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醇,仲丁醇 ,过氧化叔丁醇醇分别和丙酮及铬酸反应有什么现象?原理?

4有机化学实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0.4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4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问题补充&&
先不要用浓硫酸,太危险,一般都用稀硫酸。前两个高锰酸钾褪色
wy2002939 &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下列化合物属于伯醇的有: A异丁醇B仲丁醇C叔丁醇D乙醇_百度作业帮
下列化合物属于伯醇的有: A异丁醇B仲丁醇C叔丁醇D乙醇
下列化合物属于伯醇的有: A异丁醇B仲丁醇C叔丁醇D乙醇
选D E A异丁醇[CH3CH2CH(OH)CH3] 就是仲丁醇.属于仲醇.B同A.C 叔丁醇CH3C(CH3)2OH 是叔醇 D 苄醇C6H5-CH2OH 是伯醇 E .丁醇CH3CH2CH2CH2-OH是伯醇 注:---CH2-OH 是伯醇 ---CH(OH)--是仲醇 ---C(OH)-- 叔醇 1实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8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考​研​有​机​化​学​实​验​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20
编辑时间: 10:21:01
内容长度:2984字
图片数:4个
目录数:16个
修改原因:添加正确内容
评审意见:感谢您的编辑,期待你的再次参与! 词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欢迎到中进一步学习,或到询问。
丁醇&-&简介
丁醇,为含有四个碳原子的饱和醇类,分子式为C4H10O,可以指下列四种化合物之一:正丁醇(n-丁醇;丁-1-醇),常直接称为“丁醇”& 异丁醇(iso-丁醇;2-甲基-1-丙醇)& 仲丁醇(sec-丁醇;丁-2-醇)& 叔丁醇(tert-丁醇;2-甲基-2-丙醇)&
丁醇的同分子异体结构
由于各异构体的差异,因此它们的溶点及沸点会稍有差异。
丁醇&-&性质
无色液体,有酒味,(n20D)1.3993,自燃点365℃,与/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饱和蒸气压(kPa):0.82(25℃),燃烧热(kJ/mol):2673.2,临界温度(℃):287,临界压力(MPa):4.9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88,爆炸上限%(V/V):11.2,爆炸下限%(V/V):1.4,25℃时表面张力为24.6×10-3N·m-1。
丁醇&-&发现制备
合成丁醇的设备
丁醇最早由于1852年从发酵过程制酒精所得的杂醇油中发现。1913年,斯特兰奇-格拉哈姆公司首先以玉米为原料经发酵过程生产丙酮,正丁醇则作为主要副产物。以后,由于正丁醇需求量增加,发酵法工厂改以生产正丁醇为主,、乙醇作为副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用丙烯羰基合成法生产正丁醇。50年代石油化工兴起,合成法制正丁醇发展迅速,尤以丙烯羰基合成法最快。正丁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发酵法、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三种。此外,由乙烯制高级脂肪醇时也副产正丁醇。
 以谷物(玉米、、黑麦、)淀粉为原料,加水混合成醪液,经蒸煮杀菌,加入纯丙酮丁醇菌,在36~37°C进行发酵,发酵醪液经精馏分离得到正丁醇、丙酮和乙醇。也可采用糖蜜作原料。
羰基合成法
 、和氢经钴或铑催化剂(见络合催化剂)羰基合成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经加氢得正丁醇和异丁醇。CH3CH=CH2+CO+H2─→CH3CH2CH2CHO+(CH3)2CHCHOCH3CH2CH2CHO+H2─→CH3CH2CH2CH2OH(CH3)2CHCHO+H2─→(CH3)2CHCH2OH
在用钴催化剂时,反应在10~20MPa和约130~160°C下进行,生成的正丁醛与异丁醛之比约为3。1976年开始在工业上应用的铑络合物,使反应可在0.7~3MPa和80~120°C下进行,正丁醛与异丁醛之比达到8~16。加氢可在气相用镍或铜作催化剂,也可在液相用作催化剂下进行。如果在高温高压下加氢,则一些副产物分解也可得丁醇,产品的纯度可提高。
醇醛缩合法
由两个分子乙醛,经缩合并脱水,可制得巴豆醛:巴豆醛在镍铬催化剂存在下于180°C和0.2MPa加氢生成正丁醇。CH3CH=CHCHO+2H2─→CH3CH2CH2CH2OH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丙烯羰基合成法由于原料易得、化工艺压力已相对降低、产物正丁醇与之比提高以及可同时联产或专门生产2-乙基己醇等优点,已成为正丁醇最重要的生产方法。
丁醇&-&安全性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4360mg/kg(经口);3400mg/kg(兔经皮)LC50:2424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易燃,其与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职业接触限值:MAC(mg/m3):200MAC(mg/m3):10TLVTN:OSHA100ppm,304mg/m3;ACGIH50ppm[皮][上限值]TLVWN:ACGIH50ppm,152mg/m3[皮]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丁醇&-&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52UN编号:1120包装类别:O53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丁醇&-&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正丁酯类增塑剂,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醇,丁酸,丁胺和等的原料,还有,药物(如,和)和香料的萃取剂,的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叔丁醇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