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作文素材 以小见大高中1000字

细细翻来,“学校文明行为养成”中添加的一条令我感触颇深。“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对呀,在学习上我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刚入学时,由于贪玩,所以每每遇到难题,我总是马马虎虎对待,心想:不管对错,快点做完,就可以玩了,反正老师会讲评,根本不必自己思考!而自己对那些努力思考的同学不屑一顾:真蠢!看,我多聪明!日积月累,我养成了不爱动脑,遇到困难马虎对待的坏习惯。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自己成绩很差,而那些被我斥为“真蠢”的同学却一个个成绩优异。我不禁第一回认真思考起来:原因在哪儿?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老师、妈妈的教育,我才知道“遇事不动脑筋,无学习恒心”是我的最大的缺点。吃一堑,长一智。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看了一些书,了解了“童第周勤学苦练,发奋图强,最终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享誉海内外”,“李时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刻苦钻研,为中国的医学界留下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司马光抓紧时间,利用警枕苦于练习读书,长大中成为著名的史学家”……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正是告诉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气馁,只有持之以恒,努力想办法克服,才能有所成功”吗?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立志改正坏习惯,在妈妈的提醒下,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的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大家。如今,我懂事了,知道了更多的道理:“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勤奋”,而且也告诉我们“文明行为养成需要多思考,也需要多练习”。有些同学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就灰心、气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这是不好的。难道我深刻的教训还没有让你引以为戒吗?在此,我想以一个“曾经受过教训”的人的身份提醒那些还执迷不悟的同学:“醒来吧!别再重倒我的覆辙!”
文明行为养成的一点如此,以小见大,其他方面也要如此。
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依靠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沙发小小的塑料瓶
以小见大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板凳以小见大小时候,我们那个村总是遭洪水,我们村里的人便要我们学爬树。
我一开始不敢,后来小伙伴帮我壮胆,我便跟着爸爸学爬树去了。我跟着爸爸去爬树,爬着爬着,我似乎掌握了要领:身体要紧靠树,四肢为支点,一次最多松开两个支点。我便自己往上爬,大约到了房顶高度,我的手够不着树枝,爸爸见我不上不下,便催促我:“快啊,快爬呀!”我便奋力一跳,想抓住树枝,结果我摔在了房顶上。我放声大哭,爸爸下来了安慰我几句后,说:“儿子,要学会随机应变,改变方法。”我似懂非懂,站起来,再次尝试,到了我原来没有爬上去的地方,我的心像一只兔子似的,跳个不停。我也很紧张,生怕再掉下来。我便抱住树干拼命地向上爬,不一会,我成功了,我坐在树枝上,天上的白云,似乎在为我鼓掌;地上的房屋,似乎在为我欢呼。
现在,我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地方或一些难题,总会百般思索、想方设法攻克它。#4楼小小的塑料瓶
以小见大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5楼<>我很喜欢听《感恩的心》这首歌,平淡中略带伤感的旋律,让我重新审视生活、岁月的沧桑,不知疲倦,也不觉厌烦,反而生出丝丝默默温暖的感触。这是一首手语歌,听说---它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深处。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一天,下着大雨,天很晚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便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去找妈妈。她走了很远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摔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哭了很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她想: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自己吗?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下去,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被一种精神深深地萦绕着。是一种什么精神在鼓舞着我呢?是爱!当我呱呱落地起,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关怀着我呢?父母生养了我;老师们孜孜不倦地教导我;同学们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帮助我……虽然我不能完全的报答他们,但我没有忘记他们,一颗感恩之情永远在我心中。
不仅仅如此,人的一生中,人的一生中,以上所述只是从小的方面而言,若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工作和发展机会,许多人给我们提供了社会服务;再往更大的方面来说,大自然给我们阳光、空气、雨露、饮水、食物,大地让我们立足;即#6楼以小见大小时候,我们那个村总是遭洪水,我们村里的人便要我们学爬树。
我一开始不敢,后来小伙伴帮我壮胆,我便跟着爸爸学爬树去了。我跟着爸爸去爬树,爬着爬着,我似乎掌握了要领:身体要紧靠树,四肢为支点,一次最多松开两个支点。我便自己往上爬,大约到了房顶高度,我的手够不着树枝,爸爸见我不上不下,便催促我:“快啊,快爬呀!”我便奋力一跳,想抓住树枝,结果我摔在了房顶上。我放声大哭,爸爸下来了安慰我几句后,说:“儿子,要学会随机应变,改变方法。”我似懂非懂,站起来,再次尝试,到了我原来没有爬上去的地方,我的心像一只兔子似的,跳个不停。我也很紧张,生怕再掉下来。我便抱住树干拼命地向上爬,不一会,我成功了,我坐在树枝上,天上的白云,似乎在为我鼓掌;地上的房屋,似乎在为我欢呼。
现在,我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地方或一些难题,总会百般思索、想方设法攻克它。#7楼怎么写好作文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及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不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限”是决然跨不进去的。 二、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变化多一些。 三、巧选材精心选择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选材的要求是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批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崦实含表深刻意义的。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第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俄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五、勤修改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文章修改,一般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修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般来说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8楼2008四川卷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题目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解读 唱响主旋律
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刚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具体作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
写“坚强”,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
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以描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了。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輥?輯?訛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輥?輰?訛见解新颖;?輥?輱?訛材料新鲜;?輥?輲?訛构思新巧;?輥?輳?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輥?輴?訛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戊子岁,四月初八。以静其波,鸟兽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悲恸。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汶川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色山河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风景好,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兽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标题:内容:相关帖子推荐最新发布的帖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小见大的作文素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