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滤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解答

在进行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答_百度知道
在进行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答
提问者采纳
量保持壁厚均匀,尽量对称,考虑热处理后的变形留有足够的及去除脱碳层余量等等,不应有尖角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我可以根据您的要求为你私人定制,保证通过,满意率100%,
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管进入(填“a”或“b”),图2中仪器X的名称为.(2)实验中分批加入KMnO4的原因是.(3)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4)抽滤操作与普通过滤相比,除了得到沉淀较干燥外,还有一个优点是.(5)第一次过滤时,若溶液呈红色,可加入下列试剂处理(填字母).A.H2O     B.CCl4     C.NaHSO3     D.HNO3(6)苯甲酸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见下表:
2.20洗涤苯甲酸晶体时应用洗涤.
分析:(1)冷凝管采用的是逆向通水,据此进行解答;仪器X是布氏漏斗;(2)防止反应反应速率过快,反应过于剧烈,发生暴沸;(3)甲苯被完全氧化后,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4)抽滤速度比普通过滤速度要快,节省时间;(5)溶液呈红色,说明高锰酸钾溶液过量,需要加入具有还原性的试剂;(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大.解答:解:(1)由于冷凝管采用的是逆向通水,冷凝效果高;图2中仪器X是抽滤操作用到的布氏漏斗,故答案为:a;布氏漏斗;(2)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过多,会使反应速率过快,反应过于剧烈,容易出现暴沸,故答案为:控制氧化反应速率 防止发生暴沸;(3)由于甲苯被完全氧化后,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出现,故答案为: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4)由于抽滤速度比普通过滤速度要快,节省大量时间,故答案为:过滤速度快;(5)第一次过滤时,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加入具有还原性的试剂,四个选项中只有C.NaHSO3具有还原性,满足要求条件,故选C;(6)由于温度越高,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大,所以洗涤苯甲酸晶体时应用冷水洗涤,故答案为:冷水.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实验分离提纯的步骤分析判断,物质制备的条件应用,题干条件的分析判断和信息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南通一模)【实验化学】偶氮苯是橙红色晶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染料制造和橡胶工业,以硝基苯、镁粉和甲醇为原料制造偶氮苯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硝基苯、甲醇和一小粒碘,装上冷凝管:加入少量镁粉,立即发生反应.步骤二:等大部分镁粉反应完全后,再加入镁粉,反应继续进行,等镁粉完全反应后,加热回流30min.步骤三:将所得液体趁热倒入冰水中,并不断搅拌,用冰醋酸小心中和至pH为4~5,析出橙红色固体,过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步骤四:用95%的乙醇重结晶.(1)步骤一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剧烈进行,原因是该溶液为放热反应.镁粉分两次加入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入的原因是防止反应过于剧烈.(2)步骤三中析出固体用冰水洗涤的原因是减少因溶解造成的损失.若要回收甲醇,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除冷凝管、酒精灯、牛角管(应接管)和锥形瓶外还应有温度计、蒸馏烧瓶.(3)取0.1g偶氮苯,溶于5mL左右的苯中,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装于两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用黑纸包好放在阴暗处,另一个则放在阳光下照射.用毛细管各取上述两试管中的溶液点在距离滤纸条末端1cm处,再将滤纸条末端浸入装有1:3的苯环己烷溶液的容器中,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①实验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纸层析法.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光照条件下有顺式偶氮苯生成;利用该方法可以提纯反式偶氮苯.
科目:高中化学
A.【物质结构与性质】I.第三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ⅢA族,该族第四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II.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象,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Ⅳ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b,理由是: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多条结合力较大的氢键,总强度远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Ⅲ.据最新一期的《新科学》杂志报道,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下图是水和“热冰“微观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图.回答:(1)以上信息体现了水分子具有极性性,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2)请你写出这种“热冰”的一种重要的应用:制作常温下的溜冰场等.B.【实验化学】(略)
科目:高中化学
【实验化学】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又名莫尔盐,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莫尔盐并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步骤一:铁屑的处理与称量.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中加入Na2CO3溶液,加热,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记为m1.步骤二:FeSO4的制备.将上述铁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和滤纸.滤液及洗涤液完全转移至蒸发皿中.滤渣干燥后称重,质量记为m2.步骤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NH4)2SO4加入“步骤二”中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冷却,待硫酸亚铁铵结晶后过滤.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并自然干燥,称量所得晶体质量.步骤四:用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三中称取的(NH4)2SO4质量为.(2)①铁屑用Na2CO3溶液处理的目的是.制备FeSO4溶液时,用右图装置趁热过滤,原因是.②将(NH4)2SO4与FeSO4混合后加热、浓缩,停止加热的时机是.③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纯度的实验步骤为:Fe3+标准色阶的配制、待测硫酸亚铁铵溶液的配制、比色测定.标准色阶和待测液配制时除均需加入少量稀HCl溶液外,还应注意的问题是.④该实验最终通过确定硫酸亚铁铵产品等级.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Ⅰ实验原理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图1)Ⅱ实验过程(1)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2)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3)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Ⅲ数据记录与处理(4)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图2).
标准试剂编号
2.165(5)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mg/L(6)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2)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3)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5)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考点:硫酸亚铁的制备
专题:实验题
分析:(1)依据制备硫酸亚铁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写出;(2)水浴加热是温度低于100°C时的加热条件,温度易于控制;(3)铁粉过量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4)热溶液过滤减少硫酸亚铁晶体析出;(5)塞紧试管口的目的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氧化亚铁离子;(6)冷却后析出浅绿色晶体.
解答:(1)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2)水浴加热是温度低于100°C时的加热条件,温度易于控制;故答案为:容易控制温度;(3)铁粉过量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铁和铁离子反应重新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4)热溶液过滤减少硫酸亚铁晶体析出,故答案为:减小FeSO4的损失;(5)Fe2+具有强氧化性,塞紧试管口的目的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氧化亚铁离子,故答案为: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6)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溶解度减小,冷却后析出浅绿色晶体;故答案为: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点评:本题考查了硫酸亚铁制备实验方法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保护Fe2+不被氧化是制取成功的关键.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H2O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2O2═H2O+O2↑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烷烃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  )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②①⑤④③D、③④⑤①②
科目:高中化学
SF6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于灭火.SF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呈正八面体型.如果F元素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SF6的不同分子种数为(  )
A、6种B、7种C、10种D、12种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将V&mL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mL无色气体A,将此气体与等体积的O2混合,再用水充分吸收,收集到5mL无色气体B,试回答:(1)A、B分别是什么气体?(2)A气体的体积为多少?(3)求出V的取值范围.
科目:高中化学
Na2O2和NaHCO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x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温度高于100℃),充分反应后,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x的取值固体成分气体成分A0<x<1/2Na2CO3H2O(g)、O2、CO2Bx=1/2Na2CO3H2O(g)、O2C1/2<x≤1Na2CO3、NaOHH2O(g)、O2Dx>1Na2CO3、NaOH、Na2O2O2
A、AB、BC、CD、D
科目:高中化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各种氧化物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填化学式,下同);适宜做耐火材料的是;(3)金属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请写出金属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取少量FeCl2溶液,按如图所示操作,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可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继而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填序号).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科目:高中化学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AlCl3、FeCl3、CuCl2均可用作净水剂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乐乐题库
&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知识点 & “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习题详情
19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5%
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三颈烧瓶&,b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AD&.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加入晶种&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D&.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趁热过滤&.(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C&.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浙江
分析与解答
习题“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装置图写仪器名称;(2)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小;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3)选择用滤液来物冲洗的液体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滤液是饱和溶液,冲洗时不会使二苯基乙二酮晶体晶体溶解,同时又不会带入杂质.(4)趁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5)对照图上的斑点分析,可以知道,反应开始时图上的斑点是反应物,由此可推知,回流15min、30min、时的图上,下面的斑点为反应物,上面的斑点为生成物,45min时则图上的斑点是生成物,而反应物基本上无剩余.
解:(1)装置图中的两种玻璃仪器分别为三颈烧瓶和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2)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小;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所以,A.缓慢冷却溶液;D.缓慢蒸发溶剂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故答案为:AD&&& 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加入晶种.(3)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抽滤时所用的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能将布氏漏斗上全部小孔盖住.将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目的是为了用减少晶体的损失.所以选择冲洗的液体应该是不会使晶体溶解损失,又不会带入杂质的.选择用滤液来物冲洗的液体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滤液是饱和溶液,冲洗时不会使二苯基乙二酮晶体晶体溶解,同时又不会带入杂质.故答案为:小于&&& D.(4)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活性炭脱色可以除去有色杂质,趁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抽滤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故答案为:趁热过滤.(5)对照图上的斑点分析,可以知道,反应开始时图上的斑点是反应物,由此可推知,回流15min、30min、时的图上,下面的斑点为反应物,上面的斑点为生成物,45min时则图上的斑点是生成物,而反应物基本上无剩余.因此,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45min.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蒸发结晶过滤的基本操作,难度不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主要考察你对“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与“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相似的题目: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过滤时:&&&&.蒸发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由其分子的物质的量决定③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单位是L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⑤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⑥标准状况下,将lg铝片投入20mL&18mol/L的硫酸中,铝片完全溶解.①②④①③⑤②③⑥②④⑤
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停止加热、余热蒸干;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放置酒精灯.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②③④①①②③④⑤⑤②③①④⑤②①③④
“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b&&&&.(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3下列物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分析&A&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B&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C&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D&蒸馏:冷凝管破裂&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3下列物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过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