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苹果连筐重35千克每千克的价格用一位小数怎样表示出来

小数乘法和除法
你好,游客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用分步列式或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5、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确定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12课时
小数乘法&&&&&&&&&&&&&&&&&&&&&&&&&15课时
探索规律&&&&&&&&&&&&&&&&&&&&&&&&&2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机动&&&&&&&&&&&&&&&&&&&&&&&&&&&1课时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一个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3、&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一个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把表格填写完整(课件出示)
(2)认真观察表格(先顺向观察,再逆向观察)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和同桌说一说。
⑴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会怎样?同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又会怎样?
⑵两个因数各扩大10倍,积扩大多少倍?
⑶两个因数各扩大100倍,积扩大多少倍?
⑷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扩大多少倍?&
积扩大的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 &
2、填空7.6扩大()倍得& & 0.034扩大()倍得52缩小倍是(& & )& & &缩小(& & )倍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每听橘汁4元,每千克苹果4.5元,每个杯子2.8元(板书)
(2)提出问题:
A.&买5听橘汁共多少元?& 4&5=20(元)& 表示什么?5个4是多少?
B.&买6个杯子多少元?(随机)2.8&6=
可以怎样计算?
两种方法:
方法一:2.8+2.8+2.8+2.8+2.8+2.8=16.8(元)
方法二:2.8&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8&6表示6个2.8相加的和是多少。
问:2.8&6等于多少呢?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8元是28角,28&6是整数乘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结果是168角,再换算单位得16.8元。)
(1)&师小结:一个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强调竖式的书写:& & 2&.&8
& & & & & & & & & & &&& & &6&强调: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
(3)学生试算:
2&.&8& 扩大10倍& & &2& 8
& & && & 6& & & & & & & && &6
& &&&&&& & & & & & &&&&&
1&6&.&8& 缩小10倍& 1& 6& 8&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把乘得的积缩小10倍?
答:买6个水杯要16.8元。
追问:如果买8个水杯呢?(巩固算法,学生自己算一算,练习)
[并不总结算法]
C.&每千克苹果4.5元,我想买5千克苹果多少元?(学生自问,自己解答)
观察这几个竖式,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2&.&8& & & 2&.&8& & & & &4&.&5
& &&& & &6& & && & 8& & & && & &5
&&&&&&& &&&&&& &&&&&&&
& &1& 6&.&8& & 2&2&.&4& & & &2&2&.&5
小结: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另一个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练习:(判断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4.3&7& &12.8&9& 65.12&22
D.&如果想买0.5千克的苹果,估计需要多少元,再算一算?
(1)求4.5&0.5就是求4.5的几分之几?
(2)学生尝试笔算:
& & &4&.&5& & & & & & & & 4& 5
& &&0&.&5& & & & & & &&& & 5
&&&&&&& & & & &&&&&&
& 2&.2& &5& & & & & & &2& 2& 5&
思考:为什么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却是两位小数呢?
(3)P4试一试先计算、填写,再观察比较。
(4)小组讨论:小数乘法应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谁的方法巧,容易记)
(&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5)如果买1.5千克的苹果需要多少元?
2、思考:怎样计算小数乘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给积点上小数点。
(2)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3、练一练:先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38&64& & & 7.9&35& & & &1.28&17
三、巩固练习
P6& 1题&看图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P6&4题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2&.&8& 扩大10倍& & &2& 8& & & & & & & &
& & && & 6& & & & & & & && &6
& &&&&&& & & & & & &&&&&
1&6&.&8& 缩小10倍& 1& 6& 8&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一个小数的意义;
2、&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知道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要把小数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体会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一个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口算卡&
2、&计算:2.8&7& & &3.8&4.5& &(先说说积是几位小数,再计算)
3、&比较大小:
12.5&3.3(& )15& & &7.8&0.8(&)7.8& & &78.9&2.1(& )120&
二、新授:
1、计算:(指名板演)
15&0.4=& & & & 0.24&0.15=
(1)15&0.4=6.0&谁的答案不是6.0?&(把末尾的零划去,把小数化简)
& & & 1& 5
(2)0.24&0.15=
&做这道题时,谁遇到困难了?或你有什么问题吗?
(积应该有4位小数,可是我算完了只有3位数怎么办?)
(可以补零)那到底往哪补呢?两种看法:往前补,往末尾补。
哪种对呢?(各抒己见,小结:要向前补零)
3、小结:谁来说一说,在做小数乘法时,会出现哪些特殊情况?
(1)超市里的香蕉每千克售价6.5元,买2千克应付多少元?
& & &买0.25千克呢?
& & &计算买2千克香蕉应付的钱数,也就是求(& & & & )。
& & &计算买0.25千克香蕉应付的钱数,也就是求(& & & &)。(2)(P5&3题)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 &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这样快?
(3)巩固练习&P6&2题&
(4)检测:P5&2题
四、作业&&P7& 5题& 6题
板书设计:
15&0.4=6.0&(把末尾的零划去,把小数化简)& & & & 0.24&0.15=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0.2&4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0.4
& & &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
2、掌握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地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出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口算&&书P6、3
二、解决实际问题:
1、(P7、7)
(1)先计算,再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第一个因数大于0,另一个因数大于1时,乘得的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当第一个因数大于0,另一个因数等于1时,乘得的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当第一个因数大于0,另一个因数小于1时,乘得的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
(2)你能根据刚才总结出的规律,不计算比较出下面各题的大小吗?
2、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1平方米的绿地每天可以释放约0.015千克的氧气,吸收约0.02千克的二氧化碳。50平方米的绿地一天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各多少千克?
(1)读题,分析
(2)独立解题
(3)反馈(注:计算结果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把小数化简。)
3、假期,李冰全家去坝上草原游玩。他们从三元桥乘平均时速为43.2千米的旅游车,行了6小时到达大滩,在步行0.8千米来到景区。从三元桥至景区全程多少千米?
(1)读题,分析
(2)独立解题
(3)反馈43.2&6+0.8=260(千米)
4、一只梅花鹿高1.45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时梅花鹿的3.5倍。长颈鹿比梅花鹿高多少米?
注:两种方法
(1)1.45&(3.5-1)=3.625(米)
(2)1.45&3.5-1.45=3.625(米)
5、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为学校食堂的王师傅开一张发票吗?
三、总结:
(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算)
(2)&再看一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数)
(3)&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点)
四、作业:
1、7页8题。
(1)0.7&6和6&0.7计算结果相同,所表示的意义也相同。(& &)
(2)0.34乘一个小数,所得积一定比0.34小。& & & & & &(& &)
(3)比0.7小的数一共有6个。& & & & & & & & & & & & &(& &)
(4)一个自然数乘0.01等于把这个数缩小100倍。& & & & (& &)
(5)如果a&3.5&3.5,那么a&1。& & & & & & & & & & & &(& &)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估算的方法;
2、&会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3、&体会估算的优越感,学生提高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书的特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口算卡
2、&回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说出下列各题的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4.21&2.5& & & & 4.8&3.1
4、估计下面算式的乘积是多少:
39&20& & 51&16&
在估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观察数的特点)
1、出示例3:
张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请你先估计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再用计算器计算出房间地面的面积。
(1)列式:3.11&3.9=
学生自己试着估算一下这道题的结果,然后小组交流。
过程:把3.11看做3,把3.9看做4,所以可以看成3&4=12(平方米)
(把一个小数看做和它最接近的整数)
(2)用计算器算一算。(准确结果是12.129)
(3)对照答案。
2、试一试: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1)地毯的面积超过(& & )平方米,用计算器计算的面积是(& & &)平方米
(2)床的占地面积不超过(& & )平方米,用计算器计算的占地面积是(& & )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P11、3
2、&P11、4
四、小结:怎样进行估算?
五、作业(补充)
1、列式计算:
(1)40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40的一半是多少?
(2)7.25的8倍是多少?
(3)13个0.7是多少?
2、思考:(选做)
(1)找规律填数:
& &0.125& 0.25& 0.375& 0.5&&这一列数中,第10个数是(& & )
& &0.2& 0.5& 1.1& 2.3& 4.7& (& &)& 19.1
(2)一张纸厚0.08厘米,将它对折5次,现在厚(& &)厘米
板书设计:
& & & & &3.11&3.9=12.129
& & & & & &3&&&4=12
& & & & &答: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12平方米,
用计算器计算的面积是12.129平方米。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
2.&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四舍五入的方法取积的近似值
2、取近似值后,末尾有&0&的情况
教学难点:
1、&取舍的方法;
2、取舍的范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板演:0.556&5.5& & & &0.185&2.4
3、&谁能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4:红丝绳每米2.98元,刘梅买了2.3米,王芳买了2.6米。刘梅付了多少元?&
(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学生独立试做。
(3)&全班交流计算思路:
思考:结果是6.854元吗?为什么?
师: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分&
强调:在计算收付现款的问题时,通常我们只计算到&分&,所以积要保留两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舍去千分位上的4。
注意:四舍五入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保留几位小数&或&精确到哪一位&
2、练一练:
2.974& 保留两位小数& &&&& 2.97
& & & & & &2.974& 保留一位小数& &&&& 3.0&(为什么是3.0)
& & & & & &2.974& 保留整数& & & &&&& 3
a说一说四舍五入的方法;将要求换一种说法叙述。
b区别3.0与3,是怎么回事?
c找一找三个近似数的范围。
三、巩固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 &3.2&0.0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 &17.74&0.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6.005&0.8(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 &0.43&0.21(得数精确到千分位)
四、小结&&四舍五入的方法
五、作业&&11页2题
板书设计:
& & & & 2.98&2.3
& & & & & 2.&9&8
& & & & && &2.3
& & & &&&&&&&
教学目标:
1、巩固并熟练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
2、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取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2、填表(书P10、1)
二、解决实际问题
1、一辆速度为140千米/时的火车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用4.5小时能行完全程的一半吗?(从北京开往哈尔滨铁路长1388千米)
(1)独立审题
(3)反馈(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
2、李飞的妈妈要买28米布料做沙发套,她选中了一种布料,售价如下表。请你根据这张表算一算,他妈妈带250元钱够吗?
数量(米)
总价(元)
(学生看表计算,能够利用表中的数据通过口算的方法快速、简洁地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3、补充练习:独立完成
(1)乐购超市运进350袋纯牛奶,运来酸奶的袋数是纯牛奶的1.8倍还多5袋。运来酸奶多少袋?
(2)一台电冰箱平均每小时用电0.15千瓦时。如果每天开12小时,那么这台电冰箱每月(按30天计算)要用电多少千瓦时?如果每千瓦时的电费是0.45元,那么这台电冰箱每月的电费是多少元?
(注:千瓦时在生活中常称作&度&,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三、小结:四舍五入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补充)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24&0.9& & &2.03&7.8& & & & 4.66&1.2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明确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
2、&认识中括号,知道带有小括号、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解答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直接说出得数:
12&10+20& & & 30-4&4& & & (25-10)&3
5&(45-25)& &44+15&5& & & 12-12&4
这些两步试题,在运算顺序上我们要注意什么?
二、生活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图)
& 妈妈说:&我骑车每小时可行10千米,从家到单位需要半小时。&爸爸说:&我从家到单位骑车也要半小时。&爸爸骑车每小时比妈妈多行3.5千米。从家到爸爸的单位有多少千米?
(1)和同桌说一说从图上你知道什么了?
(2)自己做一做
(3)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分步和综合都可以& 我们在列综合算式时,需要注意什么?(或者问:综合算式中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在小数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什么?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4)小括号在算式中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2、试一试:
(5.3-3.9)&4.5-0.9& & &
1.2&[11.8-(3.5+2.8)]&
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你还知道什么符号也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 &认识中括号:&[& ]&。&(& )&就像我们穿的内衣,&[& ]&就像我们穿的笔挺的西服。那么我们要先穿内衣,再穿西服。
在上面这道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1)自己做一做& &(2)反馈
3、在做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1)& 7.56&3.2-2.2& & & &(2)& &1.18&3.2+1.8
& & &=&7.56&1& & & & & & & & & &=&1.18&5
& & &=&7.56& & & & & & & & & & & =&5.9
(3)& 7.06&2.4-5.6& & & &(4)& &4.6-4.6&0.4
& & &=&18.24-5.6& & & & & & & & &=& 0&0.4
& & &=&12.64& & & & & & & & & & &=& 0
2、填空:一个三位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1.56,则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四、作业设计:(补充)
1.52&1.4+12-2.5& & &3.2&[2.1+(3.5-2.8)]
板书设计:
& & & & (10+3.5)&0.5& & & & & & 1.2&[11.8-(3.5+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1、&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2、&明确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3、掌握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5&4& & 24&5& & 8&125& & 47++47+53
45&10& &15&6& & 100&23& &100-36-54
2、&简便计算:73&101& & & 78&24+78&26
& & & & & & &25&46&4& & 125&32&25
每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强调: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是同样适用的。
3、根据定律填一填:
0.4&1.1(& &)1.1&0.4
& (0.4&0.5)&0.8=& & & & & & & & & &
& (1.8+3.6)&0.5=
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社区通知:社区定于7月16日上午8:30组织采摘活动,自愿参加,参加者每人交车费2.50元。有43人参加,应收多少元呢?
A、&独立试做
B、&交流解题思路
C、&说一说各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
& & & & & 2.5&43
& & & & & & =&2.5&(40+3)
& & & & & & =&2.5&40+2.5&3
& & & & & & =&100&+&7.5
& & & & & & =&107.5(元)
你还能相想出其它简便方法吗?
2、试一试:
0.25&49&4& & & & & & & 0.72&101& & & & & & & &
& =(0.25&4)&49& & & & &=&0.72&(100+1)& & &
& =1&49& & & & & & & & & &=&0.72&100+0.72&1& &
& =49& & & & & & & & & & & =&72+0.72& & & & & & &
& & & & & & & & & & & & & &=&72.72& & & & & & & & &
结合律& & & & & & & & & & & &分配律
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找到符号特点和数的特点)
3、&练习&&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0.25&0.125&0.4&0.8& & 0.46&35+65&0.46& & &
21.9-9.28-10.72& & & & & 1.25&32
4、小结:在计算之前要先认真审题,看能否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观察,看能否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口答)
1.3&2.5+0.7&2.5=& & & &(& & &○& & &),这是应用了(& & )律
3.26&0.5&20=3.26○(0.5○20),这是应用了(& & )律。
0.46&103=0.46&(& & &○& & &),这是应用了(& & )律
0.125&1.3&8=(& & & && & & )&& & & &
7.6&4.5&0.2=& & & &&(& & & && & & )
(2.5+1.2)&0.4=& & & && & & +& & & && & &
(7.5-1.25)&0.8=& & & && & & -& & & && & &
3.2&101=3.2&(& & & +& & & )=3.2&& & & +3.2&& & &
4.3&99=4.3&(& & & -& & & )=4.3&& & & &-4.3&& & &
2、&14页2题前两道
四、小结&&简便计算的方法
五、作业&&14页2题后四道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不同的特点判断出正确的简算方法。
2、&通过巩固练习,掌握小数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小数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不同的特点正确的判断出简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简便计算的方法;
先观察符号的特点,再观察数的特点。
二、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积有几位小数;
0.125&5& & 2.48&0.5& & 10.8&2.7& & 3.6&2.2
三、口算:(P14、1)
四、填表:(P14、4)
五、解决实际问题:
1、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5.4平方米,用边长为0.4米的方砖铺地,准备100块这样的砖够吗?(不计损耗)
(1)认真审题,独立分析
(2)列式计算
2、有一个长方形苗圃,这个长方形苗圃长64米,宽12.5米。每平方米大约有25棵树苗。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3、五年级(1)班买来4包练习本,每包25本,每本0.8元。买这些练习本共用了多少元?
4、一个练习本1.2元,一支铅笔0.6元。
& (1)冬冬要买4本练习本和4支铅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 (2)明明要买6本练习本和5支铅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六、作业(15页第5、6题)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解决实际问题
例:&同学们分成男生、女生两个小组帮助张阿姨收卫生费,每户收3.6元,男生收了30户,女生收的户数是男生收的1.2倍。一共收费多少元?
1、独立审题,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1)先分别计算男生女生分别收了多少元,再合并求出总费用
(2)先计算出总户数,再计算总费用
注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练习:
1、五年级(1)班去年植树48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是去年的1.5倍。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口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2、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00千米。甲车开出1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又经过2.5小时辆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作业设计:(P17、2、3)
板书设计:
& & &3.6&30=108(元)& & & & & & & & &30+30&1.2=66(户)或30&(1+1.2)
& & &3.6&(30&1.2)=129.6(元)& & & 3.6&66=237.6(元)
& & &108+129.6=237.6(元)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提高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出下列各算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0.25&6& & & & & 8.7&5& & & & & &2.064&3& &
8.15&0.5& & & & 10&0.3& & & & & 0.45&6
0.2&0.03& & & & 0.4&0.07& & & & 0.3&0.09
二、填空并说出理由
65&0.8(& &)65& & & 720&0.98(& &)720& & &
9.8&1(& &)9.8& & & 0.825&1.3(& &)0.825
三、取近似值
9.975&保留一位小数
9.975&保留两位小数
9.975&保留整数
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种食品袋长0.3米,宽0.2米。如果制作500个这样的食品袋,至少需要塑料薄膜多少平方米?
2、某市市内电话的计费标准是:前3分钟共计费0.3元,以后每分钟计费0.15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费)。在市区内,刘菲给张卫打了4分18秒的电话,刘菲应付电话费多少元?
3、星期日,芳芳和妈妈一起到早市购物,芳芳做了如下记录(表格),请估计一下,买这些东西50元够不够?
4、(在加油站)这里离八达岭长城有60千米。每100千米要用汽油8.6升,加12升汽油够往返用吗?(激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答,看谁的方法巧)
要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对于问题大的题进行讲解。
五、计算小测验
(1)&计算下列各题
735&1.04& & & 0.486&0.15& & 1.86&0.75&
9.3-0.95& & & 5.8+13.6
(2)&计算下列各题并保留两位小数
3.84&0.6& & 0.922&23& & &1.026&4.2& &
(3)&简便运算&
2.5&1.3&0.4& & &0.825&7.2+2.8&0.825& & &0.125&0.924&8
0.32&0.67+1.32&0.33& & 1.5&10.2& & &73.6&99+73.6
板书设计:(略)
课后小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生明确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一袋白糖重0.5千克。3袋白糖重多少千克?
A、&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B、&试将此题改编为两道除法应用题,说出你的根据。
(2)&根据改编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3)&将三题的列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板书
0.5&3=1.5(千克)& & & & 1.5&3=0.5(千克)
& & & & & & & & & & & & &1.5&0.5=3(袋)
(4)根据改编的题目,试说出小数除法的意义。
(5)师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 练一练: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3.6&0.2=0.72& & & &0.72&3.6=& & & & 0.72&0.2=
1、&出示例1:王阿姨和李叔叔乘三轮车参加&老北京胡同游&观光活动。
& & & &这条旅游路线全长10.32千米,2小时可以游览完。王阿姨乘三轮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观察所列算式,与我们以前见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被除数是小数
&&那么在计算时与以前的计算方法还会相同吗?
(3)带着上面的问题,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4)汇报,将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板书,自己叙述算法
(5)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谁的做法更准确?说明理由
(6)在叙述中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
A、从高位除起;
B、先做整数部分,算法与整数除法相同;
C、整数部分计算完后,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D、再做小数部分,方法相同。
追问:&A、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 & & & & 用2去除10,商是5个1,5写在个位上。整数部分除完了,再除小数部分,就要用小数点隔开。
& & & & &B、说一说商中每一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7)练一练:76.22&37
2、&出示:&游览这条路线用了2.4小时,李叔叔乘三轮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32&2.4=
(1)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被除数都是小数
&&不同:除数是小数
(2)独立试做,然后同桌交流
(3)汇报、板演。说明算法
(4)你认为哪种算法准确?为什么?
(5)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
A.&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应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重点)
&说一说怎样转化?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也就是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两位
B.&转化后,计算方法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相同
(1)&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
(2)&质疑:(若学生没有问题,则教师提问)
A、&为什么要扩大10倍?
B、&根据什么确定被除数与除数要扩大的倍数?
(3)&你会验算吗?
3、&巩固练习
(1)填空:(1)0.741&0.38扩大(& &)倍是74.1&38
& & & & &(2)28.25&0.5扩大(& & )倍是282.5&5
& & & & &(3)0.扩大(& & )倍是97.5&25
(2)练一练第一题
(3)练一练第二题(横向第一行)
1、&小数除法的意义;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作业&&练一练第二题(横向第二行)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归纳、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不够除用0占位)
3、&提高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时,补&0&继续除。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先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计算:
64.35&4.5=1.43
&&谁能说出以上题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1、& &4.8&6=& & & & & &1.75&25=
(1)自己算一算,想一想
(2)提问: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怎么办?
& &(当个位、十分位不够商1时,要在个位、十分位上写0占位)
2、&9.4&4=& & & & & 65&52=
(1)做一做,想一想
(2)你有什么疑问吗?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3、&11.2&0.05
(1)如果有疑问,和同桌同学议一议
(2)提问:移动小数点时,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 &(当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4、归纳、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22页练一练&&(1)独立填写在课堂本上;(2)全班订正。
1、&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时怎么办?
2、&计算法则
五、作业&&22页第3题
板书设计:(例题)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小数点的位置;
2、余数后补&0&可以继续除。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填空: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法则,按(& & & )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 &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 & &)仍有余数就要在(& & &)后面添上(& & )再继续除。
二、填上&〉&、&〈&或&=&
3.6&2(& & )3.6& & & & & & & 0.73&3(& &)0.72
87.02&(& &)87.02& & & & & & 2&8(& & & )2
三、直接写出得数
3.6&3=& & & & & & & & & &8.1&9=
2.4&3=& & & & & & & & & &0.81&9=
0.24&3=& & & & & & & & & 0.081&9=
四、解决实际问题:
1、23页第一题
2、&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一般是423.8千克,是蒙古牛体重的1.3倍;身高一般是1.232米,是蒙古牛身高的1.1倍。蒙古牛的体重和身高一般各是多少?
3、&把3、7、8、9四个数字填入方框内,最大的商是多少?最小的商是多少?
(当被除数最大、除数最小时,除得的商最大;反之,则除得的商最小。9.87&3的商最大,是3.29;3.78&9的商最小,商是0.42。)
4、&24页第9题
(1)&大象的寿命是长颈鹿寿命的多少倍?
(2)&乌龟的寿命是鸵鸟寿命的多少倍?
五、作业:24页第7题(本上)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24页第6题
2、23页第2题
二、文字叙述题
1、&一个数的12倍是11.4。这个数是多少?
2、&27.84是24的多少倍?
3、&把32.85平均分成45份,一份是多少?
三、找规律:(24页第8题)
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列旅游特快列车5分钟行驶12.5千米。
(1)这列火车每分钟行驶多少千米?
(2)这列火车行驶1千米用多少分钟?
2、军军攒了14.8元,妈妈又给了他3.2元。用这些钱恰好可以给爷爷、奶奶买2.5千克的糕点。每千克糕点多少元?
3、下面是李阿姨购买商品的清单,请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独立填写,反馈)
4、周六早晨,小宁和小光一起进行快步走健身锻炼,单程6千米。小宁说:&我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返回时每小时只能走4千米。&小光说:&我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快步走,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这个速度。&他们两人谁先回到起点?
五、作业设计:(补充)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明确求近似值时,应除到要保留的后一位。
2、&通过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3、&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明确求近似值时,应除到要保留的后一位。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3587045& & & & && & & &
说一说四舍五入的方法(明确:四舍五入到万位只需看哪一位)
1、&出示例3:今日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8.05元。这件工艺品的定价是人民币600元,这件工艺品合多少美元?&
(1)&读题,找出已知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3)&思考:&计算钱数时,如果保留整数,商应看到哪一位?(商应看到十分位,表示精确到元)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应该看到哪一位呢?(保留两位小数,商应看到(千分)位,表示精确到(分)。)
(4)&汇报:&&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 & & & & & &&&明确保留到分,即两位小数
& & & & & & &&&明确保留两位只需除到第三位,即保留的后一位
2、&出示试一试:求5.2除以4.6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应除到哪一位?
(2)&独立试算
(3)&汇报: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3、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27页)
2、&练习六第一题
3、&28页第五题
四、小结&&看清要求,注意应除到哪一位
1、P27、2& &P28、3,4
2、自学:知识窗(P28)
板书设计:例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求循环小数的方法,并知道循环小数简记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循环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统计图:(某市轿车年产量统计图)
(1)&从图上你都知道了什么?
(2)&提问:2003年轿车年产量是2002年的多少倍?列式计算
&22&18=& & &
自己动笔算一算,你发现什么了?(余数总出现4)
那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商的小数部分都是2,而且商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总也除不尽)
(3)&提问:2004年轿车年产量是2003年的多少倍?
余数和商的小数部分都有什么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2、&他们的商有什么特点?
&&小数部分,都有一些数字会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是怎么不断重复出现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师:我们把它叫做&依次&)
&&板书: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依次重复不断的出现的数字有几个?
&&板书:一个或几个
&&这样的小数我们就叫做&循环小数&,谁能说说什么叫循环小数?其中&循环&是什么意思呢?
&&小数部分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部分,我们把叫做&循环节&
&&指出以上两题的小数部分的循环节分别是:
1.22&&中,&2&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2&是这个小数的循环节。
& & & & & & & & .
1.22&&写作: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2727&&的循环节是(27),2.22727&&写作:2.227
3、观察两个算式的循环节出现的位置,能否将其再分为两类
(1)&循环节从第一位开始,叫&纯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不是从第一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
4、练一练:
a)&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是循环小数的请指出循环节:
0.71818&&& & & 1.529529&&& &6.6666& &
2.53434&&& & & 7.8547547& & & 6.6565&&& & &
b)&分别指出哪些是纯循环小数?哪些是混循环小数?
5、循环小数我们通常怎样表示相同的部分?
&&用省略号
&&师:这是语文老师的方法,但是数学老师更厉害,最多只用两个点
&&强调:循环点的位置与点法
6、在计算中遇到循环小数,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
(请把答案填写在书上)
三、巩固练习
1、31页试一试第一、二题
2、算一算,填一填
提问:能除尽的算式,商有什么特点?不能除尽的算式,商又有什么特点?
四、作业&&理解记忆概念
板书设计:例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循环小数的求法。
2、&会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3、&会将一个循环小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重点:会将一个循环小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会将一个循环小数进行四舍五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举例说明;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纯循环小数?哪些是混循环小数?并指出循环节
0.111&&& & &0.57676&&& & &1.577&&& & 5.56868&&
0.136136&&& 2.18787&&& & &4.10202&&& 8.2525&&
(注:以简记的形式给出)
2、&先判断下列各数是纯循环小数还是混循环小数,再以简记的形式写出来
0.3232&&& & &6.34040&&& & 2.1212&&& &
0.32525&&& & 5.0707&&& & &0.82121&&
3、(练习七第一题)
& &计算下面各题,商是循环小数的,请用简便写法把上表示出来。
4、将下面各循环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第二题)
5、找规律:
&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商有什么规律?
& &1&9& &2&9& &3&9& &4&9
& &5&9& &6&9& &7&9& &8&9
&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三、小结&&循环小数的有关概念及计算的方法]
四、作业:练习七第3.4题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学习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
2、&学习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学习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分析基本数量关系:
& & 方方共有50元钱,买了4个练习本,每个练习本9元。还剩多少元?
用剩下的钱买5支自动笔,平均每支自动笔多少元?&
1、&出示例1: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和五年级(2)班的同学参加绿色环保活动,共护理草坪141平方米。(1)班有45人参加,平均每人护理1.8平方米。(2)班有40人参加,平均每人护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从条件入手分析或从问题入手分析,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分析数量关系:教给学生方法
A、&在题目上注出每个已知条件中的数量是什么数?(每份数或者份数、总数)
B、&根据此,找出哪两个数量有直接关系,可以求出什么?(要说具体)
C、&叙述解题思路:
从条件入手:已知(1)班有45人参加,平均每人护理1.8平方米。可以求出(1)班护理草坪多少平方米?随后就可以知道(2)班共护理草坪多少平方米,又知(2)班有40人参加,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护理草坪多少平方分米?
从问题入手:要求(2)班平均每人护理草坪多少平方米?就要知道(2)班共护理了草坪多少平方米。要求(2)班共护理了草坪多少平方米?就要知道(1)班护理了多少平方米?根据已知条件(1)班有45人参加,平均每人护理1.8平方米,可以求出(1)班护理了多少平方米。
(4)列式:
分步列式:①(1)班护理多少平方米草坪?
& & & & & & 1.8&45=81(平方米)
& & & & & ②还剩多少平方米?
& & & & & & 141-81=60(平方米)
     ③(2)班平均每人护理多少平方米?
      60&40=1.5(平方米)
综合列式:(141-1.8&45)&40
& & & & =(141-81)&40
& & & & =&60&40
& & & & =&1.5(平方米)
答:(2)班平均每人护理草坪1.5平方米。
(5)你会验算吗?
2、&练一练:
& & &大队要收385公顷小麦,先收了2.5天,平均每天收70公顷。余下的每天收105公顷,还要几天可以收完?
(1)按照解答应用题的步骤,独立解答;
(2)汇报&&重点是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及叙述解题思路;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步列式:①(1)班护理多少平方米草坪?
& & & & & & 1.8&45=81(平方米)
& & & & & ②还剩多少平方米?
& & & & & & 141-81=60(平方米)
     ③(2)班平均每人护理多少平方米?
      60&40=1.5(平方米)
综合列式:(141-1.8&45)&40
& & & & =(141-81)&40
& & & & =&60&40
& & & & =&1.5(平方米)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应用题。
2、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完整叙述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小红看一本书:
(1)实际每天看30页,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是原计划的1.5倍,& & & & & & & &?
(2)实际每天看30页,10天看完。原计划每天看20页,& & & & & & &?
1、&出示例6:妈妈和冬冬去爬山,你能根据以下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冬冬说:&我们平均每小时走5千米,1.5小时能到达山顶。&妈妈说:&我们已经走了6千米。&
(1)&读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列式计算
(6)&反馈:
他们还要走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山顶?
方法一:先计算还剩多少千米没有走,再计算还需要多长时间。
方法二:先计算已经走了多长时间,再计算还学要多长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玩具车间做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30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的产量是计划的1.5倍。实际用多少天?
2、&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0.52千米,40天完成。实际每天修的比原计划多修0.12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
3、&拖拉机耕地,原计划每天耕36.5公顷,12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耕7.3公顷。实际用多少天?
4、&甲乙二人订本,甲6小时订的本,乙5小时就可以完成。甲每小时订120本,乙每小时比甲多订多少本?
四、作业:
1、&电影院放映两部电影,第一部长580米,放映了23.2分钟。第二部长75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映多少分钟?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8小时行完全程。现在已行24千米,还需几小时行完?
3、&甲乙两队合修一条路,5.5天完成。甲每天修80米,乙每天修是甲的1.2倍,求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方法一:(5&1.5-6)&5& & & 方法二:1.5-6&5& 或& 1.5-1&5&6
教学目标:
1、&巩固一般应用题的解题分析法。
2、&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导入:同学们都坐过出租车吧?谁知道出租车是怎样计价的?
让我们看看小聪和小明坐出租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2、(出示)小聪和小明从中关村乘出租车回家,两人的家在同一方向,小聪家离中关村6千米,小明家离中关村14千米,下车时共付车费22元。两人可以怎样分摊车费?
(1)&读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列式计算
(1)我想两个人可以按照各自的千米数分摊
& & &平均每千米应分摊:22&(6+14)=1.1(元)
& & &小聪分摊:1.1&6=6.6(元)
& & &小明分摊:1.1&14=15.4(元)
(2)共同的部分俩人一起承担,其余部分由小聪分担:
& & &小聪下车后的8千米的费用由小明个人付:1.2&8=9.6(元)
& & &前6千米的费用两人平均分摊:(22-9.6)&2=6.2(元)
& & &小明一共分摊:6.2+9.6=15.8(元)
教师: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吗?把你的思路和同桌说一说。
二、练习:
1、五年级(1)班同学计划用班费买跳绳。每根2.1元,够买12根。如果从买跳绳的钱中拿出6.3元卖羽毛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多少根跳绳?
& (1)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 (2)反馈: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思路一: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班费,然后再计算出拿出6.3元后还有多少元。这样已知每根跳绳2.1元,就可以求出能买几根跳绳了。
思路二:6.3元正好可以买3根跳绳,拿出6.3元买羽毛球就少买3根跳绳,这样12-3=9(根)
& &(3)你是哪种思路,说一说
2、一种饮料原价每瓶2.4元,现在商店进行促销,每瓶售价2元。原来买10瓶饮料的钱现在能多买几瓶?你能说一说下面算法的道理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2.4&10&2-10=& 24&2-10& =& 12-10=& 2(瓶)
3、一列火车2.5小时行了400千米,一辆汽车2.5小时行了200千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式解答。
三、总结:在解答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四、作业&&37页1.2
板书设计:随机列示
课后小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规律(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回文式的规律,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迫切欲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交流,使学生理解回文数的特点。
教学难点:总结回文式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编出两道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探索规律
1、学生独立完成6组乘法算式的计算。
2、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因数都变成整数
3、集体交流:
(1)交换每个因数首尾上的数字组成两个新的因数。两个新的因数也交换位置。
(2)两个新的因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等。
(3)每一组算式中的数字都是回文数。(如:)
(4)两个因数是:个位&个位=十位&十位,乘得的积都是表内乘法口诀
4、学生编题。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练习册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同时懂得&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2、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迫切欲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推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探索规律
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组中的前三道题,然后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把其它算式补充完整,并迅速地写出得数。
1、老师给出前三道题的答案。
2、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学生独立完成其它的题。
3、说一说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快?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组算式:被除数和商是小数部分一个比一个多1个9。
第二组算式:第一个因数和结果小数部分一个比一个多1个3。
4、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组题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不读小数点及运算符号,只读数字,从左或从右读都是一样的,成为回文数。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练习册
课后小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并归纳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构成知识网络。
2、&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较熟练的取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请你说一说本单元你都学会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收获?
二、指导练习
1、先观察,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1)读题目要求
(2)指导看懂表格:积、两个因数分别是表格的哪一部分?(用不同颜色表示)
师任意指表格,生说怎样求。
(3)学生独立填表,订正答案。
2、P42& &4
把前一个算式的商与后一个算式中相同的被除数连起来。看一看可以从哪条路走出迷宫?
(1)帮助学生审清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用线连接。
3、P41& 3&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说一说如何取积的近似值(乘完后得到准确值,再保留两位小数)、如何取商的近似值(除不尽的题只除到小数点第三位就可以了)。
学生独立做一做。
4、42页&5题
(1)先计算下面各组式题,再把每组中的两个商相乘,积是多少?
4.5&9=& & & & & & &0.8&5=& & & & & & &0.24&0.6=& & & & & & &4&5=
9&4.5=& & & & & & &5&0.8=& & & & & & &0.6&0.24=& & & & & & &5&4=
(& )&(& )=& & &(& )&(& )=& & & (& )&(& )=& & & (& )&(& )=
(2)请按上面得到的规律再编几道题,并用计算器验证。(除不尽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积保留整数。)
三、作业:书P41& 2列竖式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巩固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
2、继续学习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口答:
(1)&每套衣服用布2.5米,10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有布500米,每套用布2.5米,可做多少套?
(3)&计划每天烧0.25吨煤,实际每天烧0.2吨,& & & & & & & ?
(4)&计划每天烧0.2吨,可以烧100天,& & & & & & & & & & & & ?
(5)&实际每天烧0.2吨,可以烧100天,& & & & & & & & & & & & ?
二、讨论下列各题
(1)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弄清已知条件。
(2)求该男生一共收集废旧报纸多少千克?应该怎样列示?
列式:4.5&4=18(千克)或0.5&36=18(千克)
问:两个算式的因数不一样,为什么乘积却一样?
(3)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0、五年级(1)班同学购买《数学游戏》一书的情况如下表。
(& & )元
(1)每本《数学游戏》多少元?
(2)将上表补充完整,从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帮助学生弄清表格的意思,学生再独立完成。
13、李梅家购买了一套住房,现在要进行简单装修。请你帮助解决下面问题:
(1)任选一个房间,估算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哪个房间的面积仅次于客厅的面积?面积是多少?
(3)如果客厅、餐厅及通道都铺方砖,每平方米需要4块,买220块够用吗?(不计损耗)
教给学生方法,不要盲目去计算。
三、作业:42页---45页& 6、11、12、14、15、16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1、&巩固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口答:
(1)&去年(今年)共生产彩电12000台,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2)&计划用8度电,是实际的1.2倍,实际用电多少度?
(3)&每个大本0.65元,比每个小本贵0.15元,每个小本多少元?
(4)&一条路长800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行完?
(5)&实际每天看书50页,10天看完。计划每天看40页,多少天看完?
二、讨论下列各题
17、从甲地到乙地,全程有360千米。一辆小汽车行36千米最多用半小时。请你设计合理的时速,并求出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
(1)读题分析题意:
重点句:&一辆小汽车行36千米最多用半小时&&问:&半小时&是多长时间?(用小数表示)&最多&是什么意思?
问:什么叫&时速&?怎样做才叫&合理的时速&
提示:时速不要太快,否则不安全。
(2)独立列式,说明道理。
18、学校食堂的张师傅去超市买带鱼,原来买15千克的钱按优惠价可以多买5千克。
打折& &带鱼:12.3元&千克
抓住重点句进行分析。(原来买15千克的钱按优惠价可以多买5千克)
19、甲、乙两队同时合挖一条长1256米的热力管道,16天完工,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挖了24米。甲队平均每天挖4米,乙队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提示:不一定每个条件都用上。
20、阅览室装订了一批杂志。根据以下数据,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1)原计划每天装订36本,6天完成。
(2)实际每天装订的本数是原计划的1.5倍。
鼓励学生提一些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
三、作业:43页&8、9
课后小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12/11/:14)
& (12/11/:58)
& (11/30/:06)
& (12/11/:14)
& (11/30/:02)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筐苹果共重56千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