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高考录取最低分(不含优惠分)573分,那么579分的天津考生录取查询能够被录取

我高考573分,第一志愿华农(不服从分配),到今天也查不到录取结果,请问原因和我明天争取补录机会大吗?-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我高考573分,第一志愿华农(不服从分配),到今天也查不到录取结果,请问原因和我明天争取补录机会大吗?
我高考573分,第一志愿华农(不服从分配),到今天也查不到录取结果,请问原因和我明天争取补录机会大吗?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我高考573分,第一志愿华农(不服从分配”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我高考573分,第一志愿华农(不服从分配”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非常紧急,万分感谢、英语(经贸),报了华农的经济学类、制药工程,请问是什么问题和如果我明天争取专业补录(服从专业分配)的机会大吗、建筑学、统计学!求达人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不服从专业我高考573分!!?还有补录进去后换专业难吗。但是今天第一批录取结束也没有录取结果,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这样的话即使其中的一个专业没录取您,您服从调寄了可能把你调到其他的专业去专业补录也是可以的,这样录取的几率也会大些,报志愿也是很小心仔细的哦,希望你能实现你心中理想大学梦,你报了这么多专业应该在填志愿时服从调寄,如果补录进去的话调专业学校可能会加收您的费用!,报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每一个专业和学校的以往录取分数线来报解决方案2:没事啦,第一批录取了,就是录取结果太晚都查不到而已。。。解决方案3:杯了个具,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征集志愿都出了,食品和制药都没录满,有差不多120+额,不知道怎么回事。。。解决方案4:广州的华农···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问:我高考573分,报了华农的经济学类、英语(经贸)、建筑学、统计学、制药...答:专业补录也是可以的,你报了这么多专业应该在填志愿时服从调寄,这样的话即使其中的一个专业没录取您,您服从调寄了可能把你调到其他的专业去,这样录取的几率也会大些,如果补录进去的话调专业学校可能会加收您的费用,报志愿也是很小心仔细的...===========================================问:我高考573分,报了华农的经济学类、英语(经贸)、建筑学、统计学、制药...答:貌似刚才看见你外甥也这样问了。差一分看会不会降分录取,如果坚持去的话,专业可能会由学校分配。坚持上最糟糕的情况是要在大学进修一年,才能选专业,比别的大学生要多读一年===========================================问:关于2015广东高考填志愿的问题:假设我在第一组的A填华农的经济学专业 ...答:如果你达不到投档线那进入第一组的B志愿,如果投档后被投档的话这一组的其它学校就录不到你,你就进入第二组。===========================================问:填华师怕分数线达到了,但名额满了,滚到了第二批。而华师好似比华农好...答:华师肯定比华农好,但你这分数不一定能进,读大学,并不是有名气你毕业后就能比别人找到好的工作,其实你能选择好的专业(你对该专业有兴趣且该专业是该校的金牌专业),华师,华农并不重要,我建议还是稳一点好,毕竟高考成绩来之不易===========================================问:我是2013广东高考考生,考580.第一志愿可不可以填华师,华农,汕大?答:纯手打,如果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哦~ 我是汕大的学生,个人来说还是推荐你选择汕大的。你的分数是580,就是高出一本线6分咯,这个分数也不是很有优势,报考汕大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华农的话你要学什么专业呢?就业率是比不了汕大的。 汕大...===========================================问:高考考了573分,大家能不能给我推荐几个差不多的学校,要求是好就业得,...答: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喽,高考573分其实已经挺高的了,选择学校也多。你如果是个有想法,肯行动的人,就去选择一个自己爱好的专业,从专业上选择学校。如果你不是这么一个人,那你最好去一些能遇到好条件同学的学校,因为你的人生不仅仅是大学那几年...===========================================问:广东高考生,分数562(一本分数线560),已经确定二A学校,但仍想冲一本...答:一本录取和二本录取是完全分开的,一本落榜,对二本录取无任何影响,二本还算是第一志愿。 建议冲冲华农的计算机,电气,土木,机械,金融,会计,园林 二本的话广工,广州大学,广东金融学院都不错===========================================问:我能去哪上?想学生物或化学?希望在在河北及附近省上答:这分上科大,师大,还有河北的二本门问题都不大,铁道学院和河大够呛,燕大和工大肯定不够===========================================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急答:想上重点大学的话,推荐华师,广中医和华农,毕竟你刚过重本线,说实话,读广外不服从你就死定了,除非你选的都是冷门===========================================服从调寄,这样的话即使其中的一个专业没录取您,您服从调寄了可能把你调到其他的专业去,这样录取的几率也会大些,如果补录进去的话调专业学校可能会加收您的费用,报志愿...===========================================不会影响,但华农的专业不会很好吧,就业率是比不上广工的,但我喜欢华农的校园,好大好大,好多很老的大树!!===========================================我告诉你,网上那些意见事实上对你没多大帮助.有些甚至会误导你. 好的学校,如果大家都不敢报,可能分数就降下来了;一般的学校,如果太多人去报,分数就上升了. 有点参考价值...===========================================不服从的话然后分数又在广外录取线左右很有可能退档的 要想清楚 退档就去深大了===========================================就是说除了你自己添的专业,还可能别的专业录取你。一般都是不服从的,除非你非常想去那个学校,因为可能给你调一个非常垃圾的专业,都没人报,最后没办法,招你们这种服从调...===========================================如果你填得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 这个分数把华农填在第二志愿,可以录取 但如果填得都是分数较高的专业,不服从调配,就不会录取===========================================校园面积通常不大,学生活动常常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 华南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主... 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从将来就业的因素来考虑,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第一批次...===========================================如果你是想报深大垫底 华农和华师大就干脆别报了 还有祝贺你考得不错===========================================高考实力,合理而充分地用好分数。高考志愿是考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这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四...===========================================华农不录取你,你就直接又参加二本A的录取了,没有任何损失。 7月15日 文理类第一批本... 网上征集志愿。 7月16日 18:00停止网上征集志愿,20:00省招办投征集志愿的考生档案。...===========================================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第一部分:志愿梯度与分数级差-搜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第一部分:志愿梯度与分数级差
  陷阱揭秘
  揭秘录取分数“陷阱”
  看到这个题目,考生和家长禁不住要问:分数还有“陷阱”吗?没错,分数不但有“陷阱”,而且“陷阱”还大得很哩!
  “陷阱”一:忽视招生“大小年”
  我们说苹果树有“大小年”很多人都知道,说高考也有“大小年”恐怕有的就难以理解了。殊不知,高校招生中的“大小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好多考生和家长由于对这一现象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导致了高考的失败,悔恨不已。
  简单地说,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的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大家都明白“水涨船高”的道理吧?比方说一所高校,去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数线被抬得很高;到今年,考生们看到上一年分数线挺高而不敢蜂拥填报,其分数线也就随之下降。其结果就是,这所学校的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年份起伏很大,于是就形成了高校招生中的 “大小年”。再一年的考生看到头一年的录取分数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起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以此循环往复……例如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一志愿上线考生竞争指数为l:19,青岛大学一志愿上线考生竞争指数为l:23.17,北方工业大学一志愿上线考生竞争指数为l:18.38,2006年就是这些院校的“大年”。由于上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甚至出现缺额,人们将其称之为“小年”。2007年在广西,西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招生很火爆,而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牌院校就是小年,那接下来的2008年你是否要鼓足勇气报考他们呢?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就要当心喽!
  “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参考“大年”和”小年”其实对考生填报志愿颇有帮助,一般而言,“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一种填报志愿的参考。因为,导致高招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原因,除了受上一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以外,同时也与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招生宣传力度、几十万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考生要避免遭遇“志愿扎堆”风险,仅靠简单寻找所谓“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依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全面分析。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院校,从近几年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可以看出,越是处于热点地区,招生人数越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名校较为集中的区域最为明显。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这种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一般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那么,怎样识别一所高校有无“大小年”呢?首先,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观察高校的录取分数,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则说明是“小年”,这从其连续几年的录取分数对比中便可看出来;其次,通常情况下,看“大小年”还要关注录取比例,例如某高校理科第一批次,2007年的上线一志愿录取比率1.51,是“大年”;2008年就有可能下降到0.75,成为“小年”;第三是从报考情况上来分析,报的人多说明是“大年”,报的人少则是“小年”。据报道,2006年四川省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很多,该校在四川的录取分比其他同层次高校的录取分高出许多,这对2007年四川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就产生了影响。
  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大小年”现象虽然客观存在,但只能视作是一种人为造成的现象,报考时对高校有无“大小年”应予关注,但不能机械照搬、套公式。比如如果某校“大小年”现象明显,2006年恰遇“大年”,2007年报考的人数可能会少些;相反若上一年是“小年”,今年可能就会是“大年”……但若这样想的人多了,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这也和作战一样,是需要仔细研究和智慧谋断的。一般来讲,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连续参考高校前几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家的志愿拥挤在一个地方。
  另外,在利用“大小年”填报志愿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谨慎对待。对于一些院校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在当年的录取比率都小于1,那么来年报名人数很可能会大幅度上升。对报考这年高校新开设的专业,也有可能因为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这也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参考依据加以利用。
  “陷阱”二:参考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是专业录取原则里藏“玄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假如考生甲的高考分为6lO分,第一志愿为通信工程,第二志愿为生物技术;另一考生乙的高考分为609分,第一志愿为生物技术;如考生甲的分数没有达到通信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则较之乙先被录取到生物技术专业。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录取办法,基本上就是淘汰低分数段的学生。如果你参考往年高校录取分数时看的是最低分,则很可能被落选。因为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学校的最低(冷门)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是很大的,随便拿一所高校来看,相差的分数至少在30分以上,高的甚至达到70分!因此,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参考往年高校的录取分时,看的是平均分,而不是最低分。
  二是分数“断尾”遭陷害。多少年来,不少考生和家长习惯于用最低分作为报考的依据,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某年在北京文科实际录取54人,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可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该校在510-519区段内只录取了1人,在520-529、530-539两个分段内没有考生录取,相当于540分以下只有1人被录取。这时就不能再简单地以最低分数线作为报考依据,而要以540-549分这个分数段作为参考值才更合理。实际上,有不少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存在这种“断尾”现象,甚至在录取批次最低控制线以下也有被录取的考生,一般是一些特长生、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等政策性照顾录取;或是由于学校计划招生人数多,而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学校实行了降分录取。如遇这种情况,你按录取最低分作为报考北师大的参考值,岂不“上当受骗”吗?
  “陷阱”三:简单参照学校录取线
  根据我们的统计和分析,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各专业分数线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各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同造成的。如果你选择学校时参考了以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而填报的是这所学校中的热门专业,那么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分数参照坐标是最低的,争取实现的目标又是最高的,以最低标准的分数去填报较高目标的专业岂不有悖于常规吗?这样填报志愿不失利才怪呢!因此,要避免这种“陷阱”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本各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汇编,并且是连续三年的。使用时先参考学校录取分数线,看凭自己的分数和实力能不能进去,若能够得上,就再逐个专业逐个专业的分析,看选择这个学校的哪些专业最合适。若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以往录取的分数都太高,较低录取分数的专业又不想报,那么就要放弃这所学校另外选择;若是你对专业无所谓,只要能上得了这个学校就行,那么就应选择这个学校以往录取分数偏低的专业。
  “陷阱”四:盲目使用“预估线”
  所谓预估线,是指各个学校或专家根据往年高校的招生情况对本年高校录取分数的一个预测分数线。目前,“预估线”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各学校根据往年招生情况预测的,二是市场上流行的一种所谓专家根据一定方法测算的。不管来源于哪种,这种“预估线”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盲目使用,必然会带来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首先,这种预测是建立在多个前提条件之上的,例如,高校招生计划与上年相等,选报该校的考生无论人数还是成绩段与上年相仿,其他同批次、同类型高校不出现生源异动等等,只有这些前提条件都满足了,才有可能实现某所特定高校保持其投档线的平均值,“预估线”也才有意义。而一旦前提条件有所变化,依照常年情况推断的“预估线”肯定不准,也就没有意义了。进一步说,现在的“预估线“多半是根据几年来高校在同一地区招生、其投档线与省控线相比较得出的,例如某校多年来投档线高出省控线35~40分,预估今年情况也是一样,“预估线”自然就产生了。它起不起作用(准不准)显然取决于“今年情况与往年是否一样”。那么,今年情况肯定和往年一样吗?未必。从前几年的高考改革看,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会对当年考生选报志愿产生影响,也都会带来生源的异动。事实上,这些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在推进,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比如考试科目、分值比例、试题难度的变化,报名办法、招生计划、招生政策的调整,报考人数、报考热情、招生学校的增减等,无一不影响到分数的波动。考虑到考生掌握了多样信息但又不断受到包括“预估线”在内的各种正确或非正确信息的影响和引导,谁也不能保证今年情况完全和上年一样。
  其次,更为要紧的是,多数人同时使用一种透明度很高的预估线,容易造成报考的“洪峰”。比如:如果高校投档线“预估”505分,大量505分及以上分数的考生选报该校,其投档结果十有八九会高出“预估线”。因为多数505分以上的考生觉得“很保险”了,会放心大胆地报起来,同分段考生一多,该校今年实际投档线必然会拉高,这种“水涨船高”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吧?所以,当一种所谓灵验的方法一旦被多数人所掌握,那么这种方法也就不会再灵验了!
  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据说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对当年报考分数进行估测的书籍,很受大家追捧。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却不感苟同,原因倒不是里面介绍的方法不可用,也不是所提供的资料不详实、不可靠,而是因为如此完备、透明的信息作为资料汇编被推广后,使用的人多了还能起作用吗?比如预测某大学在某省录取分数线为580分,上下误差不超过5分。假如这种预测只为少数人所掌握,那么照此报考获胜的把握会很大;但知道的人多了,大家都依此来报考,岂不形成“扎堆”和“撞车”?在招生计划(或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报考的人数越集中,竞争就越激烈、越残酷,这样明白而浅显的道理大家不会不清楚!高考填报志愿,本来就是一场特殊的博弈,这也和炒股票一样,当博弈双方都按一套思路或使用一种游戏规则时,彼此就很难分出个胜负;而当大家都按一个分数坐标指向同一所(或几所)高校时,本来测算准确的你也可能被排斥下来,这种看似稳妥实则十分危险的做法不得不予提醒!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了知分后填报志愿,这种方式比较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增加了针对性,有利于考生判断自己的高校志愿与高考分数的相关程度,避免了因估分误差造成的失误和遗憾,提高了考生与学校之间双向选择的双赢概率,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在清水里摸鱼”!&&& 但是从实施这种填报方法多年的省市反馈来的信息看,“知分填志愿”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知分、知线、知排位,还是不知道怎么填”。每年在不少高考咨询会上,拿着成绩单惘然不知所措的考生比比皆是。因为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知道分数填报志愿有利也有弊。分数公布后,考生往往认为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成绩、排序了如指掌),选择大学犹如囊中取物。但真到了填报志愿时,却发现“知己”的同时并不“知彼”,即不知道与自己同一层次(特别是自己分数之上)的考生填报了哪些大学。由于有了底数、盲目从众以及不愿低填志愿等因素,众多考生纷纷涌入少数热门高校,导致有的热门学校门庭若市,出现志愿“扎堆”;有的冷门院校门可罗雀,出现分数“断层”。由此可见,“知分填志愿”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险更大!以至于有人戏称考前报志愿是“蒙着报”,而知分报志愿是“报着蒙”。
  那么如何扬“知分”之长,避“撞车”之短,使考生们“蒙”得对,填得准呢?我们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填报方法与技巧,但愿对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绝大多数考生只会用自己的高考分数直接去“比对”有关高校往年的最低录取分,而且不少考生只看过去一年的录取数据,这正是知分填志愿容易“扎堆”及“撞车”的主要原因。因为各年度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及考生人数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到自己的高考分数能达到某所院校往年的录取最低分就认为可以填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第一,用“分数线差”这把尺子去丈量自己的实力。所谓分数线差,指的是某所院校的第一志愿投档分(或最低录取分)与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之差。因为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分数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只要自己的高考分数符合目标院校往年的平均分数线差,填报该校,基本上能被其录取(有上述所说资料在流行的省份,建议在估测分数的基础上再增20分,以增加保险系数)。
  第二,注意留有余地去比对想读的院校。所谓留有余地是指填报志愿时,留有一定的分数。通常估计能达到目标院校的录取平均分,只要专业志愿同意调剂,几乎都能被录取。如果找不到往年院校的录取平均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下调20分再去比对目标院校。比如某省一考生考了590分,用尽分数,可以擦着门槛填报武汉大学。填报后有两种情况可能发生:一是落榜,二是被录取到冷门甚至自己难以接受的专业。如果下调20分,以570分去找大学的门槛,就会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结局了。这时虽然不能填报武汉大学,但可以确保进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等众多名校,且能读到自己想读的专业(等于把下调的分数挣回来了)。
  “陷阱”五:变数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在高校招生中,无处不充满了变数,或直接或间接,都会对以往的静态分数产生影响,给静止、机械使用分数的人们带来“陷阱”。
  一是大学变名带来的分数“陷阱”。例如部分院校在2005年高考之后合并了,如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成西南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并入重庆大学等。大学合并后由于名校效应出现了分数被抬高的现象,可是不少考生报考时忽略了水涨船高的因素,仍以原来的专业分数作参考,结果吃了大亏!
  二是招生政策变化带来的分数“陷阱”。例如,2005年广西由标准分改回了原始分,由于这是招生政策改变的第一年,众多考生及家长仍以标准分的高分记忆来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依据,让广大考生仍视名牌如畏途,而招考咨询老师则往往根据一分一档线公布的分数名次报出自己所希望的录取分数的大致范围,往往被考生当成了惟一的标准。在求稳的心态下,许多考生纷纷放弃“可能”的目标而低就“保险”的目标,以致历史上的高分院校纷纷遭遇“滑铁卢”(如北航572分、北邮578分、浙大585分、中大573分、传媒579分等等,这些传统的大热门录取分竟低至了一本提档线的底线附近),而一些二线院校分数则全线飙升,甚至造成了许多高分考生集中在二线院校拼杀而落榜的残局,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某校一考生以630多分的高分报考华中科技大学,以其老师的经验(一般超过30多分可以录取),在专业上填了不服从,二志愿中南大学又在2005年爆棚,最终全盘尽输,与一本院校失之交臂。
  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广西独有,也非某年偶然发生,类似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出现。再如四川省06年改为知分填志愿,致使不少一本重点名牌院校的录取分与平均分非常接近。高考录取从来都是一个扑朔迷离、充满变数的反复博奕的过程,有幸运儿,也有倒霉蛋。在抉择面前,分数、信息、勇气、智慧,一个都不能少!
&&&&[3]&&&&&&&&&
[责任编辑:wangsq]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搜学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
■ 发表评论
■ 搜学推荐
■ 热点专题
■ 问学:互动知识平台
■ 学吧热帖推荐
客服电话:400-700-0099一品高考网 - 高中三年一路有你
高考网搜索、更快、更准、更精确
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山东二本录取分数线
2014年山东二本
7月29日,我校2014年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总计录取新生3072人,学校一志愿录取率100%。
2014年,我校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面向全省普通理工类2160人,投档2268人,投档最高分629分、最低分561分。经批准,实际录取2228人,录取最低分561分(投档成绩561.分),其中会计学专业录取最低分达到574分、车辆工程专业573分,均超出本科一批分数线。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退档40人。
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面向全省招生计划普通文史类359人,投档377人,投档最高分601分、最低分572分。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实际录取370人;录取最低分572分(投档成绩572.),其中会计学专业录取最低分582分,超出本科一批分数线3分。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退档7人。
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计划理工类260人,投档273人,投档最高分592人、最低分539分。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实际录取268人,录取最低分539分(投档成绩539.),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退档5人。
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济南走读招生计划文史类40人,投档42人,投档最高分579分、最低分564分。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实际录取42人;录取最低分564分(投档成绩564.)。
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济南走读招生计划理工类160人,投档168人,投档最高分576分、最低分550分。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实际录取164人;录取最低分550分(投档成绩550.)。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退档4人。
山东省本科二批(夏季高考)招生第一专业志愿录取1820人,占比59.24%;专业志愿内录取2778人,占比90.43%。
被录取的考生可通过山东建筑大学本专科招生信息网首页&新生&或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服务网查询录取结果。
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分省录取过程信息
文 史&&&类
理 工&&&类
本科二批普通计划
本科二批济南走读计划
本科二批中外合作办学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山东建筑大学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类考生如何录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