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因做错实验而闻名的国际互认实验室标志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试管;③长颈漏斗;④集气瓶.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E中的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E或F(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化学方程式2KClO32.△2KCl+3O2↑.
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在两个反应中它起催化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2H2O+O2↑.
(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反应随开随关.
(5)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小雨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了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小晴: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晴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雨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
①小晴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等新物质.
②如何证明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锰酸钾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③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解:(1)图中①是铁架台,②是试管,③是长颈漏斗,④是集气瓶.
故答案为:铁架台;试管;长颈漏斗;集气瓶.
& & &(2)图A中的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而应略向下倾斜;E中的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
故答案为:①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E中的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
& & &(3)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E或s收集,就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
2KCl+3O2↑;C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应该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E或F;2KClO32
2KCl+3O2↑;二氧化锰;催化;2H2O22&
2H2O+O2↑.
& & &(4)B装置通过控制阀门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和结束,使反应随开随关;
故答案为:反应随开随关.
& & &(5)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故答案为: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 & &(6)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高锰酸钾本身会产生氧气,故不是催化剂
②从催化剂的概念分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本题中高锰酸钾分解了,那么本身的化学性质改变,自身分解了,质量当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③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其中的二氧化锰改变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充当催化剂的是二氧化锰,而非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
①高锰酸钾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等新物质.
②锰酸钾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③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仔细观察图示,根据平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题;
(3)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选择发生收集装置;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C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分析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
(4)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要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选择通入口;根据氧气助燃的性质验满;
(5)题干中关于实验的叙述特别强调了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使用,加热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从现象上来看,好像是高锰酸钾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但是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这不符合催化剂的定义.(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材料二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乐乐题库
& 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习题详情
26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90.0%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材料二&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广东省中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表现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回忆教材中关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体现了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题中材料“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了分子束外延等先进方法以及生长的新材料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体现了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题中材料“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有人说,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这是意识的作用”这一观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中的观点,本题设问中“有人认为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这是意识的作用”这一观点只强调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作用,是不科学的。解答本题学生既要从意识的特征等方面入手,肯定意识的作用;也要从客观物质条件及社会实践方面说明仅从意识方面考虑是不科学的。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与“(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相似的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型微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微型企业规模较小、产品低端、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当前,由于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原因,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有的甚至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2011年4月以来,浙江温州的江南皮革、波特曼等知名企业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老板出逃或企业濒临破产。材料二&政府干预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当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正在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10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率领大批高官到浙江地区调研。温家宝总理指出:银行应提高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设定小型企业贷款比例和贷款增速目标,并降低小型企业的信贷成本。总理还表示中小企业应享有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将继续实施新的政策,在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前,中央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分赴各地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判断经济走势,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材料三&浙江省是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非常活跃的地区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浙江人重功利、讲实效的传统,但功利主义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今天,小型微型企业走出困境,浙江人提倡的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经济学依据并为国家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16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提倡“浙江精神”的必要性。(10分)&&&&
中国普尔斯马特(以下简称“普马”)打着“洋品牌”的旗号,用8年时间在全国连续开设了46家连锁店。然而从2008年初夏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有店全部倒闭,累计欠债20亿元,给我国现有商业体系、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隐患。普马畸形扩张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供应商对“洋品牌”的迷信,唯外资马首是瞻,丧失警惕性,当然会导致错误。这说明要获得正确的认识①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②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③需要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④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④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起,中国孩子则倾向于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材料二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材料二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相似的习题。法一医药实验室召回两批利尿药物 错包装安眠药
中国网 .cn  时间:
中国网6月9日讯 据法国《费加罗报》6月8日报道 今日,法国药品管理局(ANSM)宣布:将召回Teva医药实验室生产销售的两批利尿药物。主要由于药物在包装的时候,错把该实验室生产的安眠药当成了利尿药物,造成药物和包装不符的情况,因此决定予以召回。随后,药品管理局进一步解释称:Teva实验室的镇定催眠片佐匹克隆为7.5毫克/盒(也称为宜眠安),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失误,错把它装在Teva实验室生产的速尿灵的包装盒里了,而它的通用包装是则40毫克/盒。
药品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召回药品的生产批次是Y175(失效日期是08/2015)和 Y176(失效日期是08/2015),每批次有95.000盒。从今晚起,该药品将停止销售。正在服用该速尿灵的患者(治疗排尿问题的成药),应立即停止服用。从6月8日周六开始,购买了该药物的患者可以拿着药盒前往药店,更换一盒新的。(实习编译:吴平西)
责任编辑: 王晓萌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主编信箱 :luoqi@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B. 使用前轻轻地来回拉动挂钩几次C. 使用前应校零D.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沿竖直方向拉动
【思路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测量值;(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4)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
【解析过程】
A、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但不是必须竖直拉动.此选项错误;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需要校零.此选项正确;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此选项正确;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范围.此选项正确.故选A.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当前位置:
>>>小华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如图所示.下面列出..
小华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如图所示.下面列出了他的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B.两灯并联在6V的电源上时,“6V&6W”的灯更亮C.两灯串联在电压合适的电源上时,可以只有一盏灯正常发光D.两灯串联在9V的电源上时,“12V&12W”灯的实际功率比较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两灯泡正常工作时,额定电流为:I1=P1U1=12W12V=1A,I2=P2U2=6W6V=1A,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故A正确;B、两灯泡的电阻:R1=U1I1=12V1A=12Ω,R2=U2I2=6V1A=6Ω,两灯泡并联在6V的电源上时,灯泡的功率:P1=U2R1=(6V)212Ω=3W,P2=6W,P1<P2,故B正确;C、当两灯泡串联,通过的电流为1A,R1两端的电压U1=IR1=1A×12Ω=12V,R2两端的电压U2=IR2=1A×6Ω=6V,电源电压U=U1+U2=12V+6V=18V时,两灯都正常发光,故C错误;D、两灯串联在9V电源上时,流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由P=I2R知,R越大,P越大,因为R1>R2,“12V& 12W”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故D正确.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华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如图所示.下面列出..”主要考查你对&&电功率,额定功率,电功率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功率,额定功率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率:1. 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2. 单位:国际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00W 额定功率:1. 定义: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会损坏;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无法运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补充:实际生活中的照明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就越小,在总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就越大,因此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就越大,这样,分给用电器的电压就越小,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也就越小。所以灯开的少时比灯开的多时要亮些。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用电灯照明,所以电灯发的光就比深夜时的暗。灯丝通常在开灯瞬间被烧断的原因:&&&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几十摄氏度,电阻变化不过百分之几,可忽略不计,但电灯的灯丝(钨丝)不发光时(温度几十摄氏度),电阻较小,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较高,达 2000℃左右,电阻值就要增大许多倍。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灯丝的温度还没有升高,由于电阻还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根据P=U2/R,这时实际功率最大,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所以通常灯丝容易在开灯时的瞬间烧断。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 定义式:P=W/t2. 常用公式:P=W/t=UIt/t=UI,即P=UI并、串联电路的总功率: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所以又因为,所以即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电器的电功率之和。串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 所以又因为,所以灯泡铭牌问题 & “铭牌问题”是电功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用电器的“铭牌”。如图:灯泡上的铭牌。“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 “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另外可知:U额=220V,P额=25W。例:甲、乙两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 “110V 40W”字样,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220V电路中,比较两灯的亮度,则(& ) A.甲灯亮B.乙灯亮 C.一样亮D.无法判断
解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I2R,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灯更亮一些。根据有。,R乙=,所以,甲灯更亮一些。
公式法计算电功率:1. &&&&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2. P=UI&&&&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理论依据。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来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
发现相似题
与“小华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如图所示.下面列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98814018442766334228582763102133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实验室认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