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25左前车轮轮速变化值过大车轮抱死是什么意思思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比亚迪G3德尔福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维修手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比亚迪F0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维修手册,比亚迪f0,比亚迪f0二手,比亚迪f0..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比亚迪F0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维修手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第二十二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1.1 注意事项1.1.1 如果连接器或者零部件安装有问题, 重新拔插连接器或安装可疑的零部件可以让系统完全或 者临时恢复正常。 1.1.2 为了测定故障点,请在故障发生时检查诊断口的故障码,在断开任何连接器或拆装任何零部
件之前记录数据。 1.1.3 防抱死制动系统可能受其它系统故障影响,请同时检查其它系统的故障码。 1.1.4 在维修过程中如无特别说明, 应在点火开关断开的情况下, 进行制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拆装。 1.1.5 在拆装制动控制器和传感器,并恢复安装所有零部件后,应重新检查故障码。1.2 如何进行故障维修提示: 第 3,6,9 和 12 步需要使用故障诊断仪。 1.2.1 将车辆驶入维修车间 1.2.2 检查蓄电池电压 标准电压:11~14V 如果电压小于 11V,请先充电或更换电池。 1.2.3 症状确认和故障码检查 1.2.3.1 目视检查线束、连接器和熔断器有无开路、短路。 1.2.3.2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进行发动机暖机。 1.2.3.3 确认问题的症状和发生条件,检查故障码: 有故障码 (到第 1.2.3.4) 无故障码 (到第 1.2.3.5) 1.2.3.4 故障码表 在故障码表中找到第 3 步获得的故障码,查看“问题区域”列,找到潜在故障电路或零部件。 (到 第 6 步) 1.2.3.5 问题症状表 在问题症状表中找到问题症状, 查看 “可疑区域”列,找到潜在故障电路或零部件。 (到第 1.2.3.6) 1.2.3.6 电路或零部件检查 确认电路或零部件故障。 1.2.3.7 调整、维修或更换 调整、维修或更换问题电路或零部件。 1.2.3.8 验证测试 在调整、维修或更换问题电路或零部件后,确认问题不再存在。如果问题不再出现,在问题发生的 相同条件、相同环境下进行确认测试。 1.2.3.9 结束1.3 零件布置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防抱死制动系统布置图 1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防抱死制动系统布置图 21.4 系统框图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防抱死制动系统框图1.5 系统描述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 ABS,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用 于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拖滑, 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 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 并充分发挥汽车的制动效能。 防抱死制动系统受汽车上的 ABS 控制单元控制, 其包括电控单元总成 (ECU) 和液控单元总成(HCU) 。在紧急制动时,ABS 通过调节施加到相应车轮上的制动液压力来防止车轮抱死。 当 ECU 检测到车轮开始抱死时,ABS 将在以下几个阶段循环工作: ●保压阶段 ●减压阶段 ●增压阶段 1.5.1 ABS 阶段――保压 1.5.1.1 情况描述: 当制动器结合(A)并且 ECU 检测到一个车轮达到开始抱 死的临界点(1)时,HCU 将控制该车轮的制动液压力以保持 制动液压力(B)和防止车轮抱死。 1.5.1.2 控制操作(假设左后车轮开始抱死) : ECU 监测并比较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确定车轮 是否滑移。如果在制动过程中检测到车轮滑移,ECU 将切换 到保压阶段,并向 HCU 发送一个控制信号,以关闭左后进口 阀。 当左后进口阀和出口阀都关闭时,无论制动踏板所施加 的制动液压力为多少,左后制动回路都将被隔离,从而使左后轮制动液压力保持衡定。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5.2 ABS 阶段――减压 1.5.2.1 情况描述: 如果在 ABS―ECU 检测到 ABS 已处于保压阶段(B)时相应车 轮仍处于抱死状态, ABS 将在预定点 则 (1) 处切换到减压阶段 (C) 。 HCU 调节相关车轮的制动液回路以减小制动液压力并防止车轮抱 死。 1.5.2.2 控制操作(假设在 ABS 处于保压阶段时左后车轮仍 处于抱死状态) : ECU 监测并比较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确定车轮是否 滑移。如果当 ABS 处于保压阶段时仍然检测到左后车轮处于滑移 状态。则 ECU 将切换到 ABS 减压阶段,ECU 向 HCU 发送控制信号 以: 关闭左后进口阀 打开左后出口阀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运行液压调节泵(在 ABS 阶段,液压调节泵将一直保持可工作状态) 产生下列效应: 当左后出口阀打开时,左后轮制动液先被导入储能器,以保证制动液压力立即下降 储能器储存过量的左后轮制动液 液压调节泵积累左后轮制动液回流压力, 从而使左后轮制动制动钳释放出来的制动液能够返回到制 动总泵,抵消制动踏板压力。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制动踏板仍处于踩下状态,所以从制动钳释放出来的 压力必须大于制动总泵施加的压力。1.5.3 ABS 阶段――增压 1.5.3.1 情况描述: 如果在减压阶段 (C) 减小制动液压力后出现下列情况: 制动液压力到达临界点(1) ,此时施加到相应车轮上 的制动力不足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ECU 确定此时相应车轮制动不足 则 ABS 从减压阶段切换到增压阶段(A) ,在这个阶段,HCU 调节相应车轮的制动回路以增加制动液 压力,从而增加制动力并平衡制动过程中的车轮速度。 1.5.3.2 控制操作(假设在 ABS 减压阶段施加的制动力减小从而导致左后轮制动不足) : ECU 监测并比较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确定车轮是否滑移。如果 ECU 检测到由于 ABS 减压阶 段所施加的制动力减小而导致左后轮速度大于其它三个车轮的速度。 ECU 将切换到 ABS 增压阶段, 则 ECU 向 HCU 发送控制信号以: 关闭(常态位置)左后出口阀 打开(常态位置)左后进口阀 在 ABS 阶段继续运行液压调节泵 产生下列效应: 总泵的制动液像常规制动操作那样被再次引入左后制动钳, 先前减小的制动液压力现在增加了从而 减小了左后轮的速度。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ABS 同时带电子制动分配系统,简称 EBD 系统,其功能就像一个后比例阀。 EBD 系统利用 ABS 系统在部分制动工况时控制后轮滑移。一旦进入 EBD,进口阀 就被接通,因此来自总泵的液体供给被切断。为了降低后制动压力,输出阀进 行脉动,使液体进入 HCU 内的储能器,以降低后制动器的制动液压力。为了增 加后制动压力,则输出阀被关闭,输入阀进行脉动,这将增加后制动器的压力。 这个过程一直继续,直至达到所要求的滑移率。在 EBD 制动结束时(没有制动 力施加) 输出阀开启, , 储能器中的制动液通过输入阀、 单向阀排回到制动总泵。 与此同时,输入阀开启,以防止在另一次施加制动的情况下液压系统发生短路。 在许多种 ABS 故障模式下,EBD 仍能起作用。每次打开点火开关驾驶汽车时, 当车速大于 4km/h 时,系统进行自检。ECU 监视着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回路,以确认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车载诊断系统发现某个电路有故障,则系统将在内存中设置一个故障码,并在组合仪表置故障指示 灯(如右图) 。 本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的是 DELPHI-DBC7.4 系统。1.6 ABS 故障码表 防抱死系统OBD-Ⅱ故 障码 C C C C 故障诊断 ABS 报警灯故障 制动报警灯故障 系统继电器接触或线圈回路 开 泵电机接地故障 泵电机与蓄电池短路或电机 接地开/电阻值高 左前轮速=0kph 右前轮速=0kph 左后轮速=0kph 故障部位F0 轿车维修手册1.ECU 与仪表灯通信故障 2.ECU 故障 ECU 与仪表灯通信故障 1.蓄电池电压过低或电源线路故障 2.ABS 保险丝接触不良或断开 3.ECU 内部故障 电源线路故障或 ECU 故障 1.泵电机接地电路故障 2.ECU 故障 1.拆除保护性导管,并检查线路是否损坏、 短路、和受污染 2.检查端子是否形变和/或受损坏 3.利用备用的阳/阴端子,检查端子的接触 (保持力) 4.从连接器上拆卸端子,检查导线压接的端 子是否正确 1.拆除保护性导管,并检查线路是否损坏、 短路、和受污染 2.检查端子是否形变和/或受损坏 3.利用备用的阳/阴端子,检查端子的接触 (保持力) 4.从连接器上拆卸端子,检查导线压接的端 子是否正确 5.齿圈可能损坏 1.拆除保护性导管,并检查线路是否损坏、 短路、和受污染 2.检查端子是否形变和/或受损坏 3.利用备用的阳/阴端子,检查端子的接触 (保持力) 4.从连接器上拆卸端子,检查压接的导线端 子是否虚接 1.蓄电池电压弱或已用完 2.蓄电池端子接触不良 3.售后加装的设备(附加负载)从蓄电池上 引出的电压太多 4.蓄电池负极接地不良 5.ECU 上端子接触不良C0024右后轮速=0kphC C0027左前轮速变化过大 右前轮速变化过大 左后轮速变化过大C0028右后轮速变化过大C C左前轮速回路打开或接地/ 蓄电池短路 右前轮速回路打开或接地/ 蓄电池短路 左后轮速回路打开或接地/ 蓄电池短路 右后轮速回路打开或接地/ 蓄电池短路C0036电压过低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6.ECU 接地连接不良 7.充电系统故障(发电机) C0037 电压过高 1.充电系统故障 2.连接不良 3.ECU 故障 1.从泵马达到 ECU 连接器电路开路或高电阻 2.泵马达电路开路 3.ECU 故障 1.泵马达故障 2.ECU 故障 1.ECU 故障 2.同轴轮速传感器同时出现故障C0042泵电机开路C C C C C C C C0094泵电机停转 DRP失效 内部故障 系统继电器始终接通 左前加压电磁阀故障 左前泄放电磁阀故障 右前加压电磁阀故障 右前泄放电磁阀故障 左后加压电磁阀故障 左后泄放电磁阀故障 右后加压电磁阀故障 右后泄放电磁阀故障 减速时制动踏板无效 前一个点火周期减速制动踏 板无效 无减速制动踏板一直有效故 障1.ECU 与液压控制装置 (HCU) 连接是否可靠、 紧固、腐蚀 2.ECU 内部故障1.制动灯开关输出电压低于制动要求 2.制动灯开关故障 1.测试进行的最后时刻减速,探测到制动踏 板无效 1.制动灯开关故障 2.线束故障 1.一个或多个制动灯灯泡灯丝开路 2.一个或多个制动灯灯泡和/或插座连接松C0095制动灯开关开路动 3.一个或多个制动灯接地松动或开路 4.制动灯开关输入端子连接不良或开路 5.制动灯开关输入电路开路C C 障左后加压电磁阀相关故障 右后加压电磁阀相关故障 泄放或前加压电磁阀相关故 前一个点火周期无减速制动踏板 ECU 内部故障测试进行的最后时刻,探测到制动踏板一直 防抱死系统一直有效故障 C C C0191 左前轮泄放时间太长 右前轮泄放时间太长 左后轮泄放时间太长 右后轮泄放时间太长 无泵电机启动电流 应用F0 轿车维修手册1.液压装置受到污染 2.间歇性轮速传感器信号 3.电磁阀粘住 4.基本制动系统制动拖曳力过大或阻力大 1.泵电机线圈高阻抗 2.泵电机接地高阻抗 1.泵电机线圈低阻抗 2.电机或泵没有被卡住,而需要额外转矩来 转动 1.泵电机线圈阻抗极低 2.泵电机高电位端接地短路 1.不发火状态下颠簸路面 PWM 输出开路 2.在不发火状态下颠簸路面 PWM 输出接地短 路 3.在不发火状态下颠簸路面 PWM 输出与蓄电 池短路C0192泵电机电流过载C0194泵电机电路电流短路C0198在不发火状态下颠簸路面 PWM 输出故障1.7 问题症状表故障症 状 故障原因 1.确认有无 DTC 2.点火电源电路有故障 3.车速传感器电路有故 障 4.液压回路有故障(动 态测试) 1.ABS 警告灯电路有故 ABS 警告 灯异常 障 2.ECU 有故障 3.驻车开关、制动液位 开关有故障 无法进行 DTC 检查 障 2. 检测口电源电路 DCT 有故障 3.ECU 有故障 故障症状 故障原因 1.确认有无 DTC 2.车速传感器电路有 故障 3.制动灯开关电路有 故障 4. 液压回路有故障 (动 态测试) 1. 警告灯电路有故 ABSABS 不工 作ABS 不能 有效工作1.8 ECU 连接器端视图和针脚分布图 防抱死系统测试端 子 1-车身 8-车身 12-车 身 13-车 身 16-车 身 24-车 身 25-车 身 27-车 身 28-车 身 31-车 身 39-车 身 41-车 身 42-车 身 43-车 身 46-车 身 配线颜 色 W/B O O L L B W R G Br Y G Lg R B 端子说明 ECU 接地 KW2000 通讯诊断线 左后轮轮速传感器 低电位 左后轮轮速传感器 高电位 点火开关电源输入 右前轮轮速传感器 低电位 灯驱动模块 左前轮轮速传感器 高电位 左前轮轮速传感器 低电位 电机泵接地 右前轮轮速传感器 高电位 制动灯开关信号输 入 右后轮轮速传感器 高电位 右后轮轮速传感器 低电位 常电电源输入 测试条件 始终 点火开关 ON,系统存 在故障 转动左后车轮,始终 转动左后车轮,始终 点火开关 ON,始终 转动右前车轮,始终 点火开关 ON,系统正 常,始终 转动左前车轮,始终 转动左前车轮,始终 始终 转动右前车轮,始终 踩下制动踏板,始终 转动右后车轮,始终 转动右后车轮,始终 始终F0 轿车维修手册标准值 小于 1Ω 输出方波信号(见 DTC 定义)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10~14V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小于 1V(见指示灯驱 动)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小于 1Ω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10~14V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10~14V1.9 系统诊断1.9.1 诊断 如果 ABS 模块检查到故障,ABS 警告灯或制动警告灯将点亮,提醒驾驶员。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9.2 警告灯检查 1.9.2.1 松开驻车制动杆。 注意: 在松开驻车制动杆之前,用楔形物固定车辆以确保安全。 提示: 当驻车制动启用或制动液位过低时,制动警告灯应点亮。1.9.2.2 打开点火开关,ABS 警告灯和制动警告灯应在 3 秒后熄灭。 提示:如果警告灯不亮,检查灯泡是否烧环,并且检查 ABS 控制单元到组合仪表之间的线束。如果 警告灯长亮,检查相关的警告灯电路。 1.9.2.3 自检 当点火开关打开后,车速超过 4km/h 时,系统将自检。如果发现故障,ABS 警告灯将点亮,并设置 故障码。 提示:在完成维修后,可利用自检来验证。1.10 故障码检查和清除1.10.1 检查故障码 1.10.1.1 将故障诊断仪连接到诊断口. 1.10.1.2 将点火开关打到 ON 档. 1.10.1.3 打开故障诊断议电源开关. 1.10.1.4 使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0.2 清除故障码 1.10.2.1 将故障诊断仪连接到诊断口. 1.10.2.2 将点火开关打到 ON 档. 1.10.2.3 打开故障诊断议电源开关. 1.10.2.4 使用故障诊断仪清除故障码.1.11 动态测试1.11.1 连上故障诊断仪。 1.11.2 点火开关置 ON,根据测试仪上的显示进行“动态测试” ,如表。 项目 ABS 电磁线圈 (LF Release) ABS 电磁线圈 (RF Release) ABS 电磁线圈 (LR Release) ABS 电磁线圈 (RR Release) ABS 电磁线圈(LF Apply) ABS 电磁线圈(RF Apply) ABS 电磁线圈(LR Apply) ABS 电磁线圈(RR Apply) 电磁线圈继电器 ABS 电机继电器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OFF 操作电磁线圈继电器 ON 或 OFF 操作 ABS 电机继电器 ON 或 OFF 测试内容 操作电磁线圈 ON 或 诊断注释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工作的咔 哒声 可以听到电磁线圈继电器工 作的咔哒声 可以听到 ABS 电机继电器工 作的咔哒声 防抱死系统ABS 警告灯 制动警告灯 操作 ABS 警告灯 ON 或 OFF 操作制动警告灯 ON 或 OFFF0 轿车维修手册观察组合仪表 ABS 警告灯亮 或灭 观察组合仪表制动警告灯亮 或灭1.12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码和电路检查1.12.1 故障码 C0011 检查 1.12.1.1 检查电路1.12.1.2 检查步骤 C0011―ABS 报警灯故障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至步骤 2 否 至步骤 52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琥珀色 ABS 灯是否关闭 3.点火开关转至 ON 4.在 ECU 线束端 A21-25 和车身之间连 接一个带保险丝的跳线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电阻是否小于 1Ω至步骤 6至步骤 33进行下步至步骤 7 防抱死系统2.ECU 线束连接器仍断开 3.从仪表盘中拆下组合仪表总成 4.断开组合仪表上的线束连接器 5.测量 A22-16 与 A21-25 间电阻 4 5 6 7 8 9 10 更换仪表总成 执行对线路的诊断检查 更换 ECU 在更换 ECU 之前需进行某些关于 ECU 接地的阻抗检测 修复 ECU 与仪表之间的开路或高电阻 故障 修复线束的蓄电池短路故障 使用诊断仪清除诊断故障代码 1.12.2 故障码 C0012 检查 1.12.2.1 检查电路电路图(见 1.12.1.1) 1.12.2.2 检查步骤 C0012-制动报警灯故障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蓄电池负荷测试 2.充电系统负荷测试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 与车身阻抗是 否小于 1Ω 4.检测 ECU 线束端 A21-46 与车身电压 是否为 10-14V 5.点火开关转至 ON 6.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6 与车身电压 是否为 10-14V 执行系统诊断电路检查 修复蓄电池或充电系统 修复配线或连接器 检修蓄电池负极线与 ECU 线束连接器 A21-1 间电阻高故障 检修 ECU 端子 A21-16 A21-46 低电压故 障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1.12.3 故障码 C0014 检查 标准值 是否完成 电压是否在 10-14V 是 是否正常 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电阻是否小于 1Ω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10 至步骤 1 至步骤 10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0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至步骤 7 检查 进行下步 至步骤 9 进行检修 进行检修 系统 OK否 至步骤 4 至步骤 5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3是否正常至步骤 8至步骤 64 5 6 7 8 9 10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复位至步骤 1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检查 至步骤 3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更换组合仪表 系统 OK 防抱死系统1.12.3.1 检查步骤 C0014-系统继电器接触开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蓄电池负荷测试 2.充电系统负荷测试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 与车身阻抗是否 小于 1Ω 4.检测 ECU 线束端 A21-46 与车身电压是否 为 10-14V 5.点火开关转至 ON 6.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6 与车身电压是否 为 10-14V 进行系统诊断电路检查 修复蓄电池或充电系统 修复配线或连接器 检修蓄电池负极线与 ECU 线束连接器 A21-1 间电阻高故障 检修 ECU 端子 A21-16 A21-46 电压低故障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F0 轿车维修手册否 至步骤 4 至步骤 5进行下步电 压 是 否 在 进行下步 10-14V3是否正常至步骤 9至步骤 64 5 6 7 8 9 10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复 位至步骤 1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至步骤 10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检查 至步骤 3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系统 OK1.12.3.2 检查电路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2.4 故障码 C0017 检查 1.12.4.1 检查电路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2.4.2 检查步骤 C0017-泵电机电源电路开路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 A21-31 与车身阻 抗是否小于 1Ω 4.检测 ECU 线束端 A21-46 与车身电压是否为 10-14V 检修蓄电池负极和 ECU 线束端 A21-46 之间高 电阻/开路的故障 进行系统诊断电路检查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42是否正常至步骤 5进行下 步3 4 5 6是否正常 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至步骤 6 至步骤 1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至步骤 5 检查系统 OK1.12.5 故障码 C0018 检查 1.12.5.1 检查电路(1.12.4.1) 1.12.5.2 检查步骤 C0018-泵电机与蓄电池短路或电机接地开路/高阻抗 步 骤 1 2 诊断动作 标准值 是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否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至步骤 6 至步骤 7 防抱死系统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检测 ECU 线束端 A21-(1) A21-31 与车身阻抗是否小于 1Ω 4.检测 ECU 线束端 A21-46 与车身电压是否为 10-14V 3 1.从 HCU 上拆下 ECU 3.检查 ECU 至 HCU 的连接器是否有损坏、锈蚀、接触不 良或制动液冒出等情况 检测 HCU 的端子 1 和 2 之间电阻 更换 ECU 进行系统诊断电路检查 检修 ECU 端子 A21-31 接地电路断路的故障 修复不良接地连接 1.如果出现损坏和/或锈蚀, 必要时更换 ECU 和/或 HCU 2.如果出现制动液泄漏,更换 ECU 和 HCU 修复液压控制装置(H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正常 是否小于 2Ω 是否正常 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 是否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步至步骤 6至步骤 9 至步骤 10 进行下 步 检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系统 OK4 5 6 7 8 9 10 11至步骤 7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12.6 故障码 C0021 检查 1.12.6.1 检查电路1.12.6.2 检查步骤 C0021-左前轮速传感器输入信号=0kph 步 骤 1 诊断动作 标准值 是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11系统自诊断过程是否完成 防抱死系统2 3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检查左前轮速传感器、线束和齿环外观 检查 DTC-C0021 显示状态 1.连接故障诊断仪,并选择数据清单,监控轮 速传感器 2.以 24 公里/小时的速度试车,后缓慢将车速 减到零,重复几次 1.停车,熄火,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抬升并适当支撑车辆 3.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4.将电压表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28 和 27 上 5.选择交流毫伏标度 6.旋转左前车轮,观察电压表(轮速增加时, 电压应当增加) 1.从左前轮速传感器上断开线束连接器 2.将欧姆表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两个端子 之间 1.左前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器仍然断开 2.将电压表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两个端子 之间 3.选择交流毫伏标度 4.旋转左前车轮,观察电压表(轮速增加时, 电压应当增加) 1.左前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器仍然断开 2.ECU 线束连接器仍与 ECU 断开 3.将欧姆表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和 A21-27 上 1.ECU 线束连接器仍与 ECU 断开 2.左前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器仍然断开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上,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1 1.ECU 线束连接器仍与 ECU 断开 2.左前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器仍然断开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上,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2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检修已损坏的左前轮速传感器和/或齿圈 是否有物理损伤 是否为当前代码 C0021 是否复位 或左前轮速是否 突然下降到零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12 至步骤 13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445输出应至少 100 毫伏至步骤 15进行下 步6是否为 1780± 150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7输出应至少 100 毫伏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8电阻值是否大于 1M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79电阻值是否小于 1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810电阻值是否小于 1Ω至步骤 15至步骤 1911 12是否完成 是否损坏至步骤 1 至步骤 20检查 至步骤 15 防抱死系统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检测之前,对诊断故障代码 C0021 进行诊断 诊断故障代码 C0021 是间歇性的 更换 ECU 更换左前轮速传感器 查找并维修两端子 A21-2(7) A21-28 之间的短 路故障 维修端子 A21-27 与 A13-1 之间的开路或高阻抗 维修端子 A21-28 与 A13-2 之间的开路或高阻抗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存在 是否存在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复 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20 至步骤 20 至步骤 20 至步骤 20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 系统 OK 至步骤 4 至步骤 4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1.12.7 故障码 C0022、C0023、C0024 检查 故障码 C C0024 的检查原理和步骤与检查故障码 C0021 相同。右前轮速传感器与 ECU 的 线束端子 A21-39A21-24 相连,轮速传感器电阻值为
欧姆;左后轮速传感器与 ECU 的线束端 子 A21-13 A21-12 相连, 轮速传感器电阻值为
欧姆; 右后轮速传感器与 ECU 的线束端子 A21-42 A21-43 相连,轮速传感器电阻值为
欧姆。 1.12.8 故障码 C0025 检查 1.12.8.1 检查电路(见 1.12.6.1) 1.12.8.2 检查步骤 C0025-左前轮速传感器轮速变化过大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检查 DTC-C0025 显示状态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检查左前轮速传感器外观 3.检查左前轮速传感器信号齿圈外观 1.停车,熄火,点火开关转至 OFF 2.连接故障诊断仪,并选择数据清单,监控 轮速传感器 3.启动发动机,车辆不移动 4. 轻轻踩下油门踏板,以提高发动机空转 速度 1.连接故障诊断仪,并选择数据清单,监控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否为当前代码 是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3 否 至步骤 11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3是否有物理损伤4C0025 是否复位或 此时轮速传感器 是否有信号至步骤 14进行下 步5C0025 是否复进行下至步骤 防抱死系统轮速传感器 2.进行试车,至最大极限速度,后慢慢减速 到零,重复几次 1.停车,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抬升并适当支撑车辆 3.从左前轮速传感器上断开线束 4.将欧姆表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两个 端子 A13-(1) A13-2 上,测量阻值 1.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2.将电压表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端子 两个端子上 3.选择交流毫伏标度 4.旋转左前轮,同时观察量表上电压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上,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2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上,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1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 将欧姆表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和 A21-27 上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在作 C0025 故障图表之前,制作 C0025 诊断 图表 维修已损坏的左前轮速传感器和/或齿圈 检查左前 ABS 模块线束有无潜在点火噪声 源,诸如火花塞导线等 诊断故障代码 C0021 是间歇性的 更换左前轮速传感器 维修端子 A21-28 与 A13-2 之间的开路或高 电阻 维修端子 A21-27 与 A13-1 之间的开路或高 电阻 位或此时与其它 车轮信号相比,变 化是否超过 5 公里 /小时F0 轿车维修手册步 156阻值是否为 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7输出应至少 100 毫 伏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8阻值是否小于 1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79阻值是否小于 1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8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电阻值是否大于 1MΩ 是否完成 是否完成 是否修复 是否存在 是否存在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至步骤 20 至步骤 1 至步骤 1 至步骤 21 至步骤 21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21 至步骤 21 至步骤 21至步骤 19 检查 制作 至步骤 16 至步骤 16 至步骤 4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防抱死系统19 20 21 维修端子 A21-28 和端子 A21-27 之间的短路 故障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复 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21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 系统 OK 进行下 步1.12.9 故障码 C0026、C0027、C0028 检查 故障码 C0026、C0027、C0028 的检查原理和步骤与检查故障码 C0025 相同。 1.12.10 故障码 C0032 检查 1.12.10.1 检查电路(见 1.12.6.1) 1.12.10.2 检查步骤 C0032-左前轮速传感器电路开路或短路 步 骤 1 2 3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检查左前轮速传感器和齿圈外观 在各种车速和路面上进行试车 1.停车,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抬升并适当支撑车辆 3.从左前轮速传感器上断开线束连接器 4.将欧姆表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端子 A13-1 和 A13-2 上,测量阻值 1.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2.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端子 A13-2 上,另一端连接到车身,测量阻值 标准值 是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4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13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5是否完成 是否有物理损 伤 0032 是否复位4阻值是否为 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5电阻值是否大 于 1M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166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上, 阻值是否小于 1 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2, Ω 测量阻值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阻值是否小于 1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上, Ω 另一端接到轮速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端子 A13-1, 测量阻值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3.将电压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电压是否小于 1V进行下 步至步骤 177进行下 步至步骤 188进行下 步至步骤 19 防抱死系统另一端接到车身,测量电压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电压是否小于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3. 将电压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1V 另一端接到车身,测量电压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电阻值是否大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 上, 于 1MΩ 另一端连接到车身,测量阻值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电阻值是否大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上, 于 1MΩ 另一端连接到车身,测量阻值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轮速传感器仍与线束断开 电阻值是否大 3.将欧姆表一端连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7 上, 于 1MΩ 另一端接到 ECU 线束端子 A21-28,测量阻值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维修损坏的左前轮速传感器和/或齿圈 DTC C0032 是否间歇性的 更换左前轮速传感器 维修端子 A21-28 与 A13-2 之间的开路或高电阻 维修端子 A21-27 与 A13-1 之间的开路或高电阻 维修端子 A21-28 与 A13-2 之间对电压短路 维修端子 A21-27 与 A13-1 之间对电压短路 维修端子 A21-28 与 A13-2 之间接地短路 维修端子 A21-27 与 A13-1 之间接地短路 维修端子 A21-27 和 A21-28 之间的短路故障 更换 ECU 是否完成 是否修复 是否存在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F0 轿车维修手册9进行下 步至步骤 2010进行下 步至步骤 2111进行下 步至步骤 2212至步骤 24 至步骤 1 至步骤 25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至步骤 25 进行下 步至步骤 23 检查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3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防抱死系统25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1 系统 OK1.12.11 故障码 C0033、C0034、C0035 检查 故障码 C0033、C0034、C0035 的检查原理和步骤与检查故障码 C0032 相同。 1.12.12 故障码 C0036 检查 1.12.12.1 检查步骤 C0036-系统低电压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蓄电池负荷测试 2.充电系统负荷测试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蓄电池正、负极线 3.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4.检查相应配线连接情况 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仍断开 3.在 ECU 线束端子 A21-1 和蓄电池负极线束之间 连接一个欧姆表,测量电阻 1.连上蓄电池正、负极线 2.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仍断开 3.点火开关转至 ON 4.用电压表测量 ECU 线束端子 A21-16 和 A21-46 的电压值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修复蓄电池或充电系统 修复线束或连接器 检修蓄电池负极线束和 ECU 线束连接器之间高 阻抗的故障 检修 ECU 端子低电压的故障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电压是否在 10-14V 是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6 至步骤 73是否接触不良至步骤 84电阻是否小于 1 Ω进行下 步至步骤 95电压是否在 10-14V至步骤 11至步骤 106 7 8 9 10 11 12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至步骤 1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检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系统 OK1.12.12.2 检查电路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2.13 故障码 C0037 检查 1.12.13.1 检查电路(见 1.12.12.2) 1.12.13.2 检查步骤 C0037-系统高电压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在蓄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连一个电压表 2.关掉所有配件 3.启动发动机 4.发动机以每分钟 2000 转的速度运行几秒钟的 情况下,监控电压表的电压 1.连接故障诊断仪,并选择 ABS 数据清单 2.发动机以每分钟 2000 转的速度运行几秒钟的 情况下,监控 ABS 数据清单上蓄电池电压值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检修启动和充电系统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42电压是否小于 16.0V进行下 步至步骤 53 4 5电压是否小于 16.0V 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至步骤 6 至步骤 1 至步骤 8至步骤 7 检查 至步骤 7 防抱死系统6 7 8 是否状况间歇性的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存在 是否正常 故障代码是否复 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2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 系统 OK 至步骤 71.12.14 故障码 C0042 检查 1.12.14.1 检查电路(见 1.12.12.4) 1.12.14.2 检查步骤 C0042-泵马达电路开路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 步 否 至步骤 42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从 HCU 上拆下 ECU 是否完好 4.检查 ECU 至 HCU 的连接器有无出现损坏、 腐蚀、 端子接触不良或制动液泄漏的情况 将欧姆表连接到 HCU 的端子 1 和 2 上,测量电阻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1.若存在损坏和/或腐蚀,更换 ECU 和/或 HCU 2.若存在制动液泄漏,更换 ECU 和 HCU 更换 ECU 更换 H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小于 2Ω 是否完成 是否存在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进行下 步至步骤 53 4 5 6 7 8至步骤 6 至步骤 1 至步骤 8 至步骤 8 进行下 步 至步骤 1至步骤 7 检查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系统 OK1.12.15 故障码 C0055、C0056、C0061、C0062、C0063、C0064、C0065、C0066、C 检查 1.12.15.1 检查电路(见 1.12.12.2) 1.12.15.2 检查步骤 C0055-ECU 内部故障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步 否 至步骤 5 进行下 步 进行下21.连接故障诊断仪 2.在发动机关闭的情况下,将点火开关转至 ON 是否有其它 3.利用故障诊断仪,观察诊断故障代码(DTC) DTC 信息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是否完好至步骤 63至步骤 7 防抱死系统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检查连接器有无损坏、腐蚀和端子接触不良 4 5 6 7 8 更换 ECU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为其它诊断故障代码进行有关的诊断故障代码 的诊断 根据需要进行故障检修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修复 是否完成 是否正常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步 进行下 步 检查 进行下 步至步骤 8 至步骤 1 至步骤 2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系统 OK1.12.16 故障码 C0091、C0093、C0094、C0095 检查 1.12.16.1 检查步骤 C C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踏下制动踏板,检查制动灯工作情况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用电压表检测 ECU 线束端子 A21-41 与车身接 地间的电压 更换 ECU 进行制动电路检测 检修不亮的灯泡电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检查所有后制动灯回路有无连接不良/高电 阻,ECU 的 5 伏特参照电压有无接到小于 2V 的 低电压上 8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否有不亮 是 进行下步 至步骤 6 否 至步骤 5 进行下步3是否小于 1V进行下步至步骤 74 5 6 7是否修复 是否完好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至步骤 8 进行下步 至步骤 8 进行下步进行下步 至步骤 2 进行下步至步骤 1系统 OK1.12.16.2 检查电路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2.17 故障码 C C0122 检查 1.12.17.1 检查电路(见 1.12.12.2) 1.12.17.2 检查步骤 C C0122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检查 ECU 和 HCU 外观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否有物理损坏 是 进行下步 至步骤 6 否 至步骤 5 进行下 步 进行下 步31.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2.从 HCU 上拆下 ECU 是否完好 3.检查 ECU 和 HCU 空间中是否有油泄漏、 腐蚀和/或损坏 1.连接故障诊断仪 2.将点火转至 ON,并且发动机关闭 3.用故障诊断仪清除 DTC 4.运行车辆,观察系统有无故障 按相应程序进行诊断电路检测 更换损坏的零件 更换 HCU 故障是否复位或为当 前故障 是否完好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至步骤 74至步骤 8进行下 步 系统 OK 进行下 步 进行下5 6 7进行下步 至步骤 9 至步骤 9 防抱死系统8 9 更换 E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步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 系统 OK1.12.18 故障码 C0127 检查 1.12.18.1 检查电路(见 12.16) 1.12.18.2 检查步骤 C0127-前一个点火周期无减速制动踏板一直有效故障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踏下制动踏板,检查制动灯工作情况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用电压表检测 ECU 端子 A21-41 与车身接地 间的电压 更换 ECU 进行制动电路检测 踩下制动踏板时,检修不亮的灯泡电路 是否有接触不良 检查所有后制动灯回路有无连接不良/ 高电阻,ECU 的 5 伏特参照电压有无接到小 于 2V 的低电压上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否有不亮 电压是否小于 2V 是否修复 是否完好 是否修复 是 进行下步 至步骤 6 否 至步骤 5 进行下步3进行下步至步骤 74 5 6至步骤 2 进行下步 至步骤 8进行下步 系统 OK 进行下步7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进行下步8至步骤 1系统 OK1.12.19 故障码 C0151、C0152、C0153、C0154 检查 检查步骤 C0151,C0152,C0153,C0154-轮释放时间太长故障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连接故障诊断仪 2.点火开关转至 ON,但发动机关闭 3.使用故障诊断仪观察 ABS 诊断故障代码 的参数信息 当车辆从 56 公里/小时减速至 0 公里/小时 时,使用故障诊断仪监控所有轮速传感器 的数据显示 根据以下情况检查基本制动系统: 制动液是否受污染 制动拖曳是否过大 悬挂系统是否无规律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步 至相应 DTC 流程 图 至相应 DTC 流程 图 否 至制动系统 检测2是否有其它相关 DTC进行下步3是否有不良情况进行下步4是否纠正至步骤 7进行下步 防抱死系统5 6 7 1.使用故障诊断仪清除 DTC 2.用脚向制动踏板加压 3.使用故障诊断仪激活相应的减压阀 更换 HCU 1.使用故障诊断仪清除 DTC 2.试车,完成一个 ABS 制动动作 制动踏板是否下 降 是否修复 DTC 是否复位F0 轿车维修手册至相应的 DTC 流程 图 进行下步 至步骤 2 系统 OK 进行下步1.12.20 故障码 C0191 检查 1.12.20.1 检查电路(见 12.4) 1.12.20.2 检查步骤 C0191-无泵电机启动电流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蓄电池负极线束 3.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4.在蓄电池负极线束与 ECU 线束端 A21-31 间 接一个电阻表 1.检查发动机线束、负极线束、翼子板线束 各搭铁点是否清洁和连接牢固 2.检查 ECU 线束端子 A21-31 与搭铁点是否连 接牢固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步 否 至步骤 42电阻是否小于 1Ω进行下步至步骤 73是否完好进行下步至步骤 841.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仍断开 2.从 HCU 上拆下 ECU 是否完好 3.检查 ECU 与 HCU 连接器是否有损坏, 腐蚀, 接触不良或制动液泄漏等情况 在 HCU 端子 1 和 2 之间连一个电阻表,测量 阻抗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检修 ECU 接地电路高阻抗的故障 检修修理接地不良的故障 1.如果损坏和/或腐蚀存在, 更换 ECU 和/HCU 2.若有制动液泄漏,更换 ECU 和 HCU 更换 ECU 更换 H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小于 2Ω 是否完成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进行下步至步骤 95 6 7 8 9 10 11 12至步骤 10 至步骤 1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至步骤 12 进行下步 至步骤 2至步骤 11 检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系统 OK1.12.21 故障码 C 检查 1.12.21.1 检查电路(见 12.4) 1.12.21.2 检查步骤 C0192-泵电机过载 防抱死系统C0194-泵电机电路电流短路 步骤 1 2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连接故障诊断仪 2.使用故障诊断仪使泵电机运行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蓄电池负极线束 3.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4.拆分 ECU 和 HCU 5.在 HCU 电机连接器端子 1 和 2 之间接一个电 阻表 1.在端子 1 和 HCU 电机外壳间连个电阻表 2.在端子 2 和 HCU 电机外壳间连个电阻表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更换 ECU 用故障诊断仪清除 DTC 更换 HCU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否有异常噪 音 是F0 轿车维修手册否 至步骤 5 进行下步进行下步 至步骤 83是否小于 2Ω进行下步至步骤 84 5 6 7 8 9是否大于 100k Ω 是否完成 是否修复 是否复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至步骤 6 至步骤 1 至步骤 7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至步骤 2至步骤 8 检查 进行下步 系统 OK系统 OK1.12.22 故障码 C0198 检查 1.12.22.1 检查电路1.12.22.2 检查步骤 C0198-颠簸路面失火脉宽调制输出错误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关闭点火 2.断开 ABS-ECU 的线束连接 3.安装一个能够存储颠簸路面失火脉宽调制信 号的存储盒 4.打开点火开关 5.用诊断仪控制占空比在 5%-95% 标准值 是否完成 是 进行下 步 否 至诊断系统 检查25-95%进行下 步至步骤 4 防抱死系统6.测量在颠簸路面失火信号电路和良好的 接地 电路之间的直流占空比。 3 测量在颠簸路面失火信号电路和良好的接地电 路之间的直流电的频率 1.关闭点火 2.断开存储盒 3.打开点火,发电机关闭 4.测量在颠簸路面失火信号电路和良好的 接地 电路之间的电压 1.关闭点火开关 2.断开动力总成控制模块线束连接 3.对下列情况下检测颠簸路面失火信号电路: ? 对电池短路 ? 对地短路 1.关闭点火开关 2.断开动力总成控制模块线束连接 3.对下列情况下检测需要的扭矩信号电路: ? 开路 ? 高电阻 检查动力总成控制模块线束是否有连接不良 检查 ABS ECU 线束是否有连接不良 更换发动机控制模块-动力总成控制模块 更换 ABS ECU.参考电子控制模块(ECU)的更换。 1.用诊断仪清除故障诊断代码 2.驱动故障诊断代码在规定的支持范围的状况 下发动车子 121-134HZF0 轿车维修手册至步骤 6进行下步4电池 V至步骤 8进行下步5至步骤 11至步骤 86至步骤 11至步骤 77 8 9 10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11 至步骤 2至步骤 9 至步骤 1011系统 OK1.12.23 故障诊断仪与 ECU 没有通信 1.12.23.1 检查电路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1.12.23.2 检查步骤 故障诊断仪与 ECU 没有通信 步骤 1 诊断动作 系统自诊断过程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断开 ECU 上的线束连接器 3.在 ECU 线束端子 A21-46 和车身之间连接 一电压表 1.点火开关转至 ON 2.在 ECU 线束端子 A21-16 和车身之间连接 一电压表 标准值 是否完成 电压是否在 10-14V 是 进行下步 否 至步骤 82进行下步至步骤 93电压是否在 10-14V进行下步至步骤 104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在 ECU 线束端子 A21-1 和车身之间连接一 是否小于 1Ω 电阻表进行下步至步骤 11 防抱死系统5 1.点火开关转至 OFF 2.在 ECU 线束端子 A21-8 和 C16-7 间连接一 电阻表 是否小于 1ΩF0 轿车维修手册进行下步 至步骤 126 7 8 9 10 11 12 13 14在 ECU 线束端子 A21-8 和车身之间连接一电 是否大于 1MΩ 阻表 更换 ECU 进行此故障树之前,进行诊断电路检查 修复端子 A21-46 的低电压源,检查有无开 路保险丝、接触不良或接地不当 修复端子 A21-16 的低电压源,检查有无开 路保险丝、接触不良或接地不当 是否修复 是否完成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进行下步 至步骤 14 至步骤 1 至步骤 14 至步骤 14 至步骤 14 至步骤 14 进行下步 至步骤 1至步骤 13 进行下步 检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 进行下步修复端子 A21-1 和车身间的高电阻源, 接地 是否修复 线路接好后,找出并检查接地位置 修复端子 A21-8 和 C16-7 之间的高电阻源 找出并修复数据线路的接地短路 使用诊断仪清理诊断故障代码 是否修复 是否修复 故障代码是否 复位系统 OK第二节 ABS 控制单元2.1 组成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 防抱死系统2.2 拆卸2.2.1 断开蓄电池负极。 2.2.2 排出制动液。 注意: 如果有制动液流到涂漆面上, 请尽快清除。 2.2.3 拆下蓄电池。 2.2.3.1 拧松螺母,断开电线。 2.2.3.2 拆下螺母和蓄电池压板。F0 轿车维修手册2.2.3.5 拆下 ABS 控制单元及支架。 2.2.3.5.1 拔出连接器。 2.2.3.5.2 拔出制动管。2.2.3.3 拆下蓄电池。 2.2.3.4 拆下前舱配电盒。 2.2.3.4.1 拆下 2 个螺母和卡子。 2.2.3.5.3 在制动管上帖上标签,以便后面重接 制动管。2.2.3.4.2 拆下 2 个卡子,拆下配电盒。2.2.3.5.4 拆下 2 个螺母,拆下 ABS 控制单元及 支架。提示:临时用前舱盖撑杆固定配电盒。 2.2.3.4.3 拆下蓄电池托架。 a 拆下前舱线束的 2 个卡扣。 b 拆下 3 个螺母,拆下蓄电池托架。注意:不要损坏制动管和线束。 防抱死系统2.2.3.6 拆下 ABS 控制单元。F0 轿车维修手册拧下螺母,拆下支架。2.3 安装2.3.1 安装 ABS 控制单元到支架上 拧紧螺母,装上支架。扭矩:15.2 N*m 2.3.2.3 插上连接器。 注意:锁紧连接器。 2.3.3 安装蓄电池托架 2.3.3.1 用 3 个螺母安装蓄电池托架扭矩:7.0 N*m 2.3.2 安装 ABS 控制单元及支架 2.3.2.1 用 2 个螺母安装执行器(带支架)。扭矩:螺母 A:7.4 N*m 螺母 B:17.2 N*m 2.3.3.2 安装前舱线束的 2 个卡扣。 2.3.4 安装前舱配电盒 2.3.4.1 安装 2 个卡扣。 2.3.4.2 用卡子和 2 个螺母安装配电盒。先拧上螺母 B。 拧紧螺母 A 和 B。扭矩:19 N*m 注意:不要损坏制动管和线束。 按 A 到 B 的顺序拧紧螺母。 2.3.2.2 按图示正确连接制动管。扭矩:螺母 A: 5.4 N*m 螺母 B: 8.4 N*m 2.3.5 安装蓄电池 2.3.5.1 按图示安装蓄电池到托架上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2.3.7.3 用手指堵住孔, 释放制动踏板 (步骤 B) 。注意:蓄电池底部要与托架接触。 2.3.5.2 安装蓄电池压板。2.3.7.4 重复步骤 A 和步骤 B 3 到 4 次。 2.3.7.5 接上主缸的制动管。 扭矩:15.2 N*m 2.3.8 释放制动管路中的空气扭矩:15.1 N*m 2.3.5.3 用螺母固定蓄电池线束接头。扭矩: 5.4 N*m 2.3.6 添加制动液 制动液:SAE J1704 or FMVSS No. 116 DOT4 2.3.7 释放制动主缸中的空气 提示:如果主缸被拆除或制动液壶变空,释放主 缸空气。 2.3.7.1 拆开主缸的制动管。 2.3.7.2 慢慢压下制动踏板, 保持位置 (步骤 A) 。2.3.8.1 连接乙烯管到放泄塞。 2.3.8.2 压下制动踏板几次,然后保持踏板压 下,松开放泄塞(步骤 C)。 2.3.8.3 当空气不再排出时,拧紧放泄塞,松开 制动踏板(步骤 D)。 2.3.8.4 重复步骤 C 和 D 直到所有的空气从液体 中排出。 2.3.8.5 拧紧放泄塞。 扭矩:6.5 N*m 2.3.8.6 重复上面步骤,排出每个车轮制动管路 中的空气。 2.3.9 检查制动液位 检查制动液位,如需要则添加制动液。 防抱死系统制动液:SAE J1704 or FMVSS No. 116 DOT4 2.3.10 接上蓄电池负极 扭矩:5.4 N*mF0 轿车维修手册2.3.11 检查制动液泄漏 2.3.12 用诊断仪检查 ABS 控制单元第三节 前轮速传感器3.1 组成3.2 拆卸3.2.1 断开蓄电池负极。 3.2.2 拆卸前轮。 3.2.3 拆卸前挡泥板。 3.2.4 拆卸前轮速传感器。 3.2.4.1 拔出连接器。 3.2.4.2 拆下 3 个卡扣。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3.2.4.3 拆下螺母和传感器。注意:拆除传感器时不要转动,避免碰到传感器转子。3.3 检查检查连接器的护套和端子有无变形、腐蚀。 正常:没有变形、腐蚀。 如果有必要,换掉传感器。3.4 安装3.4.1 安装前轮速传感器 3.4.1.1 用螺栓固定传感器。扭矩:8.0 N*m 注意:安装时不要转动传感器,避免碰到传感器转子。 提示:如果传感器的安装部分弄脏了,清洁后重新安装。 3.4.1.2 固定 3 个卡扣。注意:不要扭曲 1 号和 2 号卡扣之间的电线。 3.4.1.3 插上连接器。 防抱死系统F0 轿车维修手册3.4.2 3.4.3 3.4.4 3.4.5安装前挡泥板。 安装前轮。 接上蓄电池负极。 检查轮速传感器信号。第四节 后轮速传感器4.1 组成4.2 拆卸4.2.1 4.2.2 4.2.3 4.2.4 断开蓄电池负极。 拆卸后轮。 拨出连接器。 拆卸后制动器(带后轮速传感器) 。4.3 检查 防抱死系统检查连接器的护套和端子有无变形、腐蚀。 正常:没有变形、腐蚀。 如果有必要,换掉后轮毂(带后轮速传感器) 。F0 轿车维修手册4.4 安装4.4.1 4.4.2 4.4.3 4.4.4 4.4.5 安装后制动器(带后轮速传感器) 插上连接器。 安装后轮。 接上蓄电池负极。 检查轮速传感器信号。
第二十二章―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轮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