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七年三月丙敦什么意思

太平天国史(第三册)
&&&&&&&&&&&&&&&&
/ 太平天国史(第三册) 
据清咸丰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清帝奕詝谕内阁,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一百二十八。②
据袭淦耕馀琐闻。案龚淦未记黄懿端踢死敌人的数目,此处系据潘士安见闻杂记所述。又袭淦将黄懿端 名误记作黄端礼。③
据李秀成答辞手卷。李永保名字考证见安爵人物表。④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清朝钦差大臣胜奏服,张德坚贼情汇纂、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都作曾立瑲,以李秀 成自述原稿对勘,知是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⑤
据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①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林凤祥傅、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卷二清咸丰三年四月记事、佚名广陵史稿。②
据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卷二、佚名广陵史稿。③
据清咸丰四年四月十一日胜保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张德坚贼情汇纂、谢炳金癸甲纪事略则作 夏官又副丞相。案胜保曾擄获东王给曾立昌、陈仁保、许宗扬诰谕、他说奏报三人北援事,以东王诰谕为 凭(据胜保亲供,见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五辑),故本书从胜保奏报。①
北代援军大将是曾立昌、陈仁保、许宗扬三人,李秀成自述原稿及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奏报都同(见剿平 粤方略卷九十清咸丰四年四月十四日胜保奏)。姚憲之粤匪南北滋扰纪略根据曹州府灭捏造的黄生才供词(见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一分册)在曾、陈、许三人之外,另有所谓北代援军主帅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其人。 山东军兴记、粤氛纪事诸书都根据它。近人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也都根据它。 这是错的。我曾撰以讹傅讹举例一文指其误,此文收在太平天国记载订谬集一书内。后又根据新发现的资 料,在太天国的北代事迹考内加以补考。镇集中,横扫阳穀,莘县、冠县而北。郓、钜一带捻、幅纷纷加入。三月初 八日(夏历三月十六日),攻克临清州。先是北伐援军内有安徽捻军和清方 归附的勇营,太平军不过三分之一,指挥已不易。入山东境后,沿途捻、幅 加入,指挥更加困难。十三日(夏历三月二十一日)夜,新加入的队伍,就 在城内譁变,冲出城外的数千人。第二天,北代援军也撤出临清州,打算取 道故城县,进入直隶,前往阜城增援林凤祥军。乃捻军和新归附的不听命令, 相率南行,退至李官庄。时清朝钦差大臣胜保统兵扎营城外,北伐援军撤出 临清州城已经四天,清军才发现。十八日(夏历三月二十六日),胜保入城, 以攻复州城奏闻,并率军来追。立昌拒战,不胜,二十日(夏历三月二十八 日),再退清水镇,战又不胜,无处购粮,将士都忍饥。立昌料敌连日追赶, 人疲马乏,且连获胜仗,警备必疏懈,二十一日(夏历三月二十九日)初更, 派精兵千人,每人手拿一种叫做先锋包的火毯。乘夜突然冲到敌营帐棚放火, 火随风烈,清营顷刻延烧,人马奔逃,声如山裂。立昌对众将说:「趁此追 杀,不将清妖一纲打尽,从此返辙往北,直抵阜城,绝无阻滞,转败为胜, 正在此时」。众不从。第二天,立昌傅令即退,众以清兵已改,连日辛苦, 要休息一天而后行,立昌亦无可如何。二十三日(夏历四月初二日),从清 水集将到冠县,为围练所截,胜保率追兵也赶到,前后受敌,大败。於是经 冠县、梁山、钜野、金乡南退。二十八日(夏历四月初七日),退到江苏丰 县。三十日(夏历四月初九日)夜二更,再向南退,天亮,退到黄河漫口支 河。时河水陡涨,湍流甚急。将士骑马或浮水渡河。立昌亲自断后。敌骑大 至,立昌挺鎗尘战,力竭,乃躍马渡河,人马被急流淹没牺牲①。陈仁保?②,以功授夏官副丞相,骁勇善战,马众信服③。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正月,奉命与曾立昌、许宗扬增援林凤祥军、经安徽蒙城折从丰工渡黄 河,二月入山东境,一路势如破竹。三月克临清州,因新附者譁谋乱,军溃。 四月初八晚(夏历四月十八晚),归到安徽凤台县展沟集。集内地主组织有 围练,闻仁保将到,先将围练埋伏集外,假作恭迎。仁保没有警惕,贸然进 集,宿营时又没有做警备,到夜深,围练从四面杀进来,措手不及,与将士 三百多人都被杀死,杀开血路得脱的只有几百人①。许宗扬,行十八②,广西人。初授御林侍卫,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三月,升殿左七指挥。与朱锡琨、黄益芸北代,误入六合县,宿营失火,走归天京。 八月,随翼王石达开经安徽,克复建德、东流等处。十一月回京,封恩赏丞 相。旋升冬官副丞相①。甲寅四年正月,命与曾立昌、陈仁保率军前去直隶增 援林凤祥军。到山东临清州,军溃,曾立昌、陈仁保都战死,宗扬得脱归天①
考证见我著的太平天国北伐事迹考。②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胜保奏报作陈世保。案国语「世」、「仁」音近,易于混淆,而广西梧州、浔州方 言,「世」、「仁」音不同,李秀成应该不致於把「世」讹为「仁」,故本书从李秀成自述原稿作陈仁保。①
据清咸丰四年四月十一日胜保摺。②
据清咸丰四年四月三十日袁甲三续剿南窜馀匪片,见项城袁氏家集端敏公集奏议卷四。又清咸丰四年四 月十一日胜保奏说:「讯据贼供,??夏官副丞相陈世保??已於本月初二日在冠县与迤北孝头谷地方, 被官兵焚毁村庄歼毙在内」。案胜保祇据俘虏的话,而袁甲三的奏报则有首级、旗印为证,故本书从袁甲 三奏报。①
胜保清咸丰四年四月十一日摺记许宗杨统率北代援军时官阶为冬官副丞相。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许宗扬 傅则作冬官又副丞相。胜保得见东王给发的诰谕,故本书从胜保奏报。京,收入东牢②。 九月,赦罪,命与殿前丞相北殿石二承宣张子朋督战船随秦日纲守田家镇江防要塞③。后任北殿右二十承宣。丙辰六年七月,天王下诏诛杨秀清。宗 扬奉命带兵攻东王府,杀杨秀清④。其后事迹不详。  太平天国於癸好三年二月建都天京,四月初八日(夏历四月初六日), 即派大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领最精锐的军队进行北伐。太平天国在 决定建都於南京之后,派遣孤军北伐,是在军事决策上的重大错误。  太平天国不应建都南京,而应该从天王的策略,暂在开封为都,在黄河 南岸与清朝的首都北京遥遥对峙,摆开进攻的阵势,然后派大军渡河,直攻 北京,有坚固的后方,给前线源源支援,在当时革命形势下,北京是断定可 以取得的。由於杨秀清不遵从天王的主张,竟在南京建都,造成了偏安局面, 犯下策略上根本性的大错误。但是,如果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以全力底定 东南,在刘丽川上海起义时,便有兵力前去支援,当曾国藩反革命湘军初起 时,就有足够的兵力把它消灭,而当时外国侵略者盘踞的上海也得收回,后 来反封建反侵略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形势。到东南既定,然后出师北代,如朱 元璋的取元朝,还不失为中策。而杨秀清一误再误,在策略上犯了根本性大 错误之后,又在战略上犯了另一个大错误,这就是孤军北伐。当北代军因兵 车粮缺不得不从天津退却后,杨秀清不是下令迅速合师南归,以保存有生力 量,而是派遣援军,再投孤注。他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把太平天国最精锐 的部队断送了。他还派出第二次援军。幸亏这次援军到达安徽舒城的时候, 遭到敌人阻击,看清楚孤军深入的危殆,全军退归,才得保存①。必须指出, 由於建南京,丧失克复北京,统一全国的大好时机,造成困守长江一隅的恶 果;而孤军北伐,又丧失底定东南的军事宝力,才给地主阶级政权以喘息、 整顿以至重新组织力量进行对抗的时间和根据。杨秀清在决定革命成败的关 头,竟采取了下策。北伐军进入河南时才二万人,到静海时,就算清朝统治者的报告没有放大,也不过四万人。而清朝兵力在北京城内便设有常备军十四万九千多名①, 在太平军进攻南京时,还预备调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黑龙江、东三盟 古等马队一万名,到离北京五百里内驻屯,以备警急,五、六日间即可到北 京②。此外,清朝全国设有绿营额兵七十多万名,两年以来,陆续徵调各省兵 及战区本省兵祇九万七千七百馀名③,固然绿营兵大部份防守本地不能徵调 的,而徵兵必须粮饷,这又是困难的,但还不曾到无兵可调无力调动的地步。 当时清朝统治虽然腐朽,而太平天国要以四万人的兵力攻取北京,那是力量 差得远的。所以北代军四月出发,五月就渡过黄河,在怀庆府停留三个月, 不能向北挺进,而不得不西入山西,企图从山西进攻北京。到在山西被阻, 又转回河南,进入直隶,前锋直指保定,因敌人大兵赶到保定,又不得不改②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许宗扬傅。③
据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九月十五日杨秀清命奏日纲防守田家镇诰谕。④
据涤浮道人金陵杂记。太平天国史卷五十①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及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一燕王奏日纲傅。①
据清咸丰三年二月丙子清帝奕詝谕内阁、见清文宗宝录卷八十四。②
据清咸丰三年二月初四日惠亲王绵愉、惇郡王奕誴等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二十七。③
据清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大学士军机大臣九卿会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三十。为乘虚东向,打算经静海从东面进取北京。北伐军之所以采取避宝击虚,忽 西忽东的战术,这正说明兵力车薄的情况。产伐军不仅兵力车薄,而且是孤 军深入,与后方隔绝,犯了兵家的大忌。北伐军的后方在南京,进攻的目的 地在北京,一过浦口,就是敌人统治区。所有军粮、军械、人力、物力的补 充,后方无法接济,一切须要在战斗中自筹。其中最困难的是军粮,便只好 依靠沿途人民的供应,所以在未渡黄河前便已经发生粮良困难问题了。过黄 河以后,得到河南、山西人民的热烈供应,维持一个时期,到屯军静海、独 流时,就因为没有大村庄供应,无法长期维持四万人的粮良,到粮尽就不得 不退却,以至於全军覆没。后来干王洪仁玕谕北伐失败的原因是由於「孤军 深入」①,那是完全正确的。  北伐失败的责任在杨秀清决策的错误。北伐军却以他们的机智、勇敢、 坚韧、顽强去克服任何困难,担负起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只抱着一个 目的,就是攻取北京,「得胜回朝」,在任务没有完成前,是至死不移的。 他们从静海转移,是就粮待援,在连镇分兵,是成攻取北京的任务,始终坚 守北方不退,血战两年,壮烈牺牲。北伐军这样勇敢坚决,真不愧革命英雄。 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谕事说:「这支小小的军队表现了惊人的勇气和纪 律,他们面临着不能克服的困难,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沉着地抵抗 穿着皮衣的、耐寒的、在人数上占压倒优势的鞑靼骑兵的袭击。敌人的这种 装备,他们是完全缺乏的,也难以抵御的。他们顽强地忍受着他们所不习惯 的,而且毫无防御准备的北方冬季的冰天雪地的酷寒,他们孤立无援地进行 了一千四百英里以上的长征,他们以英雄气概进攻敌人,最后又以英雄气概 进行退却,这一切都形成了近代战史上的奇迹①。很熟悉太平天国情的英国驻 上海领事密迪乐评谕为:「有史以来最出类拔萃的一次行军」②。他们赢得了 人们的衷心钦佩到了这个地步。至於北伐援军。他们也同北伐军一样的英勇无敌。他们奉命增援北伐军,在进入敌境后,以疾风落叶的威势,不过一个月时间,就长驱横扫安徽、江 苏、山东三省,攻入运河重镇临清州。但是,他们的部队复杂,沿途复加濫 收,太平军只占三分之一。那些不良队伍,在克临清州后,已群起哗变,到 撤出临清州,又不听命令,给敌人乘机反扑,遂致全军溃败。古语说:「尾 大不掉」,是不错的。本传考证         一 林凤祥北伐九军人数 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共九军。张维城供说:「在怀庆者共九军,前一、前二、前三、前五、後一、後三、中五、左二、右一。此九军皆从扬州出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陈思伯复生录说:「伪东王杨逆在五十军中分 出九军,以伪天官副丞相林凤祥、伪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伪春官副丞相吉明 远(吉文元)为首督带九军,??奉旨扫北。」 清咸丰三年七月初九日湖广①
见洪仁玕自述。①
见在维周译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六章。②
见密迪乐中国人及其革命(The Chinese and their Rebellions )一八五六年偷敦出版,第一七七页。总督张亮基附陈各路贼情片说:「由滁北窜共有九军」(见张大司马奏稿卷 四)。又考佚名虏在目中系记北伐军作战事说:「贼营出阵,皆以大率小, 如:伪丞相当头;次伪检点,左、右伪指挥;次伪将军;次九军伪总制,率 各属下伪典官、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司马等。以三军居中,六 军分左、右翼」,也记为九军。据以上考证,林凤祥率领的北代军共九军是 可以确定的。到一九八○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所编的清代档案史料丛 编第五辑内发表林凤祥供说:「三年二月破了金陵,住了三天,我到扬州踞 了城後,杨秀清叫我金陵,派我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 检点朱姓,带九军兵渡黄河」,证实了我的考证。  至於九军实数究竟有多少人呢?这是研究北伐战役必须稽考的一个问 题。案太平天国每军照太平军目所规定的名额连军帅计算在内,应为一万三 千一百五十六人,但据记载,每军实际人数只有二千五百人(请参看本书卷 二十五兵制)。考清咸丰三年五月初九日,办理安徽防剿事务周天爵奏说:「据所获粤匪杨悰传等供称,正贼不过千人,裹胁虽有两万,号令实不能行」(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三十八)。同月二十五日,代理河南布政使沈兆澐、河 南按察使林扬祖奏说:「连日研讯生擒之贼,据供自扬州逃出不过千人,沿 路裹胁至汴梁约万馀人,亦有称两万人者」(见剿平粤匪方略卷四十三)。 邵懿辰半岩庐遗文补清咸丰三年五月初七日与王吉云书说:「探信有二万馀 众,遍扎长淮卫两岸之说。」又考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回覆北 王韦昌辉军情禀报说:「林凤祥、李开芳二位带五军兵将连夜先往黄河四十 里之遥上下取船。」案林凤祥、李开芳在入河南归德府城後带五军兵将连夜 前往的地方是离归德府城西北四十多里的黄河南面的渡口刘家口。清咸丰三 年五二十三日山东巡抚李侩说:「接据曹州府县禀报,贼於初八、九等日分 窜刘家口。??此次南岸刘家口贼匪不下数千」(见剿平粤匪方略卷四十二)。 同月十三日沈兆澐、林扬祖奏说:「臣等於初十日辰刻接到抚臣陆应穀来函, 知在商邱宁家集与贼接仗得胜,不意贼由间道潜至归德,府城失守,即带兵 径赴刘家口,而贼已先派一万人进驻该处」(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三十九)。 据清朝方面的报告,林凤祥、李开芳带到刘家口的五军人数,山东的报告为「数千」人,河南的报告「一万」人。如果照太平军目的规定,五军人数便是六万五千七百八十人,断不只此数了。据上考证,可知北伐军九军人数并 不是照太平军目的规定,而是照每军二千五百人的实际人数。即共约二万二 千五百人,所以当时清方报告北代军进入河南时为二万人,这是与太平军每 军的实际人数符合的。据张亮基附陈各路贼情片说北伐军「共有九军,约三 万馀名」,大概是到河南沿途群众加入後的总人数。北伐军到驻军直隶静海、 独流时,据僧格林沁等报告曾发展到四万人(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一百二十七, 清咸丰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西凌阿奏)。至陈思伯复生录说北伐军「九军约十一万人」,是他於四十年後追忆往事时照太平军目编制的数字计 算,那是错的。由於孤军深入,是北伐军覆没的原因,故本书详考其人数於此。二 北伐军向天津进的问题三  北伐军向天津进军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攻取天津呢?还是迷 失道路,误向天津呢?第二个问题,是北伐军以摧枯拉朽的威力沿途攻下了  不少府县,为什么到了天津,却不能攻取这个没有重兵设防的城市呢? 关於第一个问题,我是根据当时在河南按察使衙门当幕客的龚淦耕馀琐闻。这部书所记太平军北伐事是根据探报记述的,核对各事多实。他在书中 记北伐军并不是有意到天津因雾迷路所误说:  贼在静海,本欲窜往保定或京师,初无至天津之意,是日大雾,迷失道 路。查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五辑内刊布的李开芳又供说:  洪逆在广西,便欲到南京。到南京意欲不动,打发我们过黄河,到天津 扎住,再告诉他,再发兵来。 据李开芳说到天津扎住是预定的。考北伐军原定进军计划是从河南归德府刘 家口渡黄河,经山东向北京进军,先到天津扎住,再增兵来取北京是可信的。 但这是原计划,後到刘家口不能渡河,西进河南巩县过黄河,再从怀庆西进 山西,转回直隶向保定,早已改变了。因在山西被阻转回直隶,进到保定又 被阻,始改从深州乘虚而东,打算经沧州、静海从东面取北京。其误向天津, 是因大雾迷失道路所致。  关於第二个问题,北伐军不能攻取天津,是因受大水所阻。张焘津门杂 记卷上吴惠元天津剿寇纪说:「八月朔夜,风雨大作,城西北芥园河堤决 口,??再筑再决。??津邑地势,东凹於西,乃水不东趋,反灌西南,?? 於是静海、沧州一带,弥望汪洋,歧途皆为水没,仅馀大道,津城西南亦然, 众皆惊异」。附编又记道:「咸丰癸丑秋,津邑剿寇获胜,其间天人感召, 良非偶然。是年八月朔夜,风雨大作,城西芥园河堤陡决,天津道张公起鵷 再筑再决,??城南一片汪洋,倏成巨浸。後乃知虽十万兵力不及此,盖津 邑无险可守,数千团练,何以御七、八万之强寇,??此中殆有天焉。」根 据反革命分子的自供,可知此次太平军进不入天津,实因受大水所阻,不能 前进,而不是打不进这个清朝没有重兵设防的城市。又据上引记载天津芥园 河堤在清咸丰三年八月初一夜(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七月三十日),因大风 雨溃决,此时太平军正撤河南怀庆府围,向山西进军,还在河南、山西交界。 而在河堤溃决後,清朝天津道张起鹓还曾再筑再决,又天津地势东凹於西, 乃水不东趋,反灌西南,事出反常,使「众皆惊异」,可知天津这一次运河 决口,并非清朝统治者开挖,以阻挡太平军的进攻。侯桢天津谢公庙碑说:「先是郡人张锦雯输家财浚濠,濠成,而运河之水大至,环城数里地洼下,皆成巨浸,而葡萄洼尤甚,公得阻濠守」(见缪荃孙纂续碑传集卷五十七)。 案这一个反动文人侯桢在谀墓的碑文里,为着要吹大那一个反革命分子天津 知县谢子澄的「功劳」,捏造一个「阻濠守」的事实,但当时明明是大水阻 挡了太平军,他只得歪歪曲曲地说成先浚濠,濠成,而运河之水大至」,「公 得阻濠守」。这是一段并非事实的记载。有人曾引伸这一段话,说是天津清 朝统治者掘开运河堤岸来阻挡北伐军的进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辨明这一 个事实,目的是要指出当时北伐军侦探不确,自陷困难,使清朝得争取时间 在杨村布防,失却迅速进攻北京的机会。
三 吉文元的战死 吉文元战死於何时何地有几个不同的说法。钦差大臣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帮办军务江宁将军托明阿奏报战死於河南北部怀庆府城外,清咸丰三年六月二十日讷尔经额、托明阿奏报到北京说:「臣托明阿??驰抵怀庆,督兵分三路进剿,??是日共计杀贼一千馀名,内有黄巾黄袍贼目二名,前执 春正令旗一名,据生擒贼供,即系贼首伪丞相吉汶元」(见剿平粤匪方略卷 四十六)。河南巡抚陆应穀却奏报说战死於河南南部遂平县,同月二十二日 陆应穀奏报到北京说:「据遂平县知县刘鸿勋禀称,初十日有贼股由西平一 路直扑县城,该县带勇迎头堵截,??杀毙头扎黄巾、手执伪令逆匪,查验 胸前补服,系春官正丞相五字」(见同上)。同是吉文元一人,断不能战死 於两地,所以清帝奕詝下谕陆应穀叫他查覆此事(据清咸丰三年六月二十二 日谕,见同上)。除了朝清将帅这两个歧异的奏报外,在当时反革命分子的 记载中,还有马振文粤匪北犯纪略「贼据独流逆首吉文元伏诛」一说。其实 都是错的。  考清咸丰四年三月初二日到僧格林沁等片说:「再据连日逃出难民等供 称二十五日我兵进攻东门外贼巢,伪丞相吉文元额角中有炮伤,腰胁中箭数 枝,登时毙命。逆众当时将尸身抬回,埋在县署後院。??查二十五日奴才 僧格林沁在阜城西门外督队,奴才胜保在东门督攻贼巢,连用大炮轰击,逆 匪情急出拒,即令我兵开放枪炮。??伏查二十五日在东门外打仗,射死贼 目,系吉林甲兵金升、黑龙江甲兵伊勒喜二名,应恳皇上天恩赏给六品翎顶, 以示鼓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廷接到僧格林沁的奏报,即照他 的奏请赏功,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咸丰四年三月辛丑记事说:「以歼毙直隶阜 城逆首吉文元,赏甲兵金升、伊勒嘉六品翎顶」(见卷一百二十三)。又考 清咸丰四年五月初七日山东巡抚崇恩奏:「臣拿获奸细杜有仲,据供??贼 目吉文沅已在阜城被兵轰毙」(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九十二)。案吉文元在阜 城战死,有僧格林沁等根据情报作详细的奏报。清帝奕詝对吉文元之死曾作 过调查,这一次得到僧格林沁等的奏报,就照他们的奏请赏功,也必因有可 信的根据才这样做。此外,还有山东巡抚崇恩得到的情报。吉文元当是於太 平天国甲寅四年二月十七日(夏在二月二十五日)在直隶省阜城县战死。近 年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五辑刊布的林凤祥供说:「四年正月窜至舒城、阜 城,吉文元受伤死了」。证实了吉文元确战死於阜城县。  传第十 太平天国史卷五十一赖汉英 曾天养 曾天诰 石祥祯 石镇仑 韦以德 吉志元 石凤魁赖汉英  赖汉英广东花县九间乡四角围村人,天王妻赖氏弟,群众都称他为赖国 舅①,年约四十,曾读诗书,通文墨,兼习医学,知医理,久在广西贸易。金 田起义,授内医,职同军帅。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月,擢殿右四指挥,始独 领一队②。癸好三年正月,大军从武昌下江南,汉英督水军③。二月,进攻南 京,擢殿右四检点。克南京时,汉英驰入城,抚慰居民, 宣布革命宗旨,人 心大悦,擢夏官副丞相①。  四月,命汉英率殿右八指挥林启容、殿右十二指挥白晖怀进取江西。二 十九日(夏历四月二十七日),汉英率军数万人,乘船千馀只,从天京出发②。 五月十八日(夏历五月十六日),大军从湖口扬帆进抵南康府。前两天, 南康府城人民把署星子县知县罗云锦逮捕起来,随即打开监狱放囚,明天, 又把署南康府知府恭安逮捕。到十八日午,望见太平军船近,就把知县、知 府缚献,并抬猪米食物犒师,路遇都司胡瑶林乘马出走,就马上把他逮捕一 并送到船上。汉英大喜,对起义人民热烈嘉奖,并且立刻上岸,进城宣慰居民。起义人民欢欣鼓舞地追随汉英回船,参加革命③。
十九日(夏历十七日),过吴城镇。二十日(夏历十八日)上午,大军 就进抵南昌。清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先两日带队赶到,与江西巡抚张芾共同抗 拒,放火烧城外房屋以为死守计,大火三日不息,古代名胜滕王阁也被焚毁。 汉英到,先下令救火,见城中守御严密,定计用水陆军久攻以困敌人,就在 北兰寺一带连营数里,掘濠起堑,据其战地,又分遣游军,沿鄱阳湖西南昌、 新建两县所辖二、三十里境内巡逻,日出夜归,断敌接济①。时江西人民闻太 平军攻南昌,到处倡议进贡,东至饶州府、广信府,西至瑞州府,南到临江 府、抚州府、建昌府,每天络绎不断地都有人民大张进贡旗帜,远道送猪米 等食物到来,清朝官吏不敢禁②。太平军对进贡人民热情款待,派人迎接,相 见都呼兄弟,十分亲热。答礼给太平诏书、天条书、幼学诗、三字经数卷, 执照一张,物重的答以棉花、油、盐、衣服等物③。农民到营门来卖农产品,①
据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花县洪秀全故居纪今馆合编花县洪秀全史迹文物图片集。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赖汉英传说同是天王妻赖氏弟,群众都称为赖国舅,籍贯则作广东嘉应州人,这可能是指原籍说的。②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赖汉英传。③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①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赖汉英传。②
据黄辅辰戴经堂日钞清咸丰三年六月初一日记、向荣清咸丰三年五月初四日遣散船只沿江并未焚掠摺(见 向荣奏稿卷三)、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日朱批琦善片(此片无上奏日期,中国第一右史档案馆藏)。③
据清咸丰三年八月初二日江西学政沈兆霖奏言(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二)、沈兆霖书粤匪过南康事(见 沈文忠公全集卷三)。①
据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江反噬。②
据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江反噬、丰城毛隆保见闻杂记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日日记。③
据南昌梓溪镇棠溪村人邹树荣蔼青诗草六月十八日江省被围感赋七律三首、教匪来。都给以几倍的价钱④。农民又在乡村对地主计亩徵粮,分地主的粮食⑤。到处 热烈拥护太平军的到来。  六月初四日(夏历同),汉英用地雷轰陷得胜门城墙六丈馀,清军堵筑, 不得入⑥。二十三日(夏历同)天晓前,汉英复从原缺口西用地雷轰塌城墙四 丈馀,接着在右边相连处复轰塌五丈馀,预定当敌人奔集缺口堵筑的时候, 为聚歼计,又从原缺口东用地雷轰塌城墙六丈馀,巨石掀空,尘土四塞,缺 口附近清军都被炸死。时南风壮盛,毒烟内迷,太平军扬旗攀堞登城。清军 不能抵御,自计必死。刹那间,忽地北风反火,毒烟外迷,太平军站不住脚, 被敌人乘势反攻,敌军驻营城外的又分路出救,迫得退下城头①。汉英估计敌 人小胜会生骄傲,第二天,先在树林内埋伏精兵,派兵攻永和门外清九江镇 总兵马济美营,诈败退走,诱马济美追到林中,把他杀死②。七月,分兵南取 丰城,西取瑞州,东取饶州、乐平、浮梁、景德镇等地。浮梁县人民捆官送 印欢迎太平军进城③。太平军宣慰各地人民,取仓储漕粮而归④。於是兵食充 裕,军威大振,吉安、赣州一带,人民复起义响应⑤,敌人困守南昌,日益疲 蹶①,底定江西只是时间问题。  八月,杨秀清以西征军久攻南昌不下,他把兵力作了新布置,命撤南昌 围。二十日(夏历八月二十二日)夜三更,汉英乘南风大作,传令退兵,扬 帆渡鄱阳湖出长江②。出征饶州的军队,就从都昌东渡先出湖口③。太平军既出湖口,分为两路:一路下驶,於二十一日(夏历二十三日)进入安庆,以经略安徽;一路上驶,於二十六日(夏历二十八日)进入九江, 以进攻湖北④。④
据邹树荣蔼青诗草教匪来。⑤
据邹树荣蔼青诗草六月十八日江省被围感赋七律三首。⑥
据清咸丰三年六月二十日张芾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四十六。①
据清咸丰三年七月十一日张芾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彭旭江西守城日记。②
据清咸丰三年七月十三日张芾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彭旭江西守城日记、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 江反噬。③
据清咸丰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江西巡抚张芾片,中国第一右史档案馆藏。④
据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江反噬。⑤
据清咸丰三年八月十二日咸丰谕张芾、陈孚恩、江忠源、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三。①
案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江反噬说:「官兵裹粮坐甲,但谋捍城,於是贼势益逞」。又说:「贼不藉远输, 不事野掠,因粮宿饱,如取如携。加以奸民??倡进贡之议,东至饶、广,南达抚、建,牛酒日至,贼虽 攻城不得,益以此牵制重兵弗敢动」。又说:「援贼复至,省中之守,益形竭蹶矣」。又说:「贼攻省三 阅月,自马镇军阵亡之後,城内守兵益持重,为坚壁计,而城外诸军亦有奔命之疲」。又考彭旭江西守城 日记在太平军撤南昌围第二天,江忠源部楚勇与镇筸、川、贵兵勇即哗变。可见当时太平军的攻下南昌, 只是时间问题。②
据清咸丰三年九月初四日张芾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七)、彭旭江西守城日记。③
据夏燮粤氛纪事卷六西江反噬。④
案清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咸丰谕英桂说:「前由江西下窜贼船,半在安庆、巢、庐一带滋扰,半由九 江窜入湖北兴国州一带」(见剿平粤匪方略卷六十一)。据此知围南昌军撤退出湖口後,是分为上游下游 两路进军。至下游军进入安庆日期,系据清咸丰三年九月初四日李嘉端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七)、 上游军进入九江日期,则据彭旭江西守城日记。  九月,汉英奉命回京,论攻南昌不下罪,革职,命入删书衙删六经①。 十月,曾立昌守扬州被围急,粮尽,陷落在旦夕间②。时清钦差大臣琦善 统帅各路军合围扬州,清帝奕詝命必歼灭净尽,不许一人突围出。天京派骁 将春官又副丞相曾锦发领军去救,在三汊河大战中炮牺牲③。再派汉英领军去 救。琦善以马步兵冲荡前军,而以水师截後路,不得进,退到仪徽。汉英誓 众说:「扬州兄弟出围,我们一同回天京;扬州兄弟陷落,我们一同战死, 誓不生还」!於是由三汊河进军,步步为营,血战而前,击破清将冯景尼、 师长鏕防线,直抵扬州城下,十一月二十一日(夏历十一月二十五日),拔 曾立昌守军及扬州人民出,欢呼而归,清军不敢追④。这是一场大血战,归到 天京,将士都授平胡加一等勋位①。汉英寻调为东殿尚书②。後来杨秀清要杀他,赴安庆,乘间投江死③。曾天养 曾天诰  曾天养广西桂平县古林社人④,拜上帝会老兄弟。清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六 日,天养等来平在山朝见洪秀全,要他们慎言炼正,历久不渝,萧朝贵假托 天兄下凡把他们叫来,逐一断过,要谨口,逐一超升各昇升天堂。天兄问天 养说:「曾天养尔教有几多人敬天父及敬天兄乎」?天养答说:「有四百馀人」。  天兄说:「救条人命值千金,尔教有这多人,尔有好大福气,上天堂时, 封尔顶上顶也」。天兄说:「众小弟,识得三星禾王(称洪秀全)、云开山顶(称冯云山)、双星脚起(称杨秀清)、月婿(称萧朝贵)等么」? 天养等答说:「识得」。天兄说:「众小弟,各要真草(心)到底,跑路跑到尾。回家去各教导各妻子,各教导各子女,各各炼成天堂子女样,後来自有分断也」。①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赖汉英传。②
据佚名广陵史稿。③
据清咸丰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琦善等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涤浮道人金陵 杂记、张德坚贼情汇纂。金陵癸甲纪事略作曾锦发。琦善片、金陵杂记都作永锦发,因其时避洪秀全子名 曾的讳,改曾为永,後其子死,始不复讳。贼情汇纂误作曹锦发。又其官职,琦善片,金陵癸甲纪事略都 作检点,金陵杂记作春官又副丞相,贼情汇纂作春官又正丞相,本书因金陵杂记述曾锦发事较细致,故从 其说。④
据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佚名广陵史稿。①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三伪官制。②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赖汉英传、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赖汉英传。③
据张晓秋粤匪纪略。请看本传考证赖汉英之死。④
据一九七二年十二日桂平县金田公社古林社曾朝明(七十二岁)口述(见广西师范学院史地系太平天国 起义史调果组编太平天国起义史调查资料)。考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记曾天养广西浔州。案浔州府治在桂 平县,调查资料可与记载资料互证。又考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曾添养传只记广西人,未记县份,也可证为 广西人。惟曾国藩清咸丰四年八月三十日查明贼目歼毙状及贼中各情片(见曾文正公奏稿卷三)则作广东 惠州人,这可能是指原籍说的。天养等答说:「遵命」①。 第二天,天兄因天养等能知劝人敬天,要他们识得洪秀全、杨秀清方有福享,爰降圣旨谕天养说:「曾天养尔去教人敬天父及我天兄么」? 天养答说:「然也」。天兄说:「尔有好大福气也」。 这一夜,天兄又下凡教导会众说:「众小弟,各各要谨口灵变,一家有事千家有,一家无事千家无也」。 会众答说:「遵命」。  天兄说:「众小弟,各要勤耕苦种,遵守天条,各教各妻子,各教各子 女,各各炼成天堂子女样,後来自有福享也」。会众答说:「遵命」①。 在当时拜上帝会员中,天养是一个组织者。他深目长髯,身材雄伟,金田起义时,已经五十多岁,剽悍绝伦,初授御林侍卫,在太平军中,号称骁 将②。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二月,建都天京,升殿左九指挥。六月,升殿左一检 点。十月,升秋官又正丞相③。这年秋,太平军在湖北田家镇大破清兵,冬克 安徽庐州,天养都立功。甲寅四年正月,天养自湖北黄州绕道出堵城清军大 营後,纵火焚攻,人民群起助战,包围清营,大败清兵,清湖广总督吴文熔 自杀死。天养乘胜向武昌、大冶、咸宁、嘉鱼、蒲圻、通城一带进军,钟人 杰天地会馀众纷纷加入军中。三月,命与韦俊、林绍璋等攻湖南。天养连克 岳州、常德、澧州,而林绍璋在湘潭覆败,於是全军都退,天养留守岳州①。 六月,曾国藩带湘军水陆师分三路来犯,天养在新墙、君山、雷公湖迎 战都不胜,退出岳州,在城陵矶大战,互有伤亡,连战不决,曾国藩被拒不得东下。  七月,曾国藩调登州镇总兵陈辉龙、广东游击沙镇邦带广东水师到。初 四日(夏历七月十六日),陈辉龙发炮,声震山浦,直薄城陵矶。湘军水师 将领褚汝航、夏■等同时合队来犯,时敌居上游,南风大作,水急风顺,船 行如飞。但他们进易退难,犯水战大忌。天养看见敌人失算,他立刻先出小 队与战,而潜伏大队在旋湖港,既接战,即诈败走下游。敌人中计,沙镇邦 督头队当先,陈辉龙继进,风顺不能止,船身重大,在漩涡激流中搁浅起来。 天养就带舢板来攻击,旋湖港潜伏船都出。斩陈辉龙、沙镇邦。褚汝航、夏■来救,天养复斩褚汝航,夏■也被打伤落水死。这时候,曾国藩湘军水师初建立,自吹精练,陈辉龙、褚汝航是他的大将,一朝都给天养打死,敌水 师都丧胆②。
初六日(夏历七月十八日),天养乘胜带三千人从城陵矶登岸,打算扼 险扎营。未成,曾国藩陆军大将塔齐布率军掩到。天养一见塔齐布在阵前指①
见天兄圣旨卷一庚戌年正月十六日记事。①
见天兄圣旨卷一庚戌年正月十七日记事。②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曾添养传。③
据同上。①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曾添养传、曾国藩查明贼目歼毙状及贼中各情片、清咸丰四年二月十二日崇纶、 青麟奏报(剿平粤匪方略卷七十九)、张曜孙楚寇纪略、汪士铎乙丙日记卷二。②
据曾国藩清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水师失利陆军获胜摺,见曾文正公奏稿卷三。挥,就想到林绍璋在湘潭被覆败的仇恨,怒从心头起,忍不住一时的愤恨, 单身冲入敌阵,直取塔齐布,大声叱说:「塔妖!我来要尔命」!挺矛直刺, 中塔齐布坐马,抽矛再刺,用力过猛,失足翻倒,清兵拥至,死在敌人乱刀 下①。过两月,而武、汉失。  辛酉十一年正月十五日,幼主下诏与卢明信同时追封义爵,诏说:「大 功大赏不可忘,明信、添养②封义爵,奖其贞草(心)对爷皇。今特褒封卢明 信为天朝九门御林■天义,曾添养为天朝九门御林沁天义,以酬其未团前功 也」。卢明信事迹不详,当是功臣,故得与曾天养同日追封。  曾天养在西征诸将里面,是最著名的一员大将。他在西征战役中,屡建 大功,漩湖港之役,以败军之馀,竟能出奇制胜,以劣势胜优势,覆败敌人 水师,杀其大将,不仅沉重地打击敌人的凶焰,而且惊破敌人的心胆。乃不 忍一时的愤恨,忘临敌轻则败的教戒,使身死军败,给太平天国军事以重大 的损失。在天养战死後,曾国藩向清廷奏报说:「至十八日一战,当逆焰方 张之会,立挫凶锋,人心大定」①,又说:「曾天养殁後,胁从者始敢逃散, 数以万计,该匪关系贼势盛衰」②。从反革命的奏报中,可见天养的死,关系 到双方胜负的转移,其重大一至於此。不少战史告诉过我们:作为一个司令 员,决不应该轻举妄动,去从事一种特殊的活动,必须对全体有负责的观念, 要把他指挥的军队看做全体中的一部分。因为他个人的冒险行动,有时会给 他的军队造成极大的不幸,而他的军队的挫败,就必然影响到全体,有时甚 至於会到不堪设想的地步。天养正是犯了这一种大错误。曾天诰曾天养弟,参加金田起义,年约四十,身材魁伟。自广西至南京,都与天养同在一军中。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四月,封为功勋。七月,升殿左二十七指挥,随石达开经略安徽。天诰治军执法如山,与士卒同甘共苦,为部众所爱戴,大家都很亲热地叫他曾七哥。 甲寅四年三月,与韦俊等进军两湖。天养在岳州城陵矶战死,天诰全军归武昌。九月,武、汉失守,天诰向田家镇撤退,守磨盘山。十月,田家镇要塞失陷,随秦日纲退守九江、湖口,力遏敌锋,卒破敌军[一]。其后事迹不详。石祥祯
石祥祯广西贵县人,是石达开的哥哥。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三月,封国宗。 五月,赖汉英既至南昌,见城大敌众,请增兵。于是加祥祯提督军务衔,命 与石镇仑、韦俊等同领军赴南昌助赖汉英。八月二十日,西征军撤南昌围, 出长江。祥祯分领一军,先入湖口,作为据点,即向上流进军,于二十六日 克九江。十一月,调回天京,命于秦日纲前赴安庆,经略和州、池州一带。 甲寅四年二月,命与韦俊等进兵湖南,挺进到湘西常德。旋因林绍璋在湘潭 覆军,撤军东归克岳州。五月,回师湖北,再克武昌[二]。①
据曾国藩清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水师失利陆军获胜摺,见曾文正公奏稿卷三。②
案曾天养避天字讳,改为「添」,故幼主诏作曾添养。①
见曾国藩水师失利陆军获胜摺。②
见曾国落查明贼目歼毙状及贼中各情片。祥祯骁雄绝伦,冲锋陷阵,无坚不摧,众钦其勇,号为铁公难[三]。他与士卒同甘苦,又深得众心[一]。故所向有功、在西征战役中、建立了许多功勋。七月,命回西梁山抗声清军[二]。旋归天京。  当时驻军在天京城东孝陵卫的清朝江南大营里面,有一个悍将叫张国 梁。这人原名嘉祥,清道光末年在广西贵县率领天地会起义,后投降清朝, 隶钦差大臣向荣部,抗拒太平天国,号称江南大营第一骁将。祥祯痛恨这个 叛徒,他用箭射战书到江南大营去,约张国梁独战,不准带一人,如不敢出, 此后不许交锋。向荣知张国梁必败,不准出。张国梁从招降而来,自夸勇悍, 为向荣重用,累次升擢,早为绿营将领所嫉视,今敌将指名,如畏不敢出, 今后必被他们排挤掉,他本是烂赌的博徒,轻于孤注一掷,这就迫使他不得 不去拼命。八月初五日(夏历闰七月十八日),两人在天京东南上方桥交战。 张国梁固然算是骁悍,但怎敌得过祥祯,战不几合,就招架不住。祥祯要把 他生擒回天京尽法惩治,不肯一枪就杀死他,觑个破绽,格开他的长矛,就 把他生擒过马来,祥祯即擒张国梁,怕敌人来夺,一心只顾两手紧紧地挟着 他纵马向天京城飞跑,没有提防到他偷偷地把身上带的利刀抽出,蓦地向祥 祯足胫上猛刺。祥祯跌下马来,措手不及,竟遭叛徒暗算而亡。但是,祥祯 生擒叛徒的英雄形象,与叛徒暗算的丑态,立刻风闻远近。后来地主阶级分 子虽然曾经歪曲事实谱过一出铁公难的戏,却无法抹煞祥祯生擒叛徒张嘉祥 这一事实。铁公难的英名,至今仍留在人民的记亿中[一]。石镇仑 韦以德 吉志元  石针仑广西贵县人,也是石达开的哥哥。自金田起义到天京,屡立战功, 但仍听检点、指挥的调遣。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二月建都天京,始封国宗。五月,杨秀清奏请凡国宗有才能的颁给印信,使出任征战,于是任命镇仑与石祥祯、韦俊等同统兵赴南昌助赖汉英。南昌既撤围,镇仑与石祥祯同 领兵向九江进军。十一月,调回天京,命与赖汉英援杨州,三汊河大战有功, 赏穿黄袍。甲寅四年二月,命与石祥祯、韦俊等攻湖南,克常德、岳州等地,回师湖北,再克武昌。七月,又调回天京,攻兔儿矶清军。 这年九月,武、汉失陷,退厄田家镇要塞,上游告急,镇仑奉命与韦以德、韦俊等率军驰往救援,在半壁山与敌人鏖战,英勇牺牲[一]。  韦以德,广西桂平金田村人,韦昌辉侄,参加金田起义,年二十,少年 英勇,封国宗,加提督军务衔,出师西征,屡建战功。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夏, 与国宗提督军务石凤魁、地官副丞相黄再兴同守武昌。这年十月,同石镇仑 与敌人在半壁山大战牺牲[二]。  吉志元广西桂平县大梭村人。年约十九岁,短小精干,目闪闪有光,勇 猛超众。金田起义,吉姓首先参加,一家数十人,分隶各军。志元父吉成凤 战死,天王叙其功,封志元为恩赏丞相。太平天国壬子二年三月,调为北殿 仆射。癸好三年四月,升北殿右八承宜。  甲寅四年三月,与韦俊等进军两湖,驻守黄陂、孝感。九月,武、汉陷, 退守田家镇。十月,在半壁山阵亡。志元治军严明,爱护人民。黄陂、孝感 及仓子埠人民,无有不爱戴吉丞相的[三]。  石凤魁  石凤魁广西贵县人,是石达开的堂兄。金田起义,在石达开军中。太平 天国癸好三年三月,封国宗,旋加提督军务衔,始任军事,与石祥祯、石镇 仑等一同统兵赴南昌助赖汉英。  甲寅四年二月,大军攻湖南,命凤魁留守汉口镇。五月,再克武昌,任 命凤魁督理湖北全省军务,镇守武昌。  凤魁粗通文墨,不谙军务。他既督理湖北全省,便妄自尊大,自以为才 兼文武,发号施令,要诸将拱听,不肯听从他人的意见。时太平天国虽再克 武昌。而湘潭覆败,进攻湖南已失利,正在退守岳州,湖北必须赶紧做好战 守准备,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凤魁刚愎自专,守备不严,营垒不固,到曾天 养在城陵矶战死,敌人就长驱来犯。九月初九日(夏历八月二十三日),武 昌、汉阳同时失陷,凤魁走田家镇。十月,逮解回京,以失武、汉罪处斩[一]。本传考证            赖汉英之死 赖汉英是太平天国重要人物,李秀成自述原稿记太平天国起义人物,除东、西、南、北、翼五王外,祇记天官丞相秦日昌、地官丞相李开芳、天官 副丞相林凤祥、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夏官丞相赖汉英五人,其重要可知。考 现存太平天国文献以及王定安贼酋名号谱和清方记战,均未记有天京事变后 有关赖汉英事迹。建国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都 曾经进行多次调查,据所编花县洪秀全史迹文物图片集在洪秀全妻赖氏及妻 兄赖汉英故乡四角围赖屋村全景下说明,還有「目前该村老人还能说出『赖 屋出王娘』,及『国舅拾猪屎』等传说故事」,也没有天京事变后有关赖汉 英事迹。到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和一九七六年六月,广东师范学院政史系调查始见有关于赖汉英晚年的报导。据报导炭步公社民主大队七十四岁的赖汉英孙女 赖谷说:「赖汉英是我阿公,他死得很凄凉。赖汉英到过南京,由于太平天 国革命失败了,他才路到香港去,住在九龙城。当时清朝派人将我阿公包围 在楼上,还在周围装上很多毒药线,最后下毒手攻楼。我阿公逼得没办法, 用被子包着头跳下楼逃走的。但跳下楼时碰上毒药线,回来后腿烂,一直到 死都医不好。我阿公从香港回来的时候我祇有四、五岁。他回来两年时间才 死去」。炭步公社民主大队八十三岁的赖照良说:「赖汉英从香港回来,是 搞烂右腿的,整天包着,人家叫他「国舅爷」。听说在湖南打仗很勇敢,我 小的时候,亲眼看过他」。七十九岁的赖礼贵说:「我在八、九岁时见赖汉 英,他死的时候,我才是十岁左右」。此外,还有五十八岁的赖汉英孙儿赖 寿其说安葬赖汉英事及其妻说于结婚第二年第二次安葬赖汉英[一]。  根据赖谷和亲见过赖汉英的赖照良、赖礼贵的回忆推算,赖汉英从香港 回来的时间应在一九○六年左右。又据赖谷说回来两年才死,那么,赖汉英 是一九○八年左右死在家乡的。  我们读了这一个报导,赖谷等人的说法感到有八大疑问:第一、自称为 赖汉英孙女的赖谷,见过赖汉英的赖照良、赖礼贵和第二次亲自安赖汉英的  孙儿赖寿其夫妻,为什么当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历 次去调查时都不说,却到广东师范学院政史系去调查时才说呢?第二、金田 起义后,清朝官府对革命人物的家属都逮捕,冯云山的妻和儿子就被逮捕, 为什么赖谷的父亲赖养——赖汉英的儿子,却独能安居于家乡呢?第三、据 赖谷说赖汉英是「由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他才跑到香港去」,那么,赖 汉英一直是在天京的,考天京事变后、敌人调查天京著名人物的名单内共有: 天王洪秀全、翼王石达开、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文总衡正掌率赞天燕 蒙得恩、副掌率顺天燕锺芳礼、真神殿大学士兼天官部事黄得用、地官加侯 爵陈潘武、春官加侯爵刘庆汉、夏官丞相蔡子贤、秋官丞相加侯爵莫士暌、 冬官丞相加侯爵陈得风、天官丞相加侯爵正任京都江南省佐将李春发、京都 巡讨将帅黄文安、右二检点胡海隆、六十二检点刘云汉、镇守仪凤佐将黄懿 魁、水帅炎壹指挥熊姓、水师金壹指挥陈姓等十九人[一]。这个名单调查得很详细的,连守仪凤门的佐将黄懿魁、小小的水师指挥熊姓、陈姓都在内,如 果当时赖汉英在天京,为什么名单上没有他呢?在石达开出走后,李秀成自 述原稿说:「中国无人,经朝臣查选」,选出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李 世贤「现来助国」。如果当时赖汉英在天京,为什么没有选到他呢?在太平 天国后期,洪秀全信任本家亲戚,凡「由广东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 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黄文英供),为什么赖 汉英以国舅之尊,又是开国著名人物,却偏偏不得封王 ?第四、杳九龙于清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租借给英国。在此以前,清朝设有九龙司巡检, 大鹏协水师副将驻此,赖汉英不可能躲藏于此。在此以后,为英国租借地, 清朝不能派兵去捉人。第五、赖汉英在英国租借地九龙藏匿不着,被清朝侦 知,派兵去捕捉,为什么逃回花县家乡反能安居到病死,清朝却访缉不到呢? 第六、自太平天国乙好十五年(一八六五年)森王侯裕田在香港被捕解广州 牺牲后,太平天国人员逃避香港的被追踪益急,都不能停留,许多无地可逃 而卖身为「猪仔」的都因此而起,瑛王洪全福便是这样赴古巴。赖汉英何得 独留香港?第七、一九○二年洪全福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据调查说赖汉英 于一九○六年左右始从香港回花县,何以此次广州起义全无赖汉英声息?第 八,自辛亥革命后,关于洪秀全及其家人亲戚朋友的事迹,有记载,有报导, 特别是建国后历次在花县的调查,均未闻有天京事变后有关赖汉英事迹,何 以到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和一九七六年六月的调查始突然发现?以上八点,都 是与历史事实抵触,于理难通,是不可相信的。根据赖汉英的历史判断,他若天京事变后还生存,以这样重要的人物不应无记载,他当死于天京事变前,但还未见于记载。直到本书将交稿前,始 得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清张晓秋著粵匪纪略稿本。据武新立明清稀见 史籍叙录记此书说张晓秋江苏江宁人,咸丰五年(太平天国乙荣五年)稿本。 从这部稿本盾,其所记前期人物如襄天侯林大基、匡天侯黄维江(张晓秋误 作黄维纲,据天父圣旨改正),后期重要人物如赖文光、蒙时雍等均不见于 贼情汇纂、金陵癸甲纪事略、金陵杂记等书。所记秦日纲因失守田家镇革职 贬为奴事,与天父圣旨记事合。其记太平天国改「埋字为歙」,解决了研究 太平天国史者多年未解的问题。这人当是在天京一个比较重要的衙馆当书手 一类的人,所以他所知道的人物和要事比谢炳、涤浮道人都多。他在逆匪陷 江宁时十二僭丞相目下记赖汉英事道:伪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杨逆以其有异心,欲杀之,赴安庆,乘间投江死。张晓秋说「杨逆以其有异心」,必须分辨清楚。所谓有异心,乃指对杨秀清 个人有异心,而不是对太平天国有异心。杨秀清专横霸道,为秦日纲、陈承 瑢、黄玉昆等所嫉恨。赖汉英为洪秀全妻弟更不待说。杨秀清因不向他报告 女官说的「东王若升天,尔们为官的都难了」这一句话,就杀了天官正丞相 理东王府事的曾水源和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对他有异心的,即反对他的 国舅赖汉英更何能免。张晓秋对此事的记载给我们记明了太平天国史中的一 个重要人物的结局。传十一 太平天国史卷五十二罗大纲 罗琼树 吴如孝罗大纲 罗琼树罗大纲,初名亚旺,广东揭扬人,虎目虬髯,体貌魁梧[一],壮年游侠江湖。入天地会[二]。  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大纲与天地会员参加平英 团抗击英国侵略军。到清朝订立江宁条约,广州水陆撤防,大纲等愤恨清朝 辱国丧权,也亲眼看见清朝武力的腐朽,于是他们纷纷进入广西,有的在南 宁府、太平府边境,有的在梧、浔江面,组织武装斗争。大纲便是当时梧、 浔江上的一支武装的领导者[一],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与胡有福等攻广西阳朔县城[二]。  金田起义,大纲率所部参加,授左二军军帅。太平天国壬子二年二月, 清军围永安急,火药用完。二十八日(夏历二月十二日),命大纲带兵攻破 东路姑苏冲清军防线,并获其火药,太平军方得小路出关,方得火药作战。 三月初三日(夏历二月十七日),遂从这一条隘口突围出永安[三]。四月,克全州,擢士一总制,领中一军。十月,克岳州,擢金官正将军。十二月,擢殿前左一指挥。 癸好三年二月,既克南京,即命大纲取镇江。时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厄守镇江、扬州三角地带,保卫京畿,并截断清朝漕运。而镇江东通上海,尤为天京初建时最重要的防地,以大纲曾抗击英国侵略者,特命镇守镇江[一]。  先是当太平天国进攻南京时,清苏松太道吴健彰向上海英领事阿礼国请 派兵舰救援。后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翰赶到上海,吴健彰继续向文翰相商, 同时伪造太平天国谩骂外国人为「丑夷」、「非人类」的文告,以挑起外国 侵略者与太平天国的冲突。又雇英、美商船改为兵船。用英、美人管带,以 备与外国侵略者会同进攻太平天国。三月十八日(阳历四月二十二日)文翰 乘战舰哈尔米士号前往天京探访。吴健彰就派所雇英、美商船及葡萄牙划艇 由副将李德麟统率,跟随英舰前往,乘机向太平天国袭击[二]。大纲守卫镇江,早就做好充分准备。他在沿江一带都布满炮垒木栅,战士武装了必胜的信念,随时在准备杀敌。三月二十二日(阳历四月二十六日), 英舰到镇江,敌人临近的信号一向,炮台立刻开炮,战士从四面八方迅即集 合,几千名战士奔上高地岗位,另一部分奔向江边,大纲骑着战马,沿着阵 地奔驰,往来指挥[一]。炮台见英舰不还击始停放。一会儿,清朝战船已尾随英舰闯到焦山与江岸之间,驶向炮台,于是两军即行接战,英舰望见,向 上游驶去。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结果,清朝战船给太平军打败退走[二]。  三月二十九日(阳历五月三日),英舰回镇江。瓜洲和镇江两岸炮台开 炮攻周。英舰停轮。大纲、吴如孝派渔船送来一封于打败清朝战船第二天——三月二十三日写的一封文书,质问英人说。前接孟雅函(Mang Yo-han)来 信告知愿通和好,当即覆信派专使送去上海,乃昨日竟导引清朝战船来攻, 实为失信,大大对不着我们的好意,你们「如必借助妖胡」,我们并不在乎, 但「即期复示」[三]。文翰得信,急派翻译官密迪乐上岸谒见大纲。大纲责英人不应再卖鸦片。密迪乐委为商人的经营,与政府无关,此后对于经营鸦 片的商人,听凭中国政府处理,并申明英人愿「严守中立」而去[一]。  四月,擢殿前左五检点。时清朝钦差大臣向荣派江南提督邓绍良带兵来 攻镇江,企图先攻陷镇江,然后以次攻陷天京、扬州,因此日益增调水陆兵 来攻。大纲稳定不动。清军在城外日肆淫掠,人民痛恨,向大纲请愿,当先 杀敌。大纲对人民备加抚慰,嘱将敌军行动随时密报。六月十三日(夏历同), 大纲知敌人惰而无纪,骄而无备,派勇士数百人,手拿火具,突然从城中冲 出,火攻清军大营。火箭火罐等物一齐抛放,天热风猛,七座营盘,登时被 烧。大纲见火发,立刻指挥军队分路掩击,清军还有五营未被烧,兵心也都 慌乱,同时溃散,邓绍良窜走丹徒镇[二]。大纲粉碎了敌人攻取镇江的计划,捷报到天京,擢冬官正丞相[三]。大纲镇守镇江,还负有联络上海会黨的责任[四]。八月,刘丽川在上海起义,大纲回天京请示,十月,在仪徵各马头置造皮篷小船六百双,打算冲 清水营直下,接应刘丽川起义军[一]。既而因用兵上游,兵力不敷调遣,不果往。  甲寅四年二月,调回天京,命与胡以晄经略安徽和州、庐州。三月,代 秦日纲守安庆,遣兵略取建德,东流等外[二]。十月,大纲从建德入江西,克饶州府,军纪严明,饶州人民热烈欢迎,粮食监酪踊跃供应。时田家镇大败。警报传到,大纲星夜轻骑赴援[三],厄守湖口,力遏敌师,与石达开在九江大破曾国藩湘军,乘胜三克武昌[四]。命镇守九江、湖口,并经略饶州[五]。  乙荣五年五月下旬,休宁失守,六月上旬,太平失守,下旬,芜湖失守。 天京近畿敌势猖獗。大纲带兵回救芜湖、太平战死。其经过记载不详[一]。大纲剽悍机警,用兵剽疾如风,雄杰冠诸将。凡遇军事艰危,辄派他去应敌,所到有功,威震敌国[二]。他战功还在秦日纲、胡以晄上,秦、胡都封王,连卢坚拔、傅学贤这些人都封了侯爵,而他因不是平在山拜上帝会老 兄弟,竟至死不得封侯。但是,他的勇敢无畏、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却成 为太平军的一个模范,后期的领导者干王洪仁玕在论用兵和起义事时,也都 一再推崇他,甚至把他与冯云山、萧朝贵等相提并论[三]。他的英雄业迹,永远铭记在太平天国的史册中。  大纲有一个儿子,他的名字不详。丁巳七年十一月,奉命从天京带兵到 高资,接应镇江、瓜洲守军撤退[一]。壬戌十二年春,奉命围攻上海,驻军南汇县周浦镇[二]。其后事迹不详。  罗琼树广东揭阳人,罗大纲族兄,年约四十。大纲守镇江,以琼树为协 理,所有紧要文报及解运物资,都命他押送,因此见信于东王杨秀清。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二月,封恩赏丞相。三月,随韦俊等出师湖北、湖南。 四月,攻克岳州。六月,再克武昌,奉命四出收购军粮。琼树掌握太平天国 爱民政策,人民踊跃应购,凡大冶、兴郭及江西武宁一带没有不知罗丞相的。 这年九月,武、汉失陷,琼树退守湖口县。时大纲奉命从江西饶州来援, 琼树与大纲声势联络,协力抗击,卒破清军[一]。辛酉十一年正月,封幄天福[二]。其后事迹不详。吴如孝  吴如孝广东嘉应州人。通文墨,初为广州十三行商人司会计,后入梧州、 浔州一带经商,折耗资本,遂流落广西。金田起义,参加革命,授左一师帅。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一月至武昌,升木一总制,管带左一军。旋升木官 正将军。癸好三年二月,以如孝熟悉外国侵略者情况,命佐罗大纲守镇江 。 三月,英国公使文翰乘战舰到镇江,清军战船跟随闯来,如孝与罗大纲领导 将士把清战船打败,致书文翰质问,耀示了太平天国的兵威,宣告了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事具罗大纲传中。 四月,升殿前左一指挥。六月,升殿前左五检点。十一月,调回天京攻打东霸,旋复回守镇江[三]。甲寅四年二月,罗大纲调归天京,镇江、瓜洲等处水陆军务遂命如孝督理[四]。  这年四月十八日(阳历五月二十四日),美国水师提督布嘉南、公使麦 莲率领战舰苏士贵限拿号闯到镇江。如孝命令炮台开炮轰击,炮弹击中苏士 贵限拿号舰头。美国侵略者不得进,派员上岸谒见如孝,陈述去天京是为通 好而来,请求转达,并求派人引导上天京。如孝向美国侵略者宣布:江防重 地,不准擅入,否则必开炮轰击。至于国事会商,不论水陆前来,准止边关 传奏,候旨宣夺。命令暂泊江滨,等待后命[一]。如孝督理镇江,江防重地,屹立不动。 丙辰六年二月,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来攻镇江,如孝兵单粮缺,坚守不下。杨秀清命秦日纲统率军队来救,如孝会合援军破清围师,进克扬州,旋在高资大破吉尔杭阿军,斩吉尔杭阿。清江南大营派张国梁带兵来救,在丹 徒与秦日纲军鏖战,如孝率领精兵千余赶来助战,大破清军[二]。丁巳七年六月,句容失守,清朝大军就来攻镇江,挖长濠围困,自称「直如天堑」,要把太平军「困毙孤城」[三]。如孝率众坚守。十月,粮将尽,守瓜洲大将帅谢锦章先率精锐四千渡江至高资,镇江精锐也全调到高资,俟天京救兵一 到,就里外会合①。既而粮尽,如孝、谢锦章决定再守两礼拜,下令军中,命「吃水也要吃两个礼拜,等天京兄弟下来」!如到期救兵不到,就从高资突围②。十一月二十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日),天王命李秀成率救兵到。如孝、 锦章率领镇江、瓜洲守军同日安全撤退归天京③。如孝既归天京,天王命守金柱关①。戍午八年七月,再克庐州,命如孝镇守②。十月,曾国藩湘军将李绩宾来犯三河,如孝大力支援三河,与成天豫陈①
据大营委员李庆琛禀说:「瓜洲贼首谢锦章带四千悍贼已渡江至高资,??修筑炮台。镇江悍逆亦全调赴高资,俟外援一至,卽里外会合等语」,见吴煦档案。②
余万清致吴煦书说:「据逃出难民钱正恕等及熊铨母子四人人佥供??现在各馆抄过几次米粮,从上两 个礼拜就无米发了,伪大将帅、伪兴天燕有伪令,叫吃水也要吃两个礼拜,等南京兄弟下来。??昨日吴 如孝(孝)有伪令,叫各馆多打起包裹,各人发给麦子四两,炒作乾粮,候过二十至二十七两个礼拜,高 头没有兄弟下来,就从高资拚命冲出」(见吴煦档案)。这封信所说的「大将帅」、「兴天燕」,是两个 为首的将领,案当时太平军在镇江、高资为首的将领是吴如孝、谢锦章两人,又案另一封余万青致吴煦书 说:「昨今两日逃出难民较多,??据供伪将帅谢逆与吴逆不合」(见同上),据此知上函所说的「大将 帅」便是谢锦章,而「兴天燕」当卽吴如孝,姑记于此以待确考。③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清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和春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一百八十五)、同月十九日 德兴阿、翁同书奏(见同上)。①
据清咸丰十年五月十三日翁同书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②
据清咸丰九年七月初三日胜保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二百二十一。玉成援军合力大破湘军,李绩宾自缢死。己未九年八月,与清钦差大臣督辨 安徽军务胜保战于盱眙③。这年冬,奉命渡江援天京④。庚申十年四月,授前 军主将,与定西主将吴定彩带兵去凤阳援助征北主将张乐行⑤。明年夏,命救 安庆,屯军桐城,安庆陷,撤军归。旋封雇王。  壬戌十二年春守安徽巢县,敌军水陆东下,大举来攻,势不可守,三月 初六夜(夏历三月十九夜),引军安全撤退⑥。癸开十三年二月,命与爱王黄 崇发出师江北,破清将李世忠营,进克浦口⑦。三月,回军皖南,与襄王刘官 芳、辅王杨辅清等会师在祁门作战⑧。其后事蹟不详。本传考证           一 罗大纲之死 关于罗大纲的死,各种记载颇有不同。光绪绩纂江宁府志卷十三咸丰三年以来兵事日月表列咸丰五年事说:「四月乙巳,向军败贼于江宁镇。乙酉, 向军副将吴全美以水师红单船扫三山贼垒,斩伪王罗大纲」。王韬甕牖余谈 卷八贼中悍酋记说:「大纲恃其猛鸷,屡犯官军。咸丰乙卯五月,窜江北, 我军遇之,以抬枪击中其腹,几洞,伤既剧,夤夜遁至芜湖,群贼舁之入金 陵,遂死。洪酋令葬之城北山中,旋杀葬者以灭口,恐人知其处也。又择貌 类大纲者,仍假其名领众,以当一队」。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附记一记罗大 纲事说:「后为水师炮击,沉尸于江」。简又文译麦高文于一八五七年一月 二十七日(即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宁波写的太平天国东王 北王内讧详记说:「罗大纲近在安徽陈亡」。佚名粤匪起手根由说:「咸丰 五年,??芜湖、太平、宁国一带贼,被向大人先锋张国梁一齐打回收复。 杨秀清又吊(调)罗大纲回救芜湖,又被张国梁打死」。以上五种记载,都 记明罗大纲的死为战死。其战死时间,除平定粤匪纪略未记外,麦高文记为 近事,其余三种都同记为清咸丰五年,即太平天国乙荣五年。考丙辰六年上 半年重要战役如武昌战役、江西战役,特别是救镇江之役与打垮江南大营之 役,都没有罗大纲参加,其他战役,战区也都没有罗大纲踪迹。到清咸丰六 年九月十七日,曾国藩在致沅浦九弟书里,论太平天国近年战事,就已经有「曾天养、罗大纲之流,亦频遭诛殛」的狂呔了(见曾文正公家书卷五)。可证罗大纲确是在乙荣五年战死。后来,到清咸丰七年三月,英桂、胜保还 有「探报粤逆罗大纲现踞桐城」的奏报(见剿平捻匪方略卷二十六),那不 过是处在远距离的敌人探报的错误罢了。
至于罗大纲在乙荣五年何月何日何地战死,则记载参差。据江宁府志说 罗大纲战死于清咸丰五年四月十七日己酉三山战役(案向荣奏报三山战役在③
胜保为掩罪冒功起见,虚报吴如孝战死于盱眙之役,请看本传考证二、胜保虚报吴如孝战死于盱眙之役考谬。④
据清咸丰十年五月十三日翁同专摺。⑤
据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四月初三日李秀成致征北主将张洛行书。⑥
据曾国藩清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克复巢含和三城并铜城闸等隘摺,见曾文正公奏稿卷十五。⑦
据曾国藩清同治二年二月十二日查阅沿江各军并近日军情摺,见曾文正公奏稿卷十八。⑧
据左宗棠清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驰剿徽休贼匪大胜摺,见左文襄公全集卷五。四月十六日,江宁府志作四月十七日误)。考向荣清咸丰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水陆会剿尽扫三山贼垒贼船摺在叙述攻陷三山防地后事说:「现据水陆各镇 来禀,报得杨逆令罗大纲纠集上游两岸之贼,希图夹攻我营,并多备柴草船 簰,意图袭我舟师。臣已批德安、吴全美等严加防备,切忌因胜而骄,稍涉 疏虞」(见向荣奏稿卷九)。又考佚名广陵史稿清咸丰五年四月记事说:「初 旬外,向提台信云逆匪罗大纲造一百五、六十号大战船,皆仿艇船样式,驻 扎下关、觀音门一带,意欲接济瓜洲、镇江,势极凶勇,江北诸营,宜严加 防御等因。托帅惊骇,调集艇船、拖■船数十艘,屯青山以上,阑截匪徒」。 六月记事又说:「中旬外,南京逆匪罗大纲改木牌为艇船六百余号,急欲接 济瓜、镇。吉抚台每日飞文请托将军出队进攻瓜洲。将军惟举钜觥破愁闷而 已。雷以諴藉端生事,因向托明阿、陈金■切商,另捐银三十万两,造小艇 船若干,以御罗逆」。据向荣奏报,罗大纲是在四月十六日三山防地失陷后, 杨秀清才调他从上游带兵回来企图夹击敌人。据广陵史稿记载,罗大纲在清 咸丰五年四、五、六月间,正在制造战船,筹备接济瓜洲、镇江守军。案向 荣这件奏报据自水陆各镇的情报,是可信的。广陵史稿是一部被认为具有稽 考当时当地事件的有价值的记载。据此看来,可知江宁府志记罗大纲战死于 清咸丰五年四月十六日三山战役是错误的,甕牖余谈记罗大纲战死于同年五 月江北战役也是未能置信的。据粤匪起手根由说罗大纲是在清咸丰五年芜 湖、太平、宁国(据向荣、何桂清会奏宁国为休宁之误)一带失守后,杨秀 清调他带兵回救芜湖、太平战死。考太平军退出休宁在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五 月二十二日,即清咸丰五年五月十五日(据向荣、何桂清会奏再克休宁县城 摺,见向荣奏稿卷九)。退出太平在同年六月上旬(据清咸丰五年六月辛亥 清帝奕詝军谕军机大臣等,见王先谦咸丰东华录卷四十九,清咸丰五年七月 己巳向荣奏,见同书卷五十)。退出芜湖在六月二十五日,即夏历六月十九 日(据清咸丰五年七月己巳向荣奏)。据这一说,罗大纲于乙荣五年五月下 旬休宁失守、六月上旬太平失守、下旬芜湖失守之后,奉命带兵回救芜湖、 太平战死,则他战死的日期当在这一年的七月或秋天。案粤匪起手根由,是 一份叛徒的供词,叙事从天王去广州应试得赞美天书(勸世良言)起,直到 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冬苏州失陷后止。原件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当是戈登 带回英国的。这份供词,记事面很广,虽很简略,却还扼要,对稽考太平天 国史事有它的作用。其所记罗大纲战死年份与他书合,又不与向荣奏报、广 陵史稿冲突,故本书暂据其说以待考。
二 胜保虚报吴如孝战死于盱眙之役考谬 清朝钦差大臣督辨安徽军务胜保为掩罪冒功起见,虚报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即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八月十六日,在安徽盱眙县之役,杀死吴如孝。清咸丰九年九月初九日胜保奏说:「前扑盱眙之贼,经我兵击退至东南 之莲塘??讵该逆于八月二十八日分股扑至清水坝、高家凹地方,系逆首四 眼狗陈玉成、吴如孝等纠率亲来围裹我兵营盘。二十九日,张得胜、格洪额 督军分路冲杀,弊贼无数,??逆势稍却,我陆兵仍与相持不下。忽见一黄 衣贼酋率悍贼数千猛扑。张得胜等督兵迎击,手刃贼匪数人,旋枪击该贼酋 坠马,遂赶上斩获首级。时生擒在旁之贼指为逆首吴如孝。该逆死党数百人 前来夺尸,经我军残杀殆尽,逆势大败。??据获贼供称粤逆陈四眼狗、吴如孝、捻首龚得等由定远池河、藕塘等处纠约大股,欲窜踞盱眙,为东窥蒋 坝、南援天长、六合计,不期逆首被残,未能肆逞等语。张得胜等派弁将吴 逆首级解送到营,臣饬前自贼中来归者逐一验认,佥称系首逆吴如孝无疑」(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二百二十四)。考李秀成致征北主将张洛行书,在太平 天国庚申十年(卽清咸丰十年)四月派吴如孝带兵赴安徽凤阳援助张洛行。 李秀成自述原稿又记辛酉十一年(卽清咸丰十一年)夏,吴如孝奉旨救安庆。 又考曾国藩查阅沿江各军并近日军情摺奏报吴如孝于清同治二年二月初三日(卽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二月初八日)攻克蒲口,左宗棠驰剿徽休贼匪大胜 摺奏报吴如孝于清同治二年三月初一、二等日(卽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三月 初六、七日)进军到祁门柏溪。以上各项事实,都是吴如孝在清咸丰九年八 月后的活动,明确地见于太平天国以及清朝两方的文报中,可知胜保的奏报 完全是捏造的。但是清朝的官书如清史列传卷四十七胜保传、清朝遗老修的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二洪秀全传,当时反革命分子编撰的记载,如杜文澜平 定粤匪纪略附记一、王定安求阙齐弟子记卷十贼酋名号谱等,一律都根据胜 保这一篇虚捏的奏报,记吴如孝战死于清咸丰九年八月盱眙之役。官书的多 伪,与反动记载的不可信,卽此可见一斑。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咸丰通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