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钢琴怎么样在公益文化事业方面做得怎么样?有没有相关的青年扶植计划?

青年导演迎来美好时代?
关于拍一部电影的“资格”80年代,电影是一种“垄断”。只有国家电影厂根正苗红的家属、学院出身的学生才能混得拍电影的资格与机会。被称为第五代的张艺谋、李少红、陈凯歌一代,便是一群靠混资历才拥有机会拍电影的人。如果说第五代实现自己还尚且可以投靠国家,那么在90年代的中国,国有电影厂的人员冗繁与缺乏有效赢利机制的体制还在停步不前时,第六代的电影创作依托则直接抛向了社会。于是一帮没钱、无机器、缺标、禁片、海外参展的新锐电影相映诞生。就像说起张元、王小帅、贾樟柯、娄烨、管虎这一代导演一样,他们是缺乏太阳光照射的一代,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当新千年的脚步呼吁着中国电影产业改革时,青年人该如何拍出一部电影,道路已被前辈探出一条叫做“独立电影”的方向,使得他们也学着需要去练嘴皮子,向“投资人”拉资金,发展自我人脉,架起机子,走到大街上。也有一批从影视相关的场记、美工、灯光、摄影等底层一点一滴做起的电影人。彼时,中国电影开始呈现多样的创作方向,纪录片、独立电影、民间DV,都是个人想表达自我的途径。只不过,拍电影还是高知分子才会玩的艺术,一批批懂创作、读文学、会写剧本、看过伯格曼、费里尼的电影人不缺热情,他们缺的,只有钱。曾几何时,当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赵氏孤儿》冯小刚《夜宴》等一批批占据中国银幕20年的导演势力格局显得老态龙钟,毫无创新之时,媒体曾提出这样的质疑,青年导演的作品在哪里?2006年,一部《疯狂的石头》在创新与票房给了中国电影人一个惊喜,但即便如此,当年一篇“《疯狂的石头》——流氓无产者对中国电影的嘲弄”的评论又是多么的反讽,话说这部电影,皆因香港明星刘德华扶植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才得以完成。新时代的10年,内地电影市场基本就是一个“大片为王”的跑马场。获得高票房的,一定是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小成本影片在大片大行其道的夹缝中求生存,诸多电影青年望而兴叹,心灰意冷,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到电影中的少之又少。大片不会找新人来拍,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又如此不景气,新人要出头,难,就是一个字。而在每一年的导演协会上,大佬们年复一年念叨:关注青年电影编剧、导演的培养,保证电影事业后继有人。于是在近几年,关于电影新人的塑造培养、创作途径与生存空间问题,才逐渐受到圈内人的重视。类似于中影集团的新人导演培养计划,贾樟柯的添翼计划,崔永元的新锐导演计划、华谊、光线等等一系列国家电影公司、民营企业,有声望的个人都作出收聚电影人才,从投资、创作、拍摄、宣传等各方面培养新人的打算。当市场一边在认名导品牌效应之时,在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以2011年的《失恋33天》、2012年《泰囧》、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影片打破旧有的大片大导模式,中国电影才终于让几个演员出身、非专业、不知名的导演试出了放低姿态,电影服务于大众的良性循环之路。也正是这一年,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潜力。一部电影的成功带来的名利驱使着大量资金、名人、明星投入到电影的创作中来。甚至有人断言,中国现在需要200个成熟的导演,但目前,仅有50个。一方面,是大片还未开垦的票房绿洲,一方面,是一拔拔汹涌赶来的电影爱好者。尤其在当今拍电影也成为一个没有门槛,拿部手机就可以做到的行业,如何实现的方式并不重要,你是否有电影才能、有想法才最重要。相比过去,拍摄一部大电影的制作过程,如今要容易实现很多。而中国的电影如何走上良性的类型化道路,如何形成艺术、商业院线的双重生长,如何建立更好的国民文化自信,如何让电影人圆梦,去感动、滋养每一个观众的灵魂,都是需要新一代电影人努力与奋斗的目标。 新人培养进行时目前有哪些新锐导演计划在帮助年轻人?名人类1、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2012年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旨在鼓励新锐导演们的原创影像创作,也是对华语原创影像新锐力量的一种公益支持。入围前30名的新锐导演将创作一部时长严格限定在十五分钟之内的短片剧本,完全自由创作,题材内容不限,完成之后提交组委会。代表作品为《新年》系列,前十排名为孙可征、杨奕黎、陶明、刘振兴、郭亚鹏、廖俊文、牛宝、朱禺之、沈建、张智森,这十位作者已分别获得一万元人民币的电影创作基金。2、贾樟柯“添翼计划”“添翼计划”是2010年由贾樟柯的西河星汇影业融资亿元支持多位有才华的导演拍摄电影。这个计划以培养年轻导演为主。计划第一阶段将筹拍5部影片,第一部是韩国导演白承勋的《鸭子的反击》,第二部是内地新人导演韩杰的《Hello!树先生》,后续的还有李京怡的《因,父之名》与权聆的《陌生》。其中,《Hello!树先生》在上海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导演和评委会大奖,打响了“添翼”的第一炮。3、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2006年刘德华资助并全力推动“亚洲新星导”计划,《疯狂的石头》以300万成本创下近3000万票房,且好评如潮,成为当年影坛最大黑马。导演宁浩凭此片脱颖而出,跻身华语影坛一线导演之列。该计划停滞多年后,2013年又再次推出新星导计划,代表作品为《初恋未满》,该片由新人导演刘娟执导,张含韵、冉旭主演。民营影视公司类1、华谊“H计划”“H计划”始于2011年导演阵容中,既有冯小刚、徐克等知名导演,也包括林书宇、乌尔善、冯德伦、彭浩翔等青年导演。华谊总裁王中磊表示,“HIGH HOPE”是他们追求的动力,本次计划除了减少对冯小刚的依赖,还希望公司影片类型更多样化。华谊新计划的十部影片类型丰富,古装、武侠、动作、爱情、奇幻均有体现。该计划的代表作品为冯德伦《太极》系列。2、光线传媒“新导演培养计划”光线传媒“新导演培养计划”实施于2011年,该计划致力于把演员打造成导演,代表作品为徐峥的《泰囧》,另外后续人员名单有吴秀波、邓超和黄渤。3、酷6原创频道“四季之约”新锐导演培养计划2011年由中国原创联盟主办,联合影视院校等新锐导演人才选拔、中影、华影盛视、小马奔腾等高端制作公司人才输送,通过酷6原创平台,共同建立新锐导演培养基地,塑造“中国原创联盟”的业内影响力。该计划以季度为单位,设定相关拍摄主体,邀请导演参与。定位于新锐导演培养及互动平台。4、乐视网“圆梦计划”2011年9月由乐视网举办的“圆梦计划”,乐视网不仅要做资源集纳和播出平台,更要成为影视剧资源的生产平台。该计划目的是为了给青年人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代表作品有美国学电影的女孩刘忱,成为乐视网 “圆梦计划”首位受益者,她的作品《冰山》于日在乐视网上线。刘忱后续作品微电影《战妻》于2013年入围戛纳电影节short film corner单元。5、画天独立电影基金画天独立电影基金2010年5月由天画画天(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成立。基金致力于鼓励和帮助中国青年导演以电影为手段进行自由的、具有探索性的表达,此外还积极促进中国独立电影的传播、评论和研究。该活动每年10月在南京举办,至今已经历经八届,它是中国独立电影领域历史最久和最重要的活动,并已经在国际艺术电影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青禾影业“馅饼计划”“馅饼计划”是青禾影业发起的青年导演培养计划,公司从FIRST青年电影展平台及其他途经推荐上百位秉持电影梦想,但从未获得过投资机会的青年人才中选拔三到五位列入计划,配备专业行业资源,给青年导演的首次大荧幕之旅保驾护航。“馅饼计划”一期总监制为管虎​导演,总制片为资深电影制片人张佳琨,他曾帮助姜文完成《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经典之作。“馅饼计划”一期青年电影导演有孔二狗《大嘴巴子》、吴有音《上海上海》、李雨禾《今夜无人入睡》。7、青年导演联盟北京盛世华悦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年导演联盟)是以扶持中国青年导演,培养国产电影新生力量为主旨的专业电影制作发行公司。该计划代表人物为马俪文、姬雨。参与投资项目:《画皮》、《一代宗师叶问》、《功夫厨神》、《欠我十万零五千》、《继母日记》等。该计划从剧本的筛选阶段就以市场的角度介入,投资中国有潜力的先锋导演及其先锋作品,从艺术观念和经济观念两方面入手,培养青年导演创作市场需要的作品。8、“西安曲江影视青年电影亿元助推资金”2007年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一亿元人民币举办“西安曲江影视青年电影亿元助推资金”,凡年龄在35岁以下,并有电影作品在2006年度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导演,均可凭本人的前3部作品报名参加“西安曲江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评选。著名导演吴天明作为领头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为此,曲江影视决定打造这项“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9、心电影青年人扶持计划2012由上海壹心视觉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学院发起,盛世影业联合主办,该计划邀请资深电影人组成专业的导师团队,从投资、创作、拍摄、宣传、发行全方位扶持青年电影人的创作。计划共分为校园和社会两个单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剧本,获奖作品将得到每部20-30万元的资金投拍。10、“新影力青年导演计划”2010年由电影频道和曲江影视投资集团举办“新影力青年导演计划”,资助中小成本电影在国内院线的放映,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提升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影响力。 本计划发起方之一曲江影视集团将出1000万元作为设立新影力青年导演助推基金”的基础资金,在合作双方共同确定拍摄的数字电影项目中,由双方共同对该项目的导演给予扶持,投入资金追加制作成本,帮助提升影片质量使其有机会进入院线发行。11、“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2013夏日纪事” “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2013夏日纪事”主办方为四川电视台,日。参选作品对象只针对于大学生纪录片作品的收集。政府类1、“青年导演资助计划”2007年由广电总局发起“青年导演资助计划”,该计划的对象为45岁以下、有潜力、有创新精神、取得初步成绩的青年导演。资助政策倒还相对比较笼统,只表示将为这些导演新创作的优秀剧本给予50万元的资助,以及在剧本论证、影片发行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获得资助的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高群书的《东京审判》、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等,而宁浩的新作《疯狂的赛车》是第一个受资助的影片。2、B20青年电影计划2011年团中央直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B20青年电影计划,以成为电影行业独树一帜的青年电影品牌为目标,为中国青年电影人打造“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通过业界及相关行业制片资源、专业指导、社会资金的募集,支持青年电影人完成自己的电影作品,同时通过媒体资源的募集,为青年电影人的优秀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广阔平台。通过电影制作服务、媒体资源合作及公益资金资助三大板块,真正实现青年电影人的圆梦之旅。3、“中影集团青年导演电影制作计划”中影集团,联合索尼哥伦比亚、香港英皇、香港寰亚、韩国希杰以等公司2007年共同出资组织“中影集团青年导演电影制作计划”。该计划将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青年导演之后,首先让他尝试拍摄6万至80万的电影。当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向他提供一部200万的数字电影,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强大的数字电影发行院线做后盾。 如果一个青年导演过了这“两关”,那么中国电影公司将投入600万到1000万拍摄胶片电影,能够在海内外发行。影展1、FIRST青年电影展作为一个整合了电影项目创投和电影项目交易、致力于真正为青年电影人提供渠道及寻找投资的平台,FIRST青影展尤其鼓励青年导演们勇敢投出自己的处女作,并通过融资悉心孵化一个个年轻的电影梦,最终将其培育为成熟的作品并推送到国际电影市场当中。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李雨禾的《黑白界》。2013年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联合海内外多家电影机构举办第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18-44岁、至少完成过一部以上电影短片的青年导演。2、新人电影节由传奇影业联合北京大学创办,目前在北京和天津两地共26所高校设立分会场。新人电影节共设立八个单元,其中主题单元为《新晋导演处女作影展》、《新人对话大师》、《巴黎之夜》、《成名导演处女作回顾展》、《大师回顾展》、《短片竞赛单元》,外围单元有《青年导演论坛》、《优秀项目投资洽谈会》。代表人物及作品: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俞飞鸿《爱有来生》。 “亚洲新星导”扶持导演刘娟刘娟:重新思考商业性《初恋未满》是青年导演试水商业电影市场但遭遇挫折的一个典型个案,刘娟个人的切身体悟,或许能带给电影人们一些启发。80后女孩刘娟是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继宁浩后推出的第二位导演,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是《初恋未满》。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刘娟,曾跟随张艺谋导演等大导拍摄多部纪录片,《初恋未满》是她的电影处女作。该片在2013年夏天上映,正赶在内地青春片大热的当口,但可惜的是,并未能复制《疯狂的石头》当年的奇迹。除了影片自身定位、宣发不到位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与《致青春》、《合伙人》、《小时代》等大热片撞档是残酷的客观现实,由于排片场次少,最后影片票房不尽如人意。第一次见到刘娟导演是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当时《初恋未满》入围了“亚洲新人奖”,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个扎着小辫、长相清秀的年轻女导演几乎是第一次面对媒体,对自己的作品作简要阐述,她流畅又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让人印象深刻,她所传递的年轻一代导演对电影的态度让人振奋。第二次见到她,《初恋未满》已获得“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站在领奖台上的刘娟抑制不住地流泪了,因为激动,口才很好的她变得有些语无伦次,我只记住了“我们爱电影”这一句。颁奖结束,我和几位记者冲上台去采访她,只听见她说,“这个奖对我们很重要,因为电影马上要上映了……”第三次见到她,机缘就是为本期“特别策划”准备的对她的采访。此时距离《初恋未满》下片已有两个多月。刘娟的工作室和她先生的一家影视后期宣发制作公司在酒仙桥附近的一个安静的艺术区里——吴宇森、管虎的工作室也隐藏于此。跟在片场的雷厉风行不同,坐在榻榻米上的刘娟不过是个邻家女孩。她说自己也在梳理这部电影的得与失,并且重估价值。可以说,《初恋未满》是青年导演试水商业电影市场但遭遇挫折的一个典型个案,刘娟个人的切身体悟,或许能带给电影人们一些启发。一个项目,不是有个剧本就可以开始了影视圈:拍《初恋未满》的机缘是什么?刘娟:我做导演这件事情在我看来都很意外。我是爱写东西,当时做纪录片有点累了,把《歌的神》(《初恋未满》原名)拿给我一个好朋友看,她说为什么不拍电影去,她觉得很好。正好因为一个拍摄刘德华的纪录片项目,跟刘德华的德俊文化有一些接触,而后得到了这个机会。影视圈: “亚洲新星导”计划具体给了你哪些帮助?刘娟:最大扶持的就是给你投钱,预算是几百万,跟宁浩的差不多,但我们后来还是有一些追加资金,保证了作品的绝对完整性。还有就是提供一些资源平台,在导演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比如在剧本阶段就会有专业人士给你一些意见。整个过程最重要就是我的制片人佳姐。她身上的女性特质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她不是单纯的女强人,有很善意的价值观,她的利益考量原则都是我很喜欢的。影视圈:那会儿青春片在内地还没开始火吧?刘娟:《那些年》已经起了,大家看青春片的市场很好,刘德华也觉得《歌的神》比较合适做成青春片,那时候已经知道赵薇的《致青春》在做,后来听说《小时代》也在筹备。但无论从投资、预算、周期、演员阵容,我们这个片子都没有什么可比性,它是自成体系的。我们这个片子有自己的味道。影视圈:在上影节得奖时,你很激动吧,对新导演来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肯定。刘娟:很激动。我生活中不穿高跟鞋,为了上海电影节才穿的。走上去的时候,地板都是玻璃的,很滑,我走的很慢,心想别摔狗吃屎。边走边想,直到站在台上的那一刻,看到佳姐的脸,我就不行了,想起我们当时做电影的艰辛,所有的环节我们都要做,我们是小成本,希望把它做得不显得那么小,动用了所有方法,想到大雨天我们怎么才能扛过去,版权出现问题时我们怎么去求人……我的执行制片人两年前还是天真美好的,现在学会了喝酒,我们被改变得太多。影视圈:这部电影给了你哪些经验?刘娟:首先是案子出发点要明确。一个项目在启动之初,必须有一个规划,不是简单的有个剧本就可以开始了。你要想明白最后要什么人看到它,你希望它成为什么样。比如我要拍一个独立电影,在独立影院放映,那没问题,但是如果我想要做一个商业电影,我自己一定要先知道商业是什么,在商业体系里观众要什么,老板要什么,电影要什么。要想清楚这个片子适不适合商业,如果不适合商业,不商业的片子怎样才能依旧能取得好的票房?之前我一直以为《桃姐》作为文艺片也可以被观众接受,后来才发现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首先刘德华出演,巨大的商业点摆在那儿,去了很多奖项,社会知名度不再依靠刘德华个人,前面有非常长的宣传周期。即便很文艺的电影也有与它相匹配的操作规则、时间流程。我已经想明白了,导演、制片人、出品方大家都想通了。影视圈:整个思维要转变。刘娟:真的要转变,不太一样了。从制作角度来讲,我们准备不足。如果有更多的预算,更好的周期,我就可以跟一些好的演员、好的制作班底有更好的合作机会。如果这个项目是独立的项目,就不应该以商业的模式拍摄,如果是商业电影计划,就不应该用独立电影的班子制作,出发点很重要。我跟佳姐合作得很好,我们搭档很默契,在有些问题的选择上,我们尊崇信仰然后才是商业,但是最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票房不好,我至少拿到了口碑,但是她就要背负外在压力。我们就自疑。这时候才开始思考要保持什么,调整什么。影视圈:可以看出你的困惑。刘娟:导演一个人孜孜不倦地守着电影、做电影、爱电影,走过一段之后才发现,电影这个爱人会爱你也会伤你。电影第一次媒体场放映完之后,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听到好的兴奋,不好的会难过。肯定会难过,会自我怀疑,当一回事儿了。影视圈:那什么地方依然是需要坚持的?刘娟:对创作的渴求。严格、完美和激情,这三个词一定要保持。必须要明确规则:打动了我们自己的东西,才可能去做打动别人。影视圈:什么样的导演拍什么样的电影。刘娟:那个东西改不了。真的,我的剧组都非常拼命,他们不做我这个电影,在外面做任何东西都能拿到比我这儿更多的钱,靠什么顶着?就是对电影的爱。这群人不爱电影我魅力再大也白搭,很多事情可以谈钱,但是电影不能谈钱。影视圈:虽然这部电影在技法上还不够成熟,但很难得是有真诚的情怀,充沛的情感,所以口碑还不错。刘娟:我一定会坚持这一点。演员上或是商业搭建上我坚持不了,但是真情实感我一定能坚持,如果保证不了真情实感的话,我一定不做,不管多少利益驱动。我觉得有些人做电影是为了生活,我是为了信仰,我有自己想说的东西,借电影之口说出去。影视圈:所以需要把价值观和情感表达植入一个具体故事的框架里。刘娟:对。就像李安把“爱”这个永恒的主题放入断背山的故事里,故事是别人的故事,但情感是他自己的。一个导演导了一部戏,是没有风格和个人标签的,但是一个导演三部戏都坚持自己想要表达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刷,剩下的就是自己本质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风格。任何一个导演的轨迹一定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导演来说,三十岁才刚刚开始影视圈:接下来的电影还是准备自编自导吗?刘娟:不一定,但自编自导的话,我觉得我的剧本还是要保持女性角度、情感丰富的特质,但是商业性要重新思考。对我而言,有独特情感表达的东西要保持,这部分是能打到人的,不是商业性的东西。有些题材很适合商业,比如都市爱情、惊悚、科幻,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商业属性,但是乡愁、人归去来的信仰问题就不能商业。比如斯皮尔伯格不觉得《第三类接触》是商业片,虽然它是科幻类型,但斯皮尔伯格做了很大的努力,他要表达的还不是商业本身。影视圈:再聊一聊你的经历。从哈工大考到北京电影学院读研,为什么选择摄影系,没想过报导演系、文学系?刘娟:我是理工科出身,在思维模式上,无论做什么,都想先有技术上的能力,再做创作上的突破。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一关一关地过,后来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一开始我去了文学系,剧本会更扎实,但是剧本来源于生活,感悟最重要,接下来才是技巧,而摄影真的没法儿自学,起码机器都买不起。摄影专业对思维模式上的训练很重要,它强调你的视听关联是什么,它交给你的逻辑是非常好的。影视圈:从电影学院毕业,你先是去了张艺谋工作室拍电影记录片,后来怎么不继续了?刘娟:刚开始纪录片对我来讲是新的东西,对我有刺激,我接收到一个特别有灵感的东西,真的可以废寝忘食。后来没有继续是因为《金陵十三钗》的周期太长了,电影纪录片这个东西对我而言已经到头了,它没有太多东西刺激到我,我找不到那个点,我有点苦恼。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我喜欢有人情味儿的,如果是为了商业的用途,你冲着这个目的再讲自己的故事就不太可能了。纪录片的创作是个人的创作,广告、电影是集体的创作,我非常享受团队带给我的相互的作用力,我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影视圈:不喜欢单打独斗?刘娟:单打独斗就是做自我表达了,但是我觉得在商业模式里我做不了那种表达。但是纪录片的拍摄经历对故事片创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对人的观察更仔细了,从外表到内心,听她的故事。我以前不这样,不爱交流,现在愿意倾听和交流,这是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收获。影视圈:有了第一部电影,以后会好很多吧?刘娟:会,但是你会更清楚地做选择。我意识到下一部电影的条件会更好,但还能不能保证我的纯粹性?我们可以有商业的外衣,但是我的芯儿必须还是纯粹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再高的利益我们也得放弃。天天参加聚会买房子买车子,这样的导演没办法保持清醒。精英阶层谈的都是钱,他们生活太累了,没办法经营生活。影视圈:大导演还面临一个问题,他们在进入精英阶层后,不再能容易感受到普通人的生活质感,而那些可能是最动人的。刘娟:对,他们没得选,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所以我在还有这些感触的时候,我一定要多感触。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身不由己,但真诚永远可以保证。影视圈:你觉得这是一个青年导演的好时代吗?刘娟:现在是中国电影很好的时间,商业市场好。但是商业市场大多数人就会用数字衡量你,很多人拿数字作评论,在这样的时代,你要保持纯粹,保持清醒和独立。市场很干净、机会不多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自己通过圈子做一轮筛选,现在是敞开大门谁都能进,谁还去做筛选?那就是导演自己。我们很多导演尤其是青年导演都是带着自我表达的剧本,去跟商业的东西去触碰,去磨合,作调整。影视圈:磨合的过程会挺痛苦吧?刘娟:我在尝试着。我主观上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只有商业追求,只朝着数字做努力的导演,那不是电影的初心,当然也不能做一部老板赔一部。商业是电影的属性,就要去找一个平衡点。影视圈:你觉得青年导演要从哪些方面完善自己?刘娟:我觉得一个导演一定要有专业性,你要积累完善自己和团队。但是市场并不觉得,现在资方跟我谈的都不是这些东西,大部分还是商业点,市场看你的专业性是摆在商业点的后面。我刚刚有第一部作品,我在想我未来的作品要怎么说我想说的话,还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机会。这些东西都让我不断的思考。所以我现在暂且不急着拍下一部长片,我已经很久不拍MV了,现在又把它捡起来了,先不断地汲取我自己,等一个好的机会再出发。影视圈:所以说你也不断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刘娟:对。但之前我不是这样的,之前我想一年一部长片地拍。后来发现你如果求数量,就需要做很多牺牲妥协。导演在投资方进来后是很无助的,给你出经费让你做,版权就不再属于你了,所以很多时候马车一旦滚上去就停不下来了。不能用“被绑架”这样的词来形容,但是确实是带着枷锁,导演没有自己的决定权是非常正常的,在中国。但没关系,我现在可以慢下来,我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先积攒剧本。对于一个导演来说,三十岁才刚刚开始。 青禾影业“馅饼计划”扶持导演孔二狗孔二狗:在中国拍电影,情商很重要有着东北爷们儿个性的青年孔二狗,与一票圈内明星、导演、媒体人称兄道弟,这个活跃于微博的大V人物,丝毫没有诸多电影新人关于首次拍片的惊喜与紧迫。2012年,由民营公司青禾影业打造的青年电影导演创投项目——“馅饼计划”于2012年12月初正式启动。在此次计划中,共有孔二狗、吴有音、李雨禾等新人导演被吸收进“馅饼计划”,该计划拟从投资、创作、拍摄、宣传、发行全方位协力青年电影人创作电影。第一次当导演的孔二狗,首部作品《大嘴巴子》已经于2013年年初完成拍摄,目前后期制作已基本完成。“我拍电影,男的不喝酒女的不陪酒”孔二狗,1981年出生,内蒙赤峰人。曾是上海企业咨询行业高级白领,后从事写作,凭借《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开创黑道小说风潮,被称为“中国黑道小说第一人”。随后其连载小说《东北往事:黑道风云》系列发行破110万册,于2009年连续18周位于畅销书排行榜。他既是作家,又当编剧,而另一身份,则是小马奔腾影视公司的副总。作为电影圈一个身份特殊人士,对于选择做导演是不是一时玩票与不够专精的疑问,孔二狗觉得没太多区别,“我做的虽然多,但是围绕一个核心,都是艺术创作”。和孔二狗见面,还未坐定,他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近来的担心。在采访的当口,由他的朋友导演,有他参与客串演出的电影《4B青年》仅上映三天,院线已基本停映。“这是一件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的事儿,我的片子面临这种厄运该怎么办啊?”作为国内享有知名度的畅销书作家,一部电影上映的可控性实在不比写小说来得简单。“从爱惜羽毛的角度,我是不该拍电影的。”说起为什么要从编剧、作家转到做导演,有着东北爷们儿个性的青年孔二狗,与一票圈内明星、导演、媒体人称兄道弟,这个活跃于微博的大V人物,丝毫没有诸多电影新人关于首次拍片的惊喜与紧迫。“我一个朋友沈腾。早前他想弄个电影天天找我聊,问他想拍什么他说不知道,就让我给他写个剧本。”2011年,百度涉嫌侵权100余作家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百度声明里不屑于搭理我们,包括南派三叔一帮人,想来觉得我们这些群体在百度眼中一钱不值,然后我就上网爱胡说八道,我经常出入高级场合说,别让我见到李彦宏,见着他我必须抽他大嘴巴。他问我怎么抽他?”最后孔二狗直接对沈腾说,“干脆我写个剧本吧。”最后这个朋友没拍成,剧本又落到了他手上。“2012年我什么也没做,我想那就拍个电影吧,起由比较随意,所以说电影是哥们的艺术”。于是电影《大嘴巴子》便是孔二狗身上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故事,他想借商业社会草根阶层对话塔尖阶层,体现不同社会层级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高阶层的不懂低阶层的生活,底层人们也不会理解顶层的想法,影片主要展现阶层的矛盾冲突。“但解决方式不是谁抽了谁就赢了,而是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与困局。”他想表达出来,给观众看。首次拍片,孔二狗对作品的满意度打6到7分。在拍摄现场没有什么棘手问题,花费34天于北京的冬天拍摄完成。“我找的班子是最专业的,包括摄影美术,分镜头到那儿一看,这一拍那一掐,不用特别严格的分镜,非胶片时代的机器好,存储不用钱。”似乎在别的导演身上可能会遇到的关于经费、人员、专业、创作、后期的难度,在他这儿统统都不成为问题。“我的片子也不好说投资、预算多少,我在江湖中有点小面子,我们的投资商在江湖中也有点小面子,五星级场地、高端写字楼随便拍。这事儿要换别人一天估计得两万,我拍了八天一分不给人家还请我吃饭。高群书导演让别人找他客串但我连饭都不用请。”也许是个性使然,身边聚集着一帮愿意为他帮忙的朋友。导演张一白、高群书、陈德森、张元等等,都为他的首部作品客串助阵,孔二狗说像他这样的导演,影视公司是最省心的,投一点钱别的事基本都不用再管。“我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也是一个最不好说话的人,这是原则问题吧。跟我接触的人都知道,拍我的片子女演员不让陪酒,男演员不让去弄的烂醉,都知道我有原则。”包括演员包括潘粤明、王学兵,他觉得他们相当专业拍摄进度极为顺利。那些即便是作为明星的名人首作,都有可能将自己的信用额度刷爆,似乎在他这里都不成为问题。这在以价值交换为基础的演艺圈,也许是他非常的性情与个人魅力,否则难以驾驭在这个共同默认的价值度量之上。有些导演不成功是有原因的要人不慧眼识珠
孔二狗个头不算高,有种健康率性的气场,为人周到顾全。他满身轻松,不像一个刚经历完一场身心考验的导演,拍电影更像玩儿一样的心态。“在中国就是要有沟通能力,你要面对很多人,比如摄影不给力这时候你麻烦就大了,还有跟演员说戏,对情商要求特别高。有的导演不成功是有原因的,剧组有人烦他,作威作福,一百多人的剧组管这么多人的艺术,关键是协调。”在世界上最现实最势利的地方:片场,他三十出头,很多工作人员都比他年龄大,如何在尊敬的前提下让他们很好完成自己的目的,他觉得第一要素是跟人沟通的能力。“虽然我现在艺术素养还不行,但我觉得我情商可以。”然而如他所说,与人打交道的问题解决了,艺术审美也是重要一环。谈起第一部作品的不足之处,他一一道出。
“剪辑完之后我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戏是多余的,有些戏节奏有问题,包括剧本、剧情的衔接。拍电影与写小说不同,写小说可以任由作者天马行空,而电影的节奏感需要把握,由于拍摄浪费了太多时间,很多的素材用不了。”在片场热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优点也有缺点。孔二狗说等拍第二部电影时一定得把控:别人再伟大,对剧本的了解程度都没有导演多,虽然说提意见都是好心,但一个好导演一定要把持自己的东西。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以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一定要把剧本做扎实,比如万一电影局把某个部分剪掉了我是否有备案,很多导演都是有的。”孔二狗看起来丝毫没有导演气,也是最不拿导演行业当门槛的人,愿意听取他人建议,从谏如流,与他的交谈中,时常能感觉他言语中的自信与轻狂,他混过江湖的场面气很浓,细究原因,“这个不好说,我基本没人特别讨厌我,我从小就有这个能力,弄一群人在我身边。你比如说有谁说哪个从来不出来,我说我来叫,就能把他给叫出来,我有这个能力。”听者也不觉得他说的话讨厌,反倒能感受一种本性的赤诚。如今做了电影导演的孔二狗,对拍电影的真实感受不同以往,“我是精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人,认为就是一个剧本的事,有很多人都能拍,为什么我不能拍?我拍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狂妄多么可笑,不说跟大师比,与当代中国导演的差距还是有的。”他自我评价首作《大嘴巴子》质量很好有诚意,但也有缺陷。包括馅饼计划的总监制管虎也提出一些意见,一个小说的叙述流畅可能对于电影来说就不容易表现。他认为这些经验都有价值。他喜欢马丁·斯科塞斯,会看昆汀如何设计矛盾冲突,学习韩国片如何铺陈叙事,结构怎么做。 在采访他的档口,正值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10年前,我在兽医系毕业时,没人相信我会成为作家,但我5年后做到了。5年前,没人会相信我成为电影导演、演员,我依然做到了。”有时他侃侃而谈,有时爱说些场面话,有时爱吹一点牛,但是常常那些没直接说的话,也许才是他内心最真的声音。比如关于电影梦。“我写小说八十万字,写到七十九万字还没人给我出版呢。”坚持,他觉得是这个东西一直支撑着他。“我想做一件事,从不犹豫浪费很多时间,决定了就不计后果,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态度”。2011年,孔二狗无聊看了两场电影,都是新导演拍的:一部《守望者·罪恶迷途》,一部《刀剑笑》。“当时觉得水平都不行,确实太差了。现在再看《全民目击》,觉得很棒,虽然有缺陷,但他们一定是在上一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或这或那的问题。”就像他自己。 贾樟柯“添翼计划”扶持导演 权聆权聆:创作是一个很自由的事情权聆擅写奇幻色彩小说,但初执导筒却选择了平民题材。1975年生的权聆出生于重庆。她原是一个小说家,作品《处女公墓》曾入选2006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她同时也是一个影迷,2008年她“一时兴起”想要拍电影,于是找到了朋友贾樟柯,而贾导愿意当他的作品监制。她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陌生》,获得了2010年中国电影项目最具创意项目奖。2012年,《陌生》入围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这也是该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电影。如今,《陌生》仍在策划发行中。用一个新奇的视角,去探讨中国人当下的生活《陌生》的英文名Forgetting To Know You其实更能贴切表达这部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讲述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在生活压力、社会变革面前陷入感情的困境,彼此突然发现对方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后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重新了解对方。《陌生》的灵感来源自导演权聆的家乡——重庆江津白纱,电影全程在重庆这座电影之城拍摄,由陶虹、郭晓冬主演。无论从叙事还是影像的质感上,《陌生》都是一部带着作者独特烙印的电影,偏重个人化的表达,与传统商业类型片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虽然故事内容有关家庭和夫妻关系,但权聆的兴趣不在于讲述家长里短的通俗剧,而在与揭露婚姻的实质。去年,《陌生》入围了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并获最佳处女作奖提名,让权聆“略微有些高兴,因为得到了认可和鼓励”。虽然未能最终获奖,但此行对权聆来讲收获甚大,因为她喜欢的电影前辈,包括索科洛夫、锡兰、贾樟柯、王家卫、侯孝贤,都是从“青年论坛”单元走出来的。到了今年年初,《陌生》亮相香港电影节,又获得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好莱坞报道》发表评论,“这是一部关于婚姻、具有特定韵律,安静而残酷的电影。”问权聆国外影迷和评论者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点是什么?她答:“也许对于国外的观众而言,他们从一个新导演的电影里看到了比较新奇的一个视角探讨中国人当下的生活。权聆擅写奇幻色彩小说,但初执导筒却选择了平民题材,谈到这一点,她说,“这是我有意给自己设置的一个挑战。讲好平实的故事,从一个凡俗的事例中挖掘深度,这对于我很有意义。”虽然这部影片探讨了女性命运的选择,但作为女性导演,权聆却坦承自己很不喜欢“女性意识”这个词,“也因为这种好恶,写小说时我就不喜欢流露出女性作者的特征。至少我努力在试着客观、中性。这个世界不分阴阳,它是含混的。有些女性把自己搞成中性、男性化,最后变同性恋;有的女性把自己驯化成婢女,皆为我讨厌的两端。”贾樟柯就像博士生导师权聆从小说家转行当导演的过程,在外人看来有些“容易”,她并没有经过任何的短片训练,就直接掌镜长篇。但是权聆本人却并不意外,“其实作家转型做导演,国内外特别是欧洲一直有这个传统。很多作家也是十分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吸引我的是,它比小说更能鲜活地构造一个世界。”同时,小说创作的经历让她在“故事的营造、对题材的把握、看问题的角度”上都游刃有余。当然,从单打独斗的笔耕到剧组的集体创作,从静态语言到影像综合性的调度,权聆一开始还是有点摸不清门道的。“做导演你要让整个思维动起来,要不停地去兼顾镜头、画面、效果和后期影响,大脑需要高速转动才行。”第一天开工,她笑称自己是稀里糊涂度过的,“我都忘记发生了什么”。所以,她除了感谢陶虹和郭晓冬的演技,还要感谢整个团队给予她的经验上的扶持。她形容监制贾樟柯为“博士生导师”,从剧本开始,贾樟柯就为她把关,教会她从小说思维转换剧本写作的思维,电影开拍后,贾导还亲自到剧组指导。因为有贾樟柯及其公司团队的扶持,《陌生》的幕后团队“声名显赫”:拍摄过贾樟柯所有作品的摄影指导余力为;王家卫的御用灯光指导;贾樟柯长期合作的电影配乐大师林强。“添翼计划”不仅为导演提供资金支持,对于电影从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和发行各个阶段都给予帮助。“添翼计划”目前已出品的电影,除了《陌生》,还有韩杰的《Hello!树先生》、宋芳《记忆望着我》和丹米阳的《革命是可以被原谅的》,这几部作品虽然艺术气质迥异,但还是遵循现实题材、作者风格的统一脉络。权聆透露自己是韩杰导演的粉丝,“《赖小子》我看了两遍”。但就权聆介绍,虽然“添翼计划”以贾导为核心,但对作品并没有程式化的框定,“还是看剧本”。她举例说,虽然《陌生》的摄影师是贾樟柯御用的余力为,但《陌生》的影像风格跟贾樟柯电影并不一样,“德国的观众也说起过,说我的电影和其他中国电影很不一样”。从2008年完成剧本到拍摄完成、参加影展,如今《陌生》还未正式上映。一部电影怀胎到从出生再到与观众见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权聆对当时拍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感到最苦的事情是,挑了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在火炉重庆拍摄。最快乐的事,当然是拍摄的过程。我现在一想起拍片的过程,就十分怀念。真想尽快回到片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谈到接下来的计划,权聆透露新电影的剧本已经定稿,下一部影片也将选择在重庆拍摄,“这也许源自我的乡愁。”权聆不排除以后继续把自己的小说搬上银幕,但她也坦言自己面临的困难,“我的小说很个人化,要看投资人是否有这个魄力”。虽然处女作作者风格突出,但她强调,自己并没有太大兴趣去有意建立什么风格,“当画面一展开,我的腔调就已经在体现了。我记得《作家》杂志的主编宗仁发先生评论我小说时曾经说过,他觉得有两个作家很难用风格概论,一个是深圳的薛忆沩,一个就是我。我觉得创作是一个很自由的事情,它不应该被什么束缚。所以我不清楚,我未来的电影会是什么风格。”“就像剧本完成前,我不清楚我的人物的走向。电影以一个意向发端,但主题根据当时的种种因素产生,房间的温度、湿度,社会新闻在我心里的波澜、他人在心里产生的焦虑,等等。”她接下来的描述,显现出了一个作家出身的导演细腻的感知力。当然,她并不希望过于小众的艺术片路线,她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并产生共鸣。在以前的一个采访中,她认为对于写小说出身的自己而言,写一个剧情紧张的剧本并非一件难事,而在塑造平淡生活中的张力才是最难的,但这次采访,她表示了对商业片的兴趣,“如果有电影公司找我合作,我会考虑在剧情特别紧张方面做尝试。哈哈。”近两年,青年导演在国产电影市场上初露峥嵘,一些业界人士感叹,国产电影的黄金时代来了。然而,权聆的心态却颇显冷静,“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都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拍电影的机会,除了本身的实力,也需要运气。很多烂片,一大堆人投资,很多优秀的电影人,剧本很好,却无人问津。只能用狄更斯的话形容:这是最好的世代,这是最坏的世代。”和每一个导演一样,权聆希望能一个电影接一个电影地拍。“拍电影会是我的主业,但小说创作也不会放弃。对于我这个小说作者出身的人,如果不用小说的方式在纸上说说话,这是要命的。”采访接近尾声,笔者问了一个特别应景的问题:“能否给还在迷茫中的青年导演提提建议?”权聆却笑了笑说:“我也很迷茫啊。”玩转微电影:迷影人的另一扇窗口“我们需要的是有情感震撼力的作品,眼球经济是不可取的。” 近两年,微电影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模式,尤其通过互联网迸发了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而各大视频网站提供的微电影平台,也为爱电影的年轻人打开了展现影像才华的另一扇窗口,并且提供了一个实现电影梦的可能性通道。从《老男孩》的走热,到更多题材、风格各异的优秀微电影作品的不断涌现,中国微电影的市场空间依然在扩张,而在资金投入、硬件支持一切就绪的前提下,对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原创视频网站的代表之一——56网今年就启动了“蜕变2013”高校影像力项目,为原创视频提供了一个优质传播平台,而对青年导演的扶持,无疑是锦上添花之举。“蜕变2013”是由56网打造的专注校园原创平台“高校影像力”策划的年度大型活动,将历时半年时间、投入百万原创基金,面向海内外华人学子寻找10位潜力出众的大学生导演,最终将由10位新锐导演完成10部原创微电影。 “蜕变2013”不仅为青年导演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还将提供宣传推广、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帮助,优秀电影作品将参加全国巡展,还将被选送国内外权威电影节。目前,56高校影像力覆盖国内外3000余所大学,更多优秀校园电影被人们所熟知,青年导演则有机会执导更多影像作品,找到了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56网原创中心总监李苗向我们介绍说,这两年56网积累了近两千个年轻导演,而经过认证的就有一千二百个之多。不仅包括专业院校学生、一些新兴的青年导演,还有一些专业的优质导演,他们在这些作品中不断传递着新锐思想以及超前技艺。你也许好奇的是,什么样的微电影点击率最高?据介绍,在题材各异的微电影中,除了较为常见的温情题材,科幻题材在不断增多,然而微电影打动人的核心依旧是故事本身。据56网CEO周娟观察,易于传播的微电影内容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激动人心、让人觉得快乐的作品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并非所有搞笑的电影传播率都高;其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加,能够打动人们心灵的温情影片是能够让八零后九零后获得共鸣的;第三,随着九零后新锐导演的崛起,微电影中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未来微电影的领域不断扩大。面对如此多的参选作品, 56网评判一个导演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呢?周娟表示,微电影导演的专业度是一定会考虑在内的,然而一纸文凭并非全部,关键还要看导演的真实能力,看作品本身。至于项目介绍中每部片子十万元的投资也只是一个约数,56网原创中心总监李苗笑称“如果这个片子足够优秀,投资二十万我们也是会考虑的”。此外,56网不仅给了青年导演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资金,还尽量提供给他们足够大的发挥空间和全面的导演体验,“学生导演也是导演”,从现场执行、后期制作到拍摄团队、演员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就是整个项目的老板,一定要学会操控整个团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糟糕的时代”,由于现阶段微电影拍摄成本越来越低,行业门槛相对容易跨进,广大视频用户的好时代来临,一部微电影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顶到了网站头条,成名似乎变得更容易了。然而正是因为门槛的放低,对成名的渴望使得很多青年导演内心蠢蠢欲动,大量作品充斥着网络媒体,其中不乏鱼目混珠之流。因此,青年导演的专业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想要获得更多的掌声,还是要理性看待短期利益,扎实修炼方能成就世界级的作品。“我们需要的是有情感震撼力的作品,眼球经济是不可取的。”李苗表示很多优秀的微电影虽然不能上院线播放,但是水平已经达到了院线水平。其中《拾荒少年》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非大制作、没有特技、三四线演员,却剪辑相当新潮,情感到位、表演质朴,该作获得第49届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奖等多个大奖。由于传播渠道的特殊性,一部微电影作品是否优秀,要更多的从转发量和评论内容上做评判,大尺度电影固然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博得很多人眼球,然而一段时间后,观众不会再第二次点击播放,只有那些用户主动传播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片子才是能够触动心灵的。微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乏大量优秀作品,但需要更多具有创造力的片子。在市场、政策、投资、团队各方面的支持前提下,一大群青年导演的创作激情、专业实力是否有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宣泄窗口了呢? 他山之石在好莱坞,电影小子如何出头?在好莱坞这个电影王国,电影小子要想出头,也许比在中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放眼世界,前有墨西哥青年导演冈萨雷斯以《通天塔》行销墨西哥城、后有英国新生代导演丹尼・鲍尔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火爆孟买贫民窟,他们都以43岁的相对低龄斩获奥斯卡,一跃迈进世界名导之列。然而,在好莱坞这个电影王国,电影小子要想出头,也许比在中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纵有无数好莱坞大片相继占领国内、国际市场,但其影片导演一栏,却往往都写上了熟悉的名字:Steven Spielberg(史蒂芬•斯皮尔伯格)、Peter Jackson(彼特•杰克逊)、James Cameron(詹姆斯•卡梅隆),甚至连动画片领域都逐渐呈现出皮克斯一家独大的强劲势头。或许是美国电影人才太多,压制了新人的冒头与发展;或许是完全市场导向性的电影发展模式,让美国青年导演获取资金支持举步维艰,总之,美国新生代导演的成名之路往往历史悠久、前途茫茫。正如导演比利-鲍伯-松顿在柏林电影节上所言:“我对美国现在的电影发展现状十分不满意,让几个模特穿上角斗士的衣服秀秀肌肉,或是几个傻小子在大酒店里的白痴喜剧才能拿到投资。我的这个故事在美国是不可能有人投钱拍摄的。”在我们的采访中,对于“美国青年导演现状”这一问题,美籍华裔独立制片人Bianca Chen也直言,“和美国青年导演相比,中国的年轻导演其实是很幸福的。”而这种表面上对比而来的幸福,背后却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与隐患。首先是两国在电影专业教育体系的巨大差异。关于这一点,有着中美双重教育背景的Bianca显然十分具有发言权。她谈到,在其去美国攻读电影导演专业的硕士学位时,老师曾问她,“你未来是想教书,还是想拍电影。”当听到Bianca“当然是拍电影啊”的回答时,老师严肃的说,“那你应该去跟着一个独立制片人做事,从最基础的做起,在这里念硕士的,以后大多都是要去教书的。”美国电影专业的教育主要分为两派:USC(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伍迪艾伦是典型的纽约派;而斯皮尔伯格则属于USC派。)而这两派对于电影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往往都偏向专业化、理论化,正如Bianca所言,我们国内电影导演专业的研究生出来就能直接拍电影,但美国的学生出来,往往只能拍拍小短片,跟着制片人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的,才能熬到导演的位置。虽然这种“慢慢熬“的现象与美国电影行业人才太多,竞争太过激烈不无关系,但是两国教育上的差异,由此还是可见一斑。其次,是电影创作的导向性问题。众所周知,好莱坞的电影拍摄是工业化的流水线标准操作,是完完全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对于这一点,Bianca也十分赞同:“好莱坞的制片人拍电影就是要赚钱,什么艺术,都要靠边站(当然,标准化的电影制作也能充分保障其质量)。正如《钢铁侠3》为了打入中国市场,特意在中国版中加入范冰冰的戏份;《生化危机4》《变形金刚4》邀请李冰冰,韩庚参与演出,好莱坞对于演员乃至导演的选择,都是完全以市场需求为考量的。显然,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远远比不上成名导演的市场号召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个默默无名的美国青年导演,想在大师云集的好莱坞熬出头,该有多么的艰难。最后,中美两国在对于青年导演的扶持方法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专门针对青年电影导演的扶持计划越来越成熟,优酷、中影、腾讯等多家知名媒体纷纷参与其中,更有顾长卫、张婉婷、关景鹏等前辈主动为青年导演电影担任监制,这些都为青年导演的创作,解决了从艺术,到资金,再到发行的后顾之忧。而在美国则不然,美国的青年导演,即使很有才华,往往也很难找到投资,于是他便需要自己筹钱拍摄小短片,参加电影大赛。虽然在我们的采访中,Bianca谈到,美国这种针对青年导演的电影大赛多如牛毛。但是相对于电影拍摄的巨大投入而言,这种奖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青年导演们便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不断的比赛,让自己的才华为投资人所发掘,从而获得资金。而这种极具“机缘性“的融资方式,自然也大大延后了“青年导演”的出头之日。但是,在前文中也有谈到,对于中国青年导演而言,这种比较下的优越性也具有相当的隐患。正因为美国的青年导演在历练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学习,且有高标准、系统化、工业化的制作团队做后盾,于是他们一经“出世”,便能迅速打进国际市场,取得较高成就。而对于中国的青年导演,要么是拥有国内高票房的作品,却无法打入国际市场;要么是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却在国内卖不出几张票,甚至不能上院线。虽然这大多是由于中国电影机制、市场缺乏系统性,不够标准化的原因。但是作为青年导演,自然也应该思考,如何实现国产电影票房与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毕竟,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文化输出,在青年导演们大谈票房之时,也应该想一想我们到底为世界输出了什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xiaofanliu]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马哈音响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