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一道题电路题求教

【答案】分析: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V2测R2的电压:(1)已知电阻R1阻值和电路中电流,利用U=IR计算电压;(2)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15V和1~3V,已知V1的示数和电路中电流,分两种情况分析V2的示数,结合公式P=UI计算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3)①两电压表指针在原来位置上偏转相同的角度,因为2Ω、5Ω、8Ω的电阻都比R1=10欧姆的电阻小,则V1应左偏,V2右偏,偏转相同的角度,则意味着V1减小的值和V2增加的值是一样的,由此可得V2应该选择0~15V量程,从而知道电源电压,因为总电压不变,所以V1减小了多少,V2就增加了多少,偏转角度始终是一样的;②因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故只需根据欧姆定律解得最小电流即可.解答:解:(1)∵U=IR,∴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1R1=1A&10Ω=10V;(2)∵两电阻串联,∴I1=I2=1A,根据(1)知,U1=10V,故V1选择0~15V量程,即:①当V1选择0~15V量程,V2选择0~15V量程时,U2=U1=10V,P2=U2I2=10V&1A=10W;②当V1选择0~15V量程,V2选择0~3V量程时,∵5U2=U1=10V,∴U2=2VP2=U2I2=2V&1A=2W;(3)两电压表指针在原来位置上偏转相同的角度,因为2Ω、5Ω、8Ω的电阻都比R1=10欧姆的电阻小,则意味着V1减小的值和V2增加的值是一样的,由此可得V2应该选择0~15V量程,即U2=10V,故电源电压U=U1+U2=10V+10V=20V;①若R=2Ω,R2=10Ω,则电路中电流I===1.67A,故V2的示数U2=1.67A&10Ω=16.7V,超出15V量程,故2欧姆不符合要求;若R=5Ω,R2=10Ω,则电路中电流I===1.33A,故V2的示数U2=1.33A&10Ω=13.3V,没有超出15V量程,此时,UR=IR=1.33A&5Ω=6.65V,减小了3.35V;UR2=U-UR=20V-6.65V=13.35V,增加了3.35V,偏转了相同的角度;因为当Imin===0.8A时,U1=IminR1=0.8A&5Ω=4V,所以,此时U2=16V>15V,超过了电压表V2的量程,故5欧姆不符合要求;若R=8Ω,R2=10Ω,则电路中电流I===1.11A,故V2的示数U2=1.11A&10Ω=11.1V,没有超出15V量程,此时,UR=IR=1.11A&5Ω=5.55V,减小了4.45V;UR2=U-UR=20V-5.55V=14.45V,增加了4.45V,偏转相同的角度,故8欧姆符合要求;②当R1=8Ω时,Imin===0.71A,∵电压表V1的量程是0~15V,∴电路中的最大电Imax===1.875A,故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0.71A~1.874A.答::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10V;②此时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P2=10W或P2=2W;③第一,应选择的电阻阻值为8Ω;第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0.71A~1.875A.点评:这是一道电路计算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功率的公式、求电阻变化范围,考查内容较多,是一道难题,解题时应理清思路后再答题.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RX的阻值,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该同学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1V.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0V、0.30A,接着他又移动滑片到某点A,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c)所示.请在表中将该同学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Ω,不必写出计算过程,只需填写数值).
物理量实验序号
电阻平均值/Ω
科目:初中物理
(2013?陇川县模拟)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的发热效率较高.PTC有一个人为设定的温度,当它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会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小;当它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大.如图(a)所示的陶瓷电热水壶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它的工作电路如图(b)所示,R0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RT是PTC的电阻,RT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该电热水壶在RT设定温度状态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1)电热水壶RT的设定温度是多少?(2)R0的阻值为多少?(3)当RT的温度为130℃时,电路中RT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科目:初中物理
以下是关于电饭锅工作原理的说明.请你在画线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物理名词或数值,并回答有关提问.电饭锅能自动控制电流加热的程序,把饭煮得甘香柔软而不焦枯,靠的是如图(a)所示的自动控制开关.当按下开关按键,如图(a)所示,开关横杆把磁铁向上顶,使磁铁吸住感温软铁,这时,发热电阻丝接通电源,开始加热.当锅内的饭沸腾后,锅内的水就会因为汽化而渐渐减少.当锅内的水蒸干(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后,锅内得温度就会超过100℃.当温度达到103℃时,感温软铁就不受磁铁的吸引,开关的杠杆在弹簧的弹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而下降,使接触点分开,发热电阻与电源断开,如图(b)所示.与此同时,接通另一保温电路(图中略去未画),保持饭的温度在70℃左右.(a)“当温度达到103℃时,感温软铁就不受磁铁的吸引”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道理?(b)&能用这种电饭锅来煮开水,并自动保温在70℃左右吗?请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科目:初中物理
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b)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8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6V?
科目:初中物理
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源电压及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和并必要文字说明)请教大家一道电路题两台电器A和B并联工作,A是容性负载,视在功率3KVA,功率因数0.6.B是感性负载,视在功率1.5KVA,功率因数0.8.(1)画出两台电器的向量图(2)求两台电器的无效功率(3)求两台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请教大家一道电路题两台电器A和B并联工作,A是容性负载,视在功率3KVA,功率因数0.6.B是感性负载,视在功率1.5KVA,功率因数0.8.(1)画出两台电器的向量图(2)求两台电器的无效功率(3)求两台
请教大家一道电路题两台电器A和B并联工作,A是容性负载,视在功率3KVA,功率因数0.6.B是感性负载,视在功率1.5KVA,功率因数0.8.(1)画出两台电器的向量图(2)求两台电器的无效功率(3)求两台电器并联工作时的有效功率和功率因数相量图
(1)&(2)Qa = 3 *&√(1 - 0.6^2)= 3 * 0.8 = 2.4 KVarQb = 1.5 *&√(1 - 0.8^2 )= 1.5 * 0.6 = 0.9&KVa(3)Pa = 3 * 0.6 = 1.8 KWPb = 1.5 * 0.8 = 1.2 KWP = Pa + Pb = 3 KWcosθ = P / S = P /√(P^2 + (Qa - Qb)^2) ≈ 3 /3.354 = 0.894&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求教家装电路一个问题
电路要分几路,如照明一路,空调等大电器又是一路,但是否每个大电器都单走一路呢?如果不是,又怎么走法?
现在的家庭装修时,一般将用电线路分的很细,大多数的电路都是独立布置的。这还要看你的经济承受能力了。线路细分,材料比较浪费,但对线路的保护和控制是有好处的,它能使你控制、维修检查变的更清楚、方便,还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和所使用的电器。简单一点的装修(你不想花太多的钱,家里的电器又不多的话):所有的照明一路,所有的插座一路,卫生间一路,空调各一路,厨房单独一路。以上的线路是不能少了。如果想做的再具体点的:厨房1路、冰箱独立1路(接到总开关的上面,再接分保护开关。这样做是为全家人外出旅游等,关闭总电源后保证你冰箱内的食品不变质)、客厅照明1路插座1路空调1路、卫生间1路、电热水器1路、分别每个房间的照明插座共用1路、空调1路。按本方法布置,可保证你万无一失。即使有1路故障的话,其他线路仍然能正常使用。
、电器、灯具
第二,因为空调使用的是四平米线路,所以都是走走线,不与其它线路串联,而电器方面基本使用二点五平米线路,有时候在设计中可以把冰箱和微波炉单走出来,也可以使用四平米线,但是我??过电工认为是无用功。而各屋开关也应该是二点五平米线路就可以了。
一个设计师的建议。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一道大学电路题的 求教 主要是第1问 V就等于E吧? 等效电阻Z怎么求?主要是电流表J有什么影响?他是不是也应该算内阻?
还有第3问是不是消耗最大时
R=等效Z?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一道大学电路题的 求教 主要是第1问 V就等于E吧? 等效电阻Z怎么求?主要是电流表J有什么影响?他是不是也应该算内阻?
还有第3问是不是消耗最大时
一道大学电路题的 求教 主要是第1问&V就等于E吧?&等效电阻Z怎么求?主要是电流表J有什么影响?他是不是也应该算内阻?& 还有第3问是不是消耗最大时& R=等效Z?
内阻应该就是RLC串联回路,电流计不管它.最大功耗就是外阻抗等于内阻抗共扼.不过题目上外接的只是电阻,没有电抗,所以就等于Z的实部就行了.也就是说把有功提到最大,无功这块抵消不了.将电流表A2并联在电流表A1的两端,利用电流表测量电压;要满足“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R2采用分压接法;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其表达式,式中I1、I2、r1、r2分别表示通过电流表A1、A2的电流和它们的内阻。
解析:大多数考生看到此题,第一感觉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少数考生想到要满足“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的条件,认为电压U的测定,不能选量程是10V的电压表。因为电流表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约为0.4V,因而电压表不能准确测出电流表的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缺乏创新精神,想不出其他方法,也做不正确。只有极少数有“安安”法新思路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2009?安徽模拟)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金属丝L&(已知其长度为L0,直径为D,电阻小于50Ω);电流表A1&(量程为10mA,内阻r1=40Ω);电流表A2&(量程为500μA,内阻r2=750Ω);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为10kΩ);保护电阻R1(阻值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20Ω);电池E(电动势为1.5V,内阻很小);开关S&及导线若干.(&1&)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表达式ρ=&(I&1r&1-I&2r&2)&&4L&0I&2,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1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
科目:高中物理
(1)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电阻线,用螺旋测微器测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mm.(2)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待测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r1约为40Ω),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为750Ω),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r3约为10kΩ),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起保护电阻的作用),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50Ω),电源E(电动势为1.5V,内阻很小),此外还有开关S和导线若干.①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代号.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科目:高中物理
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 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40Ω)
&&&&&& 电流表,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
&&&&&& 电压表,量程10V,内阻r3=10kΩ
&&&&&& 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Ω
&&&&&& 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 开关S,导线若干
&&&&&& (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 (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________,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
科目:高中物理
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40Ω);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r2=10kΩ保护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Ω;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电键K,导线若干。&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年人教版物理测金属电阻率专项训练
题型:实验题
(2009·皖南八校联考)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金属丝L(已知其长度为L0,直径为D,电阻小于50Ω);电流表A1(量程为10mA,内阻r1=40Ω);电流表A2(量程为500μA,内阻r2=750Ω);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为10kΩ);保护电阻R1(阻值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20Ω);电池E(电动势为1.5V,内阻很小);开关S及导线若干.(1)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表达式ρ=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应用题100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