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花开了吗海文化城开始建设了吗

百里杜鹃加大融资力度全力推进花海文化城建设·毕节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08版:经济周刊——旅游·市场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经济周刊——旅游·市场
百里杜鹃加大融资力度全力推进花海文化城建设
已建成通车的花海大道
  本报讯(彭&&石&&报道)为切实加快花海文化城建设步伐,尽快打造一个“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现代化特色旅游精品城镇,推动百里杜鹃旅游产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花海文化城项目建设融资工作,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对接,争取信贷支持。&  ——成立机构,加大力度。专门成立了融资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抽调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项目融资贷款的协调争取和对接落实工作。  ——完善资料,注重对接。认真按照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编制项目前期工作资料的要求,委托资质高、信誉好、实力强的咨询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石牛角至化育旅游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普底乡喻家寨至庙脚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百里杜鹃路网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积极加强与上述两家银行对接,及时修改和完善项目前期工作资料,提高前期工作深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银行信贷支持盘子。&  ——积极协调,争取支持。管委会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率相关单位和部门同志到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对接、协调和争取贷款工作,多次邀请两家银行相关领导到百里杜鹃调研、指导工作。通过努力,今年三月,百里杜鹃成功争取到花海文化城项目建设贷款资金4.42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支持花海文化城路网工程贷款资金2.92亿元,国家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支持花海文化城土地整治项目贷款资金1.5亿元。截止目前,百里杜鹃仍继续加大与上述两家银行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在花海文化城路网工程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已表示将继续支持花海文化城路网四期、五期工程建设,预计将于近期再次支持贷款资金1.95亿元。&  据悉,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花海文化城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贷款支持,已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近6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花海大道、城市一、二、三号主干道和五号支路,以及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移民小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加快花海文化城建设步伐提供了坚强保障。
毕节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毕节市南部关新区北安置区市行政办公中心左侧
毕节日报社主办    邮编:551700 电话:
所有内容为毕节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提供技术支持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摘要] 2012 年 12 月,胡锦涛同志深入毕节视察工作时,明确指示要“打造生 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对此,本文作了思考。 [关键词] 毕节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思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提出了明确 要求,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 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之一,早在 1988 年试验区成立之初,胡锦涛同志就要求毕节“针对全地区水 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的现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 性循环”。2012 年 12 月,胡锦涛同志第 12 次深入毕节视察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 调“毕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上游,生态文明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更广大区域的生态安全”,明确指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省 委书记赵克志在《把胡锦涛主席的深情嘱托早日变为现实》的讲话中指出,毕节是贵州 科学发展的试验田,也孕育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我们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在全 国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深情嘱托、赵克志书记的 要求,毕节试验区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下大气力加大 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 持等生态工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努力开 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在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转向中增强实践自信 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1987 年,森林覆盖率仅为 14.94%;水 土流失面积达 1683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62.7%;农民人均纯收入 182 元。试验区建 立以后,毕节相继制定出台了《搞好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的规定》、《十年基本绿 化毕节的决定》、《进一步搞好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加快全区新 阶段林业发展的意见》 、 《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 、 《退耕还林规划》、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规划》、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 《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绿色通道建设规划》、《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 实施意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 2010 年远景目标》、《环境保护区“十一五” 规划》、《“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恢复治理行动纲要》、《草海综合 治理总体规划》等文件数十份;大力实施 3356、长防长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 漠化治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贵毕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污染防治、城市 绿化、“两土”关停取缔和技术改造等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到 2012 年,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 8486.75 平方公里、发展 农村户用沼气池 30.6 万口、人均基本农田达到 0.5 亩、粮经比调整到 55:45、森林覆 盖率已提高到 43.1%、城市绿化率达到 27.13%、石漠化年均缩减率达到 1.4%、建成“五 园新村”659 个、建设幸福小镇 51 个、新建和改造“黔西北民居”80 余万户、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 4960 元,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及森林覆盖率实现了同步增长。 生态建设,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 在各自的发展中获得双赢。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特色是树立生态优先的观念,坚持寓 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经济建设的理念推进生态建设,使生态建设获得经济和生 态两个效益,确保生态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顺利推进。赫章县海雀村支书文朝荣坚定 “山上有树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养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的信念,带领群众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 10000 多亩,全村户均 52 亩,人均拥有森林 资产 40000 多元,将一个曾经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文称为“苦甲天下”地方换 成了“全国绿化千佳村”,森林覆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 1987 年的 5%、33 元提 高到 2012 年的 67.3%、4886 元。金沙县原平坝区湖水乡党委书记杨明生,1984 年辞职 带领 27 户 127 名苗族农民成立“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制定了 1 年、3 到 5 年、10 年、20 年的生态建设规划,走出了一条“以短养中、以中保长、以长为本,林粮兼作、 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开发、以山养山的致富路。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入社农 户承包的 234 个荒山坡、石山坡已全部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已达 79.8%,林木总价 值上亿元。大方县高店乡龙场村农民胡索文,一年四季在山里种树,总结出一套四季栽 杉成活率近 100%的好经验,他一生种下 600 多亩成材杉木,临终前全部捐给国家。无论 是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抑或是文朝荣、杨明生、胡索文等等群众的植树造林的 重点突破,无不在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为毕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增强了实践自信。 二、在立得住、叫得响 、推得开的经验提升中增强理论自信 毕节试验区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一主题,采取“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 办法,以实践催生经验,以经验提炼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生态建设实现了从生态恶 化到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跨越。毕节试验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过程中,主 要形成了以下经验。一是构建了“五子登科”模式,即,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 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 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实用 技术收谷子。二是打造了“五园新村”样本,即,从 2009 年起,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家 园建设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初见成效”的要求,以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 循环发展的生态庭园、布局规范的特色庄园、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安居乐业的和谐家 园为主要内容打造具有毕节特色的“五园新村”,“五园新村”的建成,使群众收入明 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美化、农村就业率和农民幸福指数 明显提高。三是开辟了“五林并举”道路,即,生态立林、产业强林、林改活林、科技 兴林、依法治林同步推进,使林业生态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四是积累了“两基 金一制度”资源补偿开发经验,即,纳雍县建立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资 源开发区域内 25 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向矿山 企业收取主要用于治理恢复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 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对矿山企业地质灾害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和现状评估,并根据评价 情况开展监察和管理工作的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五是探索了循环经济发展办 法,即,织金县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组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 发展一批拥有较长产业链的加工企业,发展“畜―沼―菜”、“畜―沼―果”、“畜― 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推广林下种养殖业,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产业 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减 少了农村的污染、保护了森林植被。 毕节试验区在二十多年的生态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推得 开的成功经验,为更好地履行了“作示范、探路子”、“小试验、大方向”的历史使命 提供了支撑,有效地增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 三、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蓝图描绘中增强发展自信 胡锦涛同志第 12 次深入毕节视察工作时强调:“中央为什么加大对毕节的生态治 理?一方面是从扶贫开发的角度,从改善毕节本身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也 是更大的、更高的、更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这 种在国家层面上要求毕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考虑, 也正是毕节试验区在政 策优势、资源优势之外的最大一个优势,即生态优势。毕节试验区紧扣“三大主题”, 抓牢生态优势,及时安排部署,绘制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蓝图:到 2016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6%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5%以上,综合治理石漠 化面积 300 万亩,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核桃等特色经果林种植面积达到 600 万亩,林业总产值达 110 亿元;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 控制在 4.45 万吨、0.55 万吨、19.43 万吨、9.79 万吨以内;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 100%,地表水达标率 9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97.26%。到 2020 年,全 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0%以上,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 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构筑“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必须在增强实践自信、 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发展自信,那就是坚信只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 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道路。 (一)着力优化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要从全市发展的视角与全局利益角度出 发,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各种要素的配置,优化现在与未来的要素配 置, 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要下大气力推动 《毕 节试验区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早日出台,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使每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 都得以充分发挥,加快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部门,获取最大的区域经济效益。要 围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作为优化 空间结构的主要途径,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把黔西、织金、威宁、 金沙等县城建设成为毕节融入黔中、滇中经济区及黔北经济协作区的门户城市,把纳雍 县城建设成为毕水兴能源富集区的节点城市, 把赫章县城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的特色城 市,把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镇的功能定位、十二个工业 园区和“十带百园”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最大限度扬长避 短,优化配置。要紧紧抓住乡镇、村组撤并重组的重大机遇,突破乡村之间、甚至县区 之间的地域限制,强调物以类聚,合力发展。 (二)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手段,有利 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 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建设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承接产 业转移“五大基地”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壮大煤磷化工、装备制造、风力发电、医药食 品、特色轻工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煤电铝“四个一体 化”资源深加工项目,依托煤、延长煤、超越煤,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调整产 业结构特别是粮经结构为重点,建立县级产业突出、带动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 引领,大力发展“十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形成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 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不断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加快建成“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高水平规 划为引领,以整体策划包装宣传推介为突破口,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完善配套功 能为重点,围绕打造“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开发培育避暑 休闲、山地户外、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金融、 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实现“数字毕节”的目标 任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实施无线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工程,着力培育信息产业 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三)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围绕西部高原中山石漠化治理与水源涵养林、中部中山 峡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东南部中低山峰丛谷地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东北 部丘原峡谷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等“四大生态区”布局,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 还林、天然林保护、特色经果林、草海治理、重点区域绿化、水土保持、森林经营、生 态环境恢复、节能减排等“十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 范区”、“全国石漠化治理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按照特色 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全力争取中央、省相关部门在技术上提 供支撑、经费上予以倾斜,推进赫章县、威宁县、七星关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 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通过三、四年努力,使全市粮经比调整到四比六。着 力统筹生态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林业贴息贷款等各种林业建设资金,加大林业特 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高标准林业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研 究制度林业抵押贷款的政策措施,为林业特色产业和发展林下经济提供金融支撑,推动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加大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国有林 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项目 的建设力量,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四)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 先行区的重要着力点,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选 清洁生产,全面推行节能、节水、节地和节约各类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进资源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加快七星关、大方同城化进程,推进城市 新区骨干路网建设以及大力推进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和示范小城镇建设,大 力拓展城镇空间,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推进“五园新村”和“黔西北民居” 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改造城市 棚户区,解决广大农村、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安居问题。针对污染物排放总 量增长较快、新老污染物交织、区域复合污染特征突出的实际,全力控制大气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提高城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强对交通、建筑施 工、 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 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 通过采取源头消减、过程控制、终端治理等途径,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加强村庄综 合整治工作,强化和完善村庄规划,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示范建设,大力推动 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实施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发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建立饮用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达标建设。 (五)着力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生活方式,在思想上要有深刻认识,自觉树立崇尚 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在行动上要有具体举措,努力培育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 习惯风范。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 创建活动,通过设立生态警示基地、实物展示、摄制播放电视纪录片、图片展览等方式, 客观反映严峻的环境和生态现状,同时,大力宣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 举措和工作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知识,让生态文 明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 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倡导绿色消费,厉行节约、 减少浪费,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是组织开展节 能减排全民行动、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推进以“绿色、自然、 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绿色消费,坚决摒弃讲求奢侈的“高档消费”、铺张浪费的“攀 比消费”、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大力实施国家节能产品优先采购政 策,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通过政策和民间的节能产品采购行为引导企业生 产节能产品,形成消费引导生产、生产紧跟消费的良性循环。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 工程”,以政府补贴方式推广节能产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城镇公交运营线路和 线路里程,加快建设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让“健康步行”、“绿色骑 行”逐渐成为出行的新时尚。 (六)着力完善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价格、信贷、 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经济政策,通过税收优惠、价格调节等作用,引导资源按有利 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配置。 建立能够有效推进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减少 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排污权交易及建 设项目“三同时”保证金制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实行林权抵押贷款和矿山 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加大金融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城镇生 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BOT 等不同形式参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推 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机制, 并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 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推动建立市场对生态 资源供求的引导机制,争取在省以上层面将毕节列为碳汇交易试点市,推动区域之间利 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再分配、再优化配置,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突破。建立生态 价值评估考核机制,将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生态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满 意度等反映生态建设成效的指标纳入对政府和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 并加大其在考核评 价体系中的比重,使生态文明建设从“软约束”向“硬任务”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滨江花园城市先行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生态文明建设重 大部署有力举措,也是新桥实现经济转型、城镇转型和社会转型,提升城镇综合竞 争力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新桥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是新桥最大的优势和财富”这一 主旋律,统筹推进以“均衡协调、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欧洲小镇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 和“国际花园城市”殊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新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文明转 向生态文明的奠基阶段,我们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有效推进生态经济、生 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新桥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新桥人民创造更加宜 居和谐的生活环境。一、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做 大做强总部、标准、品牌、资本、生态五大经济,深入推进人才资本集聚、新兴产 业倍增和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加快阳光“人才家园”和海澜“创智园”建设,为 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重点扶持以鑫辉太阳能、焱鑫科技、凯华机械等新兴 产业和高端机械装备产业的发展。打造新桥板块,重点推进海澜之家、春辉生态、 焱鑫科技上市步伐。构筑品牌连锁经营新优势,加速阳光时尚、爱居兔品牌连锁经 营扩张。培育特色旅游经济,形成以海澜“马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特色。 加大技改投入,全面提升毛纺服装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努力推进技术创新, 年内制订行业标准 2 项、新增专利授权 300 件,建设无锡市级以上技术中心 1 家, 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 20 项。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实施生态 文明建设的第一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通过“坚决严格企业准入,控住增 量;坚决创新发展方式,削减存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容量;坚决采取铁腕 措施,降耗减量;坚决完善配套工程,控制总量”的节能减排“五个坚决”,坚决完成 市里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是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严格执行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 “河长制”考核办法,巩固家河整治成效,确保主干河道断面水质达标。年内要完成 北横河清淤改道、蔡港河北段清淤、黄泥港桥清坝和泰清河圩岸加固工程,全面推 进蔡港河水系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全镇水体质量。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启动西线 污水总管网改道工程,实现工业集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100%,镇区生活污水处 理率达 98%以上。 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和谐城镇。一是推进以万亩生态林为主体的“绿 色基地”建设。打造精品农庄,重点推进集文化旅游、运动休闲、餐饮会务为一体的 大海澜农庄建设。二是推进以“六纵六横”主干道路为轴线的“绿色通道”建设。实施 “八路”提升工程,实行“路长制”管理;对镇区“四纵四横”主干道路全面实施整治提 升,创建“省级示范路”。三是推进以城市建筑、文化景观为特色的“绿色家园”建设。 高标准打造宜居小区,重点推进东方花园小区建设,加快完善黄河一村、康宁小区、 府前锦苑等 6 大居住小区,建设超 20 万平方米安置房。加快推进小学和幼儿园二 期改造提升工程,建成投用水景公园 B 区展示馆、小太阳成长乐园、农耕文化园、 百花园等文化活动场所,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按省级标准 要求,完成 38 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 村庄环境。三、培育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一是加大宣传引导。积极 整合资源,构筑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主题活动宣传“立体化”宣传网络,通过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特 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使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在全镇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培育生态文明道德。充分利用学 校课堂和“社区学堂”加强对青少年和居民群众的环境道德教育,帮助大家树立正确 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 范,把社区文化建设、村规民约和厂规厂纪等的制定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相结合, 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将生态文明建 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在全镇更高质 量地开展“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示范镇和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创建活动。同时 继续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创 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市民养成生态、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在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 用,并带动身边的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作贡献。
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里杜鹃花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