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苗期僵苗怎么办了怎么办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免责声明:1,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纯属来自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涉及政治言论一律相应删除,请大家监督。
3.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个人收集和互联网,仅用于分享、学习、交流等使用.如在使用下载、浏览过程中出现问题,请及时站内留言或留下信箱等联系方式.
4. 本人不对文档合法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如有文档存在侵权行为请告知,经核实将予以删除.
6,如有侵犯原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有其它问题也欢迎与本人联系,谢谢!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PPT课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PPT课件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90|
上传日期: 00:42: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PPT课件.PPT
官方公共微信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讲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2.00
&&¥2.00
&&¥1.0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讲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斑潜蝇时间:19: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92次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 异名有 L. pulata Frick, munde L. Frick, L. canomarginis Frick, L. guytona Freeman,L. pro
pepusilla Frost 等, 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美洲斑潜 蝇原产于巴西, 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 异名有 L. pulata Frick, munde L. Frick, L. canomarginis Frick, L. guytona Freeman,L. propepusilla Frost 等, 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美洲斑潜 蝇原产于巴西,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自 20 世纪 40 年代末以来,陆续流行于佛罗里达、夏威夷等地,是美洲蔬菜生产的大敌。1993 年传入中国,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蔬菜产区,其中部分菜区受斑潜蝇危害日益严 重,甚至在某些蔬菜上(如黄瓜等)达到绝产的程度。寄主 有黄瓜、番茄、茄子、 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蓖 麻、大白菜、棉花、油菜、烟草等 22 科 110 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 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 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美洲斑潜 蝇发生初期虫道呈不规则线状伸展, 虫道终端常明显变宽别于番茄斑潜蝇又称瓜 斑潜蝇 L. bryoniae(Kaltenbach)。 受害田块受蛆率 30%-100%, 减产 30%-40%。 严重的绝收。 ? 形态特征 成虫小,体长 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 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 卵米色,半透明,大小 0.2-0.3×0.1-0.15(mm)。 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 3mm,后气门突呈圆锥 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 1 开口。 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 1.7―2.3×0.5-0.75(mm)。美 洲斑潜蝇形态与番茄斑潜蝇极相似,美洲斑潜蝇成虫胸背板亮黑色,外顶鬃常着 生在黑色区上,内顶鬃着生在黄色区或黑色区上,蛹后气门三孔。而番茄斑潜蝇 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黑色区,蛹后气门 7 一 12 孔。 生活习性?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 皮下,卵经 2―5 天孵化,幼虫期 4―7 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 化蛹,蛹经 7―14 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 2―4 周,冬季 6―8 周,美洲斑潜 蝇等在美国南部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防治方法 美洲斑潜蝇抗药性发展迅速,具有抗性水平高的特点,给防治带 来很大困难,因此已引起各地普遍重视。 1、农业防治。在斑潜蝇为害重的地区,要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 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 透性;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把被斑潜蝇为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 沤肥或烧毁。 覆盖防虫网在秋季和春季的保护地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 防止露地和棚内的虫 源交换。 2、 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 667m2 置 15 个诱杀点, 每 每个点放置 1 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 天更换一次。也可用斑潜蝇诱杀卡,使 用时把诱杀卡揭开挂在斑潜蝇多的地方。室外使用时 15 天换 1 次。?悬挂黄板 如能保持黄板的悬 诱杀成虫即在保护地内架设黄板诱杀保护地中的斑潜蝇成虫, 挂高度始终在作物生长点上方 20 厘米并保持黄板的黏着性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科学用药。在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 5 头时,掌握在幼虫 2 龄前(虫道很 小时),于 8―11 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 开始喷洒选用50%灭蝇胺水溶性粉剂2500~3500倍液、52.25% 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阿维 ?杀单可湿性粉剂1000~1500液、除虫脲 3000 倍液、灭幼脲 2500 倍液、 25%斑潜净乳油 1500 倍液或 48%毒死蜱 1500 倍液、98%巴丹原粉 1500 倍液、 1.8%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 3000 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25%杀虫双水剂 500 倍液、98%杀虫单可溶性粉剂 800 倍液、1%增效 7051 生物 杀虫素 2000 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 4000 倍液、5%抑太保乳油 2000 倍液、 36%克螨蝇乳油
倍液、5%卡死克乳油 2000 倍液。防治时间掌握在 成虫羽化高峰的 8―12 时效果好。此外,还可选用 5%氟虫清悬浮剂、5%氟虫 脲乳油、5%氟啶脲乳油等。 4、生物防治法。释放姬小蜂 Diglyphus spp、反颚茧蜂 Dacnusin spp.、潜 蝇茧蜂 Opius spp.等,这三种寄生蜂对斑潜蝇寄生率较高。 ?附:蔬菜 4 种潜叶蝇识别与防治 1.危害状 ?? 1.1 美洲斑潜蝇成、幼虫均可危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 食和产卵, 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危害, 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 叶绿素被破坏, 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虫道呈不规则线状伸展, 虫道终端常明显变宽别于番茄斑潜 蝇。受害田块受蛆率 30-100%,减产 30-40%,严重的绝收。 ?? 1.2 南美斑潜蝇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叶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 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叶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极 大。该虫幼虫常沿叶脉形成潜道,幼虫还取食叶片下层的海绵组织,从叶面看潜 道常不完整,别于美洲斑潜蝇。 ?? 1.3 番茄斑潜蝇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呈曲折婉蜒的食痕,苗期 2-7 叶受害 多,严重的潜痕密布,致叶片发黄、枯焦或脱落。虫道的终端不明显变宽,是该 虫与线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相区别的一个特证。 ?? 1.4 豌豆彩潜蝇幼虫潜叶危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 响蔬菜生长。豌豆受害后,影响豆荚饱满及种子品质和产量。西瓜猝倒病和立枯病时间: 19: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657 次西葫芦猝倒病 病原属鞭毛菌瓜果腐霉真菌。病菌菌丝无色,无隔。孢囊梗菌丝状,游动孢 子囊棒状或丝状,分枝裂瓣状,不规则膨大。萌发时产生球形孢囊,其内释放出游动孢子。 藏卵器球形,雄器袋状,两者结合后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厚壁,淡黄褐色。 [流行情西瓜猝倒病 西瓜猝倒病症状 该病是西瓜苗期主要病害之一。种芽感病,苗未出土,种芽或胚茎、子叶已 腐烂;幼苗受害,近土面的胚茎基部开始有黄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为黄褐色, 干枯收缩成线状,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已猝倒。有时带病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 但贴服土面,不能挺立,细检此苗,茎基部已干缩成线状。此病在苗床内蔓延迅 速,开始只见个别病苗,几天后便出现成片猝倒。当苗床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及 其附近土表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感病环境1 营养土带菌或营养土中有机肥带菌; 2 种子带菌; 3 苗床地势低洼积水; 4 营养钵浇水过多,致使营养土成泥糊状、种芽不透气; 5 长期阴雨、光照不足、高温高湿。防病方法1 选无病土做营养土;营养土中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2 营养钵浇水要一次浇透,待水充分渗下后才能播种{芽}; 3 不可把种芽直接插入营养土中,先用筷粗似的细棒在营养钵中捣个穴后, 把芽放入穴中 ; 4 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后;才催芽、 播种; 5 出苗后,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可结合练苗,揭膜、通风、排湿; 6 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发病后用药土围根{效果比较好}或喷药; 7 营养土在使用前,最少要晒三周以上。治疗措施一、拌种剂: 拌种剂:2%戊唑醇{力克秀、富力库}干拌剂,用种子量的 0.1%拌种 5%特普灵{烯唑醇、速保利、施力脱、禾果力}拌种剂 二、浸种剂: 浸种剂:25%、10% 扑霜灵{咪鲜胺、施保克、灭丙菌}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浸 种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浸种 70%甲基脱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浸种三、药土: 药土: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或好速净或杀毒矾或恶霜灵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或好速净或杀毒矾或恶霜灵 1 份+干细土 200 份 混匀 干细土 四、喷施剂: 喷施剂:30% 恶霉灵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64% 杀毒矾 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70 % 甲基托部津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68% 金雷 水分散剂 600―800 倍液 5% 井岗霉素 水剂 1500 倍液 25% 好速净 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25% 苗遇清 悬浮剂
倍液五、加强管理1、合理轮作,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新土、塘土、稻田 土育苗,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可用新高脂膜 拌种,下种后随即用药土盖种,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出苗率。 2、加强苗期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灌溉,雨 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培育壮苗;并喷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 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西瓜立枯病症状识别 西瓜立枯病多发生在秧苗的中、后期。西瓜种子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刚出土的幼苗后受害,茎 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凹陷,茎基部干枯 缢缩,幼苗倒伏死亡。中期以后的幼苗,因茎部已木质化,故茎基部虽然发病,病苗仍直立不倒,故名立 枯病,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被害部位长出白色霉层,稍大病苗的病部产生蛛网状淡褐色霉层。病 原病原物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菌丝有隔膜,初期无色,老熟时浅褐色至黄褐色,分枝处成直角,基部稍缢缩。 病菌生长后期,由老熟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菌核。菌核暗褐色,不定形,质地疏松,表面粗糙。有性阶段 为瓜亡革菌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属担子菌亚门。自然条件下不常见,仅在酷暑高温 条件下产生。担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顶生 2-4 个小梗,每个小梗上产生 1 个担孢子。担 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 6-9 微米×5-7 微米。除西瓜外,还可为害甜瓜等 160 多种植物。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可在土壤中存活 2-3 年。混有病残体的 未腐熟的堆肥,以及在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的菌丝体和菌核,均可成为病菌的初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 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穿透寄主表皮直接 侵入。 病菌生长适温为 17-28℃,l2℃以下或 30℃以上病菌生长受到抑制,故苗床温度较高,幼苗徒长时发 病重。土壤湿度偏高,土质粘重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 也易发病。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1)严格选用无病菌新土配营养土育苗。 (2)苗床土壤处理可用 40%亚氯硝基苯和 50%福美双混用,比例 1∶1,或用 40%拌种双,每平方米 用药 8 克,与细土混匀施入苗床。 (3)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 (4)秋耕冬灌,瓜田秋季深翻 25~30 厘米,将表土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腐烂分解。 (5)土地平整,适期播种。一般以 5 厘米地温稳定在 12~15℃时开始播种为宜。 (6)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雨后应中耕破除板结,以提高地温,使土质松疏通气,增强 瓜苗抗病力。 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1)药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的 0.2%~0.3%。常用农药有拌种双、敌克松、苗病净、利克菌等拌 种剂。 (2)种衣剂处理:种衣剂与瓜种之比为 1∶25 或按说明使用。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山西农业大学应用康氏木霉防治立枯病有一定效果。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 64%杀毒矾镁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8%甲霜灵猛锋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20% 或 或 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液,或 72.2%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隔 7~10 天喷 1 次。西瓜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时间:19: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503次 西瓜镰刀菌根病播种后有的未出土前即在土中烂种烂芽, 出土后瓜苗在子叶期出 现地上部分萎蔫。拔出病根可见根尖呈黄色或黄褐色腐烂,严重的蔓延至全根, 致地上部枯死。 中文名:西瓜镰刀菌根腐病 别名: 病原中文名:串珠镰孢和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 病原拉丁学 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称 名: 串珠镰孢和尖孢镰刀菌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 西瓜 物: 主要为害部 根 位:西瓜镰刀菌根病播种后有的未出土前即在土中烂种烂芽, 出土后瓜苗在子叶期 出现地上部分萎蔫。拔出病根可见根尖呈黄色或黄褐色腐烂,严重的蔓延至全根 致地上部枯死。 为害症状: 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接菌后 3~5 叶期陆续开始发病,初仅在中午出现萎蔫 晚恢复,后逐渐发展为全株叶片柔软下垂,致叶片和茎干枯。拔出病根 不明显,但剖开根后,可见维管柬中有褐变或出现褐色条纹状病变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 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珠镰孢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在 PSA 培养基上,开始呈白色绒毛 状圆形菌落,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后期产出紫色色素。有时可产生桔橙色分 生孢子座。基物表面牵牛紫色,培养基不变色。病菌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 病原形态特 型分生孢子梭形至镰刀形,直或稍弯,多具隔膜 3~5 个,3 个隔膜的大小 征: 55×3~4.5 微米。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形至椭圆形,在产孢细胞上串生 有假头生。少数具 1 隔膜,大小 7~11.5×2~3 微米。有性态为 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a)Wollenw.。Fusarium oxysporium 上初生白色圆形绒毛状菌落,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具分隔 1~5 个, 脚胞明显,两端尖,大小 27~50×3.1~5 微米,多着生在多分枝孢子梗上 分生孢子呈头状聚集在瓶状小梗顶端,椭圆形,多单胞,偶具分隔 1~2 个,大小 5~12×2~3.5 微米。此外,厚垣孢子产生在菌丝的细胞间或顶端,浅黄褐色, 球形或近球形。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 传播途径和发活 5~6 年或长达 10 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 病条件: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其发病,连作地、 低洼地、粘土地或下水头发病重。(1)选用耐湿品种。郑杂 7 号、早佳、京欣 1 号、蜜桂、(湘西瓜 3 号)、皖杂 1 号、绿园 2 号等。(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绿丰生物肥、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培养有益微生物,减少发病。(3)科学确定 防治方法:播种或定植期,不要过早播种。(4)有条件的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进行 3 年 以上轮作。(5)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铺地膜,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苗 期发病的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6)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双多 悬浮剂 600~700 倍液或连茬消毒液 300 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 800 倍 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也可把上述药剂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西瓜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办法时间:19:3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570次 西瓜壮苗是西瓜丰收的基础,苗期病害早预防是壮苗的关键,因此:要抓紧防治 西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才能夺取西瓜丰产丰收。 一、僵苗: 症状表现 :1、表 现症状:幼苗生长弱小,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扭曲,组织 僵硬的特征。 发生原因 :(1) 西瓜壮苗是西瓜丰收的基础,苗期病害早预防是壮苗的关键,因此:要抓紧防治西瓜苗期生 理性病害,才能夺取西瓜丰产丰收。 一、僵苗: 僵苗: 症状表现:1、表现症状:幼苗生长弱小,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扭曲, 症状表现 组织僵硬的特征。 发生原因:(1)苗床温度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对温度要求。(2)苗 发生原因 床土壤粘重,土壤含水量过高,通风不良。(3)营养土配置不当:苗床或种植穴施用未经腐熟 或未充分参匀的有机肥引起烧根、使用化肥过多,化肥施的距根部较近,土壤溶液浓度较高而伤 根。(4)幼苗素质差:定植时苗龄过长,纤细,起苗时伤根过多,整地、定植操作粗糙,根部 架空,根与土壤没有紧密接触,根系发育不良。(5)没有处理土壤,地下害虫为害根系,导致 地上部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1)选择疏松、通气性较好非瓜田菜田地表土作营养土。(2)改善育苗环境, 防治措施 采取温室育苗,或阳畦育苗。(3)苗床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叶面喷肥。(4)适时适量浇 水,以免降低苗床温度,不利根生长。(5)定植时采用高畦深沟,加强排水,适当穴施充分腐 熟有机肥、油渣、豆饼、复合肥。促进根系生长。(6)移栽前注意炼苗,要带药、带肥、带土 进大田。(7)适时定植,苗龄在 30-35 天,嫁接苗 40-45 天。(8)防止底下害虫危害。 二、徒长苗: 徒长苗 症状表现:西瓜苗生长过于旺盛, 出现徒长, 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 叶色淡绿。 症状表现 叶片较薄,组织柔嫩。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西瓜苗床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易出现徒长苗。徒长苗抗逆性较差, 易发生冻害。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合理调节光、温、湿,苗床温度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三、细弱苗: 细弱苗: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西瓜幼苗的子叶、真叶小、叶片色淡皱缩,茎杆细弱。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1)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2)缺肥。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1)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温室育苗。(2)营养土配置时,每立方表土 加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0 千克、三元素复合肥 250g。(3)适时喷施叶面肥,每隔 7 天喷一次 0.2%的磷酸二氢钾。 四、沤根: 沤根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主要发生在苗床或直播西瓜幼苗根、茎部,发病时,根部变褐后腐烂,,子叶 和新叶变薄,呈黄褐色或乳黄色,叶缘焦枯,地上不萎蔫,焦枯严重时,成片干枯,病苗没有根 毛,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1)土壤湿度大。(2)土壤通透性差。施肥不当。 防治措施:(1)采取快速育苗,如营养钵温室育苗。(2)育苗地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 防治措施 阳、排灌方便的地方。(3)播种时严格消毒。(4)作好土壤处理。(5)注意土壤干湿度。 五、封顶: 封顶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 1-2 片真叶,但叶片萎缩,没有生长点。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1)陈种子生活力低。(2)低温,幼苗生长点附有水珠造成。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1)选用发芽势强的新种子。(2)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及时通风,降低温度。 (3)购买无滴膜,防止滴水。西瓜斑点(叶斑) 西瓜斑点(叶斑)病 时间:19: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492次 西瓜斑点病又称叶斑病 叶斑病是西瓜上重要病害,全国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 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初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近圆形 病斑,略呈水渍状,以后发展成黄褐至灰白色不定形坏死斑,边缘色较深,病斑 大小差异较大。空气潮湿时,病斑西瓜斑点病又称叶斑病 叶斑病是西瓜上重要病害,全国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 品质。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初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近圆形病斑,略呈水渍状, 以后发展成黄褐至灰白色不定形坏死斑,边缘色较深,病斑大小差异较大。空气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 叶片上病斑密布,短时期内致使叶片坏死干枯。 病原 Cercospora citrullina Cke 称瓜类明针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 菌。 病菌子实层多生于叶面, 子座小或无。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几根束生, 淡褐色, 直或略弯,多无屈曲,不分枝,具多个分隔,顶端平切状,大小 95-220μm×4-6μm。分生孢子针形,无色,基部平切,隔膜多,不明显,大小 90-130μm×3-4μm。 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越冬,亦可在保护地其他瓜类上 为害过冬,经气流传播引起发病。越冬病菌在春秋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和农事操作等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 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温暖高湿有利发病。西瓜生产期多雨,气温较高,或阴雨 天较多,发病较重。此外,平畦种植,大水漫灌,植株缺水、缺肥,长势衰弱或 保护地内通风不良等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高垄或高畦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施足有机底肥,增 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灌溉,生长期避免田间积水,严禁大水漫灌; 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妥善处理,减少田间菌源。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或 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 l000 倍液,或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40%百科乳油 l500 倍液,或 80%大生可湿 性粉剂 800 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 500 倍液喷雾。保护地选用 5%百菌清粉尘 或 5%加瑞农粉尘剂或 6.5%甲霉灵粉尘剂 15 千克/公顷喷粉防治。有条件的最 好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 甲基托布津、农利灵、乐必耕、敌菌灵、百科、大生、多硫、 百菌清、甲霉灵西瓜叶枯病时间:10:5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西瓜叶枯病是为害西瓜的一种叶部病害,近几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西瓜生 长的中后期,特别是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急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 焦枯,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一、发病症状 西瓜叶 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 西瓜叶枯病是为害西瓜的一种叶部病害,近几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 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急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焦枯,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西瓜的品 质和产量。 一、发病症状 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染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后变成淡褐色至褐色。圆形 或半圆形水浸状病斑,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染病初发时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 状小点,湿度大可使叶片失水青枯,湿度小气温高易形成 2-3 毫米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 为大斑,病部变薄,形成枯叶现象。茎蔓染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果实染病,在果面上出现四 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逐渐深入果肉引起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至黑色霉层。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菌称瓜链格孢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种子上越冬,成 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传播蔓延很快。 病菌在气温 10――36℃相对湿度高于 80%条件下均可发病,多雨天气、相对湿度高于 90%易流行或大 发生。西瓜生长后期――西瓜膨大期,可使大片瓜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连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 及土壤瘠薄或积水,植株抗病力弱发病重,连续天晴、日照长对该病有抑制作用。 三、防治方法 1.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郑杂 5 号、新红宝、庆红宝、庆农 5 号等。生长势较强的绿皮、 花皮品种较比抗病。 2.西瓜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要在田边堆放病残体,及时清理田园,翻晒土地,减少 菌源。 3.种子消毒。种子用 55℃温水浸种 15 分钟后,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 剂 1000 倍液浸种 2 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量氮肥。 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或降雨前可喷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50%扑海因可 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发病后或湿度大时可喷施 80%大生 M 一 45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速克灵可 湿性粉剂 1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每 667 平方米喷施药液 60 公斤, 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喷 3-4 次,并注重雨后补喷和田间排水。西瓜黑斑病时间:11:5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44次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浸状小斑点,分布在叶缘或叶脉间,后扩展为圆形 至近圆形暗褐色,边缘稍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上具不大明显轮纹,病斑迅速 融合为大斑,致叶片枯黄。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致全株叶片枯萎。该病茎、 蔓不枯萎,别于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浸状小斑点,分布在叶缘或叶脉间,后扩展为圆形至近圆形暗褐色,边缘稍隆 起,病健交界处明显,上具不大明显轮纹,病斑迅速融合为大斑,致叶片枯黄。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 致全株叶片枯萎。该病茎、蔓不枯萎,别于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后扩展 成凹陷斑,引起果实腐烂。运输和贮藏期该病可继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的黑色霉层,即病菌 子实体。 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 称细交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翌春,西瓜出苗后,遇适宜温、湿度,借风雨传播即 可进行初浸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大。防治方法1.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郑杂 5 号、新红宝、庆红宝、庆农 5 号等。生长势较强的绿皮、 花皮品种较比抗病。 2.西瓜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要在田边堆放病残体,及时清理田园,翻晒土地,减少 菌源。 3.种子消毒。种子用 55℃温水浸种 15 分钟后,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种 2 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量氮肥。 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或降雨前可喷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50%扑海因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液,发病后或湿度大时可喷施 80%大生 M 一 45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 粉剂 1500 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 667 平方米喷施药液 60 公斤, 每 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喷 3-4 次,并注重雨后补喷和田间排水。西瓜白粉病时间: 11: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西瓜白粉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该病还可为害黄瓜、番瓜、节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是 下部老叶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受害叶片病部发生白色粉点状霉点, 扩大后呈圆形白色粉状霉斑,逐步蔓延扩大,甚至整片叶上部是白粉,叶片呈黄褐色,焦 西瓜白粉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该病还可为害黄瓜、番瓜、节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是下部老叶 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受害叶片病部发生白色粉点状霉点,扩大后呈圆形白色粉状 霉斑,逐步蔓延扩大,甚至整片叶上部是白粉,叶片呈黄褐色,焦枯变脆,但不脱落。发病后期,病部白 粉层中出现散生的黄褐色小粒点。西瓜一经感染此病,可迅速传染蔓延,最后当寄主植物的大量营养物质 被病菌吸取后,导致瓜叶焦枯,植株早死,缩短生育期,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据笔者调查,西 瓜后期的病叶率达 20%~35%,重的达到 50%以上,损失可达 15%~40%。因此,在生产上应着重抓好 防治工作。一、发病流行规律我市常年 5~6 月和 9~10 月为该病盛发期。 一般是秋植瓜发病重于春植瓜, 但 5~6 月份如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春植瓜的发病亦重。病菌附着在土壤里 的植物残体上或寄主植物体内越冬, 次春病菌随雨水、 气流传播, 不断重复侵染。 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湿度在 80%以上时最易发病,在多雨季节和浓雾露 重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可迅速流行蔓延,一般 10~15 天后可普遍发病。但当田 间高温干旱时能抑制该病的发生,病害发展缓慢。如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枝叶 郁闭的田间,该病最易流行。 目前一些瓜农在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上有不当之处,如用水量不足,喷药 时只将药液喷洒在西瓜叶片的正面,而叶片背面未喷有药剂;喷施时不够均匀、 漏喷现象严重。这就是有些瓜农虽然每 7~10 天施药 1 次,但防效仍然较差的原 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二、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无病的壮苗。2 抓好田间管理工作:(1)合理密植,采取高畦深沟种植方式。畦上覆盖地膜;重点加强瓜期后 的田间管理,合理整枝,适时摘除病重叶和部分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 湿度,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2)抓住西瓜爱水怕水的特性,采取干干湿湿的灌 洒方式;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瓜田受浸和田间渍水;连续降雨过后应抢晴施药, 以防止该病在瓜田迅速流行蔓延。(3)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 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氮、磷、钾配施。西瓜后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尽 量少施或不施尿素,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3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发病初期的施药工作,施药后如病情继续发展,应 每隔 7~10 天连续喷药 2~3 次,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蔓延的目的。可选用 20%粉锈宁乳油 1000 倍液或 40%灭病威悬浮剂 300~400 倍液或 40%敌菌铜 800 倍液等杀菌剂喷雾防治。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喷施时应做到水量充足,叶片背 面都要喷施,全田应均匀喷洒,防止漏喷。西瓜菌核病和根结线虫病时间: 12: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83 次西瓜茎蔓、叶柄、卷须、花、果实均可受害。茎蔓受害,初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浅褐色至 褐色, 当病斑环绕茎蔓 1 周以后, 受害部位以上茎蔓和叶片失水萎蔫, 最后枯死。 湿度大时, 病部变软,表面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后期病部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 西瓜菌核病 西瓜菌核病 症状识别西瓜茎蔓、叶柄、卷须、花、果实均可受害。茎蔓受害,初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浅褐色至褐色,当 病斑环绕茎蔓 1 周以后,受害部位以上茎蔓和叶片失水萎蔫,最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变软,表面长出 白色絮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后期病部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 果实发病多在脐部,受害部位初呈褐色、水浸状软腐,病斑不断向果柄扩展,病部产生棉絮状菌丝体, 果实腐烂,最后在病部产生菌核。叶柄受害与茎蔓相同。花器受害时呈水浸状腐烂,卷须受害初为水浸状, 后干枯死亡。病 原病原物为核盘菌属核盘菌 Sclerotin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菌核长圆形或不规则 形,黑色,大小 2-7 毫米×1-3 毫米。菌核萌发时产生子囊盘。子囊盘初为肉色杯状,展开后呈盘状或扁 平状。子囊盘直径 2.0-7.5 毫米,黄褐色,有柄。子囊棒状,无色,内含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 单胞,无色,侧丝丝状。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除西瓜外,还为害 31 科 171 种植物。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也可在寄主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 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为害西瓜幼苗和棚室内的西瓜植株,个别 低温多雨年份,露地西瓜早期也可受害。此外,若带菌肥料和残留于土壤中的病残体接触西瓜茎蔓基部, 也可引起发病。果实受害,大多是因花器受侵染以后,向蒂部扩展蔓延引起。菌核不需休眠即可萌发,故 棚室西瓜可周年受害。高温高湿,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 等,可加重病害发生。西瓜连作或种在菜茬上,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①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 2 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南方瓜区利用晚稻后茬种植西瓜。 ②施用净肥 棚室或大田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带有病残体和菌核的未腐熟的有机肥进入瓜田。 ③育苗床土消毒 用 70%敌克松原粉 1000 倍液,或每升含 75%土菌消可湿性粉剂 700 毫克的药液, 每平方米床面浇灌 4-5 千克消毒, ④苗床管理 注意保温和通风换气,提高植株抗病力。(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①棚室施药 棚室西瓜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烟剂或扑海因烟剂熏烟防治,每棚室用药 0.25 千克,8 -10 天熏 l 次,连熏 2-3 次。也可用 40%施佳乐悬浮剂 800-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倍液、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7 天左右 喷 1 次,连喷 2-3 次。 ②露地施药 用 40%纹枯利、 50%腐霉利、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或 -1200 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从始花期开始 喷药,10 天左右喷 1 次,连喷 2-3 次。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西瓜根结线虫病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子叶期染病,致幼苗死亡。成株期染病主要为害侧根和须根,发病后西瓜侧根或须根 卜长出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剖开根结,病组织内有很多微小的乳白色线虫藏于其内,在根结上长出细弱 新根再度受侵染发病,形成根结状肿瘤。有的呈串珠状,有的似鸡爪状。致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轻者病 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则较矮小黄瘦,瓜秧朽住不长,坐不住瓜或瓜长不大,遇有十旱天气,不到中午就 萎蔫,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病原Meloidogyne incognita var.acrita Chitwood 称南方根结线虫 1 号小种,属植物寄生线虫。 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结线虫多在土壤 5~30 厘米处生存,常以卵或 2 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 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可存活 1~3 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 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 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或称根结,在 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 4 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 龄后离开卵 块,进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 可逐步成为优势种。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 25~30℃,高于 40℃,低于 5℃都很少活动,55℃经 10 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蔬菜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 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中常较粘土重,适宜土 壤 pH4~8。防治方法(1) 水淹法:有条件地区对地表 10 厘米或更深土层淤灌几个月,可在多种蔬菜上起到防止根结线虫侵 染、繁殖和增长的作用,根结线虫虽然未死,但不能侵染。(2) 在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田块,实行与芦笋 2 年或 5 年轮作,可收到理想效果。此外,芹菜、黄瓜、番茄是高感菜类,大葱、韭菜、辣椒是抗耐病菜类, 病田种植抗耐病蔬菜可减少损失,降低土壤中线虫量,减轻下茬受害。(3) 保护地重病田,定植时,穴施 10%力满库颗粒剂,每 667 m25kg,或用 50%克线磷颗粒剂,每 667 m 克、5%茎线灵颗粒剂, 每公顷 15kg。(4) 使用 D-D 混剂熏蒸,先在垅上开沟 16~20 厘米,每 667 m2 施用原液 20kg,施后覆土 熏 7~14 天后再栽瓜苗或直播,施药时要求地温为 15~27℃,土湿 5%~25%,此外还可选用 80%二氯 异丙醚乳油,每 667 m290~170 毫升,稀释 1000 倍,用法同 D-D 混剂。也可选用 3%甲基异硫磷颗粒 剂,每 667 m210~15kg。西瓜褐色腐败病时间:11: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46次 一、 症状 西瓜褐色腐败病苗期、 成株期均可发生。 苗期染病, 主要为害根茎部 , 引致根腐。根茎部染病,土表下根茎处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初现暗绿色 水渍状斑,后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后期缆缩成蜂腰状或全部腐烂,致全株枯 死。成株染病,初生暗绿色水 一、症状 西瓜褐色腐败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引致 根腐。根茎部染病,土表下根茎处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初现暗绿色水渍 状斑,后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后期缆缩成蜂腰状或全部腐烂,致全株枯死。 成株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病叶下垂,不久变为暗褐色,易 干枯脆裂。茎部染病,病部现暗褐色纺锤形水渍状斑,病情扩展快,茎变细产生 灰白色霉层,致病部枯死。蔓的先端最易被侵染,致侧枝增多,在低洼处的蔓尤 为明显。 果实染病, 初生直径 l 厘米左右的圆形凹陷斑, 病部初呈水渍状暗绿色, 后变成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形成白 色紧密的天鹅绒状菌丝层,别于西瓜疫病。 该病扩展迅速,即使很大的西瓜,也会在 2-3 天*掉,损失严重。二、 病原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称辣椒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 在 PDA 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圆形苗落,菌丝较稀疏,菌丝无分隔,无色透明,直 径 3.7 微米,培养 4 天后产生椭圆形或卵形游动孢子囊,游动孢于囊多具 1 乳 突,个别 2 个,游动孢子囊大小 38×17.8 微米,内含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 卵形或圆形, 直径 4. 微米; 1 厚垣孢子多在菌丝的中部形成, 近圆形, 直径 24. 1 微米。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害病菌主要通过种子、流水、灌溉水以及劳动工具进行传播。当气候条件高温、高湿 和通风条件不良时,病害容易发生流行。四、 防治方法 (1) 选用郑杂 7 号、早佳、京欣 l 号、蜜佳(湘西瓜 3 号)、皖杂 1 号、绿园 2 号等耐湿品种。 (2) 施用酵素茵 酵素茵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 酵素茵 肥施用量。前茬收获后及时翻地。 (3) 采用营养体育苗的,移栽时用双多悬浮剂(西瓜重茬剂)300 一 350 倍液 灌穴,每穴 400 一 450 毫升,每 667m'用药 1k8。 (4) 对于直播的,分别在播种和 5-6 片真叶时,用上述药液 600 一 700 倍液 浇灌,隔 7-10 天 1 次,共灌 2 次,总用量 1k8。 (5) 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 (6) 药剂防治,棚室保护地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采用烟雾法时,在发病 初期,每 667m2 用 45%百菌清烟剂 200 一 250 克分放在棚内 4-5 处,用香或卷 烟等暗火点燃,发烟时闭棚,熏 1 夜,次晨通风,隔 7 天熏 1 次,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粉尘法、喷雾法交替轮换使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傍晚用喷粉器喷撤 5% 百茵清粉尘剂或 lo%多百粉尘剂、10%防霉灵粉尘剂,每 667m2lkg,隔 9-11 天 1 次。采用喷雾法时,在发现中少病株后选用 70%乙脚,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2%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15%庄园乐水剂 200 倍液、30%绿得保悬 浮剂 500 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 800 倍液,对上述杀菌剂有抗药性的地 区可改用 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或 72%霜 服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 800 一 900 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每 667h2 喷对好的药液 50 升,隔 10 天左右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褐色 *病与白粉病混发时,可用 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加 15%三唑酮可湿 性粉剂 2000 倍液;褐色*病与炭疽病混发时可用 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液加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洒可兼防两病。西瓜绿斑花叶病毒病时间:20: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幼叶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或淡黄色花叶,绿色 部位突出表面,叶面凹凸不平,叶缘上卷;病蔓生长停滞并萎蔫,严重时整株变 黄,不能正常生长而死亡;病果表面出现浓绿色斑纹,有时在中央出现坏死斑; 成熟果肉全变暗红色,内有大量空 中文别名:西瓜绿斑驳花叶病 西瓜绿斑驳花叶病 西瓜 英文名称:Watermelon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病原中文名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 病原拉丁学名: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简称 CGMMV 病原分类地位:+ssRNA 目、芜菁花叶病毒科、烟草花叶病毒属 病害类型:病毒 入侵时间:2005 年 入侵地区:辽宁省盖州市 国际分布:日本、印度、英国、欧亚地区。 国内分布:台湾、辽宁等省的局部地区 主要寄主:黄瓜、西瓜、瓤瓜、甜瓜等 39 科 117 种植物,不侵染西葫芦。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种子、土壤、汁液摩擦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中国三类检疫对象 危害地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葫芦科作物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 1935 年 被发现以来,曾先后在英国、德国、丹麦、荷兰、俄罗斯、印度、日 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黄瓜绿斑驳病毒病以前 在我国大陆没有发生记载,2005 年辽宁省盖县发现西瓜绿斑驳病毒 病,2006 年 12 月份中国农业部发布 788 号公告,将其列为全国植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 危害症状: 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幼叶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或淡黄色花叶, 绿色部位突出表面,叶面凹凸不平,叶缘上卷;病蔓生长停滞并萎蔫,严重时整 株变黄,不能正常生长而死亡;病果表面出现浓绿色斑纹,有时在中央出现坏死 斑; 成熟果肉全变暗红色, 内有大量空洞呈丝瓜瓤状, 水份很少, 味苦不能食用。 在其它作物上主要表现为花叶、绉缩、畸形、局部坏死等症状。使产量减少,质 量下降,一般损失 15~30%,严重的造成绝收。 病原形态特征: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称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 状,粒子大小 300×18 纳米,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 体,钝化温度 80~90℃,10 分钟,稀释限点 1000000 倍,体外保毒期 1 年以上。 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 1 年,除侵染黄瓜外,还可侵染西 瓜、瓠瓜及甜瓜。该病毒在黄瓜上有两个变种,即绿斑花叶病和黄斑花叶病。 浸染循环: 该病以种传、 土传和接触性传染为主要途径。 可以随种子或流水远距离传播, 随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病毒在种子或土壤内可存活 1 年以上。常温下病毒侵染 力可保持数月,在 0℃可保持数年。遇有适宜的条件即可进行初侵染,种皮上的 病毒可传到子叶上,21 天后致幼嫩叶片显症。此外,该病毒很容易通过手、刀 子、 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毒, 进行多次再侵染, 田间遇有暴风雨,造成植株互相碰撞、枝叶摩擦或锄地时造成的伤根都是侵染的 重要途径,田间或棚室高温发病重。 传播媒介: 桃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Inouye et al., 1967a), 黄瓜叶甲虫不传毒(Nagai et al., 1974),带病残留物可经土壤传播至根部 (Inouye et al., 1967b; Nagai et al., 1974),但可以通过溴化甲烷对土壤进 行熏蒸而防止病毒的侵染(Inouye et al., 1967c);植物之间的接触能进行传毒。 种子传毒: 在黄瓜上,种子丰收后一个月种子传毒效率为 8%,保存 5 个月则下降至 1%seed (van Koot & van Dorst, 1959)。种传也出现在 bottlegourd 中,在西 瓜中高达 5%,虽然病毒在种子中不能检测到(Komuro et al., 1971; Nagai et al., 1974)。种子污染大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并可以通过干热处理(70℃处理 3 天)减轻种子传毒而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Fletcher et al., 1969; Nagai et al., 1974)。 菟丝子传毒: 黄瓜绿色斑驳花叶病毒可以经 Cuscuta subinclusa, 啤酒花菟丝子(C. lupuliformis)和 C. campestris 传毒(Schmelzer, 1956),, 发病因素: 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易发病;土壤黏重、偏酸;多年 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易发病;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 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易发病;使用带毒种子和汁液摩擦发病快。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 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选用无病毒种子,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高畦栽培 ,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 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 要措施。 (4)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 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毒能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5)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农事操作,进行农事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不要使 病健株碰撞、摩擦;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毒传播途径;发病时 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生石灰。 (6)杀灭蚜虫和菟丝子等杂草。 (7)严格检疫,严禁疫区瓜类种子及瓜类果实对异地调运。 二、物理防治: 在常发病地区或田块,种子经 70℃处理 72 小时可杀死毒源。 三、生物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 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丰)水剂 300 倍液 8%宁南霉素(菌克毒克)200 倍液 1.5%植病灵Ⅱ号乳剂 1000 倍液 隔 10 天左右 1 次,防治 1 次或 2 次。 四、化学防治: (1)种子杀毒: 使用脱毒剂 1 号或 2 号处理种子,或用种子重量 0.5%的 35%种衣剂 4 号拌种 也可用 10%磷酸三钠浸种 2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2~3 次后晾干备用或催芽播 种。 (2)土壤熏蒸: 用溴化甲烷对土壤进行熏蒸,防止土壤传毒和防止病毒的侵染。 (3)防治病毒用药: 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隔 10 天左右 1 次,防治 1 次或 2 次。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瓜类病毒病,在我国目前尚属局部发生,且 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以上药剂只能减轻该病害的发生而不能根治。该病毒病 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好药,防治的重点是严格检疫,杜绝种子、种苗和土壤传 毒;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用药剂浸种进行预防或和非葫芦科植物 3 年以上轮作,有一定效果。一旦发病,基本绝收。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时间:20: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474次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 citrulli(Schaad ecoJ.1978)]所引起,1992 年该 病菌改名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subsp. citrulli(Willems et aL 1992))。革兰氏阴性菌,属 rRNA 组 l 不产生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 citrulli(Schaad ecoJ.1978)]所引起,1992 年该 病菌改名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subsp. citrulli(Willems et aL 1992))。革兰氏阴性菌,属 rRNA 组 l 不产生荧光和其 他色素,单根极生鞭毛,严格好氧。不产生精氨酸水解酶,能在 4l℃下生长, 但不能在 4℃生长,明胶液化力弱,氧化酶和 2-酮葡糖酸试验阳性。利用葡萄糖 和蔗糖作碳源结果不一致;但利用 p-丙氨酸、柠檬酸盐、乙醇、乙醇胺、果糖、 L-亮氨酸和 D-丝氨酸结果一致。烟草过敏反应结果不一。主要分布在美国、澳 大利亚、马利亚纳群岛、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中国台湾和海南省也有分布 报道。寄主主要有西瓜、罗马甜瓜、蜜露洋香瓜和网纹洋香瓜等。该病菌以人工 接种,也可以感染其他葫芦科(黄瓜、甜瓜、节瓜、瓠瓜、南瓜、丝瓜、苦瓜、 西葫芦)及番茄、胡椒、茄子等。 1 病害症状 病菌感染西瓜子叶,造成水渍状病斑,并沿主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病斑。随 后感染真叶,形成不明显的褐色小斑,周围有黄色晕圈。通常沿叶脉发展,对植 株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却是感染果实的重要病菌来源。植株生长的中期,叶片 上的病斑很少,通常不显著,暗褐色,略呈多角形,病叶很少脱落。开花后 14~ 2l d 的果实容易感染。果实上症状随西瓜品种不同而异。典型的病症是在西瓜 果实朝上的表皮,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扩大成为不规则的大型橄榄色水 渍状斑块。发病初期病变只局限在果皮,果肉组织仍然正常,但将严重影响西瓜 的商品价值。发病中期以后,病菌可单独或随同腐生菌蔓延到果肉,使果肉变成 水渍状。发病后期受感染的果皮经常会龟裂,并因杂菌感染而向内部腐烂。有些 品种果实受感染后,在果实上仅出现会龟裂的小褐斑,而无明显的橄榄色水渍状 斑块,但病菌已侵入果肉组织,造成严重的水渍状病症。病斑上常有粘稠、褐色 的菌脓溢出。接触地面的果面无病斑。瓜蔓、叶柄和根部通常不被侵染。 2 发病及研究历史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最早于 1969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被发现。 但因发生并不严重, 一直未弓 I 起注意。直到 1989 年,由于在佛罗里达、南卡罗莱纳、印地安纳等 州以及关岛、提尼安岛 (Tinian)等地区普遍发生,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80% 的西瓜不能上市销售,才真正受到植病学家的重视,并开始相关的病菌生态与防 治技术研究 01995 年美国期刊&植物病害&专文论述该病, 认为是西瓜产业的一大 威胁。目前,美国许多西瓜栽培地区都已有发生记录。 我国从 1986 年开始, 就不断有人发现和报道该病在国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 1990 年张兴平报道,1g88 年在陕西省合阳县路井乡发现大片新红宝西瓜腐烂,认为 很可能是西瓜果斑病。1992 年张老章报道,河北、山西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此病, 并于 1996 年提出了防治方法,但上述报道都未做病原细菌的鉴定。1998 年张荣 意对在海南省乐东和东方两县采集的 3 个菌株进行了鉴定,认为是 Acidovoraxavenaesubsp. citrullio 发现病害,但未做报道的有:1986 年赵廷 昌在沈阳市、1994 年和 2000 年于莉在吉林省怀德市、2000 年王克也在辽宁沈阳 市都先后发现在西瓜上有果斑病的症状。 台湾省近二三年也有西瓜发生果斑病的报道。1998 年黄德昌报道,5~7 月间由 于雨水充沛,台湾西部有些地区种植的西瓜出现果皮水渍状斑块,台东、花莲地 区也未能幸免。初步调查,台东地区有些瓜田受害率接近 20%。而虎尾、宜兰 地区种植的蜜露洋香瓜上也零星发生类似病害,经鉴定,确认这些西瓜及洋香瓜 病害就是细菌性果斑病。 3 病害侵染循环 本病病菌可附着在西瓜种子表面,也可能侵入种子的内部组织,带菌的种子成为 本病主要的初次感染源。病菌于低温下在种子上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国外实验 显示,带菌种子储存在 12℃下,1 a 后,传病率也不降低。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以 感染幼苗的子叶和真叶,子叶背面即呈现黑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很快坏死。在温 室中,由于人工灌溉等原因,可使病菌自然接种到同株叶片或邻近的幼苗上。幼 苗下胚轴发病可导致幼苗猝倒。 带病幼苗移人本田后, 借雨水或喷灌而传播感染。 病菌可经由果实上的伤口或气孔感染果实。幼果受感染后病斑不明显,但到果实 将成熟前病斑迅速扩大。病菌也可以直接感染中、后期果实,在 28~32℃的适 温条件下,3~5 d 就可形成明显的斑块。病斑有时会龟裂,并分泌出淡褐色的 菌脓,成为该病重要的二次感染源。病果如果继续留在田间,最终腐烂而释出带 菌种子。带病菌的种子散落田间后,长出的瓜株、残留在田间的染病瓜皮,以及 田间可能带菌的葫芦科杂草,都是感染下茬西瓜的重要菌源。至于该病病菌是否 可以在其他杂草或土壤中残存,存活期多长,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炎热、强光照及雷雨过后,叶片和果 实上的病斑迅速扩展。在凉爽、阴雨气候条件下,病害一般不会明显发展。一般 叶片病斑并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往往直到果斑发展到影响西瓜的质量时才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4 防治策略 1)加强西瓜等葫芦科作物种子的进口检疫,杜绝带菌种子进入我国和传播蔓延。 2)在调种方面,应从无病区采种。种苗生产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病菌。生产的种子 应进行种子带菌率测定。目前较可行的测定法为试种法,至于选择性培养基直接 分离,或聚合酶连锁反应等较灵敏而便捷的检测技术,则仍待进一步改良或研究 开发。种子处理也是预防种子传病的可行措施。Hopkins 等实验证实,采种时种 子与果汁、 果肉一同发酵 24-48h 后, 随即以 1%的盐酸浸渍种子 5 min, 或以 1% 次氯酸钙 (Ca0Cl2)浸渍 15min,接着水洗、风干,都可以有效去除种子携带的 病菌,大幅度降低田间发病率,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 3)在田间管理方面,合理的灌溉方式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由于喷灌会传播病菌且 造成果实上积水,有利于病菌侵入感染。因此,应尽量改用滴灌或降低水压,让 灌溉水仅喷及根围。病害一旦出现后,应随时清除病苗和病果,以免遗留田间成 为二次感染源。另外,彻底清除田间杂草,也是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病 菌可从伤口侵人,因此,不要在叶片露水未干的感染田块中工作,也不要把感染 田中用过的工具拿到未感染田中使用。 4)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也是控制本病的可行途径。据美国科学家的实验,西瓜不 同晶系对本病的抗感性差异很大。就整体而言,三倍体西瓜远较二倍体抗病,而 果皮较浅色的品系通常较深色者易感病。 5)注意轮作倒茬是防病所必须的。在常发病区,至少 3a 内不得在同广田块或相 近田块种植西瓜或其他葫芦科作物。 6)选用适当的防治药剂。由于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可用的有效药剂应该是铜剂 或抗生素剂。国外试验显示,适时地施用铜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研究证实含铜 制剂的铜锌锰乃浦、氢氧化铜、嘉赐铜及抗生素剂如四环霉素、多保链霉素、链 四环霉素,在培养基上都可以显著抑制病菌的生长,田间新植霉素有很好的防病 效果。 5 结语 虽然世界各国关于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记录还不多,不过可以推测,目前本 病的分布应较现有的记录为广,只是在某些地区被误诊或未受重视而已。在我国 的部分省、市发生,估计是由于从国外调种所致。本病属于偶发性病害,一旦发 生即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因其可经由种子传播,将严重影响发病区的种 子贸易。因此,近几年来在美国是最受重视的作物病害之一,相关的研究也正积 极进行。我国多数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该病的发生,而西瓜是我国重要的水果, 西瓜种子也是我国的外销产品,该病对我国西瓜产业的威胁不容忽视。由于相关 的资料有限,该病的研究也刚起步,大多数农技人员、种子商以及瓜农都对其特 性了解不多,本文提供已知的防病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本病属于新病害,且其症状特殊,不论瓜农还是大多数农技人员都不清楚其发病 原因,面对病害的蔓延,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胡乱用药。因此,应加强病害发生分 布、发病规律、种子带菌检验、带菌种子处理、防治技术等系统研究,同时开展 西瓜等葫芦科作物的抗病性评价等工作, 为综合防治该病和抗病品种的应用打下 基础。西瓜肉质恶变果时间:20:3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发病症状 西瓜肉质恶变果又称紫瓤瓜、果肉溃烂 发病症状西瓜肉质恶变果又称紫瓤瓜、果肉溃烂病。 果肉呈水渍状,紫红色至黑褐色,严重时种子四周的果肉变紫溃烂,失去食用价值。发病特点果实长时间受到高温影响和阳光照射,引起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转受阻;持续阴雨天后突然转晴,或土壤忽干忽湿,水 分变化剧烈,植株产生生理障碍时发病重;西瓜后期脱肥,植株早衰,出现叶烧病、病毒病的植株易产生肉质恶变果。病害治疗方法深翻瓜地,多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性;叶面喷施 0.3%的磷酸二氢钾,每隔 7-10 天喷 1 次 ,连喷 2-3 次; 防止植株早衰;夏季高温天气阳光直射,叶面积不足以遮挡阳光使果实裸露时,可用草苫遮盖果实。
西瓜病虫害防治图谱―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棉花播种出苗期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