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上白色念珠菌病绒毛是得了什么病?

查看: 2469|回复: 3
蓝雪花幼苗上的叶子上有白色的绒毛正常吗?还是生病了?
蓝雪花幼苗上的叶子上有白色的绒毛正常吗?还是生病了?求高手老师指教。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还以为是病了的
uuawvbfm 发表于
不知道是啥样白色的绒毛,有图片就好啦。
不过叶子背面的白色点点样的东西是正常的。蓝雪花就那样。
是的,在背面有白点,还有一些白色的像棉花一样的小毛毛。叶子碧绿,长势也还可以。下周上图。谢谢指导!
Powered by吊兰上长虫怎么办?_百度知道
吊兰上长虫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选用8g除虫菊浸泡在50g的酒精中,如仙人掌以及绒毛状植物可以用凉水冲洗植株防治,过滤后喷洒受害植物,使用前在20份水中加入6份原液和1份释稀的肥皂液混合搅匀使用。还可以用松节油和蒜汁气体杀伤红蜘蛛和蚜虫,即把病株排列在盛有松节油或者蒜汁的小碟周围。或用600g新鲜的或者300g干的马铃薯茎叶浸泡在水中4小时。有条件的可以全株喷施螨净,还可采用植物农药,用清水冲刷植物体,这样反复几次,用塑料薄膜包严,至15天形成原液,但有些植物不能使用这种溶液防治,经过3小时、三氯杀螨醇等进行防治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基本不会有虫害,用竹签挑去即可,如果是毛虫之类的吊兰是很粗生的
打杀虫药水或自己手抓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吊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苹果核内有一层短短的白色绒毛是什么东西?能吃不?
从外表上看非常漂亮完好,就是吃到果核部分时,突然发现果核部分连着果肉的壁上长着一层短短的白色绒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想请问一下有没有谁知道这层白毛是什么?这个苹果有没有什么问题,能不能吃?谢谢~!
共有 3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见过,应该是帮助果核发育的组织,待果核发育成熟后与果核分离。
榴莲是木棉科榴莲属果树,一般认为原产东印度、马来半岛一带,是亚洲热带雨林树种。从原产地首先传到邻近的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缅甸及印度等地,因其果形巨大...
核上有过白毛啊。。。是不是未成熟的苹果。。。。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请问这是什么植物物 - 杰西卡呢吗信息网 - 提供你的所有资讯,为你分忧解难!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物
这是啥植物?啥名字?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茅莓是一种中药材.  能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茅莓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灌木,多以药用名薅田藨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中文学名: 茅莓  别称: 红梅消,小叶悬钩子, 茅莓悬钩子  二名法: Rubus parvifoliu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蔷薇科 Rosaceae  属: 悬钩子属 Rubus  种: 茅莓 R. parvifolius  分布区域: 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栽培管理简介  植物介绍  【拉丁名】HerbaRubiParvifolii
【英文名】JapaneseRaspberryHerb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蛇泡簕、虎波草、薅秧藨、黑龙骨、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细蛇(乙水)、小还魂、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薅田藨。
【药名】薅田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loliusL.的茎叶。
【采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茅莓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果实含赤霉素A32(gibberellinA32)及其他赤霉素。此外,该植物还含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维生素(vitamin)C,L-去氢抗坏血酸(L-dehydroascorbicacid)鞣质(tan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a-生育酚(a-tocopherol)。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胃、肺、膀胱经。  植物形态  茅莓  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生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高约1-2m。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有时5,先端小叶菱状圆形到宽倒卵形,侧生小叶较小,宽倒卵形至楔状圆形,长2-5cm,宽1.5-5cm,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5-12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条形。伞房花序有花3-1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6-9mm;雄蕊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茅莓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科属简介  茅莓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或10;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凡是蔷薇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以上的特征。
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叶片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花多两性;整齐、离瓣、极稀为单性或稍不整齐,从上位花到周位花。雄蕊多数离生,极稀退化为2或1;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连合;果实类型很多,如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有53属1000余种。
该科中的许多种如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樱桃、枇杷、榅桲、山楂、草莓和树莓等,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是著名的干果。各有许多优良品种,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桃仁、杏仁和扁桃仁可榨油。地榆、龙芽草、翻白草、郁李仁、金瑛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药。各种悬钩子、野蔷薇和地榆的根皮可以提取单宁,供工业原料。玫瑰、野蔷薇、香水月季等的花瓣可以提取芳香油,供制高级香水及饮料。  生药材鉴定  茅莓  本品长短不一,枝和叶柄具小钩刺,枝表面红棕色或枯黄色;质坚,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髓。叶多皱缩破碎,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白色,被柔毛。枝上部往往附枯萎的花序,花瓣多已掉落,萼片黄绿色,外卷,两面被长柔毛。气微弱,味微苦涩。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茅莓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以下简称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3d,可使出血时间缩短25%-37%,凝血时间也明显缩短,有加速止血的作用。
2.抗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试验表明,水提取物2g/kg灌胃,连续3d,可使其血栓形成明显抑制,并明显缩短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提示茅莓能提高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茅莓  3.抗心肌缺血:茅莓水提物6g(生药)/kg给大鼠灌胃,连续3d,最后1次给药后1h处死动物,摘取心脏,作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结果表明茅莓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按上法给药也可明显对抗由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此外,小鼠常压和低压缺氧耐力试验表明,茅莓水提物灌胃可使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增强。
4.毒性:以茅莓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剂量达80g/kg,除稍有厌食,偶见稀便外,无其他明显中毒症状。故其最大耐受量(小鼠口服)大于80g/kg,该剂量已相当于人用量133倍。  临床应用  (一)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
茅莓  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水煎2次分服。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水煎服。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
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水煎3次分服,为消汤。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如食管癌
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水煎2次分服。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二)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
茅莓  骨髓炎:鲜茅莓根适量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三)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
(四)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知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除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疠;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2.《本草求源》:止刀伤血。
3.《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栽培管理简介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茅莓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树的株丛旁边挖取带有侧根的枝条,分成单株,剪去顶端部分枝条,用黄泥浆水浆根,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及压实,淋透水。
田间管理:栽后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粪水1次。  中药材  Herba Rubi Parvifolii
(英)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 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
【植物形态】 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采制】 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用价值  茅莓(红梅消、蛇泡勒、薜秧麋)
[药物] 为植物蔷薇科茅莓Rubus paruifolius L.的全草和根。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秋季采挖,切段,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黄酮甙、糖类及鞣质。
[药理] (1)在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浓煎剂能止血,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3)浸出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猪霍乱弧菌均有抑菌作用。
[药性] 苦、凉。归肝、胃、肺、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止血消肿、清热利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肝癌 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 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 水煎2次分服。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肺癌 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 水煎服。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鼻咽癌 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 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 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 水煎3次分服,为消 汤。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食管癌 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 水煎2次分服。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2)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 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骨髓炎肿 鲜茅莓根适量 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3)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 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 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早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
[药量] 煎剂:30~60克(鲜品倍量)。酒剂:50%,30毫升。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名字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这东西我们那叫猫眼睛
茅莓 东北叫托巴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什么植物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应该是吊兰,这是无花边的,还有金边或银边吊兰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花卉名称:吊兰  别名: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  拉丁学名:Chlorophytum  科属:百合科 Liliaceae,吊兰属 Chlorophytum  吊兰的花语:“无奈而又给人希望”。   这来源于一个传说,说有个妒贤忌才的主考官为了让他的干儿子魁名高中,下决心要捺着那个姓林的才子,在批改林德祥的卷子时恰好碰到皇帝微服来访,主考官慌忙之中把卷子藏到案头那盆长得茂盛的兰花中,被相中这盆开得漂亮的皇帝在不经意中看到并得知了实情,结局大家都能猜得到,不仅免了他的官职,还把那盆花“赐”给了他。主考官又羞又恼,不久就死了。从此以后,这种兰花的茎叶就再也没有直起来过,且渐渐演变成今天的吊兰,而它的花语也是取其意而来。  吊兰在西欧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于南非。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质,叶细长,似兰花。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  吊兰,叶簇生,似花朵,四季常绿,是著名的观叶花卉,被人们誉之为“空中花卉”。据研究,吊兰具有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有一盆吊兰,空气中由吸烟及建材散发出的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吊兰的根和全草可入药,具有清肺、凉血、止血等功效。多年生草本植物,枝条细长下垂,夏季开小白花,可供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吊兰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l一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吊兰的最大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亭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生长习性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不甚耐寒。不择土壤,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品种和变种  金边吊兰(C.c.’Marginatum’):叶片边缘金黄色。  金心吊兰 (C.c.’Medio-pictum’):叶中心呈黄色纵向条纹。  银心吊兰 (C.c.’Variegatum’):叶边缘为白色。  银心吊兰:叶片的主脉周围具有银白色的纵向条纹。  宽叶吊兰:叶片宽线形全缘或微微具有波皱。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后形成匍匐走茎,可以生根发芽长成为新株,花期春、夏季。蒴果三圆棱状扁球形。  中斑吊兰(C.c.’Vittatum’):叶狭长,披针形,乳白色有绿色条纹和边缘。  乳白吊兰(C.c.’MilkyWay’):叶片主脉具白色纵纹。  紫吊兰,又叫彩叶吊兰:叶片主脉为紫色。  栽培与养护  吊兰生长适温为20~24℃,此时生长最快,也易抽生匍匐枝。30℃以上停止生长,叶片常常发黄干尖。冬季室温保持12℃以上,植株可正常生长,抽叶开花;若温度过低,则生长迟缓或休眠;低于5℃,则易发生寒害。  吊兰宜盆大株少,喜排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如中等大的花盆种2~3株为宜。株数过多,水分需要也多,如盆小土壤含水量供应不足,也易叶片枯萎。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  吊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也不耐暑热,宜半阴,怕强光。适宜排水良好而又肥沃的沙质土壤,不耐寒。北方十月上旬,应将吊兰入室,挂在窗前或摆放在书架顶端,每五至七天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洗枝叶一次。  每两年的3月份换一次盆,换盆时,去掉部分陈土,稍修剪多余的根须,并剪除枯根和枯黄的叶子,重新调制培养土。换进由腐叶土三份和沙质土壤七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盆底放2—3片碎骨片。生长期每隔10—14天施加一次稀薄肥液,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施肥时要把叶片撩起。避免玷污叶片,容易伤害嫩叶和叶尖。每次施肥后最好用清水喷洒清洗叶面。  吊兰喜湿润,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向叶面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夏天每天早晚应各浇水一次,春秋季每天浇水一次,冬季禁忌湿润,可每隔4—5天浇水一次,浇水量也不宜过多。吊兰适宜在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如果空气干燥,则生长不良,叶子小而且尖端枯黄。因此,在生长旺盛时期应该每天向叶面喷水1—2次,以增加空气湿度。  水培吊兰  吊兰可采用扦插、分株、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吊兰扦插和分株繁殖,从春季到秋季可随时进行。吊兰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时,只要取长有新芽的匍匐茎5-10厘米插入土中,约一个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浇透水放荫凉处养护。吊兰分株时,可将吊兰植株从盆内托出,除去陈土和朽根,将老根切开,使分割开的植株上均留有三个茎,然后分别移栽培养。也可剪取吊兰匍匐茎上的簇生茎叶(实际上就是一棵新植株幼体,上有叶,下有气根),直接将其栽入花盆内培植即可。吊兰的种子繁殖可于每年3月进行。因其种子颗粒不大,播下种子后上面的覆土不宜厚,一般0.5厘米即可。在气温15℃情况下,种子约2周可萌芽,待苗棵成形后移栽培养。  病虫害:吊兰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叶先端发黄,应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检查,及时抹除叶上的介壳虫、粉虱等。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栽培指南  基质 吊兰对各种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栽培容易。可用肥沃的沙壤土、腐殖土、泥炭土、或细沙土加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宜分株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也可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小苗盆栽。  浇水 吊兰喜湿润环境,盆土易经常保持潮湿。但是,吊兰的肉质根能贮存大量水分,故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数日不浇水也不会干死。冬季5度以下时,少浇水,盆土不要过湿,否则叶片易发黄。  施肥 生长季节每两周施一次液体肥。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纹会变得不明显。环境温度低于4度时停止施肥。  光照 吊兰喜半阴环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内栽培。在室外载培的吊兰,夏日在强烈直射阳光下也能生长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内载培的吊兰,应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阳光。  温度 吊兰耐高温。适宜温度为15度以上,冬季越冬温度4度以上。  湿度 喜湿润环境,为使吊兰清新鲜绿,可经常向叶片喷水清洗。  修剪 平时随时剪去黄叶。每年3月可翻盆一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余须根。5月上、中旬将吊兰老叶剪去一些,会促使萌发更多的新叶和小吊兰。  相关问题  全绿吊兰怎么养  和普通吊兰的养护方法一样。  注意光照适中,土壤湿度适宜,就能长得茂盛青翠。  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另外,根据实际操作,全绿吊兰的生长速度为所有吊兰之首,再加之吊兰喜水的习性,建议水培或者盆栽勤浇水、少量多次,对全绿吊兰的生长促进作用很大。  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  虫害一般是蚜虫或是叶螨,喷药即可。 经霜的金心吊兰叶片泛黄变褐原因  江苏省常州市孙坤元读者来信问:去年霜降后,我把两盆金心吊兰放入室内,约过20天左右,许多叶子泛黄,有的叶子呈浅褐色,不知是何原因?  答:你的金心吊兰入室后20多天,出现叶片泛黄变褐的不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入室时间过迟,低温对其叶片造成冷害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金心吊兰,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寒,比一般的绿叶吊兰耐寒性要差一些,怕高温和强光暴晒,也不耐干旱、盐碱和积水。它的生长适温为13℃至28℃,冬季环境温度应不低于7℃。在霜降以后,早晨的最低温度可能已接近4℃,这样的温度条件,将给金心吊兰植株带来明显的冷害。虽然在当时未能立即表现出来,但移入室内后,由于光线不足、空气干燥、室温偏高、通风不良等原因,必然使已受冷害的金心吊兰植株,在叶片上表现出绿色条纹泛黄、叶片边缘发褐等特征。但是,只要其肉质根系尚未因受冷害等而腐烂坏死,将其移放于光线明亮的场所,控制盆土浇水,增加叶面喷水,来年春天出室前给予翻盆换上,同时修剪去已发枯坏死的叶片,加强水肥管理,植株可很快恢复旺盛的长势。 吊兰如何防叶尖干枯  吊兰,叶色鲜翠,叶形如兰,清新雅致,是人们喜爱的常见家庭观叶花卉。另外它还有净化室内空气的独特效用,它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益处,这是人们喜欢在室内种植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吊兰,人们称之为“空中花卉”,它也确实不虚此名,那些从叶腋中抽出的匍匐茎,既刚又柔,由盆沿向外斜垂下来,长可达数尺,各个茎端又昂生着大大小小的新株,翠色如洗,随风轻荡。若将花盆悬挂于梁下、檐底、室内窗前、门旁,或置于阳台、栏杆之上,则与其它盆花可上下相映成趣。远视之,那悬动的丛丛新株,极似仙鹤展翅,荡荡乎大有凭虚御风之概,更加妙不可言。  家庭盆养吊兰,在一般情况下,常易出现叶尖干枯、叶片逐渐失去光泽等现象,为养护管理好吊兰,需采取如下的措施。  换土换盆 盆吊吊兰在管理上,为求茎叶茂盛,在每年的3月份应换土、换盆一次。若盆较深,基肥较足,可两年换盆一次。在翻盆时,将植株从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余的根系,换上新的富含腐殖质的培养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栽好后,放半阴温暖处缓苗。吊兰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待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后,将花盆吊于廊檐下或室内适当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头为宜,并要注意通风。  光照适当 吊兰喜半阴环境。春、秋季应避开强烈阳光直晒,夏季阳光特别强烈,只能早晚见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阳光的50%—70%,否则会使叶尖干枯,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阳光,金边吊兰在光线弱的地方会长得更加漂亮,黄色的金边更明显,叶片更亮泽。但冬季应使其多见些阳光,才能保持叶片柔嫩鲜绿。家庭盆养吊兰应将其置于南窗前,否则叶片会失去光泽,甚至枯萎。  施肥适量 吊兰是较耐肥的观叶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头衰老,叶片发黄,失去观赏价值。从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机肥液,但对金边、金心等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以免花叶颜色变淡甚至消失,影响美观。可适当施用骨粉、蛋壳等沤制的有机肥,待充分发酵后,取适量稀释液,每10—15天浇施一次,可使花叶艳丽明亮。  浇水适当 吊兰喜湿润环境,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浇水要充足,中午前后及傍晚还应往枝叶上喷水,以防叶干枯。室内常多灰尘,如吊兰上蒙尘较多,既影响其生长,又有损枝叶清新、鲜丽,所以要经常喷洗枝叶,保持枝叶艳亮美观。下部枯叶、黄叶要随时摘去,平时要保持正常湿度,不宜干燥,也不宜过湿。   冬天怎样保护吊兰  将其移到室内,每隔四天浇一次水,浇要浇透,最好选择在中午浇水,浇水时水温最在和气温一致。这样可以避免根部受冻,放置在室内应该经常清洗叶面。冬季以保持盆土稍微湿润为宜。室温保持在15— 20℃,可以正常生长。 如何防止吊兰的病害  我养的吊兰本来一直长势良好,上个星期开始发现有烂叶现象出现,和以往不同,以往都是叶尖开始焦黄,这次是从吊兰根部开始腐烂,很多新抽出的绿芽已经全烂掉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本人每星期浇2次水  可能是盆中有腐烂物,导致细菌浸染,可以换土并将植株晾晒1-2天后再重新栽植。如果不是新上的盆,大多为施肥惹得祸。  也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根部,每周一次,连用2-3次即可。  说明一下,不要在下午或傍晚喷水,这样叶片会腐烂得更严重。浇水不要有严格的间隔期,要灵活掌握,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即可,这样不仅能预防吊兰生病,还能保证吊兰生长矮壮,增加观赏性。  用途  吊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的甸甸茎长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古有“折鹤兰”之称。总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  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种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1一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吊兰可在室内栽植供观赏、装饰用,也可以悬吊于窗前、墙上。  吊兰全草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消肿散瘀之功效。能主治咳嗽,声哑,跌打损伤,牙痛等。  吊兰常常被人们悬挂在空中,被称为“空中仙子”。吊兰的叶子修长,翠色如洗,由盆沿向外垂下来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匍匐茎,每个茎端昂生着大大小小的新株,婉约地飘荡在空中,似蝴蝶轻舞,又如礼花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吊兰不仅形态似兰、四季鲜绿,而且具备强大的吸污本领。“家种吊兰,污鬼胆寒”。闽南、台湾等地的人们是这样夸赞吊兰的。 吊兰是净化室内空气最好的植物,这已经得到科学家的首肯。美国环保问题专家比尔?沃维尔曾经进行过实验,他将吊兰放在一个特制的有机玻璃容器中,给予良好的光照,然后充入已污染房间的空气,过上一段时间再测量经过吊兰吸收过的空气成分,结果发现,容器内的有害气体所剩无几,其效率几乎超过空气过滤器。 实验证明,吊兰可以在24小时内将实验容器中的有害气体全部吸收净化。寝室里只要放上一盆吊兰,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将室内电器、炉子、塑料制品、涂料等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吸收并输送到根部,再经过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作为养料被吸收掉。 吊兰在自身的新陈代谢中,还能把空气中致癌的甲醛转化为糖和氨基酸等物质。并且能够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所排放的苯,还能“吞噬”尼古丁等等。因此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内,只要有一盆吊兰,就相当于安装了一台空气净化器,足以抵消有害气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家还在类似航天飞机密封舱那样的封闭环境中放进几盆吊兰,12小时后测得舱内的一氧化碳、氧化亚氮与甲醛之类的有害气体减少了85%。 西安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说,近年来,挑选吊兰作为家庭盆栽植物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吸污本领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651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