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壸怎么画不响振动片向里还是向外拨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初中物理综合复习要点 物理综合复习要点一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 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
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 ? m=109nm 例:45 ? m=4.5 × 10-5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 s 和 t 的单位化成 m/s 或者 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 5 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 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 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 t=100m/s × 5s=500m 5 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 t=340m/s ×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 v= 0.23dm=2.3 × 107nm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运动的世界V + V2 s 来计算,切勿利用 V= 1 来计算。 t 2例:汽车在长 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 50m 的速度为 20m/s,后 50m 的速度为 10m/s,汽车在这 100m 公路 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t=s 50m = =2.5s v 20m / s s 50m 后半段时间为:t= = =5s v 10m / s s 100m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13.3m/s t 7 .5 s应用练习: (选填“运动”、“静止”)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1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2s 内通过的路程是 5m,则它通过 20m 路程 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3. 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 在开始 5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 接下来的 15s 时间内作速度为 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 20s 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是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1:6,运动路程之比是 3:2,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 20m/s 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 1 根电线杆在 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 1 分钟时间共有 41 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 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 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 2 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 只需 40 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分钟。 9.某物体以 8m/s 的速度通过全程的 2/3,通过剩余 1/3 路程的速度是 21.6km/h,求全程的平 均速度。二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2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 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 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 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解 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 S,则S S — =2 340 5200解得 S=727.6m解 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 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 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 S=vt=5200m/s × 0.14s=727.6m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A.赶快将门窗关紧;)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 C 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A.音调; 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B.音色; C.响度;)D.以上都不对。 ( )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 D.音色。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 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C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失了,这是因为 B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 。3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7.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8.声音要靠 (1) (2)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 秒后听到回音, m。. 中传播.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 __________ ;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 2 个例子。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 你任选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 材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操作过程 用小锤敲击鼓 发生现象 鼓发声 示例:鼓、小锤 1 2 3 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问: 若他喊时离高崖是 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三 多彩的光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 × 108m/s, 2、 光的反射: (1) 反射定律:(3 条) (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 (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 点) (4) 作图:(如下)3、光的折射: (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 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 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 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 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 T 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 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f,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 (2)倒立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将 u 或者 v 跟 2f 进行比较。4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u&2f:物大 ? 缩小 u=2f:物等 ? 等大 u&2f:物小 ? 放大(同理,可应用在 v 上) 物距 u 成像特点 像距 v 应用 f&v&2f 如照相机;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V=2f 物体在焦距上(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测焦距 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幻灯机、投影仪 (f&u&2f), u=f 射出平行光,不成像 制作平行光源 V&u 物体在焦距之内(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例:(10 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 16 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的 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10 厘米 B 20 厘米 C 30 厘米 D 40 厘米 解:缩小 ? 物较大 ? u&2f ? u&32cm 即选 D。 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 放大倒立的实像1.(10 广东)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 ______. 请你列举 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 宁夏)(2 分)“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 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10 佛山)如图 2 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 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A.立竿见影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 )4.(10 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10 临沂)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 50°,则( 5.A. 反射角应为 50° B. 折射角应为 40° C: 折射角应为 50° D. 反射角应为 40° 6.(10 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 1 所示,让被测 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 7.(10 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8.(10 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 90 度 D 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9. (10 福建宁德)小明身高为 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lm 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 1.70m.当他再后退 1m 时, 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__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____ ____ 反射.’10.(10 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11.(10 烟台)在图 12 中,AO、BO 为点光源 S 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 S 和 S5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 像的位置并画出光路线。 12.(10 河南)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 P 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 a 所示, 天降大雨时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 P 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 b 中利用光路图 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 13.(10 福州)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ABC ) D.D14.(10 北京丰台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离镜头的距离 u 和镜头焦距 f 的关系是( A. B. C.15.(10 广东)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BCD )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6.(10 山西)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距离可能是 A 10 厘米 ( ) B 20 厘米 C 30 厘米 D 40 厘米17.(10 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 16 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18.(10 大连 B)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 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 i 。 19.(10 江苏宿迁)如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 焰所成的像是 (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 _ (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 (填“左”或“右”)移动。 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10 40 50 70cm 20 30 60 20.(10 福建泉州)如图 9 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 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一个缩小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 (选填“A”、“B”或“C”) 21.(10 湖北黄冈)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 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 A. 站在游泳池边看到池底好像变浅 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A 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 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指出一个物理现象: ________ ) 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 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 ) _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 _点。 点;若想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22.( 10 辽宁本溪)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 ) B. 坐在教室的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 B 照相机底片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 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的 ,该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 。 623.(10 北京丰台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4.(10 哈尔滨)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38.(10 福州)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 6 所示, 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 33.(10 湖南郴州)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_______色, 看到的字是_________色.四物态变化7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 [作业练习] 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o C 的房间里,冰将( ) A、能继续熔化 B、再熔化一会儿 C、不能继续熔化 D、都有可能 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 ) A、小河的水结冰 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 C、水蒸发成水蒸气 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 4.(多选)萘的熔点是 80.5℃,则萘在 80.5℃时的状态可能是(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 D. 固态、液态、气态共存 5.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 错误的是( ) 错误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6. 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A.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 晴天在地上晒小麦 C.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7.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 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 ℃,最低气温可达 ℃,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8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A. 酒精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寒暑表 D. 都可以 8.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悬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悬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 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 油烹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则保持不变 9. 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 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操作比较( ) A. 第一次省时间 B. 第二次省时间 C. 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 第一次省燃料 10. 把盛有水的大试管插入同样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 所示,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时,试管中的水将( ) A.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开始沸腾 C. 不可能达到沸点,且不能沸腾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五 力知识点归纳1、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体系结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 ?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物体间有相互作用 ? ? ?力的性质( 相互性、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 ?力的作用效果(两种) ? ? ? ? ? ? ? ?力的三要素 ? ? ?力的描述 ?力的单位 ? ? ? ?力的表示?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 ? ?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 ? ? ? ?测量力的工具 ? ?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步骤 ? ? ? ? ? ? ? ? ? ? ? 力? ? ? ? ? ? ? ? ? ? ? ?弹力?概念及常见的弹力 ? ? ? ?相互作用的力:特征 ? ? ? ? ?概念及符号表示,作用点 ? ? ? ?力的分类?重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 ?大小 ? ? ? ? ? ?概念及产生条件 ? ? ? ? ? ?滑动摩擦 ? ? ? ?分类?滚动摩擦 ? ? ? ? ?静摩擦 ? ?摩擦力? ? ? ? ? ? ? ?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 ? ?增大摩擦的方法 ? ? ?摩擦的利弊? ? ? ? ?减小摩擦的方法 ? ? ?小练习:10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1.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 ) A.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瓶子受到的向下滑力减小 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重力不变. 2.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力推它,但是木箱仍静止,下面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 B. 木箱受到的推力等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力 C.木箱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3.下 列测量工具中,能够直接称量物体重力的是( ) A.天平 B.弹簧秤 C.杆秤 D.磅秤 4.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 1N 的是(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6.下列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的弹簧 B.被压弯的竹枝 C.拉开的弓 D.拉长的橡皮筋 7. 弹簧下原有 2N 重物,当撤去重物后,弹簧缩短了 2 cm,当将 10N 重物挂在弹簧下时,弹簧长 15 cm, 则弹簧原长是( ) A.10 cm B.5cm C.2cm D.1cm 8.下列摩擦中,不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A.滑 雪时,滑雪板与雪地 的摩擦 B.擦黑板时,板擦与黑板的摩擦 C.慢刹车时,闸皮与自行车钢圈的摩擦 D.在地面上滚动的皮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9.自行车刹车时,手捏闸越紧 ,车轮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这是因为( ) A.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B.使接触面更粗糙 C.增大了压力 D.使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 10.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太紧,他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 摩擦 11.把一个钩码拿到月球上分别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所受月球对它的引力,其结 果与在地球比较( ) A.都一样 B.都变小 C.天平所测结果不变,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 D.天平所测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变 12. 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6N,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8N 时,该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6N B.8N C.2N D.14N 1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14.甲、乙两人在水平方向各用 10N 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20N B.10N C.5N D.0N 15.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一阵 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飞舞;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 回;③用力捏小皮球,皮球变瘪了;④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1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六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知识体系结构? ? ? ? ? ?力的合成概念 ? ? ?力的合成 ?合力与分力 ? ? ?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方向相同 F合 = F1 + F2 合力方向与原方向相同 ? ? ? ∣ 合力方向与较大力方向 相同 ? ?方向相反 F合 = F1 — F2∣ ? ? ? ?内容 ? ? ? ? ?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一 种属性 , 它不是力 ? ? ?特征? ? ?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 、 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 ? ? ? ? ?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运动状态越不容 ? ? ? ? ? ?易改变 ,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 力与否无关 ? ? ? ?运用: 分析惯性现象 ? ? ? ? ? ?静止状态 ? ? ?分类 ? ? ? ?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 ? ? ? ? ?平衡力?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 , 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 ? ? ? ? ? ?这几个力叫平衡力 ? ? ? ? ? ?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力的平衡 ?平衡特征 ? ? ?受合力为零 ? ? ? ? ?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 ? ? ? ?大小相等 ?二力平衡条件 ? ? ? ?方向相反 ? ?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 ? ? ? ?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 ?关系?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 因 ? ? ? ? ?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 ?平衡力? ? ? ?或者说是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 ? ? ? ? ? ?力与运动? ?由静止变为运动 ? ? ? ? ? ? ? ? ?由运动变为静止 ? ?物体受力? ? ? ? ? ? ? ?非平衡力?运动速度由慢到快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运动速度由快到慢 ? ? ? ? ? ? ? ? ? ?运动方向改变 ? ? ? ? ? ? ? ? ?力 与 运 动课堂小练习12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1.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 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 个力是 500N,合力 是 800N 则另一个力 是 。 2.沿同一直线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力 F1 和 F2,其合力的最大值是 60N,方向与 F2 相同;合力的最小值 是 10N,方向也与 F2 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大小 F1、= N,F2= N。 3.对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C.合力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D.合力一定等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4.弹簧测力计下 15N 的物体,手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托住这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0N,则 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大小为 ( ) A.15N B.10N C.5N D.0N 5.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 8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 重物将(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下落 C.停在空中一段时间,再下落 D.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6.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跳远运动员相利用这一自然现象,使自己跳得远些,正确结论是 A.由东向西跳最有利 B.由西向东跳最有利 ( ) C.由南向北跳最有利 D.无论向什么方向跳效果都一样 7.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它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这对平衡力是( ) A.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物体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8.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上的乘客,面向汽车前进方向,当乘客突然感觉座椅的背与他压紧,此时 汽车的运动状态是(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突然做加速直线运动 C.突然转向拐弯 D.突然刹车 9.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投掷点应选在( ) A.目标的正上方 B.目标的左、右上方均可 C.接近目标的正上方前提前投掷 D.飞离目标的正上方后投掷 v车 10.如图 9-2-1 所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 A B 滑桌面上放着物体 A、B,A 的质量较大,在火车突然停止时, 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在它们离开桌面前(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图 9-2-1 C.可能相碰 D.无法判断 11、小明用 80N 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一个重 200N 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 9-3-1 所示。如果小 聪再给木箱加一个 100N 竖直向下的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木箱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继续匀速前进 100N B.木箱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将立即停下来 C. 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运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200N D.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运动的速度会逐渐减慢,最后停下来 12.下列情形中人或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图 9-3-1 A.匀速下降的空降兵 B.正在荡秋千的小明 C.被投向篮筐的篮球 D.球绕地球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 13.关于一列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运动的火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火车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可以断定火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从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推知火车的牵引力为 0 C.因为火车的重力与火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火车的运动状态不变 D.因为火车受到的合力为 0 所以火车的运动状态不变13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七 压强? ?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 表面上的力 ? ? ? ? ?压力及作用效果 ?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 接触 , 且接触面间相互挤压 ?作用效果:压力越大,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 ? ? ? ? ? ? ?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 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 ? ? ?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 用效果的物理量 ? ?定义 ? ? F ? ? ?计算公式: P = S ? ? ? ?压强 ? ?单位 ? ? ? ? ? ?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 流体 ? ?流体压强 ? ? ?流体压强: ? ? ? ? ?增大压力 ? ? ?增大压强的方法 ? ? ? ? ?减小受力面积 ? ?压强大小控制 ? ? ?减小压力 ? ? ? ? ?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受力面积 ? ? ? ? ? ?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 规律 ? ? ? ? F ? ? ? ? ?计算公式 ?规则容器: P = S ,或 P = ρgh 液体的压强 ? ? ? 压? ?不规则容器: P = ρgh ?大小 ? ? ? ? ? ? ?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 有关 ? ? ? 强? ? ? ?定义 ? ? ? ? ?连通器和 ?连通器 ?原理 ?? ?应用 ? ?? ? ?液压技术 ? ? ? ?液压技术 ?密闭液体的特性 (帕斯卡原理 ) ? ? ? ?应用 ? ? ? ? ? ? ? ? ? ? ? ? ? ?定义 ? ? ? ?产生原因 ? ? ?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 ? ?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 ? ? ?大小 ?标准大气压的值 ? ? ? ?测量工具 ? ? ? ? ? ? ?变化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 增加而增大 ? ? ? ?液体沸点随表面气压的 增大而升高 ? ?14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1、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1)压强公式: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 (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如:铁轨上垫枕木……) 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P=ρg h (其中 h 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往下数) (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F1/S1=F2/S2) (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 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 大 气 压 随 高 度 的 升 高 而 减 小 ( 且 减 小 的 幅 度 不 均 匀 ) , 其 数 值 为 1 标 准 大 气 压 ( 1atm ) =1.013 × 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 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 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 例 1: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解:由公式 P=F F mg ρvg 进行变形得:P= = = = ρgh , 甲 S S S S 且同种材料,则密度ρ相同,而丙的 h 最大,即压强也最大,选 C乙丙例 2: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米 解: ρ 酒精 gh酒精 = ρ 水银 gh水银 =大气压(76cmHg),得:h酒精ρ 水银 gh水银 13.6 × 10 3 kg / m 3 × 10 N / kg × 0.76m = = =12.92m ρ 酒精 g 0.8 × 10 3 kg / m 3 × 10 N / kg) C.阿基米德实验 ) D.滚摆实验 体A叠准确把握压强公式中的受力面积和液体压强中的深度。1.能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2.圆柱体 A B 高相等,底面积之比 4:1,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比为 1:2,若把圆柱 放在 B 上时,圆柱体 B 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 ( A.2 倍 B.3 倍 C.4 倍 D.6 倍。 ) 甲 )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D.压力大压强不一定大 ) 乙 丙 3、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正确的是 (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5.在水下 50 米深处的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帕。 6.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脚下的冰将破裂,应采取 ( A.站住不动 C.赶快向岸边跑去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15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7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 P0=76 厘米汞柱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8 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_米 (外界大气压强 ρ 酒精=0.8×103 千克/米 3 ρ 水银=13.6×103 千克/米 3) ) 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 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 ) 9.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长:宽:高=4:2:1,下列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 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10.乌鲁木齐的大气压约 0.9 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__帕,这时水的沸点________100℃ 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体积为 V, 密度为 ρ, 重力为 G, 对桌面压强为 p,将它竖直切去一半则( A. V、ρ、G、p 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ρ 不变,V、G、p 为原来一半 B .ρ、G、p 不变,V 为原来一半 D. ρ、p 不变,V、G 为原来一半12.____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14.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 4 倍,而底面积是乙的 1/2,甲对桌面压强为 P 甲,乙对桌面压强 为 P 乙,P 甲与 P 乙关系( A.P 甲=8P 乙 ) C.P 甲=2P 乙 D.P 甲=P 乙/8 B.P 甲=4P 乙13.将浸有酒精的棉花球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鸡蛋会被瓶口吞没,这一 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得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为 76 厘米可使这个高度减小的措施为( A.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 C.将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B.使玻璃管倾斜 D.将实验移到矿井中做 )八1、质量 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密度与浮力(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 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 2、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 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 3、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ρ=m v单位:Kg/m3 或 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 103Kg/m3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测量方法(实验)量 m,则 v水=m水ρ水,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ρ=m ρ 水 ( ρ 水 =1 × m水103Kg/m3)。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法 4、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 (2)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之差 (1) F 浮= ρ 液 gV排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受力分析),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 浮16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流 体 的 力 现 象? ? ?流体 ?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 ?伯努利原理 ?在流体中运动? ?原因 ? ? 升力的产生? ? ? ?过程 ? ? ?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 ? ?施力物体 ? ? 认识浮力?受力分析? ? ?受力物体 ? ? ?产生原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下上表面的压力差 ? ? ? ? ? ? ? ? ? ? ?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体积 ? ? ? ? ?液体的密度 ? ? ?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 ? ?称量法:F浮 = G — F 或 F浮 = F1 — F2 ? ? ? ? ? 压力差法:F浮 = F向上 — F向下 ? ?计算方法及公式? ? ? ? ?平衡法:F浮 = G 物 = G 排 ? ? ?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F = G = ρ gV ? ? 浮 排 液 排 ? ? ? ? ? ? ? ? ? ? ? ? ? ? ? ? ?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 ? ? ? ? ?F浮 & G 物 ? 物体 上浮 ? ? ? ? ?沉浮条件?沉浮与F 、G 的关系? F = G ? 物体 悬浮或漂浮 ? ? 浮 浮 物 物 ? ? ? ? ? ? ? ? F浮 & G 物 ? 物体 下沉 ? 沉与浮? ? ? ? ρ 物 & ρ 液 ? 物体 下沉 ? ? ? ? ? ? ?沉浮与ρ 液、ρ 物的关系? ρ 物 = ρ 液 ? 物体 悬浮 ? ? ? ? ? ? ? ? ρ 物 & ρ 液 ? 物体 上浮最终漂浮 ? ? ? ? ? ?轮船 ? ? ? ?沉浮条件的应用?潜水艇 ? ? ?热气球、飞艇 ? ? ? ? ?) A B C D A 球所受浮力最小 B 球所受浮力最小 C 球所受浮力最小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C 17 A B例:将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如图,则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解:F 浮= ρ 液 gV排 而 ρ 液 相同,且有 V 排 A&V 排 B=V 排 C ,故有 F 浮 A&F 浮 B=F 浮 C ,选 A 若将上题中的体积相同改成质量相同,则 F 浮 A=F 浮 B&F 浮 C ,即选 C课后综合提升 课后综合提升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中,10×3 分) 选择题 1.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把它截成完全相 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的一个放在水平地成上,它产生的压强是:( ) A.4P B.1/4P C.P D.1/2P 2.用铜、铁制成的两个圆柱体,它们底面积不相等, 但高度相同,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如上图所示,则: ( ) 图 10-1 A.铜柱对地面的压强大 B.铁柱对地面的压强大 C.铜、铁两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用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测 A、B 两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关于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ρA=ρB FA=FB B.ρA&ρB FA=FB C.ρA&ρB FA&FB D.ρA&ρB FA&FB 4.关于用饮料管喝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上升的 B.饮料是靠瓶的压力上升的 C.饮料是靠大气的压力上升的 D.饮料是靠吸管的吸力上升的 图 10-2 5.甲、乙两种不同的溶液盛在底面积相同的两容器中,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B.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 C.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 图 10-3 3 3 6.某同学在地上最多能提起重 200N 的物体,如果有密度为 5×10 kg/m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该同学在 水中能提起金属块的重力是 ( ) A.250N B.400N C.200N D.150N 7.要使飞行器在前进的过程中上升,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使飞行器上部分面积较小,下部分面积较大 B.使飞行器上部分面积较大,下部分面积较小 C.使飞行器上部分面积和下部分面积相等 D.加大飞行器前进的速度 8.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但过了几天后却发现它沉入水底,其原因是( ) A.木块密度变大 B.木块体积变大 C.木块浮力变小 D.木块重力变小 9.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 ( ) A.街心花园中的喷泉 B.自来水的水管系统 C.茶壶的壸嘴壸身 D.潜艇贮水箱内水增多时可以下潜 10、21.一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体积是 20cm3 时,细绳对木块的拉 力为 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2/5 的体积露出水面,求:(1)木块的密度; (2)木块的重力。(g=10N/kg)图 10-418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九 简单机械一、杠杆及其分类 1、 能绕某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 这个绕着转动的点称为支点, 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 2、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 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 为 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 为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动力等于阻力的杠杆 为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和作用及滑轮组 1、滑轮的作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 省力情况:动滑轮上的绳子条数为 n,则省 n 倍力,即 F=f/n,其中 f 为阻力(包括物重、滑轮 重、摩擦等),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有 F=G/n 费距离情况:省了 n 倍力就要费 n 倍距离,即 s=nh 3、做功及效率的计算 做功:W=FS,其中若 F 与 S 垂直则力 F 不做功 效率的计算:(1)有用功(对目的物所做的功):W 有=Gh (2)总功(力 F 所做的功):W 总=FS(其中:s=nh) (3)效率η= W 有/ W 总 4、功率:做功的快慢;P=W/t 例 1:.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 300 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 1200 牛的车 30 秒内前进了 10 米。在这一过程中人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 ) A.40 瓦 B.100 瓦 C.400 瓦 D.3000 瓦 解:W=FS=300N × 10m=3000J P=w/t=0w 选 B例 2、如右上图示用一滑轮组拉着重 8×110 牛的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 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03 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求: (1)拉力 F 为多少牛? 80%=0.03GS/F × 3S 得 F=1000N (2)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 0.2 米/秒,1 分钟内拉力做了多少焦的功? W=FS=F×n(vt)=1000×3×(0.2m/s×60s)=3.6×110J 把握力臂的概念;区别用用功及总功,理解省力则费距离小练习:1. 从杠杆的角度来看,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是一种杠杆。 只不过定滑轮是一种 杠杆, 它可以 , 但不能 ;而动滑轮是一种 杠杆,它能够 。 2.人类使用机械的历史很长。但无论使用何种机械,无论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是省距离还是费距离, 它们都遵循着一个规律: 。我们把它称为功的原理。这个规律在历史 上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 3.小严同学使用一个动滑轮提起一重为 200N 的物体,若不计滑轮的重量和绳子的摩擦,他需要 N 的拉力才能使物体上升,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了 0.4m,则小严同学在此过程中做功是 J 。但在实际过程中,动滑轮的重量为 25N,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则小严同学实际用力 N ,做功 J 。 4.一个学习小组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装置,想用它提起 5 倍重物的物体,以下哪种可能 满足要求( ) A.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B.一个动滑轮19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C.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D.一根直木棒 5.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 1000 N 的物体提高 2 m,所用的力是 550 N,则有用功为_____J,总功为_____J, 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的重力_____N(不计绳重及摩擦) 6.如图 1 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 100 N 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 计滑轮重和摩擦, 所需拉力为 8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欲使物体以 0.6 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____N,拉力在 5 s 内做的功为_____J。图1 4.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 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 100%? D 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5.用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一重物,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机械是[ ]? A.动滑轮 B.滑轮组? C.定滑轮 D.都一样? 6.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 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 40 N,不计滑轮 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 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 A.80 N,80 J B.80 N,160 J ? C.40 N,160 J D.40 N,80 J ?8.起重机在 1 m in 内能把 5.0×104 N 的物体 匀速提高 30 m,它的机械效率是 60%,在 1 min 内,起重 机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J?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J?总功率是多少 W?9.如图 2 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 3 m 高的平台上运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是 40 kg,袋子和动滑轮共重 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工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所用的拉力是多大?此过程中工人做 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是多大? ?20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图2图310.如图 3 所示,用力 F 拉 400 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物以 10 cm/s 的速度移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 0.2 倍, 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 (1) 则 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大? 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若考 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 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多大?十一、物质的组成分子动理论质子(+)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夸克二、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则如看到尘士飞扬并不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三、内能与热量 1、内能: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 四、热量公式 3 0 1、升、降温:Q=c m △T ,其中 C 为比热容,C 水=4.2 × 10 J/(Kg C)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跟物体质量、温度高低等无关。 2、燃料燃烧:Q=m q , 其中 q 为热值 3、效率η21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五、热机 1、汽油机 (1)构造:气缸、活塞、进气活门、排气活门、曲轴、连杆、飞轮、火花塞。 (2)工作过程: ①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吸气冲程 ② 压缩冲程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缸内混合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 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压缩冲程末,气缸顶部的火花塞发出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 排气冲程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排出废气。 (3) 点火方式:点燃式。 2、柴油机 (1)构造:气缸、活塞、进气活门、排气活门、曲轴、连杆、飞轮、喷油嘴。 (2)工作过程:①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空气。 ② 压缩冲程:(压缩缸内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 做功冲程: 压缩冲程末,气缸顶部的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压燃式点火,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 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④ 排气冲程:排出废气。 (3)点火方式:压燃式。 3、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四 个冲程 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 2 次,曲轴连杆转 2 周,飞 只有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其它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 飞轮的惯性来完成。142221) ( 轮转 2 转, 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1 次,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飞轮的惯性 例 题 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将铜块投入水中,则( ) A、铜块向水传递热量 B、水向铜块传递热量 C、二者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 解:由 Q=c m △T 得:水的△T 较小,那放出相同的热量之后水的温度较高,所以热量从水传向铜 例 题 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加热,这是用 电池。 例 题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 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 C 甲 _____ C 乙。(填>、<或=) 解:作一竖直的辅助线, 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 能,如太阳能 方式增加水等物质的内能;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温度/°C 甲 乙时间/min小练习 1、 腌鸭蛋时,把鸭蛋放入盐水中,过一段时间蛋会变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将消毒液喷洒在室外,过一会儿室内也会嗅到药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天气越热, 药味就弥漫得越快, 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容器中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静放一段时间,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____,这一现象 说明了分子间有________,同时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运动。 4、 扩散现象说明了(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质由分子组成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22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A、糖放入水中后不搅拌,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 B、香水瓶打开后,房间里充满香味 C、扫地时能看到尘士飞扬 D、衣箱中放有卫生球,箱内的衣服都有卫生球的味道 6、对下列现象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 B、折断木棒要花很大的力气,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没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滴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十一了解电路一、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其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1、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2、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中和:两种不同的电荷相互接触时正负电相互抵消的现象,有时伴随有火花的产生。 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磁现象 1、磁体 (1)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分别为南(S)极和北(N)极。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 强,中间磁性最弱。 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的南(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磁场方向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某一点静止时,北(N)极的指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 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① 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北(N)极发出,最后回到南(S)极. 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北( 极发出,最后回到南( ②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的 ....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 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 反。) 4、奥斯特的发现——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跟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23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2)、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性的方法(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 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N)极. 二、电流、电压及其测量 (一) 电流及其测量: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a) 电流的大小: I =q t,其中 q 为电荷量(单位:c),t 为时间(单位:s)I 为电流(单位:A) 3、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一条导线) 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只能与被测器件串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 采用试触的方法 (二)电压及其测量: 1、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 2、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铅蓄电池:2V;家用电路:220V 3、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内阻太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 使用方法:①电压表只能与被测器件并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 用试触的方法 3、 电路的组成: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及开关组成。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压的装置。 导线:由(导体做成的)芯和(绝缘体做成的)绝缘皮组成 2、电路的三个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 3、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 态互相影响。 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能正常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 态互不影响。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 1、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即 I=I1=I2=…… 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U=U1+U2+…… 2、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I=I1+I2+……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U1=U2=…… 3、等效电阻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 = R1 + R2 + … + Rn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RR R并 = 1 2 1 1 1 即: 1 = 1 + 1 + LL + 1 两个电阻并联时: = + R +RR R1 R2 RnR并R1R212(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24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例 1:某同学做电学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在实验过程中, 突然电灯熄来、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请判断( C ) A 灯泡 L1 被短路 B 开关被断开 D 灯泡 L1 被烧断 C 灯泡 L2 被烧断 例 2: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 图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 S 后,电流 表 A1、A2 的,则 A1 读数是__0.5___A;A2 的读数是__1.6___A; 那么 R1:R2=____5 :11__。[学法指导] 化简电路时,将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成断路,连成自己熟悉的电路 [作业布置] 1、请你在图 5 中每个方框中画上一个电路元件符号,使其成为 一个正确的电 路图。 3、 如图所示的电路里,在圆圈 a,b,c 上连接适当电表,使灯 L1 和 L2 并联且能发光,那 么 a 应是_____表;b 是_____表;c 是______表。十二 欧姆定律 一、1、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则电阻越大) 实验:控制变量法 2、变阻器: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接法:一上一下) 应理解变阻器的电阻随滑片 P 移动的变化情况 二、欧姆定律: I =U (一般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 R题型Ⅰ:通过计算求式中的某个物理量 例:如图电路中,R1=60 ? ,R2=40 ? ,安培表 A1 的示数为 0.9A,安培表 A2 的示数为 0.3A,电源两端电压 恒定不变,求:R3 的阻值是多少? 解:分析得:电路为并联,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如下: 电阻 R2 两端电压为 U2=I2R2=0.3A × 40 ? =12V(也为电源电压) 流过电阻 R1 的电流为 I1=U1/R1=12V/60 ? =0.2A 则流过电阻 R3 的电流为 I3=I-I1-I2=0.9A-0.2A-0.3A=0.4A 得:R3=U3/I3=12V/0.4A=30 ? 题型Ⅱ:电表随滑片 P 移动的变化情况 例:9(10 山西)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 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 A1 的示数变小 C.灯泡变暗 D.电流表 A2 的示数变小 解:化简电路如右(将 A 看成导线,V 看成断开的开关) 得:灯泡 L 与变阻器 R 并联;25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A1 测流过灯泡 L 的电流;A2 测干路的总电流;V 测电源电压 P 右移 ? R 变大 ? 总电阻 R 总变大 ? 总电流变小,即 A2 变小(I=U/R); 而 V 测电源 ? V 示数不变; 流过灯泡的电流 I 也不变 (I=U/RL, 其中 RL 不变) 家庭电路 三、 家用电路的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 36V 2、连接情况:各用电器间并联,开关与用电器间串联 开关接火线、灯泡螺旋口接零线,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 3、安全用电原则:不靠近高压电源;不接触低压电源。 [学法指导] 解题时不能凭直觉,应严格按照公式,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进行解题。 小练习:1、1. 如图 7 电路中,电源电压是 6V,两盏灯两端的电压都是 2.5 伏特。求:(1)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小灯泡 L1、 L2 的灯丝电阻之比 R1:R2 是多少 2.。如图电路中,电阻 R1=300 ? ,电源电压为 6V,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200 ? ,则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移到 B 时,伏特表示数的变化为 A.由 6 伏特减小到 4 伏特 C.由 6 伏特减小到 3.6 伏特 B.由 3.6 伏特增大到 6 伏特 D.由 6 伏特减小到 2.4 伏特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导体 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 a 的电阻大于导体 b 的电阻 C.当在导体 b 的两端加上 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 b 的电流为 0.1A D.将 a、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2A 4.一段均匀的电阻线,接在 6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 200mA.若将这段电阻线等分 成 3 段后,并联接在原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600mA 元件 A 的电阻为 B.0.18 A . Ω。 C.1.8 A . D.1.2A . ( ) )5.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 A 和 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6. 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 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Ω;当它两 端电压减小为 1V 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_________A;当它两端电压为 0 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_Ω。 7.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8.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U U ,可变形得到 R=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 I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后,灯 L1、L2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 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灯 L1 短路 B.灯 L2 短路 C.灯 L1 断跻 D.灯 L2 断路 26 )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 S1 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若先闭合 S1,再闭合 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 S1 、S2 后,则两表都被烧坏 D、若灯 L1 被短路,闭合 S1 、S2 后,则灯 L1 不亮,灯 L2 亮,电流表损坏 )11.如图 9 所示,表示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 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 (1)当油箱向外输油时,油量表的示数将 。 (2)若图 9 中电源电压为 24V,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值为 80Ω,为了保证电流表不超量程,保护电阻 R/ 的最小阻值应是多少欧?12.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们的青睐,“风力测试仪”的原 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6V,R0 为保护电阻,AB 为长 20cm、阻值为 50?的均匀电阻丝.OP 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 2N 的球 P.闭合开关 S,无风时,OP 下垂并与电阻丝的 B 端接触; 有风时, P 受风力的作用, 球 使金属细杆 OP 绕悬挂点 O 偏转, 当偏转到电阻丝的 A 端时, 电流表示数为 0. 已知悬挂点 O 与电阻丝 B 端的距离为 10cm, 6A. 金属细杆 OP 始终与电阻丝 AB 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 R0 的阻值; 求出该力的大小. (2)无风时电流表示数; (3)在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 OP 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出 F 风的力臂,并十三 电功 电功率 一、1、电功: (1)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6 (2)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1 度=1Kw·h=3.6×10 J (3)电功的计算公式:W= UIt (4)电功测量——电能表 ①读数方法: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的示数差。 ②电能表上,“220V”表示: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 220V; “2.5(5)”表示:平时允许流过电能表的最 2.5(5)”表示: “220V”表示: 大电流为 2.5A,短时间内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5A; “3000R/kwh”表示: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 3000R/kwh”表示: 转 3000 转。 读数方法:①两次示数之差为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②电能表最后一格是小数点 ③参数:220V :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V 10A :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 10A(即:电路中总功率不能超过 2.2Kw) 二、电功率:P = W/ t = U I = I2 R = U2/ R 额定电压 U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一般为 220V) 额定功率 P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铭牌中会给出 额定电流 I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流过用电器的电流 (其中:P 额=U 额 I 额)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路中所消耗的功率(灯泡的亮暗即由它所决定)27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实际功率的计算及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 例 1:甲乙灯泡分别标有“20V 6W”和“10V 2.5W”, 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则 [ ] A.两个灯泡一样亮。 B.乙灯泡较亮。 C.甲灯泡较亮。 D.无法计算 若将题中的“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路中”改为“使它们分别在其额定电压下工作”则情况又如何 例 2:把一盏标有“6V、3W”的小灯泡,接在某一电路中,用安培表测得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为 500mA, 那么这盏灯消耗的电功率是 ___________ 例 3:两个灯泡上面分别标有“6V、1.2W”和“12V、6W”的字样。如果把这两个灯泡串联起来,为使其中 的一个灯泡正常发光,那么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应该是[ ] A.9.4 伏特 B.27 伏特 C.18 伏特 D.10.8 伏特 例 4:接在 220V 电源上的电热煮水器,它额定功率为 484W,现将 2 升温度是 10℃的一壶水放在煮水器上 加热, (1) 若热水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10 分钟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度? (2)若烧水效率为 80%,则要把上述水烧开需要多久? (3)若家用电压突然增大到 242V,则应该怎么接入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使它正常工作?连接方法串联U1并联电路图U2电路特点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各支路 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 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支路开关只控制 路径;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相互影 本支路用电器,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 响;只需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路的用电器。 各处电流相等 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I = I1 = I2) (I = I1 + I2)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 分电路之和(U = U1 + U2)电压关系电阻关系(U = U1 = U2)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等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 1 1 1 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 R1 + R2) 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 R并 = R1 + R 2 和 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用电器电 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支路用电器电功 功之和。(W 总 = W1 + W2) 之和。(W 总 = W1 + W2) W 总 = UIt = U1I1t1 + U2I2t2 W 总 = UIt = U1I1t1 + U2I2t2 电流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用电器 电流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支路用电器的 电热之和。(Q 总 = Q1 + Q2) 电热之和。(Q 总 = Q1 + Q2) 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各用电 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各支路用电器28电功关系电热关系 电功率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关系器电功率之和。(P 总 = P1 + P2) 电功率之和。(P 总 = P1 + P2) P 总 = UI = U1I1 + U2I2 分压: 分压:U1 : U2 = R1 : R2 P 总 = UI = U1I1 + U2I2 分流: 分流:I1:I2 = R2:R1 W1:W2= P1:P2 = I1:I2 = R2:R1分配关系 W1:W2 = P1:P2 = U1:U2 = R1:R2小练习1.(2011 绵阳)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 示数变化情况是( A.增大、增大 )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2.(2011 绵阳).以下关于灯泡亮暗的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电压决定 C.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A.笔记本电脑 B.电冰箱B.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电流决定 D.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额定功率决定 ) D.电 暖 器 C.电风扇 )3.(2011 北京)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4.(2011 河南)图 10 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 压为 4.5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 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 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 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 5. ( 2011 包 头 ) 甲 、 乙 两 只 白 炽 灯 的 铭 牌 如 图 4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甲 灯 灯 丝 比 乙 灯 灯 丝 细 B. 两 灯 都 正 常 发 光 时 , 甲 灯 消 耗 的 电 能 较 少 C. 两 灯 都 正 常 发 光 时 , 甲 灯 电 阻 小 于 乙 灯 电 阻 D. 两 灯 串 联 后 , 接 在 220V 电 路 中 , 甲 灯 比 乙 灯 暗 6.(2011 济 宁 )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 L1、L2 串联在电路中,如图 8 所示。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 L1 较亮,灯 L2 较暗,其原因是( A.灯 L1 额定功率较大 C.灯 L1 的电阻较大? B.灯 L2 两端电压较大 D.通过灯 L1 的电流较大 ) B.乙一定比甲亮 D.都正常工作时,乙比甲亮 ) C.电动机 D.发电机 ) )7.(2011 赤峰市)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V 40W”,乙标有“PZ220V 25W”, 比较它们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比乙亮 C.都正常工作时,甲比乙亮 A.电流表 B.电能表8.(2011 赤峰市)下列选项中,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9. (2011 鸡西) 小艳同学某天在家开灯时, 灯不亮, 经检查发现保险丝被烧断。 她在爸爸的协助下用一盏标有 “220V 40W” 的灯泡 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并观察到相应的现象:当只闭合开关 S1 时, L0 和 L1 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当只闭合开关 S2 时,L0 正常发光,L2 不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A.L1 和 L2 所在的支路均短路 B.L1 所在的支路完好,L2 所在的支路短路 C.L1 所在的支路完好,L2 所在的支路断路 D.L1 所在的支路短路,L2 所在的支路断路 10.(2011 成都)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焦耳”作为单位的是( A.时间 B.密度 C.电阻 D.电功 29 ) ( )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讲义) 11.(2011 达州)某小区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楼道灯的供电系统电压偏高,所用的路灯“220V40W”灯丝经常熔断,在电压 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为了延长楼道灯的使用寿命,小明所采取的下列方法切实可行的是:( A.换用一颗“220V60W”的灯泡替换原来的灯泡接入原电路中使用 B.换用一颗“220V15W”的灯泡替换原来的灯泡接入原电路中使用 C.换用两颗“220V40W”的灯泡并联后替换原来的灯泡接入原电路中使用 D.换用两颗“220V40W”的灯泡串联后替换原来的灯泡接入原电路中使用 12.(201l 兰州)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 Q=I Rt 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2))B.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C.根据 Q=UIt 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 D.根据 Q=I Rt 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13.(2011 安徽)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6V 升高到 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 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 变化了( A.1.6W 变化了( A.1.6W ) B.4.0W ) B.4.0W C.0.4W D.3.4W ) C.0.4W D.3.4W214.(2011 安徽)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6V 升高到 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 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15.(2011 衡阳)如图,灯 L1、L2 分别标有“6V,6W”和“6V,3W”的字样,当 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正常发光,则通过 L1 和 L2 的电流之比是( A.1:1 B.1:2 C.2:1 D.无法确定30
初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全讲全练)——提供以文本文档的格式的各类文档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瓷质电加热水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