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意义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类比推理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利用建立模型法,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以黄色圆粒纯种豌豆和绿色皱粒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法,包括“分析现象一作出假设一检验假设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孟德尔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②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F1的测交.(2)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沃森和克里克所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包含有n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理论上最多可排列出4(n/2)种脱氧核苷酸序列.(3)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出该假说的理由是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请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是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不同的片断.【考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和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孟德尔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并且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对F1进行测交.(2)沃森和克里克所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由于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且有n个脱氧核苷酸即对,所以包含有n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理论上最多可排列出4(n/2)种脱氧核苷酸序列.(3)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运用类比推理法,萨顿推断染色体与基因有明显的平行关系.同样可以推断基因是DNA上的片段,即不同的基因是DNA长链上不同的片段.故答案为:(1)①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②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 &F1的测交(2)物理&& 4(n/2)(3)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不同的片段【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w0001老师 难度:0.57真题:2组卷:2
解析质量好中差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1)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 (2)碱基对(base pair):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
(3)大沟和小沟: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 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 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 和O 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化学已经并将更进一步地为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学科交叉与分子生物学的革命和发展——纪念DNA双螺旋模型建立5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2期
学科交叉与分子生物学的革命和发展——纪念DNA双螺旋模型建立50周年
【摘要】:20世纪生物学最激动人心的大事就是5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为纪念,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明这场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方法论动因:物理化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运用。化学在生物学中的运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进行,然而,物理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运用却需要理论的勇气和胆量。玻尔、薛定谔等对物理化学方法的倡导,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应用物理学方法研究分子生物学问题的资助等促使大批物理学家向生物学转移。同位素示踪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等的应用推动着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发展。20世纪末和新的世纪,计算技术、应用数学和信息科学方法代替物理学方法成为推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新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Q-1【正文快照】:
日,年仅25岁的美国生物学家沃森与他的合作者物理学家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揭开了人类在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生物化学家鲍林曾这样写到:“我相信DNA双螺旋的这个发现以及这个发现将要取得的进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炳昌;[J];前沿;2005年04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列勋;[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郭碧坚;[J];科技管理研究;1995年04期
张春美,郝凤霞,闫宏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6期
龚旭;[J];科学学研究;2004年06期
杨永福,朱桂,龙海峰;[J];科学学研究;1998年02期
张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赵凯华;[J];物理;2003年11期
刘学毅;;[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秦笃烈;[J];遗传;2003年06期
马晓光,连燕华,沈全锋,于浩;[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力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谢焕瑛;[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高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凯;奉公;;[J];科技导报;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坤艳;[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白海艳;吕军;张颖;计美珍;秦丹丹;;[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静初;;[A];The 2nd Cross-Straits Symposium on Biology-Inspired Theoretical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张杰;;[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赵亚华;高向阳;;[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A];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王靖方;魏冬青;;[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A];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吉利明;孟仟祥;郑建京;;[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刘文兴;王劭;吴宝成;;[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疫病防治与人类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赖钟雄;郭文义;赖呈纯;张妙霞;李惠华;沈庆斌;林莉;陈义挺;郭玉琼;黄玉吉;黄枝英;安娜;叶炜;林珊珊;郑智聪;;[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康晓东;;[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薇;[N];科技日报;2001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潘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张佳星;[N];科技日报;2007年
罗争光;[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本报记者  朱广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董映璧;[N];科技日报;2005年
徐瑞哲;[N];解放日报;2009年
毛黎;[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汀;[D];浙江大学;2006年
刘振辉;[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陈芳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侯万儒;[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邹先彪;[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张海燕;[D];山东大学;2008年
邵碧英;[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林丽明;[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张恒木;[D];浙江大学;2001年
王骁力;[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春欣;[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孙文斌;[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龙进学;[D];广西大学;2003年
张晋虎;[D];山西大学;2003年
郝勇;[D];山东大学;2011年
张绍斌;[D];四川大学;2002年
钟伏弟;[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吉荣;[D];扬州大学;2002年
洪艳云;[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袁向群;[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为什么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什么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NA双螺旋模型首开纪元,促进了生物学的迅猛发展.DNA双螺旋模型的阐明,其重大意义可以由50年来生物学迅猛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分析.首先,是它促成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人类由远古牧猎、耕作开始,就积累了生物学的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由表及里,由个体到器官到细胞,产生了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组织学,其研究的手段和结果都是描述性的.早期的生物化学认识到有生物意义的分子首先是糖、脂肪、氨基酸、尿素、维生素这些简单分子.虽然,F.Miescher在106年前发现了核酸,不知其重要功能,O.Avery在1944年发现了DNA是遗传物质,但DNA是什么样结构的大分子?如何负载遗传信息的?毫无概念.这个问题吸引了年轻的沃森.DNA双螺旋模型首开纪元,提示了遗传物质分子结构的完整框架,接着Sanger 1953年对胰岛素肽链氨基酸序列的发表,使分子水平的研究,如春雨之后万物萌生,开始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对推动生物化学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原因是什么望500.600字左右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对推动生物化学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原因是什么望500.600字左右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对推动生物化学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原因是什么望500.600字左右
两位科学巨匠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惊世发现,揭开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篇章.如果说十九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在揭示生物进化发展规律、推动生物学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则是开启生命科学新阶段的又一座里程碑.由此,人类开始进入改造、设计生命的征程. 诚然,生物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但勿庸置疑,它首先是科学家个人创造性劳动的宝贵结晶.今天,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产生的背景、条件,以及对生物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对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发现的科学价值,正确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是大有裨益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撰写了这篇短文,权作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50周年的纪念. 浩繁纷杂的生物尽管千差万别,但不论哪一个种类,从最小的病毒直至大型的哺乳动物,都毫无例外地可以把自己的性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无论亲代与子代,还是子代各个体之间,又多少总会有些差别,即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人们曾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存在于一切生物中的这一自然现象,并为揭开遗传、变异之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7世纪末,有人提出了“预成论”的观点,认为生物之所以能把自己的性状特征传给后代,主要是由于在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预先包含着一个微小的新的个体雏形.精原论者认为这种“微生体”存在于精子之中;卵原论者则认为这种“微生体”存在于卵子之中.但是这种观点很快为事实所推翻.因为,无论在精子还是卵子之中,人们根本见不到这种“雏形”.代之而来的是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提出的“渐成论”.他认为,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遗传变异的操纵者究竟是何物?仍然是一个谜. 直到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阐述他所发现的分离法则和自由组合法则时,才第一次提出了“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作为基因)的概念,并认为,它存在于细胞之内,是决定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用“基因”一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此,基因便被看作是生物性状的决定者,生物遗传变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926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他和其他学者用大量实验证明,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呈直线排列.这样,就使孟德尔提出的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落到具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上,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尽管如此,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直至本世纪40年代,当科学工作者搞清了核酸,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时,基因一词才有了确切的内容. 1951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得到了DNA结晶; 1952年,得到DNA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病毒DNA进入细菌细胞后,可以复制出病毒颗粒…… 在此期间,有两件事情是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一是美国加州大学森格尔教授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给人以重要启示;一是X射线衍射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得到有效应用,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和研究条件下,美国科学家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与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合作,致力于研究DNA的结构.他们通过大量X射线衍射材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日在英国《发现》杂志正式发表,并由此建立了遗传密码和模板学说. 之后,科学家们围绕DNA的结构和作用,继续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并于1961年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从而使沃林、克里克同威尔金斯一道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现代生物学研究业已搞清,核酸是由众多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主要有四种类型,它们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构成了含有各种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基因就是核酸分子(主要是DNA)中含有特定信息的核苷酸片断. 在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自然界中的大量生命现象和实验中的许多实验结果,也给生物学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 比如,大肠杆菌是一个品系繁多的大家族,有上万种不同的类型.有的品系因缺少指导合成某些特殊营养物质的基因,因而必须从培养基中直接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方能生活.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作营养缺陷型.如大肠杆菌K不能合成苏氨酸(T)和亮氨酸(L);而它的另一个品系则不具备合成生物素(B)和甲硫氨(M)的能力.把这两种大肠杆菌的任何一种单独放在缺少TLBM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但是,当把这两种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放到缺少上述四种物质的培养基上,却奇迹般地长出了新菌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前面已经说过,大肠杆菌K中缺少T、L两种基因,却含有B、M两种基因;而另一个品系的DNA上,尽管不具备B和M基因,却含有K中缺少的T、L两种基因.当把它们放在一起大量培养时,前一品系细胞中的DNA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后一品系的细胞中,使两种类型的DNA之间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同时含有BMTL四种基因的大肠杆菌新类型.其实,上面这种细菌间的杂交现象并不是仅仅在生物学家专门设计的营养缺陷型实验中才能进行,在自然状态下的许多细菌中同样存在,只不过数量太少,一般不易被人们发现罢了. 上述DNA的转移,主要是靠细胞之间的接触实现的,无需借助外力的帮助.但是,也存在另一种情况,DNA的转移和重组,是在第三者的介入下完成的.如噬菌体的转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噬菌体是专门侵染细菌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它体积小,结构简单,除六角形头部含有DNA外,周身披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外壳和一个蝌蚪状的尾巴.侵染细菌时,先从自身尾部分泌出一种溶菌酶,将菌体某处的细胞壁溶解,然后再把头部的DNA经由这个缺口送入细菌体内.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有两种类型.一种叫烈性感染,即侵入菌体内的噬菌体DNA立即进行自我复制,产生新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分泌溶菌酶使菌体细胞壁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另一种类型叫温和感染,即噬菌体DNA进入菌体细胞后,并不立即进行自我复制,而是插入到被感染菌体细胞的染色体内,潜伏下来.当细菌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时,它也跟着复制,并随染色体一同悄悄地进入子细胞内.可是一遇到紫外光照射等外来刺激,温和噬菌体的DNA就会立即脱离细菌染色体,迅速复制,进而使菌体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生物学工作者用温和噬菌体去感染有鞭毛的沙门氏杆菌,并通过紫外光照射促使侵入菌体内的噬菌体DNA迅速复制,释放出成熟的噬菌体,然后再用它们去感染无鞭毛的沙门氏菌,结果使无鞭毛细菌长出了鞭毛.其原因在于,当温和噬菌体侵染有鞭毛的沙门氏菌,进行自我复制时,阴差阳错地误把菌体细胞中决定鞭毛性状的DNA片断,也裹进了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内,而当它们再去感染无鞭毛的沙门氏菌时,就把这种决定鞭毛性状的DNA片断带进了无鞭毛的沙门氏菌中,以至出现了使无鞭毛的菌长出鞭毛的怪事.这种现象叫“转导现象”.这一实验不仅再次证明,生物细胞中的DNA可以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而且表明,在实现这种转移的过程中,噬菌体是一种理想的运载工具. 既然DN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遗传物质,在自然界中又存在着DNA的转移和重组,并且还有噬菌体等充当基因的运载工具,那么,能不能设法把不同生物细胞中的DNA分子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切割,以获得我们需要的某些特定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某些基因片断,然后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让基因重新组合,通过一定的运载手段,把重组体重新送回到生物体细胞内,并使它的功能表达出来,从而突破远缘杂交的障碍,按照人们的意志改造生物、创造出新的品种呢? 如前所述,大肠杆菌是人类最熟悉的微生物之一.大肠杆菌细胞质中的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出入细胞较为容易.加之它结构简单,繁殖快,易于培养,所以大肠杆菌自然就成了基因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理想的操作工具.1969年,美国生物学家夏皮洛等人首先用生物学方法,从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片断上人工分离出了基因.三年之后,美国科学家科恩,首次把两个大肠杆菌的质粒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在体外让质粒中的DNA分子重新进行组合,然后再送回大肠杆菌中,使其成功地获得表达,从而第一次实现了基因操作. 自此以后,基因工程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取得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突破,宛如升起在科学上空的瑰丽明星,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基因操作突破种间壁垒,实现各种生物遗传性状的重组,基因工程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和各个产业部门.放眼未来,它在造福人类中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前景诱人,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奋斗努力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双螺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