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金桥镇金黄村新农村别墅设计图建设为什么这么慢

共6893个阅读者,23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0:50
世界上最牛的牛――来自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 &&
耒水长流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247-1.html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最牛的耕牛被系在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小区花坛上午休
世界上最牛的牛――来自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
当地百姓和外来人以“世界上最牛的牛”称呼这头牛,牛主人不好意思接受,但事实上这头牛确实牛,而且不牛都不行。
一、居住环境,牛!
这头牛生活在衡阳市委组织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的新农村小区,这里的环境是山青水秀、花草丰茂、水泥大道,楼树稀疏、楼比人少、树比人多。
说是新农村小区,其实这里非常空旷,几栋楼房穷穷孓立于此,楼影相吊,大部分土地没有建房,已经荒芜5年多了,除了硬化路面和已用建房地,到处是恣意生长的花草。
虽是农家小区,却有都市残喘。这头牛跟着主人享受着无数农民都享受不到的美好人居环境,连午休都是在安排在花坛上度过的。牛住进和主人一样的小区,不牛都不行呀。
二、食品质量,牛!
这头牛所在的生活区原是一片上等良田,被村里强行“开发”为新农村小区,很多老百姓不同意把这片良田开发建房,拒绝在“开发”协议上签字,大片土地荒芜至少5年以上,土地开发不伦不类。
食品安全不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连畜生也跟着吃亏。化肥、农药、除草剂大量使用把土地污染了,生产不出安全牧草。即使生产出没安全牧草,可人类为了增加畜产品,也在饲料中添加激素。
这头牛没有饲料安全之忧,因为小区荒地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原是上等良田,土地肥沃而荒芜,花草没有人为干预,长得特别茂盛,纯绿色牧草,质量不会低于内蒙古的特仑苏专属牧场牧草,与牛主人相比,这头牛不用担心食品安全。牛吃得比主人还安全,不牛都不行呀!
三、生活幸福,牛!
这头牛虽然是牛,而且是耕田的牛,但生活很幸福。
工作量很少:因为现在的农田抛荒很多,主人家责任田很少,对这头牛来说活动筋骨还不够,刚活动开便翻耕完了,即使给别人帮忙,也只有农忙季节那几天,大部分时间是闲着,在这片荒芜的良田上品尝吃不尽的优质牧草。
生活没压力:这头牛每天生活在小区里,吃着荒芜的优等良田长出来的优质牧草。没有同伴,没有竞争,没有生活压力。与肉牛相比,这头牛生存期限长,安全系数高;与奶牛相比,这头牛吃草不产奶,奉献指数低;与一般牛相比,这头牛生活环境好,幸福指数高。
四、责任重大,牛!
这头牛虽然是牛,但这头牛肩负与其他牛不一般的重大责任,关系着一些人的前途。
这头牛所生活的环境来之不易,荒芜这么对良田给这头牛创造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领导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体谅领导的良苦用心,这头牛必须为领导分忧,那怕是被杀进肉铺。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享受这么好的待遇,这头牛自然处在风口浪尖上,自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果充分挖掘出与这头牛有关的问题,尤其是这头牛所在村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问题,这头牛的命运必将不济,一些村镇领导也将跟着倒霉,前途也将受损。现在这头牛所在的村书记就有了麻烦,有关部门在找他,已经很久没回家了,而镇里还将给他照样发工资。牛的命运与领导的前途联系上,责任这么重大,不牛都不行!
这头牛虽然被称呼为“世界上最牛的牛”,但这头牛也很苦恼:因为没有同伴,生活很寂寞;因为没有配偶,生活没有情调。既然要建设新农村,就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为此,恳请官山村刘继国书记、金桥镇高帆镇长,给这头牛引进几个女同伴,这样不会浪费这片荒芜良田上的优质牧草,也可以丰富牛的生活情调。牛没有贪婪好色之心,不会给领导制造经济、计生麻烦,做到人畜和谐共处。
欢迎转发和拍砖
以上图片证明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的新农村小区没建设好,却导致大片良田抛荒,新农村小区建设得不论不类。村民便在小区荒芜地上放养耕牛。
以下是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官山村因建新农村小区荒芜良田的田亩册子(其中一部分),如今这些上好良田被村里当作宅基地出售了,可村里帐户上却查不到收入记帐。
&& 19:44&&金钱&&+5
&& 19:44&&魅力&&+5
回复时间: 11:02
回复时间: 11:22
牛牛,牛人,牛村,牛倌,牛官,牛屁!
回复时间: 11:46
回复时间: 13:09
这头牛会出大名的!
回复时间: 15:10
金桥镇政府一纸公告,老百姓家中的土地就易主了,土地管理发就这样在金桥镇拐了个弯,有关部门对这样非法转让倒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事情不管不问,其中的腐败只有天知道!
下面的照片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个问题!
回复时间: 17:44
镇政府一纸公告便将老百姓家的田地卖了,比老百姓卖自家的萝卜白菜还便捷呀!
中国电力计量专家
回复时间: 19:44
好帖要顶,关注民生
----------------------------------------------知足常乐.文中元帅BLOG
欢迎来华声湖南论坛
回复时间: 20:08
回复时间: 20:56
中共中央党校举行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并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回复时间: 08:22
莫卖百姓良田,把良田还给百姓,给百姓一口饭吃!
回复时间: 16:50
给老百姓一条活路,给自己一条出路!
回复时间: 23:54
继续关注!
回复时间: 10:36
仔细看了这头牛也很可怜,肩膀耕地都磨烂了!
回复时间: 11:37
物事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回复时间: 18:18
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回复时间: 10:09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回复时间: 12:08
原帖由 三湘风云录 于
10:09 发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回复时间: 14:25
回复时间: 14:27
原帖由 三湘风云录 于
10:09 发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金桥镇(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金桥镇地处上海浦东新区中部,南临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依黄浦江,西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望,东接外高桥保税区和港区,是国家级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开发区域,行政管辖面积25.48平方公里,辖7个村、7个居民区和1个国际社区,户籍人口总数2.8万余人,流动人口8.7万余人,外籍居住人士3000余人。目录 金桥镇地处浦东新区中部,金桥镇户籍人口约26500人,农业人口不足5000人,来沪务工人员约80000人。全镇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就了一个富有活力、人居祥和、健康文明的现代金桥。在浦东新区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金桥镇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 “一流的经济, 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 一流的素质”,以其崭新的容颜,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金桥镇辖7个社区、6个行政村:张桥社区、永业社区、佳虹社区、金浦社区、阳光苑社区、金桥酒店公寓社区、金桥新城社区、金巷村、社庄村 、三桥村、金明村、王家桥村、陆行村。镇政府驻金桥路1388号。1958年属浦东县管辖,1959年成立金桥公社,1961年划为川沙县管辖,1984年置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金明、张浜、三桥、社庄、建庄、金巷、金联、金东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000年,撤销金桥镇、张桥镇,设立新的金桥镇。2006年金桥镇撤销建庄村。金桥镇 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以精深化开发、集约型发展为主线,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配送、物流研发的全方位、系列化配套格局,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上海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企业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最佳供应商。全镇总体经济实力已名列浦东郊区各镇前茅,人均创税位居上海市郊前列。金桥镇(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地灵人杰,古代的阅兵台、城墙遗址、护城河仍历历在目。明代重臣宁良、明代吏部、刑部、户部尚书、河漕总督陈荐、清朝宰相陈大受、清朝封疆大吏陈祖辉诞生于斯。金桥资源丰富。为全国著名的草席之乡,盛产草席、荸荠、稻谷、生猪、鲜鱼、湘莲、柑桔、桃李,草席、荸荠为清代贡品。目录 金桥镇为祁阳县首治(264年~621年为祁阳县城,古祁阳县今分为祁东县和祁阳县),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城东南10公里处。 金桥镇下辖新屋、竹叶、龙溪、映月、黄桥、会皂、朝阳、深柳、银盘、九塘、富子、马桥、深田、云丰、天堂、清塘、路陂、新桥、黎明、月坪、枧桥、龙门、长寿、柿中、平山、胜利、分水、沙冲、黄吉、金竹、福寿、油子、丰仁、许家、楠木、长岭、官山、狮峰、曾家、深山、下铺、宫夏、金桥43个村,黄土岭、新市2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27亩。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93万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4263元。 金桥地灵人杰。东有鲤鱼嘴、十字路;南有蛇形出洞、犀牛望月;西有咸菜庙、猴子山;北有龙头岭、骇神桥。古代的阅兵台、城墙遗址、护城河仍历历在目。明代重臣宁良、明代吏部、刑部、户部尚书、河漕总督陈荐、清朝宰相陈大受、清朝封疆大吏陈祖辉诞生于斯。 金桥资源丰富。为全国著名的草席之乡,盛产草席、荸荠、稻谷、生猪、鲜鱼、湘莲、柑桔、桃李,草席、荸荠为清代贡品。该镇在全国 18个省市设立了草席销售点,所产草席远销东南亚 6个国家和地区。 金桥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北靠湘桂铁路和322国道,南临衡昆高速公路和湘江航道,省道210线穿境而过,白河清水纵贯沃野。 金桥社会事业发达。程控电话国际国内直拨,村组公路四通八达,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电视收视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厂供水清洁,电力供给绰绰有余。城镇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金桥镇党委、政府着力实施“科教兴镇、农业立镇、民营富镇、城镇带动”战略,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环境政策宽松优惠,社会大局稳定安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建立了1.6万亩优质席草基地。先后被评为衡阳市“红旗党组织”、“二五普法先进单位”、“村民自治模范镇”、县“全面绿化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荣获县“招商引资一等奖”、“双文明建设二等奖”、“水利建设三等奖”。 金桥镇得名来由,老街的尽头有条白水河,河上有座金篮桥,传说是观音竹篮所化。附近有座已毁的金篮古寺,新桥村有古祁阳县城遗址,专家考证后发现,除了城内商铺林立外,城外还有一个叫“铺子町”的集贸区域。说明三国时期,古祁阳县城金桥一带的市场已有相当规模。古祁阳县城遗址有一长长的水池,为古县城的护城河。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2534 男 22313 女 20221 家庭户户数 12912 家庭户总人口(总) 42531 家庭户男 22312 家庭户女 岁(总) 岁男 岁女 岁(总) 岁男 岁女 13658 65岁及以上(总) 3495 65岁及以上男 1710 65岁及以上女 178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2024金桥历史金桥历史悠久,春秋属楚南地,西汉属泉陵侯国,吴天纪四年(公元264年)为祁阳县治,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不改。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祁阳县城金桥曾三度为“侯”、一度为“伯”的封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祁阳县治由今祁东县金桥镇迁至今祁阳县老山湾(但老山湾一带目前没发现任何古城遗址,史载不详,现祁阳县仅存明景泰三年即公元1453年建城的今县城浯溪镇)。据史载,在元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摧毁了这座古祁阳县城金桥,后迁址。新中国成立后,金桥为祁阳县第二区;1961年,改制为祁东县金桥区;1995年4月撤区并乡时建立金桥镇。 《祁阳县志》和《祁东县志》记载,三国东吴孙皓元兴元年至天纪四年(264~280)始置祁阳县,县治设今金桥镇西新桥村一带, 为“郡之首邑”、“一等县”、“特等县”。辖今祁东县金桥镇、洪桥镇、白鹤铺镇、风石堰镇、白地市镇、灵官镇、双桥镇、过水平镇、鸟江镇、归阳镇、河洲镇、粮市镇、祁阳县羊角塘镇、黄泥塘镇和潘市镇等15个镇。 吴孙皓始置祁阳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祁阳之名,因县治金桥位于岐山(古祁山)以南,故名祁阳。岐山(古祁山)位于祁东、衡南与衡阳三县交界地带 。金桥的来由(一)金桥,原名金篮桥,又名金兰桥。 相传一千多年前,祁阳县治金桥没有桥,一条五丈阔的白河斩断了南来北往的通途。 河南岸住着个叫周积德的农户。一天,他的两个儿子过河去看外婆,双双都被水淹死了。周积德一狠心,砍下了屋前房后十八棵大水桐,算是把桥架成了。可是第二天,那两个木桥墩便象喝醉了酒,看着看着,垮倒在河心。 木头不行,石头还不行吗?周积德咬了咬牙,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河边的石料垒了几十个大堆堆。 两岸的农户,谁不想有一座桥呢?周积德一领头,千家百户都来了。真是百家钱,千家米,没有钱米就出力。 百多号精壮汉子下到河里捞石脚,可举了七七四十九天,还有捞到河心的实地呢!几百斤重的方石料——放下去,就被流沙卷走了。周积德一气一急,便偏起个脑壳往石料堆堆上撞去,这一撞,却不料撞在一个老叫化婆的破竹篮上。 这个老叫化婆,人人都认得。因为修桥修了四十九天,每到吃饭的时候,她便来了。千家米,千家吃,穷人共着一“苦”字,当然少不了她那一碗,想不到误打误撞,她今天倒救了周积德一条性命哩! 桥没有修成,领头的急得要寻死,大家都难过得低下了头。这时,只听得这位老叫化婆笑嘻嘻地说:“我吃了你们四十九天饭,这只破竹篮就算是我的饭钱吧!”说完,就将竹簿往白河里丢。 说来也真奇怪,一只黄篾破竹篮,一落河面,立即发出了万道金光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哩。河水、流沙,急骤地向河两边闪开,片刻,露出了坚实的河床。接着,只见那竹篮变长了,变大了,变高了,打横了的篮框一头抵南岸,一头抵着北岸,提篮的弓形竹篾化作了一座眩人眼目的金桥。 修桥的人们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等大家回过神来时,老叫化婆却不见了。不但老叫化婆不见了,连周积德也不见了。大家正在急得团团转,却听得周积德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深谢父老乡亲,我随观音菩萨到南海去了。” 大家抬头一看,只见桥头上空,飘着一朵五彩祥云,一位端庄的玉面菩萨坐在莲花台上,旁边站着一个人正是周积德。大家这才明白,那老叫化婆原来是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慌得大家齐刷刷地跪倒礼拜。 据说,那只破竹篮就是观音菩萨采莲用的宝篮。为了纪念菩萨显圣,这座桥就取名为金篮桥。后来,人们又在桥头附近修了一座金篮寺,并塑上了观音菩萨和周积德的神象,一年四季,香火不绝哩。金桥的来由(二)相传,祁阳县治金桥依河而聚,却没有桥可以连通两岸,城民想要过河办事便要乘船渡河,那时候河面很宽,比现在要大上数十倍,而且水流还特别急,每逢初一、十五,河中便会有水怪出没,兴风作浪,吞食人畜。 县城居民请了很多本领高强之人,想要降伏这水怪,可没有半分效果,这些本领高强之人都被水怪卷了走一去无回,县城人民终日人心惶惶。一天有一尼姑来到县城,告诉县城之人说是前来降伏水怪,县城居民都已经对此事失去信心,便劝那尼姑不要去送死,枉做牺牲。 最后那尼姑还是去了,和那水怪大战三天三夜,却也奈何不得那妖孽,只好从身上取出一金光闪闪,形状如篓的宝物,往那水怪身上一投,就见水怪被困其中,沉入水底。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闻水怪做乱的消息,水面也是平静许多,不再是波涛汹涌。 虽然水怪不再出没,可两岸的居民要出入却是很不方便,便商量着搭一座桥,可每次搭桥只要一接近河中央便会出现风浪,使得人们无发施工。 正当县城人民为此事而烦恼之时,上次降伏水怪那尼姑又来到县城,告诉大家水怪只是暂时降伏需要修缮一物镇住它,方能永保太平。县城的居民当日见得那尼姑施法,早就把她看做神仙中人,听得他说只是暂时降伏都暗暗担心,待听需一物镇压,都忙问需要何物。 那尼姑也不多说,只是施法把原本宽两百余丈的河面缩小成现今五丈宽的白河,便叫居民在斗法之处搭桥。如此过了月余,桥已修缮完成,那尼姑喧了一声佛号,飞上天空刹时金光大作,原来是观音菩萨幻化,镇民诚心叩拜不提。 为纪念这位菩萨在此丢失的法宝,县城人民把此地取名金篓,后又改为金篮,那桥也因此而命名金篮桥。后时代变迁,古县城也就变成现在这模样,镇名为了图个便利便更名为‘金桥’。三国至隋朝古祁阳县城遗址位于金桥镇新屋町北部边缘。《水经注》载:“余溪水过县南,入于湘”。余溪水即今流经祁东县的白河。余溪水流经常登第南面9口相连的长塘,塘底有卵石层,传说是护城河遗址,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城南面还有通往邻近大城的古驿道,城对面有铺子町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等遗迹。 《祁阳故城考》具体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民国李馥《祁阳县志·山水志》引李建勋《祁阳故城考》,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1962年版的《湖南省志》载:祁阳“吴至隋的县治在祁东的金兰桥,今祁东县金桥镇。1985年10月,实地勘察证实:古城在金桥镇金兰桥常登第附近。常登北在现新屋町北部边缘,这里有约5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他农田,土壤是由第四纪红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新屋町后面是一带岗丘,前面是开阔的大町,山环水绕,地沃人稠。后面山岗的岭上湾、油子塘、黄家屋、马泉塘都有古墓,墓葬规模较大,出土的汉砖、陶器、铜器、铜币形式古老,这里约有五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它农田,土壤是第四纪经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余溪水流经常登北的南面,城南面常登第有九口相连的长塘,墉底有卵石层,为护城河遗址。余溪水历来通行木船,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当地的国地契据中,还保存故城遗附近计多有关城边的地名,常登北旁边有口塘叫城脚塘,对面有铺子町,当时为古城外的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是练兵之处。经过古城南面的古驿道,向东北到排山通衡阳,向西北通宝庆(今邵阳)和永州,向南通归阳、常宁,是古城通邻近大城的官道。故城东边有驿行庙、马场坪,应是驿站、驿马的所在地。在古城东北有总管庙,1900米处有辖神庙,再向东有城墙口,这此故时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 现金桥镇街头至新桥头沿带均属古祁阳县城,并有县治大院、校场坪、点将台、商业区、驿道、马场坪、驿行庙、总管庙、辖神庙与辖神桥(今在)。其实,“常登第”三字就是“墙垛下”的方言谐音。像铺子町,城墙口等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宁良宁良,字元善,明朝重臣,生于明代永乐年间,祁阳县金兰桥(今祁东县金兰镇)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考取进士,提升为行人首,后迁升刑曹。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于土木堡被蒙古酋长也先所俘,大臣于谦立代宗朱祁钰以御侮。次年,也先送回英宗,宦官曹吉祥、石亨扶英宗复位,挟嫌报复,大杀于谦一派忠良。宁良对人说:“我等头颅可断,官守不可移,不能受权贵指使去干坏事。”他言行一致,坚持与宦作斗争,保全了不少忠良。 不久,宁良升任浙江省参政。有一次,他到浙江诸生中去考察,了解到谢于乔和王海日才学非凡,便把他们并拔第一。后谢、王相继登魁,于乔先中状元;王海日被宁良聘至祁阳,为子讲学于梅庄,后亦于公元1481年考中状元。宁子由于海日的教诲,也以明经廷试天下第一,人们无不佩服宁良识人的才能。 曾上疏《救荒十策》,被皇帝采纳。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浙江左布政使宁良在西湖孤山重修西湖书院(又名孤山书院)。 宁良历任广东按察使,浙江左、右布政使(明朝省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任期能振扬政纪,均赋节役,崇尚俭朴,力戒一切浮夸不实之风,为人所称颂。 宁良《燕冈阴雨》描写祁东县八景之烟江石燕: 石燕江头云暗时,几番风雨出乌衣。 双双仿佛沿林舞,对对依稀遍野飞。 自信生成由地脉,谁知隐见合天机。 还疑此物成虚幻,隐伏何人辨是非。陈荐()陈荐,字君庸,号楚石,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卒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祁阳县咸菜塘(今祁东县金桥镇咸菜塘)人, 累官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的大臣)、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赋税、户籍、军需、粮饷大臣,明朝管理国家财政、经济的最高机构最高长官)、河漕总督(全国河运与漕运最高长官,地位与六部尚书平行)。 荐高祖子铭,为解漕粮殒命。曾祖志荣,恩赐寿官。祖宪。父良能,字汝懿,号德泉,曾任郡吏,赠资政大夫。荐元配周氏,生子朝鼒,继娶曾氏,生子钥朝。朝鼒字韦少,号调卿,刑部员外郎。朝鼒长子兖征,字伯开,广信别驾。朝鼒次子元征,字仲开,号抑唐,常外翰。朝钥字密所,县丞。 陈荐幼时随父亲在公廨读书。陈良能为郡太守办事甚力,太守卸任时,以物相赠郡吏,陈良能独请赐所辑《书经讲义》以训子。太守高兴地答应了。陈荐得了这本书,认真阅读,学业日渐有成,为继任太守史朝富所赏识。隆庆丁卯(1567年)乡试,中举人,辛末(1571年)登进士第。历任松江法官、河南副使、山西参政、监察御史、陕西及四川按察使、云南巡抚,旋迁史部、刑部、户部尚书,兼河道漕运总督。 陈荐为人刚正不阿。明朝宦官权力很大,朝廷大臣争相巴结,甘为宦官干儿义子,连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也畏惧他们。当时设有类似特务机关的东厂,由宦官把持,大臣们路过时都要进去拜访,陈荐任谏官,却过而不入,并投侍生贴而去,东厂的守门人大声怒骂,他不屑一顾,后来陈荐在工作上出了一些差错,宦官们想借机为难他,由于首辅张居正的大力帮助,陈荐才得以幸免。 襄阳郑继子得罪了首辅张居正。有一次,陈荐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巡视各地,出发前,张居正嘱咐他调查郑的为官行事的一些情况,想要加害他。陈荐深知郑继子是个贤能之官,他不顾张居正曾有恩于自己,巡视回来后,第一个推荐郑继子。张居正只好说:“先前我对你说的,正是想知道他(郑继子)的贤能,为的是重用他。” 陈荐做官公正廉明。任松江法官时,县内有两个致仕还乡的宰相因争势而打官司,他不偏袒谁,秉公而断,名声大振。生性刚直,因忤权宦冯保,称病归家。明神宗朱翊钧即位,起用为陕西按察使。时陕西因连年干旱,三秦大地一片荒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荐积极组织救灾,特别是清理陕西国库,得到4万余金,他大胆上书朝廷,请求捐献救济,得到同意,救活了不少老百姓。河漕总督是个肥缺,许多人在这个位子上都发了大财,陈荐总摄河漕时,却洁己奉公,不谋私利,为下属作出了榜样。 陈荐为官洁己奉公,关心人民疾苦,曾疏请改折漕粮,均平排山(今祁东县鸣鹿乡)驿马。关爱家乡祁阳(今祁东、祁阳两县),有两件事至今为县人所称颂。一是请免漕粮。祁阳县为湖广行省(辖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小部分,省城在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边远县,原来没有漕粮。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湖广巡抚因浏阳歉收,向祁阳借谷1000余石,作为漕粮解往京师。这本来是一时补救措施,不料后来便沿以为例,祁阳每年都要向京师交漕粮1000石。并且此谷以粮船起解去衡阳,必须经过溘浪滩,俗称喝罗滩、建新滩等浅滩,粮船重载,每每触礁则船破粮漂,甚至人船俱没。船破之后,上面责成祁阳赔偿,县令复责民补赔再解,如果再次遇险沉没,则责成再赔,加以运费繁多,官史索取,趁机牟利,百姓往往因此而家破人亡。陈荐了解家乡人民的疾苦,要免掉漕粮已经不可能。万历五年(1577年)陈荐为御史,以《漕粮改折疏》呈奏皇上(其理由是:祁阳县漕运交通十分困难,民谚有“上有熊罴岭,下有溘浪滩。熊罴岭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溘浪滩水急礁又多,鱼过要压扁,谷过要成壳”之说),乞求折银缴纳。皇上准奏,漕运之苦才得解除。二是均平驿马。明嘉庆18年(1539年),排山新设驿站,运送公文。衡阳、祁阳两县各出夫45名、马8匹。后来驻地的道台和知府议定再加马6匹。因排山地属祁阳,商议由祁阳人负担。祁阳认为不合理,表示反对,又决定由零陵、道州各州县协济。后来,协济的马没有来,衡阳连前8匹都不管了,22匹马都要由祁阳人负担。五六百里紧急公文,且多行山路,马不堪役,常常倒地而死,须不断补充,祁人因此偏受重累。祁阳上诉,各衙门都说无可稽考。陈荐为户部尚书时,上疏奏请,说明原因,两县平均负担驿马,获准,祁阳百姓才免去额外负担。 陈荐曾多次说过:“平生不为过分事,惟适当而已。”然而每逢大事,却敢做敢为,并能坚守原则。当时的内阁辅臣以及六卿,都交相推重他。 陈荐为官50余年,年老致仕退居林下,闭门谢客,著《古今衷辩》百余卷和《督漕疏草》。遗著有《漕粮改折原疏》和《题全州宗支图》。陈大受()简要生平 陈大受(),字占咸,号可斋,大清宰相,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人。幼沉敏。既长,读书不辍。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及第,选庶吉土。乾隆元年(1736年)授编修,御试第一,擢侍读,充当日讲起居注官,成为乾隆近臣。先后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乾隆十三年(1748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宰相)、军机大臣、太子太傅。历任安徽、江苏、福建巡抚,直隶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首,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两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军民政务)。 陈大受任内勤政爱民,百姓实受其惠。所到之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民受其利,朝廷倚为重臣,深为时人景仰。清廷嘉其政绩,于乾隆十二年冬升陈大受为兵部尚书。十三年,主会试,转吏部尚书,夏,任军机处协办大学士,教习庶吉士,侍讲经筵,当了皇帝的先生。秋,摄户部尚书。这时正对金川用兵,军事如织,陈大受日夜被召见,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平金川后,出任两广总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积劳成疾,卒于卒于两广总督任所。死后谥文肃。有《陈文肃奏议》。 陈大受有四子:辉祖、绳祖、严祖、及祖。长子陈辉祖以荫生由户部员外郎、迁郎中、军机处行走,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两省军民政务)、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闽浙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兼浙江巡抚等要职。 佚闻趣事 ● 陈大受少时家贫,其父为人佃耕。同族有商人经常外出贩鱼,家有很多藏书,陈大受为其看家,并借此读书。 ● 陈大受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因此为官勤政爱民。在安徽、江苏巡抚任上,正值荒年,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以槐树叶、观音土为食。他劳心积虑,筹谷赈济百姓。采取开官仓、贷社谷、向外省购粮、阻截上缴漕米等帮助百姓度过灾荒。任安徽巡抚时,因连年饥荒,盗贼蜂起,地方官员逮捕了600多人。经审讯均为一些饥民,他深表同情,将他们全部予以释放。他还非常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在安徽推广一种耐旱增产的水稻种子,促进了粮食增收。 ●陈大受任事富有远见卓识,不落俗套。遇荒年不禁商贾,不禁囤积,有人对此予以责难,他说:“商人贮米,得少利则散,民赖以济”。他还主张“以工代赈”,由朝廷出资,招揽百姓修筑城池,建造庐舍,疏通沟渠,加固堤岸,既能帮助百姓度荒,又有利于公益事业。对工程建设他注重质量,不随便省费,常说:“用省工恶,他日修更倍之,作百年之计,不宜节于目前”。 他悉心治理,政绩卓著,使江淮数百万农户,在荒年中饥饿者得以饱食,死亡者得以掩埋,为当时封疆大臣中所罕见。 ●陈大受还非常重视台湾作为国家门户的作用。任福建巡抚时,台湾按旧例每年将粮谷运往大陆,后来积欠越来越多。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上奏朝廷,免除台湾历年的积欠。他深谋远虑,认为台湾是福建的藩屏,一旦用兵,粮草运输必然艰难,于是千方百计增贮积谷40余万石,以备急需。 ● 陈大受处事不顾自身的利害得失,曾说:“历事多而利害明,受害即在此。”清代文学家方苞认为这是名言,“可为庸庸者之药石”。 史籍记载 陈大受,字占咸,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躬耕山麓。同舍渔者夜出捕鱼,为候门,读书不辍。雍正十一年,成进士, 选庶吉士。乾隆元年,授编修。二年,大考翰詹诸臣,日午,上御座以待。大受卷先奏,列御试第一,超擢侍读。五迁吏部侍郎。四年,授安徽巡抚。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庐、凤、颍诸府时多盗,有司多讳匿,大受定限严缉,月获盗五十辈,得旨褒美。淮南、北洊饥,发仓谷赈之。谷且尽,继以麦。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麦熟,禁鵕麹造酒及大商囤积。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福建安溪有旱稻名畲粟,不须溉灌,前总督郝玉麟得其种,教民试艺有获。因令有司多购,分给各州县,俾民因地种植。事闻,上谕曰:“诸凡如此留心,甚慰朕怀。” 是年,调江苏,疏请饬粮道较定各州县漕斛,及先冬令民搜蝻子。屡谕嘉奖,并以搜蝻子法令直隶总督高斌仿行。常州、镇江、太仓三府州被水灾,发仓治赈。江南旧多借堰圩塘,或有久废者,被水后尤多溃败,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大受出官粟借之,召民兴筑,计时而成。於江浦缮三合、永丰、北城诸圩,於句容复郭西塘黄堰,苏州、太仓疏刘家河,灌溉潴泄,诸工毕举。七年秋,黄河决古沟、石林,高、宝、兴、泰、徐诸州县罹其患,大受驰视以闻。上命截漕米协济,大受乃命多具舟,候水至分载四出,舳舻数百里,一日而遍。丹阳运河口藉湖水灌输,淤沙需疏濬,大受奏定六年大修,每年小修。后高宗南巡,御制反李白丁都护歌曰:“岂无疏濬方,天工在人补。轮年大小修,往来通商贾。”盖嘉其奏定岁修法利於漕运也。 十年,有旨蠲明年天下钱粮,大受疏请核准漕项科则,晓谕周知;汇覈地丁耗羡,同漕项并完;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得旨嘉奖。户部议禁商人贮米,大受谓:“商人贮米,得少利即散,贮不过一岁,民且利焉。请弛禁便。”又言:“城工核减,意在节用。用省而工恶,再修且倍之。”上皆韪其言。常州俗好佛,家设静堂,自立名教。江宁、松江、太仓渐染其习。大受疏请饬有司防禁,移佛入庙;堂内人田屋产,量为处置。上谕曰:“此等事须实力,不可欲速。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十一年,加太子少保,调福建。十二年,疏言:“近海商民,例许往暹罗造船贩米。内渡时若有船无米,应倍税示罚。”部议从之。疏言:“巡台御史巡南北二路,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具厨传犒赏,往往滥准词讼。又於额设胥役外,俾奸民注籍,恃符生事。”上命自乾隆五年起,巡台御史均下部严议。又疏言:“台湾番民生业艰难,向汉民重息称贷。子女田产,每被盘折。请拨台谷二万石分贮诸罗、彰化、淡水诸县,视凤山例接济。其不原借者听。”报可。台湾民、番杂处,土音非译不通。有奸民杀人贿通事,移坐番罪,疑之,再鞫,竟得白。或言海上有岛十四,为田万馀亩,可开垦,前政以入告。大受以岛地久在禁令,一旦开禁,聚人既多,生奸尤易。设兵弹压,为费弥甚,利不敌害,辄奏罢之。召授兵部尚书。 十三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军机处行走。十四年,金川平,晋太子太傅。秋,署直隶总督。十五年,授两广总督。陛辞请训,上曰:“汝直军机处两年,万几之事,皆所目击,即朕训也。何赘辞?惟中外一心足矣。”寻命协理粤海关。两粤去京师远,吏媮民哤,大受以猛治之,举劾不法吏,政令大行。十六年,以病乞解任,温诏慰留。未几,卒,赐祭葬,谥文肃,祀贤良祠。 大受眉目皆上起,丰髯有威。清节推海内。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子陈辉祖,自有传。 (《清史稿》卷三百七·列传九十四)陈辉祖(?~1783)陈祖辉,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人(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大清宰相陈大受子,清朝大臣。以荫生由户部员外郎、迁郎中、军机处行走,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两省军民政务)、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闽浙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兼浙江巡抚等要职。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陈辉祖任广西巡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广西巡抚陈辉祖奏请维修灵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陈辉祖任湖北巡抚;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陈辉祖兼署湖广总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陈辉祖与刘墉查勘湖北沔阳州冲溃堤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陈辉祖任河南巡抚;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陈辉祖为河东河道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二月,陈辉祖为江南河道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八月,陈辉祖暂署两江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二月,陈辉祖与阿桂、富勒浑、李质颖勘视海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授陈辉祖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督办塘工;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月,陈辉祖因四弟甘肃理环县知县陈严祖,为王檀望贪污大案成员,贪污四千八百两,坐瞻恂情弊罪,受株连,降三品顶戴留任,罚交议罪银三万两;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陈辉祖褫职逮问;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以牟利营私闽浙总督陈辉祖的弟弟陈严祖要交三万两议罪银,向他求助。陈辉祖于是非法侵吞了一千六百两银子,交给弟弟陈严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因牟利营私陈辉祖被乾隆帝赐自尽。金桥镇(四川省双流县金桥镇)目录金桥镇(原名擦耳乡)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区,是成都市双流县西部的一个重镇,与温江.新津.崇州三县(市)接壤;距双流县城8公里,24米宽的金华大道由西向东贯穿其境,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辖26个行政村.4个场镇,总人口35999人;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均属都江堰自流灌溉。镇政府所在地擦耳岩是通经崇州市和大邑县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金桥镇位于美丽富饶的金马河畔,是双流县西部重镇,总人口36000余人,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与新津、崇州、温江接壤。这里距双流县城9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1公里,县级公路双崇路贯穿全境,镇级公路8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全国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绿化先进镇,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镇内沟端路直树成行,风景格外秀丽。 成都市垃圾处理厂、长虹钢铁公司、岷江水厂为金桥经济形成新的增涨点;昆山村城市菜地是双流县“土地向业主集中”的中心示范村,法国威迈、虹禾原野、种都种业等跨国公司、国内知名龙头企业,纷纷落户金桥。 金桥镇还规划建设了“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千亩高档水产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中药郁金科技示范基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金桥镇必将成为成都市民不可缺少的无公害农产品供应中心和调控基地。 勤劳、质朴的金桥人民欢迎社会各界前来经商发展,高效务实的金桥镇党委、政府将会给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6000多金桥人民将成为你坚强的后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你会有丰盈的收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该镇以加大基础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经济,用三个有利于来检验各项工作。到今全镇了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电话,镇内从事农牧业.工业.个体生产经营业的大小企业500多家(包括电子、化工、建工、建材、鞋业、制衣、旅游、度假等行业)。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3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72元,1997年实现小康镇,1996年荣获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金桥镇(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金桥镇位于万盛区北部,与重庆南川市、綦江县接壤,距万盛主城区21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48个合作社,6038户,19331人。是万盛区农业总量最大、农业适宜性最广、乡村风格保留最好的一个镇。目录 金桥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重庆民间吹打乐之乡”、重庆市爱国慈善历史名人刘子如故乡,即将动工兴建的万盛区生态旅游重点工程青山湖水库所在地。两万多勤劳善良的金桥人民在不竭的历史长河 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民间文化,有“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誉的金桥民间吹打,著名爱国慈善历史名人刘子如纪念亭、墓地、故居及汉代崖墓群等,既丰富了地区人文资源,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金桥镇原名金灵乡,以当地金灵庙而得名,1966年9月,寓“人民公社是金桥”之意改名金桥乡。1992年12月,原青山、金桥两乡合并成金桥乡。2001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全镇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48个合作社,5484户农户,20176人。 金桥地处万盛区西北缘,距万盛主城区21公里。属立体状丘陵地区,海拔高度750——900米,平均气温为 15 C°。森林覆盖率达45%。该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林木茂盛、四季常青,极具种养殖业发展优势。 金桥是全区著名的农产品出产地,境内有1万亩优质稻基地、1万亩蚕桑基地、5000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该镇的粮食、蔬菜、肉食品大量运往万盛和重庆,深受顾客青睐,为万盛乃至重庆城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金桥被区旅游局纳入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境内有清幽凉爽的青山,秀美安详的九龙湖,优美壮观的栀子林、麻竹林、甜柿林,险峻的流水崖瀑布,清幽的坪上汉代崖墓群等古迹、景点15处。还有近代中国西南著名实业家、爱国主义者、慈善家、教育家——刘子如先生的纪念亭、故居、墓地,先生入选重庆市百大历史名人之一。金桥民间吹打获得“巴渝十大民间艺术”,蜚声市区。 结构调整突特色。 依托项目,狠抓投入,再添活力,促成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321”工程建设。即建设万亩优质蚕桑、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优质稻三大基地;扩展金桥、林家岗两个集镇;壮大一个纸业集团。通过“321”工程建设的有力拉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2004年,粮经比例调整为45:55。蚕桑面积扩展到1万余亩,其中密植桑园5200亩,年发蚕种2500余张,产蚕75吨,收入98万元;蔬菜面积1.3万亩,其中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年产蔬菜23228吨,收入2438万元,其中以蕃茄、藕、菜椒、蔬菜制种为主,种植面积分别为781亩、593亩、573亩、1186亩,分别增长4.13%、29.48%、10.83%、6.65%;种植水稻1.5万亩,其中优质稻1万亩。金桥蚕茧品质居重庆第二,金桥优质大米在市农展和区首届农展中倍受称赞。笋用竹、油菜、生猪、小家禽、小杂粮比上年均有增长。全镇外出务工3619人,同比增加883人,增长32.27%。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基础设施呈现新变化。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乡镇争取和投入资金600万元,优化以水、电、路等为重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完成了农用低压电网改造。建成张三塘小流域治理青山村段工程,工程主体部分的4公里路带沟和2.5公里水渠已开始发挥作用。如今清水在山腰流淌,附近村社4000多人、12000多亩土地将不再“口渴”。高质量完成了“金拱”、“金堰”出境公路改造,正在进行“红石”公路改造,“金拱”公路油化。同时,投入人力物力,改造场镇中心片区危房,实施场镇饮水项目,实现有线电视连网,改善场镇卫生设施,扩大了集镇规模,提升了集镇功能,增强了周边辐射能力。得以优化。带动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有了新起色。金桥纸业公司是金桥镇“土生土长”的区级优势骨干企业,该公司成功收购南桐造纸厂地面资产,正处于产品升级、技术换代和资本扩张的关键时期;金桥包装制品厂成功租赁南桐纸箱厂生产线,发展前景看好;青山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煤矿产销两旺,效益明显;金桥页岩砖厂及其他小型工商企业保持稳中有增,势头较好。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3650万元、工业增加值660万元、工业营业收入3650万元、工业利润110万元、工业入库税金190万元,均达到计划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17.52%、20.66%、19.71%、44.74%、25%。金桥镇(四川省蓬溪县金桥镇)蓬溪县金桥镇,于1951年从蓬溪县高坪乡分出建立,因驻地金马桥而得名。1958年并入高坪,1961年复设。1992年9月并入高坪镇,1998年9月复设。乡址梁家祠堂,距县城68公里。2005年末全乡幅员面积27.6平方公里,有耕地9927亩。2014年2月撤乡设镇。目录蓬溪县金桥镇辖金黄村、过军坝村、蛇亭咀村、石岩湾村、翰林村、瓦房沟村等6个村,56个村民小组。有居民3295户,总人口11495人。现为遂宁市金桥新区(蓬溪经开区)。蓬溪县坚持“建成一个园区、崛起一座新城”的理念,以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努力将金桥新区建成现代产业之城、开放创新之城、品质生态之城、人本至上之城,到2015年,金桥新区建成区将达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成为遂宁市城区城市发展五大新组团之一,成为全市、全省“两化”互动的新典范。金桥新区总占地面积30.89平方公里,启动区包括1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和7.5平方公里核心区。新区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一是工业集中区。以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档家纺为主导,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10强企业。二是商业聚集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城市综合体、都市工业。三是商住旅游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开发高规格商住、文体旅游产业。金桥新区未来将成为遂宁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遂宁城市的五大组团之一,纳入遂宁“一城八区”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整合链接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档家纺等现代产业,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快速实现与遂宁市和成渝经济区的产业接轨,展示一个现代开放、品质生态、创新科技、产城一体的滨水新区。蓬溪县金桥镇黑柏沟两河口,是清代宰相张鹏翮祖居地,此可参见胡传淮编者《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201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张氏名人甚众,主要有:张鹏翮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清四川遂宁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及第,历任礼部郎中,兖州、苏州知府、江南学政、浙江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史称“清官”、“贤相”。随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为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作准备。1700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10年,治清口,塞六坝,筑归人堤,采用逢湾取直、助黄刷沙的办法整治黄河,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张问陶 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五十五年 (1790)三甲第55名进士。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检讨;嘉庆五年(180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称病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申时,病逝于苏州,归葬蜀中故里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及《补遗》,共26卷。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代表。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祁东县金桥镇
浏览次数 : 3714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