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受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合力为0,那动能按照1/2mv方来算是有的。可是根据合力做了多少功,动能就等于多

第二章 动能 动能定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二章 动能 动能定理
大小:1.6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大小:48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学年高中物理&课后知能检测16&新人教版必修2&&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学年高中物理课后知能检测16新人教版必修21.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解析】 公式W=ΔEk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也可以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A错,B对;动能不变,只能说明合外力的总功W=0,动能定理仍适用,C错;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可适用于变力做功,D项错误.【答案】 B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一定不为零D.如果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零【解析】 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A正确;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可能是合力不为零,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为零,B错误;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等,动能在这段过程中变化量为零,C错误;动能不变化,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有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答案】 A3.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A.mv2 B.-mv2C.mv2D.-mv2【解析】 由动能定理得:WF=m(-2v)2-mv2=mv2,A正确.【答案】 A4.(2013?徐州高一检测)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7-7-4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7-4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解析】 由功的公式W=Flcos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s=Ek2,可知Ek1>E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答案】 BC5.(2013?岳阳高一检测)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7-7-5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图7-7-5A.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外力的功为零C.重力和摩擦力的功为零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解析】 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不为零,合外力不为零,A错;速率不变,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与阻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但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不为零,C对,B、D错.【答案】 C6.(2013?唐山高一检测)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7-7-6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7-7-6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D.在0~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解析】 0~1s内物体的速度增加,物体的动能也一直增加,该过程合力一直做正功,A对;同理,0~2s内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总功为正,B错;1s~2s内合力做负功,C错;0~3s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后减,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全过程不做功,D错.【答案】 A7.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发生位移s并获得速度v,若水平面不光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n(n>1).若要使物体由静止出发通过位移s而获得速度v,则水平力变为( )A.FB.FC.nFD.(n+1)F【解析】 由动能定理知在光滑水平面上:Fs=mv2-0①在不光滑水平面上:(F′-)s=mv2-0②由①②两式解得F′=F.故A正确.【答案】 A8.如图7-7-7所示,一物体由A点以初速度v0下滑到底端B,它与挡板B做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又滑回到A点,其速度正好为零.设A、B两点高度差为h,则它与挡板碰前的速度大小为( )图7-7-7A.B.C.D.【解析】 设整个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f,(此力大小不变,下滑时方向向上,上滑时方向向下).斜面长为s,则对物体由A→B→A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2Ffs=-mv.同理,对物体由A到B运用动能定理,设物体与挡板碰前速度为v,则mgh-Ffs=mv2-mv,解得v=.C正确.【答案】 C9.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轻绳系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空气阻力作用.已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轻绳受的拉力为7mg,经过半周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A.B.C.D.mgL【解析】 小球经过最低点时,有FN-mg=,解得v1=.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有mg=,解得v2=.根据动能定理-mg?2L-Wf=mv-mv,解得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f=mgL,所以C对.【答案】 C10.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7-7-8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图7-7-8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力做功为4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力做功为-0.75W【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知物体速度变化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得第1s内:W=mv2,第1s末到第3s末:W1=mv2-mv2=0,A错;第3s末到第5s末:W2=0-mv2=-W,B错;第5s末到第7s末:W3=m(-v)2-0=W,C正确;第3s末到第4s末:W4=m()2-mv2=-0.75W,D正确.【答案】 CD11.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s的图线如图7-7-9所示,g=10m/s2,求:图7-7-9(1)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拉力F的大小.【解析】 (1)在运动的第二阶段,物体在位移x2=4m内,动能由Ek=10J变为零,由动能定理得-μmgx2=-Ek,故动摩擦因数μ===0.25(2)在运动的第一阶段,物体位移x1=4m,初动能Ek0=2J,根据动能定理Fx1-μmgx1=Ek-Ek0所以F=4.5N.【答案】 (1)0.25 (2)4.5N12.如图7-7-10所示,滑雪者从高为H的山坡上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后又在水平雪面上滑行,最后停止在C点.A、C两点的水平距离为s,求滑雪板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7-7-10【解析】 分别选开始滑动时的A点和停止时的C点为始、末状态,以滑雪者为研究对象.在这两个状态,研究对象的动能都为零,所以动能的变化量ΔEk=0.在运动过程中,滑雪者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移为H,故重力做功WG=mgH.滑雪者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摩擦力方向始终与滑雪者的运动方向相反,即做负功.在山坡上摩擦力做功:W1=-f1s1=-μmgcosθ在水平雪面上摩擦力做功:W2=-f2s2=-μmg(s-cosθ)在整个过程中,外力做的总功为W=WG+W1+W2=mgH-μmgcosθ-μmg(s-cosθ)=mgH-μmgs根据动能定理,mgH-μmgs=0,解得μ=.【答案】 μ=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动能动能定理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动能动能定理2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2014高考动能定理必讲经典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高考动能定理必讲经典习题
21高​考​动​能​定​理​必​讲​经​典​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衡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