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号塔2米高音箱,6个小柱的是什么样子的.

[转载]上海外滩建筑群
外滩的建筑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1895年以前,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以及中西合壁式的2至3层楼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例如中山东二路33号,原来的英国领事馆就建于公元1852年。
第二阶段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10年,外滩的旧房大多被拆除,改建为3、4层楼的楼房,而且大多数是砖木结构或砖石钢骨混合结构、清水砖墙,但装修比较精美。例如,现在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华俄道胜银行)等。
第三阶段是20世纪初至20、30年代,这段时期外滩开始了大规模的建造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今天外滩的建筑群格局。
南至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约1500多米长的一座座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现代建筑式、折中主义式、中西糅合式建筑组成的外滩建筑群: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现在主要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撏馓驳谝宦之称。原址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英商麦克倍恩公司接手后于1913年投资建造这座大楼,1916年竣工时为7层,称“麦克倍恩大楼”。1939年加了1层,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984平方米。后来产权转让给亚细亚火油公司,该楼改名为“亚细亚大楼”。
该大楼建筑平面呈“回”字形,东面、南面均有门,东面为正门。建筑风格为以巴洛克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正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由于建筑进深大,中央没有天井,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大门左右各有两根爱奥尼克柱,门内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券顶,饰以花纹。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950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房地产管理局、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迁入办公;1966年,上海房地产管理部门接管大楼;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该房屋使用权。
外滩2号:上海总会大楼
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1905年,英国总会考虑到原有的房屋比较陈旧,决定在原址重新建楼。由英国马海洋行承担设计,由怡和洋行、卜内门洋碱公司、汇丰银行、英商电车公司和正广和汽水厂联合投资,于1909年奠基,1910年1月启用,耗资45万两银元,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新楼建筑为横直线条三段式处理,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大楼的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计,装饰华丽,原门内两侧均有女神塑像(现已毁掉),中间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外滩3号:有利大楼
曾用名:友宁大楼,现在使用单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这块地皮1860年由英商天祥洋行购得。当时,天祥洋行在此建造了一座3层楼的砖木结构房子,后因洋行经营水上运输保险,受到日商的倾轧而倒闭。1916年,外滩3号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和几家机构联合租赁。
由于楼房陈旧,而且旁边又都造了新搂,遂由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新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承建。该楼占地面积为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760平方米。由于沿外滩一面不够宽广,于是将正立面及大门设置在广东路17号处。该楼楼高6层,广东路与中山东一路转角处顶层上有一塔亭,四面有双柱,上有球形圆顶及旗杆。当时大楼被命名为“友宁大楼”。
抗战爆发后,上海各保险公司无法担保战争中的损失,资金冻结,英国有利银行乘机以8万英镑的代价买下了这幢大楼。4年后被日军强占,1945年得以复业,1949年并入汇丰银行。
有利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据说钢材由德国著名的克虏伯钢铁厂供货。大楼正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巴洛克艺术特点。
1953年,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58年上海地质矿产局迁入2楼办公;1996年新加坡佳通公司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使用权。 
外滩5号:日清大楼
&& 又名:海运大楼,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日清大楼”坐落在中山东一路5号。该楼是日本日清公司与犹太人合建的,所以被人称为“日犹式”。
1921年,日清公司在外滩5号新建大楼,占地面积为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84平方米,高6层,由德和洋行设计。由于资金不足,便与一个犹太人合资,各建3层,因而大楼建造速度缓慢,直到1925年才峻工。
大楼坐西朝东,主要入口在西立面中央,东立面也有一个次入口。日方建造下部3层,还造了半地下室。下部3层的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5、6层间有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上有浮雕图案,凹凸感较强。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大楼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一度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80年代在大楼西部加建一层作为海运局的电台用房。
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现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又名:元芳大楼,现在使用单位: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1897年5月,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开张,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1906年因业务发展而拆旧建新,由英商玛利逊洋行设计,设计师为格兰顿。大楼为假4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41平方米。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钩勒墙面。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以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
外滩7号:电报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泰国盘古银行。
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这幢假5层的大楼,砖石结构,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行家评论说:“该建筑是外滩建筑群中一座比较优秀的近代西洋建筑”。
这幢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竖三段中的南、北两段通过壁柱略为前凸。横三段构图中底层为下段,大门用巴洛克柱子支撑弧形拱券门楣。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这幢大楼由轮船招商局出资,英国通和洋行设计,于1906年开工,1908年建成。大楼至今已四易其主,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故称摰绫&舐。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
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
又名:港监大楼,现在使用单位:招商局(集团)上海分公司。
1887年,清政府的洋务派眼见外商轮船公司赚了大钱,决定由李鸿章筹建中国第一家新式轮船运输公司即轮船招商局。这时,正好美商旗昌洋行出现亏空,拟将部分火轮及其他产业出卖。于是,招商局以220万两银子从旗昌洋行手中购入外滩9号地块,次年,迁入旗昌洋行旧址办公。1901年将旧房拆除,重新建造了此大楼。轮船招商局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38平方米,每层有明显的腰线。除3层为平框窗外,各层都为拱形木框窗。顶层共有一大四小共5个尖拱屋顶。楼内房间都高达5米,内部楼梯曲折,木扶手雕花,栏杆十分精致。
解放后,大楼为上海港务监督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所使用。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
&& 汇丰银行最初成立于1865年的香港和上海。
初成立时汇丰银行设在外滩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饭店南楼旧址。1874年,其业务已相当发达,房屋面积不够使用,遂以6万两银子,购下海关大楼南面西人俱乐部的房屋和大草坪,并进行改建和装修,成为当时还算豪华的一座3层楼房。到了1921年,此楼显得陈旧和落伍,于是,以每亩4000两银子的价格买下其南面11号别发洋行、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将老房拆除,委托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可尔洋行承建。于日开工,工程历时25个月,于日竣工。
外滩汇丰银行大楼是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
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居当时外滩建筑的首位。建筑主体5层,中部7层,地下1层,1楼四面有夹层。大楼以正大门与正大门上面的穹顶为中轴线,两侧形成严格对称。主立面成横5段、竖3段的格式。6扇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为罗马石拱券样式。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大石块作外墙贴面,宽缝砌置。2至4层中段中部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贴墙石块则为细缝砌置。5层上面的圆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
&&& 正门处,装有
3扇铜铸转门,两侧是玻璃门。进入大门,是八角形门厅,上面是穹顶。从地坪到顶部,约20米高,分上下两层,下层有8根大理石柱,每面有较大的券门,上层壁面及穹顶均嵌有气势宏大的精美玻璃马赛克壁画。由八角厅入内便是当年150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有2排用大理石圆柱作支撑。大厅中央是柚木地板,四周皆是大理石地坪,柜台内外的分界线及四壁也以大理石砌成。大厅的墙沿及暗角有暖气设备与冷排风系统。大厅的屋顶为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块玻璃镶拼,十分牢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此楼,抗日战争结束,汇丰银行迁回此楼。
1949年后,汇丰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停业,上海分行设立清理处,与麦加利银行一起搬到圆明园路兰心大楼内。1955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进驻大楼办公,直到1995年后,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迁入使用。
2000年5月,汇丰将其中国业务总部移至上海的浦东。
1996年,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大楼后,即耗用重金重新修缮大楼。当工人除去八角形门厅上原有墙面涂料时,意外地在其上层壁面和穹顶上发现一组被涂料覆盖的大型马赛克镶嵌壁画。原来,这些涂料是1954年装修大楼时,出于某种原因而被加盖的,以至壁画一度被人遗忘。
壁面上共有8幅画,每幅宽4.3米,高2.4米。画面内容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分行的建筑和所在的城市为背景、象征这个城市的一个女神为主体,如上海的画面中,背景是以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为中心的外滩建筑群,主体是航海女神及2个象征长江与海洋的神。
穹顶的大型镶嵌画,内容取自古希腊神话,画面中心为巨大的太阳和月亮,并有太阳神、月亮神、谷物神。画面外圈的12个星座则分别对准穹顶下的8幅壁画。由当年意大利工匠制作的这组壁画,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修缮后的壁画,在某些局部被作改动,如汇丰行的行标都被改成了浦发行的行标。
中山东—路13号:上海海关大楼。
该楼建于1927年,耗资430万两银子,属于希腊式新古典主义建筑。上海的海关建筑先后建过三次,分别为三种不同的建筑形式。
最早的上海海关是1845年建造的,被称为“新关”、“北关”、“新北关”,也称“江海北关”。江海北关是一幢典型的中国官衙式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三进楼房,正檐翘角,歇山顶,屋面上有一座小阁。大门为牌楼式,门楣上书“江海北关”4个字。据说,该字出于两江总督怡良之手笔。
到19世纪80一90年代,外滩的原有建筑大多被翻建和重建。“江海北关”与四周的建筑相比,显得寒酸。1891年,上海海关已由英国人赫德掌权,所以请英国工程师设计,由浦东人杨斯盛的营造厂承建,于1893年上海开埠50周年时落成。新江海北关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砖木结构,中间有6层高的方形钟楼,钟楼南北两边各有假4层楼房相对,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杆。
1925年,新的江海北关再一次重建,请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是年12月奠基,至日落成。大楼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80平方米。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对黄浦江,高11层,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直达四川中路,高5层,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花岗石宽缝砌就,其他各层用金山石贴面。大门的设计为古希腊神庙形式,4根经典的希腊多立克柱支撑起庞大的建筑,柱子上端为方形,雕刻花纹,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大楼顶部设计有3层高的钟楼。钟楼依次分为钟坠、钟面、主机、鸣钟几部分,是一组调音谐和的鸣钟装置。这座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由于该楼与汇丰银行大楼均出自威尔逊手笔,在设计上和谐地处理了高与低、长与狭的协调关系,建筑风格也相对统一,因而,被人们称为外滩的“姐妹楼”。
14号:市总工会
又名:上海总工会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总工会。
上海开埠后,英国大鸦片商颠地,兰士禄曾在外滩购买了许多地皮,外滩14号就是其中之一。颠地在这块地皮上营造了一幢“东印度式”的4层楼房,后因经营失败,颠地遂将此地块和房屋转让,1880年,由13家德国银行联合组成的德华银行,购下了这块地皮和房屋。1902年,德华银行请著名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对此大楼进行改建设计。海因里希只是在顶层增加了一个稍有坡度的屋顶,使整个建筑与欧洲银行相似,同时,在汉口路口的转角处建了一个塔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了英、法等国的敌对国,于是,德华银行结束了在华业务,将其房屋租给了成立于1903年的中国交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开始重建新楼,由鸿达洋行设计,于1948年10月竣工。建筑形式为西方文艺复兴与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新大楼占地面积为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485平方米。大楼主体6层,中间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的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贴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阶,紫铜作栏杆。经扶梯上2楼平台,过4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大厅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撑。大楼内有库房、发电机、空气调节机、2部奥的斯电梯。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强调实用。
大楼建成不久,上海就解放了。因此,这幢大楼是当时外滩最后兴建的大楼,但建筑却最简单。1954年,交通银行并人中国人民银行,大楼则划归上海市总工会。现为上海银行用房。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又名:华胜大楼、中央银行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1896年,华俄道胜银行在上海成立分行,只能租借法国巴黎贴现银行楼面开展业务。大约在1899年,英国商人颠地开办的宝顺洋行濒于破产,被迫将部分房地产出卖,华俄道胜银行遂购进外滩15号这块地皮,并计划建道胜大楼。大楼由海因里希·贝克设计,上海项记营造厂承建。大楼占地面积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高3层,新古典派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平面规整,以正门为轴线,大门左右两面有4个卷窗,大楼的地面以意大利进口彩色地砖作铺垫,开了外滩建筑的先河。建筑立面饰以6根贯通2,3层的爱奥尼克圆柱和壁柱。2层中间有3个卷窗,两旁长方窗框上凸出三角形。室内装饰十分豪华,底层的中央大厅高达三层,以彩绘玻璃天棚覆盖。宽阔的汉白玉石楼梯和墙上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浮雕,加上铅条镶嵌的彩绘玻璃装饰的回廊和硬木饰品,格调显得高雅而华丽。大楼虽只有三层高,但却配有卫生设施和电梯,是上海最早配置电梯的建筑之一。
1926年,华俄道胜银行宣布倒闭,1928年11月南京政府中央银行接管这幢大楼的产权,成为中央银行总行行址。解放后,这里先后为民主党派机关、机电二局、航天局等单位所租用。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此隆重开业。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招商银行。
台湾银行,是1899年在日本政府扶植下,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银行。1911年4月,日商台湾银行上海分行购进外滩16号大楼后正式营业。
早期的外滩16号,是一幢假4层砖木结构建筑,由玛利逊洋行设计兴建。这幢带有“东印度式”建筑风格的楼房,l至3层外立面都有8根柱子作装饰,底层大厅设计十分豪华,还有内走廊。3层设内阳台。由于该建筑看上去有许多开敞处,不符合银行的安全性,于是,1924年被台湾银行拆除重建。
新建的大楼是一座日本近代西洋式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为904平方米,楼高仅4层。主立面朝东、面向黄浦江;主立面竖有4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人联想起古希腊的风采。该建筑虽然称不上佳作,但立面既简洁、柱式又古典的建筑风格显得与众不同,别有一番情趣。
1945年,台湾银行撤离大陆,这幢大楼被中国政府接管,划归旧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使用。解放后,旧中国农业银行被人民政府接管,这幢大楼也由房管部门接管,曾被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挂牌公司使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招商银行通过置换,在这里挂牌营业。
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
又名:桂林大楼,现在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字林西报》是当时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喉舌,前身为《北华捷报》,创刊于1850年8月。早期的报社在花园弄(今南京东路江西路东),后来先后迁往汉口路,九江路。1901年,报社迁往外滩17号办公。据说,这块地皮属于以跑马起家的马立斯,他占有报社47%的股份,因此,长期担任报社的董事长。
1921年,马立斯决定翻建房屋,遂由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承建,1923年6月建成。大楼占地面积为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43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8层,总高40。2米,后部为9层。前后均设有地下室。是一座文艺复兴后期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妇丝赶。
建筑立面分三段处理。底层和2层为下段,用租糙花岗石大石块贴面,3至7层为中段,外墙采用水泥粉刷,窗格为平窗框。8层以上为上段,立面中间单元布置6根陶立克双柱式支撑的双阳台,两侧为拱形券窗。7层和8层之间的挑檐牛腿共装饰有8个大力神雕像,作品出自意大利名家之手,“文革”中曾被水泥涂封。顶部南北各有—座巴洛克塔亭。
《字林西报》从创刊到1951年3月底停刊,连续出版了101年。《字林西报》停刊后,大楼由房管部门接管,曾改名为“桂林大楼”,由内河航运管理处,丝绸公司等单位租用。1998年友邦保险公司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该楼的使用权,改名“友邦大厦”。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
&& 又名:春江大楼
1892年,外滩18号的产业主――英商新东方银行(原为“丽如银行”)倒闭,房地产由麦加利银行(即英商喳打银行)收买。
外滩18号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建筑,屋顶中间有一座阁楼。1914年北面汇中饭店发生火灾,殃及这幢建筑,当时麦加利银行准备拆除重建,但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工程延迟到1923年才动工。
大楼为5层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256平方米。由公和洋行设计,特罗甫·柯尔公司营造。主立面采用横三段和纵三段构图手法,具有罗马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特征。底层为下段,墙面采用花岗石宽缝砌成,从而显得坚固厚实。2至3层为中段,中间单元采用2根巨大的爱奥尼克柱式作支撑和装饰。4层以上为上段,中间3个窗柱间又以2根小柱划分成3格,看上去有凹凸感。
解放后,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并入香港分行,在圆明园路185号设立留守办事处。市房管部门于1955年接管此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使用单位先后有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上海水产局与水产协会等。2002年,上海珩意公司与上海久事公司签订协议,珩意公司获得外滩18号20年的经营权、使用权。据悉,此番修缮工程将由具有丰富古建筑修复经验的意大利威尼斯建筑事务所承担。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南楼。
汇中饭店由玛礼逊洋行的建筑师司高脱设计,王发记营造厂承建,于1906年开工,1908年落成。大楼占地面积为21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697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6层楼,高30米,外观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
大楼底层外墙为花岗石贴面,地面铺以黑条白格大理石地坪,四周装有柚木护壁。大厅内安装2部电梯。据记载,这是上海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电梯。大楼的屋顶上有—个屋顶花园,这也是上海出现的第—个屋顶花园。在屋顶临外滩一侧,建有2座巴洛克式的亭子。
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幢豪华饭店庆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抗战期间汇中饭店被日军占领。1947年被华商大庆公司购得产权,仍为饭店。1952年歇业,由上海市建工局使用。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
外滩20号:沙逊大厦
&& 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北楼。
与美观的南楼相比,坐落在中山东一路20号的北楼显得更加豪华气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快,强调垂直感,花岗石墙面、表面覆盖紫铜皮并漆成墨绿色的四方尖攒座顶等,无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美。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顶端的高度为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
这幢大楼建成后由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开设饭店,故称为“华懋饭店”。因为华懋公司是新沙逊洋行属下的公司,故又称“沙逊大厦”。沙逊家族是上海最大的外国冒险家,靠贩卖鸦片、军火起家,后又涉足房地产业。沙逊家族的第三代爱利斯·维克多·沙逊,于1926年将南京东路北面外滩转角处的沙逊洋行旧建筑拆除,建造了这座豪华的饭店。饭店于1926年4月动工拆房,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总造价土建费为248万两银子,装修费为312万两银子,1928年9月建成。大厦内部装饰十分考究。大厅里老式吊灯柔和的光晕映照在铜栏杆、古廊柱、大理石上,仿佛一首幽远的歌从上世纪一直吟唱到如今。
上海解放后,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这里办公。1952年大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3月恢复饭店业务,改为和平饭店。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的原址是上海德国总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总会被中国政府接管。中国银行以63万两银元买进,于1922年改建成银行营业楼,1934年建新楼,1937年建成。这幢大楼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惟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中国银行原定建造34层楼,使之成为上海第一高楼,由中国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受设计,英商公和洋行外国建筑师任顾问,并由一流的陶桂记营造厂承建。隔壁的沙逊大厦业主维克多·沙逊出来干涉,提出高度不得超过沙逊大厦金字塔尖顶,官司从南京一直打到伦敦。结果,中国银行放弃原来计划,新建大楼比沙逊大厦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
1937年,大楼建成后,中国银行总行与上海分行均迁入新楼办公。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中国银行总部被迫迁往内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银行被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占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银行接收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和被汪伪改组的中国银行。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在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办公楼。
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是今日银行的前身。20世纪初,老沙逊洋行因衰落而出让其产业。1923年,横滨正金银行买下沙逊在外滩24号的楼房后,重建新楼。
新大楼次年春建成。楼高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特罗甫·柯尔公司施工。大楼建筑立面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大楼以正大门为纵轴线,两侧对称,采用横段构图手法。整个建筑明晰的主线和对称的造型,省却了许多繁复的装饰,使其显得既流畅又稳固。
抗战胜利后,横滨正金银行作为战败国产业,被国民党政府没收,改为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中央银行,这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地。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人大楼办公。20世纪90年代初归建设银行使用。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地。
外滩26号:扬子保险大楼
&& 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办事处。
原是老沙逊洋行产业,后来由扬子保险公司(由美商旗昌洋行于大班于1863年发起成立)买下。扬子大楼建于1918年至1920年,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为折衷主义。大楼占地面积为6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374平方米,为7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扬子保险大楼建成后,除了公司自用外,其余大多由其它保险公司租用,成为名副其实的保险大楼。1967年,房管部门接管了大楼,改名为“扬子大楼”,供粮油进出口公司租用。先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办事处。
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
&& 又名:外贸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
早期的怡和洋行在北京东路,造了一幢2层楼的英国乡村建筑。到20世纪初,怡和洋行已成为上海最大的洋行,享有“洋行之王”的称誉。购得外滩北京东路南面转角处3亩土地,先造了一幢“东印度式”的建筑;后于1920年决定重建,由马海洋行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为2100平方米,
1922年11月落成。
大楼为仿英国复古主义派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5层(1983年又加盖2层)。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1、2层为一段,门和长窗为罗马拱券形,大块拉毛花岗石作外墙贴面,平整石块铺砌大门台阶,门的两侧装有一对壁灯。3至5层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为装饰和支撑,立柱间为阳台和石栏杆。5层以上为第三段,层顶有较宽檐口,顶部为大平台,平台前有栏杆,中间是石屏,紧贴石屏建有一座圆顶,圆顶中心插有旗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被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1955年,大楼由上海房管部门接管,以后由上海外贸管理局及下属公司使用,故被称作“外贸大楼”。
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
&& 又名:广播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广电集团。
1868年德商禅臣洋行买下中山东一路28号,建造了一幢2层楼的“东印度式”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接管德国在华产业,28号房地产被英商怡泰公司收购。怡泰公司于1920年重建新楼,并于1922年建成此楼。大楼为7层,高27.5米,占地面积为195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25平方米。大楼正大门设计在北京东路2号,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大门上有券形花环装饰,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从地面勒脚到2层的外墙均用花岗石贴面。在临外滩的屋顶上设计了一座塔楼,犹如巨轮上的了望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座大楼底层一度为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使用。抗战胜利后,大楼又为美军使用。解放后,曾为中苏友好阅览室。1951年3月上海广播电台迁入,现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办公楼。
外滩29号:东方汇理大楼
又名:东方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9号,虽然在外滩的建筑群中显得矮小,但却是一幢带有法国情调的建筑。解放前,它是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
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于1891年在上海设分行。外滩29号原是华俄道胜银行的产业,后来华俄道胜银行购得外滩15号的房地产,便将29号让给了东方汇理银行。1911年,东方汇理银行建新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华商协盛营造厂施工,并于1914年峻工。
大楼占地面积为122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72平方米,楼高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入口拱门上方有一卷涡状的断山花,流露出法国情调巴洛克式的设计手法,中部是爱奥尼式巨柱,横竖向三段式处理明显。建筑外墙用工整石块贴面,并勾勒水平线条,使建筑显得匀称、雅典。
1956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大楼为上海市房管局接管,后来一段时期,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租用。1996年,中国光大银行通过置换取得使用权。
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
这是外滩最老的一幢楼房,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1842年11月,英国首任领事巴富尔来沪与上海道台宫慕久商谈开埠事宜,于1845年11月订立23条地皮章程,规定李家庄至吴淞江(苏州河)间的土地(126亩),作为建造领事馆之用。英国领事馆占地38559平方米,平面呈“H”形,由英国人克罗斯曼和伯依斯设计。楼高2层,砖木结构,整体上属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风格,底层中间部分有5孔券廊,其内是大厅,两侧窗框为平券;而2层中间的窗框为平券,两侧窗框为拱券。同时考虑到上海的气候特点,充分吸收了近似“东印度式”的建筑风格,底层和2层均建有宽畅的遮阳长廊,廊内侧才是房间。
解放后,约1961年,英国政府下令撤消驻沪总领事馆,馆址由中国政府收回。以后,国旅上海分社、上海外资委等进入大院,所幸,该处的建筑风貌基本保存了下来。
1989年,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重新在永福路244号建立,后又迁至南京西路1376号。
百老汇大厦: 
&& 又名:上海大厦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大厦饭店。
外白渡桥北堍,北苏州路20号的上海大厦,是一座四星级宾馆,因解放前地处百老汇路口(今东大名路),因而原名为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占地面积2107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6平方米,地下地上共22层,高度为78.30米,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
英商业广地产有限公司1929年购进百老汇大厦周围的69亩土地,于1930年筹建百老汇大厦,由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久记等6家营造厂分头承建,于1934年春季峻工,同年10月启用,耗资500万两银元。
大厦外部装饰较为简单,采用几何立体组合,从11层起开始逐层收缩,既可使四翼房间获得较好的采光和朝向,又可提高建筑容积率,在建筑外观上更显得雄伟挺拔。外墙底层用暗红色花岗石贴面砖,楼区均用浅咖啡泰山面砖,形成现代摩天大楼风格。
1937年,英商业广地产有限公司被迫将产权卖给日本恒产株式会社,从此该大楼沦为日本特务机关。抗战胜利后,又变成“美军高级顾问团”驻地和国民党特务机关励志社第七招待所。解放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其改名为“上海大厦”,成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下属饭店。日起,“上海大厦”恢复原名“百老汇大厦”。
俄罗斯总领事馆:
俄罗斯总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为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4平方米。楼高4层,带阁楼。设计者为汉斯·艾米尔·里埃勃,由瑞记营造厂施工。由于营造厂对围堤打桩颇有经验,因此楼房基础施工质量较好,至今,没有出现沉降和裂缝。
整个建筑俄罗斯风格并不明显,而是带有显著的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因此,是一座糅合古典构造、德国传统和巴洛克细部装饰于一体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大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多高,仿石块石砌墙。西侧楼顶有2层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上置旗杆。南立面对着黄浦江为非对称构图,下为架空门廊,上为阳台。室内装修采用柚木、大理石等一流建筑材料,但是朴实无华。大楼与堤岸之间有花圃、草坪,风景宜人。
外滩气象信号塔:
气象信号塔坐落在延安东路外滩。1993年10月,外滩综合改造时,为保护这座曾为上海的气象预报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整体位移的方法,将其向原址东北方向移出了20余米。
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在黄浦江上航行的船只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
,外国在沪洋行和轮船公司都急需有气象预报。日,法租界公董局会议决定,由海关出资,建立外滩气象信号台,地址选在外滩“洋泾浜”和黄浦江交汇处,即今延安东路外滩。当时的信号台建得比较简陋,是一个木结构的气象信号台。主要建筑为一个木杆,顶端安装风向仪和风速仪。风速仪下面有一只大球,用作报时。每天中午11点3刻球上升半杆,11点55分升至顶点,12点下降到原来位置。杆上有数根绳索,用以扯报风旗。
日,在原信号台旁重建了一座“阿托奴博”式的圆柱形建筑,成为永久性的气象信号塔。这座信号塔总高约50米,其中塔身高36.8米,塔台上竖有装着风向仪和供悬挂各种信号旗的桅杆。塔座下面为地下室,内部的古典式铁制旋转扶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气象信号塔是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该信号塔由西班牙建筑师阿托奴博设计。由他设计的这类建筑,现在存世的仅两座,另一座在挪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高旗舰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