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问题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高中生物 3.2 物质的跨膜运输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上&&&&&&传:第二教育网
E&&&&&&&币:2
大&&&&&&小:475.99KB
    3.3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6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B)   2、举例说出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A)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导学留白  预习导学(10分钟)  (请同学们在10min内快速阅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P46~48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将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知识点一:被动运输  一、简单扩散(物质、方向、特点)也叫自由扩散。  1、概念: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小或
强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  、脂肪酸、水分子等通过扩散作用进出细胞,不需要
参与。  2、方向:从
浓度  3、特点:从
越大,扩散速度越快。不需要
,不需要能量。  二、易化扩散(物质、方向、特点)也叫协助扩散  1、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如
通过载体蛋白等进入某些红细胞。  2、方向:从
浓度  3、特点:需要
协助,对转运物质具有选择性,不需要
,具有饱和效应。  知识点二:主动运输
  1、概念:物质
梯度进出细胞,不仅需要膜上
的参与,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
。如植物细胞对
进入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方向:从
浓度  3、特点:可以从
浓度,需要载体蛋白、
。具有饱和效应。  4、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
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一定的
,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分子也可以通过。  知识点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内吞或胞吞:
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由
,这些物质就被包入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脱离下来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2、外排或胞吐:有些物质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所包围,形成
,囊泡膜与  融合在一起,小囊泡逐渐移到细胞表面,并且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质排出细胞外。  (请同学们预习完相关内容后,自主解答以下几道练习。)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并且要消耗能量  C.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2、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决定于
)   A.组织液中的O2的浓度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
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  3、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  A.H2O
D.K+  4、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5、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甘油进入细胞  展示导思(25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   1、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哪些?  2、比较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比较项目 物质特点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被  动  运  输 简单扩散 小分子物质或离子 高浓度→低  浓度
不需要    易化扩散
需要      主动运输
  检测导练(10分钟)  1、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为
)  A. 没有载体参与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  2、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3、右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  A.自由(简单)扩散
  B. 协助(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4、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5、左图是洋葱根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  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能量、离子浓度
  D.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6、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植物
  细胞吸收离子的因素很多。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  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  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该植物吸收K+是需要载体的  C. 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 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  8、下列关于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特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B.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有无,决定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种类  C.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多少,影响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多少  D. 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也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0、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 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 膜具有流动性 ③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 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⑤ 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   表示能量,请回答:  (1)甲属于:
。  (2)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有:①
。  (3)O2、酒精、K+、葡萄糖、NO3-中,属于甲的是
;属于乙的是
;属于丙的是
。    12、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据图和  表下列问题:    (1)图中1是
。  (2)图中1是构成细胞膜的
。图中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  物细胞膜时起
作用。  (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
离子并向海水排出
  离子。由此可见,该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
性。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       注意:  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动力都是物质的浓度差。  注意:人体的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属于内吞。  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属于外排。  内吞和外排都不需要载体,但都需要消耗能量。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资源搜索:
&&约有45 项符合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 人教版高中必修1生物 查询结果
第2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
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暗―亮―暗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即时训练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历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 双层排布
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明治结构模型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知识点一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答案:①半透膜 ②半透膜 ③< ④> ⑤= ⑥细胞膜 ⑦液泡膜 ⑧大液泡 ⑨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想一想:细胞吸水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状态如何?
答案:水分子在细胞膜上总是双向运动的。只不过在细胞吸水时,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总数多于由内向外扩散的水分子总数。
知识点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答案:?不同 ?不同 ?选择性 ?水分子 ?离子和小分子 ?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议一议: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
细胞的基本结构
和物质运输功能
1.涵盖范围
本单元包括必修1中第三、四两章内容,即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两大方面内容。
单元教学分析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所占分值2~10分。
(2)考查内容
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细胞膜的图解作载体,综合考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功能特性、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等知识。
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应用:关注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相关实验设计,渗透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3)考查题型:
①以图解形式考查动植物细胞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及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议一议:(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运动的。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原因是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想一想:因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想一想:前三种物质运输方式是小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不包括大分子,且他们是穿膜运输。胞吞、胞吐是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二者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3.(2010广东1)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
【解析】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AD排除,相当于半透膜
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
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答案: 脂质脂质和蛋白质 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答案: 脂质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 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糖蛋白糖脂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议一议: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运动的。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原因是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脂溶性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进出细胞,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_________,也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_________。
2.有些物质的分子很小,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像这样,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叫做_________。
3.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_________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_________(称为_________),能够协助_________等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1.生物膜的结构。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知识一 生物膜的结构
(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① ______组成的。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②____________。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③ _____。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④_______。
脂质和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是由⑤________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研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结构特点:具有⑧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组成膜的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
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大分子物质以⑩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
自我校对:一、①脂质 ②脂质和蛋白质 ③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④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⑤流动性 ⑥流动镶嵌
二、①磷脂双分子层 ②尾部相对 ③表面 ④磷脂双分子层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自主梳理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脂溶性物质易通过?膜由脂质组成

膜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提取脂质,铺展实验?膜脂_____排列

脂质和蛋白质
电镜下观察?提出三层静态模型

质疑三层静态模型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10?天津理综,4,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2.(2009?广东卷,2,D)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的过程为主动运输()
3.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4.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人的红细胞对K+的吸收量随O2浓度增加而增加()
5.分泌蛋白以胞吐形式分泌出来不耗能()
提示: 1.√ 2.×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传递的
A.突触
B.突触小体
C.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A.树突→轴突
B.树突→细胞体
C.轴突→轴突
3.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媒介是
A.酶
B.激素
C.带电离子
D.递质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区别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
★3、区别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节聚集: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
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这对于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的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回答?
-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氢离子,钠离子
钾离子,钙离子
氯离子,镁离子
碳酸氢根
合成的脂双层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葡萄糖,如何解释?
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
蛋白质有什么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你能给这些物质分分类吗?说说你分类的依据
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及Na+等离子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科学实验证实小肠上皮细胞却能大量吸收这些物质,对此该如何解释?
思考归纳:
1.物质跨膜运输有那些方式?
2.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一、被动运输
思考: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差异?
二、主动运输
列表比较物质运输的三种方
人教版生物《优化方案》必修1课件: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核心要点突破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说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2.阐述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3.正确理解细胞选择透过性及其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重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
【难点】 主动运输。
情景导引
游客在漂流时顺水而下,因高度落差,游客不但不消耗能量,还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节聚集: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物质都是通过哪种方式进出细胞的?
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
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这对于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的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回答?
-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2.说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进出细胞的物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一、生物小分子的跨膜运输类型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统称为
被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统称为
主动运输。
1、被动运输 a、自由扩散
比喻:球往低处滚
1、自由扩散
特点:
方向:
顺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是否耗能:
不消耗能量。
举例:
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
(一)被动运输
一、生物小分子的跨膜运输类型
1、被动运输 b、协助扩散
【上一页】
All Rights Reserved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资​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3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金榜名师推荐】学年高中生物人教必修一多媒体优质课件+课时作业:第4章&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份)&&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脂质脂质蛋白质两层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流动镶嵌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图中a2.图中b名称:_____________地位:膜的基本支架特点:具有_______名称:___________位置特点: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_____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部分或全部_____磷脂双分子层中_____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嵌入贯穿运动3.图中c名称:_______,又叫_____位置:细胞膜的外表面作用:保护、润滑和_________等糖蛋白糖被细胞识别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2.大分子的运输:(1)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_____。(2)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_____。胞吞胞吐1.思考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1)细胞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的,蛋白质在外侧,磷脂分子在内侧。( )(2)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都不是完全固定的。( )(3)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4)需要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都需要能量。( )答案:(1)×。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蛋白质镶嵌或覆盖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2)√。分析: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分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4)×。分析: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磷脂分子是静止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解析】选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所致。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解析】选C。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外侧,疏水端在内侧,如选项C所示。4.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解析】选B。变形虫吞噬细菌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的形态是可变的,说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选C。流动镶嵌模型中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支架,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运动的。6.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低浓度到高浓度B.需要能量供应C.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能量D.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解析】选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而不需要能量,只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7.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解析】选B。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其中需要载体蛋白的是协助扩散。一、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和功能关系1.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1)结构基础:图中的a磷脂分子和b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2)生理意义:保证了细胞的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分裂和融合等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3)表现:分泌蛋白的分泌、细胞膜厚度的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失水皱缩等,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1)含义: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2)原因:某些离子和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有关,如图中物质A、B有相应的载体蛋白,而物质C没有相应的载体蛋白。3.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关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例如,蛋白质分子充当载体,只有蛋白质分子运动了,才能运输物质。【点拨】(1)可以通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判断细胞的死活,若大分子染料(健那绿除外)进入细胞则细胞已经死亡。(2)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少,反映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因为蛋白质是物质运输的载体或是信息交流的受体,决定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微思考】(1)细胞膜能够完成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它们分别是以哪种蛋白质为基础的?提示:载体蛋白的存在充分体现了细胞膜对外界物质具有选择性,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识别有关,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基础。(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都是在物质交换的情况下才能体现的吗?提示:不是,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只在物质交换时才能体现出来。1.(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只位于细胞膜外侧B.②表示蛋白质分子C.②③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③分子无关【解题关键】根据各种物质在细胞膜中的位置及分布,明确图中①②③的物质组成及在细胞膜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选D。①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位于细胞膜外侧;②是蛋白质分子,③是磷脂分子,两者在细胞膜中都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流动性是细胞膜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的基础。2.(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部分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结构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名称是 。(2)构成细胞膜的结构②和③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4)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此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上的 不同。细胞中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及细胞膜统称为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明确图中各部分代表的物质后,理解所有生物膜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类似特点。【解析】(1)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在其中。(2)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是细胞膜结构上流动性的基础。(3)细胞在吸收物质上具有选择性,这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4)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在物质组成上是类似的,而膜的功能复杂程度是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的;各种生物膜共同组成了生物膜系统。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一定的流动性(3)选择透过性(4)蛋白质 生物膜系统【延伸探究】(1)题1图示结构中通过哪一种物质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提示:①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2)若将题2所示的结构用丙酮提取所含主要成分,放在空气―水界面上,哪种成分所占面积最大?提示:②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性的,尾部是疏水性的,在空气―水界面上单层排布,其面积约为该结构的2倍,所以②磷脂双分子层所占面积最大。【变式训练】1.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D。图中①表示糖蛋白,它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它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密切的关系,载体蛋白对应于图中的③。2.提取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种细胞材料最可能是( )A.人的成熟红细胞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以上3种细胞均可以【解析】选A。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通过题干描述可知,此细胞中只含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人的成熟红细胞符合。二、物质进出细胞运输方式的比较1.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2)主动运输。①特点: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能够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如下图所示:②实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Na+、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③意义: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1)方式:胞吞、胞吐。(2)特点:①与细胞内物质浓度无关;②不需要载体蛋白;③需要能量的供应;④结构基础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3)实例:白细胞吞噬细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等。【点拨】(1)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运输不同物质所需要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进入其他细胞则是主动运输。【微思考】(1)结合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分析,影响真核细胞主动运输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提示:核糖体和线粒体。载体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线粒体提供能量。(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需要载体蛋白的一定需要能量吗?不需要载体蛋白的一定不需要能量吗?举例说明。提示: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方式不一定需要能量,如协助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不一定不需要能量,如胞吞、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3)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穿过了几层膜结构?提示:0层。胞吞、胞吐是通过膜的融合来实现的,没有穿膜。1.(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B物质的缘故【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时通过图示中所示的条件,如图中B是载体蛋白,丙方式中需要能量等来判断物质的运输方式。【解析】选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大多数是能够运动的;丙跨膜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为主动运输,一般是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的一侧;细胞中的各种跨膜运输方式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胆固醇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B的参与。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新生儿的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胞吞方式吸收【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机理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选B。消化道内含有蛋白酶会将免疫球蛋白分解掉,而婴儿能直接吸收说明免疫球蛋白没有被分解;作为大分子物质,免疫球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应为胞吞。【延伸探究】(1)当某个细胞的核糖体受损,题1中的哪种跨膜运输方式会受到影响?并说明原因。提示:乙、丙。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受影响。(2)题2中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吸收需要的载体蛋白种类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因为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方法规律】判断跨膜运输方式的方法(1)(2)根据物质运输的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变式训练】1.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通过“膜泡”运输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B.a、b可实现膜成分的更新C.该图解可以证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b与a分别是所有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解析】选D。胞吞需要有细胞的识别,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才能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此过程中涉及膜的融合导致成分的更新,膜的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与a为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方式Ⅱ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方式Ⅰ进入细胞的【解析】选D。图Ⅰ中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但相应物质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所以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水、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出细胞的;图Ⅱ中物质的运输过程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能量,对应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其中葡萄糖除了进入红细胞外,进入其他细胞均为该方式。性激素为脂溶性物质,是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的,而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三、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分析:(1)图甲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为图甲中物质的运输速率只与物质的浓度相关。(2)图乙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因为图乙物质的运输速率不仅与物质浓度相关,还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其中a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再上升的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若是主动运输还与能量有关。2.O2浓度:(1)影响途径。O2的多少会影响细胞的呼吸,当氧气浓度上升时有氧呼吸增强,释放出的能量会更多。(2)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①图丙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因为它们的运输速率与能量多少无关。②图丁可以表示主动运输的方式,因为它的运输速率与能量的多少相关;其中b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再改变的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点拨】(1)O2浓度只对主动运输有影响。曲线的起始点不能为“0”,因为当O2浓度为0时,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为主动运输供能。(2)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方式包括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存在着饱和现象,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运输速率不会一直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拓展深化】物质运输的影响因素总结温度影响通过以上叙述将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总结如下:影响因素生物膜的流动性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强度影响物质运输速率外界因素内部因素:载体蛋白数量物质浓度温度O2浓度【微思考】(1)若是用坐标系表示能量的供应与主动运输速率的关系,如何表示?提示:(2)下图中物质运输可以用于表示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提示: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因为物质可以从低浓度运向高浓度。1.(影响物质运输方式曲线的判断)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胞吐【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1)明确曲线表示的是物质浓度和O2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2)回忆选项中跨膜运输方式适用的物质和需要的条件。(3)综合分析每条曲线对应的跨膜运输方式。【解析】选A。逐条曲线分析如下:曲线①说明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自由扩散;曲线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上升,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是自由扩散,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曲线③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而氧气浓度的高低影响能量的产生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运输,有可能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曲线④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需要能量。综合②④,物质X的运输方式只能是主动运输。2.(氧气浓度对不同运输方式运输速率的影响)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C.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的运输方式是否需要能量,O2的多少会影响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解析】选B。曲线a表示的是不需要能量的运输方式――被动运输,曲线b是需要能量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其中a所代表的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是需要载体蛋白的;在能量供应增加的过程中物质运输达到了饱和,是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所致;温度会影响分子的运动,所以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都会有影响。【延伸探究】(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应该用题1中的哪些曲线表示?为什么?提示:曲线②③。人成熟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运输速率受载体蛋白限制,不受能量(或O2浓度)影响。(2)若将题2图的横坐标换为物质浓度,则b代表哪种运输方式?提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变式训练】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析】选C。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运输,故A项错误。由于a曲线表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中没有载体蛋白的参与,故B项错误。b曲线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与载体蛋白有关,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决定某物质的最大转运速率,故C项正确。课题:柱形图类题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范案例】在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有很大差异。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未涂阴影的部分代表海水中离子的浓度。(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 ,从结构基础上分析,原因是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向是 ,这种运输方式叫 ,这种运输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审题】模板构建?思路导引明标┄→图中横坐标表示不同离子,纵坐标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和海水中离子浓度析柱┄→柱形图各柱体的高低表示相应离子浓度的高低,通过比较同种离子两种柱体的高低可以判断出法囊藻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高低联知┄→根据上述关系分析,可联系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结合运输方向与浓度大小的关系来具体判断【答题】规范答案?警示失误(1)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细胞膜上运输各种无机盐离子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错答: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不同错因:不能正确获取图中信息,只注意到离子吸收与载体蛋白有关,却忽视了离子吸收的“选择性”。(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能量错答:第一空答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错因:不能正确判断柱体高低所代表的含义。【解析】(1)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与海水中离子的浓度是不成比例的,这是由于细胞对各种离子的需求量不同,也说明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运输各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根据柱形图所表示的细胞内外两种离子浓度高低情况可知,K+和Cl-进入细胞均是逆浓度梯度,即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这种方式为主动运输,必须有载体蛋白和能量参与才能完成。【类题试解】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K+ C.胰岛素 D.CO2【解析】选B。图乙表示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主动运输的过程。图甲中Na+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K+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排到细胞外;CO2通过自由扩散排到细胞外。
必修一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二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三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一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三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