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合同20万元一亩

土地流转百元变万元揭秘
我国首部农业产权有望出台_新浪房产_新浪网
土地流转百元变万元揭秘
我国首部农业产权有望出台
提要:一亩土地流转背后:年产值从200多元变成近2万元。我国首部农地产权 交易市场指导意见有望出台。
原标题:一亩土地流转背后:年产值从200多元变成近2万元
我国首部农地产权 交易市场指导意见有望出台
本报记者日前实地采访 杭州余杭一个土地流转的典型样本
一亩背后的魔法: 年产值从200多元变成近2万元
□本报记者 洪慧敏/文 尹柄炎/摄
“土地流转肯定有好处。”1月5日,在杭州余杭区良渚镇新港村6组,包见明、俞玉弟等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大多数城市人搞不懂:什么是土地流转?
先来个名词解释吧,它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4年多前,包见明等5位村民把所承包的50亩农田,尝试着租给了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
这次尝试,让他们各自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土地流转前,我每年的6月到11月都要回来种单季稻,但是效益太差。去掉种子费、农机费、农药费等,还不算上人工,一亩土地一年最多收入两三百元。土地流转后,我除了轻轻松松收取上千元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安心去外打工,现在一年的净收入至少有10万元。”包见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与此同时,集中起来的上千亩土地全用来种植各类蔬菜,这让曾经的杭城菜贩何林海收获了丰厚的财富。“估计我一年能净赚上百万元。我对收入是够满意的。”
记者从省农业厅经管处获悉,截至 2013年底,浙江全省土地流转量共约865万亩,占全省承包面积约45.3%。
2014年底,中央出台《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2014年度我国十大改革关键词之一。
昨天又有消息传来,我国首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指导意见有望本月底前出台。
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背后,是中国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现实,我国农业步入规模经营新常态。
几个村子共1000多亩土地进入流转
1月5日临近中午,记者在余杭良渚镇新港村的村道上,随处走了10多分钟。路上人很少,偶尔只见几个妇女骑着电瓶车,匆匆而过。
有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壮劳力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出去做生意,要么在外读书。“一些中老年妇女也都在农业公司里打工。”
作为杭州菜篮子基地之一的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在这里租赁了1000多亩土地,涉及新港村、港南村、杜城村等多个村的农田。
进入合作社,上千亩整齐划一的田地上,搭着一个个蔬菜大棚。随机进入几个大棚,这个种着草莓,那个种着生菜……
“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种植不同的蔬菜品种。”合作社分管农业生产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例如,生菜地收割完后,将利用拖拉机等翻开土地,转而播种毛毛菜。大约两三个月后,就可以收割毛毛菜了。“一亩土地一年大约能种植六七批蔬菜,一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至2万元”。
正说着,走进了靠近村道的一个右侧大棚,一群上了年纪、说着本地方言的农村妇女,正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小刀,弯腰割菜。很快,田垄上的一个个塑料筐就装满了蔬菜。
记者走出大棚,看到一辆大货车正在装载生菜,准备配送到15公里之外的勾庄蔬菜批发市场,以及杭城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
合同:租期15年,租金每三年递增一次
“靠近路边的这块土地是我家承包的,4年多前租给何林海。”现年49周岁的包见明,是土生土长的新港村人。在约好见面的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内,他拿出几张颜色有些发黄的“土地租用合同”。
记者翻开看到,合同上的“甲方:良渚镇新港村6组”,把“本组桥南农田面积总计50亩”,租赁给“乙方:蔬菜基地负责人何林海”,“用于蔬菜种植”,土地租用年限写明为“日至日”。
“土地租金前3年付每亩700元,期满后,每3年调一次,每3年每亩递增50元。”
包见明指着合同上的条款,一一告诉记者,“实际上,何林海给我们的租金每年涨了100元,我们现在的租金已经达到1000元一亩,明年将再涨到1100元一亩……”
在包见明等村民看来,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每年轻松地收取几千元“租金”,更大的好处则是“解放了自己”。
包见明一家,现在一年的净收入比2010年前翻了好几倍——
租赁给何林海等两家农业公司的2亩8分土地,一年能带给包家2800元的土地租金;
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包见明本人,则安安心心在当地一家农业公司做水电工,一个月收入约有5000元;
包见明妻子在瓶窑一家公司的食堂工作,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
他家三层楼的新房子,部分出租给人家开小店,一年收入约有3万元。
“土地流转前,我们家吃过、用过,一年最多攒下2万元;现在,一年能攒下10万元。”包见明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一边带记者去看他家漂亮的3层小洋楼。
农民不再“困”在土地上
日子好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包见明一家。
住在新港村葛步桥11号的俞玉弟一家,现在一年净收入至少有8万元。“以前连菜都舍不得买来吃,肉更加很少买。现在顿顿吃肉、吃鱼,还不是小意思?”现年51岁的俞玉弟一边聊着,一边带记者去他家看看。
俞玉弟的三层小洋楼,就建在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旁边。中午,正巧他的妻子沈梅芬从一公里外的服装店赶回吃饭。桌子上,记者凑近一看,有红烧小鲫鱼、大蒜炒肉、肉炒荸荠等。
“每天一般至少有6个菜。”俞玉弟一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俞玉弟等村民们纷纷认为,“日子好起来,土地流转的作用功不可没。”
以前,每年夏天,为了自家的几亩地,他就得放下手头的木工活儿,从城里回到乡村。“天一亮就出去做农活,锄草、灌水、喷洒农药……有的时候,水里的蚂蝗叮在腿上,吸血以后变得滚胖滚胖,扯都扯不下来。”
尽管非常辛苦,种植收入却很微薄。包见明等早已算过一笔账,“就算照料得好,一亩土地能种出1000斤稻谷,卖掉,也就1000元左右。去掉种子费、农机费、农药费等,还不算上自家的人工,一年最多收入两三百元”。
“早上做农活后,下午即使有空余的时间,也不可能再出去兜揽活计。”俞玉弟等村民认为,每年6月至11月,自己算是被“困”在了土地上。
“土地流转前,我们为了回来种田,一年最多只能在外做200个工;流转后,一年能在外安心做满360个工。”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算,水泥、木工,一工的行价要达到250元左右,更多的则达到300元一工。
当时,一些在外做生意的村民,不愿抛下手头的生意,干脆托人带信,把土地免费“送”给愿意种地的人家。
慢慢的,有村民提出:能不能把自己的承包土地租给人家?
包见明回忆,实际上,早在1995年,6组的村民就率先尝试把边边角角不利于种植的约20多亩“荒地”,以一年约200元的租赁价格,租给别人养虾。
1999年前后,包见明等又把其中的50亩土地,尝试着租赁给一个种西瓜的外地人。不料,种了一年后,外地人撤离了。
种过西瓜的地一般肥力不够,第二年没法种粮食,怎么办?此时,村民们有些着急了。正巧,何林海听说了这个事情,主动找上门来。
蔬果合作社不仅自己赚钱,还雇用了当地村民
35岁的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老家在江西省安溪镇。早年,他是杭州翰林苑农贸市场的一名普通菜贩。
何林海告诉记者,做菜贩那会儿,要搞蔬菜批发。起先,他跑到下沙的菜地,批发来各种蔬菜;后来下沙的菜地变成了高楼和工厂,他就跑到萧山和滨江去批发;不久,滨江的菜地又变成了房子……
最终,何林海决定到勾庄附近租赁一些土地,自己种菜。
2008年,何林海尝试着挨家挨户,向余杭勾庄的农民租赁土地种菜。由于菜贩出身,何林海非常懂得紧贴市场需求种菜,“什么菜有销路,什么菜好卖,一清二楚”。
这些蔬菜一部分被送到勾庄蔬菜批发市场,一部分被送到杭州市区大型超市,一部分则直接由何林海开设的蔬菜门店直供给杭城市民。
由于销路不错,收入丰厚,何林海的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地,愿意租赁土地给何林海的村委会越来越多。
据介绍,2014年,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总体产量达7200多吨,一亩土地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至2万元。“2014年,我们种植了5亩草莓地。一旦采摘游搞起来,一年至少净赚七八十万元。”何林海告诉记者。
新港村的包见明、俞玉弟等人,纷纷夸赞何林海。
“我妈妈74岁,土地流转前闲在家里,现在天天到何老板的合作社割菜,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老太婆高兴得不得了!干劲十足。”
“何老板真的不错。农村的路灯一个月电费100多元,也是何老板出钱的。”
在何林海掘金土地种植的步伐之后,2011年,九谷农业公司进入了新港村;2013年,智坤农业公司也进入新港村,先后搞起了蔬果等种植。
大部分土地由村代为出面
租给农业公司
新港村村支书何建国告诉记者,整个村约有2432人,约2500亩土地。如今,大部分土地都通过村委会,流转租赁给了上述三家农业公司。
“三五年以前,2432号人口中,还有15%的人做农活;现在,只有5%的村民做点农活,其中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农民。”何建国等人告诉记者,“村民有的出去做生意,有的打工,有的上班,有的读书。”
昨天,新港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了几份土地流转协议。
在一份抬头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中,甲方是“新港村九组王阿顺、王妙兴、张来法等农户”,乙方则是“杭州余杭新港股份经济合作社”,“年租金以1200元每亩,每三年提增10%租金”,“总土地流转期限,自日至日(最长不得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剩余期限)……”
何建国告诉记者,现在的土地流转模式是,“农民先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的租赁协议,再由村委会出面跟农业公司签订协议。”
目前,新港村全村的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为200万元左右,这些租金又通过村里发放给农户。
“当初,也有个别农户不肯流转土地。经过这几年尝试后,不同意的也同意了——好处明摆着。”何建国告诉记者。
真正要买房的刚需人群的内心永远在躁动,合适的折扣加好地段,您就可以出手了。
乐居购房QQ群:
看房团报名热线:3256809
24小时排行周排行月排行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本市楼盘打折楼盘
1均价:6500元/平米开发区25000元/平米开发区35800元/平米东戴河新区45400元/平米海港区54599元/平米海港区66500元/平米开发区76600元/平米开发区85300元/平米海港区
14385元1万抵3万27200元全款97折38700元贷款98折46500元全款97折56499元全款97折64200元全款9折77400元1万抵2万86500元全款97折95000元2万抵4万104000元全款96折
:【李克强敦促降网费】“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流量费太高了!”李克强昨日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并敦促有关部门研究如何降低流量费用。会上他还表示,我国提高网络带宽潜力很大。有关网速问题,李克强上月曾称,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网速都比北京快。http://t.cn/RAKeWOh| : //:负责任的冷水。| :请和我一起去种梭梭!| :各位博友早上好。如果你问我,现在创业这么热好不好?创业热总比政府投资热好,创业热总比公务员考试热好。创业到最后还是靠我们自己真实的投入为基准的,今天的创业门槛低了成本低了,就是失败了也不需要跳楼了。今天如果你不是在创业,也需要用创业的精神就业。| :人性的本质是求生存,为了这个目的而去追寻人群中不变的价值规律。不变的可以依赖生存的价值规律称之为信仰。老毛贼无法代表人类信仰,因为它是反人类的,依赖它的思想,历史已经证明,社会民众很难自由地生存下来。|我土地承包法了20亩水浇地,单价1200元一亩,种植什么好。 - 杰西卡呢吗信息网 - 提供你的所有资讯,为你分忧解难!
我土地承包法了20亩水浇地,单价1200元一亩,种植什么好。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xx地1000亩红薯种植基地申请报告.doc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1.1.1 概况 4
1.1.2 财务状况 6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6
1.2 项目建设方案 6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6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7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7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8
1.4 项目效益 8
1.4.1 经济效益 8
1.4.2 生态效益 8
1.4.3 社会效益 9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9
1.6 综合评价 9
背景及必要性 11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11
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11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建设条件 16
3.1 建设地点选择 16
3.2 建设条件 16
3.2.1 自然条件 16
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6
3.2.3 基础设施条件 18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9
4.1 市场分析 19
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9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24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25
4.3 市场风险分析 27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27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27
建设方案 28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8
5.1.1建设红薯生产基地1000亩 28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28
5.2.1布置方案原则: 28
2总平面布置方案: 28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29
5.3.1建设标准 29
5.4 技术(工艺)方案(产品的管理方案) 29
5.4.3 主要技术参数 34
5.4.4 物料平衡分析 34
设备选型方案 34
5.5.1设备选型及采购 34
5.6 主体工程方案 35
5.6.1土建工程 35
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35
5.7.1 给排水 35
5.7.2 供电 35
5.9 总平面布局 35
5.10 实施进度安排 35
环境影响评价 38
6.1 环境影响 38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8
6.3 评价与审批 38
项目组织与管理 39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9
7.2 劳动定员 39
7.3 管理措施 39
7.4 技术培训 41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1
7.5.1劳动安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内蒙文冠果栽培及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9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百万亩文冠果栽培及文冠果产品加工项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优项目工程咨询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 项目摘要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本项目包括10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文冠果加工基地建设和中国文冠果研究开发中心三个子项目
三个子项目是互相依存唇齿相依的关系其中种植基地是项目的基础是加工基地的第一车间承担着为加工基地提供原料的任务而加工基地则是种植基地全部产品的出路和归宿承担着将种植基地的初级产品全部进行加工实现产品精细化高档化商品化并进而使种植产品和加工品价值得以实现的任务研究开发中心则是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的技术基础不但要生产优良的文冠果种苗满足建设文冠果基地所需而且要培育丰产优质的文冠果新品种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还要在产品开发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开发出多品种高质量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文冠果系列产品支持加工基地获得较好的效益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的目标
从2008年春季开始到2016年用9年时间建成乌兰察布市111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全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文冠果种子267万吨果壳22万吨通过对文冠果树的修剪生产文冠果枝杈31万吨这些产品经过加工后可生产高档植物油文冠果油8万吨生产植物蛋白饮料20万吨生产植物蛋白分解物氨基酸等食品营养强化剂2万吨生产生理碱性文冠果功能茶饮料5万吨生产文冠果功能茶叶32000吨生产文冠果密度板8000万平方米生产活性碳6000吨活性炭纤维15000吨提取糠醛266000吨提取治疗神经精神病药物前体文冠果皂甙1334吨抗癌药物文冠果树皮苷等药用中间体15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农民被上楼”:旧案新访
“农民被上楼”:旧案新访
两年以前河北香河县因“农民被上楼”和圈占耕地搞房地产开发而闻名天下。当时有不少国内媒体报道过事件,该县的一些主要领导也因此丢了乌纱帽。上一周我去那里调研城市规划时,顺访了两处农民集中安置点。其中一处是一篇过去的新闻报道提到的“潮北新城”(见下文)。
最近几年我较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的人,对于发生在农业区的撤村并点和农民上楼,没有多少接触。由于没有什么预先印象,当遇见的第一拨村民张口骂娘时,我有些意外。这是发生在潮北新城内,当时一群农民正围在一起打牌。这些人多为中老年。农民抱怨最多的是上楼集中居住以后生活成本提高了很多。他们说:“现在连一根葱都要钱”。农民新城的院子不许晒粮食,也不许种菜,更不允许养牲畜和鸡鸭。村民们成天闲荡、打牌,一些人的名下还有地,但是太远没法去种,种了也没有地方收打了。虽然每亩地“流转”出去一年有1000元收入,按照政府官员的算法这比农民种庄稼收入要多,但这点儿钱,加上老年农民每人每月90元的社保收入,上楼农民的生计已经变得十分“刚性”。有不少人家会有多余的房子出租,问一问房租大概一套90平米的房子是500元一个月。将租金、土地流转收入和社保收入加在一起,每人每月应当有几百块的固定收入,也就够维持低水平的生活。这与当初拆农民房子时候吹嘘的“农民上楼”后的美好情景差远了。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新城中生活的“农民”的生计变得很脆弱,因为它完全依赖于现金,基本上没有非经济性的源泉。
(仍然有村民顽强地将新城变成“农庄”,有人将葱种在陶瓷洗手盆里。)
/a/649.htm
日08:27欧阳艳琴
  河北香河土地增减挂钩乱象调查
  ■“农民被上楼”系列调查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欧阳艳琴 实习生 陈晓雪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作为该省新民居建设示范试点县,依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拆除旧村庄、置换全县建设用地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系列工程正在展开。
 4月19日至5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该县60余个村庄,对38个村庄的土地增减挂钩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发现:香河县耕地见减不见增,约4万亩
耕地被闲置或修建厂房、商品房等,其中涉及基本农田;5年间,政府建设用地审批超过11888亩,出让土地5063亩;被拆迁的旧村庄,尚未见真正复垦。
  在香河,在“土地流转”名义下,农民“上楼”之前,便失去了耕地。
  “老百姓以后干什么?吃什么?拿什么来养楼?”这是香河县农民对本报记者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
  2007年国务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即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后复垦为耕地,置换城镇建设指标。
  良田被“周转”并遭强铲强占
 “以农为本,新农村用心说话。”香河县钱旺乡成自务村,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潮东香苑外墙标语还在,但施工已经停止。成自务村的村民,已经自
发约定打着“还我土地”的横幅,轮流驻守工地大门,不让施工车辆进入,原因是:正在盖楼的这个地方,是成自务等村的耕地。
  “都是好的水浇地。”村民们介绍说。
  村民所讲的“好的水浇地”,也就是“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亩产吨粮”。除了种植小麦和玉米,部分村民还会种植蔬菜,供北京等地市场,每亩收入至少6000元,“大棚(蔬菜)好多(收入)3万元一亩。”村民李生(化名)等人说。
  依据官方的说法,潮东香苑是钱旺乡16个村街未来安置的“新民居”,占地约560亩,除了占用成自务村的耕地,还涉及钱旺村、大六王村、小六王村等村的耕地。
  根据河北省《关于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的指导意见(试行)》(冀国土资发20099号),对建新拆旧的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需要新占农用地的,可采取先占后补的方法周转使用。上海绿地施工的潮东香苑,就是使用了“周转用地”。
  “周转用地”的申报,需要征求被占地村民的意见。但成自务村村民告诉本报记者,至今没有任何人或单位来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潮东香苑560亩土地性质的转变,据村民李生等人向本报记者回忆,大约始于日开始的土地流转,当时说流转时间期限截至日,每亩地每年补偿1200元。他和李牧(化名)等人,连土地流转协都还没有签,强行铲地的事儿就出现了。
 据村民李生讲述:就在小麦收割前几天,日左右,夜里两点多钟,听到外面的狗“汪汪”地叫,不知道怎么回事,起床到门口一瞅,发现外面
好多人在铲地,可能有16辆铲车。刚要开门出去,就被人堵住,让他不要到地里去。第二天,村民们发现,麦地已经夷为平地。
  李牧是当地的
种菜大户,承包了20.3亩耕地。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没有同意土地流转。因为之前村里已经不止一次耕地被铲,他和同村的几个人就在蔬菜地里搭了房子,守护
着菜地,地里正种着韭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2010年10月一个下雨的晚上,他刚刚离开菜地,就听说有铲车下地了。等他跑回去时,连房子带蔬菜
大棚,全部被铲平了。
地方官员强推农民耕地
  五百户镇十百户村,也是新民居试点村。香河县城乡规划局公开信息显示:“十百户村规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对外销售,另一部分用作村民回迁。”
  十百户村800亩左右的耕地,原来80%是种植蔬菜,“黄淮海综合治理开发区”的石碑尚在,而如今,约300亩盖上了厂房,约500亩正在闲置。和成自务村一样,耕地盖厂房和闲置,始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土地流转”。
 贾振海等6户村民,直到现在还没有同意流转,与其他村的“征地方式”类似,采取强制措施。他告诉记者,2008年9月,耕地里的一些灌溉设施被卸走,导
致村民“没法浇地”。日,五百户镇副书记张广义、经委主任杨涛、人大副主席王立国等人,推平了十百户村的150亩左右耕地,他地上的
2000多棵杨树和桃树也全部被推倒。
  贾振海用手机录下了当天的冲突:
  杨涛:“广义,让立国铲地!”
  贾振海:“你为啥铲我地?”
  杨涛:“施工建设,回迁楼。”
  贾振海:“条文呢?”
  杨涛:“有条文。”
  贾振海:“给我看看。”
  杨涛:“我没有,这儿没有。”
  贾振海:“我还没签字呢。”
  杨涛:“回去!用那车子铲他地!”
  (推搡的声音)
 在蒋辛屯镇北六百户村,村庄已经基本腾退完毕,连同周边的小马坊等村,村民已经搬上了新民居“潮北新城”。潮北新城占用的,也是北六百户村耕地,而村民
告诉记者,除了每年每亩1000余元的土地流转补偿款,以及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每年1000元的养老金以外,这块耕地,他们没有获得其他补偿。
  “土地流转”变异为“以租代征”
  2010年4月,新华街道北岗子村,甲方村委会与乙方村民签署了土地流转协议。该协议载明:“为加快土地流转,解决种地难问题,……乙方承包的土地归甲方临时租用,统一管理”。
 一年后的2011年4月,村民则收到了一纸《告知书》:“(村民承包的土地)因县城统一规划和新农村改造的需要,即将被征用。……村委会已将该土地转让
给三强集团,由三强集团负责投资建设。望你……30日内……到村委会与三强集团协商补偿事宜。逾期不到,则视为你放弃要求补偿的权利,到期相关单位有权强
制拆除地上建筑物。”落款为北岗子村民委员会、香河县三强集团和新华街道办事处。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村民纷纷质疑:一个以“土地流转”为名的“临时租用”,一年后怎么就这样突然变成了“征用”,且“相关单位”“有权强制拆除地上附属物”?
  此外,记者在淑阳镇杜屯村调查发现,当地镇政府直接将农民的土地租赁过来,并协议规定:日后可以征占。
 杜屯村的村务公开栏里还留有一张日杜屯村委会与淑阳镇经济委员会签署的《协议书》,将91.04亩土地交给淑阳镇经委经营,期限自
日至日,补偿标准每年每亩为1吨粮(1000市斤小麦和1000市斤玉米),可兑换现金。
  根据协议,村委会(甲方)的义务包括:“土地内地面附属物的拆迁工作”;“不得干涉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条件成熟时,须协助乙方依法办理征占地和改变用地性质手续”。
  而作为乙方的淑阳镇经委,“可以进行基础设施、生产车间和办公用房建设”,“如遇国家征占地有补偿的,同样享有补偿权”,“可以将土地转给第三方”。
  杜屯、郎庄、孟庄、前套、后套、池套,被称为淑阳镇“东六村”,属于淑阳镇工业园起步区范围内。
  在钱旺乡达古庄,村民许建仁指着本村的耕地对记者说:达古庄800余亩耕地,已经只有30来亩在耕种了,740.359亩,已租赁或流转给了钱旺乡政府。
  2003年至2010年间,钱旺乡政府或经济委员会,以兴建钱旺工业园为由,与达古庄村委会签署了四份《租赁协议》和一份《土地流转协议》。租赁或流转期限分别为30年至50年不等,租金在每年每亩1000元至1200元。
  不管是《租赁协议》,还是《土地流转协议》,乙方钱旺乡人民政府或钱旺乡经济委员会,均为甲方达古庄村委会约定了如下义务:
  “乙方在土地开发、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因村民或村级领导成员的不合理原因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甲方应把协议用地周边的所有道路无偿提供给乙方使用,不因任何原因(不可抗力除外)阻碍乙方对周边道路的使用。”
  “协议土地上的建筑障碍物(如坟头、机井、低压电线等),甲方负责协调处理,所需费用由乙方担负。”
  “甲方不参与也不干涉乙方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允许乙方与其他经济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和经营活动。”
  协议还约定:“甲方协助乙方办理协议用地相关手续”,“如乙方提出终止本协议,……该地块内建筑归乙方所有”,“协议期满,乙方投资的地上物及设施归乙方所有”。
  就是这些《租赁协议》,许建仁说,如果他没有拿到,“整个钱旺乡(农民)都不知道(土地流转)是怎么回事。”
  4月下旬,本报记者在达古庄采访时看到,部分耕地仍在闲置,可以看到荒草和土堆,公路沿线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周边红砖垒起的围墙虽被推倒,但根基还在。
  许建仁告诉记者:“最近国土部在查处,风声过了,还得继续建厂房。”
 新华街道白庙村,原属淑阳镇辖区,村民陈凤(化名)2007年后突然没有了粮食补贴,2010年4月,村民们去县财政局查,结果,“财政局的人说,我们
没有(耕)地了,只有村会计宋玉中名下还有20亩地,白庙其他人都没有地。”陈凤说,“据说白庙有475亩耕地,从国土(局)查,连园地有500多亩
  在白庙村口,记者看到“白庙村全民创业辅导基地”的牌子,规划图显示,创业基地占地420亩,45家企业入驻,是全省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但村民们表示,至今都不知道这些企业是通过什么手续入驻的。
  徐伟(化名)日得到的香河县国土资源局的《答复意见书》称,白庙村创业辅导基地内的“欧乐凯丽门业、永顺沙发厂占地的有关批准情况”,“经查实,没有备案,也无登记材料”。
  村民还不知道怎么就成为商品房建设用地的,是白庙村的100余亩机动地。
  包括蒋新屯镇匠庄、姬庄,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批文显示已经有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但当地村民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尚不知情。
暴力打造“无粮县”
  “耕地没了,上楼以后费用忒大,养不起楼。”淑阳镇郎庄村民崔建华说。这几乎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农民抗拒“新民居”的主因。
  安平镇延福屯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土地基本全被流转了,现在政府和村委会提新农村改造,绝大部分村民都表示反对,“我们的(耕)地都被圈着呢,俺们一提耕地的事儿,他们都不让俺们说这个,说村庄和耕地是两码事”,“俺们这钱给得不合适,地也没了,哪够吃饭啊?”
  由于蔬菜和树木的收益远大于流转时的土地补偿款——1200元左右,种植蔬菜和树木的农民,是最不情愿被流转的。
  淑阳镇孙家止务村王敬华一家,连口粮田和承包地共有8.2亩,栽种了1000棵速生杨和950棵梨树,杨树最大的直径34厘米、树高28米左右,梨树再过一年就要结果子了。他们还在树间种上了一些菠菜和韭菜。
  王敬华告诉记者,如果在市场上卖,杨树每棵价钱在60元至500元不等,梨树大约每棵要卖20元。
  在2009年村里开始流转后,王敬华还没有和任何人签署任何协议,却突然招来横祸。
  “日(晚上)九点,我家院门被不明身份的人封堵,并把门给锁上了。房屋后门也被不明身份的男子给封堵。我全家被吓得整夜未睡。第二天早晨起来到口粮田一看,我家口粮田上的所有树都被伐倒了。”王敬华说。
  王敬华说,报警以后,时隔四天,案件还没有进展,却突然来了一伙人,用车把锯断的树木全部装走,并且打伤了他们一家人。
 北京军区总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显示,王敬华之子王似海“被人殴打时出现意识模糊,记不清当时情况”,诊断为“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右枕部脑挫裂伤、头部
外伤、右枕部皮下血肿、头皮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右肾多发结石伴积水,右桡骨远端骨折”。王似海至今尚未出院。
  钳屯乡李辛庄村,村民现在都不知道,村东北、香五路西侧约200亩基本农田,现在是否改变了土地性质。
  4月23日,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就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石碑后,推土机进进出出,基本农田上,却是渣土堆和刚刚被推倒的围墙。
  本报记者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查询到,一幅标注为“香五路西侧”、151亩的新增建设用地,已被挂牌出让给河北建设集团香河盛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均价8万元/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有村民说,这应该就是李辛庄的土地。
  然而,本报记者采访了3位李辛庄村民,他们均表示不知道这块土地将要干什么,只知道已经土地流转后闲置了5年,现在,施工单位正在“挖好土、填渣土”,为建设做准备。“填上渣土,以后地还怎么种?”村民们说。填渣土和阻止填渣土的“斗争”,就在李辛庄上演。
  4月23日,在北六百户,记者看到耕地上堆积着砖头、钢管等建材,地里间或长着麦苗,而附近的农民正在地里一边放羊,一边拿着袋子割麦苗。
 在钱旺乡,记者看到了两块“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石碑。在通唐公路南侧的石碑介绍,“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于2007年4月完成,治理
面积1.5万亩,总投资848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02万元,群众自筹241万元。在北大街的石碑则载明,同样是1.5万亩的综合开发和治理农业示范项
目,在2003年完成,总投资为357万元,其中群众自筹79万元。此外,大河各庄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151万元。
  两个“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包括新打机井、铺设电缆等,如今,这些“综合开发”的土地大部分被闲置或正在施工,而当地的机井,大部分在“土地流转”时被废弃。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村民一致介绍说:土地流转时,当地政府或村委会通常会搬走变压器、截断电线杆、绞断电线、填埋机井,农民“没法种地”,有的地方,甚至在土地流转协议签署前就断水断电。
  本报记者在香河县采访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沿着大香线、通唐公路、香五路、双安路等干道,已难见到整片的农田——不是闲置,就是已建或在建工程。
  根据本报记者实地走访目测和村民统计,在香河县,仅统计范围内的38个村庄,被闲置和施工占用的耕地约4万亩,其中超过一成修建了厂房等。
  当地百姓流传一种说法——香河正计划成为“无粮县”。
  企业插足“新农村”,香河被讥“三强县”
  燕都鑫城,是安平镇新农村组团之一,将安置安平一街、二街、四街、后庄、东庄等村庄的村民。目前,一街和东庄已经基本回迁完毕。而除了回迁楼,商品房也正在上马。
 本报记者从中国土地市场网查询到,2010年,东庄和一街地块,分别有95.6亩、23.8亩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以60万元/亩和80万元/亩的价格,
出让给了香河县龙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用途为“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据公开资料显示,燕都鑫城总占地约1396亩,目前已有132套进入销售市
场,占地111.87亩,均价在6300元/平方米左右。
  安平一街村民告诉记者,紧邻回迁楼的商品房,占用的是原来村集体机动耕地,村民并未获得补偿款。
  安平镇另一个新农村组团——运河新城,又叫做运河国际生态城,位于北运河西侧。据了解,该地块由万通地产公司旗下的盛达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开发。
  在施工现场外面,一幅规划示意图上写着:“本项目规划建筑性质主要为农民回迁住宅及配套设施。”然而,根据这幅规划图的标注,“运河国际生态城回迁住宅用地”为162.9亩,大约占整个规划区域面积的1/40,约占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20。
  提起新农村改造,草沙河村曹姓村民就对本报记者说:“想搬呐?给多少钱啊?那(小麦)苗长那么高,全给毁了,没给赔呢!”运河新城,占用的就是草沙河和成辛庄等村的耕地,而补偿只是每年每亩1000余元。
  该村民还说,现在要村民搬进楼房,就是因为已经把耕地连带宅基地、街道等所有土地卖给开发商了。
  中国土地市场网信息显示,大致在运河新城所处的地段,香河县政府将59亩现有建设用地,以将近18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给了万通地产。
  蒋辛屯镇小马坊村村民在经过土地流转、拆除旧房、搬进新楼后,今年4月,被上边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祖坟迁走。而包括坟地在内的小马坊村约600亩耕地,正在由五矿集团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发,400余亩耕地尚在闲置。
 记者从中国土地市场网查询的土地出让结果显示,从有记录的日以来,至日,香河县政府共出让土地115幅,包括了
61幅居住用地(3675亩)、22幅工业用地(1266亩),共5064亩,土地出让金约35亿元,其中包括新增建设用地66幅。单2011年4个月,
香河县出让的土地就有34幅2162亩,土地出让金超过16亿元。
  在当地,百姓私下将香河县叫做“三强县”。这种说法源自三强集团正在大举涉足香河县的“土地流转”和“新农村改造”。
 据了解,小马坊、后场、北六百户三个村庄的耕地几乎全部被流转,农民如果再要种植或者养殖,则需要和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土地流转承
包协议》,17年内承包费每年1158元/亩,50年内承包费每年1800元/亩。每户限定在2亩之内,共200余亩地供承包。
  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三强集团旗下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其净资产约7.5亿元,在过去4年里拿到了21幅共915亩的土地,总价约6.2亿元,三强集团的老板王尚新是香河县政协常委。
  万科和五矿在小马坊开发的商品房,施工单位也是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在新华街道东北街村、北岗子村等地的平房改造,拆迁人正是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东北街村平房改造协议》的最后一条是这样写道:“同意以上各条款均可享受各种待遇,如不同意就不享受任何待遇,如造成法院强行拆扒;一切后果全部自负。”
  《北岗子村庄整理改造协议》第八条则写道:“乙方(北岗子村委会)自甲方(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交付回迁楼之日起三个月内,乙方负责房屋扒平、腾清。否则甲方有权强行拆除,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乙方承担。”
突击“复垦”涉嫌系列造假
  2011年5月,是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
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抽查总结阶段。4月下旬,香河县蒋辛屯镇土地流转后闲置的现象,被某媒体曝光。4月底至5月初,在香河县,一场突击“复垦”的行动迅速铺
开,许多土地在闲置了一到五年之后,突然被旋耕,播上了玉米粒。
  这样的“行动”,据当地多个村庄的农民介绍,也曾在去年八九月份展开过,当时种的也是玉米。八九月份,本来玉米都快要收了,玉米长出来一二十公分,耕地变绿了,没多久,又全死了。
  5月6日,香河县宣传部王立生对本报记者说,该媒体采访的时候是“4月份还早”,“我们这儿实际上5月中旬开始种玉米、黄豆。”
  “4月份为啥不该种呢?4月份没下一场雨。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场下透的雨。你种了它也不出,那棒子(指玉米——记者注)粒发不出芽来。浇地成本就高了。一场雨后播种那是最好的季节。”王立生说。
  4月底、5月初,本报记者走进这些曾经被撂荒、如今被旋耕的土地上,扒开土壤,结果发现,许多耕地看似已经播种,实际并没有种子。
  在钱旺乡大六王、小六王和大高坨等村的耕地上,淑阳镇郎庄村民崔建华与本报记者用手扒开了六七条土垄,最远扒开2米多,结果发现:除了地头有一些裸露在外的玉米外,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玉米粒。
  即便有玉米粒的地方,玉米大多是干瘪或残缺的,间距通常在半米左右,“农民自己种的话,通常间隔8到10公分就会见到一粒玉米种子。”崔建华说。
  这些玉米也没有覆盖化肥。“没有化肥根本长不出玉米。”崔建华介绍。
  他说,现在表土直接用手就能扒开,也不符合耕种的要求。“要压一压,玉米要不透风,才能长得出来。”
  与表土直接用手能扒开不一样的是,“播种”玉米的小垄沟两侧,土壤用脚都踩不开。“农民自己种的话,土要松一下,也这么(和表土一样)细。”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在这一片大约超过500亩的耕地上,难看到完整的电线和电线杆,地上甚至还能看到被毁坏电线杆上的水泥块;机井或者被填埋,或者已经枯了,甚至结上了蜘蛛网。“老长时间不用了。”崔建华说,“没有水浇地,这里根本产不了粮食。”
  刘宋镇一位参与了这次“复垦”行动的农民说,这次“复垦”播种的,许多是饲料厂购买的玉米,而并非真正的玉米种子。崔建华也说,如果是买的种子,地头一定有遗留下来的种子袋,但现在却看不到。
  在蒋辛屯镇,一个被曝光土地闲置的地方,5月1日中午,在进入各个村庄的路口,都有一辆或两辆车,有至少四五个人坐在车上,一下午也不离开。另外,还有“司法”车在村进进出出。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有关部门在“驻守”。
 本报记者乔装成挖野菜的人,进入了姬庄、大马坊、北六百户等村。在这些村庄,记者随机铲开的垄沟里,依然要么干脆没有种子,要么每隔半米才有一些玉米
粒。在北六百户和大马坊,尽管旋耕过,但一些地方的土壤坚硬得用铲子都铲不开。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电线已经断了,电线杆顶上,筑起了鸟巢。
  在安平镇东庄村,村民提起近日地里突然被种上玉米就想笑。本报记者同样下地进行了检查,即使有玉米粒的地方,玉米粒的间距也大都在半米以上。
  农民要求土地入股分红
  安平镇东庄村是香河县最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批,目前已基本实现回迁。
  在回迁的燕都鑫城,70多岁的村民曹某告诉本报记者,原来2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换了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还剩点钱,面积虽然小了点,但他还是很乐意住新房子,舒服。
  他夫妻两人,没有后代,“我们一死,全绝了,也不用考虑子孙后代。”而他本人也常常生病吃药,本来就种不了地,流转前,夫妻俩的一亩耕地,都是白给别人种,现在按每年每亩一千多块钱补偿,夫妻俩算是白赚。
  同样愿意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的,有淑阳镇姚家止务村的骆某,他的老宅基地面积有700多平方米,置换楼房后,还能剩下不少钱。
  但是,曹某对记者说,东庄村民中,“乐意种地的多”,住新楼房有意见的也多,没地种了,“主要考虑到子孙后代”。
  住进了楼房,曹某说,当地政府还没有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只有耕地流转后每个月150元的养老金,直到现在,也没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安头屯镇庞营村村民王刚(化名)对记者说:“我觉得新农村的方向绝对是正确的,人口多了,节约用地是正确的,但是这楼房盖得不结实,老百姓条件不适合,没这么高生活水平。”
  香河县农村宅基地面积通常是原村耕地面积的1/10至1/3之间,在目前耕地闲置和征占的情况下,即使全部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总面积也难达到原有面积,而且,“在宅基地上覆土,底下全是水泥、渣滓,不是土壤,长不出粮食。”蒋新屯镇匠庄村民杨柳(化名)说。
  “现在把好耕地糟践了,建大院、盖房子,把老百姓房子扒了,节约了这么点儿地干啥去啊?好(耕)地大面积卖出去,糟践,老百姓不服。”王刚说,“如果把楼盖好了,弄方便了,节约出来的地适合(农民)做买卖什么的,那行。”
  五百户镇前马房一位菜农,至今都以为搬到“新农村”后,他依然能种菜。
  但目前的事实是,在香河县,农民“上楼”的同时,耕地大多被流转,“上楼”之后的生活没法保障,是他们最大的担心。
  五百户镇十百户村村民贾振海说,2009年底村里开始动员建设新农村,征求村民意愿,“村民起初以为是盖小楼,后来发现是‘移民’,连房带地都没了,脱离土地了。”
  “如果是盖二三层的小楼,别离开村,有地可种,农具有地方可搁,那行。”贾振海说,将土地入股分红,“这样你建什么都不碍事,土地永远是我的,我还是老农民。”
  但现在的事实是,“搬走就没地了,就像耕地一样,宅基地也没了。”贾振海说。“没有地,不给安排工作,光靠每年每亩地1200块钱,没法生存。”
  蒋辛屯镇姬庄村民徐莲(化名)告诉记者,像她那样四十来岁的农民,学历通常在初中以下,出去找工作并不容易。姬庄许多妇女,就在村南边给人种树,做临时工。“种不上地,什么都没有。四十多岁,五十多岁,上哪都找不到事,只能做保洁。”她说。
政府:农民“白住楼,还得钱”
  5月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河县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王立生、香河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邵晓彪。
  关于新农村建设,王立生说,其实“相当于县里的一个惠民工程”。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能置换出建设用地来。比如说1000口人的一个村子,整个村落占地得在1000亩出去了。但是建回迁楼,就3栋楼,十亩八亩的就够了。900多亩的就置换出那指标来了吗?实际上耕地没在减少,是在增加。”
  另一方面,“我们这儿一亩地打600多斤麦子,您算一块钱一斤,600多块钱。搭上成本旋地50块钱一亩,播种40多块钱一亩,然后还得化肥、浇,后期的打农药,收割。在外面打工一天150块钱,你要是拿着口袋收麦子耽误两天就是300块。”
  王立生说:“我们这边就业不用发愁”,“我们县是家具城,打工的人多,这儿一般都上班打工去了,一个月挣5000块钱,谁还种地啊!”
  邵晓彪则说:“我们这边老百姓非常富裕。都不愿意种地。一个村如果有100户,得有90户做买卖。”
 邵晓彪表示:“我们工作已经很难了,有时候不是部门的问题。中央要税收,要项目,香河县跑招商引资,来了之后没有项目给人家落脚之地,人家干啥来了?挺
好的项目你没地落脚。刚才一直在提指标,这指标太少了,国家分配到省里,省里分配到市里,市分配到县,这一年超不过200亩,干啥使啊?不只是香河这种情
况,别的县都这样,全国都这种情况。2000多个县都在争指标,其实你把这个指标多置换出来就行了。”
  王立生和邵晓彪还称,现在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村民不是没有地了。新农村改造如果顺利的话,过十年八年,总耕地面积增加了,不是减少了。”他们坚称,蒋新屯等地的耕地,还是农民在耕种。
  “上楼”农民究竟能得到哪些实惠?
  王立生说,实惠就是“白住楼,还得钱”。在香河县,通常被拆迁的农民,“一户白给你一套90平方的楼房,还得给你10万块钱”。至于社区的公共设施,比如说医院、学校,目前都没完善,将来三五年完善之后就会看到成果。
  但是,他说:“新农村建设刚开始,农民的养老啊,就业啊,现在都是刚摸索阶段,还没有太成型的措施。”
  王立生介绍,因为国家现在还没出台政策给安排养老保险,农民今后的养老保险将主要来源于村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取的收益。
  他介绍,旧村庄拆除后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有一部分要给开发商,“因为所有的钱都是人家开发商投的”,“要给他一部分指标,让他自个儿搞建设啊,搞项目啊挣钱”;一部分给当地政府搞一些“三产”服务项目。
  邵晓彪则介绍,目前每个村庄都有一定比例的机动地或其他用地,比如道路、沟渠、坑塘,这些土地不直接分到各户,而用于换取物业、取暖等方面的补贴,以及60周岁以后的养老金,由村委会集体支配。
  当地农民说“新农村”最好是给每户都盖一个二三层的小楼房,王立生说:“一户都盖小别墅,用地指标没置换出来,还是没节约用地。”不符合香河县的县情。
 “老百姓就是担心,考虑到企业要给你100万占这地方,你给我十几万那不行。但是不能让人家企业一点利润都没有。毕竟先期投资不是一个亿、两个亿的事,
有的是几十个亿撇那儿了,他要见效益还得在几年之后。咱们地方政府实际上想要老百姓多挣钱。这也有矛盾的地方。”王立生说。
  邵晓彪说:“要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什么‘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是不是得必经啊?出门粪堆,柴火垛啊,苍蝇乱飞。我让父母来县城住,他们住不惯楼房。这种环境他改变不了,他瞅着脏舒服,干净他不干。”
  他介绍,这些年,香河人口没增长,村落面积在不断增长。他老家两口人在家11间房,占地一亩多,老有5间房闲着,也就是所谓的“空心村”。
  “实际上不同意的都是什么人,都是50岁以上的。现在香河30多岁的都在县城买房,50岁到40岁之间的,工作都是比较得力的,挣钱都是在县城给孩子买房。”邵晓彪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