常罕见。  从石林的背景来看,他是陈达彬的对手新凤凰城方面推荐而来,尽管他于1981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 (原北京军区军医专科学院),但之后并无医药背景,其控制的北京通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做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业务的。陈达彬为何甘愿退居董事一职?这种人事变局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秘密?  NBD: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大股东,你为何愿意退居董事一席?  陈达彬:西藏药业是我自己办起来的,可以说一分一毫的收入都是我们通过销售药品赚取的,所有的药品也是我们一个一个拿下来的,作为我个人,我是非常热爱这家公司,也热爱生命科学的。并且,西藏药业是一家西藏的企业,这么多年政府都非常看重,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都非常支持我们这样一家有市场基础的民族企业。  2007年,西藏药业的经营情况非常困难,在艰难的情况下引入了现在的二股东新凤凰城,其控制人周明德跟我是朋友,他愿意来帮助公司,帮公司走出困境。因此我们就商量,既然进入公司,就要共同把公司做好,一起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但是,在新凤凰城进入公司后,由于在经营理念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上出现了较大分歧,并且多年以来,双方谁都难以说服对方。在两方长期不合的情况下,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表现,你的议案我反对,我的议案你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形成了长期僵持的局面,使得公司从2007年以来一直无法发展。  NBD:所以我们也看到西藏药业这几年的业绩不温不火,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陈达彬:是的。事实上,无论是我还是周明德,我们在药品销售方面都有不足。我在销售方面不太擅长,才使公司陷入2007年巨亏这个困境,此后由新凤凰城的团队来做药品销售,这几年自营的药品发展也不好,所以公司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斗了这么多年,我和周明德都想改变这个困局。  因此,从2012年以来,我们公司陆续加入两个小股东,一个是康哲药业,一个是西藏通盈投资。在增加了两个股东后,大家也都希望两大股东往后退一步,一同把这家公司搞好,所以我们在共同协商的情况下,将公司引入职业团队的管理。  在这个时候,康哲药业方面表态,因为自身是港股上市公司,就不参与西藏药业的管理。而石林站出来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由他做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所以,几个股东从股东层面就公司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合作原则,例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都应该是为西藏药业服务的人,从总经理以下(含总经理),所有的管理人员要通过社会公开竞聘,无论是公司原先内部的员工还是从外面新招的,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来竞聘。最后通过层层选拔,形成新的管理层。另外,股东之间也认可公司的经营管理应该要互相协商,互相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把公司做好。  NBD:所以在几个股东达成共识时,你们推选了石林先生作为董事长?  陈达彬:是的,你们可以去看我们201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在换届选举董事会时,石林的得票数比我的少1000多万股,但我为了公司的发展,仍然放弃董事长之位,这也是我心甘情愿的,没有人强迫我。  因此,在几个股东这样的合作背景下,我作为创始人,憧憬着新一届的董事会在石林的领导下、在几个股东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将公司的经营管理做好,做成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医药企业,并形成专业的医药经理人团队,这是公司最好的选择,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愿望太过美好了。  谜团二:涨薪公告反对票之谜  事件背景:  8月16日,西藏药业发布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拟将员工工资在公司2013年度工资薪酬总额(除去公司董、监、高薪酬数额)的基础上上调20%至40%。这份议案以5票支持、4票反对、0票弃权的微弱优势通过,其中陈达彬等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尽管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董事会投票,但董事会的不和谐之音已被敏感的投资者所注意。正如外界所担忧的那样,西藏药业重要股东们关于董事会的争夺就此拉开帷幕。  这份争议极大的涨薪议案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缘何引发股东间如此激烈的交锋?  NBD:你在此次员工涨薪的议案中投了反对票,能不能给我们还原一下整个过程?  陈达彬:就在这次员工涨薪议案之前,我们还曾召开过一次董事会,当时临时讨论过一份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加薪的议案,由于我的极力反对,石林才说先搁置高管的薪水问题,改成先为员工加薪。  NBD:也就是说,最初计划是先给高管加薪?  陈达彬:对,7月3日我们在北京开董事会之前,给各位董事都发了一个会议通知,当时通知董事拟审议的议题只有10条,包括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但是在会议现场却多出了一则议案,他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标准的议案》,把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的月收入全部提到了10万元,较之前翻了很多倍。他们提出的依据是成都市最低工资也涨了4倍,所以他们的工资也要涨4倍。但是我们都知道,成都市最低工资即使涨了4倍现在才1000多元,如果按他们的理由也要求薪酬涨4倍,那么他们的年薪将达到百万。他们还给出了一个理由是,只有开出高工资才能招到人,但公司目前重要的管理岗位,很多都是石林委派的人。  NBD:哪些岗位是石林先生委派的?  陈达彬:新一届董事会上,石林又增加了副董事长这一职位,并提出由杨建勇来担任。在西藏药业的管理历史上,很少设置副董事长。他提出的理由是,当他不在公司时由副董事长代替他行使职权。但是,杨建勇并不是公开招聘的,据说是石林自己公司的法律顾问。而以前我当董事长时,天天都要到公司上班,公司有很多事情需要董事长出面处理和应对,但是石林担任西藏药业董事长后很少去公司上班,他认为他只管大的决策方针,而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交给副董事长杨建勇来拍板。让这位副董事长全面管理西藏药业这样一家制药企业是否合适呢?  并且,总经理张虹是之前新凤凰城派过来的,这次石林没有换掉他;同时,石林还派了他的秘书做了总经理助理,又派了自己的人做行政部总监,负责上市公司的人事和行政管理;此外,他保留了财务总监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更换非常麻烦,但他也派了他的人做财务副总监。  石林的这种安排完全打破了此前几大股东讨论的管理团队公开招聘的原则,也违背了他经常在大家面前说的,管理人员既不是你的人也不是我的人而是西藏药业的人的说法。他还意图通过大幅提高管理人员工资,用一家上市公司来养自己的人,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也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  NBD:因此当时这个议案就没有通过?  陈达彬:当时除我之外,也有好几个董事极力反对。由于不同意这个议案的董事非常多,所以他才把这个议案撤下来,没有拿出来表决,但是会议记录上都有。  NBD:于是他们又提出了增加员工薪水?  陈达彬:是的,所以石林就说,高管加薪的事情先放一放,先把员工的工资加了。我们在议案中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认为公司现在的业绩不足以支撑员工大幅加薪,同时我还担心在议案当中虽然没有提到具体的高管加薪,但是“由管理层在总额度内细化执行”,高管也是属于员工的组成部分,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也被纳入员工加薪范围,那这种方式是不是有变相给高管加薪的嫌疑?  退一步说,就算是只加员工薪酬,但是他们在没有研究公司的生产经营、如何把业绩做上来的情况下,将员工薪水盲目提高至最多40%,这样会不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在他们后面提出员工大幅涨薪时,我们也坚决没有同意。  并且,员工加薪能否落实还是未知数。因为他已经多次提出,计划将西藏药业的办公总部搬到北京,而如果搬到北京,20多岁没有成家的年轻人可能还会考虑过去,但是一些中年甚至即将退休已经在成都安家的员工,我很怀疑他们是否愿意一起去北京。如果不愿意,可能不但无法加薪,还会面临着失业。因此,员工涨薪看上去美好,但落实起来有很多变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刘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