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二本大学有哪些有哪些大学有新能源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教授评审权,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三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含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5个,省重点扶持学科9个,其中机械、信息、材料仪表、化工四个学科领域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为了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目标,学校继续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和“学院院长”人才招聘。
今年我校的引进重点放在学校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术平台。用平台来吸引人才,用人才来推动学科的发展。学校不仅招聘学术型人才;更欢迎产业型人才,尤其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鼓励团队整体引进。对于产业型人才学校可采用和企业联合引进的方式,让所引进的人才实施“创新在学校、创业在园区”,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学术型人才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能带领团队整合资源,对学校学科建设起到“领军”作用的国内外领军型人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国内外具有杰出研究能力的核心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以及极具潜力的国内外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杰出学术人才的后备人选。
产业型人才是具有多项国外高水平发明专利,是全球行业顶尖公司的技术主要负责人和核心项目负责人;或在海内外开办高科技公司,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人才。
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前来应聘。
一、学院院长招聘岗位:
(1)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2)自动化学院院长;
(3)轻工化工学院院长; (4)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
(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二、“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主要学科领域包括:
1、复杂精密机电系统设计,复杂机电系统精密控制,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精密电子制造装备及系统集成技术;
2、催化新材料研究及应用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精细化学合成与应用,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精细化利用技术;
3、复杂系统理论与工程,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于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电气设备控制与节能;
4、微电子学与固态电子学;面向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智能感知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信息对抗与信息系统安全,IC设计与嵌入式系统,智能媒体计算;
5、材料、物理或化学学科中从事软物质研究方向;
6、工业设计及创意产品,现代设计史论,新媒体与设觉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服装与纺织品设计;
7、土木工程、空调及节能、给排水;
8、管理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三、相关待遇: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制协议工资,最高可达到100万元年薪。
2、学校提供一套约100平方米的周转住房。全职引进人员,到校工作后如需在广州买房,学校可提供购房津贴,最高可达到80万元。
3、根据预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学校安排适当的实验场地,并提供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到1000万元。
4、其它条件可面议。
四、应聘条件:
基本要求: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资格、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院长应聘者还应具备建设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五、应聘办法:
应聘者应准备的材料:
(1)应聘申请(需本人签名并承诺对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近5年教学科研成果清单(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3) 应聘岗位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以及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要求。
“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应聘者请将以上材料发邮件到相应的学院联系邮箱(见各学院招聘信息)
院长职位应聘者请将以上材料发邮件至:gdutyzzp@。
联 系 人: 曾志英 赵醒文
联系电话: 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人事处 510006
学校网站:www.
机电工程学院人才招聘
机电工程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成立于1958年)的学院之一,机械工程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工业工程和车辆工程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电工程学院在数字化设计制造、微电子制造装备、特种加工、流程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结合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特点及广东省信息制造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微/光电子制造业的高端精密装备,如微/纳米精度数控机床,LCD显示屏背光模组等微细阵列的超精密模具专用加工机床,具有高速高加速度运动特征的IC封装装备、精密操作机器人等, 开展复杂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控制、制造和集成方法与技术研究;学院重点发展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① 复杂精密机电系统设计:研究复杂精密运动的形成机理,采用多领域仿真与优化、协同设计及虚拟样机等现代设计方法,实现复杂精密机电系统的综合性能优化,特别是宏微复合运动机构的实现与综合优化。
② 复杂机电系统精密控制:在研究相关的工艺需求与运动的实现方式基础上,开展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精密视觉定位、相应的数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实现高速精密装备的多工艺过程与多运动过程的协同控制。
③ 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针对微/光电子制造装备的工艺需求与加工对象的特点,深入开展超精密器件、零件及微细阵列的加工机理与工艺、特种能场加工工艺,加工过程进行仿真,构建各类超精密运动装置与工艺分析的实验平台;开展微纳米加工工件的形状精度检测与误差补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实现超精密器件、零件及微细阵列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
④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及系统集成技术: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精密装备集成化关键技术及电子制造过程的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研发出系列精密电子制造装备。如高性能IC(LED)引线键合机、固晶机,少自由度精密操作机器人(适于快节奏电子制造生产线),微凸镜、微棱镜阵列光学曲面加工的超精密多轴数控机床,光纤连接器的微V槽阵列超精密加工机床等。
为了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希望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学院快速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招聘条件
引进人才一般应在海外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是所从事相关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具备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从事微电子制造装备、超精密加工装备或相关领域(符合我院重点发展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
(3)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
(4)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招聘形式可为全职或团队引进。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科研运行费、人员国际交流费等。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联 系 人: 郭钟宁 唐勇军 杨志军
邮箱地址: znguo@ yjtang@ yangzj@
联系电话: 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10006
学院网站: www.
化学轻工化工学院人才招聘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轻工化工学院是我校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的学院之一,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6人。学院还拥有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现代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等学科与科研平台,化工学科于2008年被列入广东省“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序列,标志着本学科水平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经过长期的积累,学院形成了催化新材料研究及应用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和生物资源精细化利用技术五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学科在条件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院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多万元,显著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学院还承担了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大力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现有在读硕士生220名,博士生近50余名。
一、催化新材料研究及应用技术
该方向以我国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为目标,致力于环境友好、低能耗、高效率的新型催化材料设计、制备、表征、评价及其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能源化工、环境保护以及药物合成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系统研究了功能性纳米金属复合氧化物、不同组成与孔结构分子筛、功能化离子液体等功能性催化材料,采用多元醇催化合成、反相微乳、表面接枝和自组装等研究方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催化剂,并以汽车尾气净化、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天然气转化、二甲醚化工、金刚烷衍生物合成等为目标反应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与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新型催化剂及反应模型。
该方向近年来引进了多名国际知名催化与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如曾在加州硅谷Symyx公司从事催化剂研发的范群博士等。通过学校百人计划还引进多名杰出青年学术骨干(包括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的谢晓伟博士等)。该方向与法国巴黎七大、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目前该方向需要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一些工业背景的、学术资历较深的中青年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学院将力所能及的在实验室和科研启动费给与支持。
联系人:余倩教授()、李永峰副教授()
二、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材料是各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的日新月异以及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功能化与高性能化成为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材料与各行业的相互渗透、交叉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对提升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方向主要致力于功能高分子、光声材料电等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分子凝胶、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等一系列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与应用。近年来在塑料改性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形成了以新型无毒钙锌热稳定剂、新型ACR抗冲击改性剂等为核心的一系列塑料绿色改性产品及其清洁生产技术。此外,在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周期性声/光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本方向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省内外新材料领域产业界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该方向需要在功能材料(无机或有机等)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学院将力所能及的在实验室和科研启动费给与支持。
联系人:易国斌教授(),何军副教授()
三、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精细化工是我校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科研成果较多并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一个研究方向(广东省第一个精细化工本科专业、国内第一批精细化工专业硕士点,后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该方向以广东地区精细化工及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为导向,主要致力于精细化工新产品以及相关新合成方法、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
通过长期努力,该方向在精细化工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鲜明特色,在系列水处理剂、水产养殖消毒剂、超强吸水剂、无磷洗涤助剂、功能性涂料及其助剂、新型塑料助剂、特种表面活性剂等绿色精细化学品及其清洁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开发出一批性能优异、技术先进、过程清洁的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工艺,解决了精细化学品生产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与共性技术,例如,对功能性吸水性树脂开展了长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成果“可降解性保水剂的生产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N-乙烯基吡咯烷酮、金刚烷等中间体的催化合成及其下游产品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目前该方向在广东省具有一定地位,但急需精细化工领域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院将力所能及的在实验室和科研启动费给与支持。
联系人:郭建维教授()、余倩教授()
四、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
广东是一个制药大省,医药行业总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值等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天然药物行业,在全国最具有影响力。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已形成较强的研究队伍和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超临界萃取、三相流化床浓缩技术、膜分离、固液分离和制备型色谱分离等技术为依托,进行岭南特色植物中抗癌、降糖或天然抑菌等活性成分筛选,并利用现代光谱仪器对活性天然产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利用环境友好化学方法制备类天然药物或对现有天然产物结构进行改造和修饰,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发现新型靶向药物分子;利用亲合层析和反相渗透技术开展高纯抗原和抗体蛋白质研究,开发新型抗病毒疫苗或消毒剂;运用绿色合成工艺开发出环保低碳的天然药物制药工艺,取代传统落后工艺。
近年来该方向引进美国罗格斯大学药理学专家Allan Conney院士作为广东省领军人才以及药学专家法国科学院院士莫烈教授作为该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另外该方向还邀请罗格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多名教授作为我校百人计划成员加盟该方向,使该方向成为学院中富有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该方向需引进能力强的青年骨干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
联系人:杜志云教授()、赵肃清教授()
五、生物资源精细化利用技术
生物资源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当今最受关注和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
该方向立足华南地区,以热带、亚热带优势、特色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国民营养健康、绿色生活为宗旨,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等新技术研发高品质营养保健品、天然食品添加剂、农用生物制品、生物能源等绿色、健康产品;重点着眼于解决海洋生物、热带芳香植物、岭南大宗农产品、药食生物资源的安全、高值化精细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为优势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该方向急需引进高水平的生命学科、食品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学院将力所能及的在实验室和科研启动费给与支持。
联系人:吴克刚教授()、谭竹君教授()
自动化学院人才招聘
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广东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大学科群。“控制科学与工程”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制装备造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紧密结合广东省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学院重点发展以下五个学科研究方向:
①复杂系统理论与工程: 本学科方向以自动控制系统、网络与信息交换系统等工程技术系统为研究背景,研究复杂系统中的信号感知、信息处理、决策控制等关键理论与技术;建有“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
②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本学科研究以复杂动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给出系统建模、稳定和同步控制等设计方法是本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系统、鲁棒自适应等的研究内容。建有“广东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先进控制技术实验室”和“保密通信与控制技术”实验室。
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本学科方向瞄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重研究工业系统自动检测与控制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问题。包括金属板材装备、包装装备、电子装备、海洋工程等的测控管一体化集成技术。建有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动化装备与集成”重点实验室。
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该研究方向以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探索智能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建有“广东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先进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本学科围绕南方电网的重大需求,着重研究大型电网优化调度、节能与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与科学问题。 建有广东省普通高校“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
为了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希望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学院快速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招聘条件
引进人才一般应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是所从事相关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具备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或相关领域(符合我院重点发展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
(3)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用英语和普通话讲授课程。
招聘形式可为全职或团队引进。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科研运行费、人员国际交流费等。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联 系 人: 王钦若 罗小燕
邮箱地址: wangqr2006@;luoxy@
联系电话: 020-; 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510006
学校网站: www.
信息工程学院人才招聘
信息工程学院于2000年4月组建,由原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和机械电子工程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合并组成。目前具有信息获取与控制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5个硕士点,其中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信息工程学院是广东省IT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特点及广东省战略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学院将以射频集成电路及前端系统模块设计为研究核心,依托落户在本校的广州国家现代化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重点开展基于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和新一代导航系统专用数字基带信号处理芯片设计和开发,射频收发器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高性能射频开关以及射频前端功率模块等的研究,并将研究利用开源设计开发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研发电脑辅助设计工具和开发新型纳米电子器件。该IC基地已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建设,并将在基地里建设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及测试实验室,与知名IC企业联合研发,最后实现产业化。学校已从国外引进多位20年以上集成电路研究和产业开发经验的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一支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的科研团队。
为加强该科研团队的建设,将该学科方向建设成为国内具备较强实力的特色学科,希望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学院快速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招聘条件
引进人才应具有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正直坦诚,责任心强;具有微电子学或相关学科博士学历或同等学历,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在器件建模、射频集成电路封装等方面有杰出成绩。七年以上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经验,从事射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者优先考虑;在国际一级刊物上发表5篇论文以上或3项发明专利以上,发表论文被多次引用者优先考虑;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科研运行费、人员国际交流费等。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加入学院重点研发团队,参与广州国家现代化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项目研发。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联 系 人: 邓俊 李诚瞻
邮箱地址: xxxyhr@
联系电话: 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510006
学校网站: www.
学院网站http://xxgcxy./
计算机学院人才招聘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计算机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网络工程、软件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与优势。结合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特点及广东省计算机学科发展需求,学院重点发展以下六个学科方向:
1. 面向服务的高性能计算: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和并行计算;海量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跨媒体和富媒体建模和语义。
2. 智能感知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物理信息融合系统(CPS);高性能网络。
3. 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超级计算机的软件理论;基于规格描述的软件开发理论和方法;大型分布式实时系统开发与应用。
4. 信息对抗与信息系统安全:系统介入与反介入技术和工具;安全技术应用。
5. IC设计与嵌入式系统:芯片设计理论和方法;低功耗异步式应用芯片开发;SOPC嵌入式应用系统。
6. 智能媒体计算:压缩感知的图像重建算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学院的学科建设,希望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学院发展目标。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招聘条件
引进人才一般应在海外计算机相关学科取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符合我院重点发展的六个学科方向,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引进后每年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一般不少于9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是所从事相关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具备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 从事计算机或相关领域(符合我院重点发展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
(3) 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
(4) 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招聘形式可为全职或团队引进。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除学校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及待遇外,学院另提供最高可达到100万的科研启动费,最多可达到500平方的科研实验室,并帮助推荐和组织科研团队。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邮箱地址:jsj@ llcheng@
联 系 人: 程良伦 李海山
联系电话: 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510006
学院网站: www.
材料与能源学院人才招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评审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长期开展电子功能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形成加工及模具技术、能源材料与技术等研究工作,最近又成立了软物质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具有自身的特色,并在省内甚至国内具有影响力。为壮大研究队伍和增强影响力,现向海外招聘引进以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为带头人的高层次人才,欢迎加盟。招聘形式可为全职或团队引进。
一、招聘条件
1)应聘者需具有博士学位,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国家“211”或“985”重点高校或境外知名大学。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
2)应聘者的专业为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并主要从事与软物质相关的课题研究,近5年来在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
3)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副教授以上职务;是从事软物质相关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具备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科研运行费、人员国际交流费等。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巍,杨卫平
电话:(0086)-20-、(0086)-20-
传真:(0086)-20-
信箱:cnxy@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邮编:51000
艺术设计学院人才招聘
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专业办学有近20年的历史,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现设有工业设计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设计系、美术系6个系。在2006年获得设计艺术学院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基础上,2010年和2011年相继获得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和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学院所有的专业和方向。学院重点发展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1、工业设计及创意产品(包括现代设计史论):面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先进装备设计、LED应用设计、信息家电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研究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交互技术以及各种材料的创新应用。
2、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区域性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珠三角经济实力,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研究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的方法、生态环境与人体舒适性的关系,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建筑遮阳、通风、防潮、温度调节等关键性问题。
3、服装与纺织品设计:2000年开始依托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开展以下主要研究内容:服装与纺织品的时尚文化理论、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成衣款式、结构设计、功能性开发与生产技术一体化研究;新纤维材料组织结构理论与检测方法创新及应用。
4、新媒体与视觉设计:依托我校工科背景,进行数字技术与艺术的交叉和整合研究,并与工业设计紧密结合,为新型的数字产品提供数字娱乐设计、游戏概念设计、系统设计、UI界面设计等,实现产品时效性和市场性。
为了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希望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学院快速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招聘条件
引进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特别优秀可申报国家“千人计划”者可适当放宽),引进后每年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9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
(1)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设计企业或机构担任正教授或高级职称;是所从事相关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
(2)各学科方向的具体学历要求及配套如下:
1工业设计及创意产品:学历要求博士学位(欧美日学术背景优先);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企业任职经历及专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学院配套科研启动费10万、100平方米工作室、相应科研梯队。
2现代设计史论:学历要求博士学位;拥有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
3新媒体与设觉设计:学历要求博士学位,硕士学位需拥有突出学术成果(欧美日学术背景优先);拥有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
4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历要求博士学位。
5服装与纺织品设计:学历要求博士学位;拥有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
二、学院可给予的相关待遇: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广东工业大学为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科研运行费、人员国际交流费等。同时给予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办公室、实验室、队伍、学生等方面的支持。其它条件,学院将全力配合与学校面议。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提供下列材料:
(1)应聘申请和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职务职称、成果情况(含论文、专利、奖励等)
(2)应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3)个人对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要求
联系人:林美璇
联系电话:020- 传真:020-
联系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大院五号楼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 (昨 17:24)
& (昨 17:22)
& (昨 17:20)
& (昨 17:12)
& (昨 17:09)
& (昨 17:02)
& (昨 16:22)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二本大学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