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科肥棉花播种出苗期图为什么没有其它肥好

辣木苗期施肥效应和营养诊断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硕士论文
辣木苗期施肥效应和营养诊断研究
【摘要】: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多年生速生小乔木。辣木全株均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随着目前各地辣木产业化人工栽培基地的兴建,如何通过有效地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来提高辣木的产量和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外对于辣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和药用价值以及有效成分的的开发利用上,而对辣木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较少,对于辣木人工林现在国内外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施肥是人工林培育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国内外长期以来缺乏对辣木人工林施肥方面的系统研究,目前还难以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本文在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通过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设计和三元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对辣木进行施肥效应研究,初步研究了氮、磷、钾肥对辣木生长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合DRIS营养诊断,给出了推荐施肥量,可为辣木生产中的科学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1.辣木不同盆栽基质试验表明,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不同配比燥红土、泥炭和珍珠岩所组成的基质对辣木生长影响不大。经过LSD多重比较,各处理间在株高、地径、叶鲜重、茎鲜重以及根鲜重在α=0.05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判断,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辣木的株高、地径、鲜叶产量、鲜茎产量以及鲜根产量不受或是较少受土壤透水透气性的影响。
2.辣木不同盆栽施肥试验表明: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木的株高、地径、鲜叶产量、生物量积累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钾对辣木的株高及地径的影响作用大小为:K
N。氮、磷、钾对辣木生物量和鲜叶产量的增产效果大小依次为:K
P。氮、磷均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辣木根冠比,促进辣木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的积累,钾肥对根冠比的影响较小,说明钾肥对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较为均衡。由肥底对株高及地径的的影响可以看出,氮磷同施对辣木株高及地茎的促进效果较好,磷钾及氮钾同施对提高辣木的株高和地径效果不大,说明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之间的施肥配比对于辣木的生长来说较为重要。结合空白对照、肥底处理以及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处理下的辣木生长情况来看,在满足一定氮磷配比施肥量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可以有效增加辣木的产量。
3.不同氮、磷、钾的施用量对辣木叶片中的特定生理、生化物质的含量影响是不同的。有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用氮肥和磷肥均可以显著地促进辣木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的增加,钾肥对其含量的影响较小。磷肥可以有效地增加辣木叶片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有利于增强辣木的的抗旱和抗逆性;钾肥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可以显著增强辣木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施用就可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氮、磷、钾对辣木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的促进作用大小为:K
N。钾肥可以有效地增加辣木叶片中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含量,在生产中可以根据辣木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适当施用钾肥,起到提升产品品质的作用。
4.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条件下,对当年生盆栽辣木苗(9月)生物量进行施肥量和产量之间的效应函数拟合,可以得到辣木生物量(Y)和肥料施用量(X1、X2、X3分别为氮、磷、钾的施用量)之间的肥料效应函数:Y1=31.98+54.15X1+48.69X2+84X3-40.22X12-29.42X22-3.45X32+23.75X1X2-29.91X1X3-40.45X2X3,方程经过方差分析和回归显著性检验,证明方程回归拟合度较好,以此模型进行决策和预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由此方程可以求得达到最大生物量163.31g/pot时的相应施肥量为:XN=1.1g/pot XP=1.1g/pot XK=1.0g
5.由DRIS营养诊断可知,辣木叶片中N/P的值在7.2之间时,氮与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在N/P值8.0之间时,氮处于稍偏高而磷处于稍偏低状态;N/P值在7.6之间时磷偏高而氮偏低,当N/P比值小于7.6068时,表明磷过量而氮缺乏。同样,当K/P的值在3.6之间时,表明磷和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当K/P值在4.8之间时,钾处于稍偏高而磷处于稍偏低的状态;当K/P值在3.4之间时,表明磷过量而钾不足。当N/K的值在2.3之间时,表明氮与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N/K值在2.1之间时,表明氮稍偏高而钾稍偏低;当N/K值在2.5之间时,表明钾稍偏高而氮稍偏低。
6.根据施肥效应函数和DRIS营养诊断结果,供试土壤条件下辣木推荐施肥量为N-P-K=1.1-1.1-1.0g/pot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S792.99【目录】:
Abstract7-14
第一章 绪论14-27
1.1 引言14-15
1.1.1 研究背景14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5-25
1.2.1 辣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15
1.2.2 辣木的开发利用15-17
1.2.2.1 辣木的营养价值15-16
1.2.2.2 辣木的药用价值16
1.2.2.3 辣木的其他用途16-17
1.2.3 林木施肥研究进展17-19
1.2.4 植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19-22
1.2.5 氮、磷、钾对果蔬品质的影响22-24
1.2.6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4-25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25-26
1.3.1 研究目标25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25-26
1.3.2.1 不同配比的珍珠岩、泥炭、燥红土基质对苗期辣木生长的影响25
1.3.2.2 氮、磷、钾及其不同水平处理组合对辣木株高、地径、主根长、以及冠幅等影响25
1.3.2.3 氮、磷、钾对于苗期辣木的鲜叶产量、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影响25
1.3.2.4 氮、磷、钾对苗期辣木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维生素C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25
1.3.2.5 通过产量分析和植物组织成分分析建立苗期辣木DRIS 营养诊断体系25-26
1.4 研究技术路线26-27
第二章 辣木苗期施肥效应研究27-48
2.1 材料和方法27-28
2.1.1 试验材料27
2.1.2 试验设计27-28
2.2 调查取样与分析测定28-30
2.2.1 辣木的生长指标测定28
2.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28-30
2.3 结果与分析30-39
2.3.1 栽培基质对辣木生长的影响30
2.3.2 氮、磷、钾单因素试验对辣木生长的影响30-33
2.3.3 氮、磷、钾对辣木生物量和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33-36
2.3.4 磷、钾单因素试验对辣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6-39
2.4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苗期辣木生长的影响39-46
2.4.1 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对辣木鲜叶产量的影响41-43
2.4.2 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对辣木生物重的影响43-46
2.5 小结46-48
2.5.1 不同栽培基质对辣木生长的影响46-47
2.5.2 氮、磷、钾单因素试验对辣木生长的影响47
2.5.3 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对辣木生长的影响47-48
第三章 辣木苗期DRIS 营养诊断研究48-55
3.1 试验材料48
3.2 试验方法48-49
3.3 结果和分析49-54
3.3.1 DRIS 营养诊断图解法49-52
3.3.2 DRIS 营养诊断指数法52-54
3.4 小结54-55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55-58
4.1 结论55-56
4.2 讨论56-58
4.2.1 辣木的施肥效应研究56-57
4.2.2 辣木苗期的 DRIS 营养诊断57-58
参考文献58-62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62-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闫晓明,何传龙,陶龙红,张红,宋学芬,张祥明,吴清鹄;[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吴家胜,张往祥,曹福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张克建;;[J];桉树科技;2000年02期
丁平海,郗荣庭,张玉星,王国英,魏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耿增超,张立新,赵二龙,张朝阳,陈永欣;[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8期
张名福,李健,吕佳敏,赵木松,黎忠;[J];福建果树;2000年01期
范少辉,俞新妥,钟安良;[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郑家基,刘星辉,陈雪金,余德生,叶垂扬;[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6年04期
程湘东,黄秋林,成映波,肖兰异,郑朝耀,梅金斌,李余庆;[J];中国柑桔;1994年02期
李强;章建新;甘玉柱;;[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红侠,耿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胡春梅,王秀峰;[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隋娜,李萌,田纪春,孟庆伟,赵世杰;[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孟庆华;李根英;王吉光;王刚;张延亮;;[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费素娥;王秀峰;刘吉刚;;[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马方放;杨洪强;;[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葛晓轩;孟庆华;李根英;;[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于明礼;孙丽萍;;[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郭淼;张廷婷;高建强;崔德才;;[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徐小明;徐坤;于芹;;[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宇;黄志明;叶美兰;吴锦程;;[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傅明连;林素英;蔡丽琴;黄志明;吴锦程;;[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婷婷;张秀新;吕英民;;[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王磊;卓丽环;李瑞发;;[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王承亮;冯文英;曹瀛戈;苏振华;徐明;张升友;张羽;;[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谭新;方热军;;[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赵会杰;付晓记;张秀月;赵一丹;陈新建;刘华山;孟凡庭;刘卫群;;[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朱永波;张仁和;卜令铎;韩苗苗;薛吉全;;[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艳霞;刘正辉;李刚华;王强盛;王绍华;丁艳锋;;[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贺学勤;马黛;蒙美莲;;[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庆莲;[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毕明娟;[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俊忠;[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贺春燕;[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张顺恒;[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王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盖玉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石媛媛;[D];浙江大学;2011年
邵咏妮;[D];浙江大学;2010年
何小勇;[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志勇;[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庆富;[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高梅;[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秀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关西贞;[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慧;[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高春华;[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窦宏伟;[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曹玉翠;[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陈宝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俞飞飞,丁增成,程华平,孙其宝;[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温树英;[J];北方果树;1993年01期
马正谭;[J];北方园艺;1994年01期
林桂荣,郭泳,付亚文,杨铨珍;[J];北方园艺;1995年02期
刘勇,陈艳,张志毅,李新国;[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王力,邵明安,侯庆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孙时轩,张振江,孙小丽,袁玉欣,王文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丁平海;郗荣庭;王彦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武占会,申书兴,王惠英,陈雪平,王利平,张玉梅;[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骆进仁,丁连生;[J];草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鲲;[D];中南林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兴惠;;[J];云南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董小英;唐胜球;;[J];广东饲料;2008年09期
吴伟坚;[J];生态学杂志;2002年01期
吴伟坚,高泽正;[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4期
郭凌毓;邱俊毅;;[J];福建热作科技;2007年01期
王成聪;陈恒彬;李乌金;周群;;[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年04期
刘昌芬,伍英,龙继明;[J];热带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刘永红,李会珍;[J];福建热作科技;2004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春香;陈锦明;;[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徐永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姚其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宿爱芝;[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张婧;[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魏静;[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赵翠翠;[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张亚磊;[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销售一部:刘明&& &
销售二部:徐平&&&&
销售三部:张云&& &
销售四部:唐春莲& &
销售五部:王世超&
销售六部:张马敬&
农业部发布夏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随着夏收进入高潮,夏种、夏管已经提上日程。为加强对夏季主要作物的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于日前发布了《2012年夏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是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根据夏季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的。它针对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双季晚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北方马铃薯以及香蕉、蔬菜等夏季主要作物分类提出了施肥原则,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不同作物的种植模式和目标产量,分区域、分品种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数量、比例及注意事项。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建议,各地要围绕“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三大目标,坚持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将科学施肥与地力培肥相结合,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与机械化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推广深松耕、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等技术,合理运筹肥水管理,指导农民逐步实现施肥数量准确、施肥结构合理、施肥时期适宜、施肥方法得当,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 北京天创金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技术设备为核心的公司,如、,等先进设备,我公司一直都秉承“质量为先、诚信服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为农业农村工作者提供更优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开放、创新、包容的天创金农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号召、为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基科肥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 农资招商 | 【www.ok123.tv】
中基科肥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
郑州中基科肥生物肥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国家转基因研究院基因肥料项目部,是中国第一家转基因肥料工厂。工程总投资7600万元(一期工程),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扶持项目。郑州市政府支持企业。
&&& 中基科肥生物肥业公司专注于生物生命肥的持续研发、推广、应用。生产设备全部采用荷兰原装进口高封闭无菌化车间,世界一流水平的铵化爆气发酵生产工艺,公司建成9双回道半成品翻孢池,同时可容纳8千吨本成品,生产工艺过程均在28天以上。基本生物菌采用试热性测孢霉菌,原材料采用河南中酒集团、郑州泰达尔制药集团、河南食用油生产总公司的下脚料,富含氨基酸。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经过小转基因化成植物可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
&&& 中基科肥出厂每袋肥料,均采用终身防伪包装,无可复制性。中基科肥的肥效性能经过农业部农科院17名土壤肥料专家鉴定为:具有中国土壤肥最高科技水平,可引领肥料业的发展方向。中基科肥的肥料施用后,可逐步改善土壤环境,经过惰杆孢兰菌释放对土壤的铵化,可以将连年不能吸收利用的氮磷钾养分通过小基因转化重新激活,从而促进作物对土壤中的N、P、K中微量元素的转化吸收。施用中基科肥,一年后土壤不会出现板结,作物可摆脱对化学肥料的依赖,从而有效补充有机质、微量元素、中量元素,粮食作物能大大提高千粒重,瓜果蔬菜可以提高含糖量及VC,产量整体增加15%以上。
&&& 郑州中基科肥肥业犹如一列充满动力的高速列车,即将驶进能实现人生梦想的富豪之门,机会有限,车门只为有超前眼光之士打开。让我们共同乘驾这列财富之车,去实现人生价值吧!
加盟中基科肥资源共享!
产品信息:15条
求购信息:18条
访客留言:共0条
公司已被关注:4020次
公司名称:中基科肥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红松路中基产业园
公司电话:
公司网址:
联 系 人 :
手 机 号 :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小喇叭农资招商网上看到的,谢谢!
意向公司及产品
客服经理:郜经理
客服电话:3
客服手机:科研论文 红掌苗期施肥试验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科研论文 红掌苗期施肥试验研究
科​研​论​文​ ​红​掌​苗​期​施​肥​试​验​研​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http//www.,扶摸着胸吃着奶奶做爱性生活资试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苗期叶面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