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过4天就是你的生日了.小明的爸爸骑着摩托车:我的生日是本月12日.小狗:今天是本月几日?

北师版3年级5-9单元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
1、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并能进行验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单元建议教学课时:10课时。(机动1课时)
单元评价:
1、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单元测试。
第 一 课 时
&&题:分桃子(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54--56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快看看它是谁(电脑出示孙悟空),孙悟空这次回花果山带来了这些桃子,要和小猴子们一起分桃子(板书课题)
学生认真看图。
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
1、大家看,孙大圣碰到了几只小猴子?(电脑出示两只小猴子)
孙大圣怎样才能公平的分这48个桃子呢?每只小猴子分多少个?同桌合作帮孙大圣想想办法。
根据分桃子的情境提出问题。
独立列式,不解答。
2、小组汇报
&( 教师建议:同学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纸上算一算,再小组内说一说。)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不同的思路和做法,只要学生分析的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教师强调:结合“每只猴子分到24只桃子”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上的算理,并指导学生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中要指导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学生可能将竖式写成 2 )4& 8
&&&&&&&&&&&&&&&&&&&&&&
&&&&&&&&&&&&&&&&&&&&&&&&&
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1)口算:
先分整筐的:40&2=20(个)
再分单个的:8&2=4(个)
每只小猴子分得:20+4=24(个)
(2)竖式计算
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5、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重点是练习十位的商、个位的商各写在什么地方?指导竖式书写格式。指名板演。
学生进行比较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4名学生板演
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同学纠正错误。
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
a)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刚才大家帮孙大圣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他刚要照大家的办法分桃子,这时又来了一只猴子,3只猴子分48个桃子,他们又遇到什么困难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
b) 探究计算方法。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算法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48&3,每一份中能得到1个10余下一个10要和8合起来再除”的算理。
3、反馈、质疑。教师要注意展示分的方法和算式。
(将具体的操作和抽象的算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评价、质疑中得出恰当的结论。)
学生利用小棒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如:
(1)可以先分整篮子的,再将剩下一篮与另外8个合起来再分;
(2)先分8个后余2个,再拿出一篮与余的2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再分4个,最后分3蓝,所以每只猴子分到2+4+10=16(个)
& 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明确除法竖式的写法。
自愿发言。
教师: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什么时候需要把整篮子的桃子打开来分?
(指这两个完整的竖式)大家看这两个除法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当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时该怎么办?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被除数的最高位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三、应用。
1、第55页练一练第1题(小猴回家)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一些问题:(提醒学生,看清要求再动笔)。
通过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谁估算的和准确答案最接近,然后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第55页练一练第2题
小猴子刚要进家门,突然,听见小青蛙在打电话,请同学们仔细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师读青蛙的对话)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提出问题,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后与同伴交流。
四、课后交流。
1、谈谈你的收获。
2、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
五、布置作业。
1、正式: 书第56页第1题。
2、练习:书第56页第2、3、4题。
独立完成,再集体对证。
板书设计:& 分桃子(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题:淘气的猴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7、58页。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昨天我们讲了孙大圣分桃子,淘气的猴子决定自己上山找桃子吃,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棵桃树,(出示情境图)却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回答老师的问题。
(一)学习被除数是0的除法。
小猴子每人分到几个桃子?怎样列式表示?
假如又来了一只猴子,又该怎样表示?
如果有6只,7只,8只,甚至更多的猴子来分桃子,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0&6 0&7,0&8…”各等于多少。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观察、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最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强调除数不是0)(讨论:为什么除数不能为0)
(二)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刚才学到的,“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试着做这样几道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错误。
师再组织交流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纠正。部分学生可能会不写商十位上的0,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商是几位数。
(2)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4,得商0。
(3)验算。12&4=48,与被除数408不相等。
学生通过除法竖式理解并体会商的十位虽然是0,但是仍然要写0来占位。
让学生独立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不够除,该怎么办?
商的末尾0怎么办?
部分学生可能会不写商末尾的0,得出14,让学生验算,强调商末尾的0不能丢掉。
让学生独立计算。
同桌交流。
集体汇报。
3、小结:这节课学了除法哪种特殊情况?
学生总结汇报: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练习。
补充:306&3=&&
8004&4=&& 609&3=
6008&2=&&&
2406&6=&&&
可以先计算,再判断。
也可以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
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体会。
2、评价以下自己或别人。
3、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愿谈。
四、布置作业。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淘气的猴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408&4=&&&&&&&&&&&&&&&&&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题:节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题目。
(1)读题、分析题目;
& 列式612&3=
& 让学生试做,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汇报时,重点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的竖式该怎样写?
使学生明白:用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3和0相乘得0,在1的下面写0,1减0得1,再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12除以3商4。
2&&&&&&&&&&&&&&
&(2)介绍简便方法。
& 两种方法予以比较,使学生明白简便在何处。
独立计算,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用简便方法计算“试一试”
&主要解决最后两部竖式的写法和商的个位上商0的道理。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小结:哪一位上不够商一,就在哪一位上商0。
二、算一算
& 让学生独立计算
三、练习(第59页)
& 观察题目。理解要求。独立计算。
汇报订正。
& 哪些题的商最接近150?
&观察题目,讨论怎样来确定?
学生讨论交流
用找出的方法进行评判。
也可以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
& 教学时要结合“买5送1”的情境,引导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 学生讨论后,学生代表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 学生可能的解法有:
(1)5+1=6,30&6=5,5&5=25
(2)30&5=6=5+1,5&5=25
买5瓶可以满足6人,买10瓶可以满足12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
& 使商最大的策略是:被除数尽可能大一些,除数尽可能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体会。
2、评价以下自己或别人。
3、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愿谈
五、布置作业。
第59页第2题;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节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612&3=204(元)
2&&&&&&&&&&&&&&
教学反思:
&&&&&&&&&&&&&&&&&&&&&&&&&
第 四 课 时
&题:练习课七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60、61页。
教学目的: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处罚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此类题。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从而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二、基本知识训练。
1、第1题。(基础关)
订正时让学生口述方法。
注意:让学生说说最后一道题要注意什么?
独立计算。
集体对证。
2、第2题。(眼力关)
&& 先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再进行估算。
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估计的最准确。
&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估计商是几位数,通常看被除数的最高位是否大于除数。
3、第3题。(找朋友)
& 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或用计算的方法都可以。
独立完成。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三、在实际中应用。
1、完成第4题。(提高关)
引导学生明确明年这个小朋友和爷爷分别是多少岁?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
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再过一年,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有什么规律吗?
独立解答。
观察计算结果和年龄的增长有什么关系,最后总结得出年龄越大他们之间倍数越小的规律。
2、完成第6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看一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 让学生自己解答。集体对证。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
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3、完成第8题。(智慧关)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看谁打字打得快”应怎样比?(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1)& 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个),
45个&42个,
所以笑笑打的快;
(2)& 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个),
90&3=270(个),
270&252(个),
所以笑笑打的快。
4、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结合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布置作业。
& 正式:第60页第5题,第61页第7题。
教学反思:
第 五课 时
课题:送 温 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出示“送温暖”具体情境
华夏小学的同学要捐书给希望小学,想要小朋友们帮帮他们,你们愿不愿意?
2、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6 )5 7 6
(4)引导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3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
156&4&&&&&
&&&432&6&&&&&
389&9&&&&&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估计和计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3、出示书P63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4、出示书P63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五、布置作业。
第63页第3、5题。
& 提醒学生注意“最多”,余下的不够扎一束就不能算。
板书设计: 送 温 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
&6 )5 7 6
教学反思:
课题: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师:(出示书P65页图及条件: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 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法一:200&2&4
&&& 方法二:
200&(2&4)
&&&&&&&&&&&
&&&&&&&&&&&
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 引导学生抽象出两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
1、书P65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仔细观&&&&&&
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2、书P65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3、书P65第3题。
接力计算,每人一题,写出得数。并按要求再将算式组成题链。
4、书P65,第4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 5、独立完成第5题。
6、第6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
研究、讨论,再组织汇报交流。
三、问题解决
师: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 再组织汇报交流。
四、布置作业。
&由教师补充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题。
板书设计: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
200&2&4&&&&&&&
=25(本)&&&&&&&&&
200&(2&4)
教学反思:
&&&&&&&&&&&&&&&&&&&&
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7页----第69页。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以及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提问题和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卡片(剪成各种形状,写上算式)
水果图片(葡萄、香蕉、桔子、梨)
教学时数:3课时
&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包括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2、复习巩固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
3、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能准确地进行估算、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上一节练习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看谁的表现最棒!
二、基本练习&
&& 活动一:视算
1、直接说出得数&& P67
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要求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采取抢答的形式。
2、看算式说说商是几位数& P67& 3
教师出示写有式题的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出商是几位数。
教师随意抽出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二:猜一猜,填一填。
1、①出示48&6=290&& 290&6的余数是□
P67& 2& 提问:方框里该怎样填?
&&&&&&&&&&&&&
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106&4+3=427&&&&&&
427&4=□……□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思考:通过刚才两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三、总结:
& 师引导学生总结
&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前一位数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P67& 10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别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活动三:计算
1、P67& 3&&
列竖式计算
2、P67& 5&&
脱式计算(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装果篮P68& 6
出示水果图片,并标出每种水果的价钱。
出示三个水果篮,也标出价钱。
1、先让学生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配果篮的,为什么这样配?(要求每位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二:参观自然博物馆
1、出示新华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表:
&&& 2、提问:
问题1:新华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问题2:分乘9辆车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问题3:博物馆规定每批参观人数不超过200人,怎么安排合适?
①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时,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再分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③组织全班同学评价:你认为他算得对吗?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三、活动三:坐空中缆车P68& 7
1、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①你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是什么?完成此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活动四:出黑板报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2、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要求平均每行写多少字,必须先求什么?
五、活动五:买奖品P68& 8
1、审题,引导学生弄懂题意。
2、小组讨论: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注意:让学生小组讨论时,①要分工协作;②有方案设计记录)。
3、全班交流:你们组设计的购买奖品的方法是怎样的?(如果有多媒体让学生拿到多媒体上展示)。
&&& 六、作业
&& 书 P68,6
教学反思:
&&&&&&&&&&&&&&&&&&&&
&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于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运用所学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用所学的除法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1、69页第9题
(1)先求出每页几行,即就是240字几行,再求出每行多少字。
(2)先求出2页共多少字,即就是8行多少字,再求出每行多少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过程。
&2、、69页第10 题
引导学生明白题目要求,让学生猜一猜方框中的数是多少,再说说自己的&&&&
(通过此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算式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题意后,独立猜想&&&&
是多少,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3、69页第11 题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
出购买奖品的方案,并组织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案,不断质疑,逐步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小组合作,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
(2)各组展示自己的方案。
(3)相互质疑,不断完善。
&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不同方案,互相学习
三、作业布置
由教师补充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教学反思:
&&&&&&&&&&&&&&&&&&
第七单元&&
年、月、日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3、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结合生活实践,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的知识,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2、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了解时间与数学的关系,解决日常生活
的实际问题。
1、认识平年、闰年并且能够进行判断。
2、认识24时记时法,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日历
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
2、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材料。
3、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时间与数学的联系。
&& 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
&&&&&&&&&&&&&
&课题:年月日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平年、闰年并且能够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会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年历卡
一、了解学情,确定教学起点:
1、围绕下列问题,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1)今天是几月几日?
(2)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3)一年有几个月?
(4)一年有多少天?
2、教师组织学生重点对问题(3)、(4)进行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他们已有的基础,以便确定教学的起点。
二、探索研究,获取新知。
1、学生根据教材附页中的年里,独立完成下面的作业。
通过学生自主观察,了解并认识大月和小月。
2、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并讨论: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认识大月和小月。
(1)1;3;5;7;8;10;12月都有31天。
&(2) 4;6;9;11月都有30天。
(3)2月份不确定,有28天,也有29天。
提问: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
3、交流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1)7月、8月十大月,之前的月份单月十大月,双月(除2月外)是小月。之后双月是大月,单月是小月。
(2)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3)民间的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 通过交流是学生学会记忆大月和小月。
4、探索2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
(1)独立的把附页中1997——2004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内:
二月份天数
通过观察2月的变化规律,了解平年和闰年。
(2)、与同伴说一说,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知识老人说的话和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知道:&&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巩固判断闰年的方法。
三、理解运用:
&& 1、第一题、第二题。
让学生先说结果,再说一说判断方法。
2、第三题。
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季度
三、理解运用:
1、第一题、第二题。
让学生先说结果,再说一说判断方法。
2、第三题。
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季度
四、作业布置
了解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年,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 四六九十一三十天,
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思念闰一日,
一定要在二月加。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课& 题:看日历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看日历;了解我国的重大节日
教学难点:时间的推算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与实践
教具:今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猜生日提前&
看日历学习,便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出示图片。
这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热闹?
对了,这天是智慧爷爷的生日,看智慧爷爷多高兴呀!
&&学生看图。
& 学生回答:是智慧爷爷的生日,大家来给智慧爷爷过生日呢!
二、探究新知(提高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1、 同学们仔细观察智慧爷爷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是星期几?
学生回答:10月12日,星期日。
观察图片,看看笑笑、淘气、兰兰都观察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猜猜他们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判断的十分正确,我们大家齐唱《生日歌》祝他们生日快乐吧!
学生齐唱《生日歌》。
首先小组内轮流猜生日,然后每组选代表在全班猜生日。
猜对以后,大家祝贺生日快乐。
2、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在第几季度。请你用笑笑他们的 说法说出自己的生日,由大家来猜生日。
请大家打开书,完成72页填一填第1题,先独立填写,然后小组交流。
教师问:什么是季度?一年有几度?
学生回答三个月是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
3、了解国家的重大节日。
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生日是哪年的几月几日,和生日一样,一些重大节日,我们是通过什么来知道的呢?
&&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并出示日历卡片。
请大家拿出日历卡片,现在是几月份?认真观察,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 学生根据日历回答。
今天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本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三、填一填,练一练。
&刚才我们猜了生日,还了解了日历的很多知识,下面从日历中找一找这些重大节日是在几月几日。
出示第71页填一填:
(一)找一找
1、教师节是_月_日,星期_。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_月_日,星期_。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_月_日,星期_。
4、你还知道那些节日,是星期几?
独立填空,并反馈交流。
(二)练一练,处事开国大典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年_月_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经历了_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__年,我已经_岁了。
(三)豆豆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请问豆豆的生日是_月_日,在第_季度?
观察图上主要人物是谁,在干什么
板书设计:
看日历,猜生日
1、教师节是_月_日,星期_。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_月_日,星期_。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_月_日,星期_。
4、你还知道那些节日,是星期几?
教学反思:
课题:一天的时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 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认识24时记时法,并对其与普通记时法进行换算
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实物投影,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猜谜语的形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说一个谜语:嘀嗒嘀嗒嘀嘀嗒,要问时间去找它。(打一物)你们知道么?
是钟表,我们每天都离不了它。
学生猜谜回答。
二、探索新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培养合作精神,满足学生表现欲望,增强学生信心。)
1、出示钟面,问:一天的时间有几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
组内拨一拨钟面,观察时间是怎样走的,选代表到前边演示,并说出自己& 的发现。
请小组讨论,想一想,拨一拨,看时间是怎样走的?
&学生组内播报。
&& 学生到前面来播
2、演示“看一看”:老师想请大家在小组内轮流担任电视台节目预告主持人,播报节目市价安排,现在开始!
请各小组推举一名小主持人,到前面来播报。
&&刚才大家播报的计时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除了电视节目用24时计时法,谁还知道什么行业也用24时计时法?
向我们平时常说的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用的是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
&&学生试着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老师用手拨时针,下午1时,下午2时,下午3时……观察思考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怎样换算。
& 小组在共同操作探究讨论得出结论:
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1)根据你的经验填空
18:3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19:0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学生独立思考,反馈交流。
(2)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下面的时刻。
&上午10时,晚上9时,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观察,说看到了什么
&& 独立在钟面上画出时刻
&& 组内交流,说方法
& 实物投影展示
&向我们平时常说的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用的是普通计时法,也 叫12时计时法。
&&学生试着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老师用手拨时针,下午1时,下午2时,下午3时……观察思考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怎样换算。
& 小组在共同操作探究讨论得出结论:
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 (1)根据你的经验填空
18:3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19:0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学生独立思考,反馈交流。
(2)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下面的时刻。
上午10时,晚上9时,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观察,说看到了什么
独立在钟面上画出时刻
组内交流,说方法
实物投影展示
二、填一填
三、画一画
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
四、练一练
1、填一填,注意转化
2、引导观察钟面,注意时针分针位置变化,计算经过的时间。
&3、结合生活实际,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时间观念。
五、课后交流
a)&& 谈收获
b)&& 提问题
六、布置作业
了解父母一天的时间安排,各制作一份一天时间表,题目为:(& )的一天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
(1)根据你的经验填空
&&&&&&&&&&&&&&&&&
18:3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
19:00也就是晚上_月_日
(2)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下面的时刻。
&&&&&&&&&&&&&&&&
上午10时,晚上9时,下午6时,
晚上10时,下午2时
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一)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5、76页内容。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感受集合的思想,在日历中找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学生齐唱《我的好妈妈》,同学们,唱完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认真唱歌。
& 自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父母工作很辛苦,在工作之外,全家难得在休息日团聚,时间多宝贵啊!
今天飞飞小朋友要给我们讲一讲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你们想听么?
学生听故事。
1、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休息一天,飞飞是一名小学生,在双休日休息。
学生独立标出三个人的休息日,然后小组交流并进行全班反馈。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交流。
(1)小朋友,哪些天是父亲的休息日?哪些天是母亲的休息日?哪天是飞飞 的休息日?分别标出来。
学生根据标出的结果,一一对应填写,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2)哪几天是爸爸妈妈同时在家休息?哪天是飞飞和父母同时在家休息?
(3)请大家分别在椭圆中写出他们每个人的休息日。并填写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母子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学生独立观察,探索发现,小组内广泛交流自己的发现。
2、观察日历找规律。
出示9月份日历,请大家仔细观察:
&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 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字,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观察4个数字的基础上,观察9个数字,反馈交流。
&& 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交流。
三、课后交流
&& 学生自愿说
四、布置作业
自制本月月历,写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一)
哪些天是父亲的休息日?
哪些天是母亲的休息日?
&&&&&&&&&&&&&&&&&&&&&&
哪天是飞飞的休息日?
教学反思:
&&&&&&&&&&&&&&&&&&&&&&&&&&&
时间与数学(一)练习课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7、78页内容。
1、进一步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集合的思想;
2、进一步体会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熟练地在日历中找规律
找生活中的其他的类似题目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数
扩大观察范围,变换观察角度,进一步寻找规律抛砖引玉。
1、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应该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黑板用集合图表示,渗透集合思想。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图意。
学生说图意:
爸爸每次上3个台阶,儿子每次上2个台阶,一共有50个台阶,哪些台阶父子俩都能踏到?
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互相交流方法。
先标出爸爸踏过的台阶,再标出儿子的台阶,再找出重复的。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公交车的情境,学生观察说图意。
学生说图意。
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公交发车信息。
学年独立按要求完成本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方法,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本题,
小组交流。
三、课后交流
& 学生自愿说
四、布置作业
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什么类似的例子?写出来
&学生课后完成
时间与数学(一)
爸爸每次上3个台阶,
儿子每次上2个台阶,
一共有50个台阶,
哪些台阶父子俩都能踏到?
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二)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9、80页内容。
1、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包举水资源的意识。
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身份证,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大口的盒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你一天至少喝多少杯水?
那么你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一年呢?
& 学生交流。
& 学生回答。
二、探究学习
1、小实验。
既然水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预测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几杯水。大家先猜一猜。
学生猜结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
漏完一纸杯水,用了几分钟?一时漏掉几杯水,边做实验,边请大家猜一猜,我请几名同学到前面来做演示实验,两名同学计时,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通过实验观察,共同得出漏完一杯水用几分(用整分计算),学生积极探究,&&&
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学生独立推算,组内交流结果是什么,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实验很成功。请大家推算8时漏掉多少水,一天漏掉多少水?
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2、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更要节约时间,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小红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星期日,她总是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她负责烧开水,洗茶杯,擦地,根据书列表,她至少需要几分干完这些事?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通过比较,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得出干完这件事得最少时间。
三、课后交流
& 学生自愿说
四、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写建议书。
&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二)
1时漏掉(& )杯水
8时漏掉(& )杯水
1天漏掉(& )杯水
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二)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0、81页内容。
1、知道十二生肖,学会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推算出他属相。
2、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知道身份证号与出生日期的关系。
知道十二生肖,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推算他的属相。
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推算他的属相。
了解十二生肖知识,制成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你是属什么的?
谁知道生肖一共有几个?
它们是怎么排序的?
殃在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十二生肖歌》,看你能不能排出生肖的顺序。
听生肖歌,排序
唱生肖歌,
板书生肖,
出示年龄推算生肖
出示生肖推算年龄
二、探究学习
1、按顺序板书十二生肖的名字,引导学生知道年龄与生肖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反馈交流。
&& 让学生思考:
(1)小明今年9岁,属什么?
& (2)小明的叔叔今年21岁,属什么?
& (3)小明的妈妈和小明同一个属相,可能是多少岁?
& (4)小明的爷爷属牛,可能性是多少岁?
学生独立思考(1),(2)题,在交流推算方法和结果,在此基础上,&
思考讨论(3),(4)题。
&& 学生之间玩猜岁数游戏。
2、投影出示身份证,让学生观察,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身份证,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知道了出生年月日,就能知道什么 ?
认真观察身份证,你还能发现什么?仔细看看出生日期和身份证& 号码。
学生观察身份证,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知道了:姓名
出生年月日
身份证号码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证号码的关系。
3、自读《你知道么?》
你知道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谁吗?是乘坐什么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是什么时间?
你还知道哪些航空知识?
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三、、课后交流
&& 学生自愿说
四、布置作业
&&&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推算生肖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二)
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
教学反思:
&&&&&&&&&&&&&&&&&&&&&&&
整理和复习(二)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2、83页内容。
1、能自己整理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周长,除法,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为检&
验一下大家对知识的掌握,这节课我们开展一次能夺“智慧星”的活动,看谁夺星最多。
根据老师提供的课件,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谁提的问题有质量,有数量,回答的有条理,正确率高,就可以夺得“智慧星”。
先由学生独立观察、回忆,然后回答,自己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小组互动,互相启发,选择点型事例全班反馈交流,如:
周长方面的应用。
除法方面的应用。
年月日方面的应用。
二、探究体验
1、你学到了什么?看图说一说。
(1)出示:某月份的日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评价,发给回答正确的同学“智慧星”。
(2)出示第二图
方法同(1)
教师对学生遗漏的知识点适时点拨。
2、大家对所学知识掌握得真不错,我很想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1)你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2)你还有哪些数学与生活方面的收获?
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够学以致用。
回顾前半段学生夺星情况,激发学生在练一练环节争取好成绩。
课前查找资料
第3小题读题、审题,计算,
讨论: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组人数与组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 独立练习
&& 小组交流
&& 全班讲评
数学万花筒
让学生在了解十进制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二进制。
回顾总结谁的“智慧星”多。
五、课后交流
&& 学生自愿说
六、布置作业
第83页第1、2题。
&& 学生自愿说
板书:&&&&&&&&&
整理与复习(二)
&&&&&&&&&&&&&&&&&&&&&&&
周长,除法
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简单的活动实践中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事件发 生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能联系生活,用“一定”、“经常”、“很少”、“不可能”等词语,说出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能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学会用表格记录信息。
4、&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
2、& 能利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摸球游戏
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
2、初步感受“一定”、“很少”、“经常”、“不可能”,并能用这些词语说出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2、能用“一定”、“很少”、“经常”、“不可能”等词,说出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具准备:纸盒、小球、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 游戏引入
出示一个纸盒,放入9个白球和一个黄球。大家猜一猜,老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2、& 小组活动:摸球游戏,并把每次的结果记录下来,填在书上。
3、& 统计一下:你一共摸到白球多少次,摸到黄球多少次。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 思考:如果盒子里装的都是白球,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试一试:盒子里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你能列举出来吗?
6、& 活动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7、& 小组独立完成转盘游戏,并互相交流。
二、课堂练习
1、& 独立完成教材85页第一题。
2、& 完成85页第二题
你对这四个城市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简要介绍一下这四个城市的气候情况,请同学们进行判断。并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3、& 用“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来说说下面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明天马路上有人走路。
恐龙会复活。
在装着10个苹果和1个梨的袋子里,能摸到梨。
购买小食品时,中奖。
4、&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三、课堂总结
&正如大家发现的生活中的事,它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有些事是一定会发生,而有些事经常发生,还有些事是偶尔发生或不可能发生。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推理(教材86、8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2、& 学会用表格记录信息。
3、& 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能根据已知情况进行分析。
2、& 能利用表格推算出合理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已知的情况,推出合理的结果,这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课件
& 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分析一下他们可能在哪个兴趣小组?
小组交流、讨论。
2、& 出示表格
简要介绍表格。
组织学生将知道的信息记录下来。
根据所填信息进行推理,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笑笑和小明在哪一组的?
3、& 回顾学习过程
你觉得运用表格记录信息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想法?
三、尝试练习
仔细理解题意,把你知道的信息记录下来,填在表格里。
分析已知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练习
教材87页第1、2题。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五、课堂总结&&
说说你今天的学习体会。
&&&&&&&&&&&&&
生活中的推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有关可能性和推理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提高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可能性的有关练习
1、& 想一想,在下面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结果?
袋子里装了20个黄球。
袋子里装了15个白球和5个黄球。
袋子里装了10个黑球和10个白球。
袋子里装了16个黑球、1个白球和3个黄球。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二、推理部分的练习
1、& 下面是关于比赛结果的题目,你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吗?
& 三个学生赛跑。
& 李明比王亮跑得快。
& 刘新比王亮跑得快。
& 李明比刘新跑得慢。
& 谁是第一名?
指导学生分析每个已知信息,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2、& 四个同学在比赛。
小红比笑笑跑得快。
亮亮是第三名。
亮亮比小花跑得快。
小红和笑笑都比亮亮跑得快。
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你是怎样分析的?
帮助学生用表格记录信息,进行推理。
3、& 数学游戏:教材87页。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小明想和淘气、笑笑一起去游乐场玩。淘气说:“除了星期五,哪天去都行。”笑笑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有时间。
请你来安排,看看他们三个哪一天可以一起去游乐场?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第88页一位数乘法、除法的计算。
复习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复习难点: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复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的巩固与练习。
你都学会哪些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学生说,老师可以适当归纳,板书:
一位数乘法的口算、笔算&&& 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
&有关0的的计算& 混合运算
1、口算练习:可以开火车,个别题目让学生说想的方法。
2、笔算练习:指名板演,全班讲评,鼓励不同的有创新的解法。
3、全班共同完成书上88页的第5题。
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1、你学过的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吗?你都运用过那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说给大家听。
2、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可以以应用题的形式直接板书,然后引导全班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总结出计算方法。
3、生活中你还会遇到很多的数学问题,比如:
&&& 5名老师带88名同学参观科技馆,成人每人8元,学生每人5元,现在有500元够吗?
你是怎么想的?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有没有更独特的方法?在生活中实际购买门票时会有团体票的优惠,你认为会有怎样的优惠,如果优惠下来,可以省下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支配?
4、全班训练:第89页第9题。
三、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1、在下面的括号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7()()&&&&&&&&&&&&
()()()
()&&&&&&&&&
()8&&&&&&&&&&&&
1& 8 ()()
2、□&○=36&&&&
□&○=4& 求□=()&&
○=()
&&&你是怎么想的?你会编一道同样类型的题目吗?
3、思考题:某马戏团,在一场表演中总收入120元,观众人数120人,其中成年男人5元,成年女人2元,小孩0.1元,请问,共有多少男人、女人和孩子?
四、全课小结,复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复习基本概念,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复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中的基本概念,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
2、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相互进步。
复习重点、难点:基本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1、要了解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用到哪些基本单位?你能说一说吗?(时间和重量)
2、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尽量用上所学的单位。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说,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可补充。
3、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有什么作用?如果单位不合适,会怎么样?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你今年()岁了,一共是()个月,你的体重是()千克,是()克。
今天星期(),再过10天是星期(),你的生日是()年()月()日。
1吨铁和1吨棉花()。每根钢管重250千克,4根这样的钢管重()千克,合()吨。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42千米,行了4小时,求两地的距离。
3、王红家养了24只鸭子和18只鹅,养鸡的只数比鸭子和鹅的总数多68只,王红家养了鸡多少只?
这些知识你都会了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三、巩固知识,发现问题。
师:在复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还有哪些知识不很明确,提出来大家可以讨论。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下课后单独辅导。
四、全班小结:同学们今后一定要善于观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学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复习基本概念,、周长的知识。
复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中的基本概念,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
2.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相互进步。
复习重点、难点:周长的计算,理解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长方形的周长等于()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
2、一个长方形蓄水池,长15米,宽比长短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长方形的什么?所以要先求什么?怎么可以变成正方形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
二、巩固知识,发现问题。
师:在复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还有哪些知识不很明确,提出来大家可以讨论。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下课后单独辅导。
三、全班小结:同学们今后一定要善于观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学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复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灵活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复习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习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的回顾。
1、用三个正方体摆成不同的形状,然后画出你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
同桌互相合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然后师生评议,在拼摆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作的?
2、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去看电影,班长在安排座位时发现除他自己外,其余的同学正好坐满3排,每排有14个座位,请你算出他们班有多少同学?
你认为这道题要注意什么?
3、爸爸、妈妈和小明三个人在公园里照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要是还有妹妹共四个人呢?
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怎样思考?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4、张明叔叔在星期一、三、五要乘公共汽车上下班,星期二、四他乘公共汽车上班,单程车票是1元,周票是9元,你认为,张叔叔是买一张周票合算,还是不买合算?为什么?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要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二、综合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1、想一想:A、B、C、D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
&&&&&&&&&&&&&&
A说:明天是星期五。
B说;明天是星期日。
C说:你们俩说的都不对。
D说:今天不是星期六。
& 实际上这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对了,今天到底是星期几?
可以用假设的方法去判断,你会吗?说给同桌听。全班评议,对别人的想法你有意见吗?
2、尝试与创新:同学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少一些机械套用,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些呆板行事,多一点丰富想象;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点开拓创新。
想一想,算一算。正方形被分成了4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可以考虑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考虑四个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几个正方形的边长,进而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
这本书中的知识你觉得用处大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知识,帮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是很清楚?你觉得在什么问题上你遇到了困难,你还想再学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教学反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明借爸爸500妈妈5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