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矿物质流出来的水染红的街道ova石壁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百态山水话成因—地质的故事
&&&&&&&&&&&&&&&&
/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百态山水话成因—地质的故事 
朦胧美不胜消受。 桂林山容的地质特征,在于当地石灰岩地层特别发育。岩层厚,倾角小,在亚热带多雨湿润的气候环境里,水溶液中含有丰富的碳酸,虽然是弱酸, 溶蚀作用极微,但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也会发生“水滴石穿”的效果。 这些具有腐蚀性的水,在易于溶蚀的石灰岩缝隙中渗透流动,致使岩层的断 裂或节理不断扩大,形成如柳宗元在《眥家洲记》中所说的“桂州多灵山, 拔地峭壁,林立四野”之奇景。此类山景,除广西外,云南、贵州等地也有 大片分布。而云南的石林,景点集中,颇如大地上的“盆景”,则是更加典 型了。  湖南大庸张家界至慈利索豀峪一带山景,外貌颇与黄山相似,但其地质 基础与黄山迥异,不是花岗岩山,而是沉积岩山。当地巨厚的石英砂岩与页 岩地层特别发育,而且地层的倾斜角度极小,接近于水平。在地质近期,地 壳上升过程中,纵横交错的节理与断层裂隙密布,几成网格布局。若干较大 的裂隙,在风雨冰雪的交加侵蚀风化之下,逐步扩大,将完整的山体切割成 纵向的大小不等的块体;每个块体的横向方面,又由于坚硬的石英砂岩不易 风化而突出成为危岩,而易于风化的页岩则凹入而成为洞龛,于是在崖壁间 显现出参差的巉岩。鬼斧神工的雕琢,就使这一带呈现出群峰林立,变幻离 奇的山景了。再加上茂密的林荫,随处可遇的瀑布、急流、险滩,游人到此, 常见曲径通幽、危岩倚天的奇景。浙江的雁荡山景区,也可归于此类,不过 那里的岩石是由火山岩系组成的。福建的武夷山,地处南方温暖湿润气候区,这里的山岩由白垩纪的砖红色砂岩、砂砾岩以及粉砂岩等构成,质地松疏,极易剥落。地层倾角亦小, 近于水平。在地壳不断上升过程中,发生交错的节理与断裂缝隙,切割成悬 崖峭壁,再加上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既有黄山的峻拔峰峦,又有桂林的溶蚀 地貌特征。在清溪与绿树的掩映下,构成碧水丹山的奇特景观。既言游览胜地,山景与水就必然密切相依,只不过有以山景为主或以水景为主。如果从水景之美考虑,也就离不开江河、海洋、湖荡、泉水与瀑布 五者了。江河之美,在于水流穿越于重峦叠嶂之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著名的当首推长江三峡了。三峡风光为何如此旖旎?自有它的地质道理。早在 三峡出现之前,当地是一背斜山区,地势高耸,不断上升,分隔开四川盆地 与江汉盆地。于地质历史的晚近期间,江汉段的长江属于上游,具有溯源侵 蚀的强大力量,也就是上游源头不断向四川方向前进,切穿背斜山区(显然 是峡谷形态),沟通四川盆地,扩大上游汇水区域,奔腾倾泻,冲出夔门, 构成既富雄奇壮丽,又具幽邃多姿的峡江风光。  唐代,李白流放夜郎(今贵州)途中,行至白帝城遇赦时,买舟东下, 不禁赞叹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海洋之美,固然有汪洋博大,舒展胸怀之感;即使站在岛上,亦有“雪 浪银涛环四面,我来疑即是瀛洲”的诗意。但对一般海岸而言,必须配以岩 石海岸的地貌特征,特别是质地坚硬的岩石(如片麻岩、花岗岩、石英岩、 石英砂岩之类)最佳,如北戴河、普陀山、厦门、连云港的云台山、青岛等 地都有此共性。沿岸岩石经过汹涌澎湃的海涛冲击(浪蚀作用),形成奇形  怪状的天然石雕,人物、走兽,栩栩如生,令人不忍离去。在海岸砂净水清, 海滩宽阔之处,有海岬护浪,构成海滨浴场,更能增加旅游的内容。  湖荡之美,大小咸宜。大者如包孕吴越的太湖,素有烟波浩渺之豪气。 太湖是在中生代晚期大规模的断层陷落基础上,加之地质近期海水撤退以后 而形成的“残留湖”。面积小一点的,则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它是在地质近期岩石海岸的泻湖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它是被大海遗弃的湖 泊。“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终成为国际闻名 的旅游胜地。再小一些,如扬州的瘦西湖,它是长江冲积平原上的一段废弃 河道,几经人工修整以后,遂成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 游乐胜境。每当浓春之际,旅游者无不想到“烟花三月下扬州”!  泉水之美,也不鲜见。一为温泉,我国早在东周时代就已开发利用。因 温泉而成为旅游胜池的首推西安华清池。这也许与唐玄宗、杨玉环两人的恋 爱故事有关,再加上白居易《长恨歌》的渲染,更令人向往了。大凡温泉的 出现,都与深断层有关,地表水沿深断层渗透到地热温度较高处,受热以后 再涌出地面而成。  二是冷泉,也就是甘冽的泉水。自从唐代刘伯刍把全国宜于煮茶的水分 为七等以后,格外引人注意。以无锡惠山的二泉和杭州虎跑泉为例,水味纯 正,甘冽可口,是煮茶品茗的佳泉。这主要是当地的砂、页岩地层受断层的 影响,泉水自裂隙涌出,岩层内所含的矿物质,特别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 素溶解其中,再经砂岩层的天然过滤,所以水清味甘了。一般而论,凡花岗 岩、火山岩系及变质岩系中流出的泉水也都是较好的泉水。石灰岩中流出的 泉水,水质可能次些,但其水量往往很大,于是很容易构成旅游景点。比如 山西太原晋祠的难老泉,为晋水之源;洪洞县广胜寺的霍泉,为霍水之源。 其流量极大,每秒可达 2~3 立方米,不仅灌溉了数以万计的附近田亩,而且 泉口所在地古柏参天,林荫蔽日,又多古迹,产生了各种历史故事或迷人的 神话传说。这两股泉水都来因来自石灰岩地层,再加上断层以及假整合面的 交错,于是造成巨大的溶蚀洞穴或通道,再加上汇水面积大,所以一旦涌出 地面,水量就可观了。在云贵高原上,类似的喀斯特地下河流出的涌泉,颇 不罕见,有的地方除利用作发电外,也开辟为旅游景点。瀑布风光也属常见的水景之美。特别是河流经过坚硬的岩层陡壁处,落差较大,遂成壮观的瀑布。以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为例,白水河自东北山腋泻 崖而下,高 60 米,宽 30 米,倾入犀牛潭中,凭高作浪,轰然巨响,万练倒 悬,云垂烟接,蔚为奇观。  浙江天台山的“石梁飞瀑”,堪称瀑布的另一绝景,在中方广寺附近, 东来的金溪与西来的大兴坑溪汇合一起,水量大增,水势汹涌,冲破了潭口 的软弱火山岩层,留下其上较为坚硬的岩石,形成天然的石桥(即石梁), 而飞流从桥下喷坠而下,适逢高 50 米的坚实崖壁,银河直泻,声如雷鸣。宋 代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到此,赞不绝口,乘兴写下“第一奇观”四个大字,今 刻在瀑布之旁的崖壁上,清晰可见,元代诗人曹文晦也写诗云:山北山南尽白云,云中有水接天津。 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度人。 潭底怒雷生雨雹,松头飞雾湿衣襟。 昙华亭上茶初试,一滴曹溪恐未真。洞景之美  这也是旅游地学知识中引人注意的一个方面,有所谓“地裂神仙府”或 “别有洞天”之赞。能构成游览洞穴的地质条件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石灰岩地区的溶洞,占洞穴胜景的绝大部分。就我国来说,广 西、贵州、滇东、湘西一带最为发育。赣北、皖南、苏南及浙北也有若干名 洞。这些地方,古生代及三叠纪的石灰岩地层分布颇广,厚度大,地层倾角 小,当地气候亦属亚热带环境,岩层容易被溶蚀,特别当地表雨水通过岩石 缝隙渗透汇集成较大的水流在地下形成暗河或潜流以后,在平整的层面上流 过,冲击、破碎、溶蚀岩体,使暗河通道日益扩大。随着地壳上升,水流下 降,原来的暗河河道就变成洞穴。多次升降以后,便形成多层的洞穴。这就 是溶岩造洞的基本过程。洞壁间又由于高浓度的碳酸钙溶液徐徐流动展布, 年长月久以后,形成碳酸钙结晶体(方解石),即所称的钟乳石、石笋之类, 它们构成千姿百态的人物、飞禽、走兽、瀑布、宫殿等各种各样、形神兼备 的景观,再配上富有妙想的名称或迷人的神话故事,游人到此,游兴倍增。 第二类洞景是大溶洞坍顶以后,乱石堆积而成,由无数小洞与岩石间的 缝隙相互接连起来,人行其间,时而石壁贴胸,时而匍匐爬行,寄寓了另一 番旅游的乐趣。例如江苏宜兴的张公洞即属此类。有时,这类“乱洞”也在大溶洞内据一隅所有,大小相配,扑朔迷离,亦自然成趣也。  第三类洞穴,发生在软硬岩层相间的地方,硬岩层(如石英砂岩之类) 不易风化,往往形成突出的巉岩;而软弱岩层(如泥岩、页岩之类)则容易 风化,被侵蚀成凹穴,根据其体积大小的不同,有些佛殿、神坛往往也建设 在其中,善男信女,前来膜拜,旅游也随之热闹起来,庐山仙人洞即属于此 类洞景。火山岩系发育的地区,亦可见此类洞穴,如浙江雁荡山灵峰的观音 洞,再结合断层裂隙,构筑成十层楼房寺殿,自洞口至顶层,有石蹬 377 级, 游人到此,颇有攀登“仙宫”之感。可见,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胜景点都具有不少地学科学的重要意义呢!山川名胜探成因屈曲秦淮育莫愁  到南京旅游,莫愁湖似乎是必到之处,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讨人喜欢, 而且它的湖上风光也够迷人的。莫愁湖的景色并不比西湖逊色,而独具的“江 帆天外白云飞”之意境,西湖犹望尘莫及呢!当你读到这首信手写来的莫愁 湖赞美诗时,肯定会勾起你欲作莫愁湖之游的念头。莫愁湖的来历跟名闻遐迩的秦淮河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呢! 秦淮河的上游发源地有两处,一在句容县境内的宝华山;一在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的溧水河。两处源头的河流到江宁县境内的方山西北村汇合之 后,聚流而成为秦淮河,绕过南京市区的西南角,沿水西门、清凉山、草场 门之侧,再向西北、流至三汉河,穿过惠民桥,注入长江,即所称的外秦淮 河,与流经南京城内的内秦淮河以示区别。  就目前的地势看,秦淮河自水西门以下的下游地段属于冲积平原,而这 段冲积平原形成的历史,尚不足 2000 年呢!这是因为古代的长江江岸直逼清 凉山下,水西门外尚为江流所经,未见平原。诸如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到金 陵时,就在今汉中门外舍舟登陆,骑马来到清凉山,站在“驻马坡”上,遥 望前面的钟山与足下的石头山(即清凉山),构成对峙的形势,扼守着秣陵(即南京)门户,不禁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后来,孙权果然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东吴的首都从镇江搬迁到南京来。直 到唐代,江流仍依傍着清凉山而过,请看当时的著名诗人刘禹锡(公元 772—842 年)写的《石头城》一诗有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由此可见,唐代以前,汉中门一带是秦淮河的入江处,这里形成一个暂时的“三角洲”。但是,由于秦淮河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在注江入口处淤积, 主航道与江岸也就逐渐向西移去,于是秦淮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日益扩大,推 移到下关附近,如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已从今三汊河一带出发了。 秦淮河下游的河水在这块新涨成的平原上纡回曲折,滞流淤积,江渚港叉, 纵横交错。使得江水或河水停留在此泛滥平原之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池塘或 湖泊,好像镶嵌在这绿野之上的明镜。也许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湖泊,又紧挨 城门之侧。文人雅士乘兴郊游,被这一派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看迷了,再引 来古代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的线索,想了个锦上添花的点子,把这个 眼下在秦淮河下游新出现的水泊湖荡称为莫愁湖了。旧社会的失意文人,又 欢喜托景抒情,或寻幽消愁,于是借莫愁之名而浮想联翩,吟诗填词,连篇 累牍,于是莫愁湖之名就远扬四海了。  如今的莫愁湖,位于南京城的侧水西门之外,跨过秦淮河上的“觅渡桥”, 再往西行约一里便到。湖区面积 700 余亩,湖岸周长十余里,水深约 2~3 米。湖岸的建筑有楼、堂、亭、榭,巍峨错落,林木葱郁,百花争艳。构成 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抱月楼等诸景点;如纵目湖上,碧波粼粼, 虎踞倒影,垂柳成行,芦花绕岸,一派自然景色,映入眼帘。所以清代时, 被誉为金陵第一名湖。从古代文献考查,莫愁湖的出现约在宋代。也就是说,濒临清凉山下的长江自宋代开始向西侧移动,随着出现泛滥平原,莫愁湖因而形成。 湖何以名为莫愁?据朱偰的《金陵图考》,有三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始于梁武帝萧衍(公元 464—549 年)所作的《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梁武帝在写这首诗时,说有个由来,相传南齐时(公元 479—502 年), 洛阳有个少女名唤莫愁,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不幸年少丧父,由于家庭困 难,无力办理丧事。只好在街头“卖身葬父”,适逢建康(即南京)有位姓 卢的商人途经洛阳,见此情景,顿生恻隐之心,便帮助她埋葬父亲,带莫愁 南归。年轻的姑娘只好告别了“青梅竹马”的意中人,随卢员外来到建康, 住在水西门附近。后来,与卢员外儿子成亲,生下一子。不久,因为边疆战 争骤起,丈夫被征召戌边,一去数载,杳无音讯。但莫愁能设法消愁,以助 人为乐,扶危济难,作为精神寄托,受到穷苦的邻里们的爱戴。但卢员外却 诬陷她有偷窃行为,莫愁不堪无端凌辱,投湖自尽。后人为了怀念这位可歌 可泣的弱女子的不幸遭遇,随将它投身的石城湖改称莫愁湖,让后人永远缅 怀她。莫愁之名的第二个说法,可能来自《唐书·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这里说的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南京姑娘,名莫愁,是莫 愁湖命名的由来。后来演变成为《太平寰宇记》中所说的卢莫愁是一名妓。 第三种说法,见洪迈的《容斋的随笔》,说莫愁是湖北竟陵(今钟祥) 的石城人,而非金陵人氏。钟祥莫愁是楚国民间的歌舞艺术家,《阳春白雪》 的作者。她本来是随父摆渡,后来被楚王看中,强行征入宫中。老百姓纪念 她,将她住过的地方命名为莫愁村。莫愁村在汉水之西,地多桃花。每逢盛 开,红如簇云,春暮花落,流水皆香。与村毗连,有一大湖,因之称为莫愁 湖。当地又称为北湖。时届夏日,万荷挺拔,清香飘逸,十分宜人。骚人墨 客,挥毫吟咏,留连忘返。李白、杜甫皆有遗篇。明代王世贞写有《莫愁三曲》,其一云: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 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  把钟祥与南京的莫愁移花接木,真假莫辨。不过这个钟祥莫愁恐怕是最 早出世的莫愁。近人黄裳认为莫愁之名能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唐代诗人沈佺期(约公元 656—713 年)作《乐府·独不见》的影响。其诗云: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在这首七律中,塑造了令人同情,受人尊敬的莫愁形象。到底南京莫愁湖命名的由来,与哪种说法较为符合,似乎没有考证的必要,共同的认识,古代有一位可爱的莫愁女就是了。 从南京城的历史记载中还能得到一点信息,宋代出现莫愁湖时,玄武湖因为排水变成耕田而暂时消失,推想此处应是游乐之处,有无园林建筑,却 无可考。  到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当时称应天府)时,在莫愁湖畔营造了十幢 华丽的楼阁,作为国宾馆。朱元璋还和徐达在此下棋,结果皇帝输了,遂将 楼阁赠送给徐达,即今“胜棋楼”遗址。当时的莫愁湖只供官宦们游乐,但 景点建设已有相当规模,当时顾起元有诗云:艇子谁为载莫愁,湖光潋滟坐销忧。 天垂菡萏千霞入,地隐波塘六月秋。 树杪楼台开罨画,镜中鱼鸟对沉浮。 翳然林木关幽意,好看荷衣买钓舟。  明亡后,莫愁湖日渐荒芜,楼台也倒坍无存,直到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江宁知府李尧栋主持重修莫愁湖,营造郁金堂、苏合厢、赏荷厅、光 华亭。湖中种植大量荷花,湖岸布置林木花卉,湖光焕然一新,号称金陵第 一名湖。诗人袁枚还兴致勃勃写下 20 首绝句,其一云:清凉山色全当面,四百楼台半隔城。 一幅李将军设色,画成风景压南京。道光时,又建六宜亭、长廊,并配以曲榭,使莫愁湖更为胜色,号称“金陵第一名胜”。《儒林外史》中记载了当时的盛况。 咸丰时,建筑物毁于兵燹。同治时重修,成为目前莫愁湖格局的基础。到 1929 年,辟为公园,但几十年间,无多修茸,显得十分荒凉。如庞树柏所作《鹧鸪天·秋游莫愁湖》可为佐证: 漫向青溪向旧游,残荷零落满湖头。余香剩粉无人管,菱芡分外一派秋。惊节落,叹沉浮。西风王粲独登楼,数行烟柳斜阳外,如此江山怎莫愁?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解放后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修 整,莫愁湖正以雅丽的容姿迎接五洲游客。画家钱松嵒在他创作的莫愁湖画 卷上题诗表达了新时代的意景:莫愁何事却多愁?愁逐春潮不尽流。斩断愁根湖胜昔,看花女伴笑扬舟。  1984 年,由南京《周末》报发起的“金陵新四十景”征联评选时,已将 莫愁湖列入其中,景名曰“怡然莫愁”,其楹联云:欲挽春光,两岸柳条青袅袅;能消夏暑,一湖莲叶绿田田。玄武湖的古往今来玄武湖是著名的金陵新四十景之一。 玄武湖西偎城堞,以玄武门与闹市区相通;东依钟山之麓,颇得“湖为钟山镜,山如湖上姝”的美妙;南岸,毗连北极阁和九华山;北岸,则有沪 宁铁路横贯绵延,四通八达。正是这枕山环城的玄武湖,集中地表现了南京 的山、水、城三者协调构筑而成的特色。  春风骀荡的季节,这里岸柳摇风,长堤凝翠,碧桃花开,红绿争妍,有 所谓“晓光浮动从容出,湖上碧桃花正开”之春色。    夏季则菡萏盛开,映日波红,薰风习习,清香徐来,有所谓“接天莲叶 无穷碧,香溢湖山曲院风”之景。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之时,这里则是翠激澄鲜,山含凉烟,呈现出“芙 蓉红尽霜早下,落日吴山秋欲滴”之佳境。  冬日玄武湖,则银装素裹,妖烧多姿,添上一派“远烟漠漠雪霏霏,平 波百顷摇银树”之气概。  玄武湖的优美,不仅四时各有特色,而且湖内的“五洲”风光也各擅其 胜,如“环洲烟柳”、“樱洲花海”、“菱洲山岚”、“梁洲秋菊”、“翠 洲云树”等等。  对于玄武湖的成因,地质学家经过对湖畔的地质、地貌的特点,经过周 密地研究,又分析了湖底打出来的岩心样品以后发现:原来,沿紫金山北坡 经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诸山的北麓,曾有一条发生在几千年甚至一亿多 年以前的古老而较大的断层,就好像在南京城北的大地上砍过一刀,在这条 刀痕所经之处,岩石较为软弱,极易风化,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长期风化侵 蚀以后,渐渐被溶蚀成一处低洼积水的湖泊,湖水向四周浪击侵蚀,扩大水 域,终于孕育成玄武湖。当然,从断层到成湖,都是在人类出世以前就完成 了。最初的玄武湖面积相当大,现在的樱驼村、紫金山山麓,北极阁山麓都在岸边;而锁金村、岗子村一带则淹没在湖水之中。 玄武湖的最初名字叫桑泊,其时约在三国以前。到东吴时,称为后湖。因为有关南京的史书上有“赤乌四年(公元 242 年)凿青豀泄后湖水”的记载。后湖这名字,是因为湖的位置在紫金山之后(北)的缘故。与此相对的, 还有一个位于紫金山之南麓的前湖,曾名燕雀湖。在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为 了建筑皇宫,将燕雀湖的大部分予以填塞,今尚残留者,仅见于中山门外沿 城垣下的一块碧波清澈的湖水。后湖之名,尚见于史书者有“吴宝鼎二年(公元 267 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巡绕殿堂”之语,可见当时还把玄武湖的水引进到宫墙之内, 玄武湖开始被人们注意,但只是从水利角度出发而已。孙权在位时,开始从 军事角度利用玄武湖,常在湖内训练水兵,故当时又称练湖。也就在东吴时,出现了一则神话故事;“丹阳县宣骞之母,年八十,浴于后湖,化为鼋。”鼋,乃鳖类动物,与玄武(北方的星宿,详后)有关, 也许是玄武湖名称由来的最初影子。待到晋元帝司马睿在南京建都时,又称为北湖,亦作操练水军的场所。有关湖史的记载有云:“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肆舟师。”此北湖之 名,概因位于宫城之北而称之。  真正的玄武湖之名,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 448 年)。《后 湖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四月丁丑,黑龙见于湖南。五月戊戌, 黑龙见,因改名玄武湖。立三神山(挖掘湖底汲土堆成三个洲,即所谓象征 性的方丈、蓬莱、瀛洲是也)于湖中,作游宴外,还在春秋祀之。寻立孚泽 庙于湖侧,号黑龙潭庙,祀之。”故后人曾有诗记载这段神话云:北湖底事名玄武,为有神龙祚未家。 善改风流今未泯,六朝人物数元嘉。  从现代生物学观点来看,湖中出现黑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当时的湖水 经河道与长江相通,而生活于长江中的扬子鳄偶尔游进玄武湖,浮上水面,  为人们所见,倒是十分可能的。加上“龙”字,拟为神化,况且古生物学家 常以“龙”作为爬行动物的简称,如恐龙,意为巨大的爬行动物,而诸如扬 子鳄之类,亦归属于爬行类,自然即可算“龙”,这倒亦能理解。明代著名 文学家宋濂(公元
年)在其《玄武石记》中对“玄武”一词作过 如下的解释:“玄,黑色也。武,龟蛇鳞甲之象也。取其能御侮也,未闻有 所谓龙也。”他的解释,正好补充了玄武湖适位于南京城北,湖中常有水军 训练的意思,故名为玄武湖是十分恰当的。  以黑色为北方之色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的“星宿位置”有联系。他 们发现恒星与月亮的位置随北斗而变化,把月亮在天空中的轨道分成弧段, 每段包括一个星座,叫二十八宿,每组七宿,每宿又以动物命名。东方七宿 为青龙、南方七宿为朱雀、西方七宿为白虎、北方七宿为玄武(即龟蛇)。 宋孝武帝时,于大明五年(公元 461 年)、七年(公元 463 年)两次在 湖中大阅水军,因号昆明池,而俗称饮马塘。命名为昆明池,表现出孝武帝 企图一统中国的思想,因为他借用了汉武帝在洛阳有昆明湖阅兵之意。宋明帝改称习武湖。齐武帝又复名昆明池。 陈朝,昆明池又改名为真武湖,亦作练兵场所。据《南史》记载:“陈太建十一年(公元 579 年)八月,高宗登大壮观阅武,命都督任忠领步骑十 万,陈于真武湖;都督陈景领楼船五百,出瓜埠江(今六合瓜埠)。高宗登 玄武门亲宴群臣以观。”自南朝宋代开始,帝王们也在玄武湖内修建游乐场所,并作皇家狩猎场地。  梁代时的玄武湖也有过文人学士聚会的趣事。最著名的要算昭明太子萧 统了。他在湖上建筑梁园和亭台馆楼多处,并在湖内种荷花湖岸植花木。经 常与文人们讨论学问,结翰墨之缘。陈朝亡后,隋唐时代,由于首都在洛阳和长安,南京开始冷落,玄武湖也变得荒凉起来。 南唐时,又将玄武湖恢复为训练水军的场所,并构筑东园,专供太子居住。宋代,有“五龙”(扬子鳄)出现,筑五龙堂。故王安石(公元 1021—1086 年)在《忆金陵》一诗中有云: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上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漫漫。北宋时,经常出现大旱,湖水枯竭时,就辟为农田。特别到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任江宁府尹,主张排泄湖水,将湖田发给贫民耕种,得到神宗 的批准,玄武湖一度消失。到元代,由于水灾原因,复蓄水。出现了清波荡 碧,芙蓉映红的景象。  到明代,玄武湖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利用 玄武湖作西城垣北段和北城垣东段的天然护城河;在南岸的城墙也比六朝都 城的北墙更向北移;把湖的西南一隅围入城内;在太平门外又修筑一条太平 堤(今太平门外的公路),将紫金山麓的湖水排出堤外。这样,湖的面积大 为缩小,大约只相当于六朝时候最大湖面积的三分之一,亦即构成今日玄武 湖的轮廓。而且湖内作为“黄册库”,列为禁区。明亡后,玄武湖又恢复为游览景点,但只接待官员及上层人士。 晚清时,湖岸辟为耕田,湖内养鱼植藕。后又开办学堂、公司。宣统二年(公元 1909 年),稍加修整,开始作为公园向游人开放。明故宫的血迹石  明故宫是 600 多年前朱元璋建立王朝时,在南京花了 10 年时间,动用几 十万民工建造起来的皇城宫殿,位于今南京中山门内,南北长 2.5 公里,东 西宽 2 公里,周围 9 公里的建筑群。经过 4 次的严重毁坏,如今只剩颓垣残 壁,在御道街、午朝门附近修筑了一处明故宫遗址公园。在那里,松柏常青, 绿荫蔽日,清静幽雅的露天场地吸引不少游人。在这“宫墙断缺迷青锁,野 水湾环剩玉河”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奉天门的血迹石了。灰白色的光滑 石面上,夹着一道道紫褐色的斑斑“血迹”,像是鲜血从上面流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就来说说血迹石的来历。  公元 1402 年 7 月 19 日,即明代建文四年六月十四日燕王朱棣率领将士 自龙江关进金川门,入京师南京,推翻了他侄儿朱允炇,即惠帝,号建文的 统治,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从此结束了一场持续三年的“靖难之变”的战 火。这位著名的皇帝就是明成祖。一天,朱棣召见文人方孝孺入朝,命令他起草诏书,宣告新帝登位,歌颂国泰民安。谁知方孝孺的封建正统思想很浓,认为叔叔篡夺侄子的皇位大 不应该,有悖常理。他不仅反对朱棣当皇帝,而且披麻戴孝到朝廷大哭朱元 璋,不肯起草诏书。朱棣先是好言相劝,方孝孺还是不答应;后来严厉相逼, 仍然无效,始终不肯屈服,并一头向石阶撞去,血溅台阶,留下了血迹石。 据说,现在看到的血迹石,就是当年方孝孺撞死的地方。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如果要说清这块血迹石的来历,就必须用地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了。 当年朱元璋营造宫殿的石料,全部采自南京郊区,其中就有“血迹石”。“血迹石”原是石灰岩的一种,在南京郊区分布颇广,如北郊的幕府山、东郊的金丝岗、孔山,再远些,栖霞山、龙潭,一直延伸到镇江,即宁镇山脉 所在地均存在。这些质地优良的石灰岩,基本上是由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的海底沉积而成的,由于地质学家李四光最先在龙潭的黄龙山发现并研究它的形成时 代,因此命名这部分岩层为黄龙组石灰岩。黄龙组石灰岩内就有“血迹石” 保存,如果要追究它的来历,必须从三亿年前的地理环境说起。南京和广大的华南地区一样,当时是一片浩渺无际的海洋,气候相当暖热,阳光充足,海水明净。各类海生生物——珊瑚、腕足动物、藻类、类 等都十分繁盛。这些生物的壳体、骨骼和分泌物的成分几乎都是碳酸钙。它 们在活着的时候,可以使海水中的碳酸钙发生生物化学作用,逐渐沉淀到海 底;生物死亡以后,其硬体的碳酸钙成分也参与沉淀。于是,久而久之,海 底就形成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岩了。在这个历时久长的成岩过程中, 海水中的铁、锰等元素也会形成氧化物而参与沉淀作用。其中氧化铁像铁锈 一样是红褐色的,氧化锰则是黑色的,两者混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紫褐色, 这些氧化物或多或少都参与沉积,再加上海水的搅动,灰白色的石灰岩上就 出现了紫褐色的团块或条带花纹了。这就是“血迹石”的最初成因。大约离现在 1.9 亿年的三叠纪晚期之时,南京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地壳运动,海底的沉积岩随着地壳的抬升而暴露到地面,“血迹石”也就来到 山上,碰巧明代要建造皇宫,“血迹石”也就随着其他石料进入明故宫,于 是留下方孝孺血溅奉天门石阶的传说。胭脂河与天生桥  南京市的溧水县城西郊有条胭脂河,河上有座天生桥。这两处都是明代 初期留下的水利工程古迹,现在,成了南京地区的风景点。  胭脂河这个名字,确实有几分香艳迷人,据当地传说,明初,主持修河 的李新因得到当地大户严氏以女相贿,使河流改道,保留其田亩,而这位姑 娘不肯跟随李新,她已有心上人,严逼之下,独自跑到山岗上跳崖自尽,血 染山岩,后人叫胭脂岗,将过岗的河也就叫胭脂河了。再看天生桥,瞧这名字,难道它真是天生的? 一个胭脂河,一个天生桥,这一河一桥,形影相随,曾吸引了不少初到溧水的外地人去游览、观光。 胭脂河实际上是一条古运河。  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京师的军糈民食,日费浩繁,对于具有“广积粮” 经验的洪武皇帝来说,是经常考虑的问题。就当时的产粮区情况看,在南京 附近,主要是安徽的芜湖与宣城两处;浙江与江苏的太湖周围地带。据以往 的漕运路线,皖南的粮食通过青弋江、水阳江转长江到南京;太湖流域的粮 食则先从运河运到丹阳,再用车辆转到南京,水陆兼程,转输甚艰,或者从 太湖运到长江,溯流而上。凡过长江的,要冒风涛之险,覆溺者多。因为朱 元璋曾转战于京畿一带,对此间的山川形势比较熟悉,便和谋士们商量,决 定在石臼湖与秦淮河上游之间开凿出一条运河来,使运输安全得到保障,商 旅也就方便了。于是,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 年)八月,命崇山侯李新 到溧水监督开挖胭脂岗一带的山丘,沟通皖南、太湖周围到京师的漕运。李新原是安徽凤阳人,跟随朱元璋转战于江淮之间多年,积有战功,从管军副千户一直耀升到中军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五年,以营造明孝陵有功受 封崇山侯。洪武二十三年又受命改帝王庙于鸡笼山(今北极阁)。洪武二十 四年告老还乡。到洪武二十六年又请他出任开凿胭脂河的总督,可见朱元璋 认为他搞工程建设是有丰富经验的。果然,李新来到溧水的秦淮河源头及石臼湖附近察看地形以后,发现只要在胭脂岗上开凿一条约 10 里长,10 多丈深的岗丘间的人工运河,便能引 湖水、会秦淮以达南京。  当时,从石山上开凿运河,困难是很多的,只能用铁钎在岩石上先凿出 裂缝,然后将沾了油的麻丝嵌入裂隙,燃火焚烧,当岩石加热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用冷水浇上,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就能使裂缝扩大,撬开岩石,开 出运河。所以,当地又有一种传说,说胭脂河的得名是由于烧红岩石的缘故。 这河岸两壁以及整个山岗上的岩石,到处是一片紫红,好像秋天的枫树 林一样,难道真的是因为火烧过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假定当年真的是用火 烧红了岩石,那也只能局限在沿河岸的一块地方,怎么会漫山遍野都红透了呢?  原来,这红色的山岩是大自然的杰作。把历史推到 8000 万年以前或更早 些,南京,以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各地,分布着多个若断若接的盆地,周围  山上剥蚀风化下来的泥沙碎石,被地表水流携带到盆地中堆积起来。那时气 候非常炎热干燥,有充分的氧化条件,沉积物中的铁质,都变成红色的氧化 铁,好像铁器发锈一样染红了砂石,这些砂石成岩以后,被地壳运动抬升而 成为山岗。当地人把山岗叫胭脂岗,从地质科学的道理去理解,倒是颇合适 的。在胭脂岗上开凿运河,取名为胭脂河,倒也是很别致,而且顺理成章! 如果你有心想再研究一下这项古代工程的施工办法,可以跑到近河岸的 石壁上细看,还能发现开凿时除火烧撬石以外,还有第二种办法,这就是许 多斧凿的痕迹,都留存在那些质地致密坚硬的岩石上,说得具体一些,就像 调羹(匙子)刮西瓜那样的痕迹。从这些斧凿的痕迹中,不难想像到当年花去多大的劳动代价! 再说天生桥,它原是一块完整的岩石,也许是出于那位技艺高超的“工程师”李新的主张,巧妙地在这块岩层的下面挖掉疏松的石头,留它跨越在 胭脂河上,构成“长虹卧波”的天然美景。所谓天生,只是说造桥的时候没 有外加其他的建筑材料,完全利用天然的层的特点,再经过精巧的设计,开 凿出一座桥来。  当人们站在天生桥上,遥望碧水穿山的胭脂河滚滚而来,一线绿波,夹 岸赤壁,怎不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肃然起敬!更妙的,还在于“古为今用”, 目前引石臼湖的清水冲洗南京市内秦淮河中的污泥浊水,也正是利用这条600 多年前开凿出来的古运河。巾山的来历  巾山,是浙江临海城内著名的风景区,南濒灵江,双峰对峙,山高约 100 米,云水烟霞,钟寺毓秀。登临眺览,“郊薮、廛市、山川之盛,一目俱收, 故其胜概名天下”。自晋、唐以来,山前峰后,遍建宫阁寺楼近 40 处,素有 “一郡游观之胜”的美誉。相汉代时,有一位叫黄华(或作皇华真人、华胥子)仙人,在另一山上炼丹修道,终于得道成仙,驾鹤升天而去。在云头上飘落下一块头巾(或称 巾帻)掉在灵江之滨,变成这座小山,就是现在的巾山。为了纪念黄华升仙, 后人把巾山上的一个山洞,称为华胥洞。当然,谁也不会相信这块仙人的头 巾能变成山。山从哪里来?又有多大年纪?只有地质学家能解开这个谜。  距今 1.4 亿年前,地质历史上称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时期,我国东部 沿海(特别是浙江、福建一带)地处地壳的深断裂带,地壳发生剧烈的活动 时,地幔上部的岩浆常沿断裂的薄弱地区冲击,有些侵入到接近地壳表面的 岩层内停留下来,后来形成花岗岩之类;另一些,则冲出地表,形成火山。 那时候,在东南半壁的天空中,烟雾迷漫,尘埃蔽日,气柱冲霄,火光闪闪。 大地不时震荡,山岳为之崩坍。所有地面上的生命,无论草木虫鱼,或是森 林龙蛇,几乎都葬身于火海之中,少数生活于河湖水中的生灵,也被降落的 火山灰掩埋于地下(后来变成化石,如临海西乡的山头许、山头何一带出土 的大量鱼类化石),构成一幅恐怖而悲惨的灾难图。  这段火山喷发、岩流横溢的日子,断断续续地大约经历了好几百万年以 后,慢慢地停息了。地壳又回到正常的历史,雨水降落到地面,生物又重新 活跃起来。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以及日晒、植被、冻裂等营力,开始在  铺盖火山岩的大地上修饰雕琢。在那些软弱、破裂的地方,“挖出”洼地、 低谷;在那些坚硬峻拔的地方,“劈削”出奇峰险坡。这中间,地壳仍旧有 升有降,使侵蚀雕琢作用反复交替进行,地貌不断更新,山容水态愈接近现 代模样,巾山的雏形隐约出现。这过程大约经历了几千万年。  大约在最近的 300 万年来,灵江曾在巾山周围迂回而过,巾山一度好像 屹立于江心的小岛。只是到几十万年前,灵江的泥沙沉积物在巾山北侧的洼 地内充填,灵江的水流被挤向巾山的南侧,形成目前的面貌。  今天,我们踏上巾山,随处可以看到 1.4 亿年前火山喷发时遗留的火山 岩系地层,巾山的四周可以见到几百万年以来侵蚀雕琢的痕迹。鬼斧神工为 临海塑造出美丽的山丘,杂树苍翠,双峰竞秀,寺殿精构,香火旺盛,更引 来无数骚人墨客为她吟咏题记。扬州西湖何来瘦  自从苏东坡写下“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描述西湖 景色的千古绝唱以后,不少人把西湖一游视为平生快事。西湖的美景,深深 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古代美人,有所谓“环肥燕瘦”,各具千秋。山水之美,亦同此理。扬州瘦西湖堪与杭州西湖媲美,清代诗人汪沆就写过这样一首诗: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古代曾称杭州的西湖为“销金锅”,事见周密所撰的《武林旧事》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 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在汪沆的眼里,扬州 的西湖与杭州的西湖可相媲美,只是扬州西湖的面积较小,添一个“瘦”字, 苗条清秀,如赵飞燕之容姿也。诗人添一“瘦”字,妙在其中。你如游瘦西湖,会发现这个狭长而弯曲的一泓清水正好点缀在极目无边的绿野平原之上,岂不是恰如其分的“瘦”? 但要问“瘦”从何来?就得从它的成因和历史说起了。扬州一带,是长江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当源远流长的长江滚滚东下之时,挟带大量泥沙、粘土到达地势平坦的江苏境内,流速锐减, 砂土深积,年长岁久,形成如今之冲积平原。假如用地质年代的历史计算, 迄今不过数十万年或更多一些。  在这块新出现的平原这上,水道漫流,曲屈无定。再由于水量的变化, 或由于地壳的振荡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河道几经迁移,平原上便隐现许 多封闭或半封闭的若断若续、时曲时直的水流故道。这些残留的水道便是今 日瘦西湖的雏型。所以湖形的轮廓就显得“瘦而不肥”了。据说,在汪沆写 诗之前,当地只唤长春湖,自他写诗后,改名瘦西湖。  庆幸的是,这条被江水遗弃的故道,残留在名城扬州的西郊,人们在此 修亭筑桥,植树栽花,借景平芜,遥望蜀岗(即平山堂)。清代全盛时期, 沿湖营建的园林连绵达 8 公里,有二十四景,一百几十处景点,号称“园林 之盛,甲于天下”。近几年,还新修了借唐代诗人杜牧诗句而命名的二十四 桥景区,更使湖光生色。于是,瘦西湖便成为淮扬的旅游胜地而名播四海了。  花果山上的洞天世界  400 多年前,吴承恩在构思《西游记》的时候,苦于淮安一带无山,一 片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很难寻觅到富有传奇色彩的地理形势,于是就来到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 攀登花果山,寻找能塑造孙悟空生活环境的素材。他随着当地老农的足迹,穿过一片桃树林,徘徊于如今的照海亭附近。顿时瞪目咋舌,被这里密 布的大洞、小洞、圆洞、长洞、高洞、矮洞、洞靠洞、洞连洞的洞天世界惊 呆了。这样,吴承恩收集的创作素材终于获得满意的结果。  《西游记》问世以后,花果山的名气更大了。这时也就成为佳境绝处的 “七十二洞”胜景,凡来猴王家乡旅游的人们必然要到达的地方了。  在此,游人对探索山洞的奥秘,尤其对洞穴的由来,发生特别的兴趣。 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宜兴的张公洞、善卷洞和灵谷洞,桐庐的瑶林仙境 诸洞,都是生在石灰岩中,是由含碳酸的水溶液长期持续地对石灰岩溶蚀的 结果,即所谓喀斯特溶洞。  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有自己独特的成因。这需从云台山近二三百万年 以来的地质历史情况去考察。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记录”可以在岩石上找 到。当你游览云台山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坚硬的岩石表面上分布着密集如蜂 窝状的大小圆形洞孔。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你还能发现这些孔洞从山上到山 下大致有几个层次的排列,这种很有规律的洞孔分布现象,也就是处于不同 的高程上。原来,这些洞孔是由大海波涛拍岸撞击时逐渐腐蚀岩石而留下的 “雕刻”痕迹。随着山体节奏性地(阶段性的)上升,浪蚀的洞孔也就分层 次地留下了。每一次上升过程中,又由于这里的变质岩系富有交错的裂隙、 断壁、松软的岩层等,当海浪在山下击岸,掏空山体的支持时,于是岩壁发 生崩裂倒坍,在山坡、山麓地带相互垒叠,其间留下许多空洞。后来,风化 的碎石、沙土充填若干缝隙,野花杂树生长点缀其间,于是神秘的七十二洞 就“构筑”成功了,成为大自然的另一杰作。醉僧石传奇  到苏州旅游的人们,除了观赏城市众多的园林以外,西郊的灵岩山是必 到之处。这里不仅是 2500 年前吴王夫差与西施游乐丧国之地,而且山上的奇 岩怪石亦引人入胜。  当你拾级攀登时,一面追思历史陈迹,一面探索灵岩奇石的由来,确有 一番别处风景所难以领略的韵味。  提到怪石,首先引人注目的便是号称“灵岩十二奇石”之一的醉僧石, 它坐落在落红亭之后,状若引颈东望的秃顶和尚。从名字看,心中不免生疑, 和尚不喝酒,何醉之有?据当地传说:其醉非酒也。话说当初西施入吴宫, 有一僧人路过宫前,偷眼看见西施,为她的沉鱼之貌而站立不行,如醉如痴, 遂化为石。传说自然不可信,而为岩石何形成人形之谜是可以解释的。  在 1.5 亿年前,我国东部曾发生过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岩浆沿地壳的 裂缝上升,有些喷出地面,构成火山熔岩,如苏州的虎丘山那样,有些则在 临近地面的地方凝固而成为花岗岩类岩石。此后,山体上升,经风化剥蚀作  用,将覆盖层揭去,花岗岩暴露成山,灵岩山及其相邻的天平山就属于后者。 此种岩石在风霜雨雪和阳光的曝晒之下,风化迅速,特别在岩体缝隙之间, 雨水溶淋,冰霜冻裂的作用下,缝隙扩大,使坚硬的整块岩石发生崩解剥落, 有的圆润,有的则峥嵘突兀,如飞禽走兽、人物形像之类。眼前的醉僧石, 用地质行话来说,便是花岗岩经过长期风化的产物,好事者凭着奇特的形像, 编造出引人发笑的故事,无非是为“灵岩十二奇石”凑趣而已。太湖几度沧桑  站在无锡太湖之滨的充山顶巅的光明亭里,俯瞰太湖全貌,眼前一片空 明,波光云影与远近的犊山、小箕山、大箕山、马迹山等翠微相映,足以心 旷神怡,好像自己与太湖风光融合在一起,与天地共存。  此情此景,让人不免要追寻太湖的来历。长期以来,都认为这里是一个 构造盆地,也就是说,在地质历史的中生代晚期,我国东部发生强烈的地壳 运动时,在苏浙交界处的地层发生凹陷并伴有断裂,于是形成太湖的雏形, 但当时的面积远比现在大。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太湖 周边的冲积作用使湖水面积逐日缩小。到第四纪时期,太湖凹陷一度受海水 浸淹,成为一个海湾,在今湖岸的若干岩石平台上(如鼋头渚一带)至今仍 残留着当年海水侵蚀的痕迹。直到距今几万年前,长江与钱塘江的泥沙继续 往太湖冲积,太湖的出海口被堵塞,形成一片平原,被隔离地湖水逐渐冲淡 以后,终于形成“包孕吴越”的国内第一大淡水湖了。1982 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尔瓦勒兹父子曾提出: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达 8 公里的彗星以每秒 70 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袭而来时,猛撞地球表 面,发生大爆炸,使地面撞击出一个直径几百公里的大坑,坑的周围产生环 状和放射状的断裂系统,还留下富含铁镁质的岩石和矿物。他俩还推算出, 当撞击发生时,地表扬起 1700 立方公里的碎石与尘埃,不仅遮掩了阳光,连 空气的成分也发生改变,以致自然界的生态骤然失去平衡,导致大量动植物 的灭绝。当时,不少科学家认为阿尔瓦勒兹父子的设想是一种邪说,但时过 不久,证据越来越多,比如阿尔瓦勒兹父子设想的地表大坑竟在墨西哥找到。 在许多科学家的继续搜寻的努力下,目前在世界各地已获得 100 多个大小不 同的陨击坑,其中很多是有名的湖泊。受此启发,近年来,我国不少地质学家也将注意力集中到太湖成因的问题上来,开始怀疑传统的“构造成因说”,而倾向于陨击作用,并着手寻找 证据。首先,他们从卫星照片上分析太湖周围的地形,发现湖岸上有一圈弧 形的低丘与山地。其次,又是一圈低洼的水泊带。再次,则是一圈由岩石组 成的弧形高地。如此模样的“围圈构造”,只有天外的巨大陨石飞降地面撞 击后发生的波浪状振荡运动才能造成。于是,几位天文地质学家也在太湖周 围的山地上寻找配套的断裂系统。采集石英岩标本,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 中微细的裂隙分布规律,特别注意放射状的。经过一番搜索,目前已发现太 湖周围具有“旋扭构造”,并据此猜测,这个天外来客是从西南方向朝东北 方向迅猛俯冲,当其着地以后,仍有很大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量,以致在 湖宾山地上留下旋扭断裂构造的痕迹。  但是,目前,湖滨山地上尚未找到富铁镁质的岩石和矿物,陨击说的证 据还不够配套。所以,科学家们仍在继续研究。    也许有一天,哪位游客,在太湖地区偶然发现某种地质资料,能解开太 湖沧桑之谜!小姑山与彭郎矶  乘坐长江轮船,途经安徽与江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高约 80 米的小山自 江心挺拔而出,气势十分雄伟,犹如“中流砥柱”。又因其山体在冲积平原 上突兀而耸拔,旁无他山相接,又称小孤山,以区别鄱阳湖口附近的大孤山。 再因其山形作圆锥状,颇如妇女头上的发髻,旧时亦称髻山。元代时,因其 险要,曾立铁柱于山上,号称“海门第一关”。此处属安徽宿松县境内,距 县城 65 公里。凡舟船过此时,甲板上或船舷上莫不被旅客拥挤不堪,为的是争拍一张以此山为背景的照片以留纪念。 明代诗人解缙游过小孤山以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半空岩石驾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 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 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 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诗中不仅写出了小弧山的地理形势,而且还引用了民间的传说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农村姑娘,在劳动中结识了一位在长江边上打鱼为 生的青年人彭郎,两人相爱甚笃。谁料小姑的家长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 小姑许配给他人,小姑自然不愿意,便偷偷地跑到江边寻找彭郎泣诉,凄切 的啜泣声传到了天上玉皇大帝的耳朵里。这位玉帝也不问情由,认为小姑违 反“正统”的道德观,对父母不孝不敬,应该惩罚,于是下了一道“御旨”, 责令长江冲开两位恋人,于是小姑被滔滔的江水阻隔在南岸,彭郎则推到北 岸,两人可望而不可即,隔岸相望,日夜相思,终化为石。形成如今两岸相 对的小姑山与彭郎矶(又称彭浪矶)。当地群众从唐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小 姑庙”(即启秀寺),供奉小姑塑像,寄托同情之心。后来又开发了小姑梳 妆亭、龙眼石、琼岩滴翠诸景点。历代文人也都慕名而来游览,留下许多题 壁。当他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无不感到他俩的遭遇比牛郎织女更为可怜, 于是希望小姑成仙而去倒也可以慰藉。当我们在轮船上眺望,小弧山与彭浪矶都濒临长江,从地貌学角度看,两山实属同样高程的阶地,说明几十万或几百万年前,长江在这一带横流扫 荡时,曾使两岸岩石蚀侵成一个“准平原”状态,后来,地壳上升,江流下 切,这个“准平原”就变成不高的山丘。也就在地壳抬升过程中,沿江的断 裂带也同时发生活动,江水又乘机入侵以断裂活动而形成岩层破碎带之中, 于是加速拓宽了江面。正巧,遇上组成小弧山的岩层是晚泥盆纪时形成的石 英砂岩夹页岩,而且这些软硬相间的岩层因地壳运动使之变动形状而直立起 来,当江水流经其上时,软弱的页岩层就很容易崩坍下来,碎石与泥沙随江 涛滚滚东去;而坚硬的石英砂岩层尚能抵挡江水的冲击,不易倒坍,仍屹立 于江面之上。这样,小孤山也就显得巍然壮观了。小孤山与彭浪矶夹江对峙的地理形势,构成长江航道上的军事要冲。石钟山的“钟声”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正当鄱阳湖入长江的交汇处,山不高,约 50 米。 但因临江的崖壁峥嵘,控扼江湖之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江 湖锁钥”之称。山上林木葱茏,迹遍布,风物峻秀,为长江游览胜地之一。 早在汉代,《水经》上就有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为何将 山的名字与钟声联系起来?北魏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搏,声如洪钟”。宋代苏轼在写《石钟山记》时曾作过这样的试验,将钟磬 置于江水中,虽大浪也没有响声,于是他认定石头更不可能发出钟声。唐代 李渤曾专程去研究石钟山的“钟声”,在长江边的深水潭下获得两块石头, 敲击而听到“钟声”。苏轼却不相信,他与长子苏迈泛舟去研究时提出这样 的疑问:石头到处都有,并不见得都能发出“钟声”。如果此处的石头能作 “钟声”,则必有其缘故。父子俩人趁夜深人静时乘船去探索石钟山的“钟 声”。终于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 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于是,苏东坡高兴地质问郦道元与李渤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上面的引述,就是苏轼写《石钟山记》的心得与体会,从这里不难看到苏东坡为了查访“石钟之声”而亲自认真地实地考察,科学态度实在可嘉,并进而提出“钟声”之由来在于岩石内有洞罅,水浪打击而发声,其结论的 正确令人信服。但毕竟这件事发生在 1000 多年前地质科学尚未形成之时,所 以苏东坡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再深入一步,比如为什么这里的岩石 能生成罅洞,能在浪击时发出“钟声”,而别的地方的洞穴却无此效果?只 能让现代地质学家来给予解释了。查看石钟山的岩石,属于晚期古生代时形成的石灰岩,当地濒临长江,又处于气候温暖的南温带地区,雨水的溶淋,江浪的搏击,一方面可使含碳 酸的水溶液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使石灰岩的裂隙扩大。虽 然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极其微弱,一时难以看得出来,但年长日久以后, 持续的作用,“水滴石穿”的道理,还是很有效的。再加上地处江滨,特别 在靠近地下水面附近,这种溶蚀造洞作用更容易出现。而且这些大大小小的 孔洞、罅隙又能相互联通,并直逼江水表面,以致每当江涛澎湃撞击岩石之 时,就会发出如钟鼓之声,声波借助于空气的传播,互通之洞穴,又发生共 呜作用。于是,低音、高音、清越之声、混浊之音、镗之声、噌吰之声, 一起齐奏,简直就如交响乐队一般热闹非凡。所以,石钟山的“钟声”是在独特的地理与地质条件下发出的。长江有多少岁  江河如生物一样是有年龄的。它们的成长也可比拟一个人的一生,可以 分为婴年、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几个阶段。不过河流的成长太慢,即 使你活到 100 多岁,也许还看不出它有多大变化哩!那我们又怎样知道河流 有年龄呢?原来河流在发育过程中,即使是它千百万年前走过的路,也会在 地面上留下足迹的,我们循踪觅迹,就能从它们的足迹确定它们的年龄。就 像我们从牛、马的牙齿,树木的年轮来考察它们的年龄一样。俗语说,涓涓之水,可以汇成大河。不管江河有多大,总是由无数细流开始。最初的水流就是山地间的沟壑溪涧,不断地刻蚀地面,好似初生的婴 儿,这就称之为河流的婴年期。后来,溪涧汇流到稍为开阔的上游河谷地段, 水流向下并向两侧刻浊的力量加大,形成了与水面宽度大致相等的河床,在 悬崖峭壁的束缚下出现了一些急流和险滩,这算是河流的幼年期。再经历若 干年,河谷两旁又进一步宽拓,出现了弯道曲流,河谷两岸出现了砂砾层, 堆积成滩地,水上也可以顺利通行小型的船只了,这时的河流可说是进入了 青年期。再后,河谷更加宽广,曲流更加壮大,两岸河谷的坡地由陡峻而变 得平缓,而且距河床较远;两岸还出现阶梯状地形,即所谓“阶地”。在阶 地之下,还有泛滥(冲积)平原,甚至有大片耕地;航运条件也较青年期更 为优越了,这就到了河流的壮年期。至于老年期,是在水量充沛的壮年期基 础上发展而来,仅见于下游或接近于河口的地段,曲流纡回,一望无际的冲 积平原,其上湖泊港叉星罗棋布;偶尔有河水侵蚀后的残余小丘,叫做“蚀 余山”,孤立地兀立于平原之上,这已属河流的老年期了。  那么长江有多少岁呢?如果用上述的河流地貌特征去考察长江,那么上 游是婴年期、幼年期、青年期;中游是壮年期;下游是老年期。但仍然说不 清它到底有多大岁数?如果对此要作进一步了解,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流域的地质发展史来研究;二是从河流分段的历史来了解;三是从河 岸堆积物(一般属第四纪地层,构成阶地地貌)中所含化石的年代来分析, 进而可以判断长江的岁数了。长江像很多大河一样,它并不是一次形成,而是由几个河段连接起来的。这条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河,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的西 南侧发源,直到上海的吴淞口入海,全长 6380 公里,大体上分为三段:金沙 江以上为第一段,它原先是条南北向的河流,经过我国云南和越南的红河, 注入北部湾。据考察,它成为长江上游的年代较晚,约在 300 万年前的第四 纪初期开始。而金沙江以下的四川盆地内的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河流,它 们大约在中生代晚期时形成的,这是第二段,距今约有一亿年的岁月了。第 三段是在三峡以下到长江三角洲,也是起源于白垩纪晚期盆地内的水流。那 末,是不是可以说,整条长江起源于白垩纪末期呢?但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 要弄清楚。一是长江三峡何时沟通,使得四川盆地的长江段与长江中、下游连接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爬到三峡顶上看一看当地的地貌特征,就明白了。 在川东、鄂西一带,高出江面数百米有二三层同样高度的山头,好像排列在 一个水平线上。那里还可以看到古河道残留下来的砂砾岩层,这样的地貌和 岩石形成于距今数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可见当时四川盆地诸河流已汇集 起来从这里东流,这就是说,从四川到长江口的长江,迄今已有数千万年了。 二是金沙江何时流入长江?只要到云南丽江石鼓附近看一下山川形势, 就可以找到答案。那里正是红河上游与金沙江转换方向(由东南折向东北) 处最靠近的地点,可以看到高出水面数十米,有一条近似南北向的古河道痕 迹,表明金沙江原先流入红河。但现在的水道,却使金沙江转向东北,流入 长江。这原因是长江的水量比红河大,因而长江向源头侵蚀的力量和速度大 增,很快就将金沙江拦腰截取,夺金沙江之水注入长江,使红河成为一条“断 头河”。这种地貌现象,叫做“河流袭夺”。又由于石鼓附近所见到的金沙 江南流的古河道高出现在水面不多,估计其袭夺的历史不会早于地质历史的 第四纪时期。也就是说,应在 300 万年以内,也许不到 100 万年。因此,如果有人要问长江的岁数有多大,你回答说大概有 100 万年,也不算错。可见, 河流大,并不一定岁数也大。  在长江上修筑大型水利工程之前,有关部门必须十分慎重地研究当地的 地质情况和长江的时史特点,判断河流中各个河段的年龄,对于了解地壳活 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对工程的影响,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许多基本建设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必须考察当地河流的年龄呢!  形形色色的找矿奇遇以矿找矿  1976 年,加拿大有一位名叫斯图尔特的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赶路时来到 一条新开的砂石公路上。  走着走着,地质工作者把目光从远处的山林转移到脚下的路面上,看到 几块闪闪发亮的碎石,一阵惊喜,停往脚步,弯下身躯,捡起细看,他突然 惊叫起来:“呵!这里有不少含有铜、锌、钼的石头!这是矿化的石头!” 好在旁边没有其他行人,不然,也许会被人误解为疯子。他马上意识到,从 这几块非同寻常的石头,也许会找到一个矿体。当时,他竟忘记赶路,只是 双眼盯着发亮的“矿石”沿途追索,慢慢地离开了公路,在山区的小道上行 进,终于在新斯科舍普利第斯一带找到更多的同样的矿石,有些石块还相当 大。最后,在一个采石坑中见到许多这些石头的单矿体,大小混杂,没有次 序,石头的表面还见到纵横交错的钉头形刻痕。他凭着几年来的野外地质工 作的经验,判断这些砾石应该属于“漂砾”。也就是说,几十万年以前,这 里曾经发生过冰川,由于冰冻作用和冰的流动力量,将附近矿体的石头崩裂 和撞击崩碎,随冰河的移动来到这里,冰融化了,砾石就停留下来,所以这 些大大小小的砾石就好像远处漂来一样,称为“漂砾”了。斯图尔特在堆满漂砾的采石坑的凝望良久,他意识到,如果花些时间,沿着满山遍野的漂砾再跟踪追迹下去、肯定会在某处山上找到原生的矿石露 头。可是时间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只好观察了一下附近的地物特色,找寻能 帮助他再次回来的景物标志,做了简单的纪录,就离开了。斯图尔特发现“矿苗”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传到加拿大壳牌公司,公司领导很想开发这个尚未着落的矿床。可是这一带,山高林密,坡陡谷深, 地形条件极为恶劣,要用人的双腿去找矿,十分费劲,而且不一定有什么效 果。于是公司领导决定采用航空磁性测量——用飞机作地磁方法勘探,果然 获得可喜的结果,在地图上圈出矿区的大致范围。后来,又在圈定的地域内 进行地球化学勘探,证明在花岗岩与石英岩的接触带上有锡矿异常。直到1982 年,终于探明当地是一个储量达 5600 万吨的大型锡矿床,即称为肯普特锡矿床,为加拿大的资源宝库增添了一个新的财富。 在找矿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最后的成功往往需要不懈的努力。1959 年有天,芬兰潜水员马蒂莱宁从深水湖的边岸上捡到一块岩石,放在手上掂掂重量,感到比重比较大,他想,也许这是一块颇有价值的矿石, 于是就把它送到芬兰地质研究所,请求鉴定。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埃尔瓦马认 定这是一块含有黄铁矿的石头,但有什么价值,还要根据这块矿石追查一下 来龙去脉,于是埃尔瓦马决定亲自前往调查,他来到标本产地盖密,纵横穿 越了好几天,只发现一些含黄铁矿或磁铁矿的辉长岩类岩石,从经济意义考 虑,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再进一步找寻,也无必要。  地质学家的否定语言,无疑对马蒂莱宁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但马蒂莱宁 并不甘心,要求埃尔瓦马再耐心看一看,埃尔瓦马见他态度恳切,深受感动, 于是答应再沿湖岸走一趟,说来也巧,无意中在一条水渠的边缘上采到一块 特别沉重的深灰色岩石,埃尔瓦马仔细地观察一番以后,认定这是一种超基 性的岩石,随后又采了一些,带回研究所作进一步鉴定,不久,确认这些岩  石内含有铬铁矿。如果含矿量到达可采标准,那将是一处十分有价值的矿床, 因为铬是合成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很多国家都在孜孜以求,列为紧缺的矿种。 这个信息传到芬兰政府的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就在当年组织了一批有 经验的地质勘探人员,包括地球物理探矿等,沿着深湖之滨展开野外调查研 究工作。接着,又调来几台钻机,向地层深处打钻,到 1960 年 5 月,传来喜 讯,有 29 个钻孔都见到铬铁矿。于是乘胜追击,继续扩大勘探地区,并着手 部份开采。到 1985 年,终于探明矿区内的铬铁矿储量竟高达 1.1 亿吨,其中三分之一可以进行露天开采。这在世界铬铁矿矿山中,也是极难得的。 如果说这些矿是偶然巧遇的话,但它们的“矿苗”暴露却与成矿的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正是地质找矿科学的重要 依据。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夕阳染红的坡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