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道路桩基础平面图图桩号怎么布置?

格式:doc&&&
贡献者:Yu8803
上传时间: 21:38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暂无相关文档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道路工程教学辅导一
道路工程教学辅导(文库整合版)(精)
道路工程教学辅导(文库整合版)(精)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3MB
所需积分:& 3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通知
兹批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自一九八七年五月一日起实行
原交通部一九七三年发布试行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有关设计文件
图表示例等同时废止
希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
我部公路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名称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公路养护
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
第1.0.2条公路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
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精心设计,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
第1.0.3条设计中必须贯彻勤俭建国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我国
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
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农田水利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和综合利用,使设计的工
程建设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第1.0.4条设计中必须充分进行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对难以取舍
、投资有较大影响的路线、大桥、隧道等方案,应以同等深度进行比较
第1.0.5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不得任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按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1.0.6条设计文件中工程定额的采用和概、预算的编制,应根据交通部现行
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
法》的规定办理
第1.0.7条一个建设项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设计时,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
应指定一个设计单位,协调统一文件的编制,编写总说明和汇编总概(预)算
第1.0.8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的公路勘
察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
第二章设计阶段
第2.0.1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
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
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
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第2.0.2条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初测资料编制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定测资料编制
两阶段设计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
三阶段设计时,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补充初测(或定测)资料编制;施
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和定测(或补充定测)资料编制
第2.0.3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
编制施工图预算
采用一阶段设计的,编制施工图预算
采用三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技术设计编制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编
制施工图预算
第三章初步设计
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第3.1.1条初步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
,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
明及图表资料。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准后,则为订购或调拨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
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控制建设项
目投资的依据
采用三阶段设计时,批准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第3.1.2条初步设计应
一、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初步确定路线位置
二、调查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土工、材料试验
三、调查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及运输情况
四、初步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和基本尺寸
五、初步拟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
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必要的调配
六、初步选定路面设计方案,拟定路面结构类型及尺寸
七、初步选定大中桥桥位及设计方案
八、初步确定小桥、涵洞、漫水桥及过水路面等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九、初步确定隧道位置及设计方案
十、初步选定路线与铁路、公路交叉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
十一、初步确定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
十二、初步确定沿线设施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
十三、初步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
十四、初步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
十五、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十六、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十七、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十八、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十九、编制设计概算。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第3.2.1条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一篇组成
第一篇总说明书
第二篇路线
第三篇路基、路面
第四篇桥梁、涵洞
第五篇隧道
第六篇路线交叉
第七篇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第八篇环境保护
第九篇筑路材料
第十篇施工方案
第十一篇设计概算
第一篇总说明书
一、路线地理位置图示出路线在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城镇、工矿区等的概
二、说明书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测设经过
4.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及城镇等
5.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6.占用土地,与城镇规划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情况
7.新技术采用情况
8.下一阶段需要进行实验、研究的项目
9.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当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和采纳
10.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1.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路线布设情况及方案比选的论证,列出比较结果并提出推荐方案
3.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三)路基、路面
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及依据
2.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成果
3.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的论证
4.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情况
5.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结构类型比选的论证
6.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四)桥梁、涵洞
1.桥涵设计标准采用情况
2.沿线桥涵分布情况
3.逐座说明大桥和复杂中桥的流域及河段特征,桥位处地质、水文情况,通航要求
,桥位方案比选,水文计算及孔径确定,桥型方案比选的论证,施工方案等
一般中桥可简要叙述或列表说明结构类型的选择、水文计算及孔径的确定
4.小桥涵结构类型的选择、孔径计算的依据,漫水挢、过水路面的设置理由
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设计原则及净空标准
2.逐处说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长度,设置理由,方案比选(包括隧道与明
线方案)的情况
3.逐处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情况,结构类型(包括衬砌类型)的确定
防、排水措施,抗震措施,通讯、消防设施,通风、照明设计以及300米以上隧道施工
方案的说明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六)路线交叉
1.逐处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平面位置、设置理由、交通量(现状、预测及分配
、设计标准、工程地质、布置形式、排水措施及方案比选等情况
2.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位置、设计标准、结构类型、排水措施以及方案比选等情况(
跨线桥相当于小桥的,可列表说明
3.主要平面交叉的位置、设计原则、采用形式及其比选情况
4.通道和人行天桥的设置原则、设计标准
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七)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1.分项说明安全设施(护栏、防眩、照明、防护网等)、服务设施(车站、加油站
、修理站、公共汽车停靠站、停车场、公用电话、休息区、服务区等)、管理设施(标志
、标线、信号、通讯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公路管理及养护用房等)的布置原则和
2.渡口码头的布置原则和方案
3.悬出路台、防雪走廊等其他工程的设置理由及设计原则
4.沿线水利设施迁、建理由及处理情况
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八)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设计的依据
2.工程建设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
3.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九)筑路材料
1.沿线筑路材料种类、质量、储量与运距的说明
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
3.有关采、购、运输等情况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施工力量和施工期限的安排
2.主要工程和控制工期的工程及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主要材料的供应,机具、设备的配备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一)设计概算
1.概算编制的原则、依据,编制范围和总概算额
2.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三、路线平、纵面缩图
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包括比较方案)起讫点、5公里(或10公里)标、控制点、
地形、主要城镇、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简明示出大中桥、隧道、主要
路线交叉、主要沿线设施等的位置和形式。比例尺用1:50000 ̄1:200000
平面缩图也可用象片略图绘制
纵断面缩图绘于平面缩图之下,简明示出主要地名、垭口、河流、大中桥、隧道及主
要路线交叉等的位置、名称与高程,分段注明地质概况。水平比例尺与平面缩图相同或与
其长度相适应,垂直比例尺用1:1000 ̄1:20000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附件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有关协议和纪要等抄件
第二篇路线
一、路线平面图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路线位置及里程桩号、断链、大型构造
物位置、水准点、平曲线要素以及县以上境界等。高等级公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下同)还应示出坐标网格、三角点、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示意及主要沿线设施的位置等
比例尺用1:2000,平原、微丘地区也可用1:5000
路线平面图也可用影象地图绘制
比较方案可与推荐方案合并绘在一张平面图上,也可分开绘制
二、路线纵断面图示出地面线、设计线、断链、竖曲线、坡度及坡长、变坡点高程
,大中桥和立体交叉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隧道的位置,以及影响路基设计的
地下水位等。高等级公路加绘小桥涵、通道、人行天桥等的位置。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
概况、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高等级公路尚应示出缓和曲线长度及其
参数)等。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0或1:500
比较方案的纵断面图应单独绘制
三、路线概略透视图对于高等级公路某些路段平面、纵面和横断面的配合需要检验
的,应绘制本图
四、工程地质平面图图中示出地层年代符号、岩土类型界限、地质构造、主要构造
物、村镇地名,路线、比较线、沿线不良地质地段及其里程桩号等。比例尺用1:100
00~1:200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比例尺为1:2000~1:0000的
工程地质平面图。除高等级公路外,其他等级公路也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平面
五、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图中示出高程、试坑、钻孔及地质构造等,下部各栏示出地
质概况、里程桩号等。水平比例尺用1:2000~1:200000,垂直比例尺相应
地用1:200~1:20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水平比例尺为1:2000~1
:10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为1:200~1:1000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除
高等级公路外,其他等级公路也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也可与路线纵断面图合并绘制
六、公路用地表
七、拆迁建筑物表
八、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
九、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
十、不良地质地段表
第三篇路基、路面
一、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二、路基特殊设计图
三、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四、取土、弃土表
五、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表(包括排水沟、截水沟、边沟、跌水、急流槽、渗沟、渗井
六、路基防护工程表(包括挡土墙、驳岸、护岸、护墙、防水堤坝和边坡加固等
七、路面表
八、路面结构方案图示出自然区划、设计参数,并分别示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的
路面结构与厚度,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第四篇桥梁、涵洞
一、沿线水系分布示意图
二、桥梁表(包括漫水桥
三、大中桥设计图
(一)桥位平面图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桥梁位置及调治构造物
、防护工程等。比例尺用1:500~1:2000。也可用影象地图或象片平面图绘制
。比较桥位与推荐桥位除相距过远者外,一般应绘在同一张图上
(二)桥位工程地质平面图地质特殊复杂的大桥应绘本图。比例尺用1:500~
1:2000.
(三)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水平比例尺用1:20
0~1:5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1:500。也可与桥型布置图合并
(四)桥型布置图绘出推荐桥型方案(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
或纵断面)、平面、横断面。示出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特征水位、冲刷深度、墩台基
础埋置深度、桥面纵坡等。当为弯桥或斜桥时,还应示出桥轴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
。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有比较方案时,可一并列在桥型比较方案图中)。比例尺用
1:200~1:2000
(五)桥型比较方案图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内容与桥型布置图相同,但除
弯桥或斜桥外,不绘平面。比例尺用1:200~1:2000
四、涵洞表
五、过水路面表
第五篇隧道
一、隧道表
二、隧道设计图
(一)隧道平面图示出地形、地质、洞身及洞口布置、里程桩号等。比例尺用1
500~1:5000
(二)隧道纵断面图示出里程桩号、高程、地质、围岩类别、无衬砌段、有衬砌段
及其衬砌形式和厚度等。水平比例尺用1:500~1:5000,垂直比例尺一般用1
:50~1:500,也可视具体情况选用较小比例尺
纵断面可绘在平面图的下方,也可分开绘制
(三)隧道横断面图绘出洞门和洞身横断面图。示出净空限界。列出主要工程、材
料数量。比例尺用1:50~1:500
(四)隧道方案比较图有比较方案时应绘制本图(包括平、纵、横面)。并列出各方
案的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比例尺一般用1:500~1:5000
第六篇路线交叉
一、互通式立体交叉表
二、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量分布图
(二)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参照路线平面图绘制。图中还应示出被交叉公路、匝
道、变速车道、跨线桥及其交角,注出排水和主要附属设施的位置。比例尺用1:500
~1:2000。并附布置形式方案比较表
(三)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和匝道的纵断面图,其
内容与路线纵断面图相同。水平比例尺用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0
(四)主线(或被交叉公路)跨线桥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布置图
(五)主线(或被交叉公路)跨线桥桥型比较方案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比
(六)匝道跨线桥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布置图
(七)匝道跨线桥桥型比较方案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比较方案图
三、分离式立体交叉表
四、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位平面图,并示出被交叉公
路或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里程桩号和平曲线要素等
(二)分离式立体交叉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布置图。有比较方案
时,应加绘比较方案图,内容及要求参照大中桥桥型比较方案图
当跨线桥属于小桥范围时,只列表,不绘设计图
五、通道、人行天桥表
六、通道一般布置图
七、人行天桥一般布置图
八、平面交叉表
九、平面交叉布置图复杂的平面交叉(如环形、渠化等)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
路线、被交叉公路或铁路、交通岛,注出里程桩号等。比例尺用1:200~1:200
十、管线交叉表
第七篇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一、安全设施表(包括护栏、防眩、照明、防护网等
二、安全设施一般布置图比例尺用1:500~1:2000
三、服务设施表(包括车站、加油站、修理站、公共汽车停靠站、停车场、公用电话
、休息区、服务区等
四、服务设施一般布置图比例尺用1:500~1:2000
五、管理设施表(包括标志、标线、信号、通讯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公路管
理及养护用房等
六、管理设施一般布置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七、渡口码头表
八、渡口码头平纵面布置图平面图比例尺用1:500~1:2000;纵断面水
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50~1:200
九、其他工程表(包括改移河道、悬出路台、防雪走廊以及线外灌溉涵洞、渡槽、水
渠等沿线水利设施的移动或迁建等
十、其他工程一般布置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第八篇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设施表(包括隔音墙、绿化等
二、环境保护工程布置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第九篇筑路材料
一、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二、主要材料试验资料表
三、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示出路线的里程桩号、大中桥、隧道、立体交叉、大
型挡土墙及两侧主要料场的相互位置,材料土路里程桩号及距离。大桥、隧道、互通式立
体交叉应各自分别计算运距;路面及其他构造物等可全线或分段计算平均运距,其中复杂
中桥和分离式立体交叉及大型挡土墙也可分别计算运距
第十篇施工方案
一、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安排表
二、工程概略进度图根据劳动力、施工期限、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方案进行概略安排
三、临时工程一览表
第十一篇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
办法》的规定编制。第三节独立工程与改建公路
第3.3.1条独立工程建设项目(如独立大桥)的初步设计文件参照第3.2.
1条的有关规定编制,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必要的图表
第3.3.2条改建公路的初步设计文件除参照第3.2.1条的规定编制外,尚
应增加下列内容
一、原有公路的历史和现状,现有交通量及其组成,适应情况及存在问题等的简要说
二、公路现状表,列出原有公路路基、路面现状和不符合改建技术标准路段的平曲线
半径、纵坡及坡长等
三、改建的设计原则和利用原有公路的情况
四、原有公路构造物现状、设计标准、修建年月、是否利用,应在有关图表内反映或
第四章技术设计
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第4.1.1条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对重大、复杂的技术
问题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能解决的问
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批准后则为编
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第4.1.2条技术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满足
下列相应的有关要求
一、对初步设计所定设计方案详细研究,进一步比选和修改
二、补充必要的地质、水文、气候、地震和地质钻探资料,以及土工、材料、结构试
三、提出科研试验成果、专题报告
四、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五、基本确定特殊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
六、基本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和尺寸
七、基本确定沿线路基取土及弃土位置,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必要的调配
八、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和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及尺寸
九、基本确定大中桥桥位及设计方案
十、基本确定小桥、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尺寸
十一、基本确定隧道位置及设计方案
十二、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
十三、基本确定沿线设施的位置及类型
十四、基本确定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方案
十五、计算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
十六、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十七、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十八、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
十九、编制修正概算。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第4.2.1条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独立工程建设项目如独立大桥)的技术
设计文件,应根据技术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以及工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参照第3.2.
1条和第5.2.1条有关规定编制,其深度介于两者之间
第4.2.2条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某些路段或特殊大桥、立体交叉、隧道等
的技术设计文件,除按第4.2.1条的规定编制外,还必须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说明书
和总概算加以修正
第五章施工图设计
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第5.1.1条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技术设
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
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
第5.1.2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的要求
,拟定修建原则,确定设计方案和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
,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审批的要求,适应施工的需要
第5.1.3条施工图设计应
一、确定路线具体位置
二、确定路基超高、加宽,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确定取土、弃土的位置
三、确定路基特殊设计的结构类型及尺寸
四、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的结构类型及尺寸
五、确定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及尺寸
六、确定大中桥的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结构设计图;确定
小桥、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等的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
图,特殊设计的应绘制特殊设计详图
七、确定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式和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八、确定路线交叉形式、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及必要的设计详图
九、确定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十、落实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及运距
十一、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位置、类型及数量、绘制必要的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十二、计算各项工程数量,确定征用土地、拆迁建筑物以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
十三、提出施工组织计划
十四、提出劳动力数量,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规格及数量
十五、编制施工图预算。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第5.2.1条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一篇组成
第一篇总说明书
第二篇路线
第三篇路基、路面
第四篇桥梁、涵洞
第五篇隧道
第六篇路线交叉
第七篇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第八篇环境保护
第九篇筑路材料
第十篇施工组织计划
第十一篇施工图预算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与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基本相同
,但总说明及分篇说明应参照本办法第3.2.1条有关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内容编写并补
充必要的比较方案图表资料,报送审批的设计文件可免报结构设计图和设计详图
第一篇总说明书
一、说明书
(一)扼要说明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二)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城镇及工程概况
(三)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四)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五)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对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拟
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如有变更时,应说明其变更理由或依据
(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
(七)施工图预算与批准的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的比较情况
(八)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
二、路线平纵面缩图与初步设计要求相同,但不绘路线比较方案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四、附件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有关指示、协议和纪要等抄件
第二篇路线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的说明
(三)施工注意事项
二、路线平面图绘出地形、地物,示出路线(标出里程桩号、断链、平曲线的要素
及主要桩位)、水准点、大中桥、路线交叉(注明形式及结构类型)、隧道、主要沿线设
施(高等级公路绘在平面设计图内)的位置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比例尺用1:2000
平原微丘地区也可用1:5000
高等级公路尚应示出坐标网格、导线点,列出导线点、交点坐标表
高等级公路应另增绘平面设计图。绘出地形、地物,示出坐标网格、路线位置、里程
桩号、桥涵、隧道、路线交叉、沿线排水系统、主要沿线设施的布置等。路线位置应标出
中心线、中央分隔带、路基边线、坡脚(或坡顶)线以及曲线主要桩位。比例尺用1:1
000或1:2000
三、路线纵断面图示出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注出桥涵、隧道
、路线交叉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水准点编号、位置和高程以及断链、设计
洪水位,影响路基设计的地下水位等。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
:200或1:500。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及坡长
、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里程桩号等
高等级公路水平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1
00或1:200。下部栏目中应增加超高过渡方式一栏
四、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五、逐桩坐标表*,用于高等级公路
六、用地、树木及青苗补偿表
七、拆迁建筑物表
八、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
九、砍树挖根数量表
十、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十一、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十二、总量程及断链桩号表
十三、水准点表*
十四、路线固定表*
十五、纸上移线图*在编制三、四级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时,如发现路线有局部修
改需作纸上移线的始绘本图
十六、公路用地图示出路线用地界线(变宽点处注明前后用地宽度及里程桩号
土地类别及其分界线,土地所属县、乡等。高等级公路在用地范围以外还应标出建筑红线
。比例尺用1:500~1:2000。本图单独成册,只送建设单位
第三篇路基、路面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
(三)路基设计(包括特殊设计)说明
(四)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五)路面设计(包括行车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慢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路缘
带、硬路肩等)、路肩加固形式的说明
(六)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七)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路基设计表*
三、公路断面高程设计表*用于高等级公路
四、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包括加宽、超高形式图)图中应注出用地界,绿化、护栏、
防护网的位置,路堤和路堑边坡等。比例尺用1:100或1:200
五、路基横断面图*绘出所有整桩、加桩的横断面,包括边坡、边沟、开挖台阶、
视距台等。注出用地界。挡土墙、驳岸、护坡、护脚均可绘在本图上,并注明其起讫桩号
、圬工种类及断面尺寸(另绘防护工程设计图的,只注明起讫桩号)。比例尺一般用1
六、超高方式图用于高等级公路
七、中央分隔带设计图中间带、路缘石应绘制大样图
八、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图
九、路基特殊设计图示出地质、各种防护设施及构造物布置的大样图。比例尺用1
:100~1:500。必要时应加绘比例尺为1:200~1:2000的平面图及水
平比例尺为1:200~1:2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为1:20~1:200的纵
十、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包括调配)*
十一、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十二、取土坑及弃土堆一览表
十三、取土坑纵横断面图※
十四、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数量表
十五、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布置图路基路面排水困难地段应绘制本图。比较尺根据需
十六、路基路面排水一般结构设计图包括排水沟、截水沟、边沟、跌水、急流槽、
渗沟、渗井、盲沟等。比例尺用1:50~1:500
十七、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包括挡土墙、护坡、护墙、丁坝等。比例尺用1:50
~1:500。简单的防护工程可绘在路基横断面图上,不另绘图
十八、路面工程数量表(包括行车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慢行车道、紧急停车带
、路缘带、硬路肩、路面加宽、路肩加固、路缘石以及拦水缘石等
十九、路面结构图绘出行车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慢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路
缘带、硬路肩等的路面结构层次、材料种类及其厚度,路肩加固种类及其宽度、厚度。注
明路基、路面宽度,路面、路肩横向坡度,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编以代号
二十、平曲线上路面加宽表※
第四篇桥梁、涵洞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大中桥桥位、桥型及墩台基础埋置深度等的修正以及大桥和特殊设计的中桥的
结构设计说明
(三)一般中桥、小桥、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设计说明
(四)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桥梁工程数量表(包括漫水桥
三、大中桥设计图
(一)桥位平面图要求与初步设计同,但一般中桥亦应绘制
(二)桥型布置图包括立面(或纵断面)、平面、横断面。绘出河床断面、地质分
界线、特征水位、冲刷深度、墩台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桥面纵坡以及各部尺寸和高程
弯桥或斜桥尚应示出桥轴半径、流向、斜交角度。比例尺用1:200~1:2000
(三)结构设计图包括上下部结构、基础及其他细部结构设计。比例尺用1:50
~1:200,细部结构用1:5~1:50。当采用标准图时,本图可不绘制,但应在
桥型布置图中注明所采用图纸的名称及编号
(四)调治构造物设计图绘出平面、横断面,必要时增绘立面。比例尺用1:50
~1:500
四、小桥设计图
(一)布置图包括立面(或纵断面)、平面、横断面。绘出河床断面,注明水位
地质概况、各部尺寸和高程。比例尺用1:50~1:200
(二)结构设计图一般采用标准图。在布置图内注明标准图的名称及编号,不再绘
结构设计图。特殊设计的,应绘结构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00
五、涵洞工程数量表
六、涵洞设计图※
(一)布置图绘出设置涵洞处原地面线及涵洞纵向面置,斜涵尚应绘出平面和进出
口的立面。图内注明地基土质情况,各部尺寸和高程。比例尺用1:50~1:200
(二)结构设计图一般采用标准图。在布置图内注明标准图的名称及编号,不再绘
结构设计图。特殊设计的(包括进出口式样特殊或铺砌复杂的),应绘结构设计图。比例
尺用1:50~1:200
七、过水路面工程数量表
八、过水路面设计图包括立面(或纵断面)、平面、横断面。比例尺用1:50~
1:500。对于混合式过水路面中的涵洞,应注明所采用标准图的名称及编号,可不另
第五篇隧道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隧道设计(包括衬砌类型,防、排水及抗震措施,通讯、消防设施,通风、照
明及特殊结构设计等)的说明
(三)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隧道工程数量表
三、隧道设计图
(一)隧道平面图要求与初步设计同
(二)隧道纵断面图要求与初步设计同
(三)隧道横断面图要求与初步设计同
(四)隧道结构设计详图包括洞门、洞身及衬砌、路面、通讯、通风、照明、防水
、排水及消防设施等。比例尺用1:5~1:200
第六篇路线交叉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路线交叉(包括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人行天桥、通道、平面交
叉及管线交叉)设计说明
(三)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三、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互通式立体叉平面图参照路线平面图绘制。绘出被交叉公路、匝道、变速车
道、跨线桥及其交角。示出标志、护栏、防护网、管线及排水设施等的位置。比例尺用1
:100或1:2000,根据需要绘制必要的设计详图
(二)互通式立体交叉线位图示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匝道、变速车道、平曲线要
素等。列出交点、平曲线控制点坐标表。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根据需
要绘制必要的设计详图
(三)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包括主线、被交叉公路、匝道的纵断面。示出高程
、地面线、设计线,注出桥涵位置、桥梁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水准点位置及其编号和
高程、影响路基设计的地下水位。图的下部列出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及坡长、路拱
形式、竖曲线要素(包括变坡点高程及其桩号)、直线及平曲线、超高形式、里程桩号等
栏目。水平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100或1
:200。图的上方绘出路拱形式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四)主线、被交叉公路及匝道横断面图参照本条第三篇中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
基横断面图及路面结构图绘制,并标出管线及排水设施的位置等。比例尺用1:100~
1:200,根据需要绘制必要的设计详图
(五)主线及匝道跨线桥桥型布置图参照本条第四篇内桥型布置图的有关内容绘制
(六)主线及匝道跨线桥结构设计图参照本条第四篇内桥梁结构设计图的有关规定
(七)管线设计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八)附属设施设计图示出各项设施(包括挡土墙、阶梯、灯柱、灯具、绿化等
的位置、形式,并视需要绘制设计详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四、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五、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参照大中桥桥位平面图绘制,并示出主线、被交叉公
路和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里程桩号和平曲线要素,护栏、防护网、管线及排水设施的
位置等。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二)分离式立体交叉布置图绘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和铁路、跨线桥及其他附属构
造物的平面布置,标出主线设计高程,跨线桥的跨径及长度。示出被交叉公路和铁路的立
面及其相应的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及坡长、竖曲线要素、直线及平曲线
、地下水位、管线及排水设施的位置等。比例尺用1:200~1:2000
(三)分离式立体交叉结构设计图跨线桥参照本条第四篇内桥梁结构设计图的有关
规定绘制。当引道内有挡土墙、涵洞等其他构造物时,还应绘出设计图※
六、人行天桥工程数量表
七、人行天桥设计图参照本条第四篇内桥梁设计图的有关规定绘制
八、通道工程数量表
九、通道设计图
(一)通道布置图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示出地质断面、地下水位等。比例
尺用1:50~1:200
(二)通道结构设计图※参照本务第四篇内小桥涵结构设计图的规定绘制
十、平面交叉工程数量表
十一、平面交叉设计图
(一)平面交叉布置图绘出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公路和铁路、交通岛。注出
里程桩号、水准点位置及其编号和高程、管线及排水设施等的位置。比例尺用1:500
~1:2000
(二)平面交叉设计详图包括环形和渠化交叉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平面设计
图比例尺用1:500~1:2000;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
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50~1:200;横断面图比例尺用1:100~1:2
十二、管线交叉工程数量表
十三、管线交叉设计图管线交叉需修建人工构造物时应绘本图。比例尺用1:50
~1:200,细部结构用1:5~1:50
第七篇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沿线设施设计说明
(三)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安全设施数量表(包括护栏、防护网、照明等
三、安全设施设计图绘出布置图和设计详图。布置图比例尺用1:500~1:2
000,设计详图比例尺用1:5~1:200
四、服务设施数量表(包括车站、修理站、加油站、公共汽车停靠站、停车场、公
用电话和休息区等
五、服务设施设计图绘出布置图和设计详图。布置图包括服务设施联络线的位置和
平曲线要素等,比例尺用1:500~1:2000;设计详图比例尺用1:5~1:2
六、管理设施数量表(包括标志、标线、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信号、通讯
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公路管理及养护用房屋等
七、管理设施设计图绘出布置图和设计详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八、渡口码头数量表
九、渡口码头设计图包括渡口码头平面、引道纵断面及有关结构详图,示出河流、
停车场的位置,注明水位及结构各部尺寸。平面图比例尺用1:500~1:2000
码头引道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5
0~1:200;结构详图比例尺用1:5~1:200
十、其他工程数量表(包括改移河道、悬出路台、防雪走廊以及线外灌溉涵洞、渡槽
、水渠等沿线水利设施的移动或修建等
十一、其他工程设计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第八篇环境保护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路线位置、路基填挖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的说明
(三)环境保护设计及措施的说明
(四)施工注意事项
二、环境保护工程数量表(包括隔音墙、绿化等
三、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图绘出布置图和设计详图。布置图比例尺用1:500~1
:2000,设计详图比例尺用1:5~1:200
第九章筑路材料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及采运条件的说明
(三)大型料场及带形料场的说明
二、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三、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要求与初步设计同,但一般料场亦应示出
第十篇施工组织计划
(一)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二)施工组织、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及措施
(三)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具的使用安排
(四)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五)对缺水、风沙、高原、严寒等地区以及冬季、雨季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六)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如拆迁、用地,修建便道、便桥、临时房屋,架设临
时电力、电讯设施等
二、工程进度图(包括劳动力计划安排
三、主要材料计划表(包括型号、规格及数量
四、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表
五、临时工程表(包括通往工地、料场、仓库等的便道、便桥以及电力、电讯设施
六、重点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图绘出仓库、工棚、便道、便桥、运输路线、构件预制
场地、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拌和场地、材料堆放场地等工程和生活设施的位置
七、重点工程施工进度图
第十一篇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
制办法》的规定编制。第三节独立工程与改建公路
第5.3.1条独立工程建设项目(如独立大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第
5.2.1条规定的有关内容编制,并视需要增加必要的图表
第5.3.2条改建公路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除参照第5.2.1条的规定办理外、
尚应增加下列内容
一、说明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
二、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表
三、原有路基、路面、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加固、加宽、接长等,应在有关图
表中反映或说明
第六章其他
第6.0.1条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幅面尺寸应采用297×420毫米(横式
也可采用210×297毫米(立式)。设计文件应装订成册,每册不宜过厚或过薄,以
便于保管和使用
各种设计图纸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用297×420毫米。必要时可增大幅面,其尺寸
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送审的图纸应按297×420毫米折叠,也
可按210×297毫米折叠;交付施工的图纸可不折叠
第6.0.2条设计文件每册封面上一般应列出公路路段或独立工程名称(或工程
代号)及里程全长、设计阶段及设计文件名称、册数、测设单位名称等
设计文件每册扉页的内容应包括公路路段或独立工程名称(或工程代号)及里程全长
、设计阶段及设计文件名称、册篇组成、各级负责人签署、参加测设人员姓名及职务、勘
察设计证书等级及编号、设计文件编制年月
设计文件每册应有目录
设计文件中的图表均应经设计人员签署
第6.0.3条路线平纵面缩图、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等的起讫方向均应从
左到右,里程桩号由小到大
第6.0.4条设计文件中的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公路工程名词应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名词术语》及有关技术规范、规
程所规定的名词,无规定的可采用习惯使用的名词
第6.0.5条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应在施工前交付施工单位,必要时经设计、施
工部门协商,也可在施工时分批、分期交付
第6.0.6条所有勘测记录和地质、材料、水文、地震、调查、试验资料,设计
计算及工程数量计算资料,均不附入文件中,但应整理归档备查
第6.0.7条本办法所提出的各阶段设计图表的式样,按照交通部公路局颁布的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办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
况对图表及其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增减
第6.0.8条设计文件报送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的份数为:两阶段(或三阶段
初步设计10份,技术设计10份,施工图设计8份;一阶段施工图设计14份。与国防
有关的大中型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增报2份,小型项目的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增
报1份。如有关部门需要增加份数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第6.0.9条设计文件所用符号规定如表
设计文件用符号
表6.0.9
--------------------------------------
|国家标准或|汉语|
中文意义|国际通用|拼音|备注
|(下角标为汉|字母|
|语拼音字母)||
------------|------|---|--------------
交点||JD|(交点
------------|------|---|--------------
转点||ZD|(转点
------------|------|---|--------------
导线点||DD|(导点
------------|------|---|--------------
圆曲线起点||ZY|(直圆
------------|------|---|--------------
圆曲线中点||QZ|(曲中
------------|------|---|--------------
圆曲线终点||YZ|(圆直
------------|------|---|--------------
公切点||GQ|(公切
------------|------|---|--------------
第一缓和曲线起点||ZH|(直缓
------------|------|---|--------------
第一缓和曲线终点||HY|(缓圆
------------|------|---|--------------
第二缓和曲线终点||YH|(圆缓
------------|------|---|--------------
第二缓和曲线起点||HZ|(缓直
------------|------|---|--------------
变坡点||SJD|(竖交点
------------|------|---|--------------
竖曲线起点||SZY|(竖直圆
------------|------|---|--------------
竖曲线终点||SYZ|(竖圆直
------------|------|---|--------------
竖曲线公切点||SGQ|(竖公切
------------|------|---|--------------
比较线标记|A、B、C…||冠在比较线桩号前
------------|------|---|--------------
改线、局部改移、量距差错||G|以拼音字母(改)冠在桩号前
改正|||
--------------------------------------
设计文件用符号
续表6.0.9
-------------------------------
|国家标准或|汉语|
中文意义|国际通用|拼音|备注
|(下角标为汉|字母|
|语拼音字母)||
------------|------|---|-------
公里标|K||
------------|------|---|-------
转角|А||
------------|------|---|-------
左转角|А2||
------------|------|---|-------
右转角|АY||
------------|------|---|-------
偏角|△||
------------|------|---|-------
缓和曲线角|Β||
------------|------|---|-------
缓和曲线参数|А||
------------|------|---|-------
曲线半径|R||
------------|------|---|-------
曲线长(包括缓和曲线长)|L||
------------|------|---|-------
圆曲线长||LY|(L圆
------------|------|---|-------
缓和曲线长|L||
------------|------|---|-------
切线长(包括设置缓和曲线|T||
所增切线长)|||
------------|------|---|-------
外距(包括设置缓和曲线所|E||
增外距长)|||
------------|------|---|-------
校正值(包括设置缓和曲线||J|(校
所引起的变动)|||
------------|------|---|-------
超高值|H.||
------------|------|---|-------
超高缓和长度|L.||
------------|------|---|-------
加宽线和长度|LJ||
-------------------------------
设计文件用符号
续表6.0.9
---------------------------------
|国家标准或|汉语|
中文意义|国际通用|拼音|备注
|(下角标为汉|字母|
|语拼音字母)||
------------|------|---|---------
中央分隔带护栏||HL.|(护栏中
------------|------|---|---------
路侧护栏||HL.|(护栏侧
------------|------|---|---------
中央分隔带轮廓标||LB.|(轮标中
------------|------|---|---------
路侧轮廓标||LB.|(轮标侧
------------|------|---|---------
防护网||HW|(护网
------------|------|---|---------
混凝土导流块||HD|(混导
------------|------|---|---------
横座标|X||
------------|------|---|---------
校纵座|Y||
------------|------|---|---------
方位角|Θ||
------------|------|---|---------
计算方位角|ΘJ||
------------|------|---|---------
方向角|Φ||
------------|------|---|---------
计算方位角|ΦJ||
------------|------|---|---------
水准点|BM||
------------|------|---|---------
高程|EL||ELEVATION
------------|------|---|---------
路基宽度|B||
------------|------|---|---------
路面宽度|B||
------------|------|---|---------
路基加宽度|BJ||
---------------------------------
设计文件用符号
续表6.0.9
------------------------------
|国家标准或|汉语|
中文意义|国际通用|拼音|备注
|(下角标为汉|字母|
|语拼音字母)||
-----------|------|---|-------
路面加宽度|BJ||
-----------|------|---|-------
流量|Q,Q||
-----------|------|---|-------
流速|V||
-----------|------|---|-------
设计洪水位||SW|(设位
-----------|------|---|-------
历年最高洪水位||GW|(高位
-----------|------|---|-------
多年平均洪水位||PW|(平位
-----------|------|---|-------
历史最高流冰水位||BW|(冰位
-----------|------|---|-------
历史最高潮水位||CW|(潮位
-----------|------|---|-------
通航水位||HW|(航位
-----------|------|---|-------
普通水位||TW|(通位
-----------|------|---|-------
测量时水位||LW|(量位
-----------|------|---|-------
地下水位||DW|(地位
-----------|------|---|-------
东|E||
-----------|------|---|-------
南|S||
-----------||---|-------
西|W||
-----------|------|---|-------
北|N||
-----------|------|---|-------
左||Z|(左
------------------------------
设计文件用符号
续表6.0.9
------------------------------
|国家标准或|汉语|
中文意义|国际通用|拼音|备注
|(下角标为汉|字母|
|语拼音字母)||
-----------|------|---|-------
右||Y|(右
-----------|------|---|-------
面积|A||
-----------|------|---|-------
填高||T|(填
-----------|------|---|-------
挖深||W|(挖
-----------|------|---|-------
填面积|AT||
-----------|------|---|-------
挖面积|AW||
-----------|------|---|-------
体积|V||
-----------|------|---|-------
长|L,L||
-----------|------|---|-------
宽|B,B||
-----------|------|---|-------
高|H,H||
-----------|------|---|-------
厚|D,Σ||
-----------|------|---|-------
直径|D,Φ||
-----------|------|---|-------
半径|R,R||
-----------|------|---|-------
初步设计标记||C|(初
-----------|------|---|-------
施工图设计标记||S|(施
-----------|------|---|-------
技术设计标记||J|(技
------------------------------
注:桥涵设计图纸用符号可参照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免费法律咨询
内容:问题越清楚,回答越精确!详细描述会得到律师更针对性的回复!
温馨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法律问题,请点此发布或或,法律在线律师快速解决您身边的法律问题!
法律在线&&北京法扬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工平面图布置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