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发展第三产业

鲁尔区(下)
鲁尔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衰落与振兴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钢铁 煤炭 电力 化工 纺织
区位优势:
资源:就煤近铁
水源:莱茵河提供工业用水
交通:内河航运与陆路运输均发达&(莱茵河黄金水道)
市场:欧洲工业发达 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电力等能源需求大
技术:德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迅速技术领先
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
原因:石油能源的崛起 煤炭危机
&&&&&&全球性钢铁过剩
产业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鲁尔区的振兴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依靠科教发展
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向西、南扩展 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发展第三产业
启示:对我国工业化进程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有所启示
工业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要合理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工业过程要注重环境保护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企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发展科技提高创新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变
果洛州科技局:http://www.&&&&来源:河南省科技网&&&&创建时间:日&&&&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变
来源:& 河南省科技网
&&&实现三个转变 抓好三项工作&专题研究(2)
&&&&徐光春书记在我省&两会&期间参加洛阳代表团讨论审议时,针对河南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实现三个转变 抓好三项工作&的要求。其中提到&河南要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转变。&这是深入总结河南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根据现阶段河南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一、加快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一般有两种增长方式:一是主要依靠增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二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十一五&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河南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必须把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抓紧抓好。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河南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左右。这种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必然造成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这种低度化的产业结构还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增强我省区域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区域发展优势、速度、质量和后劲的竞争,实际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较量。河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远不是经济强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不仅要求发展快、总量大,而且要求结构优、素质高、效益好、后劲足。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才能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才能不断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才能在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轻我省资源环境压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虽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来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但从实践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重要资源的外贸依存度过大,将存在着明显的市场、价格风险和经济安全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同时,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有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当前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的需要
&&&&当前,河南正处于结构转换、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素质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大都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比如,资源环境问题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资率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投资率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又容易造成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都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密不可分。因此,只有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河南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生态环境整体上比较脆弱。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原本稀缺的资本、矿产资源、能源等要素变得更加稀缺。只有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状况,为人们提供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更加重视转变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轨道。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是改变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传统模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本、劳动和资源的高强度投入,因而经济发展的投入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仍然很大。这种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在新的形势下,特别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已经难以为继。
&&&&首先,从资源存量角度看,河南虽然是资源大省,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高。以土地为例,人均耕地不足0.19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煤计算,河南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全省探明的石油储量已消耗67.1%,天然气已消耗53.4%,煤矿的储采比已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其次,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河南资源型企业比重大,尤其是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比重更大。这种资源型和初加工型工业结构,往往表现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河南万元GDP能耗是国内先进水平的2.1倍,能源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大约10个百分点,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至5倍。全省能源消耗从2000年的7919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04年的13074万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1.8%,快于同期GDP增长2.1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耗的三次产业看,工业部门约消耗了四分之三左右的能源。与此同时,河南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也比较低,有色金属的回收率低于发达国家近20个百分点。由于存在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资源的浪费现象,更加剧了我省的资源短缺状况。
&&&&再次,从环境的角度看,河南环境污染代价大,地下水、地表水大部分受到污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综合评价,河南有73.5%的地下水因污染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已不适宜直接饮用;空气方面,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04年,河南18个省辖市空气质量属轻微污染以上的城市有10个,占55.6%,更为突出的是河南结构性污染的特征十分突出,单位GDP产值所排放的废水、废气、粉尘等污染量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工业污染治理虽有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47324万吨,达标率为93.2%,固体废物排放量524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6.0%,减排任务依然繁重。
&&&&第四,从生态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河南生态比较脆弱,承载能力减低,水生态得不到保护,致使一些河段常年无地表水径流,失去生态功能和自然净化功能,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土地荒漠化趋势和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诱发了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呈逐年下降之势。
&&&&第五,从产业结构看,河南现有的产业结构仍以初级加工业为主,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0%,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发展慢,2006年河南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全省百户重点企业中,只有14家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这种以初级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一方面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强;另一方面使河南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下端位置。
&&&&第六,从科技创新能力看,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不到20%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8%;90%的企业和45%的百户重点企业至今还无专利,一半以上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2005年,河南R&D经费支出仅55.6亿元,而同期浙江为224亿元,北京为433亿元、江苏为346.1亿元、广东为313亿元、上海为258.8亿元、山东为234.1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可见,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变。
&&&&三、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因主要来之资本、土地、技术和人力资本,资本和土地是稀缺的有形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本是无形资源。如何在土地、资本等有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看无形资源即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贡献度。当今发达的国家,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一般都达到 60%~70%,而河南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目前还达不到40%。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和资源能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河南以资金、物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束缚和挤压。能否实现河南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变,提高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贡献度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1.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培植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二是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使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原则,切实搞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的规划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2.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选择一些有影响、有牵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行业进行科技自主创新和突破,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技术和产品,带动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集成创新,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坚持创新和引进相结合,加强重要行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原则,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迅速、便捷的现代信息网络,为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奠定基础。不断扩大科技对外开放,把积极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结合起来,在广泛吸收世界科技成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引进技术中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软技术的比例。注重引进国内外大企业的研发机构,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对重要技术设备、仪器和装备的生产,采取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等方式,尽快学习掌握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先进技术,提升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
&&&&3.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建立健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一是发挥好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和市场份额高的重要技改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发展,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发挥好企业投入的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好企业技术研发费用税前列支等有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工作,逐步形成投入&创新&发展、再投入&再创新&再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调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自主创新中,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和扶持海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河南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为自主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
&&&&(二)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变河南劳动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
&&&&1.要把义务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基础工程。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完成率,扩大受教育人口规模,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保障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合格的学校,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创新教育。
&&&&2.要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突出重点。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3.要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大战略。围绕实现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增强特色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努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增强区域教育竞争能力。
&&&&4.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支撑。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整合社会学习资源,形成开放、灵活、方便的学习平台,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版权所有: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
CopyRight ◎ &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信息:青ICP备 技术支持: 青海海灵软件有限公司各位常委,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十二届市政协今年召开的第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主题是就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专题协商。为开好这次常委会,从2月下旬开始,市政协组成九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全市相关部门单位和基层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刚才,吕永超等10位同志代表各调研组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作了发言,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将根据这次会议协商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的建议案。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市政府副市长苏梅林同志今天专门到会听取意见。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建设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曾指出:“哪里有文化,那里早晚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会更快地向那里转移。”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从国内外发展的实践看,文化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硬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好莱坞大片一度成为文化消费的代名词。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形势下,商品的附加值在于文化。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比如,我们国家号称“世界工厂”,服装、玩具、家具和中低端电子产品等,几乎都被冠以“中国制造”称号。而这些同样材料、同样款式、同样质量的产品,一旦贴上世界品牌,其价值马上就会翻几番甚至十几番。美尔雅西服是我们黄石人的骄傲。但是二十多年来,我们生产的西服主要是为外商进行来料加工。我们每套西服只赚几十元人民币,而外商把我们生产的西服贴上他们国家的名牌,每套西服赚几百元人民币。这就是文化在商品中的价值。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过去可见的“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科技的吸引力、促进黄石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建设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文化不仅仅具有抽象的教化、审美价值,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特别是文化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无法估量的。比如,以QQ为主打的腾讯公司,起初不过五六个人,2000年要不是国外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差点就要倒闭。但近十年来,它推出网络游戏、卡通动漫、网上音乐、电子杂志等具有文化创意的科技产品,让科技插上文化的翅膀,让文化助推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公司几何级数的增长,2011年主营收入就达到230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其文化产业已经占GDP总量的25%左右,迪士尼等文化娱乐品牌风靡全球。我国已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动,如湖南省文化产业在2008年已跻身千亿元产业,从2009年实施文化强省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黄石作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比重过小的格局。我们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其中,像旅游、传媒、动漫、演艺、新闻出版等产业能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经济的观念,强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建设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关乎一个城市的美誉度。纵观国内外的知名城市,大都有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一提起这个符号,就会想到一座城市。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到“天堂”,就会想到“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提到“甲天下”,就会想起桂林。再比如,我们提到沈从文的《边城》、黄永玉的画、宋祖英的歌,就会想到湘西凤凰。因为这些名人、名作、名胜、名牌等文化符号,通过书籍、电影、电视、绘画、音乐等文化载体,已经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影响到一代甚至几代人。这就是文化的无穷力量和巨大影响。此外,文化还具有抚慰心灵、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特殊作用。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经济领域,体现在“硬”的方面。作为“软”的方面,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同步、不适应,由此带来人们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如去年东莞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折射出公众道德水平的下降,引发了对全社会道德良心的拷问。黄石文化底蕴丰厚,矿冶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多彩,拥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西塞神舟会等世界级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黄石建立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石。我们要通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提高黄石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黄石对外的美誉度。
二、把握建设文化强市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努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文化强市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文化传承学习与借鉴创造相支撑,文化改革与文化发展相促进,主流思想引领与鼓励文化形式多样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统一,进一步明确目标、思路和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
(一)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文化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代表着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旗帜。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方向,在全市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级干部理论学习的述学、评学、考学、督学机制,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扎扎实实开展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深入人心。二是要大力弘扬黄石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文脉传承中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先进理念,是城市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软实力。要认真提炼、宣传、弘扬黄石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结合黄石城市主题文化构建,深入挖掘黄石的城市之根,文化之魂,广泛深入开展黄石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把讨论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作为增强信心、提振精神的过程,作为团结奋斗、形成合力的过程,在全社会营造自觉践行黄石精神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图强的意志。三是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城市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提高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广泛开展文明单位评选表彰活动,推动全市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推动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实施“公民道德精神工程”,开展“黄石好人”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二)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切实增强文化的供给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要抢抓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机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要深入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工程。要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一手抓功能提升,一手抓设施完善。要按照建设区域性城市文化中心的标准,加快改造、改建和新建,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到建设特大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要对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的要求,抓好文化基础设施的填平补齐,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实用高效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要加强县(市)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二是要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坚持文化惠民,免费开放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利用工作,大力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繁荣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庄文化、广场文化。三是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导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基层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形式,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引导群众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支持民间艺术团体开展演出、展览、比赛活动,组织办好矿冶文化旅游节、国乒节等文化节庆,形成政府与社会双轮驱动、专业文化团体与民间文化社团共同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
(三)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切实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文化产业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在新时期新阶段谋取新优势和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文化强市建设,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黄石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一是要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立足现有基础,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支持报业传媒、广播影视、印刷出版、文娱演出、文化旅游、电影放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尽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谋划一批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好东楚传媒文化产业园、黄石广电影视动漫基地、黄金山文化产业园。二是要发展壮大文化企业主体。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的主体和文化产业的支撑。要培育更多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制造的企业,积极推动东楚传媒集团、黄石广电、磁湖梦等有实力的企业整合重组相关资源,壮大规模。要加快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三是要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游戏动漫、数字出版、数字传输、新型文化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支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发展,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
(四)扎实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切实增强文化的创新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文化强市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促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勇于破除一切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努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对公益性文化单位要着眼于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绩效评估考核,激发内部活力,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对于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坚持市场化的基本取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同时采取政府支持、企业支助、民间主办、社会参与的形式,推动黄石爱乐合唱团等一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二是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三是要完善支持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要强化财政支持政策,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的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运行。要将主要公共文化设施、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要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黄石五个一工程”评奖、奖励优秀作品和人才。与此同时,在金融、税收、土地、市场准入等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扎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切实增强文化的影响力。黄石是一座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城市,矿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矿冶文化史和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铜绿山古铜矿等遗址完整地呈现了从周至汉、从汉至近代直到现代黄石工业文明发展史,其完整性、系统性、代表性在全国罕见。在黄石文化强市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坚持文化的保护利用与普及弘扬并重,努力展现黄石矿冶文明的独特影响力和城市魅力。一是要全力推进工业遗产片区申遗工作。工业遗产不仅是黄石城市发展的记忆,也是黄石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按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的要求,抓紧编制黄石工业遗产片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处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要以“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为契机,加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四大核心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力争将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争取在2-3年内上报世界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努力在“十二五”期间成功申遗。二是要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准,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要在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组织实施“创建达标工程”。要突出加强历史街区建设,按照符合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人类生活的延续性的原则来打造若干具有矿冶文化典型风格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比如,应多方努力将道士古镇打造成展现黄石传统历史风貌的旅游街区。同时还要认真组织开展黄石中国矿冶历史文化名城有关资料整理工作,力争我市明年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是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西塞神舟会、阳新布贴、阳新采茶戏、大冶石雕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抢救保护力度,制定具体、科学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通过划定保护区、设立传习所、建立保护基金等途径,使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光大。
(六)扎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文化建设的支撑力。文化人才是文化强市的基础和关键。一是要加快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文化精品的创作、文化企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关键要有一批文化大家、大师、领军人才。要重点抓好本土中青年文化人才、各类紧缺人才的培养,抓好高端文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引进创意策划、新媒体技术、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文化经纪、传播营销等文化产业人才。二是要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也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要抓紧制定实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配齐配好乡镇文化干部和人员,从根本上扭转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群体弱化的现状。对乡镇文化站要根据区域人口比例,足额配备专职人员,实现事有其岗,人到其位。在村、社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实行专职或兼职。要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依靠他们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的附着力和生命力。三是要建立完善文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和强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加大职称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将管理、技术、责任纳入分配要素,设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从而实现文化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三、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推动黄石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人民政协汇聚着众多优秀文化人才,积淀着深厚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中大有可为。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要继续发扬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推进文化强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政协工作的重点,多出主意,多献良策,为我市文化发展助推出力,贡献力量。
一是要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资政建言。这次开展关于推进文化强市的专题调研,其目的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促进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今天的协商只是一次初步的协商,主要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建议。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在本次常委会议协商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对现有的调查成果进行再补充、再细化和再完善,特别是就公益性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深层次问题继续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建议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努力再形成一批有价值、有份量、有操作性的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是要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献计出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是当前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工作。目前,在90项验收标准中,达标或基本达标的不到60%,今年年底全面完成验收达标任务艰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是全市共同的任务,政协也责无旁贷。我们要把献计与出力结合起来,把谋事与干事结合起来,助推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使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圆满成功。要深入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找出当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研究,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思路的建议和意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文化惠民共享。
三是要为工业遗产片区申遗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建言立论。当前,协助推动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政协要组织力量,开展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的突出普遍价值、适用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等专题研究,确定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的核心价值。要在扎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协助编制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对完善黄石工业遗产片区保护管理专项法规、规章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深入挖掘黄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规划、保护和创建工作,为使黄石早日申报成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出贡献。第二届矿冶文化论坛是今年“两节”的重头戏之一,市委、市政府已将这项工作交给市政协和湖北理工学院来具体承办。我们要广泛动员全市从事矿冶文化研究的力量,认真做好论文的收集、会议组织、专家邀请等各项工作,确保这届论坛成为一次高水平、高质量、高规格的论坛,使论坛成为节庆活动的亮点和闪光点。
各位常委,同志们,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黄石向文化强市的跨越,为实现我市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 >> >> >> >> >> >> >>
主办:政协黄石市委员会地址:团城山杭州东路1号黄石市政协 邮编:435003&电话:&&& 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与科技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