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试题2

您好,欢迎光临博库网 [] [] & &
');}else{$("#headerad").html(''); }}else{$("#headerad").hide();}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如您已添加商品,请查看
精选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供检验技术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博 库 价:
(定价:?20.00)
普通会员 ?15.40
探花 ?15.20
榜眼 ?15.00
状元 ?14.80
评   论:
配   送:
全场满39元免运费
购买数量:
最佳组合购买
价格:?58.00
I S B N:6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张纪云、傅琼瑶主编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供检验技术专业用第2版)》依据高职高专医学检
验技术专业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临
础》(第4版)理论教材内容为主导思想,参考《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等技术规范,精心
关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课中通过边做边学的实训
练习,达到既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掌握临床检验的
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后续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书按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参考区间、注
意事项等分层次进行编写,并继续保持第1版教材简
了的特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内容编排上,与《
临床检验基础》(第4版)理论教材一致,分别为血
般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型与输血检验、尿液
检验、粪便和分泌物检验、其他体液检验、脱落细胞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7章内容。
本教材充分反映了2l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和
趋势,实验项目和内容编写以岗位需求为原则,注
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加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与临床
岗位无缝衔接。同时将新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技术引
入其中,注重和加强仪器分析的有关实验内容,如血
细胞自动分析、尿液自动分析等。对每个实验项目较
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其目的是强调规
范操作,保证结果准确性。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第2版)作为医学
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基础》(第4版)规划教材的配
材,既可供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
临床检验医师、进修人员和实习生在临床检验实际工
作中参考使用。
血液一般检验
微量吸管及改良牛鲍计数板的使用
一、微量吸管的使用
二、改良牛鲍计数板的使用
血液标本采集
一、毛细血管采血法
二、静脉采血法
分享精彩阅读
邮件通知:
手机短信: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时间:9:00—21:00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网友讨论圈
暂无网友讨论!
发表新话题:
类型:&&讨论帖&&问答帖&&圈子帖&&圈子帖只有购买过本商品的用户才可发表及回复。晒单帖
主题:&&&&
内容:&&&&
1、欢迎您在此提出与商品有关的问题,为保证话题质量,铁牌及以上级别用户可以发表话题,注册及以上级别用户可以回复;
2、网友讨论采用先发布后审核原则,如果我们认为您的发贴不能给其他用户带来帮助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京东商城有权删除
声明:欢迎您在此提出与商品有关的问题,为保证话题质量,铁牌及以上级别会员可以发表提问话题;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医药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2014初级检验技士《临床检验基础》考试大纲-2
2014初级检验技士《临床检验基础》考试大纲-2
&  (2)方法学评价了解3,4(3)质量控制掌握3,42.尿细胞检查(1)红细胞熟练掌握1,3(2)白细胞熟练掌握1,3(3)上皮细胞熟练掌握1,3(4)吞噬细胞了解1,3(5)其他细胞了解1,33.尿管型检查(1)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了解1,3 (2)管型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44.尿结晶检查(1)尿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了解3,4(2)生理性结晶掌握3,4(3)病理性结晶了解3,45.尿沉渣定量检查(1)方法学评价了解3,4(2)参考值了解2,4(3)临床意义了解2,4(4)1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操作方法掌握3,4九、尿液化学检查1.尿液酸碱度测定(1)定义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应用了解2,42.尿液蛋白质检查(1)定义掌握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掌握2,4(5)临床应用了解2,43.尿液糖检查(1)定义掌握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掌握2,4(5)临床应用了解2,44.尿液酮体检查(1)定义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应用了解2,4
&5.尿液胆红素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意义了解2,46.尿液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意义了解2,47.尿血红蛋白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应用了解2,48.尿液本周蛋白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了解3,4(3)参考值了解2,4(4)临床意义了解2,49.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 (3)参考值了解(4)临床意义了解2,410.尿液蛋白电泳(1)检测方法及评价了解1,3(2)参考值了解3,4(3)临床意义了解2,411.尿液肌红蛋白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参考值了解2,4(4)临床意义了解2,412.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了解3,4(3)质量控制了解3,4(4)临床意义了解2,413.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了解3,4(3)质量控制了解3,4
&  (4)参考值掌握2,4(5)临床意义了解2,414.尿液Tamm - Horsfall 蛋白测定&了解1,315.尿液α1-微球蛋白测定&了解1,316.尿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了解1,317.尿乳糜液和脂肪检查 (1)概述了解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掌握3,4(3)质量控制了解3,4(4)参考值了解2,4(5)临床意义了解2,418.其它化学物质检查(1)尿液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了解1,3(2)尿酶了解1,3(3)尿氨基酸了解1,3(4)尿含铁血黄素了解1,3(5)卟啉尿了解1,3十、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1)分类了解3,4(2)检测原理了解1,3(3)尿液分析仪检测参数掌握3,4(4)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掌握3,4(5)质量控制了解3,4(6)仪器维护与保养了解3,42.尿有形成分分析仪(1)检测原理了解1,3(2)检测参数了解3,4(3)临床应用了解2,43.方法学评价(1)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掌握3,4(2)尿沉渣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掌握3,4十一、粪便检验1.标本采集(1)概述了解1,3(2)标本容器熟练掌握3,4(2)标本采集熟练掌握3,4
&2.理学检查(1)量了解3,4(2)外观熟练掌握3,4(3)寄生虫与结石掌握3,43.化学检查(1)隐血试验熟练掌握3,4(2)脂肪了解3,4(3)胆色素了解3,44.显微镜检查(1)操作方法熟练掌握3,4(2)细胞熟练掌握1,3(3)食物残渣了解1,3(4)结晶了解1,3(5)病原生物检查掌握1,3(6)粪便分析工作站了解3,45.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与运送掌握3,4(2)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掌握3,4(3)隐血试验的质量控制掌握3,4十二、脑脊液检验1.标本采集与处理(1)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1,2(2)标本采集与处理熟练掌握3,42.理学检查(1)颜色掌握3,4(2)透明度掌握3,4(3)凝固性掌握3,4(4)比密了解3,43.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掌握3,44.化学与免疫学检查(1)蛋白质了解3,4(2)葡萄糖了解3,4(3)氯化物了解3,45.病原生物学检查(1)细菌学检查了解3,4(2)寄生虫检查了解3,46.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1)质量控制了解3,4(2)临床应用了解2,4十三、浆膜腔积液检验1.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1)标本采集与保存熟练掌握3,4(2)理学检查掌握3,4(3)化学检查了解3,4(4)显微镜检验掌握3,4(5)质量控制了解3,4(6)临床应用了解2,42.关节腔积液检查(1)标本采集与保存掌握3,4
&&(2)理学检查掌握3,4(3)化学检查了解3,4(4)显微镜检查掌握3,4(5)病原生物学检查了解3,4(6)质量控制了解3,4(7)临床应用了解2,4十四、精液检查1.标本采集 了解3,42.理学检查(1)精液外观和气味掌握3,4(2)精液量掌握3,4(3)精液液化时间掌握3,4(4)精液粘稠度了解3,4(5)精液酸碱度了解3,43.化学检查(1)精浆果糖测定了解1,3(2)精浆α-葡糖苷酶测定了解1,3(3)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X)测定了解1,3(4)精浆酸性磷酸酶测定了解1,34.显微镜检查(1)涂片检查方法掌握3,4(2)涂片检测指标掌握3,4(3)精子计数熟练掌握3,4(4)精子形态检查熟练掌握3,4(5)其他细胞了解1,35.免疫学检查(1)抗精子抗体检查方法了解2,36.微生物学检查 了解2,37.精子功能检查(1)精子低渗肿胀试验了解2,38.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了解1,39.精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了解3,4十五、前列腺液检查1.标本采集 了解3,42.理学检查(1)量了解3,4(2)外观掌握3,4(3)酸碱度了解3,43.显微镜检查(1)检查方法掌握3,4(2)染色检查 3,4
&&①染色检查了解3,4②非染色检查掌握3,4(3)微生物学检查了解2,3十六、阴道分泌物检查1.标本采集 了解3,42.一般性状检查(1)外观掌握3,4(2)pH了解3,43.清洁度检查(1)检查方法熟练掌握3,4(2)临床意义了解2,44.病原学检查(1)阴道毛滴虫熟练掌握3,4(2)真菌检查了解2,3(3)加德纳菌检查了解2,3(4)淋球菌了解2,3(5)衣原体了解2,35.阴道分泌物检查的质量控制了解3,4十七、羊水检查1.概述(1)适应证了解2,3(2)标本采集了解3,42.羊水理化检查(1)羊水理学检查了解2,3(2)羊水化学检查了解2,33.胎儿成熟度检验(1)胎儿肺成熟度检查了解2,3(2)胎儿肾成熟度检查了解2,3(3)胎儿肝成熟度检查了解2,3(4)胎儿皮脂腺成熟度检查了解2,3(5)胎儿唾液腺成熟度检查了解2,34.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1)产前诊断概念了解1,3(2)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了解1,3十八、脱落细胞检查1.概述(1)脱落细胞学概念了解1,3(2)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了解1,32.正常脱落细胞形态(1)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掌握3,4(2)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了解3,4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 (1)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了解3,4(2)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了解3,4(3)核异质了解3,4
& (4)异常角化了解3,44.肿瘤脱落细胞形态(1)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熟练掌握3,4(2)恶性肿瘤细胞涂片中背景成分了解3,4(3)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了解3,4(4)常见癌细胞类型形态特征掌握3,45.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1)标本采集主要方法了解3,4(2)常用的涂片制作方法了解3,4(3)固定了解3,4(4)常用染色方法掌握3,46.显微镜检查 (1)涂片观察方法了解3,4(2)报告方式了解3,4(3)质量控制了解3,47.阴道脱落细胞检查(1)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掌握2,3(2)正常脱落非上皮细胞了解2,3(3)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了解2,3(4)女性一生中各阶段阴道脱落细胞表现了解2,3(5)阴道炎症细胞学改变了解2,3(6)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了解2,3(7)阴道细胞学的诊断结果报告方式了解2,38.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1)良性病变脱落细胞了解2,3(2)恶性病变脱落细胞掌握2,39.泌尿系统脱落细胞检查(1)标本采集了解2,3(2)尿液正常脱落细胞了解2,3(3)泌尿系统良性病变脱落细胞了解2,3(4)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脱落细胞了解2,310.痰液脱落细胞检查(1)标本采集了解2,3(2)肺部良性病变脱落细胞了解2,3(3)肺部原发性肺癌脱落细胞了解2,3
Copyright & 2003 - 2014 www.passeas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练网版权所有临床检验基础_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1_课件下载
临床检验基础_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1
声明:本课件在电脑上可正常浏览,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只能浏览到简介。临床检验基础_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1的内容简介:
一、生理状态下
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 1.几个概念: 出血:血管损伤后,血液自血管内溢出或滚出称为出血 止血:自发的阻止出血和维持体内血液呈溶胶状态的一系列过程称止血。 凝血:血液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称为凝血 2.血栓形成: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活体血管内或心腔中形成纤维蛋白块或出现血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血栓:血栓形成所产生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称为血栓。 3.止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人们把血管、血液有形成分、血浆凝固和调节凝固物质、血液循环与血管构成的血流特性,归结于止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止血与血栓的检验:就是对上述参与因素的检验。 4.作为一个临床医生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
二、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1.止凝血机制: 血管壁止血 血小板止血 凝血系统激活 血管的止血作用: 血管的收缩 血小板的激活 凝血系统的激活 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2.血管与止血: (一)结构: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可产生或释放ET(血管长效收缩)、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vWF、t-PA、TM、PAI-1、EPCR、AT-Ⅲ。 (2).中膜层:由基底膜、胶原、平滑肌、弹力纤维等组成,含丰富的TF、PGI-2合成酶等。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组成,起支持和分隔作用 3.内皮细胞的作用 血管壁完整时,内皮细胞主要表现其抗血栓活性 当尽管壁受损时,内皮下组织暴露时,血小板迅速粘附于受损处,内皮细胞受到刺激释放一些有利于止血。 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 继而,内皮细胞释放一些纤溶促进物质,溶解局部形成的血栓,修复血管壁,以恢复血管的流通性。 4.血小板作用 (1)血小板粘附功能 (2)血小板聚集功能 (3)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4)促凝作用 (5)血块收缩功能 (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三、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功能
1.粘附功能(adhesion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其他 异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质 GPIb-Ⅸ vWF III型胶原 纤维结合蛋白(Fn)  血小板膜蛋白的作用 2.聚集功能(aggregationfunction) 指活化后的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连接 的特性 参加因素 GPIIb/IIIa 纤维蛋白原 钙离子 聚集诱导剂: ADP、肾上腺素、TXA2、花生四烯酸 粘附与聚集的结果 3.释放功能:(releasereaction) 指血小板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将胞浆内特殊 颗粒中的内含物释放出血小板的反应 -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 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症反应、创伤修复 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有关 4.血小板促凝活性 5.血块收缩功能
四、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结)
①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 ③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 血管收缩 ④促进凝血过程 ⑤血块收缩,形成稳固血栓
一期止血: 血管壁的反应性收缩 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 凝血: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凝血的步骤: 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 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 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
五、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因子生理条件下,凝血因子一般处于无活性状态。14个凝血因子 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ⅩⅢ(其中Ⅵ是Ⅴ的活化形式已被废除)、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激肽原(HMWK)。其中Ⅲ因子是组织因子、Ⅳ因子是钙离子,除组织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存在于血浆内。其中Vk依赖因子4个Ⅱ、Ⅶ、Ⅸ、Ⅹ
(一)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 FⅡ、FⅦ、FⅨ、FⅩ: 共同特征: N末端含有&羧基谷氨酸残基,此羧基依赖VitK在合成的最后环节转接上去。 合成部位:肝脏 维生素K1广泛分布于绿色植物及动物肝脏中,K2则是人体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在鱼肉中也较丰富。 由于肠道梗阻、腹泻等原因引起脂类消化吸收不良,或在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抑制了肠道细菌生成的情况下,易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新生儿肠道中无细菌,很少合成维生素K,摄入量也不足,易缺乏。
(二)接触系统因子 FⅪ、FⅫ、PK、HMWK: 共同特征: ①可被液相物质(Ⅱa)或固相物质(体外 带负电荷)激活。 ②活化后的因子能接触激活其他因子。 ③可参与纤溶和补体系统的活化。 ④缺乏:无出血,而有血栓形成及纤溶活性 下降的趋势。 合成部位:肝脏 酶八、辅三、底物一 II、VII、IX、X、K依赖 肝脏合成血中全 I、II、V、VIII血清无 因子Ⅰ(即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g):血浆中浓度为2.0~4.0g/L。其功能除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外,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肿瘤血行转移等,Fg水平升高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FII(凝血酶原)是单链糖蛋白,分子量68,000,血浆浓度200mg/L。 凝血酶原活化肽是近年来许多研究的主要内容。1985年Covers-Riemslag等发现,凝血酶原活化肽在凝血酶原激活过程中起调节作用。1987年Pieters等报道,它具有中和肝素的作用。 组织因子TF又称为组织凝血活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细胞中,特别在脑、肺和胎盘组织中含量丰富,属于糖蛋白, 因子Ⅳ(即钙离子,Ca2+):在凝血过程中Ca2+参与FⅪ与FXIII的活化,参与FⅨa与FⅧa、TF和FⅦa、FⅩa与FⅤa等复合物的活化。
因子V(factorV, FV):亦称易变因子 FV是FXa的辅因子,参与凝血酶原的激活。 因子VII(factorVII,FVII)它是由TF介导的外源性凝血激活途径的启动酶。 因子VIII(factorVIII,FVIII)血友病A缺乏FVIII,可根据血浆FVIII:C活性分为重症(1%),中等度(1~5%)和轻度(5~25%)。 vWF系一种多聚体,成熟vWF是不均一蛋白,vWF有两方面的功能,第一作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载体,第二促进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vWF的缺乏可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 因子IX(factorIX,FIX)FIX又称抗血友病B因子,是单链糖蛋白,分子量57000,血浆浓度约80nmol/L。FIX可被FIXa或TF-FVII(a)复合物激活,两者反应都需要钙离子的存在。 因子X(factorX,FX)FX(又称为Stuart-Prower因子)FX既可被多成分酶复合物FX酶(tenase,由FIXa、FVIIIa、钙离子和磷脂组成)激活,又可被TF-FVIIa复合物激活。 因子XI(factorXI,FXI): 因子XII(factorXII,FXII):接触因子, FXII缺陷不像其他凝血因子缺陷,病人无任何出血症状,实际上从那时起,接触活化凝血理论(内源凝血活化途径)就已面临着严峻挑战,现在发现TF-Ⅶa复合物可使FⅨ活化成FⅨa.,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前激肽释放酶(prekallilarein,PK) 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molecularwightkininogen,HMWK) 因子I,纤维蛋白原因子II,凝血酶原 因子III,组织凝血活酶因子IV,钙离子 因子V,易变因子,前加速素 因子VII,稳定因子,血清凝血酶原 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HGA),抗血友病因子(AHF)甲 因子IX,抗血友病因子乙(AHFB) 因子X,前期加速素,STUART因子 因子XI,抗血友病因子丙因子XII,接触因子 因子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础:
(一)纤维蛋白形成的基础
(二)凝血酶形成的基础
(三)凝血活化的基础
凝血机制:
(一)内源凝血途径
(二)外源凝血途径
(三)共同途径
六、正常凝血过程
PF3磷脂 &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固性纤维蛋白 二期止血 内源性凝血途径:XIIXIIXVIIICa2+及PKHMWK 外源性凝血途径:IIIVIICa2+ 共同凝血途径IIIVX
正常抗凝及纤溶系统:
(一)细胞抗凝机制
(二)体液抗凝机制 血液中存在多种抗凝物质及抗凝系统 1.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 AT-III灭活IIa、IXa、Xa、Ⅺa、 XIIa、激肽释放酶 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 TF 3.蛋白C系统 蛋白C(ProteinC,PC) 蛋白S(ProteinS,PS) 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TM) 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proteinCinhibitor,APCI)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fibrinolysis,纤溶系统) 主要作用:分解纤维蛋白(原),清除血管 内由于纤维蛋白沉积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畅
课件下载:
页数:150页
课件大小:0.34 MB
上传时间: 10:20:02
下载次数:
所需金币:0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临床检验基础_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1”相关的内容
课件标题:
课件地址:
搜索范围:百度 本站
相关课件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床基础检验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