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出产用数字命名的剧毒农药有哪些是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食安法首提果蔬生产禁用剧毒农药
  【财新网】(实习记者 张雪丰)4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开幕,《食品安全法》迎来再次审议。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形成三次审议稿,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有望正式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同时增加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这是食安法实施6年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说,“过去是在有关部门和国务院的相关条例中出现,这次上升到了全国人大立法层面,体现了我国对剧毒、高毒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
  据新华社的报道,其实,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部门的规章中,就提出了在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中禁用剧毒、高毒农药。
  剧毒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例如,曾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虫剂——甲胺磷,但是实验证明,几十毫克甲胺磷就会导致大鼠胚胎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该药于2008年被禁用。
  既然如此,国家为何不全面淘汰剧毒农药?对此,吴永宁说:“在发生蝗灾等严重病虫害或疟疾等重大疫情时,一些农药品种犹如‘杀手锏’,可以用于迅速控制灾情、疫情,因此难以全面淘汰,只能逐步禁止。”此外,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主要依赖高毒农药去防治地下害虫、线虫、仓储害虫等病虫。新农药的开发周期长,短期内难以找到理想的替代品种,全面禁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其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无论是全国各个农业大省的监管部门还是农业部,对剧毒、高毒农药的“禁令”不断,但是违规使用的行为却并没有断绝。农药店点多、消费群体庞大给监管带来了困难。不仅如此,高毒农药除虫的良好效果,使得高毒农药得到农民的“青睐”。
  专家认为,如果法律通过审议,未来的关键还是如何落实。
  除了以上问题,很多消费者对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也表现出担忧。而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是有差距的。吴永宁提到:“一是标准设定方式不同,例如不少可用于蔬菜的农药,我国只规定在叶菜、瓜菜类别中的用量,而欧盟和美国是一个蔬菜一个限量值;二是我国确实有一些农药的标准尚未制定,而现在还正在搜集大量的数据,进行暴露量分析。”对此,他表示,解决农残超标还得从源头抓起,真正落实高毒农药购买实名化、全流程追溯。同时,在全面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尚不可行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对低残留农药的鼓励和支持不可或缺。
  据了解,我国单位耕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5倍以上,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第一大国。如何引导农户不滥用农药,防止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建议,对于农药的限量使用需要疏堵结合。一方面,要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要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使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除此之外,专家表示,监管体制也亟需完善。■
责任编辑:宫靖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周一至周日(免长途)
早 8:00 - 晚 20:00
推荐体检品牌:
最新优惠信息
热门体检套餐
热门体检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其它行业动态注意事项
部分姜农种姜用剧毒农药 不出口专内销
来源:全民体检网 & 点击人数:1919
【】【】【】
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
乙肝两对半
幽门螺旋杆菌
便常规 尿常规
前列腺检查
耳鼻喉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
骨密度 X光检查
体检类别:
体检注意事项
公务员体检
旅游体检 孕前体检
亚健康体检
驾驶员体检
疾病症状检查:
心脏病 腰肌劳损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庐山路158号嘉业国际城2号楼2022室.
电话:025-872620 加盟电话:
Copyright &
www.qmtj.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美瑞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1
城市导航:017版 国内新闻·聚焦
版主要新闻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剧毒农药种生姜 姜农自己都不吃
事发山东潍坊,交易市场里检测合格的报告唾手可得 南国早报&& &&&& &&&&
  姜农称自己从不吃使用剧毒农药种出的生姜。电视截图
  农产品种植少不了要用农药,但是如果不按规范使用,就会使产品农药残留过高,危害健康。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却发现,有人置国家法律与人民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  现场  姜农违法使用剧毒农药  不久前,记者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农村。正值种植生姜的时节,在西波浪泉村附近的生姜田里,记者看到农户正拿着一个蓝色袋子,往地里撒着一种东西。记者找到农户丢弃的包装袋,发现这是一种叫神农丹的农药。这种神农丹每包1公斤,正面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背面骷髅标志和红色“剧毒”字样引人注目。种姜时,农户直接把神农丹和化肥一起撒在已经发芽的种姜边上。  据专家介绍,神农丹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所以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瓜果。2010年有媒体报道,在安徽省灵璧县因为食用使用过神农丹的黄瓜,导致13人急性中毒。在3天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管辖的10多个村庄,发现这里违规使用神农丹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丢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姜农们都是成箱成箱地使用神农丹。  惊诧  农药超过规定3~6倍  记者还发现,这里不仅违规使用神农丹,更为严重的是滥用神农丹。  按照农业部规定,神农丹只能用在棉花、烟草、月季、花生、甘薯上。神农丹使用说明书中还特别规定:用于甘薯,仅限河北、山东、河南春天发生严重线虫病时使用;用于花生,仅限于春播。这两种作物生长期较长,实验证明能保证安全。即使如此,在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也有严格的限制。但这里的农民每亩要用神农丹8公斤至20公斤,是规定用药量的3~6倍。另外,按规定,即使在批准的作物上,在其生长周期里也最多准许使用一次,但这里的姜农要用两次。  神农丹使用说明还标明,在甘薯地里使用时,安全间隔期是150天。安全间隔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中农药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而这里的农民不仅在4月份播种时超量使用神农丹,到立秋的时候,还要超量使用一次,这时距离十月收获新姜,只有60天左右的间隔期,远远少于参照甘薯的150天安全间隔期。  气愤  对毒性心知肚明依旧用  神农丹所含的涕灭威农药,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被植物全身吸收。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认为,滥用神农丹除了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民种姜时使用神农丹,通过不断浇水灌溉,会使得大量的农药成分溶解到地下水中。  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这些生姜地里的神农丹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在附近的赵戈镇上,记者找到了一家名为赵戈果树医院的农资店,按照店门口留下的销售手机号码,拨通了电话,说要五箱神农丹,对方说有货。  中国北方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设在潍坊安丘市大黑埠村,峡山区紧挨着安丘市,峡山区生产的生姜最后都汇集到这里交易。看到记者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一位自称做加工出口姜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并不难。因为检测都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  据了解,潍坊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  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的安丘市生姜种植面积有15万亩左右,其中大多数供出口。和峡山区不同的是,安丘市对高毒农药管理非常严格,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据央视《焦点访谈》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乌蒙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29版:话题 互动
第01版 导读版
第02版 报眼
第03版 关注
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 您怎么看?
日前,媒体曝光山东潍坊有些姜农明目张胆使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当地农民自己根本不吃。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同一地方,出口的可以管住,内销的却管不住,国人为何这样自己坑害自己的同胞? 此事您怎么看?欢迎发表您对的意见或看法。 腾讯@网名为“小样”的网友说:食品安全牵动人的心,吃放心食品怎么就这么难?我一直以为我们毕节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没有想到传媒的力量也让毕节人为之一震。有很多朋友在聊天时这样说:随着各种有关“昧良心”食品加工的新闻不断,把那些新闻拿来一对照,好像自己也吃过一样!呼吁加大对类似事件的打击力度,还人们一个纯洁的世外桃源。 新浪@浪客剑心:本来对食品安全就挺担心的,认为只是那些制成的产品才会有食品添加剂,不曾想连土地里面种出来的都这么危险,这个世界太疯狂了。我认为对于那些企图利用有毒物质“残害”市民的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严查,绝不姑息,查处一例就严肃处理一例。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措施,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放心蔬菜。 乌蒙新网136xxxx3939:国人自己坑害同胞,天理不容,望有关部门严查严惩。 新网手机报139xxxx0755:剧毒生姜真可恶,残害同胞人无数。钱物古今生有道,何苦伤害国人身。中华民族讲道德,抛开良心更可悲。 腾讯@秦时明月:看到这条新闻,在感慨当地姜农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的心狠手辣时,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原因是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而内销的,简直太可恶了,是在坑害国人,拿国人的生命开玩笑。而抽查制度也有待改善,一年都抽不到几次,姜农才能这么放肆,为了追求金钱,而这么没有良心,自己不吃的东西,拿来骗同胞们的钱,拿来“毒”同胞,简直是太恶毒了。 然而,除了当地姜农要追究责任之外,难道相关的监测部门就不应该受到责罚吗?为什么不严格检测农药的残留程度?为什么要玩忽职守?为什么要像为了金钱而丧失灵魂的姜农一样,拿千千万万同胞们的生命不当一回事?如果某一天你的家人或者你自己,不幸被剧毒生姜毒死了,你死了算是罪有应得,但却连累了你的家人,你难道会心安?我就在想,人家出口姜都会严格管理,严格检测,为什么我们内销的却不能,想想难免会心寒。 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毒蘑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对食品安全无奈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恐慌,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会死在剧毒生姜等的食物上。食品安全,什么时候才真正安全呢? 新网手机报138xxxx5139:毒姜可恨又可恶,坑害同胞人无数。钱财自古生有道,何必伤害国人身。民族传统讲美德,丧尽天良宜可悲。此等行径终有报,老天收他时未到。 腾讯@沙漏:姜农之所以会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是他们钻了“双重标准”检测的不完善制度的空子。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对于出口的生姜检测严格,而对于内销的生姜只是少之又少的抽查?这是政府的漏洞吗?出口的是卖给人食用,而内销的就不是给人吃吗?这也说明,姜农们为了赚钱,这么缺德的事儿都干得出来,赚这种黑心钱,也不知道他们的良心会不会受到谴责。还有那些销售剧毒农药的商家,为了赚钱,无论农民用来做什么,他们都不负责任地销售出去,当然他们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我觉得不管是做什么生意,赚钱肯定重要,但最少要有原则和道德底线,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腾讯@晓蔓:又是食品安全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可以说已经并不新鲜,每次都要在成品出现后,食品进入消费者手中时,才会引起关注。食品的安全,不应该是在上市之前经受安全检测的吗? 名为“神龙丹”的剧毒农药为何会轻易销售给普通百姓,如果说是不法商贩贩卖给了百姓,那为什么这些不法商贩可以大量采购这种剧毒农药,这些一连串的关系,到底是哪里为它串的珠子? 农民使用这种剧毒农药是为了防虫增产,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的“动作”。然而老百姓是不是都清楚这种农药会带来如此大的危害?是有人推荐,还是明知故犯?不管是责任重在哪一方,可能都离不开利益两个字。
乌蒙新报数字报刊 地址:毕节市天河路2巷3号
毕节日报社、六盘水日报社主办 邮编:551700 电话0
所有内容为毕节日报社、六盘水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提供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铭生 剧毒高毒农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