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分型存在,机顶盒中间件有多大缺口算一笔

[转载]笔&与&线&段&顶&底&辨研(转自大山)
大山佳作&笔 与 线 段 顶 底
&&&&&&&&&&&&&&&&&&&&&&&&&&&&&&&&&&&缠论基础理论研究&&&张大山
&&&&&&&&&&&&&&&&&&&&&&&&&&&&&&&&&&
第一部分 关于笔
顶分型与底分型:"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顶就是顶分型&"
********************
&&&[匿名]&新浪网友&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16:56:26&
LZ:请问在1F的图中顶部有两K线高点一样,两边的笔已成型,这顶能算顶分型吗???谢谢!!!
==没有顶分型,哪里有笔?不是顶分型,哪里会是顶?顶就是顶分型的简称。
( 17:07:52)
********************
&笔的定义:"
K线。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教你炒股票62:分型、笔与线段)
:再说说分型、笔、线)
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老笔定义)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确定笔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样可以唯一确定出笔的划分。这个划分的唯一性很容易证明,假设有两个都满足条件的划分,这两个划分要有所不同,必然是两个划分从第N-1笔以前都是相同的,从第N笔开始出现第一个不同,这个的N可以等于1,这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同。那么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显然对于两个划分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顶或底。对于是顶的情况,那么第N笔,其底对于两个划分必然对应不同的底分型,否则这笔对两个划分就是相同的,这显然矛盾。由于分型的划分是唯一的,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划分里在第N笔对应的底分型,在顺序上必然有前后高低之分,而且在这两个底之间不可能还存在一个顶,否则这里就不是一笔了。
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按这种划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么如果再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的,所划分的笔都是没完成的;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于前面的底,因此,前面的底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因此,第N笔和第N+1笔就有了唯一的划分,这个第N笔开始有不同划分相矛盾。
关于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是底的情况,可以类似去证明。
综上所述,显然,笔的划分是唯一的。
从上面笔划分的唯一性证明中,其实也知道如何去划分笔的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教你炒股票77:一些概念的再分辨)
如按顶就是顶分型,底就是底分型的论述,以及一笔中的顶不能低于底,底不能高于顶的论述,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顶、底分型是以三K线做为一个整体出现的。顶不能低于底,就是说顶分型的三K线区间不能低底分型三K线的区间,底不能高于底,就是说底分型的三K线区间不能高于顶分型三K线区间。但这个结论与“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相矛盾,“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之中强调的是顶分型中的最高K线区间与底分型中最低K线的区间相比较,如按顶分型就是顶,底分型就是底,强调的是整个分型区间的比较,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分型在笔划分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力学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因此按“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已完全体现了笔的上升和下降的特征。
&&&&&&&&&&&&&&&&&&&
&第二部分&&
&& 线段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概念。说简单是一切按定义来,线段就可唯一的划分出来,说复杂是定义与实战结合的复杂性。理论研究毕竟是要为实践之终极目的的。这就好比缠师把月亮指给了大家,有的人看到是缠师所指的月亮,有的人看到是缠师的手指,有的人看到的是缠师手指上的金戒指,有的人什么也没看到。
原本此文是一个长篇,从网络的复杂性看,缠师讲过的内容每人都可以学,都可以悟,缠师没讲的,贸然去讲,会引起混乱(现在已经够混乱了)和不愿看到的后果。因此,此文对线段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什么时候能说?什么地方能说?第一选择的是悟缠系列之“QQ9
图一按线段定义是划为三线段,图二按线段定义是划为一线段。能够用心思考的朋友马上就会看出问题所在:这两图唯一的区别是100到170区间内按特征序列概念讲,就是185处顶分特征序列第一元素与第二元素之间是否存在缺口之差别,也就是第一、二种情况之差别。从定上讲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但两图的走势是类似的,实际的线段类操作中按一线段和三线段的操作结果差别是巨大的。特别是期货市场中,从100持多仓到200平多仓(按图二)与从100持多仓到185平多反手做空,到118平空反手做多,最后到200平多仓(按图一),这两者的操作结果差别是巨大的。
理论研究必须彻底穷源,但理论与实战的结合更重要。觉到悟到才能得到(道),不觉不悟"穷途末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顶底分型的定义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顶底分型的定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5|
上传日期: 20:13: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顶底分型的定义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缠论1:分型、笔与线段.pdf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随时删除侵权文档。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分型、笔与线段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缠中说禅教你炒股:分型、笔与线段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76|
上传日期: 09:19: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分型、笔与线段
官方公共微信笔的方向和连接对含有中继分型的一笔进行相应处理后(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相当于把中继分型对应的2根或者n根k线当作一根然后再进行包含关系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
对于缺口,在笔划分中的情况:
按照严格的定义,此时,可以把缺口当作0=0+0+0来看待
0可以=0+0+0
缺口处理为段还是笔的关键在于两方面
1、如果缺口本来就处于高点下来的向下笔中的缺口一般直接处理在该笔中
2、如果缺口前面是向上笔,后面直接下来的大缺口,且该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个中枢的低点(注意是中枢区间的低点),那么该缺口可视为段。如果没有满足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个中枢的低点依然应该按照笔处理。
缠师原文:“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
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这样,象今天绿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笔了,相应那三笔下来就构成一段了,整个划分就不会出现比较古怪的线段。”
对线段一直比较晕的人,这个新的条件大概容易处理一点,至少可以避开处理如106到107这样复杂的线段,而这,本ID刚计算过,也不会影响整个线段的动力学能量。但103-104这样的线段,是无法更改的,这类线段必须能够处理。
“例如,今天图里绿箭头所指的地方,顶和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中间没有K线了,这就不能算一笔。”
请注意:这是不符合老笔定义的。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这样,象今天绿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笔了,相应那三笔下来就构成一段了,整个划分就不会出现比较古怪的线段。
请注意上面的红字部分:“这样,象今天绿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笔了,相应那三笔下来就构成一段了
用新笔分法,步聚是:
1,进行包含处理,顶底在内至少4根独立K线。
2,还原包含关系,顶底在内至少5根K线。
符合这两项条件,新一笔成立。
在实际分析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我们考查的区域里的K线不存在包含关系,只有四根独立的K线(即顶底间只有2K线),则这笔仍不成立,因为只满足条件1,不满足条件2。
恒灵 15:59:46
缠主,昨天又重新说了笔,我们以后画线段按新定义还是老定义呀?天又重新说了
那主要是为了不同软件间可以减少不同,因为,K&线的个数是肯定基本一样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差别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且,分别起来更简单,所以,可以用新标准。其他都不需要改变。本ID&自己一直用老标准,因为本ID&从来只用一套软件。但这理论公开,就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毕竟不能要求所有人只用一套软件,所以稍微改改,又不影响最终的判断,又何妨?
图上为新笔划分图解,用KG代表顶分型最高那根K线,KD则代表底分型最低那根K线。BA为标准笔,C不构成笔,D根据新笔宽松定义构成一笔。
至于新笔还是标准笔,都是一笔,新笔只不过是在原来笔的定义基础上扩大了外延,使得笔的划分变得更加切合实际走势K线图。
市场学生的博对答
这种情况&算一笔吗?
21:03:40&&
&&&&首先要进行分型的顶、底那根的包含处理,这是必须的,而中间就不用处理了。此图顶包含处理完,顶底间只有二根。其实也不用找那么多特例图,钻那个牛角。记住我上面的图示就行,合并前中间不少于三根,合并后中间不少二根&&&&
无论是按严笔还是宽笔定义,均不算一笔。
&&&&&未处理包含之前顶底间只有二根,不符合宽笔第二条要求,更不符合要求合并后三根的严笔定义。
宽笔允许合并后顶底间只有二根,但合并前必须不少于三根,二个条件缺一不可。
&&&&&顶的那二根并列只能算是顶的范围,是要进行合并的,不能算作顶底之间。
旧笔新笔画法的总结图:
下面是际仁对于笔的划分总结
第一步:当然是按K线的时间顺序处理包含关系后标注出顶底分型来
第二步:确定最近成立的顶或底分型,比如图中的底分型1。这里要求顶到底或底到顶满足笔的定义。当然这里有严格笔定义与新笔定义之分,看你用哪种方便,这无所谓。那么这第二步的定义有哪些呢?
1、严格笔定义中:条件一是K线经过包含关系处理后,顶底分型间不共用K线,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元素是独立的。再说明白点就是各分型的第三元素与第一元素不是同一根K线。条件二是满足一的条件后,第三元素与第一元素间还有一根独立的K,这根独立K是在处理包含关系后必须存在的。条件三是顶分型区间高点必须高于底分型区间或底分型区间低点必须低于顶分型区间。条件四是后分型的第三元素的最高点比前分型区间高或后分型的第三元素的最低点比前分型区间低(其实就是后分型包含前分型),该笔仍然成立。条件五是分型元素中的最高或最低K线是该笔中的最高或最低,也就是说独立K不能高于顶也不能低于底。
&&&2、宽笔定义中:条件一与严格笔定义相同,即K线经过包含关系处理后,顶底分型间不共用K线,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元素是独立的。再说明白点就是各分型的第三元素与第一元素不是同一根K线。条件二是在满足条件一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中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条件三、四、五与严格笔定义相同。
从以上严格笔与宽笔定义看出,条件一的规定,强调了分型的三元素间必须相互独立。而它们唯一的区别在于顶分型中最高K线与底分型中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是否考虑包含关系。值得注意的问题:分型中的最高K与最低K应该以包含处理后的最前的那根K为准(后面K线高低点被包含处理掉的忽略不计),并且独立K的高低点也应该以包含处理后的高低点为准,总之一句话,高低点一切按包含处理后为准。我们简单的写一个等式如下:
&&&严格笔:第三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独立K(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第一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3根K
&&&宽笔:&实际上允许第三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2)+第一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3根K或第三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第一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2)&=3根K,包含处理后属第二元素的K+第三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第一元素(包含处理前实际K数=1)&=3根K这两种特例的存在。见下图
有了对第二步的认识,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第三步:底分型必须接满足笔定义里的顶分型或顶分型必须接满足笔定义里的底分型。简单点就是底接顶或顶接底的原则。比如上图中的底分型1后,如果在没有找到符合笔定义里的顶分型又新低了,那底分型1无效,说明向下笔仍继续延伸。现在的图中2不是标准的顶分型,那4、6没有2高也不符合,3、5、7没有破1,说明还得继续找顶,后面的顶分型8符合,这时向上笔从底分型1到顶分型8。接下来我们就按前面的方法找底分型,如果在没有找到符合笔定义里的底分型又新高了,那顶分型8无效,说明向上笔仍继续延伸。9不是标准的底分型,这样从底分型1开始的向上笔延伸到了10,底分型11不符合定义中的条件三,所以向上笔又延伸到12,13仍不是标准的底分型。最后该向上笔延伸到13。接下来底分型14满足了向下笔的定义,这样顶分型13就是向上笔与向下笔的转折点。这样反复下去就可以把整个走势图按照底接顶或顶接底的原则唯一划分出向上笔或向下笔。
下面是对笔的划分:
问题1:顶分型最高那根K线的最低点低于底分型最低的那根K线最低点。
【理解】:
&&&&缠师在《教你炒股票77:一些概念的再分辨》中说过:“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按照上述的说法推论:在同一笔中,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低于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从力度上来看,几根K线连续下跌,却不能吃掉此前的一根大阳线,也说明回调的力度不够。
&&&&在本例中,3的底全部在2的K线区间内,所以,2-3不算一笔。
&问题2:1-2,2-3均不满足一笔的条件,那1-4能算一笔吗?
【理解】:
&&&&1-4不能算一笔。2点和左、右都不满足笔的条件,“叉掉”2后,1、3就成了相邻的顶,应该保留较高的3。
&&&&3-4可能成一笔,但是要看前、后的走势。如果这图前面的低点(假设是“0点”)比2点低,则0-3可为一笔、3-4为一笔。如果0比2高,则还要看前面是什么情况才能确定。
&问题3:3-5明显不是一笔,但经过包含处理后,2-4可算一笔,4-6也可以算一笔,这时候,能当2笔吗?
【理解】: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图,单看这图,什么也不是,要看它前面的走势而定。
&&&&假设前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一个新股的话,那么,可以这样推算和分析:
&&&&从1点成顶分型开始,去找符合笔定义的对应底分型;
&&&&到2点成底分型,但不够一笔,叉掉2,再找下一个底分型;
&&&&3点比最低点2点还低,如果前面没有“叉掉”2点,那现在也应该“叉掉”2了,因为2点不是1之后相邻的最低点。在3点处的K线与左边的K线有包含关系,可以“向上”合并,但是,没产生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当下还是在“寻找底分型”的过程中;
&&&&4点又出现了顶分型,由于1和4之间没有底分型,这就成了两个相邻的顶分型,4比1高,“叉掉”1这个低的,保留4这个高的,则当下的分析就变成了“从顶分型4开始,去寻找符合笔定义的底分型”;
&&&&5点比4还高,因此,“叉掉”4,而5点本身并没有形成分型结构,它破坏了前面的结构,自己却没起什么好作用;
&&&&6点的底分型暂时保留,但是由于它高于3点,所以,将来必然会被“叉掉”,只所以暂时保留它,是为了比较以后的分型。
&&&&下一步,如果出现比5点高的顶分型,则该顶成为第一个顶,从它开始去找符合笔定义的底;如果出现比6点低的底分型,则“叉掉”6,该底分型作为第一个底,从它开始去寻找符合笔定义的顶。
问题4:1-2明显不是一笔,但2与3最低价位相同,请问1-3可以算一笔吗?
【理解】:
&&&&1-3不算一笔。由于2、3的最低点相等,则应该保留前面的2,“叉掉”后面的3。
&&&&如果2前面有比1高的顶分型(假设顶点为“0”),0-2成为一个向下的笔,则2-4成一笔;如果0是一个比2还低的底分型,则要看前面的具体形态,0-4可能为一笔。
&&&&图一:1-2明显不是一笔,1-3符合新笔,3-4一笔。
图二:1-2明显是一笔,那么2-5是一笔吗?不是一笔。底分型的底5比顶分型的顶3还高就不是一笔。1-4可以算1笔吗?不能。在性质相同的顶中,我们要找到最先出现的顶分型,那么其后再出现的顶分型是不允许比前面的低的,很明显4比2低,所以4这里的顶分型不成立。
【理解】:
&&&&图一,3-4肯定不算一笔。因为2、3比较之后,3应该被“叉掉”。2-4可能成一笔,但要看前、后的走势。
&&&&图二,1-2可暂时算一笔,但是,随着后面的走势发展,3不成一笔被“叉掉”,4比2低也被“叉掉”,5不仅比3高、还在2处K线的区间内,也要“叉掉”,这些都被叉掉后,6和2成了相邻的顶,所以,最终2也将被“叉掉”。
如果6点能形成顶分型,则1-6可能成为一笔,但是,还要看随后的走势而定。
笔的划分实例:
缠师对月线笔分析课文原话:
&本ID的理论的关键不是什么中枢、走势类型,而是走势必完美,这才是本ID理论的核心。但要真正理解这个关键,可不是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的。
&显然,目前月线上的第1、2段已经走出来,其中,按照线段里笔的类背驰,1的结束那顶与2结束那底都是极为容易判断的(如上笔6和笔4相比盘被)。上海指数的历史大顶与底,根据这线段的划分,都不是什么难搞的秘密。那么,对现在依然进行中的第3段走势,有什么可百分百确定的呢?
显然,这一段要成为段,那至少要三笔,而现在连一笔都没走完,因此,这轮行情的幅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即使该笔走完,一个笔的调整后,至少还有一个向上的笔。
上面就是上海指数的月线图。绿箭头指着的是顶分型,红箭头的是底分型。打“X”的就是该分型不符合笔所要求分型的规范。这里,只要是两条:一、顶和底之间没有至少一K线;二、不满足顶必须接着底、或底必须接着顶。后面的各分型,带“X”的,都可以按照上面两个原则去分析。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分型的确定,在当下如何完成?这必须当下去完成。例如,当走势走到第一个红箭头时,显然,第一绿箭头的顶分型也可以暂时看成是确定的顶分型。但当第二绿箭头走出来后,这个问题就有了可修改的地方。
有人可能要疑问,这样分型是否随时可以修改?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完成的图形,这修改就不可能了。分型可修改,证明图形没完成。例如,当第二个红尖头分型出现后,前面三个的分型的取舍就是唯一的。这个分型的可修改性,反而是一个对走势判断极为有利的性质,例如,第二个绿箭头走出来后,这图形未完成的性质就是百分百确定了,但所有图形必然完成,走势必完美。
&下面是上图中放大的局部月线图
二、2245到998点是线段的类中枢,也就是说,只要调整那笔不跌破2245点,那么,将构成一个线段的类第三类买点,这也支持至少要走一笔。(【2245,998】看做一个线段类中枢)
&三、笔的完成,必须要构成一个顶分型。而一个月线的顶分型将如何构成?这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就当成是一个作业,各位去思考一下,然后给出这个结论对应的操作策略。从中也可以亲自实践一下,去明白一下理论指导下操作的力量。
关于上证周图6124下来4788到5522是否成周线一笔反弹的思考!
这个争议非常大,很多人认为,这个图存在“底在顶里”的情形,从而否认此成为一笔。
而缠在文章中是很明确这个是周图上的一笔反弹的。
到底什么是"顶在底里" ,什么又是“底在顶里”呢?
从逻辑上来说&考虑"顶在底里"&说明“底出现在前,顶出现在后”,此时考察的应该是向上一笔是否成笔的问题。换句话说:考察向上笔是否成立才存在"顶在底里"&与否的判断,而不存在“底在顶里”的判断。简化的说:向上笔要考虑&顶是不是在底里面。
反之考虑"底在顶里"&说明“顶出现在前,底出现在后”,此时考察的应该是向下一笔是否成笔的问题。换句话说:考察向下笔是否成立才存在"底在顶里"&与否的判断,而不存在“顶在底里”的判断。
简化的说:向下笔要考虑&底是不是在顶里面。
综上可以看出上证周图6124下来,4788到5522是周线一笔反弹准确无误!而图上出现的这种情形,并不影响前面的一笔向上成立,而且反而说明了后面一笔向下的力度——这个从后面的走势也得到了印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厅中间有横梁吊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