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将铁锁挂在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小球下

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铁锁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铁锁将左右摆动.(1)该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铁锁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对此问题提出一个猜想:____现在,如果手边有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m的细线C.长为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你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____(3)具体操作:____________(4)对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____②____.-乐乐题库
& 速度与物体运动知识点 & “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习题详情
111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7.5%
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铁锁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铁锁将左右摆动.(1)该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铁锁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对此问题提出一个猜想: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绳的长度有关&现在,如果手边有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m的细线&&&C.长为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你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ABCD&(3)具体操作:分别用0.8m和1m长的细线系住铜球,&将铜球拉到相同的高度开始释放&用秒表测出铜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分别为t1、t2;比较t1、t2的大小验证猜想是否正确&(4)对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②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物体摆动的幅度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猜想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时只能是与铁锁相关的量(或因素);(2)根据猜想“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绳的长度有关”去选择所需要的器材;(3)分别用0.8m&和1m长的细线系住铜球,注意控制变量,将铜球拉到相同的高度,然后用秒表记录铜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从而验证结论.(4)决定铁锁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有:摆长、质量、摆动幅度.
解:(1)影响摆球周期的因素有摆长、摆球质量、重力及偏角大小(或幅度)等,故答案为: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绳的长度有关.(2)因为实验要记录摆球选摆动一次的时间,所以要用到秒表,根据猜想“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绳的长度有关”从而要选择长为0.8m的细线和长为1.0m的细线,还要有物体铜球.故答案为:ABCD;(3)分别用0.8m&和1m长的细线系住铜球,将铜球拉到相同的高度开始释放,用秒表测出铜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分别为t1、t2;比较t1、t2的大小验证猜想是否正确;(4)影响摆球摆动一次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可以猜想摆球质量、摆角对摆动一次时间的影响.故答案为:①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②物体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物体摆动的幅度有关.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探究方法的掌握,我们学习物理,不仅仅时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究方法,这也是现在中考考查的一个侧重点,需要掌握.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主要考察你对“速度与物体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速度与物体运动
【知识点的认识】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也称为“速率”.物理学中提到的“速度”一般指瞬时速度,而通常所说的火车、飞机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在实际生活中,各种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经常发生变化.初中所指的运动一般是机械运动:(1)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匀减速、非匀变速】)(2)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抛体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振动】)【命题方向】速度表述方法,机械运动的分类,初中主要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命题.【解题方法点拨】多了解物理学方法:例如速度、温度、压强、功率、电流、电功率等表述法.
与“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相似的题目: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今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6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220V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42cm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人正常体温约27℃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0cm
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cm普通人行走的速度约为4m/s云浮市冬季最低气温在-10℃以下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6kg
“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2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
3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乐山)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2物理规律除了用文字和公式表述外,还可以用图象直观地表示.如图所示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铁锁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铁锁将左右摆动.(1)该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铁锁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对此问题提出一个猜想:____现在,如果手边有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m的细线C.长为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你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____(3)具体操作:____________(4)对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____②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学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国庆节期间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某同学在研究本题后进一步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小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铁锁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铁锁将左右摆动.(1)该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铁锁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对此问题提出一个猜想:____现在,如果手边有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m的细线C.长为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你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____(3)具体操作:____________(4)对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____②____.”相似的习题。如图所示,小华把铁锁悬挂起来,从 A 点放手后摆到 B 点再返回。请画出铁锁在 B 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所示,小华把铁锁悬挂起来,从 A 点放手后摆到 B 点再返回。请画出铁锁在 B 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所示,小华把铁锁悬挂起来,从 A 点放手后摆到 B 点再返回。请画出铁锁在 B 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铁锁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线的拉力,沿线的方向斜向上,一个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超过两个力就是错误的。新课标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全部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新课标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全部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___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乐乐题库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知识点 &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习题详情
31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7%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消除杠杆的自身重力对转动的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力臂&.(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F1L1=F2L2&.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一是把杠杆的重心调在支点上,二是拉力竖直向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即为力臂;(2)小华实验时要使拉力最小,拉力的力臂应最大;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将已知量代入,便可求出测力计的示数.
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力臂为零,本身重力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还可从杠杆所标刻度直接读出各力的力臂;(2)当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成为力臂时,力臂最大,拉力最小,所以小华所用的测力计应竖直向上拉;设每个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2L=0.5N×4×4L解得F1=4N最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故答案为:(1)消除杠杆的自身重力对转动的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力臂;(2)竖直向上;4;F1L1=F2L2.
此题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考查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对力臂的理解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理解将杠杆调到水平平衡的原因.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______和______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_______________.(3)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案:(1)左 使杠杆的重心落到支点,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便于测量力臂 个数 位置 平衡螺母 (3)3 变大 力臂减小了 (4)不能 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命题方向】知识点认识中的问题就是命题的方向.【解题方法点拨】利用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去探究.
与“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相似的题目: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cm.(2)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3)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的目的是避免&&&&力的影响.(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3)一个同学做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6446他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实验存在什么问题?&&&&(4)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砝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图1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1/cm&1&1.5&10&1&&&&&&2&1&20&&&&&&10&3&1&20&1.5&10&(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3)如图2,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右端第4格处向下方拉使杠杆平衡,当拉杠杆的力由向左下方逐渐变为向右下方拉的过程中,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以下选项中的&&&&.(填选项符号)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0o兰州)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2(2008o钦州)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德州)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2(2010o兰州)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3如图所示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测力计的示数是&&&&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2的力臂.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___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然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___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相似的习题。由图可以读出小铁锁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图象与L轴的截距,即d=1cm根据T=2πLg解得:L=g4π2T2,所以斜率表示g4π2&即g4π2&=0.190.8解得:g=9.5&m/s2.故答案为:1.0&cm;9.5&m/s2.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2010?马鞍山二模)I.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1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29.8mm.II.有位同学想知道家中一把小铁锁的重心位置,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轻细线一端系在小铁锁上,将其悬挂起来,如图2&(a)&所示,近似将其当作单摆处理.先用米尺量出悬点到小铁锁下端的距离L,然后将小铁锁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测出其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振动周期T.多次改变悬线长并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多组L、T的数据,作出L-T2图象如图2&(b)&所示.则可知小铁锁的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1.0cm;同时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5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III.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①待测电阻Rx:约100Ω②1个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V,内阻不计③1块直流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15kΩ④1个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⑤1个单刀开关S⑥若干导线(1)按器材的规格和要求在方框内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图请画在答题卡上)(2)实验中测得:电阻箱读数为R1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阻箱读数为R2时,电压表读数为U2.用测定的实验数据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1U1-R2U2U2-U1.(3)测得的Rx的值比真实值偏小(填“偏大”、“偏小”、“相等”).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8分)有位同学想知道家中一把小铁锁的重心位置,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根轻细线的一端系在小铁锁上,将其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近似将其当作单摆处理。先用米尺量出悬点到小铁锁下端的距离L,然后将小铁锁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测出其3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振动周期T。多次改变悬线长并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多组L、T的数据,作出L—T2图像如图(b)所示。则可知小铁锁的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________cm;同时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有位同学想知道家中一把小铁锁的重心位置,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根轻细线的一端系在小铁锁上,将其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近似将其当作单摆处理。先用米尺量出悬点到小铁锁下端的距离L,然后将小铁锁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测出其3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振动周期T。多次改变悬线长并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多组L、T的数据,作出L—T2图像如图(b)所示。则可知小铁锁的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________cm;同时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一块冰用细线拴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