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与大爱卖家工具的标语,十字左右。

您现在的位置:
大善大爱,让生命更有价值
  &我什么都不懂,但我听明白了这是做好事,我们愿意做好事。&
  这是一对父母作出的一个&最美决定&。
  2月17日下午,在父母等亲人的陪护下,12岁的唐孟熊永远地停止了心跳,但他的生命仍在延续&&小孟熊捐献的1个肝脏、两个肾脏以及两只眼角膜让两名尿毒症患者、1名肝衰竭患者及两名眼疾患者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
  这是我县首例器官捐献,也是今年嘉兴市首例。
  一场撕心裂肺的意外,一个仅一小时的决定
  意外来得太突然。
  2月10日,吃好午饭的小孟熊说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这一去,小孟熊就再也没能回家。
  4年前,为了改善生活,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怀抱着憧憬和希望,唐盛银和杨国翠这对云南夫妻,带着4个孩子来到嘉善,并选择了在姚庄镇安家落户,成为了新嘉善人。&虽然是外地人、收入不高,但还是得到了许多嘉善人的帮助,一家人在一起也很开心。&唐盛银说。
  但悲剧却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下午2时多,在同乡孩子的叫唤声中,杨国翠得知小儿子出事了&&在离他们出租房几百米处一个管桩厂内,小孟熊被水泥管桩砸到头部,倒地不起。等杨国翠赶到时,小孟熊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底下还有一大滩鲜血&&当时,有热心人帮忙拨打了110和120。很快,小孟熊被送到了县第一人民医院。
  &孩子抢救回来的几率只有1%!&接到小儿子发生意外的消息,当时正在上班的唐盛银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面对的却是晴天霹雳。
  &求求你了医生&&一定要救他啊&&花多少钱都要抢救啊!&不敢相信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竟然正挣扎在死亡线上,唐盛银,这个一向坚强的汉子忍不住红了眼眶,不停地恳请医生:&花多少钱都要救啊!&事实上,神情憔悴的唐盛银至今无法释怀小儿子已经死亡的事实:&小儿子在俞汇小学上三年级,平时活泼好动,体育成绩很好,学校的跳高、跳远、长跑比赛他都能获得一二名&&&
  2月11日9时许,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但还是传来了噩耗,孩子已经救不回来了,现已濒临脑死亡。唐盛银和妻子根本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不吃不喝、默默蹲守在小孟熊的监护室外。
  面对悲痛欲绝的家长,县一院副主任医师李亚民按照程序,作了一个意见征询:&是否有意愿捐献孩子的器官来挽救更多人。&
  唐盛银和杨国翠都没有读过什么书,对器官捐献并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听了大儿子唐孟英读的器官捐献宣传资料,咨询了医生,仅仅1个小时,这对朴实又善良的夫妻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肃然起敬的决定:把小儿子可以捐的器官无偿捐献出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唐盛银说:&我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要帮助别人,要做好事。我们在嘉善也得到很多人帮助,我知道我孩子已经回不来了,但是他的器官还可以帮助人,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样,我的孩子虽然走了,但也走得有意义&&&
  医院将信息反馈给了县红十字会,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及相关工作人员马上赶到了医院,和唐盛银等直系家属确认器官捐赠意向,办理相关手续,并第一时间把这个信息传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按规定,省红十字会将安排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全程陪同。
  2月11日下午,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何炯、严磊及浙医二院的医生赶到了我县,为小孟熊作捐献前的初步评估。
  2月12日下午4时,在省红十字会的全程监督下,唐盛银和妻子颤抖着双手,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一笔一划,艰难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摁上了自己的手印。唐盛银痛苦地抓住头发,杨国翠泣不成声。
  下午4时半,顾不得雨夹雪的恶劣天气,唐盛银夫妻陪同靠着呼吸机、药物才能继续维持心跳功能的小孟熊赶往具有捐赠资质手术的浙医二院&&
  一份感天动地的大爱,一种生命的延续
  由于器官捐献的开展必须要进行多项评估工作,加上还要寻找合适的接受器官的患者,从签下器官自愿捐献协议书到17日手术前,唐盛银夫妇度过了身心备受煎熬的5个日日夜夜。
  2月13日,唐盛银夫妻的其他亲戚朋友陆续前来杭州见小孟熊最后一面。
  2月17日下午3时30分,唐盛银等家人在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引导下来到7楼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外,按要求,启动器官捐献手术前,必须依法取得直系亲属的一致知情同意,落笔的一刹那,唐盛银的手无力而颤抖。
  &经历了这么多的器官捐献,我非常能够理解捐赠者家人的感受,情绪反复,在最后一刻有放弃捐献的想法也很常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仅仅用一个小时作了决定之后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孟熊的父母虽然悲痛万分,但对器官捐献的意愿却没有丝毫动摇,而且来杭的其他亲戚对器官捐献的决定也是普遍赞同的。&省红十字会协调员何炯说。
  下午4时,唐盛银、杨国翠最后一次走进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他们要送小孟熊去做手术。一手扶着病床,一手抚摸着小孟熊,唐盛银、杨国翠默默流泪&&当天,小孟熊走了,两名尿毒症患者、1名肝衰竭患者成功进行了肾脏、肝脏移植手术。第二天,小孟熊的眼角膜还给两名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注:眼角膜的保存时间相对较长)。
  何炯表示:&孩子的器官捐献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对失去亲人的家属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通过小孟熊的成功捐献,传达出的就是一种真正的社会正能量,小孟熊父母及亲人身上所展现的人格光芒必将使更多人受到感染,社会的爱心接力棒一定会继续传递下去。&
  &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15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5名器官捐献志愿者,14名遗体捐献志愿者,16名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小孟熊的成功捐献,是我县第1例器官成功捐献,第3例眼角膜成功捐献。&金春林说,&近几年,我县器官、遗体等捐献志愿者人数增长非常快,遗体和眼角膜捐赠也已成功完成多例,我县群众的一些传统观念在慢慢转变。&
  手术当天,一场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中飘落,像精灵一样跳着、跑着,纷纷扬扬,洒满了整个嘉善!
《嘉兴日报》嘉善版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嘉善新闻微信,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
 |  |  |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 广告经营许可号:集微善为大善 化细爱为大爱
发布日期: 13:24
| 作者: 冯 蕾
| 文章来源:西部开发报
 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贵州分队一行15人,从贵阳出发,乘车15小时,行程280公里后,来到西山镇滚郎小学,开始了他们20天的支教活动。 ...
——— 中国地质大学爱心助学团赴贵州支教活动见闻  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贵州分队一行15人,从贵阳出发,乘车15小时,行程280公里后,来到西山镇滚郎小学,开始了他们20天的支教活动。  为大山的孩子带去信念  苍翠的树木和连绵的大山让支教队的队员们心情放松。  到达学校后,支教队受到了村干部及学校老师的热烈欢迎。从大城市的人头攒动到山野里的寂静风声,再从鸟叫蝉鸣到夜里虫鸣蛙叫,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的“花儿们”累并快乐着,一行人来不及细细感受山间朝晖夕阴的变换,拾掇拾掇便准备迎接第二天。  因为正值暑假,所以学校里几乎没有什么学生。学校校长在村里支起了大喇叭,号召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入校。孩子们都很好学,通过大喇叭的“召唤”,大部分学生都回到了学校。  此次支教对象是滚郎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支教组成员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了不同类别和难度的课程。篮球、书法以及象棋等兴趣班课程的开展,目的是在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培养综合发展的能力;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建立孩子对于知识的尊重以及遵守课堂基本秩序的规范。  20天的课程让孩子们与队员从陌生到熟识,建立起纯真的感情。支教队队长周洪宝告诉记者:“其实20天的时间很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孩子们很多知识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到一些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带给他们一种信念和影响。”  让人难忘的运动会  7月20日,支教队准备在下午两点半举行学生运动会。孩子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兴奋异常。可惜天公不作美,下午一点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了学校的运动场,也淋湿了队员和孩子们的心。  雨停了,面对操场上的积水,滚郎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扫把,自发到操场清扫积水。支教队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期许,大家一起尽力清扫着场地,上天似乎也被感动了,刚下过雨的天空竟然出现了炙热的太阳,一小时便烤干了大部分积水。树叶和泥巴被队员们提前清扫干净,在大家的努力下,运动会如期举行。  队员们积极布置场地。他们默默的在场地中画着边界,画着跳远场地的标记,画着起点终点线……头顶是火热的太阳,却挡不住他们认真准备的行动,以及带给孩子们一个完美快乐运动会的决心。  五十米往返跑、跳远、接力跑、袋鼠跳等,十个项目有序举行。孩子们奔跑着,开心地笑着叫着,队员们维持着秩序,为小运动员们加油助威。每一次奔跑,孩子们都倾尽全力,每一次跳跃,都是一个新的飞翔。队员的身影在运动场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感恩相聚 感恩离别  支教队给孩子们布置作业,让他们以“感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到:“暑假里,我们村来了15个老师,校长说他们是城市里的大学生,老师们对我们很好,他们教我们古诗、书法、象棋……他们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我很喜欢他们,也很感激他们……”这篇作文文笔并不优美,语句之间的衔接很生硬,错别字也很多,但是却深深地打动了支教队队员们的心。  支教队走访活动很有意义。队员们互相扶持相互照顾,了解孩子们平时学习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十几公里的路程一走就是一整天,但是因为心中的信念与爱,队员们坚持着努力着。  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刻。支教队员和学生们依依惜别,孩子们哭着,紧紧抱住他们的“大学生老师”,支教队的队员们纵然不舍,也只有离开。队员们只能把自己的联络方式留给孩子们,以便保持以后的联系。  因为同一信念,他们相聚在一起。他们集微善为大善,化细爱为大爱,山中花儿助学团的队员们用信念传递真爱。  (本报记者 冯 蕾)
下一篇:上一篇:洛社镇人民政府2008年4月中旬工作动态_大爱无垠 大善至尊_第(6)页.doc__word文档免费下载_内分泌科
相关Word文档:
Word文档搜索:
洛社镇人民政府2008年4月中旬工作动态_大爱无垠 大善至尊_第(6)页_内分泌科
【Word文档《洛社镇人民政府2008年4月中旬工作动态_大爱无垠 大善至尊_第(6)页》正文文本内容概要:】Doc格式word文档免费下载地址见本文末页
(陈为民 唐仁福)简明新闻我镇召开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推进大会4月11日,我镇召开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推进大会,会议动员全镇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更高层次、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全镇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全面开创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新局面.镇领导岳中云、何国清、魏建彪、杨忠伟出席了会议. 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岳中云在会上充分肯定我镇四年来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取得的成绩,深刻剖析了目前少数部门和干部在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在强力推进今年思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中,必须突出"效能"这个核心;突出"创新"这个主题;突出"素质"这个根本.着力解决思想素质、精神状态、服务效能、纪律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以思想作风的大转变推动服务效能的大提速,以自身形象的大提升促进发展环境的大改善,为我镇在更高平台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上,镇科技办、公共事业办、地税三分局的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洛社通讯》编辑部 )我镇赴泰兴市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4月18日――19日,镇长何国清、镇党委副书记魏建彪带领各村、社区(居委)书记、主任、有关市镇单位和机关部门负责人等70余人赴泰兴市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近距离感受该市建设新农村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和崭新的变化,为我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开阔思路、获取"真经".四月的苏北大地,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在"银杏之乡"泰兴市,绿油油的小麦田,黄澄澄的油菜地,展露新叶的银杏林,绿树碧水环绕的小村庄,勾勒出一幅淳朴秀美的农村风貌,不禁要让人醉倒在满目的田园春色里.在泰兴市胡庄镇宗林村,镇考察团一行参观了该村的高效苗木花卉基地、银杏园艺场以及便民服务中心.镇长何国清指出,该村在村级收入并不十分宽裕的条件下,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致富农民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开展便民服务上下工夫,值得我们部分经济薄弱村借鉴和学习.在泰兴市宣堡镇乔扬村,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高效的环境管理机制,给我镇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镇长何国清在学习考察时指出,要学习"泰兴"经验,关键要学习泰兴市全市上下全力建设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学习农村干部们的责任心和长效管理经验,学习该市注重亲水、亲土、亲民的生态建设.要把泰兴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做法带回去,在对比中查不足,取长补短,做到因地制宜、因村建设、因财办事,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抓得更实更好.(《洛社通讯》编辑部)我镇部分人大代表和青年志愿者走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4月7日,洛社镇部分人大代表和青年志愿者走进无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参观了解110报警、122社会救助服务台的运行情况.通过与110近距离接触,进一步了解110,宣传110、开展警民互动.据介绍,无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平均每天要受理110、122报警和社会救助电话6000个左右,最多时甚至达到9000多个,110、122在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群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公安机关真情服务的"民心热线",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在指挥中心,镇人大代表听了情况介绍、实地参观接警室和指挥大厅,青年志愿者还亲身体验了122接线员的工作,深切感受到110指挥中心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和干警们严谨有序的工作作风.大家表示,仅有40多人的市公安局 110指挥中心要保持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运行,干警们非常辛苦,值得敬佩.今后要多宣传、多理解、多支持110、122工作,指导群众有针对性地正确拨打和使用,减少误拨、谎报等问题,提高服务台工作效率,让其更好地服务基层和广大市民,服务社会稳定大局.洛社通讯》编辑部)招商银行洛社地区企业融资及服务对接交流会在我镇召开4月9日下午,区长吴仲林、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岳中云、镇长何国清等区、镇领导、招商银行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区28家超亿元企业的企业家集聚洛社镇政府多媒体会议室,参加招商银行洛社地区企业融资及服务对接交流会,共建互信互助平台,共谋合作双赢之策.
转载本word文档请注明出处:
如本word文档无法正常下载,请检查浏览器弹出窗口设置;或鼠标右键菜单选择“另存为”。后缀为doc格式的word文档可用word97、word2003、word2007、word2010、wps等浏览;
后缀为docx、pptx、xlsx等格式的office文档可用word2007以上版本浏览,word2003及以下版本需安装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文件格式兼容包FileFormatConverters.exe。
全站word文档tags
相关word文档免费下载《新闻战线》概况
往期回顾 &
大善大爱彰显胸怀 常人琐事动人心弦
——析农民日报“走进农村最美家庭”系列报道
&&&&如何立足报纸自身特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2014年6月至7月,农民日报以“农村最美家庭”为切入口,派出20路记者深入20个省份,走访了2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家庭,在重要版面开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农村最美家庭》专栏,刊发了《我愿做妻子的轮椅》《盲童心中的一盏明灯》《孤寡老人的“好闺女”》等20篇系列报道,通过宣传这些普通农村家庭的感人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时代精气神,收到良好效果。&&&&策划:走进普通农民家庭,讲好普通农民故事&&&&7亿多农民,2.7亿农民工,一个个普通而真实的家庭。无论他们生活在乡村,还是打拼在城市,这些平凡的人是支撑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主流价值追求,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习惯,来自普通家庭的榜样力量必不可少。因此,“走进农村最美家庭”系列报道选取20个最普通的农村家庭,述说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湖南省衡东县南湾乡的李卫兵,每天都带着瘫痪的妻子到学校上课,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向人们展示着勇气与担当,其实他就是当地小学毕业班的一位语文老师;上海闵行区虹桥镇龙柏三村的鲍美利,她的“开心小屋”让冷漠的邻里关系变得和谐,在她看来,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爱到深处不觉苦》中的李晓云,爱与孝落实在日日夜夜对家人的精心照料和细心守护上,在她心中,这就是自己分内的事;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开发区隐珠镇山前村的一对“80后”农村小夫妇,自掏腰包让300名农村孩子和外来打工家庭的子女免费上了幼儿园,小两口却一直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们遵从的是自己内心的指引,并且从中得到了安宁和快乐……他们都是平常人。如果每个平常人,每个普通家庭都能做到他们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整个时代的精气神也就真正有了依托。&&&&20个家庭,20篇文章,20个感人故事。有讲爱情的,有讲亲情的,有讲爱国的,也有讲奉献的……“走进农村最美家庭”这组报道从内容上涵盖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很多方面,既体现了厚积薄发、淡泊宁静的先贤传承,也彰显了乐于助人、勤于奉献的道德高地,还展示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家国情怀。&&&&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拳头产品,而系统推出人物群像往往能产生集群效应。此次“走进农村最美家庭”报道,采取了统一策划、分头行动的实施方案,记者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对受访家庭的理解更深刻、更到位。与此同时又集成宣传手法,通过开辟专栏,配发图片和言论等形式,提升了稿件内涵,增强了版面视觉冲击力,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采访:用脚采访,在细节中挖掘感人故事&&&&几乎整个6月,记者都在乡村的小道上行走,在普通农民家里攀谈。随这些普通的农民卖货送货,与他们一起下田种地,跟他们一起吃饭,有的晚上就睡在农民家的木板床上……体会着他们的辛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感受着他们的热情,回味着他们的泪水,品味着他们生活当中最真实的一面。&&&&由于20个典型家庭分散在全国各地,有些家庭所在村庄还非常偏僻,道路上的不便,方言的障碍,成了采访的难题。尽管如此,要想采访到真实感人的故事,还是要靠记者亲自去听、去看、去感受。&&&&记者到湖北省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罗必炎家的时候,喊了很久家里才出来一位老奶奶,接着是一个小男孩跑了出来。罗必炎出现的时候,穿着短裤、拖鞋,脚上沾着泥,显然是刚从地里回来。&&&&只有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一种非常真实的农村生活:早起,每个人都在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看似平淡,一天天地重复,甚至有点儿乏味,却能从中体会到一个家庭和谐长久并且幸福的根本。&&&&采访并没有太多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在记者和罗必炎聊的时候,罗必炎的老伴儿和女儿女婿从园子里摘了一篮子黄瓜和茄子,说是下午想给其他孩子送去。看到老伴儿脸上沾了一块儿泥,罗必炎伸出手轻轻地给她抠了抠。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一句絮絮叨叨的话,都是这个家庭真实状态的一种最可靠的表现。而这些细节,只有在现场才能获得。&&&&任何一篇报道,只有感动了记者自己,才谈得上去感动别人。尤其这些普通的人,记者只有用心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也只有用心才能把他们的故事讲好。&&&&“走进农村最美家庭”这组报道之所以写得流畅,读者看着感动,就是因为走得够近,看得够细,理解得够透。正如一位参与这次报道的年轻记者所说:“要想稿子写得不难受,采访就得不怕难受。”&&&&写作:把榜样当成普通人,把普通人当成值得尊重的人&&&&“把榜样当成普通人”,是采写人物报道需要把握的基本态度;而“把普通人当成值得尊重的人”,是挖掘人物内涵时的基本心态。当记者走进这些农村家庭时,心中揣着的就是这样一些“普通人”和“值得尊重的人”。&&&&到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东辛寨村的盲人学校采访,当记者伸出手去的时候,站在身边的妻子曹清香马上把丈夫穆孟杰的一双手塞进记者手里。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记者感受到了曹清香的细腻、周全,感受到了她的人生历练和处事修养。也就是这位穆校长和曹妈妈,在这些盲孩子心中点亮了一盏驱散黑暗的明灯。&&&&正是抱着这种对普通人的尊重,记者在稿件中描绘了穆孟杰是如何让孩子们摸着自己做按摩做得变形的大拇指,告诉他们,盲人可以靠自己生活。健全人没本事,也是残疾人,残疾人有了本事,就是健全人。“心里有盏灯,就不怕走路黑。”也是抱着这种尊重,记录下来穆孟杰的妻子曹清香是如何“心疼”孩子们的。“北方冬天刺骨地冷,教室的木框窗户挡不住寒风肆虐,孩子们在牛皮纸上摸盲文,小手只要一刻钟的工夫就冻得麻木。曹清香把孩子们的小手放在自己腋下,暖热乎了,再督促他们,不能停,继续摸,继续读。孩子们摸一会儿,她又忍不住把孩子的手捂过来。”&&&&人物报道不好做,尤其是按照传统思维写典型人物更难,很容易模式化,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事实上,典型人物也都是活生生的人。记者们在采写“走进最美农村家庭”这组稿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还原了人的本性,客观公正地表达出来。&&&&在《让爱做主》这篇文章中,记者采访的是一位80后农村女大学生秀桃,她在医院实习的时候,爱上了自己护理的病患——一位高位截瘫的军人,他俩不顾世俗的眼光走到一起,现在有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很幸福地生活着。“拿到材料时,感觉写这类人物事迹都已经有套路了,就是前半部分写苦情点,写人物在困境中坚持着,后半部分算是‘苦尽甘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写很省心,但作者自己都觉得矫情。”这位记者说。&&&&最终记者并没有把这平凡的一家写得“高大上”,他们是普通人,因为爱走到一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组成一个平凡幸福的小家庭,只是普通而跟随心愿的一个选择。最后呈现的稿件,也是记录记者的所见、所感。就像记者在离开秀桃家时看见的那样:秀桃牵着女儿,朱光进坐在轮椅上,挥着他唯一能动的一只手,目送记者。秀桃笑得很灿烂,亦如任何一个美满家庭的女性一样。&&&&这20篇稿件由不同的记者写成,每个记者的语言风格不同,但每个记者都坚持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有现场,有人物,有细节,有故事。&&&&一篇好的报道,一定要满足受众对“接近性”的心理需求。因此,把采访对象当做真正的人,才有可能挖掘出精彩的故事。“农村最美家庭”中的故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它一直都在,记者们只是拂去了这颗珍宝上的灰尘,让它发出迷人的光芒。&&&&除此之外,在“最美家庭”报道中,既展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扶持、配合,也有他们内部的冲突与交锋。正是“家庭”这种特殊的“关系联合”让这些小小的人物组产生了如交响乐般美妙的音符和旋律。而他们又是那样的真实,从而能够深深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一面。&&&&效果:引起读者共鸣,受到多方关注&&&&“谁能在黑暗里看书?我能!”在《盲童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篇文章中,一个曾经以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的孩子,在黑暗中发出欢畅骄傲的笑声。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心中其实充满了光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业。润物无声。这些看似普通的家庭,已经对他们的邻里亲朋,他们所在的村庄,他们帮助过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现在也对广大读者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该组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等领导同志作出批示:感谢农民日报的报道,这对于进一步宣传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妇联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宣传基层典型、优秀妇女的事迹,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感悟:对“善”的领悟,是这次战役性报道最大的收获&&&&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载体。&&&&这次报道的对象是“农村最美家庭”,这些家庭虽然平凡,但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因此,这样的采访,也就有了另一重意义:使记者本身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并且在与采访对象聊天中接受教育,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一位年轻记者在采访感悟中说道,“江苏的钱育良老人已经75岁了,还在照顾已过百岁的岳父岳母和生病的妻子,这种精神本来就令人敬佩。但是老人和儿女告诉我说,他们家其实很平凡很普通,他们做的其实就是一种家人之间的责任和担当,做的都是小事,没有轰轰烈烈,家里的日子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大的福气。他们的话给我的触动特别大。一个家的和睦,关键就在于每个人是否有责任和担当,是不是体谅和爱护彼此,这些,其实我们自己都能做到。”采访结束之后,这位年轻记者马上就给远在外地的父母打了个电话。“我觉得身为儿女,出门在外,千万不能忘记多关心家人,多关爱我们的父母。家安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这种对‘家’的领悟,也是我这次采访中的最大收获。”&&&&辽宁营口诗词之家张玉复家是一个大家族,七八十口人中,有十几位平时进行诗词创作,以诗词为主题的家庭聚会坚持了二十多年。这个家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良好的家风深深地感染了记者。&&&&“能感受到诗词对这个农村家庭的深刻影响,长幼有序、尊敬长者、注重内省、谦和有礼等成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人说,这是一个诗人已死的时代。张玉复一家人的诗作水平可能还难称‘诗人’,但他们所执著的中国古典诗词,为人开辟了一方精神的净土。在采访中,会被他们的精神追求所感染,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平静。追求精神世界的纯粹,在当下有着更特殊的意义,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宣传这个典型的价值所在。”&&&&采访陈亮家庭的记者则对同是80后的自己提出了疑问,“如果我手里有200万,我会选择做什么?”陈亮和妻子逄秋香选择的是办免费的公益幼儿园,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学上。“切身了解了这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会发自内心地被他们感动。在农村的年轻人中,有这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好青年,真的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用他们的善感染更多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走进农村最美家庭”的采访更像是一次心灵之旅,让参与其中的记者们感受着真、善、美的力量,并且认识到,对这些正面形象的宣传,不仅有意识形态建构的政治意义,而且通过探索、传播人性的自律、利他等美好的东西,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充满正能量,这也是整个社会更加文明的动力。&&&&(作者单位:农民日报社)&&&&责任编辑:冷&&梅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爱晚成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