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邵清立全国有几个人同名同名的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级别:
【杂志简介】
创刊于1955年7月,是我国现存创刊最早的综合性中药学术核心期刊,始终保持发行量居本专业领域首位。全面反映我国中药学进展与研究动态,是中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药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主要报道该领域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思路,内容包括资源、鉴定、炮制、药剂、分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等。
读者群:覆盖全国医药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各级医院、制药企业,包括科研与教学人员,药剂师,临床医生,制药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及各级管理者等。
行业地位:在国际国内医药学、生物学等相关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专论、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临床、学术探讨、药事管理、经验交流、信息等栏目。
【投稿须知】
1 主要报道我国中药资源、鉴定、栽培、炮制、药剂、化学、药理、药性理论、临床、本草等各专业领域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
2 来稿应&式两份,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研究论文&般不超过4 000字;综述、专论一般不超过8000字。来稿应附全部作者签名;实验性文章须附单位介绍信;各类基金资助论文应附其合同书首页复印件,以资证明。
3 文题、作者及单位 来稿列出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4 脚注 首页脚注中应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通讯(包括电话、传真、E-mail)。
5 摘要、关键词 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8个以内)。实验性文章摘要为结构式摘要,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及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研究论文、专论及综述须另附中、英文内容基本一致的题目、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后加同名)、摘要及关键词,一式两份,英文需隔行打印,缩写点均省略。
6 前言 一般不超过300宇,应概述本文的理沦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其文献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概况,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7 正文 层次序号用1&&1.1&&1.1.1&&1.1.2&&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
8 实验材料 写明药物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名称,并经正确鉴定,注明鉴定入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处方需写出全部药物组成、剂量及主要制备工艺。写明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型号及试剂的规格。
9 数字与有效数字 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同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10 计量单位和符号 遵照国家法定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如: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x(勒[克斯])等。浓度单位用摩尔浓度表示,如:1M硫酸为1mol&L(-1上标)硫酸;1N硫酸为0.5mol&L(-1上标)硫酸;RSD(相对标准偏差)不用CV(变异系数);A(吸收度)不用OD(光密度);&g,&l或&m不用&;r&min(-1上标) (转速)不用rpm;压力单位应换算为Pa或kPa;土地面积单位应将&亩&换算为m(2上标);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应写成10(-6上标);以往用来表示化学位移量值的ppm也应废弃,如&=2.5ppm应写作&=2.5,等等。
11 图表 力求少而精,能用文字简要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文字与图表不应重复表达。图题、表题应白明。图和表中的量与单位表示法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用斜线相隔,如t/min。请尽量提供原图或其复印件,照片用黑白片,显微镜照片应只长度标尺。表格用三线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
12 讨论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阐述本文的新发现、对结果的分析及存在问题等,应避免不成熟的论断。讨论中一般不应有图表。
13 参考文献 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国外参考文献一律用原始文种著录,英文杂志使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日文不可用中文简化字。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在第3作者之后加&等&。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期刊]作者.题目.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次
[书籍和论文集]作者.书名.卷次.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14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来稿一经刊用,本刊即拥有其在所有媒介再次发表的权利,作者如不同意可作声明。
15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注意保密审查,无一稿两投或以任何其他文种发表。如发生有关问题,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承担,并负责赔偿本刊损失。
【杂志目录】
(3389)计算机化学及其在中药分离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李玲娟 洪弘 徐雪松 郭立玮
(3397)药材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现状分析
秦筱茂 郭顺星
(3402)科学评价含雄黄、朱砂中成药的安全性
陆远富 时京珍 石京山 刘杰
资源与鉴定
(3406)不同产地丹参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对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
李贝宁 周晓丽 黄璐琦 王学勇 刘春生
(3410)夏枯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及其干物质积累研究
陈宇航 刘丽 郭巧生 王澄亚
(3416)丹参转录因子SmbHLH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汪琬宜 蒋喜红 张利华 陈平 申业 黄璐琦
(3421)金莲花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赵东岳 李勇 丁万隆 丁建宝 孙志刚
(3425)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SAP标记
辛本华 田孟良 吴镔锣 王巧 杨华
(3428)青蒿素对根瘤菌化感效应研究
李倩 吴叶宽 黄建国
制剂与炮制
(3434)GC-MS分析栀子姜制前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成分变化
李雨田 肖永庆 张村 于定荣 麻印莲 顾雪竹
(3439)以多种数学模型探求降脂颗粒组方配伍优化的研究
杨铭 张莉 葛迎利 鲁艳柳 季光
(3444)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金传山 李素亮 吴德玲 张伟
(3449)北五味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周艳 祁英杰 闫小玉 毕开顺 陈晓辉 戴荣华
(3453)鹿药新呋甾皂苷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赵淑杰 杨利民 韩忠明 韩梅
(3457)瑞香狼毒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乔立瑞 杨林 张德武 邹建华 戴均贵
(3463)走马胎化学成分研究
封聚强 黄志雄 穆丽华 赵海霞 刘屏
(3467)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生姜中的姜辣素类化合物
王丽 方磊 赵恒强 王珊珊 杜金华 王晓
(3472)HPLC测定藏药翼首草中马钱苷的含量
谭德 古锐 张艺 孟宪丽 赖先荣
(3475)升麻提取物指纹图谱研究
靳波 刘友平 陈鸿平 彭月 赵t姗
(3480)河北涞水野生五灵脂挥发性成分GC-MS研究
程明 杨立新 杨连菊 冯学锋 王宏洁 张永欣 格小光 张小波
(3484)四神丸对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组织Bax/Bcl-2 mRNA,Fas/FasL的调控作用
刘端勇 黄小英 程绍民 童文婷 万盼婷 管咏梅 赵海梅
(3489)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特点及人参皂苷Rb_1的干预研究
谈善军 周锋 余震 杜璐迪 叶星照 章晓东 董千铜 张波 胡礼
(3494)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_1与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唐丽琴 吕飞 刘圣 张善堂
(3498)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HT_(1A)受体表达的影响
苏云祥 薛玲
(3502)黄芪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冬青 汪德清 于勇
(3506)大黄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黄疸的日服用次数初步研究
吕俊兰 付珊珊 郭静静 刘永 袁海龙 肖小河
(3511)筋骨草提取物抑制乳腺癌转移与MMPs和TIMPs表达的关系研究
彭博 贺蓉 徐启华 高杰 路艳丽 李建荣
(3515)冬凌草甲素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郑海娜 李吉学 姚会枝
(3519)LC-MS测定制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鲍天冬 李玉洁 翁小刚 杨庆 张英丰 董宇 朱晓新
(3523)黄连生物碱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中的转运特性研究
陈颖 杨庆 邹丽娟 李玉洁 王怡薇 翁小刚 门薇 朱晓新
(3528)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张艳 陈莉延 梁标
(3535)土荆皮乙酸B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曲更庆 盛玉文 陈波 刘奔 于立春
2014年 07期&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GAP) 10 年: 成果、问题与建议 郭兰萍,张燕,朱寿东,王桂华,王秀,张小波,陈美兰,何雅莉,韩邦兴,陈乃富,黄璐琦
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郭志琴,郭强,朱枝祥,张水英,李春,柴兴云,屠鹏飞
藏药镰形棘豆毒性及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张晓晶,刘伟霞,魏鹏,格桑罗布,确生,张梁,张庆英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Ⅲ) 李艳茸,李春,王智民,杨立新
藏药甘扎嘎日化学成分研究Ⅰ 热增才旦,利毛才让,刘斌
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的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孙雪飞,张鸿雁,夏青,赵海娟,吴玲芳,张兰珍,石任兵
藏药&佐太&的粉末 X 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分析 王维恩
藏药翼首草 UFLC 指纹图谱研究 高燕,李文婕,李聪颖,范刚,张艺
紫堇属藏药的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尚伟庆,陈月梅,高小力,普尺,屠鹏飞,柴兴云
藏药药性理论探析 王学勇,吾布力.吐尔地,赵保胜,邵爱娟,伊力哈木.阿不都米吉,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刘春生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陈科力,黄林芳,刘义梅
PMI 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白花丹参体系的建立 陶如,张友灿,方茜,史仁玖,李艳玲,黄璐琦,郝岗平
丹参转录因子 SmWRKY1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条件优化研究 刘玉忠,申业,荣齐仙,吴文燕,李瑞博,吴志刚,陈敏
灯盏花转录组中 SSR 位点信息分析及其多态性研究 陈茵,李翠婷,姜倪皓,杨生超,陈军文,杨建文,张广辉
金银花日不同时间和年不同茬次指标成分含量变化趋势 李建军,贾国伦,王君,梁建强,杨丽,张重义
不锈钢膜乳化法制备 PLGA 微球的初步研究与评价 戎,刘彬丽,李木子,许凉凉,伊辛,蔡程科
苦豆子总生物碱冻干粉针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考察 闫家福,仝燕,蒲纯,王锦玉
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尤佳,戴东波,何雯洁,李刚,宋述程,魏颖慧,李范珠,徐秀玲
黄芪多糖口服吸收促进剂的研究 陈小云,谭晓斌,孙娥,刘丹,贾晓斌,张振海
UPLC 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毒性成分含量优选苍耳子的炮制工艺 韩燕全,洪燕,夏伦祝,高家荣,汪永忠,孙艳华,易进海
川芎嗪对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 祝骥,滕耀红,王萍儿,杨贞,卢德赵
当归多糖联合阿糖胞苷诱导人白血病 KG1& 细胞株衰老的实验研究 徐春燕,耿珊,刘俊,朱家红,张先平,姜蓉,王亚平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 AOM/DSS 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安静,李晓宁,赵博琛,王琼,兰颐,吴清
麻黄汤处方剂量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何昱,盖玉权,周惠芬,孙燕雯,金伟锋,万海同
ERK / FoxO3a 信号轴在牡荆脂素 VB-1 抑制肝癌 HepG2 细胞系增殖中的作用 郑星星,张韧硕,周应军,王建刚
龙胆泻肝汤不同提取部位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研究 俞丽华,陆克乔,施高翔,严园园,何亮,邵菁,汪天明,汪长中
基于选择性剔除的红花抗氧化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王林艳,唐于平,刘欣,葛雅辉,李淑娇,尚尔鑫,段金廒
黄独素 B 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其机制 牛成伟,陆宾,季莉莉,王峥涛
当归挥发油给药大鼠尿液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李锦霞,张蔓,孙立博,张玲,张文泉,赵海福,李朋玲,华永丽,纪鹏,魏彦明
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 Rg1,Rb1在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研究 詹淑玉,邵青,李正,王毅,范骁辉
20( S) -原人参二醇奥克梯隆型差向异构体大鼠排泄研究 吴祥猛,王莉,倪莹莹,王慧,王文艳,孟庆国
红花注射液对冬眠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 郑昌柱,鲜玉琼,陈静,徐迎辉,施倩,王玉华,居海宁
软指标的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影响 邵明义,魏明,闫博华
苗药头花蓼及克淋通胶囊组方的临证解析 胡楠,唐仕欢,成龙
中药初级品及中间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分析 钱韵旭,张中朋,杨悦,赵伟,毕开顺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 李莉,魏胜利,王文全,郭争争,李永杰,张晓芹
血压难控因素的中医认识及辨治体会 熊兴江,王阶
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在中医临床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刘洋,翟华强,赵保胜,王晶娟,邓巧虹,汪国鹏,张雷,项佳媚
古今附子加工方法的沿革与变迁 刘潺潺,程铭恩,段海燕,彭华胜
2014年 08期&
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材名录的探讨 张小波,郭兰萍,张燕,周良云,黄璐琦
中药提取新技术及其在国内的转化应用研究 王赛君,伍振峰,杨明,王雅琪,王芳,柯刚,黄居敏24-31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栀子苷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姚冬冬,舒娈,杨蕾,贾晓斌32-37
黄连素治疗 2 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邓晓威,谢宁38-42
栽培金银花农艺性状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张山山,黄璐琦,袁媛,陈平43-49
金线莲茎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 5 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邵清松,刘洪波,赵晓芳,胡润淮,李明焱50-54
引发条件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朱再标,卢魏魏,郭巧生,曹亚悦,冯杉,宁梓君55-59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赵志刚,郜舒蕊,侯俊玲,王文全,许振光,宋,张现明,李军60-64
激素处理、光照、温度对北柴胡出苗特性的影响 李志飞,陈兴福,徐进,孟杰,蒋涛,张玉,杨兴旺65-70
我国唐古特大黄主产区资源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分析 李莉,刘凯,魏胜利,程小丽,刘娟,任广喜,王文全71-76
乳糖研磨改性降低红景天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与原理研究 张定,张芳,林俊芝,韩丽,伍振峰,杨迎光,杨明77-84
反渗透浓缩对四逆汤物料体系理化参数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金唐慧,张刘红,朱华旭,郭立玮,李博,鲁明明85-89
银杏内酯组分释药单元体外释药行为评价研究 刘丹,张振海,陈小云,贾晓斌90-93
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七药材粉碎效果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王艳萍,刘宇灵,杨立新,徐亚,赵立,张晓丽,李慧94-98
植物乳杆菌发酵转化人参皂苷的研究 陈D,王义,孙亮,王康宇,蒋世翠,孙春玉,张美萍99-104
何首乌中一个新的色原酮糖苷 赵慧男,陈丽丽,黄晓君,王英,李药兰,叶文才105-108
杜仲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芳,岳正刚,王欣,张修朋,柴江,崔九成,宋小妹,梅其炳109-113
青阳参中 C21甾体成分研究 李祥,张敉,向诚,秦谊,何静,李宝才,李鹏
硫磺熏蒸对杭白菊化学品质的影响 王珊,郝丽娟,朱晶晶,张启伟,王智民,张宪,陆兔林121-126
柱前衍生化 RP-HPLC 测定鸡内金中 16 种氨基酸的含量 梁琨,张丹,史辑,胡泓,修彦凤,贾天柱127-131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同成分表达量的影响 余良主,石春蓉132-136
茵陈蒿汤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 王永宏,赵晨曦,陈本美,贺敏,刘琳琪,李春艳,陈新137-142
积雪草苷防治支架再狭窄的生化调节机制 侯士强,方明,陈莎莎,丛欣鹏,张大东,李新明143-148
汉黄芩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实验研究 黄恺飞,庄媛,黄亦琦,刁勇149-153
厚朴配方颗粒药效学评价方法初探 马露,邵利洁,唐方154-158
姜黄素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凋亡 洪日,吴永强,吴越159-162
西黄丸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清除功能的实验研究 马杰,王一尧,杨伟,关硕,曾常茜,高文斌,梁文波163-165
怀牛膝&性善下行&对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异甘草苷、哈巴俄苷和甘草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程健,狄留庆,单进军,赵晓莉,康安,毕肖林,李俊松166-172
GC-MS 分析栝楼桂枝汤及其入脑的挥发性成分 李煌,许文,徐伟,张玉琴,褚克丹,陈立典,陈娴雯173-179
120例抑郁症患者大脑多神经递质变化初探 池名,青雪梅,潘彦舒,许凤全,刘超,张成,徐振华180-188
常用傣药&傣百解&的基原考证 李海涛,康利平,郭宝林,张忠廉,管燕红,庞旭,彭朝忠,马百平,张丽霞189-193
浅析中药调剂发展的学术源流 赵学敏,张小娟,翟华强,金世元194-197
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 贺福元,周逸群,邓凯文,邓俊林,石继连,刘文龙,杨岩涛,唐宇,刘志刚198-207
中药单体抗心律失常研究现状和思考 代建宇,王永霞208-210
2014年 09期&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 刘勇,廉永善,王颖莉,李F辉,肖培根
中药高通量转录组研究进展 张召宝,侯林,潘晴,王绪敏,崔清华,田景振,马鲁豫
金线莲栽培中多菌灵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标准研究 邵清松,刘洪波,张雨韵,张爱莲,李明焱
不同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品系种子超微结构及抗旱性对比研究 周洁,邹琳,边丽华,方磊,刘伟,张永清,李佳,张芳,王晓
利用 Gateway 克隆技术构建丹参 SmNAC1 转录因子的 RNAi表达载体 赵容,荣齐仙,刘玉忠,申业,黄璐琦
丛枝菌根真菌与哈茨木霉菌合用对连作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王雪,陈美兰,杨光,李晓明,李鹏英,陈敏
氯吡脲对五味子果实形态和木脂素的影响 宋新,丁璞,李先宽,陈婷,陈靓,王冰
氮素供给对甘草根系呼吸动态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研究 郭培俊,吴国锋,刘文兰,范玉玲,牛光利,毋光明,孙志蓉
颠茄草的生药学研究 刘灿黄,张继,康帅,刘塔斯,赵晶
HPLC 测定白头翁皂苷 D 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平衡溶解度 饶小勇,尹姗,张国松,罗晓健,简晖,冯育林,杨世林
金荞麦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研究 孙文杰,瞿鼎,陈彦,袁菱,贺俊杰
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张勇钢,揭晶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 赵楠,张晓哲,胡昌江,贾天柱,肖红斌
UPLC 同时测定蒸制三七中的 10 种人参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含量 陈斌,蔡涛,贾晓斌
小叶臭黄皮中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彭文文,宋卫武,黄茂波,谭宁华
降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昊,梅文莉,郭志凯,夏占峰,钟惠民,戴好富
广东紫珠中咖啡酰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胡晓,李丽,杨义芳,黄春跃,黄光磊
珠子参叶化学成分研究 何瑞,刘琦,刘银环,柴江,赵东东,王薇,崔九成,宋小妹,岳正刚
硫磺熏蒸金银花中断马钱子酸亚硫酸衍生物产生的机制探讨 郭爱丽,高慧敏,陈两绵,张启伟,王智民
淡竹叶红外光谱的多级鉴定与分析 邵莹,吴启南,谷巍,乐巍,吴达维,樊修和
HPLC 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芎药材中 5 种药效成分的含量
苦木成分分析及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吴冲,邓贵华,林朝展,祝晨c
荜茇总生物碱对 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郑丽,王浩,巴寅颖,刘浩龙,王萌,郭未蔚,吴霞,杨慧
新藤黄酸通过调控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 B16 细胞凋亡的研究 程卉,张璇,苏婧婧,李庆林
牛樟芝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齐洁,陶云,张钧,傅建
雷公藤内酯醇对 AA 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 iNOS,SP 表达的影响 陈伟,张旭东,逯卓卉,韦登明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 p-AKT 表达的影响 姜恩平,王帅群,王卓,于春荣,陈建光,于春艳
地榆总皂苷对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 代燕平,高小平,吴建明,李翔,黄飞鸿,邹文俊
银丹心脑通及主要成分配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万丹,王岚,成龙,殷小杰,许海玉,王建露,梁日欣,杨洪军
戊己丸活性代表成分在大鼠肝脏中分布的研究 张瑞杰,陈颖,巩仔鹏,董宇,张海先,杨庆,翁小刚,李玉洁,朱晓新
LC-MS / MS 测定 6 种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脑靶向分布研究 刘胜敏,杨志宏,孙晓波
Caco-2 细胞研究黄芪中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的吸收转运 周乐,赵晓莉,狄留庆
具抗炎作用维药的研究进展 刘燕,张莉,黄华
基于 ARMA 预测模型的中药材价格预警研究 常峰,茅鸯对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构建思考 王晓霞,金钟正,郭桂明,翟华强,金世元
基于膜科学技术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原理及其应用实践 朱华旭,段金廒,郭立玮,李博,陆瑾,唐于平,潘林梅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现状及几个关键问题的商榷 杨光,曾燕,郭兰萍,黄璐琦,金艳,郑玉光,王永炎
二维斑马鱼模型联合色谱技术高效筛选中药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思路与方法 韦英杰,景莉君,詹扬,孙娥,贾晓斌
关于《中国药典》一部规范引证基原植物学名命名人的建议 秦民坚,田梅
2014年 11期&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天然产物多靶点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乔连生,张燕玲
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应用 张萌,高伟,王秀娟
加拿大红豆杉中紫杉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及药源危机解决方法探讨 杨春,孔令义,汪俊松
乌头类中药毒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马天宇,俞腾飞,李树民,李刚
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瑞涛,尹涵,董顺斌,袁伟,柳言平,刘昌
我国枸杞主产区生产现状调研及建议 徐常青,刘赛,徐荣,陈君,乔海莉,金红宇,林晨,郭昆,程惠珍
活性氧在密旋链霉菌 Act12 诱导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积累中的作用 阎岩,赵欣,张顺仓,刘岩,梁宗锁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先恩,张晓阳
干旱胁迫对银柴胡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郎多勇,崔佳佳,周达,李月彤,周丽,张新慧
姜黄素类化合物在不同品系姜黄根茎内积累规律研究 李青苗,杨文钰,唐雪梅,张美,周先建,舒光明,赵军宁,方清茂
水飞蓟发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水飞蓟宾含量的测定 张淑丽,张天柱,杨世海
五味子特殊类型白果五味子的 ITS2 序列鉴定研究 李先宽,王冰,郑艳超,刘枞,丁璞,宋新
摘蕾和人工授粉对老鸦瓣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缪媛媛,朱再标,郭巧生,马宏亮,杨颖,朱丽芳
酵母提取物诱导欧洲花楸悬浮细胞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机制探究 黄蕾,肖文娟,杨光,莫歌,林淑芳,吴志刚,郭兰萍
蔓荆的化学成分 刘全裕,陈永胜,王菲,陈世武,张永红
黄素馨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张修朋,秦辉,杨芳,柴江,王欣,宋小妹,梅其炳,冯锋,岳正刚
刺萼龙葵化学成分研究 郝丽娟,王珊,朱晶晶,王智民,魏守辉
毛霉对柚皮素的硫酸酯化 阮飞盈,陈日道,李建华,张敏,解可波,王琰,冯茹,戴均贵
芍药苷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屈会化,赵妍,苏歆,贺娜娜,孙晔,孔慧,赵琰,王庆国
多枝柽柳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 李娟,李玮琦,郑萍,王锐,余建强,杨建宏,姚遥
UPLC 同时测定白及药材中 9 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王爱民,鄢艳,兰波,廖尚高,王永林,李勇军
炙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孙磊,靳勇,刘晓晴,乔善义,高松,车彦忠
效应面法优化蒙花苷水解工艺及其水解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研究 王娇,许浚,张铁军
人参皂苷 Rb1,Rg1和 Re 调控 Raf-CREB,Akt-CREB,CaMKⅡ-CREB 信号转导通路的体外研究 汪婷婷,董宪,刘婉婉,陈宜鸿,刘屏
黄芪多糖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及其机制研究 姚惠,顾丽佳,郭建友
竹节参总皂苷通过 NF-&B 通路对 LPS 致 RAW264.7 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研究 代艳文,袁丁,万静枝,张长城,刘朝奇,王婷
菊苣提取物对腹型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孙博喻,张冰,林志健,李丽玉,王红坡,周俊
参莲提取物对 M1 巨噬细胞的影响 周冰冰,李玉洁,李琦,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朱晓新
通塞脉片对实验性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 郭静,孟庆海,殷秋忆,林超,马志,徐斌,钱星,包东桥,张亚云,张启春,卞慧敏,胡小鹰
三七皂苷类成分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任真真,张燕玲,王星,王石峰,贺昱d,翟晨曦,乔延江
黄连生物碱对金黄地鼠血脂代谢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吴昊,王燕枝,王德珍,庞婕,叶小利,李学刚
交泰丸对2 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脂肪沉积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 邹欣,刘德亮,陆付耳,董慧,徐丽君,罗运环,王开富
津血源增加口干症模型鼠唾液分泌机制的实验研究 刘燕,汪红仪,钱先
&-榄香烯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张淼,张露勇,董宪,王东晓,刘屏
荭草提取物的肠外翻吸收研究 刘跃,唐丽,曹旭,郑林,王爱民,黄勇
注射雪胆乙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徐晓婷,邓志鹏,范惠霞,仲浩,姚庆强
微透析技术基于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的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 江晓,刘莉,李沙沙,张斌,李雪玲,刘志刚,刘强
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唐草片对微粒体 CYP450 酶的影响 张丽军,贾小芳,尹林,刘晓茜,沈银忠,卢洪洲,程能能
黄芪注射液多剂量给药对雷替曲塞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影响 邢蓉,屈彪,宋佳伟,周恺,廖巧
含红花中药组方规律分析 郭宇飞,申丹,杨洪军
基于药物生物效应的中药寒热属性分类研究策略 姜淼,吕爱平
2014年 14期&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标记物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史喜苗,孟宪杰,万毅刚,沈山梅,罗浔阳,顾刘宝,姚建9-14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韩胜男,张晓杭,周培培,蒋建兰15-22
钩藤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韦芳芳,曾常青,赵宇红,刘林23-27
土壤-三七系统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相关分析 陈璐,米艳华,林昕,刘大会,曾民,陈晓艳28-33
外源 Ca2 +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光合参数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杨卫星,黑刚刚,李姣姣,张红敏,李琳琳,吴能表34-38
种子类中药材的三维显微结构的原位研究 叶琳琳,薛艳玲,倪梁红,肖体乔39-43
枯草芽孢杆菌 ge25 菌株发酵及其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胡陈云,李勇,刘敏,丁万隆,秦民坚44-48
11 种鼠尾草属叶片和叶柄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王涛,刘世勇,王龙,王红玉,张利49-54
鲁甸粗茎秦艽最适采收期初探 曾羽,陈兴福,邹元锋,宋九华,杨文钰,成涛55-59
齐墩果酸酵母细胞工厂的合成途径与发酵工艺优化 王冬,王贝贝,刘怡 施明雨,肖冬光,黄璐琦,戴住波,张学礼60-65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雪上一枝蒿凝胶剂药物释放 林亚平,赵颖66-72
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及其条件对杭白芷中香豆素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影响 刘培,陈京,周冰,许源,钱大玮,段金廒73-79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参提取过程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朱捷强,潘万芳,仲怿,范骁辉,康立源,李正80-84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江苏省东海县种植基地金银花质量影响的研究 王永香,罗勇,沈娟,周一飞,王振中,萧伟85-89
水茄果实中的一个新木脂素苷 李金晟,王光寅,郭夫江,李医明90-93
草豆蔻中一个新的二氢黄酮及其对 PC12 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辛本茹,任守娟,李捷
川芎嗪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对 CoCl2致分化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国梁,王鹏龙,徐昕,林锦璇,褚福浩,宋霁翔,周,王咪娜,张宇忠,雷海民99-103
接骨木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对 UMR106 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许蒙蒙,段营辉,肖辉辉,戴毅,王振中,黄文秀,姚新生,萧伟104-108
大八角根化学成分研究 牛长山,王亚丹,屈晶,庾石山,李勇,刘云宝,马双刚,吕海宁,陈霞,徐嵩109-112
吴茱萸及其习用品药材中7 个成分的 HPLC 含量测定 尹元元,闫利华,张启伟,张永欣,林丽美,张姗姗,王智民113-118
木香川木香药材 UPLC 特征指纹图谱建立及鉴别研究 吕露阳,张吉仲,张志锋,刘圆,曾锐,鲁建美,任焕明119-123
淫羊藿苷促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主要不依赖其雌激素活性 石文贵,马小妮,谢艳芳,周建,陈克明124-129
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对缺氧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马慧萍,姚娟,吴金华,高荣敏,樊鹏程,景临林,贾正平130-135
苦菊提取物对 HepG2 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陈超杰,展丽娟 魏金锋,靳洪涛,秦海林,王爱平136-140
石榴多酚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魏芳,许瑞杰,蔡诗怡,李站站,李洁,刘浩141-145
接近临床应用剂量下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大鼠利水作用的影响 柳海艳,钟赣生,刘云翔,王茜,欧丽娜,刘佳,陈绍红,高源146-151
黄连与乌头对 lewis 肺癌细胞分化的作用比较 赵贝,侯西栋,李红,戚笑笑,李刚刚,刘霖鑫,王沛,杜钢军152-158
蟾毒灵诱导骨肉瘤细胞株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谢显彪,温丽丽,尹军强,廖鸿益,邹昌业,王博,黄纲,沈靖南159-163
代谢组学研究复方柴归方超临界 CO2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陈磊,郑晓芬,高晓霞,周玉枝,郭晓擎,田俊生,秦雪梅164-170
丹参素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艾进超,周惠芬,舒明春,戴柳玲,郑璐,张宇燕,杨洁红,伍宪彬,万海同171-175
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特征 孙海峰,高彦云,安翠红,李玉兰,段丽君,禹玉洪,任武贤176-181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颜正华含牡蛎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吴嘉瑞,郭位先,张晓朦,杨冰,张冰182-186
3 种湖北新记录药用植物 李厚聪,袁德培,刘圆187-188
药用植物喜马拉雅紫茉莉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郭其强,权红,兰小中,李连强,李慧娥189-193
基于硫酸-蒽酮法对不同产地藏药线叶龙胆多糖的含量测定 林丽,王琰,王福星,何佳研,张杭林194-196
中药材流通渠道变迁研究 吕华,杨光,黄璐琦197-201
中药组分结构特征对多成分/组分药代动力学影响的新探索 顾俊菲,封亮,张明华,秦冬,贾晓斌202-206
医疗机构制剂动态化质量控制的研究思路 郁丹红,毛晨梅,吕承哲,金慧臻,姚鑫,贾晓斌207-210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国际刊号ISSN:
国内刊号CN:11-2272/R
出版周期:半月
出 版 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曾用刊名:中药通报
现用刊名:中国中药杂志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年度)(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Copyright &
CN期刊网 版权所有!
CN期刊网隶属郑州燎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59号21世纪广场3号楼8层812号
联系电话:3,全国免长途电话:400-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号码:豫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个同名同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