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lng加气站事故案例日处理20000方是怎么算出来的?

日处理500万立方米LNG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工程咨询-甲级资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China Institute of M...
评价文档:
日处理500万立方米LNG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日​处​理0万​立​方​米​L​N​G​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如何用压力传感器测液位?压力与液位值如何计算?例如:200cm的容器,对应的1~20000pa是怎么算出来的?_百度作业帮
如何用压力传感器测液位?压力与液位值如何计算?例如:200cm的容器,对应的1~20000pa是怎么算出来的?
如何用压力传感器测液位?压力与液位值如何计算?例如:200cm的容器,对应的1~20000pa是怎么算出来的?
密度=质量÷体积 水的密度是 1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 1.0×1000 千克/立方米水的压强 P=ρghρ=1.0×1000 千克/立方米g=10 牛/千克h=水的深度当容器满液位 200cm时候,(1Pa=1N/m3)P = 1.0×1000 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2米=2000pa
有些东西不是你要整明白过程,只要你知道结果就行了,像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了过程我感觉没什么意义,只要记住10KPA 约1M 的水柱压力就好!
把时间放在其他上面吧!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年)的通知
自贡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欢迎您的光临!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年)的通知
【浏览字号:  】
来源:市政府办秘书科
自府办发〔2012〕8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自贡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自贡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实现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推动老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跨越,根据《自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把工业放在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并重的路径,大力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投资不断扩大,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工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
(一)工业总量大幅增长,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双翻番”,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3.3%和33.2%。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跨越千亿台阶,实现产值1113.65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台阶,实现331.2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1.1%,比200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
(二)工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机械、盐及盐化工等产业在战略规划编制、企业发展、技改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促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扩大竞争优势。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6.89亿元,其中技改投资232.0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5倍,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7个,建成投产52个;新培育百亿元企业1户、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22户。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培育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特色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01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9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其中: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69.7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7%,名列全省前列。
(三)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园区建设超常推进。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各园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将2005年以前建成的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19个园区(集中区)进行调整整合,集中建设3个工业园区和4个工业集中区,园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振兴自贡工业经济的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超常规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五年新建成园区(集中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全市园区(集中区)总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园区道路、绿化、供能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园区(集中区)产业加速集聚。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5%,板仓工业集中区成长为“百亿级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特色产业园区;晨光工业园区、沿滩工业集中区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园区(集中区)正在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四)工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节能减排大力推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意识明显增强,技术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有1户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多户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节能减排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和工业企业限期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8%,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重比2005年下降18.6%,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从经济结构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的主流,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在低碳经济引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市重大技术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
从区域发展看,川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川南经济区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和成渝经济区腹地,已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自贡市被国家列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对川南经济次高地发展建设的战略部署,都将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在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的大背景下,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必将影响我国出口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二是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大。我市属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任务艰巨,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区域环境看,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加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利用发展先机抢占制高点,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态势。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造成对市场和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这对我市资源消耗大、对外依赖度大的经济结构必然带来深刻影响,使我市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三)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优势。自贡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盐化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盐卤化工体系,全国大型火电锅炉、机电设备、石油化工容器生产骨干厂家和世界第四大硬质合金生产厂家之一的合金刀具、钨钼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电站锅炉、数控机床、工业阀门、焊接材料、输送机械、压缩天然气成套设备、氯碱化工、氟化工、功能性炭黑、盐深加工等产品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产值过百亿,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引领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壮大。
2.科技研发优势。全市现有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人才6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06人,省优秀专家1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除拥有数量较多的科研院所外,目前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近年来,年均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均达100余项。
3.市场竞争优势。自贡市工业企业主要产品及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在行业中综合位次排位拥有全国多个第一。即: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原盐产量占四川盐产量的70%,在井矿盐行业名列前茅;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氟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硅树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硬质合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近30%,硬质合金、钨制品出口创汇连续六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是中国炭黑行业唯一的科研设计单位和专用炭黑生产基地,该院的炭黑技术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炭黑生产产能,居全国第一位;自贡运输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7公里长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创单机长度及输送机布置难度亚洲第一;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世界上用于工程的容量最大的锅炉,位居世界第一。
(四)存在主要问题
1.产业低端化。我市有相当多的工业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制造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非常脆弱,综合经济实力提升缓慢。
2.传统优势逐步削弱。上世纪80年代,我市拥有一批在行业内具有生产规模、技术研发、市场占有率优势的骨干企业,主导产品为国内外同行业的知名品牌。近年来,除锅炉继续保持业内规模、研发的优势外,多数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3.大项目支撑明显不足。我市目前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总体数量较多,但大项目少,难以支撑我市工业的快速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乏力。
4.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我市行政区域面积小,传统制盐、“三线建设”工业企业的布局分散,城区内工业企业众多,全市年排放工业废水等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工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约束力进一步加剧。
5.发展环境亟待完善。从总体上看,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高效的交通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大件产品运输困难。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专业投融资机构、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健全。支持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和落实,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二章& 产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科技创新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促进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抓住产业、企业、产品、项目4个关键环节,突出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技术进步、“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5个重点,培育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加快全市工业由依靠要素推动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靠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步伐,努力实现全市工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定位
以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发展定位,“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建成国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内一流的盐及盐化工基地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3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8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7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3%。
二、主要发展任务
“十二五”时期,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盐及盐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提升机械及装备制造业
重点打造机械及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注重国内外技术(装备)集成,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提高节能环保装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工程总包能力的大企业群,基本完成普通机械向节能环保装备及高端装备制造转型。依托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锅炉及容器、金属切削机床、工程及运输机械、泵阀设备、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设备、商用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输变电设备七大类产品链,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到2015年,机械及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依托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成套设备、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化工高危废弃物等离子焚烧装置,有机废水处理剂、碱液回收锅炉、分离与过滤机械,高效清洁锅炉、脱硫及脱硝装置、多效真空制盐节能减排成套设备和技术、油烟处理设备、脉冲袋滤器、管状带式输送机,各类型核电站常规岛辅机,光热能源设备、生物质能源锅炉,CNG和LNG装备,窑炉余热发电锅炉等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四大门类为主体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及配套的国家节能环保检测中心。
1.锅炉及容器。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以自贡东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自贡东联锅炉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自贡东安金厦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四川东脑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贡市海川实业有限公司等为骨干,以发电锅炉国家级企业技术分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即将创建的生物质能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各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重点发展1000MW超超临界发电锅炉、1300MW等级高参数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气化炉、生物质能源锅炉、低温余热发电锅炉、碱回收炉、高炉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大型石化压力容器、重型高压容器、光热发电设备等重点产品。
2.金属切削机床。以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嘉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重点,引进上海跨越集团,以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为支撑,重点发展大型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系列、龙门加工中心系列、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系列、重型数控落地镗铣床系列、大型专用数控设备以及功能部件、智能化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精密机床、数控钻床、机械精密加工配套设备等产品。
3.泵阀设备。以自贡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阀门有限公司、四川凯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自贡新地配尔阀门有限公司、自贡工业泵公司、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等为骨干,加强与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廊坊管道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依托自贡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理工学院联合组建的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阀门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发展大口径全焊长输管线球阀、各类发电锅炉阀门、核电阀门、汽车和摩托车机油泵、矿山石油专用泵、脱硫泵、渣浆泵、石化用泵、电力用泵、泵阀驱动装置等产品。
<G和LNG设备。以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自贡东方通用压缩机有限公司、自贡山川气体压缩机有限公司、自贡双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的合作,以CNG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为支撑,积极创建CNG装备技术开发中心、CNG汽车技术服务中心、CNG汽车及其装备行业培训中心、信息中心,重点发展大排量高性能CNG压缩机、车用CNG钢质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CNG及LNG加气站成套设备,车载高压储氢瓶,特种、专用天然气压缩机等产品。
5.工程及运输机械。依托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自贡市九信钻机公司、自贡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的合作,重点发展超长、曲线管带机和曲线皮带机,滚筒、托辊,专用变频、变矩、数字控制启动运行驱动装置,专用带式输送机胶带,仿生自动掘进装备,无塔冒塔机,小型挖掘机,各类起重设备,工程及运输机械零部件等产品。
6.商用汽车及零部件。依托自贡龙誉汽车有限公司、自贡市川力实业有限公司、自贡市蓝天天然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中、重型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CNG改装汽车,轿车和摩托车用油泵等产品。
7.电力输变电设备。依托四川东方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红星高压电瓷有限公司、自贡塞迪维尔钢化玻璃绝缘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等的合作,以电力输变电设备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重点发展大容量电炉变压器、新型非晶合金变压器、复合绝缘子、铁道棒式瓷绝缘子、电线电缆、电力金具、高压输电设备等产品。
(二)做优盐及盐化工产业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发展深加工产品。重点建设自贡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实施6万吨/年新型制冷剂、6万吨/年有机硅单体聚合物及配套单体装置等17个重点项目,打造盐及盐深加工和盐化工产品链,建成装置水平高、循环利用好、后续产品多、国内一流的盐精深加工和特色氯氟化工基地,构建特色生态盐及盐化产业。到2015年,盐及盐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
1.制盐产业。以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为龙头,重点打造盐及盐深加工产业,发展原盐、食用盐、两碱工业盐、液体盐、调味品系列、含盐保健系列、高端含盐护肤日化系列。将舒坪仓储制盐基地建成国内盐行业研发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品种系列齐全、规格多样的盐深加工生产基地。开展并购重组,合理规划并完成以食盐为核心的基础用盐战略布点布局。围绕产业升级、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以并购、新建等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实现原盐年产销量突破460万吨、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真空制盐研发、生产和技术输出基地。
2.化工产业。以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自贡市富源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做大“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硅氟化工—后加工产品”产业链,培育“盐卤—碱—氯—高附加值含氯有机物—聚苯硫醚”特色氯碱产业链。积极实施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整体迁建项目,形成独具特色优势的联碱产业,提升基础化工。依托四氯乙烯(PCE)自有技术和原料优势,延伸进入新型制冷剂行业,以发展新型制冷剂为核心,构建新型制冷剂产业链,积极发展精细化工。
(三)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
依托自贡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自贡国家科技兴贸(新材料)创新基地,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在新材料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集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
1.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依托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硬质合金钨钼超硬超细及纳米材料,硬质合金深加工制品,粗晶及超粗晶硬质合金采掘工具,高端的大型、异型耐磨零件产品,高性能、高精度研磨涂层刀片,新型电光材料,硬面材料,铝镁合金及制品。建设国内重要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钨钼制品生产基地和具有世界水平的硬面材料生产基地。
2.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依托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建设中国化工昊华氟化工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环氧树脂材料、氟硅材料加工、新型工程塑料和橡胶、特种树脂及各种胶粘剂、医用高分子及化工设备与防腐等新材料产品、芳纶Ⅲ、新型制冷剂等产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用化学品科技产业集群,加强在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3.焊接新材料产业。依托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大西洋新型焊接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特种焊接材料、药芯焊丝、有色金属焊条、特种合金焊条、复合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积极开展中高端产品研发,扩大自动化焊接材料生产规模,建设国家焊接材料研发中心和中高端焊接材料集约化生产销售基地。
4.功能性炭黑及碳石墨材料产业。依托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等企业,重点发展导电炭黑、特种专用炭黑、新型碳纳米材料、新型碳素材料及复合材料、密封材料等新材料产品。建设国家级功能性炭黑、白炭黑生产基地。
(四)发展壮大其他产业
1.农产品加工业。立足于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立足于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对农产品精、深加工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肉副食品加工及制造业;以四川龙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绿茗春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壮大饮料制品产业;以四川省富顺锦明笋竹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自贡百味斋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笋竹及调味品加工生产产业;以四川旭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中药制造;以自贡市博宏丝绸有限公司、自贡市荣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骨干壮大茧丝绸加工及制造;以四川巧媳妇米业有限公司、自贡市开甄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壮大粮油加工业。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亿元。
2.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物医药、食品保健、绿色农产品和生物工业产品科技成果产业化,吸引集聚一批配套下游产业,实现生物产业发展突破。依托四川安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贡金岁方药业有限公司、自贡华气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中间体、动物疫苗、生物农药,建设西部生物化工研发和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3.建材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建材产业。以四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显示器玻璃基片,太阳能集热板,AR减反射玻璃,太阳能非晶硅薄膜电池基板,电子工业用超薄、太阳能产业用超白、在线镀膜玻璃和低辐射等特殊浮法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实施全市水泥行业“等量置换”,淘汰全部机立窑生产线。以四川省德利塑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嘉兴塑胶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塑胶建材产品。
(五)提高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水平
按照“一带四园三城”的战略和布局,加快推进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形成沿S305线梯次布局的工业集中发展带。在产业园区内建立金融投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对接平台,完善孵化中心、结算中心、会展中心的平台作用,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与园区内生产企业的联动转化。不断提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益,为工业节能减排创造条件。实现要素集聚和集约发展。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分步实施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制盐分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有限公司等城区重点企业搬迁。到2015年,全市园区(集中区)建成面积达到52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740亿元。重点工业企业基本退出中心城区。
1.加快建设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优势资源,高速度、高标准建设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设立产业和创新引导资金,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创新企业。继续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促进产业聚集、创新聚集和要素聚集,建成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制造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达31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
其中,自流井工业集中区以发展盐及深加工、焊接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为主,到2015年,集中区建成面积达3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贡井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业,到2015年,集中区建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大安工业集中区主要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制造业,到2015年,集中区建成面积达3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2.建成3个省级园区。富顺晨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高分子新材料及轻纺产业,重点建设中国化工昊华氟化工科技产业园,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沿滩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 250亿元;荣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达6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六)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1.努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搭建企业配套协作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吸引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引导龙头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由单一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转变。打造百亿企业(集团),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3户、超50亿元的企业10户、超30亿元的企业10户、超10亿元的企业30户。
2.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以工业园区(集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企业集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产品产业链为途径,加快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锅炉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阀门、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进一步研究制定小型、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小型、微型企业,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梯次发展的格局。继续实施“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区域骨干企业,每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0户。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紧紧抓住全球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信息基础网络进一步整合、完善,信息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到2015年,家庭用户互联网带宽超过20兆比特,企业互联网带宽达到100—1000兆比特,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50%。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全市通信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00万元,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电话和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100%;县级以上城市实现有线电视双向全覆盖;全面推广“市民卡”,初步形成“两化融合”、“三网融合”、“五化”(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并举的局面,信息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务
大力推进覆盖面广、集成度高、效果显著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全力实施“五化”并举,缩小区域和行业信息化差距;加大信息服务业发展力度;切实维护信息安全,强化监控应急和打击网络犯罪;着力培育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发展重点
(一)电子政务
围绕政务办公环节,以统筹办文、办会、办事系统应用建设为主线,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外网和无线政务网络,大力整合完善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承载能力。加快实现本市范围内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提高资源共享和信息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十二金”工程重要信息系统建设,重点统筹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全、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围绕金保工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事人才)、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优化信息化应用系统,推进数据集中整合利用,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服务保障功能。
(二)“两化融合”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大力采用信息技术、产品和装备,实现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鼓励行业内企业联合建设服务全行业的共性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体系和信息技术支持中心。支持企业开发行业软件、行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及面向行业的各类信息化平台性系统,扶持运营服务企业向传统企业提供多种途径的技术服务。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三)公共服务信息化
不断推进“五保合一”的金保工程建设,达到社会保障参保人员“同人同城同库”。着力加强信息化平台整合,稳步推进发行社会保障卡,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打造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异地就业、社保关系异地结转、异地结算等社会保障服务需要,继续完善与全省联网的全市医保系统、防疫监控与应急处置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步伐,建设市民“一卡通”系统,推动“三网融合”,完善城市地理信息、智能交通、旅游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
(四)电子商务
加快营造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加快旅游、流通、金融等行业的电子商务示范和推广,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国际国内贸易,鼓励批发市场进行网上交易。
(五)农村信息化
根据国家和省的总体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无缝结合,为生产经营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农民利用信息致富的能力。
(六)信息化保障体系
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职责,确保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鼓励和引导各类信息化机构开展专项研究、技术咨询、规划编制、人才培训等活动,大力引进信息化高端人才。
四、重大工程
(一)“两化融合”工程
实施企业“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围绕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过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商务电子化等企业信息化六大关键环节,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力争100户企业实施“两化融合”新建项目或升级项目500个。支持各区县和园区(集中区)开展“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建设,建设一批信息化服务支撑平台,发展特色工业,扩展现代物流,提升区域“两化融合”水平。
(二)农村信息化工程
实施宽带信息百镇千村工程。以“一乡建一个信息站、一村建一信息点”为目标,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监管信息系统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信息田园”等农村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为农产品销售、物流及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营销提供信息支撑。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逐步建立农民工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展农民信息运用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
(三)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1.全力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物联网、3G无线网、4G无线网等先进网络技术推广应用为契机,构建以城市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为标志的信息城市。
2.利用全市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通过加快推进发行社会保障卡和加快建设市民“一卡通”系统,加快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智能交通等信息系统,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3.加快教育、卫生、环境、旅游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与全省联网的全市“金保工程”、防疫监控与应急处置、远程医疗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4.着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将政府主要管理职能、各项服务职能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延伸到社区信息平台,促进社区自身管理和服务实现信息化。
(四)信息服务业升级工程
1.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光纤(光缆)13475.5皮长公里;提高全市宽带出口带宽,由“十一五”期末的85G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330G;开展无线城市建设,新建通信基站1958个;完成全省村通工程计划,实现全市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
2.服务能力升级工程。实现重点服务范围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基层、农村转变,重点业务由语音数据服务向综合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转变,由主要销售硬件、软件服务向提供信息化总体规划、解决方案转变,由直接提供运维服务向主要提供人才培养服务转变。
(五)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人才市场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薪酬保障等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为高端信息化人才提供优良的创业发展环境。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为主体,广泛培养适用人才。加大基层信息化推广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五、信息安全
坚持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信息安全测评和风险评估,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服务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建立信息安全重大事件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指导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通信设施规划、协调和管理办法,落实信息安全行业规范、标准和政策。增强社会信息安全意识。
六、无线电管理
(一)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完善监测体系。新建2—3个民航航路或铁路重点区域小型站监测点,新增1—2台高性能便携式监测设备和1—2套便携式无线电监测系统。争取建成川南区域性无线电应急监测分中心,争取在全省率先试验空中无人机监测平台。
(二)加强台站管理,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无线电台站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台站数据统计分析月报系统,更新台站管理系统。规范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与使用,保障新业务(移动数字电视、无线城市、物联网等)和全市重点工程的用频需求。
(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无线电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综合性的无线电管理移动指挥平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严防各种反华、分裂势力利用无线电对广播电视实施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强法律宣传,完善法制环境。建立法律法规宣传制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和无线电用户宣传有关无线电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守法护法的意识,创造良好的无线电执法环境。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政策保障
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自委发〔2012〕11号),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承载能力建设,完善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保障,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作用,促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用好用活用足国家西部大开发、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政策,全面完善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及投资机构参与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二、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强化产业发展载体支撑
以三大产业为基础,以扩张产业规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和做大做强企业为重点,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和修改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和项目引进,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完善“退二进三”政策,积极引导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区)搬迁;突出各园区主导产业,严格实施入驻工业园区项目联审制度和按项目供地制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对不符合园区主导产业要求和供地标准的项目不予供地,确保实现园区错位发展和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园区内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
三、狠抓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技术支撑
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引导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共性平台技术的攻关研发,尽快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加快推进产学研体系建设,共建联合科研机构,实现优势学科与优秀企业的联合,支持重点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一批企业重点信息化项目,支持鼓励企业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艺和能源管控系统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四、狠抓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强化产业发展龙头支撑
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核心竞争力强、管理科学的现代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优势骨干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产业带动效力,构筑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制定完善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扩张发展,积极引导优势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狠抓工业招商引资,强化产业发展外力支撑
进一步创新招商模式,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特色园区,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的共同招商局面。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围绕打造和培育千亿产业目标,突出产业优势和特色,在延伸、完善和壮大产业链上狠下功夫。强化与周边市州和省区的产业分工,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以骨干企业为纽带,筛选包装一批可信度高、吸引力强的产业配套型项目,带动优势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形成“重点企业寻求配套、本地企业主动配套、外来企业跟进配套、工业园区支撑配套”的产业协作体系。
六、狠抓要素保障协调,强化产业发展服务支撑
切实加强能源运行监控,完善能源应急保障机制,优化应急预案,建立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供需双方的联动机制。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解决工业产品运输问题。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完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的综合服务优势,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能力。加大财政对工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财政对工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拓宽工业企业的融资平台,整合现有担保公司国有资源,组建自贡市工业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附件:1.自贡市“十二五”工业重点项目规划表
&&&&& 2.自贡市“十二五”优势企业培育规划表
自贡市“十二五”工业重点项目规划表
主要建设内容
一、现代制造业
(一)锅炉及容器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自主研制项目
在已完成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初步设计方案基础上,适当调整工艺布局,添置、更新部分工艺设备。项目达纲后,将实现年产3台600MW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生产能力
大安工业集中区
1000MW锅炉生产完善化项目
针对生产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的重要部件——蛇形管、汽水分离器生产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增添、更新关键设备,改造原有设备
350—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自主研制项目
完成系列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制造技术开发,新增部分关键研制设备,适当调整工艺布局,添置、更新部分生产设备,实现自主创新型350—600MW等级系列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产业化
煤气化炉制造项目
充分利用德阳、自贡本部生产基地现有作业产地和设备,进行煤气化产品研制
各类型核电站常规岛辅机研制
自主开发不同堆型的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蒸汽转换系统设备
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3500吨水压机核电锻造及配套项目
新建标准厂房、现代化智能可研办公楼、库房(含1500平方米露天钢材库)及配套办公、生活附属设施
四川能投华西生物质能开发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建设两套日处理4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示范装置
板仓工业集中区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余热锅炉研发基地
建设生物质燃料锅炉主要部件锅筒、集箱、水冷壁、蛇形管4条生产线,形成7000吨/年金属重量的产能;增加关键试验、生产设备,用于新技术产品的试验、试制和产品制造;增加部分运输、转运设备用以扩大内部物流,适应试验及用户的要求;扩大信息化规模
成都盈基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荣县生物质热电工程
建设2×15MW机组,实现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上网发电量1.8亿千瓦时的生产能力
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重型化工装备产业化项目
新建重型高压容器制造装配车间5万平方米,新建国家级高压容器检测实验中心及配套设施,新购卷板、起重、焊接设备,形成年产各类石油化工设备5万吨的生产能力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二)金属切削机床
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复合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项目
扩建大型复合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装配车间;新建大型复合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装配厂房及辅助用房37050平方米;新建研发、销售中心8000平方米;增加、改造关键工艺设备和仪器71台/套/条;建立企业集成化信息平台;完善公用配套设施和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设施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川省自贡市海川实业有限公司
中小型燃机轮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
新建厂房约3万平方米,新增主要关键设备60余套,形成中小型燃机轮机24台套、燃机轮机进气导向叶片5万片的生产能力
贡井工业集中区
四川德马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高速变频电机生产线项目
建设高速变频电机生产厂房,购置设备
沿滩工业集中区
四川长征电气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生产线项目
新建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生产厂房、辅助用房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新增冲床、吊车等设备10台套
板仓工业集中区
(三)泵阀设备
自贡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大口径油气集输阀门制造基地建设技改项目
建设“飞球阀门产业园”;新建大口径阀门组装、焊接、性能检测车间,新建配电中心等设施;新增大型数控球体车磨机、数控双头镗床、阀门自动焊接中心、大型阀门试验台、起重机等95台(套)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正光阀门有限公司
阀门机电生产基地
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2.3万平方米,建成年产阀门15000吨、电器12000套生产线
板仓工业集中区
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特种阀门产业项目
重点开发机电阀门、化工阀门,建成省的阀门生产基地,同时建立覆盖全国的阀门信息网络
大安工业集中区
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
阀门生产线项目
新建年产4000吨核一级阀生产线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市红旗泵业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
矿山石油专用泵年产1万台套项目
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形成年产矿山石油专用泵1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大安工业集中区
自贡新东方铸业有限公司
修建车间生产线项目
修建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节能环保
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润滑液压系统设备专利产品产业化项目
形成年产850KW、1000KW、1500KW、2000KW及2500KW风力发电机组润滑液压系统设备共计2000台(套)的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高端冶金余热锅炉项目
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形成各型特种余热锅炉120—200台套的生产能力
大安工业集中区
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余热利用成套技术装备研发项目
总建筑面积64680 平方米,新购置工艺设备300余台(套),形成年产余热利用成套技术装备150台套(其中:水泥余热发电锅炉31台套、炼钢转炉等余热锅炉119台套)的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川省自贡市海川实业有限公司
高炉余热回收发电装配项目
新建厂房1.5万平方米,购置设备40台(套),其中主要设备为数控深孔钻、龙门加工中心、装配生产线
贡井工业集中区
四川四方通达节电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节能镇流器项目
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新建办公楼及辅助用房3000平方米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市东方过滤设备制造公司
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滤油、滤水设备)项目
新建厂房、办公楼26207平方米,购置镗床、车床、刨床、焊机、喷砂等设备86台套,改造原有设备6台套,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
贡井工业集中区
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质能源沼气成套装置产业化项目
新建生物质能源沼气成套装置制造车间1万平方米及配套设备,形成年产成套设备及工程200台(套)的生产能力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车载高压储氢瓶(含组合电磁阀)产业化项目
新建2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形成年产储氢瓶20万只的生产能力
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CNG压缩基地建设项目
形成年产700台套CNG加气站用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大型工艺压缩机项目
形成年产100台套大型工艺压缩机的生产能力
东方通用压缩机公司
CNG压缩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购置设备,提高CNG压缩机的运行转速及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单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工程项目
新增数控专用设备、大型加工检测设备,新建恒温车间、技术中心、设计研究和检测中心及大型试验平台等
家用压缩机工程项目
新增部分设备,主要生产未来家庭、停车场和运输公司用压缩机
自贡真空滤油机公司
生产线建设项目
修建厂房、购置设备
贡井工业集中区
四川雷鸣生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化发电系统及成套设备项目
购置日处理3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选、颗粒燃料及发电装置
日处理100—300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成套设备主机和总装厂项目
建厂房及附属设施2万平方米,购置日处理100—300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成套设备、生物质型煤成套设备
四川高精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年产1700台分离与过滤机械生产线项目
新建厂房1.4万平方米、辅助及配套设施用房4000平方米,购置精密高速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台等各类制造、检测仪器287台,形成年产分离与过滤机械1700台套的生产能力
贡井工业集中区
自贡川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型节能环保含油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研制项目
新建厂房6000平方米,新购设备20台套,形成年产大型节能环保含油污水处理系统设备100台的生产能力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化工高危废弃物减排治理项目
新建成年处理5000吨化工高危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其中年处理废气废液3500吨、固体废物1500 吨
富顺晨光工业园区
自贡中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曲线带式输送机生产线建设项目
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新购置加工设备355台套,形成年产4万米曲线管状带式输送机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高速托辊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建厂房5300平方米,购置设备约50台套,形成年产高速托辊100万组生产能力
电机及带式输送机驱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建设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
自贡红光输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机械生产线项目
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购置和安装设备
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
环保节能型输送机械扩建项目
形成年产输送机械5000台套、托辊150万只、铸胶滚筒1.5万只的生产能力
四川金灿节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节能灯具项目
新建厂房面积133500 平方米,购压铸机、车床、钻床、铣床、贴片机、LED研发设备等450台,形成产年LED路灯30万支、景观灯5万支、节能灯1000万支的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五)LNG和CNG设备
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30万只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产业化项目
新建厂房3.2万平方米和辅助建筑2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新建2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形成年产30万只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的生产能力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CNG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
新建CNG成套设备制造车间5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新建CNG站用成套设备检测中心,建设CNG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年产CNG站成套设备500台套的生产能力
CNG移动加气站产业化项目
新建CNG移动加气站设备制造车间2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新购钢管成型机、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钢管调质设备、探伤设备、起重设备等200台套,形成年产CNG移动加气站设备500台套的生产能力
年产200台套LNG站用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
新建LNG站用成套设备制造车间5万平方米,新建2个LNG站用成套设备检测站以及配套设施,形成年产200台套LNG站用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
自贡山川气体压缩机有限公司
天然气压缩机及D2类压力容器技术改造项目
修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库房等1.7万平方米,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检测设备等78台套
贡井工业开发区
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NG、LNG设备制造及863研发转化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市机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特种气体压缩机及成套设备生产线迁扩建技术改造项目
修建厂房及技术研发中心约2450平方米,新增设备120台套,形成年产氢气压缩机200台、天然气压缩机120台、乙炔压缩机140台、军工空分设备40台的生产能力
(六)工程机械
自贡市九信钻机公司
仿生自动掘进装备制造项目
新建标准厂房11520平方米、库房1512平方米、研发中心及办公附属用房1440平方米,年产各类钻井机及掘进机67台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神雕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平面二次色洛”工程
建设厂房1.5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50台套,新增电力1500千瓦/小时
自贡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无塔冒塔机、小型挖掘机等产品开发项目
无塔冒塔机、小型挖掘机等产品开发,厂房建设、设备购置
荣县双燕机械厂
年产30万台新型农用机械技改项目(二期)
新建厂房6万平方米,增加设备,一、二期共形成年产30万台新型农用机械的生产能力
自贡武进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武进机械制造生产线项目
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建成管件及机械制造生产线
板仓工业集中区
(七)输变电
自贡市红星高压电瓷有限公司
年产5万吨电线电缆生产线建设项目
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购置设备80台套,建成1条年产5万吨电线电缆的生产线
贡井工业集中区
二、盐及盐化产业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替代性真空制盐装置建设项目(二期)
新建1套100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及附属设施(制盐、热电、盐仓及配套设施、矿山及输卤)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替代性真空制盐装置建设项目(三期)
新建100万吨/年真空制盐工程及矿山扩能配套项目(三期:配套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联碱装置,建设相应的真空制盐项目)
久大舒坪盐衍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调味系列生产线、营养保健系列生产线和盐日化系列生产线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
建设国家技术中心,配置盐产品研究室和盐行业检测中心的相关试验、检测设备
150万吨/年食盐配送中心项目
建设包装及仓储间,购置300台套包装及装箱设备,购置输送设备
调味品生产线项目
新建年产10万吨调味品生产线
护肤品生产线项目
新建5000万瓶护肤品生产线及购置设备
荣县驰宇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60万吨/年真空制盐技改项目
矿山建设、供热锅炉、自备发电制盐等
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联碱系统优化改造工程
进行煤造气改造,对现有联碱装置进行改造
10万吨/年离子膜碱节能技改项目
对隔膜法离子膜烧碱进行节能技改
新型制冷剂项目
2.4万吨/年四氯乙烯、2万吨/年二氟甲烷、1.6万吨/年五氟乙烷、4万吨/年无水氟化氢
鸿化公司整体迁建项目
新建年产6万吨新型制冷剂、6万吨四氯乙烯、45万吨离子膜烧碱、1.5万吨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装置和120万吨联碱—60万吨合成氨等项目
沿滩工业集中区
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
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迁建项目
新建阻燃剂系列、脱硫脱碳溶剂系列、压缩气体系列及环氧乙烷充装、溶助剂系列生产线
自贡市千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20万吨双机絮凝剂、20万吨铝酸钙技改扩建项目
新建厂房16581平方米、办公用房2296平方米,购置喷雾烘干设备6套、滚筒烘干设备48套、冰机冷却系统2套、锻烧回转窑4套、电热式遂道窑2套、生产线2条、配套设备60台套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自贡市富源化工有限公司
15万吨/年氯乙酸和10万吨/年甘胺酸生产线项目
新建年产15万吨氯乙酸生产线和10万吨甘胺酸生产线,副产盐酸和氯化铵,配套建设燃煤锅炉系统、空压站、供电系统等
富顺晨光工业园区
大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8万吨/年润滑油生产线项目
新建1座产品库、1座标准化厂房、1栋办公楼、1栋倒班宿舍楼,建筑面积预计0.8万平方米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
荣县天然气提氦装置项目
建设厂房5200平方米,安装设备45台套
三、新材料
四川莱美特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莱美特镁合金项目
建设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建成年产汽车用镁合金零部件235万件、自行车及摩托车用镁合金零部件185万件、手持工具用镁合金零部件100万件的生产线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硬面基础材料及深加工产品技改项目
新建厂房1.3万平方米,新增喷雾塔、熔炼炉等关键设备,建成7条与各工序产能匹配的硬面材料专业化生产线,形成年产硬面材料1630吨(其中深加工产品达到50%以上)的生产能力
板仓工业集中区
硬质合金采掘工具项目
新建厂房17440平方米,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采掘工具整体设计制造技术,购置烧结炉、压机等关键设备,新建采掘工具合金及工具生产线,形成年产700吨高品质钻齿和251万支高品质整体采掘工具的生产能力
特色硬质合金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
新增周边磨床、高精度数控车床等国内外先进的刀片深加工设备以及成品工具生产配套关键设备,扩大现有切削刀片和整体工具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年产1000万片专用切削刀片和1.5亿元成品工具的生产能力
自贡振中锂业公司
年产200吨金属锂材及2万吨金属机械加工项目(一期)
建设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建成年产200吨金属锂材及2万吨金属机械加工生产线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特种合金焊丝项目
新建厂房等3万平方米,购置相应的设备,形成年产特种合金焊丝1万吨的生产能力
自流井工业集中区
新增3000吨有色焊丝项目
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购置相应设备
新增4万吨药芯焊丝项目
采用柔性自动化工业设备,根据焊条、焊丝、焊剂的生产特点,采用规模化闭合生产,智能化覆盖全过程
实芯焊丝扩能项目
采用集中酸洗生产线和自动化高速镀铜设备生产线,生产各类气保护和埋弧焊丝新产品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材料白炭黑及化工项目
新建沉淀白炭黑装置项目、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
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炭研院生产基地迁建工程项目
4万吨炭黑装置,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节能环保专用设备制造,高性能树脂项目,碳纳米材料中试装置及配套设施建设等
沿滩工业集中区
四川立能特种材料股份公司
5000吨改性特种材料项目
建设一期工程厂房及办公楼
板仓工业集中区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热电联产等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热电联产、供配电系统及供水系统、空分系统
富顺晨光工业园区
5000吨/年特种氟树脂
建成年产500吨乙烯—四氟乙烯、1500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3000吨聚偏氟乙烯树脂生产线
1000万平方米/年有机氟膜材料制品项目
采用自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引进国外先进加工设备,新建厂房,建设1000万平方米/年有机氟膜材料生产装置
4000吨/年氟橡胶母炼胶及其制品项目
建成4000吨/年氟预混胶、氟混炼胶及汽车配件等制品的生产装置
6万吨/年有机硅单体聚合物及配套单体装置(循环经济项目)
建设6万吨/年特种有机硅聚合物、12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装置
新型半导体和太阳能板用密封材料和改性树脂项目
新建年产1000吨改性树脂、100吨半导体用密封材料、200吨太阳能板用密封材料、配套3000吨苯基单体等生产装置
2000吨/年含氟涂料树脂项目
建成1000吨/年常温固化四氟涂料、500吨/年常温固化三氟氯乙烯涂料树脂、500吨/年聚偏氟涂料的生产线
高端热融性氟树脂制品、聚四氟乙烯树脂系列制品、改性聚四氟乙烯塑料
新增500吨/年高端氟树脂(偏氟乙烯树脂、F40树脂、PFA树脂等)各类制品加工能力,新增1500吨/年聚四氟乙烯树脂、改性聚四氟乙烯制品加工能力,配套建设100吨/年聚苯酯生产装置
1万吨/年特种氟树脂项目
新建5000吨/年特种改性聚四氟乙烯悬浮树脂装置,配套6000吨/年四氟乙烯单体装置、2万吨/年氟利昂装置。新建3000吨/年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生产线和2000吨/年聚偏氟乙烯树脂生产线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中心)项目
新建研发中心,开发系列特种功能含氟单体及聚合物,新建检测中心,搭建应用检测平台
2000吨/年含氟涂料树脂项目
建成1000吨/年常温固化四氟涂料、500吨/年常温固化三氟氯乙烯涂料树脂、500吨/年聚偏氟涂料生产线
500吨/年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项目
形成年产500吨膨化聚四氟乙烯的生产和加工能力
2000吨/年氟树脂制品加工项目
新增500吨/年高端氟树脂各类制品、1500吨/年聚四氟乙烯树脂和改性聚四氟乙烯制品的加工能力
特种氟硅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助剂项目
新建200吨/年氟硅环氧树脂和3000吨/年环氧树脂助剂装置
500吨/年氟硅橡胶项目
新建氟硅共聚单体和500吨/年氟硅橡胶生产线
20万平方米/年聚四氟乙烯磺酸离子膜项目
新建10万平方米/年全氟磺酸/羧酸离子膜装置、10万平方米/年全氟磺酸燃料电池膜装置
聚四氟乙烯微粉项目
新建1000吨/年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超微粉生产线
5000吨/年特种有机硅聚合物项目
新增2000吨/年苯基硅油、2000吨/年特种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硅凝胶)、1000吨/年烷氧基硅烷的生产能力
聚乙烯—四氟乙烯树脂项目
新建厂房和生产装置,形成500吨/年聚乙烯—四氟乙烯树脂的生产能力
四川辉腾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芳纶Ⅲ高性能复合生产线建设项目
续扩建425吨/年氟芳纶工业生产线,其中:利用原厂房续建225吨/年氟芳纶,扩建200吨/年氟芳纶
四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700吨/日超白太阳能浮法玻璃技改项目 
建成1条700吨/日超白太阳能浮法玻璃生产线,年新增产能350万重箱             
沿滩工业集中区
四、农产品加工
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
荣县100万头优质肉猪科技示范园区
建设存栏500头的优质祖代种猪繁育中心1个,建设年产饲料40万吨的加工厂、仓储及药品配送中心1个,建设项目科技培训及推广中心1个,利用猪粪建设有机肥料厂1个,建设二级扩繁场235个,存栏能繁母猪5万头,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500个,年出栏优质生猪100万头
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
荣县2万吨生鲜猪肉冷库物流系统技改项目
建设生鲜猪肉冷链物流系统和生猪质量可追溯体系,改扩建低温冷库5000平方米、急冻库1000平方米、检测中心300平方米,购置设备1109台套
荣县月照石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肉牛肉兔屠宰加工厂项目
新建屠宰车间2800平方米、冻库3260立方米、材料库4000平方米、成品库8000平方米、办公及宿舍楼4500平方米,新建自动屠宰生产线5条,购置交通运输车辆100辆,完善其它附属配套设施
四川绿食佳农业有限公司
蔬菜综合加工项目
新建综合楼及职工宿舍楼3100平方米;新建年产2万吨益生菌泡菜加工厂及生产线1条,建筑面积50958平方米;新建日处理300吨脱水蔬菜生产线1条,建筑面积5560平方米;新建泡菜博物馆2514平方米;新建四川大学食品学院研发中心川南分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四川龙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园区建设项目
新建厂房6700平方米,办公楼及食堂3200平方米,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库房等7360平方米;新增设备8台、生产线5条
五、新兴产业
中新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现代中药产业园项目
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
板仓工业集中区
四川安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
建设厂房1.2万平方米,新购种子罐、发酵罐、分离纯化膜等设备共82台套;建设年产30吨谷胱甘肽项目
四川巴尔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及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动物兽药厂、浓缩饲料厂、饲料添加剂厂、生物饲料厂、巴尔广场、办公场所及宿舍
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
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新建厂房6500平方米,新建液体制剂生产线4条,购置生产设备,完善其它附属配套设施
贡井工业集中区
自贡龙誉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建设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
板仓工业集中区
荣县建华洪庆经贸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
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购置机器设备
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
荣县伦兴货厢制造有限公司
集装箱生产制造项目
新建货厢加工及制造车间2万平方米、货厢榈展示厅1万平方米、办公楼4000平方米;购置、安装机器设备137台套;完善其它附属配套设施
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
四川省德利塑胶集团有限公司
厂房、研发中心及配套用房建设项目
修建厂房,购置设备
贡井工业集中区
四川海维塑胶有限公司
生产线建设项目
修建厂房和办公用房,购置设备
四川省华融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自贡华融工业园项目
建设以机械加工为主的专门园区
板仓工业集中区
自贡汇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川南中小企业创业园
建设生产厂房及办公配套用房
自贡市“十二五”优势企业培育规划表
一、100亿元以上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二、50亿元以上
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有限公司、四川凯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自贡龙誉汽车有限公司
三、30亿元以上
四川德兴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西南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四川汇维仕化纤有限公司、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力实业有限公司、四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贡市海川实业有限公司、华夏阀门有限公司、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
市法院,市检察院,自贡军分区。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印发
主 办:自贡市人民政府
承 办:自贡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地 址:自贡市汇东新区丹桂大街
网站维护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