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什么专业好学号120043是什么专业

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全国重点大学——东南大学
发布人:&&发布日期: 11:34&&共220人浏览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5880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原国立东南大学校庆日)。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了新的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到南京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百余年来,东南大学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3000余人,另有在职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专任教师2573人,其中正、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4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713人,两院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3人、国际科技计划专项专家1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
  目前,学校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2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进入前20%,有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七位,有10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五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位,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三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位列第四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位列第五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位列第六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七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七位。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工程学上升到第83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在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境界。东南大学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是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共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项目,5门课程获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8个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52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5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7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8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21种42本教材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基地、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吴健雄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两金一银,总分并列全国高校第一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东南大学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2013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篇。目前,学校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1篇。2007年起,学校连续开展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805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314人。同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的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已正式招生218人;与法国雷恩一大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新渠道。接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目前在校的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约300人。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15.6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1611件,发明专利授权668件,申请PCT专利32件。SCI论文收录147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6位;EI收录论文1618篇,排名第12位。我校尤肖虎教授团队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3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五年来,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5项。
  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平台,目前按照&一园多区、资源共享、专业错位、各具特色&的办园宗旨推进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成功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2010年10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里海大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乌尔姆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余人,其中学历生1200余人。学校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
  2006年夏季起,学校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由此掀开东南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形成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校区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383.88万册。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在2020年前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2035年前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本科类
英语  日语
数学类  物理学类
工程力学  机械类  机械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土木类  测绘类  测绘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交通运输类  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生物工程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学
工商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文科学试验班  学科建设
  是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的综合实力体现了学校的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若干学科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3年9月,我校已有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工程学排名85位;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1个(主要依托学科1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
  国家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不分设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1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技术
  新材料及其应用(主要依托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能源发电与利用(主要依托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4个)
仪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艺术学理论
历年分数线
奖助学金设置
  高考奖励:凡高考成绩达所在省份前20名者,奖励10000元/人(不再重复得奖,不限名额,下同);前50名者,奖励8000元/人;前200名者,奖励4000元/人。
教育基金奖学金设置一览表
奖学金名额
奖学金名额
倪氏、李氏奖学金
徐百川ovm预应力助学金
戴运轨奖学金
常锻奖学金
范馨香奖学金
刘永龄助学金
菲利浦奖学金
四开奖学金
五九年级校友奖学金
顾毓锈、王婉靖奖学金
飞利浦亚明奖学金
宝钢优秀学生奖
极水奖学金
陈章、黄吾珍奖学金
东大金智电气奖学金
吕志涛奖学金
&宁辉&建筑奖学金
冯奎安奖学金
长电科技奖学金
冯宇樵奖学金
中国移动通信奖学金
陈胜勋奖学金
谢茜奖学金
李元坤奖学金
镇江市建设局奖学金
深圳五建奖学金
工藤市兵衛奖学金
鼎泰奖学金
华龙兴、马丽华奖学金
陈延年、王劲松奖学金
公规院奖学金
杨廷宝奖学金
匡善龙奖学金公规院奖学金
陆氏奖学金
东南大学11781班优秀设计奖学金
如皋市人民政府奖学金
LG电子奖学金
黄可鸣奖学金
合勤科技奖学金
缪昌文奖学金
紫光奖学金
正保科技奖学金
叶晶奖学金
罗克韦尔自动化奖学金
树人奖学金
新天下奖学金
英达科技奖学金
碧迪奖学金
向哲愚奖学金
双沟酒业奖学金
孙梦书奖学金
常州市人民政府奖学金
吴福-振华奖学金
金鼎奖学金
朝晖奖学金
社会团体(华藏)奖学金
现代杯奖学金
张秋交通工程奖
鲁能奖学金
综艺股份奖学金
徕卡奖学金
交运新星奖学金
南瑞继保奖教金
雷克奖学金
富士胶片奖学金
华邦电子奖学金
郭秉文奖学金
东鼎置业奖学金
刘敦桢奖学金
东大宽通奖学金
刘树勋奖学金
东大能源奖学金
培经、佩英奖学金
江苏科建奖学金
肖焜焘奖学金
东大岩土工程奖学金
刘永龄奖助学金
南自凌伊奖学金
孔金瓯奖学金
东大智能奖学金
创维集团奖学金
东南大学长发光彩助学金
卢汉雄奖学金
许尚龙光彩事业贫困学生奖助学金
招商银行一卡通奖学金
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奖学金
IBM中国优秀学生奖学金
纪辉娇助学金
舜天国际奖学金
周鹗奖学金
许国平奖学金
张桂平奖学金
何耀光奖助学金
三博奖学金
英飞凌奖学金
戴嘉平奖学金
世茂-东南大学奖学金
交运之星奖学金
广东核电奖助学金
冯吴树依奖学金
徐工奖学金
林同炎奖励基金会
东南大学交通设计院奖学金
  困难生资助办法
  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措施
  1)贷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江苏省籍学生可在生源所在地申请生源地贷款。
  2)勤工助学:学校设立300余万元勤工助学基金,用于支付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内适当岗位临时工作的报酬。
  3)困难补助: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可给予一定的补助,以保证其完成学业。
  4)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特困生可全部或部分减免学费。
  5)社会资助。
报考和录取
  学校继续在各省(市、自治区)当年度高校招生工作文件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招生工作。
  1、报考
  1)凡符合生源所在地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东南大学。
  2)江苏籍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需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需达B级或以上等级;报考医学类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除外)的考生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必需达2B级或以上等级。江苏省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2B。同等情况下,学业水平测试4门必测科目级别为全A的考生优先。
  3)我校艺术类专业面向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九省招生,文、理兼收。江苏省考生参加江苏省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其他省份的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若考生所在省组织统一的专业课考试,考生仍需参加考试且成绩合格)。详情请见我校公布的&东南大学201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4)学校继续进行&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详情请见我校公布的&东南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5)学校继续从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优秀中学生中招收保送生。详情请见我校公布的&东南大学2013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6)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招收少年大学生的学校之一,今年将继续招收少年大学生。详情请见我校公布的&东南大学2013年少年生招生简章&。
  7)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长生考生,须经我校考核、确认通过后方可报考。详情请见我校公布的&东南大学2013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和&东南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
  8)根据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学校继续在相关省(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我校将委托相关省(自治区)公布。
  9)根据教育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学校继续在部分省(自治区)招收贫困地区考生。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我校将委托相关省(自治区)公布,招生地区由相关省(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向考生公布,考生也可通过访问东南大学本科招生网,或向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索取招生简章获知。
  2、录取规则
  1)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
  2)学校调档比例按不超过计划数的120%进行;专业投档时,按&有专业级差&模式进行录取,录取江苏籍考生按2、1、0进行;录取其它省(市、自治区)的考生按3、1、0进行。
  3)对于江苏籍考生,学校根据考生选测科目的测试等级实行加分进行专业投档的录取政策。若物理科目测试的级别为A+,则在考生投档分上加2分进行专业投档;若选修科目中非物理课程测试的级别为A+,在考生投档分上加1分进行专业投档,两项可以兼得。
  4)学校实行按志愿录取。在第一志愿考生线上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方录取第二志愿及以后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5)体检标准:执行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所制定的&东南大学招生体检标准&。
  6)录取时,专业投档依照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文件的规定生成的投档成绩进行。
  7)学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8)录取结果的公布:
  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渠道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考生录取信息以东南大学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内容为准。
  9)预留计划的使用原则:主要用于调节各地区生源不平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江苏省考生持由省考试院统一发放专业成绩合格证书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户口所属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河北的考生同时持户口所属地省统一专业考试的合格证书和由东南大学发放的专业成绩合格证书,至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在考生文化考试及专业考试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本科省控分数线的情况下,我校按考生专业考试成绩&40%(江苏省为省专业统考成绩;其他省为东南大学专业考试成绩)加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60%,计算总分:
  总分=文化课成绩&60%+专业成绩&40%
  按总分排序,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未录取者,不再另行通知。
  本科:普通专业4600元/生.年  艺术类专业6800元/生.年
  高职(专科):4100元/生.年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咨询热线:400-69-10286
  传真电话:025-
  Email:zhaoban@
  网址:http://zsb.
  微博:/seuzb
e书题库免费下载
推荐的课程我想考东南大学的化工专业,请问谁对东大的情况比较了解吗
- 免费考研交流资料信息
我想考东南大学的化工专业,请问谁对东大的情况比较了解吗
我想考东南大学的化工专业,请问谁对东大的情况比较了解吗?考什么样的专业比较好啊。有学长学姐是这方面的研究生的吗?能否告诉我啊,谢谢了
东南大学[1]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占地面积5880亩,建有九龙湖、四牌楼、丁家桥等校区,以及无锡分校(集成电路学院)、苏州研究院、常州研究院等。 国立南京大学校门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去掉国立二字。定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林学,教育学等等院系组建了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等学校。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原国立东南大学校庆日)。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到南京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百余年来,东南大学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9000人[2],其中在校博士生3067人,研究生10083人,另有在职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本科生在校数为16233人,成人专科生在校数为5042人,成人本科生在校数为4536人,网络专科生在校数为3282人,网络本科生在校数为3739人,在校外国留学生1202人。教职工数总计5731人,专任教师近2500人,其中正、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指导教师60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300多人,两院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千人计划”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3人、专项专家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人。外聘教师623人,教职工中,共产党员3337人,共青团员295人。 目前,学校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1位,交通运输工程位列第2位,建筑学和艺术学均位列第3位,土木工程位列第5位;另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高水平学科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我校已有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2010年,在英国QS权威亚洲大学排名中,东南大学列第87位,居中国内地大学的第11位。 九龙湖主校区风景(15张)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在坚持 “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 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境界。东南大学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364.9万册。学校共有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6个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8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基地和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吴健雄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两度捧得“挑战杯”,成为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两次捧杯的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东南大学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共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3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6篇。2007年起,学校连续开展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583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243人。同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已正式招生;与法国雷恩一大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新渠道。接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目前在校的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约300人。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11年,科研经费达12.19亿元;申请专利2893项,授权18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49项,授权43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牵头在研“973”项目6项。近年来,学校相继产生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一批专利,成为国内乃至国际3G、4G、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我校尤肖虎教授团队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南京长江后街园区、建邺园区、栖霞园区、江宁园区、浦口园区、苏州园区和扬州园区等,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 东南大学是中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里海大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乌尔姆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200余人,其中81%为学历生。学校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设有孔子学院。 2006年夏季起,学校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由此掀开东南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形成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校区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59.9万平方米。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在2020年前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35年前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东南大学由28个学院组成,分别有:[3] 数学系 教研室: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基础数学、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所 物理系 教研室:大学物理、应用物理、实验物理、医学物理 学科组: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教育系(学习科学研究中心[4] 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主体单位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学习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2006年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以“学习科学”学科(代码301)独立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涉及工学、理学、教育学三个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系统与科学教育、情感与神经科学、学习行为的分子基础、生化检测与应用、情感信息技术和应用心理学6个研究方向。学习科学学科已成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学科。。[3] 吴健雄学院 学院始于1985年9月创立的少年班。现设有高等理工实验班、“2+2”学科大类强化班(包括信息电子类强化班、机械动力类强化班),就学专业为东南大学主要的优势品牌专业,在校学生人数500余人,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达80%。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学科组:分子及生物分子电子学、医学图象处理、医学成像、医用仪器 化学化工学院 教研室:普化、无机及分析、有机化工、物理化学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工程力学系、环境工程系、建设与房地产系 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系、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研究所、桥梁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运输与物流工程系、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所、地下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测绘工程系、南京北极测绘研究院、港航工程系、港口航道与水利工程研究所、地理信息工程系、地进信息工程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筑学院[5]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和刘敦桢学部委员、童寯教授等曾长期在此任教和主持工作。学科由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遗产保护研究院等组成,并与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体制。80年来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近3000名高级建设人才,其中院士6名,建筑工程设计大师10名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教研室: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物理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美术、CAD 机械工程学院 学科组:机械学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动态分析与控制、电子机械设计工业控制与质量保证、电子设备、结构工程技术与成型技术 能源与环境学院 教研室: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热工基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无线电技术、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水声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线路、电路基础无线电应用软件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电子技术、电子物理、微波毫米波、光纤技术电子束与显示、真空物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分析测试中心、集成电路CAD与制版中心 自动化学院 学科组:自动化仪表及装置、电力拖动及自动化、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电路系统及CAD、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自动化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人工智能及CAD、基础及理论 系统结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及制品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从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到今天的东南大学一直设有电气工程相关学科和专业。曾经有大批国内外学术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学院工作,如:吴玉麟、陈章、吴大榕、程式、杨简初、严一士、闵华、周鹗、陈珩等。 教研室: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测试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及系统、精密机械仪器及惯性技术、精密仪器及智能机械 集成电路(IC)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金融系、财务与会计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物流管理工程系 人文学院 哲学与科学系、社会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旅游学系、医学人文学系 外国语学院 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少数语种、成人英语教研室 法学院 法学院下设5个教研室(法理法史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与国际法学),6个学术研究机构(宪政与人权法研究所、医事法研究所、城市法治与发展研究所、比较法研究中心、工程法研究所与刑事法研究所),另设有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学图书资料室、法学院网站和行政教辅机构。 体育系 2000年4月,东南大学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目前体育系现有教职工86人,专职教师73人,师资队伍中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名,有教授4人、副教授3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位教师10人,在读硕士6人,有22人修完研究生课程;有6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中任职,43名教师获得国家一级以上裁判称号,其中国际级2人、国家级14人。 艺术学院[3]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所在的艺术学科于2007年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设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自“十五”开始,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自2006年以来,东南大学艺术学科一直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其中艺术学理论学科长期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国际设计大赛奖4项,全国性设计大赛奖30余项,省级设计大赛奖百余项,各类设计专利近千项。 医学院[6] 东南大学医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地处高校群集的市中心,秀丽的玄武湖畔,校园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处闹市而不喧嚣。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5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其后历经了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六军医学校、南京铁道医学院等重要时期,校址一直在丁家桥87号。2000年,南京铁道医学院重回东南大学怀抱。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药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内科医学系、外科医学系、医学检验学系、护理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神经精神病学系、重症医学系、传染病学系、肿瘤学系、生物工程学系[3] 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设有4个学科系,即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及医疗保险学系。一个教学实验中心。有预防医学、卫生毒理、铁路站车卫生、伤害流行病学、医疗保险、社务卫生服务及医学应用技术等7个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海外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学院,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各类外国留学生的PcHub China汉语与文化教学; 2,协助推进人才培养方面的海外教育交流工作。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设有两个专业: 1,土木工程; 2,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该问题来自:提供免费的考研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报考信息,分数线,复试调剂,专业硕士等考研信息资料招生考试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