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瓶防倾倒装置上有个塞子,有一长一段两个导管,为什么能用这个装置

如图,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的下端紧系一只气球,乙瓶底部有一层细沙和白磷,将此装置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气球甲瓶中的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又变大;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开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使乙瓶中的气体膨胀,导致左瓶中压强明显增大,气球变小;燃烧停止一段后,温度降低,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此时气球必然变大;瓶底放一层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考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瓶中的热量变化、压强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白磷的着火点40℃,所以白磷在阳光照射下会自燃,白磷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五氧化二磷. 开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使乙瓶中的气体膨胀,导致左瓶中压强明显增大,气球变小;燃烧停止一段后,温度降低,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此时气球必然变大;瓶底放一层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故答案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甲瓶中的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又变大;开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使乙瓶中的气体膨胀,导致左瓶中压强明显增大,气球变小;燃烧停止一段后,温度降低,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此时气球必然变大;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47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能用洗气瓶收集氧气吗集气瓶中充满水,有两个导管一长一短,答案说此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_百度作业帮
能用洗气瓶收集氧气吗集气瓶中充满水,有两个导管一长一短,答案说此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
集气瓶中充满水,有两个导管一长一短,答案说此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
能.用洗气瓶装满水,使氧气从短导管进入,将水从长导管压出,氧气即可收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实验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A).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在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
(2)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两点不足.实验2;实验1中,装置的气密性不易控制,且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会造成大气污染.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A&中红磷燃烧完毕,打开止水夹,看到的是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frac{1}{5}$.
(1)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使得气密性更良好;
(2)对比两个实验,实验1中,装置的气密性不易控制,且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会造成大气污染等;
(3)红磷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红磷燃烧时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1)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
(2)实验1中,装置的气密性不易控制,且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会造成大气污染,对比两个实验,实验二的效果较好;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红磷燃烧时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了$\frac{1}{5}$,打开止水夹,看到的是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frac{1}{5}$.
故答案为:
(1)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
(2)实验2;实验1中,装置的气密性不易控制,且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会造成大气污染;
(3)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frac{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到_百度作业帮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到
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到
红色的水柱从甲瓶往乙瓶方向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如图所示装置先在集气瓶里加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分成5等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盖紧瓶塞,观察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现了什么现象水沿着导管进入装置内,约占装置容积的五分之一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4.(3)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不能;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因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5)请推测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只写一条).(6)小明做完试验后发现得到的数据小于,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只写一条)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生成物来推算现象;(2)根据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进一步分析出现的现象和推算消耗气体与剩余气体的体积比;(3)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4)根据木炭和氧气反应的产物结合压强知识分析;(5)根据磷燃烧没有消耗剩余气体,最后液面不再上升推算氮气的性质;(6)根据数据小于1/5说明瓶内压强减少的小来分析原因.解答:解:(1)红磷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属于白色固体颗粒,所以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2)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着导管被压入集气瓶内,并进入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4;&&(3)红磷的量需过量,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由于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因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5)磷燃烧没有消耗掉剩余气体,说明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最后装置内液面不再上升,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6)数据小于1/5说明瓶内压强减少的小,有以下几种可能:红磷量不足没有把瓶内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故答案为:(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水沿着导管进入装置内,约占装置容积的五分之一;1:4;(3)将装置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4)不能;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因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5)难溶于水;(6)红磷量不足.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学会通过实验现象推实验结论的方法,由表面现象考虑本质特点再进一步推算物质的性质.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1)下列关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很好,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试管口的水珠倒流引起试管炸裂C.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一种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D.某同学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可能是导气管太短的原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将一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1s取出,发现与火焰接触部分的正中间烧得最焦.B.蜡烛熄灭时有一股白烟,而且还能点燃.C.要证明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能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并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现象即可.D.要收集人呼出的气体,我们一般是用向下排空气法(3)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①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通入.②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B端通入.③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A端通入.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A端通入.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现在请你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这属于氢气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现象:用氢气吹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上升(2)欲点燃氢气,试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发生燃烧爆炸.(3)某同学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前,检察氢气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经检验,所收集的氢气不纯,但该同学的验纯操作规范正确.那么你认为造成所收集的氢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要具体指出操作上的原因)没有将发生装置中原来有的空气排尽如果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4)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请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应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去掉.(5)通过以上实验,可总结出氢气具有下列化学性质:①还原性;②可燃性.由上述化学性质可知,氢气具有以下用途:①作还原剂;②做燃料.
科目:初中化学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2)小明用上图B、E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且该气体不能用C装置收集.①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或用热毛巾裹住)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没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③如何检验E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和现象将燃烧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3)某实验小组在用KClO3(MnO2)制取氧气,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需进行过滤操作,请回答问题:①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漏斗.②过滤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实际回收MnO2的质量比应当回收MnO2的质量(填“大”、“小”或“相同”)小.(4)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气体时,若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略做的改动是:在试管口加团棉花;装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⑦②③①④⑤⑥.(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好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的标号为B,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O2↑2H2O22&.&2H2O+O2↑.如果采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何验证氧气已经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1)下列关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很好,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试管口的水珠倒流引起试管炸裂C.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一种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D.某同学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可能是导气管太短的原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将一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1s取出,发现与火焰接触部分的正中间烧得最焦.B.蜡烛熄灭时有一股白烟,而且还能点燃.C.要证明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能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并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现象即可.D.要收集人呼出的气体,我们一般是用向下排空气法(3)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①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端通入.②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____端通入.③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_______端通入.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_______端通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瓶防倾倒装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