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自费去日本玩一周, 该吃吃该好喝酒酒好喝喝好酒, 适当的买一些东西,大约要多少人民币

在孕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摘要]冬季怀孕真的不好吗?其实,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冬天的特点就是寒冷干燥。那么,在这种天气情况下,未准爸妈们如果想孕育一个聪明可爱的宝宝,在孕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因素三、流感 孕妇感冒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疾病及治疗对胎儿的影响。前面我们已经讲述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一般说来普通感冒极少引起胎儿畸形,但流感及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致畸作用。 而更为可怕的是,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准妈妈在怀孕前期患上流感,可能损害胎儿大脑,增加孩子在未来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研究人员对64个家庭进行了取样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患流感,生下的孩子成年后代患严重的精神失调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增加了7倍。 提醒:感冒合理用药 为了确保孕妇用药的安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围产期使用各种药物对胎儿危险度分组法,共分为A、B、C、D和X五个等级。其中A级药物被认为对胚胎、胎儿无危害;B级药物对胚胎、胎儿基本无危害;C级药物用药前应确认利大于弊时方可应用;D级和X级对胚胎、胎儿有危害,尤其X级药物禁用于妊娠期。所以,从安全角度来看,A、B级药物对孕妇是安全的。 一般来说,治疗感冒的常规的中药材对胚胎、胎儿是无害的。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治疗感冒的常用西药,大多数是复方药,包括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止咳药等,其分量和组合,如果是短期服用,也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对于未准爸爸来说:勿踏入三误区 误区之一:冬季一味禁欲 一些情侣,因为知道一些四季养生之道,在冬季里一味地禁欲,本来一周一次的性生活,突然降为一月一次,性生活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比古人要好得多,更为丰富,身体更为健康,对性的要求也会更加强烈,即使在冬季,性生活的次数和时间也不必减少太多。 “适宜”的具体标准因人则异。一般人的经验是:性生活次日,双方身心愉快,精力充沛,即说明性生活的次数和时间是合适的;如性生活次日,双方头昏眼花,身体疲乏,畏寒怕冷,则要考虑适当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和时间。 误区之二:借酒御寒“助性” 冬夜室内气温也很低,一些情侣常常想到了喝酒,以为喝酒既能御寒也能“助性”。其实,喝酒御寒只是暂时的“发热”现象,酒入肚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人有热烘烘的感觉,白酒本身并不是热量之源(就像啤酒不能消除热量一样)。至于借酒“助性”,更是一种暂时现象。酒后行房,连古人都“禁忌”。 现代科学证实,酒精是一种性腺毒素,过量饮酒可使性腺中毒,血中的睾丸酮水平降低7.5%左右,易使男子发生阳痿和不育。至于在性爱过程中,未喝酒一方(多半为女性)该忍受怎样的“折磨”,还触及到性爱道德和情侣感情方面的问题,真正爱妻子的丈夫是不会借酒“助性”的。 误区之三:性爱能够助热 炎热的夏季,一次性生活下来,常常大汗淋漓。这就让一些情侣(尤其是年轻情侣)想当然地认为,冬季性爱过后,一定能够使身体产生大量热量,从而不会感到冷,于是就经常做爱,试图在纵欲中达到温暖。事实上,寒冷的冬季,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掉很多的能量,哪能长久地“助热”呢?所以,古人有冬季禁欲之说。 冬季适当减少做爱次数,确实益于身体健康。但具体性生活时,情侣双方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倘若随心所欲,甚至寄希望于“性爱增热”,则在精泄(高潮)后的疲倦之时,最容易受凉感冒。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儿子快放寒假了,跟住校的他通电话,告诉他:“在学校该吃吃,该喝喝,把身体养的棒棒的,咱好好过个年”。儿子迟疑了一下,小声问:“爹,你是不是准备把我杀了过年呀”?
【别让我抬头,那会不舒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请尽量避免抬起他的脑袋。您或许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宝宝无须费力,但这对于孩子特别是婴儿来说,是极其不舒服的。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网文字直播
“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文化论坛之七
[人民网传媒频道]:地球是我们唯一而仅有的家园,近年来,全球变暖,地震频繁到来,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海平面被“抬升”。最近一个月以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所引发的核危机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在给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的同时,似乎也给全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更大威胁。
[人民网传媒频道]:对于地球保护,传媒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传媒是沟通地球和公民的纽带,是播报的信鸽,是人民的心声。它不仅能宣传环保,监督环保,更能通过它无所不在的大众传播,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反馈底层信息。当传媒介入地球与公民的双向保护,意识会变为信仰,信仰会变为力量。
[人民网传媒频道]: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传媒人该如何进行保护环境的努力?如何影响和建立公民的环保意识来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监督,宣传以及舆论制造中促进环境保护?核危机的阴霾之下,媒体应该如何表现,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总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人民网传媒频道]:在第42个世界地球日,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第三次挂起“地球•公民•传媒”的横幅,诚邀多方嘉宾,对上述话题展开演讲和交流,让保护地球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由此出发,走向更远……
[人民网传媒频道]:届时人民网传媒频道将对论坛进行独家现场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主持人 俞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之七――“地球?公民?传媒――聚焦核危机”现在开始。
[主持人 俞虹]: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第三次与“地球?公民?传媒”这个主题相约,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在北大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的鼎立支持下,我们从2009年开始将哈佛大学关注环保的地球日活动作为中心每年固定的品牌项目,我们始终以青年、学子、行动、传媒为核心,我们去参与、去聚焦与地球最密切相关的问题。今年,核危机毋庸置疑是我们要聚焦的焦点,日本海啸核泄漏让核问题一下子如此紧迫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可是究竟我们对核了解有多少?面对突发的核危机媒体已经做应该做的以及能够做的又是什么呢?核危机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将如何面对未来?
[主持人 俞虹]:今天我们特别策划了以核知识、核报道、核批评为结构的论坛单元,我们强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所做的资料收集、选择、梳理、评论和陈述,然后我们请了高端的专业嘉宾,他们的专业性、权威性、学术性和影响力也为我们的论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 俞虹]:下面我特别介绍一下今天要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
[主持人 俞虹]: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原国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杨司长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我们北大的论坛,在第一届的时候他的精彩发言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一个很小的细节,当我们的同学把资料放在袋子里给他的时候,他把资料拿出来,把袋子还给同学,他来的时候是搭同学的车顺带来的,而他所做的PPT对于我们当下中国的环境触目惊心的画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谢谢杨朝飞司长。
[主持人 俞虹]: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陆小华,他是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北大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戴自更先生,我一直说我是新京报的忠实读者,我一直年年定新京报,也经常以新京报为案例讲课。今天我们的同学请来了戴自更社长,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谢谢。新京报在评论言论中的力量,我觉得是一直我非常尊敬的报纸。孟波,新浪网的副总编辑,新浪网都是我们每天要看的,新浪网也是北大电视研究中心一直很想合作的,但是我们一直是在随缘,今天这个缘到了,谢谢。张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赴日的采访记者,我们北大的88级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先生,他在我们理论界被称之为喻大师,也是北大电视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时统宇先生,也是我们北大电视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他在中国的电视界是非常有名的学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院长助理、教授李双成先生,李教授也是第二次参加我们的论坛,非常感谢他的到来,为我们论坛的专业性增加了色彩。
[主持人 俞虹]:下面我要特别感谢前来报到此次活动的媒体,有网络图文直播的人民网的传媒频道,他们一直是我们每一次活动的直播媒体,今天他们是特别加班,在后台还有为我们的直播在服务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
[主持人 俞虹]: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引进现在最时尚的媒体就是网络的微博直播,感谢新浪微博的支持。谢谢。参加今天新闻报道的有: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教育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香港文汇报、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科学新闻、中国经济导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大学电视台、中国广播网、光明网、搜狐网、公益频道以及北大新闻网,谢谢各位媒体对我们的活动支持、关注与传播,谢谢你们。
[主持人 俞虹]:我还要特别提醒我们现场的嘉宾和观众,因为此次活动将同步进行新浪微博的互动,希望大家能够使用你手中的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积极参与,希望现场观众回答我们议程上的问题,如果回答完了把答案撕下来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选择最精彩的留言,最后由主持人和嘉宾抽取宣读者能够获得中心送给你们的一点小奖品。
[主持人 俞虹]:接下来我们开始论坛的流程,首先我要隆重推出论坛的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著名的主持人敬一丹女士。
[主持人 敬一丹]:地球日来了,地球日应该把自己装裱成什么样子呢?比如像背景上的样子,今天我也配合一下这个背景,也配合一下希望地球成为的样子。其实应该首先请上我们今天的同学,他们是我们今天论坛的主角,北大的同学对这次工作做了精心的准备,第一个环节说核知识,即将为我们大家做演示的是杨震同学,有请。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来宾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自愿者,今天非常高兴为大家做核知识的简单汇报,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这次汇报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关于核能的发现,二是解说一下原理,三是回顾历史上的核事故,主要是讲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和美国三里岛的核事故,然后解释一下日本的核泄漏事故是怎么回事,最后再讲一下我们中国的核电站问题。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首先讲核能的发现。核能也是原子能,用质量的改变来获得能量。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见图),一部分质量的改变就带来了能量的释放,核聚变就是释放巨大的能力,其实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大,是因为核聚变我们很难控制,所以它是用于军事用途,比如氢弹,而核裂变用的就很多了,比如核电站。核电因为核燃料制造的能力非常高,很多国家把它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比如污染物排放非常少,我们现在讲建设低碳地球。核能量可以释放热,量非常大,但是它有很重要的缺点,比如核废料不能处理。切尔诺贝利产生的核能量特别大,是特大事件,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核污染持续的时间特别的早。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下面讲一下核电站的主要原理,它的潜在风险非常大,因为能源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为了得到能源,我们有时候也必须要承担风险。比如核能发电,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黄色的片区里所产生的热能通过冷却机进行热交换,交换以后进行发电。(图)如果是中水的做的冷却就是中水反应堆,如果是清水的话,就是清水反应堆。清水反应堆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压水反应堆,一种是废水反应堆,压水反应的话,水是不沸腾的,冷却机进来以后,就会挥发,变成高热能,这样的话就一口气转完,出现热能交换以后,蒸汽直接注入,这样风险性比较大,只要一出现问题,整个都会出现问题。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发电原理是刚才解释的,下面再讲一下回路,(图)这是安全核,这样有几层保险,像现在大部分是这种,(图)像日本也是这样。我们讲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核事故,历史上的核事故,大家一说都知道,像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是定为七级,像三、四级的话,核安全壳会有一定的破损,但是有一小部分的泄漏,四级就比较明显,就会有核污染。讲一下切尔诺贝利,它的位置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的地方,当时产生核事故的时候造成30人死亡,同时还造成了几万人受到了核污染的伤害,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这个损失。这个核事故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它很老旧,当时是因为操作员操作失误,里面反应堆的保护系统被切断以后,反应堆的工作不正常,一下子炸了,这样温度升高,就造成燃料棒上包有一种材料,然后就爆炸了,这样核污染就蜂拥而至。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还有美国三里岛的核事故,这里有几个维度,当时出现问题是因为操作人员和机械两失误的结果,操作人员失误以后,把冷气堆关闭以后,这个核能量就上升了,就使得里面有一部分融毁,但是因为它的自动的安全设施然后把它冷却下来,但是还是损失了60%,反应堆瘫痪了,它与切尔诺贝利相比,它比这个先进一点,因为它反应堆先进一点,后面造成的结局也不太一样。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下面讲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因为离我们东北只有一千多公里,这次出事的是日本福岛核电站,这次他们的反应堆是比较老旧的,当时海啸和地震损坏了里面的冷却系统,然后温度升高,反应堆就造成爆炸,这个爆炸不是反应堆爆炸,其实是厂房口爆炸。这个爆炸以后,但是里面还没有爆炸,工作人员想把这个冷却下来。如果温度升高,会造成融毁,不仅是对日本、亚洲以及全球来说,都是重大的灾难。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下面说一下对中国的影响,日本发生了这个事故以后,很多人都说不能建设核电站,核电站如果出事就无法控制。像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就是没有安全壳,像我们中国以前最早的核电站就是压水碓来做的,如果发生事故,也不会造成熔毁。比如出现火灾、地震造成冷却系统瘫痪不工作的话,会通过水箱自动洒水,使燃料棒浸在水里进行降温,不会造成熔毁。
[杨震 北京大学学生]:这是我对核知识的一点认识,可能比较肤浅,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 敬一丹]:谢谢杨振。现在我们有请嘉宾李双成老师、时统宇研究员。李双成老师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时统宇研究员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主持人 敬一丹]:我们先让时统宇老师点评一下。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当老师这么多年,在学生面前从来没有说底气不足,今天听这个研究生的讲解,确实觉得底气不足,主要是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学、老师都是朋友,刚才我们的同学很年轻,而且是研一的学生,能够做出这一番比较简单明确的介绍已经相当不容易。从定义一直讲到我们国家本土的核电站,然后从日本这一次的核泄漏、核危机,讲到世界有了核电站以后,包括美国、切尔诺贝利等等,给我们勾勒了什么叫做核泄漏、什么叫做核危机?从我自己有限的知识,大家对核电站的知识就是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近这几天的新闻,现在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也没多少钱,刚才他说了一下这个反应堆有一个很坚固的钢筋水泥罩罩起来,切尔诺贝利的罩这么多年以后不行了,风吹雨晒老化了,欧盟批了六七亿欧元重新弄这个罩。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在整个“3.11”日本这一场空前灾难中,有一个词儿是耳熟能详,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也说不明白,那就是毫西弗,坦率的说这三个字,我能写对也难保证,但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体可以容忍或者是有这么一个专用的词儿。还有一个是对于人体的所谓几万分之一或者千万分之一能够容忍的量。总的来说,这一次实际上日本的“3.11”危机,我刚才跟主持人说,我们那会儿的核知识没有科学理论,只是加强战备,所以我们小时候学习这个防核的时候就是防原子弹,以应对冲击波、12级台风,千万不能灼伤等等。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我最后再说一下,我们除了科学原理这方面的理解之外,对我们2010级的研一能够做到这样的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我觉得这一次的核危机、核灾难更多的是社会学意义的东西。坦率地说,我觉得和很多人遭受的灾难一样,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下面的嘉宾会有更精彩的发言,谢谢大家。
[主持人 敬一丹]:我感觉时统宇研究员科盲的评估可能跟我也差不多,在90年代的初期,肯定是1994年之前,我去秦山核电站采访,然后当时主持人邀请我说一定要让这儿看看,我看到一个密闭的黑屋子,我说这是什么地方?他说你现在不下去的话,就永远不会下去了,因为这是将来放燃料棒,放最关键东西的地方。然后总工程师告诉我们说燃料棒,我觉得那里极其关键,以后再有不能进人。现在每当报道核电站的时候,我的眼前就出现一个屋子,是密闭的,可能就是刚才说的罩。
[主持人 敬一丹]:刚才大家已经看到微博里说的杨师兄讲得真清楚,赞一个。现在我们听听专业的评价。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刚才时老师做了很高的赞誉,包括刚才讲了一些亲身体验。从我们来讲,其实环境管理学院介绍这个也不是很专业,我们也没有这个专业设置,能够介绍这么好,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说还要补充一点的话,对公众讲的核知识应该更多的从环境科学、地理学或者经济这方面对公众也好、对地震也好可能意义更大一些。今天下午还看了博士后的报告,讲到我们国家大亚湾核电站运行这么多年,在十公里的范围内,周边的环境本底没有任何的变化,周边的生物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干扰也好,数据我就不细讲了。大亚湾核电站运行这么多年,每年燃烧960万吨的标煤,这对节能减排各方面帮助很大。我想这个PPT如果未来有机会跟公众解释的时候,为了消除其他区域公众的恐慌,这是我们完全能够做得很好,因为我们专门做环境科学,有规划、生态,专业覆盖面很广。后面的这些知识可能更多的讲出来会更好。我有一个课程是自然保护学,那天我在课堂上给大家看一看一些研究学者对于风向的变化,这方面我想也是社会公众需求的。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国家对核能也是有需求的,一方面是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方面有帮助。再一个,我们国家能源结构的本身,一次能源消费煤的比重比较大,在核能只占1.1%左右,国家在2020年规划里,非化石能源要达到15%左右,这样的话其他能源,新能源有,但是核能也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还讲到我们国家在核能建设方面如果安全的话,一个是结构,一个是地震带的分布,包括大陆架,如果这方面进行补充的话,这个知识也可以讲一讲,这样会更好。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总体是赞赏,也还需要有完善的地方。
[主持人 敬一丹]:这次核危机发生以后,我们听到很多词儿,有很多词儿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毫西弗”,到底是什么单位?我到最后也没怎么弄清楚,我特别佩服我的同事张泉灵,能够头头是道的在电视上给大家讲。我想请问一下时统宇研究员。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我刚才说了“毫西弗”,这个词我的印象最深,3?11以后,包括中央人民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都在直播,坦率地讲,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标准不是太统一,大家都没见到这么大的灾难,专家说的数字都不完全统一。通过这次事件,我刚才非常注意李双成老师说的,要用公众熟悉的语言讲一些专业的词汇,这是非常社会化和一个容易被公众接受到的,这一点来讲,坦率的说让一个研一的学生是勉为其难。我们有一点是可以做,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习一下《百家讲谈》的于丹,我希望以后我们《百家讲坛》应该更多的讲一些科学性的百家讲坛。
[主持人 敬一丹]:就你看,中国普通老百姓在这次核危机面前的核知识是什么水平?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坦率地说,全世界这些民族和老百姓、公众对核知识认识最深刻、最有体会的是大和民族日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核,中国老百姓,当然也有一些知道的,但是真的要讲起来,心里还是比较发毛,这是人的一种求生的本能,但是就具体的来讲,我觉得“毫西弗”也好,应该最简单的告诉老百姓,这些没什么事,该吃吃,该喝喝,这个离我们还远着呢。前一段时间说菠菜有问题,我觉得自然的含量有问题这是小问题,关键在于人祸,人祸要比天灾要厉害得多。
[主持人 敬一丹]:请李双成再说一下。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我觉得直觉性很好。
[主持人 敬一丹]:我想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让老百姓普及核知识呢?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前两天看到核恐慌实际上就是公众对核知识的不了解,天灾也好,人祸也好,人祸就像抢盐,其实这都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都在做,这是对核知识的不了解而引起的恐慌。
[主持人 敬一丹]:您觉得杨振他们应该向哪些人普及呢?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我觉得媒体很重要,因为现在传播的手段非常多,现在网络非常发达,一般的公众既是受众也是知识的传播,但是不要传播谣言就好。
[主持人 敬一丹]:下面我们再讲一讲核报道。谢谢两位嘉宾,下面有请负责核报道的同学上台给我们做演示。
[主持人 敬一丹]:这个课题的研究是由多位同学一起完成的,他们分别从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三个角度对核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了一番梳理。有请。
[北京大学学生]:我们这个报道的主题是平面媒体在日本核泄漏当中的表现,“3.11”日本发生了核泄漏的事故,对此众多平面媒体纷纷作出了第一反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对于这些报道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回望看一下资料综述。我们共整理17份中外具有代表性报刊的相关报道,包括11份报纸和6份杂志,我从两个角度简要进行内容分析,首先看国际方面,对于日本传媒我们选取了朝日新闻为代表,其中作为日本第一视频媒体第一时间开始报道,以短消息为主,有很强的持续性。这里是朝日新闻关于核泄漏报道的陈述。我们通过对美国的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德国的图片报对比这三个国家的平面报道。美国的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基于本土化立场,由于美国发展尤其是核能建设的启示。而英国卫报则集中在环境危机、人文关怀上的。德国图片报通过专题展现为主。
[北京大学学生]:现在看一下国内方面的媒体,国内官方报纸我们选取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为代表,人民日报强调党和政府对地震和核泄漏作出及时的反应,传达官方的态度,而参考消息国际方面的报道比较多。北京方面选取了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为代表,中国青年报没有登头版,但是重视程度很高,通过反思核泄漏、消除恐慌、稳定民情。新京报接近民生,报道一些为中日两国国民面对核危机的态度,指出没有必要盲目抢购食盐。新京报专题报道与深入报道相结合。南方报纸我们以广州日报大公报、南方周末为代表,广州日报与深入报道相结合,事实性报道与实体性相结合,大公报因为港媒的特殊性,主要是加强对核辐射的防范措施,南方周末与“两会”新闻同时登上同版头条,对日本政府以及企业的不当措施提出了批判,对日本民众的情感态势的变化较为深刻。以上是报纸的情况。
[北京大学学生]:下面看杂志的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一线报道,强调人文关怀,理性和情感并重,新周刊对切尔诺贝利事件,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探讨核危机是悲观态度。对中国国民的非理性态度提出了批判。中国新闻周刊实时性报道与评论性报道比例相对比较均匀,注重对中日关系影响的立场报道。
[北京大学学生]: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首先我们看到平媒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事件透过它有可能发出直射,也有可能发生折射,同时我们听到平媒的统一之声,现在环境日益复杂,平面媒体面对多媒体的挑战,力争在报刊质量、公信力方面进行角逐。在这次事故中,平媒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对于灾民的关怀,政府的质疑等方面进行了挖掘,勇于判断,乐于反思的平媒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平媒不平。当然我们也听到平媒的差异之声,我们不难看出新闻无国界。美国、英国、德国都是因为牵扯到国家的政治利益和价值观,而中国还是保持着大国风范和友好的原则,“两会”期间对核危机价值的挖掘远远超过两会的报道,地方报纸过于追求对图片的刺激,视角的独特等方面也事无巨细的简介。由此我们产生一种反思,平面媒体在危机事件的报道当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否能够屹立不倒,虽然有时间、精力和智慧做深刻的解读,但是受各种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的影响也不小。而平面媒体本身同质化的尴尬如影随形,平面媒体如何将不平进行到底,这将是新闻界继续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上是核报道平面媒体小组的报道。谢谢大家。
[主持人 敬一丹]:接下来电视方面。
[北京大学学生]:各位专家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下面我们电视组为大家报告,我播故我在,首先来看国外媒体。
[北京大学学生]:第一位是资讯类,日本电视台采取72小时报道的手法,前三篇是商业广告,非常紧迫的报道每一个和地震的有关的消息。第二种是访谈类,体现了多方位、深度控制影响舆论,例如核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提示和安抚为主,防止民众产生恐慌的心理。作为日本邻国,韩国媒体对日本核泄漏高度的关注,其报道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了韩国的国家形象,例如谈到日本遭受地震以及核辐射的灾难后,韩国没有计较之前从日本关于负多问题的争端,而是给予支援。二是对于核辐射的各方报道,告诉公众的新消息,信息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的动荡。而至于英美的媒体比较客观,美国的媒体指出日本核泄漏事件正在升级和恶化,也有一些担忧。英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报道重点在于普及地震以及核的知识,而且他的形式更加灵活,例如3月14晚的报道,是采访日本的首相发言人,是民众与首相发言人之间的交流,是极其有效的辟谣和解决困惑的途径。
[北京大学学生]:下面看一下华语媒体。首先是多角度的报道,我们以日本核的关键词分别在CCTV、CNN的官方网站上搜索出来数据显示,CCTV有关日本核的新闻,日均增量是303条,由此可见作为亚洲邻国的我国对此事件的重视程度。从报道形式上来看,央视利用深度调查等等多种电视报道方式,而且结合不同的电视表现手段,尤其是同声传译在本次报道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记者深入灾区一线报道,不仅体现了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的新闻精神,而且提高了媒体的公信力。
[北京大学学生]:二是电视媒体都将关注焦点不约而同放在东电公司和日本行为的质疑上,一个是信息透明度的质疑,一个是对核污水排放入海举动的质疑。各家媒体是如何体现的呢?BBC和CNN都提到中建公司篡改数据,谎报核泄漏情况等诸多的历史,央视也在提出大量的事实同时,以信息不透明等这样的关键词汇在节目当中高频次的出现,体现了鲜为人知的知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对福岛核事故的原由和未来提出一系列的报道,对于污水排放入海的态度,各家媒体采取的一致的批评,凤凰卫视直接打出核污水入海、日本缺德的字样。日本处理核危机的方式既害己又害人。
[北京大学学生]:三是电视媒体在报道中,都在引导人们对核能利用进行反思。央视新闻调查在3月26日提出,人类真的学会安全利用核能了吗?对于中国来说,核电应不应该成为发展的能源呢?凤凰卫视3月24日也提到,日本的核危机对全球重大的影响之一就是引发人们对于核能利用的反思。这个事故之后,或许会成为一个十字路口,核能未来究竟何去何从还是一个问题。然而面对核泄漏给地球带来一次次的灾难,究竟用多少次事故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核能呢?
[北京大学学生]:大到知名媒体,小到我们北大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持续关注,北大电视台的两个节目分别对此事以学生的视角讲了日本核泄漏问题。以上是我们小组的报道,感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 敬一丹]:谢谢两位同学。一年级本科生,确实是挺让人骄傲的。下面请网络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北京大学学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网络组的报告人,同时也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导专业08级的本科生。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2010年的时候,我们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4.6亿,而使用网络新闻的用户,使用率达到77.2%,在整个中国网民的年龄构成中可以看到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也就是我们中国网络覆盖是非常广泛的。我认为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和快,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是用秒来计算。日本核泄漏爆发的当天,我们进行统计,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滚动新闻的总数是770条,到目前为止用百度搜索、Google搜索关于日本核泄漏的新闻总共达到上百万条、甚至是上亿条。
[北京大学学生]:网络改变传统媒体的单一、平面化的方式,而变为一种多元化的、可循环的传播模式,而这带来最大的体现,我认为就是网民也变成了传播者。我们在通过一组数据了解网络的特性之后,接下来我们通过官方网络媒体和非官方网络媒体两方面对比他们对待日本核泄漏事件这一同一事情发生不同的声音。首先是反映速度的不同,日本核泄漏之后,最先报道日本核泄漏事件是中国新闻网转发的CCTV的视频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几乎是同步的速度进行了报道。而在非官方网络方面,我们现在第一条信息已经找到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在3月12日当天都亲身经历在非官方网络的关于日本核泄漏的刷屏信息,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如果我们想从微博上搜索关于日本核泄漏信息的时候,得到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您现在搜索的信息无法找到。
[北京大学学生]:我认为是关注焦点的不同。我们以新华网为例进行论证,在3月12日核泄漏爆发的当天,新华网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如果我们以时间顺序为例的话,可以看到新华网的关注点从客观报道变为对中国核立场的重申,对中国核安全的报道以及对中国环境安全的权威报道。我们看到最多的新闻是未来三天之内日本核泄漏将对中国无影响。相对于官方的客观,我们非官方网络的关注的焦点都比较多元化,而网民的反应比较激烈,他们关注都是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事情,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非官方网络的群体中出现像抢盐风波的事件。这一方面体现网民对于此次核泄漏事件的恐慌,另一方面也是对政府报道的一种不信任,是由于政府的太客观、太冷静,所以导致了民众心里有一种恐慌。出现盐荒之后,网民在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对这些有一部分的群众对愚昧无知进行了批判。
[北京大学学生]:网民除了关心食品安全方面,还有环境安全方面的关注。这一新闻就是开心网在3月15日所转发的一条关于日本核泄漏后放射性的新闻。对于这个新闻一共有1018个开心用户发表了观点,我们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整合,最后弄成这样的图,大家可以从图表中看到红色的部分代表的是观众主张是要正当防护,黄色是民众不相信这样的谣言,真正感到盲目恐慌的只占到总人数的0.8%,也就是灰色的部分。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网民在关注日本核泄漏事件的时候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从当事人的转载到评论思考和深度解读的情况。
[北京大学学生]:现在距离日本核泄漏的发布有一个月的时间,在现在的报道中,各方的报道已经没有了当时直击现场的那种紧迫感,而更多是转入对整个事件的反思,再反思上,官方和非官方的报道达成一致,事情发展到今天可以看到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官方上从原来的冷眼旁观到现在关注现实和关注民生,自我反思,在非官方方面由最早的日本罪有应得的泄愤变为日本核泄漏本身的恐慌,对日本民众的同情和生命为名义的大爱,到最后把爱转化为行动和思索。
[北京大学学生]:可以说这次网民的态度是我们网络小组在调集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大家都知道,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有特殊的民族关系,但是在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以及以前的日本海啸和日本强震的报道当中,大多数的中国网民都主张放下仇恨,主动关注和帮助日本民众。这体现的是我们中国网民也作为一种大国公民应有的责任感,而在这背后我认为更加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自信,因为只有有了这样的自信,才有包容,有了这样的包容,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开放。
[北京大学学生]:以上就是我们网络组报道的主要内容。明天是地球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动员大家为日本祈福,祝愿日本平安、中国平安、世界平安。
[主持人 敬一丹]:谢谢你们组同学的辛勤工作,谢谢。下面我们有请嘉宾戴自更,张羽,孟波。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请到台上的嘉宾有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我们按照同学们演示的顺序,先从平面媒体说起。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前面几位同学做得介绍非常好,我们做报纸的还没有很详细的梳理核危机报道的有关情况。总体上来讲,这次核危机报道是所有媒体遇到的干预最少的一次,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去报道。当然,一场灾难对所有的人们和国家是一个很悲惨的事情,但是对于做新闻媒体的人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当然这么讲我的前提是不违背我们人道的原则,确实是新京报在第二天我们派了六名记者进去,我们新京报第一时间跟南方的一家报纸,最早是日本大使馆给了我们特批,当场签证,第二天就走,我们有六位记者、两位摄影、四位文字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新京报的整个报道,因为这个事情,最开始是说日本的灾难我们可以放开报,一是核电站发生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告诉给读者,二是我们主要是讲日本救灾的情况,核电站发生之后日本政府还有相关的自卫队,还有东京电力公司的员工抢救的过程。三是报道我们中国和核电站的关系,核电是安全还是不安全,中国作为能源短缺的国家要不要办核电站,我们有了很多的评论。最后到中国的抢盐风波,我们也进行了报道。但是我觉得从报纸来讲,第一天做了12个版,其中有2个版是报道福岛核电站的,接下来每天都有这个过程。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我对新京报这次的报道,包括我们这次的评论总体上比较满意。像刚才同学讲的中日之间有很多历史的问题,包括现实的问题,领土的问题等等,但是作为媒体来讲,碰到这样大的灾难、人间的悲剧或者是地球的灾难,媒体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本着人道、人性、人的角度来报道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奈抗争和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团结,当时我们记者采访到福岛的50勇士,是非常感人的事情,就是把生命的机会给别人,自己往上走,有些是自动的,我觉得他们是很了不起的。
[主持人 敬一丹]:戴社长,刚才的这位同学不仅是读者,而且是研究的角度,他的研究成果有哪些是没有提到的,给他做一个补充。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我觉得他做得很全面,因为对一些作品最后的考量,比如说同质化的问题,也提了一些想法。还有就是跟国外媒体的对比,国外的媒体可能关注的是责任和救援,我们报道更多是关注核爆炸的过程。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全,作为我们来讲还没有这方面的人,我还是挺感谢他们的。
[主持人 敬一丹]:新京报有没有一个研究处。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没有。我们一直没有,但是我们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像汶川地震一样,随时会成立一个小组,反应比较快。
[主持人 敬一丹]:用研究的眼光看以前的报道,这个还没有,北大的同学走在了前面。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对。
[主持人 敬一丹]:戴社长回去会安排了,赶紧总结前一段时间的报道。张羽是刚从日本回来,他离最焦点的地区有多近,这得他自己说。他走以前,我最后给他发一个短信,平安。不仅仅是为张羽,我也特别为我们这些同事骄傲。你是第几批?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从央视来讲是第三批。在去之前觉得我们走得很近,因为去之前我计划走到20公里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概念,就是以福岛核电站为中心20公里是一个圈,然后可以在屋子躲避,我们是在20到30公里圈的城市,媒体广泛报道的被遗弃的城市,这个城市跨越20公里和30公里之间,有一部分是20公里,有一部分是30公里。我们觉得走在这个地方还是离得太远,如果允许的话,我非常希望能够到核电站里面看一看,采访现在抢救的几名工人,包括还有几十个人还在20公里的距离,但是确实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刚才戴社长说的我很佩服,因为我们是第二天去的,他们第一天就去了。我们主要是做核危机的报道,我们非常佩服新京报,一个是反应很快,一个是走得很近,而且比我走得早。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我作为师兄说一句,刚才的总结对于我这样一个北大本科生,一个记者来讲,已经没有能力和水平去评价它的价值,但是我想说作为一个记者看到这个研究报道,唯一的一点缺憾就是说而不理,这个题目很大,但是没有理,给我一点梳理和观点,比如媒体的态度、媒体的价值,其实在这次的报道当中特别体现出媒体的态度和媒体的价值,如果你认真研究的话,你会看到不同的媒体在报道核危机的时候态度完全不一样,什么是认真的,什么是严肃的,什么是不负责任的,什么是幸灾乐祸的。新京报做得非常好,可以做一个小题目,比如平面媒体当中的核危害,或者是平面媒体调查一下到底有多少人被派到日本,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文章是转载的,平面媒体都有报道,什么是自发的,什么是转载的,什么是自创的,比如在第一次核报道的时候,第二次检测出标准,东电公司误报等等,把题目做小一点,可能相对我们记者来讲,收益更大。对做电视媒体的来讲,主要讲的是中央电视台,如果我要像你们做的话,我就做一次在这次核危机报道当中中央电视台的失误,或者是中央电视台的得失,做这样的题目。不要说我报了什么,你们是学生,是最有想法,最没有忌讳的,又是北大的,看看我们的媒体报道了什么,我们也在总结,希望听到一些声音。
[主持人 敬一丹]:我特别想听听你在离焦点地区这么近的地方回来,我们听到的消息都是有一些间接,大家还是想听到直接的信息。我们的同事都有什么新发现,第三批和最早去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前一段我们还组织第四批的赴日记者。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其实在第三批的时候,我讲一个小故事。我在去之前,我们单位有一个人,很威猛高大,是一个军队子弟,对兵器知识、军事知识了然于胸,谈得头头是道,如果是战争的话,也是一个战士。在之前准备的时候,准备很多防辐射服,他借的是我们北京奥运和非典时期的防辐射服,他说这个不行,防不了,我带了一套价值10万元,我说就别介绍了,我们也买不起。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很多人一说去日本都非常担心,这也是我在去日本面临的状态。其实去了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到了日本本土以后,那天晚上羽田国际机场只有一架飞机,没有人,整个机场冷冷清清,去了东京,最后我们坐到福岛,福岛是距核电站是很近的。总的来说,中国国内好像比日本本土还恐惧,本土福岛人最后权威大家,我们是安全的,根本没有事,虽然那个核电站是没控制住,但是它伤害不到我们,它跟我们生活没有关系。这只说明一个问题,我到了之后,因为我们作为记者面对这样大的灾难,这个灾难是让人如此的陌生、如此的恐惧,而且是如此的莫测,我们首先要有一个非常严肃的心态去面对。实际面对这样的灾难是公众和媒体同步学习的过程,我相信很多报道核灾难和核危机的媒体记者,也许到今天还是无知的。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因为这个没发生在我们家,这是邻居家的着火,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看,但是这个火能不能烧到你,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为我们对核知识是如此的不熟悉,我不敢说我是专家,但是我在去之前是认真了解了一些知识。我非常想去福岛核电站去看看,只是不让我进,以我的知识水准告诉大家,不光我们是安全的,日本人是安全的,我告诉大家在福岛核电站讲究的50勇士他们肯定也是安全的。我们要在这样的危机面前媒体报道是公正、客观、及时,其实在这样的未知面前真的有一份责任,这种责任是以公正、客观,还要加上一点是以了解为基础,如果没有了解,我们要统计统计到底有多少转载的,转载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说超出1000倍,统计一下媒体的态度,为什么转载?当核污染来到中国的时候,为什么抢盐,政府想不到抢盐,但是抢盐之前应该告诉你,到底这个污染对你有多大的伤害,核恐惧到底有多少,不能让每一个公众都是核知识专家,他做不到,但是他恐慌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一个镇定剂,相对这一点来讲,我觉得我们的媒体做得并不是非常的出色。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当时汶川地震的时候,央视汶川报道就让我非常敬佩,连夜进行援助,这次日本核危机报道让我对央视的专业性和公共媒体的本职是非常赞赏的。
[主持人 敬一丹]:代表电视感谢平面媒体,大家可以互评。张羽你去以前有没有核知识的学习和普及?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个是自己读书,还有是我们找军事科学院专门请了两位中国最权威的人,一个是老将军,少将,中国六次地震的时候,他都在现场,最近的一次他在现场,他是负责收集各种动物的死尸。因为核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也非常厉害,我们对于核的防范来讲一定是深远的。说它多危险都不为过,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比如说20公里的限制也好,核泄漏实际的预防和严重泄漏的一种措施,而不是说这个地方有严重的污染,在国际上规定什么样的标准就必须要撤人了呢?叫公众核限制级,就是说毫西弗,毫西弗是千分之一西弗,我们正常的人体正常所受的辐射是2.4毫西弗,你在这个地方撤离了,一年增加一毫西弗的吸收,这个地方要撤离,这是国际上规定的。一毫西弗等于一千微西弗,为什么说这些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是安全的呢?国际原子能的要求,一年核工业人员增加的核辐射量是50毫西弗到100毫西弗,这个数字挺大的。我们国家低一点是20到50毫西弗,从流行病学研究,包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研究等等所有的统计,这个数据不是我说的,100毫西弗以下没有任何流行病说会造成任何的损害。这是10万人群的统计下来讲,100毫西弗是多大的数字呢?现在日本是远远没有达到,包括日本附近的那个,我讲的抢救工人最严重的受到的辐射是170毫西弗,这是突然水漏到靴子里是受到170毫西弗,人在500毫西弗以下没有直接性损害,就是体内受到500毫西弗的时候,你回家休息休息,白细胞受损失,又恢复了。500毫西弗还正常行动,1000毫西弗还是正常作战。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就是说,核电站抢救的工人150毫西弗到170毫西弗,那个将军说我当时最高的一次是受到一小时200毫西弗的辐射,说能不能生孩子?不仅他很聪明,别人比他很聪明,等等这些都是的研究,小看了核威胁。我们在讲这个的时候,我们全部倾向于说现在辐射值高于正常的1000倍,因为正常的非常低,0.04微西弗,1000倍的话,就是1个毫西弗,4个微西弗,或者是更多。如果没有那么严重,而且钴元素伤害性是在10米以外,它进到身体里,把你杀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在10米以内,就杀不着你。就是大家不理解,就是这么简单。我举了这么多的数字,并不是说我们要小看,核是可控的,包括这次日本的核事故,不必这么恐慌。
[主持人 敬一丹]:现在有微博在呼应你,无知是最大的敌人,就是呼应了张羽所讲的。有关平面媒体和电视已经说了,现在说说网络,网络是最重要的,刚才网络的同学,您觉得她讲得怎么样?
[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出乎我意料,讲得非常好。
[主持人 敬一丹]:听完以后的感觉呢?
[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我觉得样本是少了一点,所有的结论就有点勉强。有关核报道、核知识传播,报道的价值观这一块,这一次报道当中中国媒体也受到了冲击比较大,多媒体都说,看人家媒体的报道和世界媒体的报道,比较沉稳、自信、从容,日本媒体给中国媒体上了一堂如何报道灾难的很生动的一堂课。二是日本人给中国人上了一堂如何在大灾大难面前处变不惊的问题上的课,一题是媒体报道课,这个也是一堂课。这是非常好的机遇来分析剖析中国媒体报道的缺陷。这次中国作为中立立场来报道,日本地震当中,中国媒体报道的价值和立场中立。以前我们报道的是哪儿冒烟了就拍哪儿,哪儿冒水了就拍哪儿。而我们现在的媒体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后,我们沉淀以后积累经验,需要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流程,什么样的规划,我看得出来媒体的组织策划和理念的超前也看到了,这个很有必要深入梳理和总结一下。
[张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我补充一句,其实我们在报道的时候,我们最大的信息资源平台是新浪。
[主持人 敬一丹]:现在台上是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刚才您说到这儿,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好的建议,我觉得是很好的论文题。但是对于在校生,特别是有大一的同学来说,他们怎么知道你们当总编辑和社长怎么组织呢?
[主持人 敬一丹]:下一次出一个题目,三个组的同学们如果想深入研究的话,也要接待一下北大的同学。
[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必须的。
[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刚才谈到如何看待新媒体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们把主流媒体的声音放大一百倍、一千倍,但是也会有一些谣言,但是谣言不光是在新媒体上,在我们饭桌上也是有的,新媒体上所有的谣言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影射反映而已,就是一面镜子。因为它快,每个人都在上面发布信息,没有那么严谨的把关选择。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每一条信息、每一个信息流、每一个用户、每一个逻辑价值观都必须接受所有公众的检阅,因为它是公开的,也因此,比谣言更容易产生,谣言更容易被监督,被绞杀,我们新浪微博里有一个帐号是微博辟谣,专门干这个事,但是也顾不过来。新媒体有一种自净化的能力,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很多的精英和学者都有责任感。
[主持人 敬一丹]:我们听听于大英的意见,你可以全面评价,从网络到电视到平面,还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广播,也可以对这个进行评价。
[于大英 福建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监]:刚才台上都是在说表扬和自我表扬,我想说一下,我特别关注的是新浪微博,因为我是特别迷恋微博,所以我的所有的东西都挪到微博上,因为它很快。我也关注到新京报的记者,他们的反应速度很快。提到这个谣言的问题,我的看法也有两面。从我这个年龄、阅历来看,这个看起来就是谣言,但是它在新闻上传得非常快,这也是值得关注的点。刚刚讲到广播的问题,很多同学们对于广播都是在听音乐,如果是从新闻的角度来讲,广播可能是最快的,如果遇到地震和灾难的时候,广播是最快的,因为是最简单,只要有收音机。这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新闻点。谢谢。
[主持人 敬一丹]:下次研究的时候广播真的不能落,尤其是灾难问题的报道和研究,我们“5.12”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时候,在很多不能通电的地方,广播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发布的作用。我们下面有请研究俄罗斯的专家,她对媒体的研究,您给评价一下中国的媒体。
[李玮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今天真是没有做任何准备,其实主要是因为对俞虹老师的仰慕,接下来说一下我的感受,一个感受是真为我们北京大学的学生感到骄傲,刚才听了我们同学做的阐述,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和大二的学生能够做出这样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结果往往是研究的结果。他们是十八九岁能够做出这样的研究成果,而且有自己的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李玮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今天真是没有做任何准备,其实主要是因为对俞虹老师的仰慕,接下来说一下我的感受,一个感受是真为我们北京大学的学生感到骄傲,刚才听了我们同学做的阐述,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和大二的学生能够做出这样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结果往往是研究的结果。他们是十八九岁能够做出这样的研究成果,而且有自己的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主持人 敬一丹]:下面我再问问戴自更社长和孟波主编,下一步我们希望在媒体上再看到什么。戴社长可以告诉我们,新京报接下来对灾难报道是结束了还是会持续呢?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日本首相菅直人找了新京报刊发他写给中国人的一封信。
[主持人 敬一丹]:他前一段时间不是选择人民日报吗?
[戴自更 《新京报》社长、总编辑]:前两天日本的大使找的我们,给我们他们首相的一封信,后来我拿到之后,让领导看了一下,改了一下错别字。还有一个可能是昨天又发了他们母乳检测出来一种物质,但是我们也讲到肯定是离标准,离刚才张羽说的一样差得很远,我们也会持续的关注。现在政府来讲,我们本国政府的信息是透明的,自从第一次黑龙江那边发现了核辐射、核污染,一直到菠菜,说明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日本有了核危机处理的路线图,用三个月的时间来把核的温度、反应堆的温度降下来,然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评估周边的环境,看看人能不能回去,作为媒体下一阶段的报道肯定会持续的关注,因为特别是日本跟我们一衣带水,两千公里的距离,可能对灾难有更客观的报道,因为离得近。
[主持人 敬一丹]:新浪呢?明天地球日有什么特别主题的报道?
[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我们可以在微博里做炒作,我觉得这个报道可以接着做,因为是最前线的报道。我觉得可以通过记者以手记的方式来发报纸,这些是最前线的报道,对我们来说最可信。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中国媒体对灾难的态度、理念。
[主持人 敬一丹]:在地球日之前,我们感受到灾难的报道,比较快。我们在这次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的报道当中,有几位记者特别优秀,都是北大的,张羽、张泉灵、李倩,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还可以继续看到他们。接下来这一环节由俞虹老师主持,同样令人期待。
[主持人 俞虹]:一丹的主持如此专业、如此自如、如此轻松,对我是很有压力的。我上台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一丹老师休息。接下来这一段落叫做核批评,实际上也是核反思,下面我们有请杨朝飞司长、喻国明老师和陆小华先生。
[主持人 俞虹]:无论我们了解知识还是我们对核报道总结,最终都是一个反思和认识,而批评是我们对问题最深刻认识的最终的落点。而北大的论坛是一定要追求这种批评的。接下来我不知道你们哪位谁先讲,就我个人来讲,杨朝飞先生是环保部核安全工程的总工程师,他对福岛的核泄漏的反思有非常强烈的感受。陆小华作为新华社新闻电视网的总编辑,“3.11”海啸信息就是从他那儿得到的,20分钟后,当时我们在给上海新闻电视中心做研讨,在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我和他同时走进,他说日本海啸了,然后他没有专心的做他的嘉宾,他一直在指挥他的团队如何去报道。 喻国明老师是人大新闻学的副院长,他所领导的舆论研究所在中国的舆论研究方面做得非常前沿和权威。在这次整个核泄漏报道当中,包括谣言风波做了非常多的数据,本来我们很想请他带着他的学生非常专业性的走进我们这里。
[主持人 俞虹]:一方面我非常感谢像张羽、孟波和戴自更给的非常直接的很有价值的批评,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确实是我在带,我觉得作为一年级,刚读了半年多的学生能够做出这样的介绍,应该很不容易。今天也很有幸你们在做的过程当中得到这么高的指点,对你们未来也是提速的发展。下面有请杨朝飞司长。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现在流行表扬和自我表扬,在我发言之前,总得先表扬一个人,后来我想了一下,我是比较佩服俞虹教授,她把今年地球日的题目定为“聚焦核危机”,核危机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观众的关注,领导的关注,专家的关注,它必定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领域,而且在日本事件的全过程,它折射了各种价值观、各种利益集团的关联。因此,大家通过对这个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对这个事的分析,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反思核危机,日本福岛的核危机是人类的一部教科书,而任何一个大的危机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应该是人类的事情,是核技术发展、核电发展必须要进行反思的。我们现在如果是全面系统的反思可能条件还不成熟,因为核危机的很多技术的细节、管理的细节还没有浮出水面,但是对一些论据,我们开始反思一些问题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谈一谈我的观点。核电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有不到60年的历史,在60年的历史中,核电的事业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社会福利。如果我们现在生活没有电,如果缺电的话,大家都感觉到非常的不方便,核电为人类提供总的电力已经占到16%,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中国的比例现在看来是比较低,因为中国的国情可能将来的发展核电的比例会逐步提高。但是正像以上同学讲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你带来好处,如果你防范不周的话也会危害人类。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在核电发展的过程当中,先后有三次大的核危机,这一次福岛核危机和前两次的核危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前两次的核危机,刚才第一个同学讲得非常好,主要是发生在操作人员没按操作规程来办,发生事故之后,又没有一些比较好的应对方案,应对措施不及时,最后导致了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却发生了。对于这个事故的分析,最后人们又发现,在核电设施的设计上和技术上有很多不足,人类免不了有失误的时候,如果从技术上保证即使在人员操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帮助他去避免这个灾难。前两个事故是让人们更多的关注核电技术怎么改进,怎么让它去避免由于人工的失误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提醒管理者要提高工人的素质,树立安全的意识等等。前两个事件都是发生在核技术体系之内,不管是技术、管理、操作都是在这个体系之内。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福岛核电站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场大的自然外力,自然的外力是发生了9级的地震,这个核电站的设计考虑到防地震,但是当时考虑到是七点几级的地震,另外也考虑到海啸的问题,它防海啸的高度大概是6米的高度,可是这次福岛的事故,地震一下子紧急,大大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在地震之后又突然发生的海啸,当时事后我遇到一个气象专家,他听说核事故之后,马上就去看,看到发生地震的核心区一下子太平洋上出现两米高的海啸的高度,他一看到两米高就说坏了,肯定要出大问题。我们国家在这一块马上通知沿海地区,通知台湾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这两米的海啸从大海过来,因为海啸是有一定力量的冲击,到海岸不会一下子到两米就完了,那是游泳池,游泳池里放水放到两米,再高就是海洋了。海啸冲击的力量就是到了海岸还往上走。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这次日本的海啸在它的沿岸是10米到30米,福岛海啸的高度是多少呢?最后专家测定的是14米到15米。海啸为什么对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当海啸来了之后,它的力量是分开的,这样对它的冲击高度不会太大,但是就怕海湾型的或者海口型的,海口型的地形,当海水推过来之后,面越来越窄,海浪的高度就越来越高。我们就讲钱塘江大潮,为什么每年看大潮,因为跟它的地势有关,当大潮来了以后,在这个喇叭口里头,口越来越窄,高度会越来越高。14米的高度已经大大超过它的设计能力,这样日本的核电技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比较落后,但是它的技术比较好,好在哪儿?9级地震超过两级,但是当地震发生之后,它的设备运转是正常的,马上就停机,碰到事故之后就停下来,但是没有想到在40分钟之后,海啸来了,最后把它的系统全部都淹没了,最后让它的非常先进的系统立马瘫痪,后来发生一系列的事故都是以这个为背景。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我讲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应该把大的灾害完全推给自然界,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地震、洪水、泥石流,我们媒体一报道就是说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百年一遇的大震和泥石流,好像地震、泥石流、洪水面前我们人类一点责任都没有。这个恰恰相反,福岛核事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没有穷尽,人类并没有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人类并没有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为什么超过了设计能力呢?它没想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是机遇人类已有的经历、已有的认识、已有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认识的自然界。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可是人类的认识最早能够追忆到多远呢?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在有文字记载以来不断的积累。比如我们讲地震、洪水都是多少年一次,大部分都是在有文字记载以后才有,也就是说,中国有文字记载也就是五千年、六千年,再远的很多历史都是一种推算和推测,因此我们现在防很多灾害都是几百年来的认识,上千年来的认识,而地球的寿命有45亿年的年龄,也就是在45亿年之前,从没有生命到有生命,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的变化很多,我们现在经历的这种洪水、地震、泥石流仅仅是沧海当中的一粟,冰山一角,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这个启示告诉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防范必须要不断的认识,人类作出决策的时候必须要有充分的余地,如果不留余地,最后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要受自然界的报复,如果不认识自然、不了解自然,最终要受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现在很多的重大决策必须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必须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留出更大的余地,如果没有留余地,我现在听到很多专家讲,我们从技术上已经是没问题,因为日本的设备像刚才同学讲的是第二代,我们现在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技术也出来了,好像新的技术就不可能再发生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远远不够。日本的灾害是在外界自然界的极端事件叠加影响之下发生的,我们怎么去认识自然界,怎么认识不同的因素叠加到一起,对我们人类的危害。人类在自然界的面前还是一个小学生,千万不能自满,每一个自满、每一个骄傲最后都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谢谢。
[主持人 俞虹]:谢谢杨总的演讲,这种以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对我们这次事件的反思和认识是非常需要的,这与福岛的六级预设和事实上达到的14级的海浪,这种是人造成的还是天灾,这种数据说话非常能够让我们得到启示和认识。谢谢杨总。
[主持人 俞虹]:我在想我们的环保部的核安全工程师如此的理性和科学精神,我们是该放心了。我刚才看到有一条微博在说,有杨总这样的核安全工程师,我们放心了。我就是重复了一下。接下来是喻国明老师,喻老师还准备了资料。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刚才大家讨论的是核危机,实际上像类似核危机的灾害之下,我们还要关注一种灾害就是次生灾害。次生灾害是在原生灾害基础之上发生的,但并不是原生灾害简单逻辑的推定,它有更多政府方面的、媒体方面的,尤其是老百姓大众心理、文化方面的缺陷的心理、大众文化的缺陷在里面。我们想通过“抢盐风波”作出的基于网络智能化的,基于社会分析等等这样一些技术所做出来的情况,我们对“抢盐风波”做一个相对理性的梳理。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看起来是很杂乱无章的,但是网络技术带来的东西可以把它梳理得更加有条理。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抢盐风波”,在我们的评价指数当中,我们把舆论的热点用指数100作为最高值,而“抢盐风波”的指数是94.2,是近年来少见的社会舆情高热度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的爆发是从3月14号开始到17号,这四天基本上就尘埃落定。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可以大致是分成三个舆论场来分析风波的,把它分成大众媒体、领袖和草根。在大众媒介的报道当中是13600条,如果要看在博客里面所发的量是104万,转载量、浏览量也多大就说明这个热度有多高。135亿次的浏览量,就可以知道每个人面对这样风波的时候,人们会多次去看这样的东西,这些就是我们这样舆论热度的指标。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件发生之后,绿色代表的是草根老百姓的关注,红色代表的是领袖的接入,蓝色是代表大众媒体。当老百姓关注的时候是从3月14日关注的,在两天以后,大众传媒才开始跟进,领袖是往了一点一点开始关注。从总体上来说,这次的抢盐事件的作用是很滞后,而且作用是很低的。我们从热度来讲,哪些方面是重点关注的地区,中国除了西藏、青海地区没有受到影响,其他所有的省份都被影响了,其中浙江是整个事件的策源地,之所以有这个抢盐风波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梅干菜,酿制的时期需要盐,第二,浙江有大方面的投资盐业,是造成恐慌的始作俑者。按道理讲,抢盐这样的东西中国是不缺盐的,中国90%的盐都是内陆盐,跟海盐无关。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关注抢盐事件的人群,女性居多,年龄大的居多,40到49岁,50岁以上的人群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职业分布的角度来说,也主要是无业人员为主,学历是初高中的水平之上。我们经过分析可以看到,谣言、碘盐、盐业、市场、超市正是人们关注的中心点,而媒体置身在这样的中心点之外,股市和股票也跟这个关联在一起。从关系图的角度来说,往上最为关注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谈到日本最多,其次是浙江最多,最后是跟北京的最多。从国内的图可以看出,以浙江为中心波及到广东、北京和云南。我们进行了概念数的分析,分成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哪些词是抢盐事件关联,这就是这样的图示,可以说明人们议论的时候,从哪个角度来看,人们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传播的渠道分析,口口相传是最大部分,说明我们主流意见的缺失。我们对这样的事件进行了追踪,从开始、发源到最后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发酵,按照时间进行梳理,对这样的事件进行追踪。11号日本发生地震,从12号开始浙江的游资大量的买入盐化股票,上海就开始口口相传或者是发短信,说吃碘盐可以防辐射。这几个原因造成14号的爆发,绍兴等地出现了抢盐的风波。传播当中伴生性的留言,一直蔓延到四川地区,结合当地的井盐传统,有人开始谣传说井盐因为海盐的涨价而提价,井盐一提价,就是说人们预期可能井盐会提价,所以就引起了第二轮的抢购。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说,这样一个简单的流言之所以能够席卷和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是源于政府公信力不足、主渠道有针对性的应对滞后,以及民众对近来政府处理通货膨胀,市场机制紊乱所造成的内心深处的担心和恐慌。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顺便讲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们在日本大地震之后经常讲到日本的民众是很有素质的,比如说他不乱,比如说日本的民众到超市里买食品只买一天的,不抢购。如果仅仅把这个归结为这是日本民众的高素质,我觉得这是极有限的,欠缺的,因为我去过日本很多次,也了解日本的社会。日本的老百姓是有相当素质,但是这样的不抢购是因为有巨大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让他安定人心,他确信今天我买了这个东西,我明天在超市仍然可以买得到。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到了15号的时候,在股市上盐化股份涨停,杭州的网民发帖说日本的辐射已经影响到了海盐,海盐已经变成了河盐等等这样的一些信息扩散。到15号开始,政府才开始有组织的进行反馈,首先发现的是浙江组织部部长蔡奇等官员,用微博回应了这些问题,同时有官方的一些反应和媒介的介入,到了17号政府做出正式的反应,说明这样的情况之后,各大媒介也开始介入,NGO组织开始介入,民众开始对这个有了反思,在18号已经在调侃这样的抢盐事件。抢盐的风波逐渐趋于平淡。我们看到这种借助于网络的人际传播,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人际传播,它的信息传播当中有一种信任的抓手,传播的影响力很大,大部分的传播在政府的反应都是至少滞后48小时。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时间是滞后的,政府真正介入抢盐风波已经是波及全国范围之后的16号晚上的7点半,前三天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严重缺位,出现所谓的信息真空和主体缺位。NGO组织在这一次抢盐风波当中表现得非常好,我认为是非常好的群众自我教育。在核危机发生之后,由于记者本身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采访一些所谓的专家,其中一个被南方某媒体采访的某位自称是专家的人说碘酒可以防辐射。还有就是所谓的这样浙江游资的介入等等情况。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首先看这个是从浙江开始起步,它的扩散路径是这样的,从3月14号到15号这两天,大众传播媒体上没有关于抢盐事件的任何报道,到了16号有了尖锐的报道,主要的议题是碘盐可以对抗核辐射,海盐受污染,食盐供应面临紧张,这是大众媒介16号的报道,17号的报道有这么几个主题,过量食盐有害健康,食盐供应充足等等。这是公众的议论,从14号到15号到16号到17号,他们议论几大主题都有表现,里面有一些具体的内容。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众整体的心理演化确实是缺乏可信赖的主体造成的恐慌,从众变为唯一可选的路径。根据心理学来看,谣言看起来是由于一个错误的认识导致的问题,因为人们不理真相,相信谣言,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缺少信任,缺少安全感,没有在危机情况之下可信赖的抓手,他们就特别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缺少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最为关注的感受,如果外在的某种因素让人产生不安全感时就会觉得慌乱和无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的谣言都可能出现应激性的情绪反应,老百姓的不安其实是对政府的不信任。这是整个抢盐风波最本质的心理体现。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俞虹]:什么是专业性,什么是高水准,我想我们的同学整个是上了一课。其实我想问喻国明老师的是,像这样的成果,除了在你们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之外,是否有其他的途径让更应该知道的人获知,去影响更有影响力的人。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做这样的研究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我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做出来。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智能分析技术是非常强劲的,这样的技术我们在今年的暑期班,就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我们是7月5号开班,讲到网络舆情研究技术的时候,是在7月9日到10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
[主持人 俞虹]:就这个报告是否像你们舆情研究所的报告有特殊的途径?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基本是三个途径,一个是大众的传播媒介发表的东西,一个是通过学术研究的文章,作为学术成果作为报告,一个是有负面和针对性的情况,比如通过内生渠道,这次是通过教育部这样的渠道直接报到中央的决策部门。
[主持人 俞虹]:谢谢,我们希望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能够影响决策部门。接下来请陆小华老师讲讲。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很高兴,如果说这次论坛像俞虹老师说的是一次非常好的课的话,这是一次负责、有特征的课,多学科、大发布,用张羽的话说是共同成长、共同学习。今天晚上有一点像大学宿舍里的卧谈会,虽然远远过了预定结束的时间,每个人都在兴致昂然的参与。首先赞扬一下北大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超出我的想象,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媒体人看到了青年学子,尤其是非新闻专业的青年学子他们如何评价,从什么角度和什么样的标准。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还可以做什么。喻老师也是讲了非常专业的课。这次的核危机给我们几点启示: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第一,我们共同经历了自学习过程,如果我们把这次核危机分期就可以注意到,恰恰是抢盐风波结束了这次核危机的第一阶段,在抢盐风波之前我们还习惯用于大剂量的、快速的提供信息,包括宣泄我们当时的情绪和感情。但是在那之后,所有的媒体都变得很冷静,是因为抢盐风波预示着社会心理的波动,需要大家共同来抚平。从那以后是第二个阶段,虽然核危机报道既然在继续,虽然依然在不断的分析核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信息的梳理,信息的选择,表达方式,尺度的把握,对公众心理的关照已经大大的加强,大大的优化。因此,可以说我们媒体、公众、社会、政府,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第二,这次的报道是对中国媒体世界观的一个新的提示或者说检验。这个事件包括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如何报道国际事件,怎么样报道,怎么样把握,我们过去习惯于把国际的事件告诉国内,也习惯于把国内的事件告诉国外,我跟我的同事们做的是向世界报道世界,向世界说明世界,向世界展示世界,向世界阐释世界。我们作为一个中国媒体,怎么样告诉海外的观众、海外的读者,日本核危机是什么,正在怎么样进展,正在怎么样处理,如何分析和判断。这个世界观还包括我们如何看待自身。刚才杨总工程师讲到,人类对于科学、对于自然的认识远远没有到,从发展进程看,这种追寻真理的过程永远在进行。在人类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拿到什么样的设防高度,是不是今后要按照海啸20米、30米来做核电站的设防,可能也未必。人类的发展过程一定是在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的权衡当中作出一个抉择。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刚才俞虹教授讲到我们那天下午在开会,实际上我提示给同事的一句话就是调动网状资源,因为网上的思维是海啸会影响的是日本,一定会影响台湾和菲律宾,只是提醒我们的同事,把我们周边都调动起来,看看海啸到来之前,那些国家和百姓在做什么。在今天向世界说明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向世界反思世界,实际上是给我们世界观提出了很新的要求。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再有一个启示,今天要求传媒人重新看待什么叫做专业素质,什么叫做科学素养。这次核危机的报道,所有的媒体人也许是这样,都发现自己有诸多的不足,在地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媒介请专家,但是几个小时之后就开始请核科技专家。刚才提到了有媒体报道被采访的人和记者都不专业,这正说明我们需要学习的时间还很长。每一次重大灾难的报道都是媒体学习的过程。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最后对我们的一个启示,灾难报道当中是媒体的能力展现机会,但是值得我们今后思考并且确定一系列规则的是如何约束我们的能力,是不是现在媒介如此的发达,新媒体、传统媒体等等,碰到重大的灾难事件,不管是我们家还是别人家,我们是不是要全部使我们的能力充分展现所有的都要报道?媒体能力展现的边界在哪里?抢盐风波让人认识到媒体的能力展现是需要有边界,是需要依社会的情绪和心理能力等等有所约束,不能运用所有的力量,动用所有的新闻手段全部都用上,这是我们今后在从事灾难报道的时候是所有的媒体人都应该自我约束的,尤其是影像、图像、新媒体。因为图像、影像、新媒体它的冲击力,对心理瞬间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刚才讲到抢盐风波的信息,因为这样的信息是零碎的,但是这些信息碎片使他心理瞬间失衡,这是我们要嘲笑的。
[陆小华 新华社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今天我们的课堂首先让我学习到很多,今后媒体进入核危机报道新的阶段,中国媒体还要不太习惯,我们很习惯灾难后的报道和灾难发生时的报道,我们还不太习惯延续时间很长,正在进行中的灾难性事件,我们如何报道,观众可能失去新鲜度,这个事件隔一段时间会有新的信息发生,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尺度、分寸、方式,这是今后的媒体要看到的,希望北大的学生能跟踪研究后危机阶段,危机持续的过程当中媒介的行为、媒介的表现方式,尤其看看他们我们是否在学习中提高。谢谢。
[主持人 俞虹]:谢谢陆小华先生,他现在是新华社电视媒体的总编辑,是业界的管理者,同时他是新华社新闻所的所长,因此具有业界的管理者、新闻研究者的双重视角。在这一个单元里既有核安全总工程师角度的思考,又有喻国明老师从专业的高度进行以小见大的个案分析,还有陆小华先生的分析。
[主持人 俞虹]:今天的时间很晚了,已经不能再发表精彩的演讲。今天台下这么多的同学,我想给同学两个提问的机会。
[学生提问]: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刚才听喻教授讲到抢盐风波的问题,从浙江游资炒作开始到人际传播到发生行为,这一个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大众对于政府信任的缺失,对政府的一种不信任机制,作为媒体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政府和民众大众之间的这种关系,媒体的责任在哪儿?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是挺大的一个课题。在这个题目当中,其实不仅是媒体跟大众之间的关联,因为在中国这种制度下,在我看起来主要是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在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这种不信任有很多表现,信息透明本身是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在我看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舆论表达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而所有这种意图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一个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很难获得老百姓的同情、认同和信任,这就是问题所在。
[学生提问]:杨总工程师您好,我来自法学院的学生,有两个问题请问您,据统计,核电装机量占装机总量的比重,世界平均值是6%左右,在经合组织国家是10%,而我国的比例不到2%,根据我们国家有关的核能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4%,您怎么看待4%的目标,福岛核电站的危机对于这个目标会不会发生一个改变?第二个问题,核电作为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可以堪称是与风电和太阳能新能源领域的“三剑客”,这次福岛危机之后,可能风电和光伏产业有挤占核电市场份额的可能,但是我国的核电发展尚未给环保带来不利的影响,您能简单说一下风电和光伏产业对于环境的问题吗?谢谢。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我刚才讲,我为什么佩服俞虹老师,日本的福岛事件是代表了整个世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能源的领域。现在气候变化也好,中东战争也好,说白了就是围绕着能源的问题展开的。这个领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因此,核能下一步怎么发展,首先是世界的能源安全,中国的能源安全,我们选择什么能源,如果核电我们不选择,你其他的能源行不行?煤电有煤电的好处,也有它的削减,其他的能源也都有削减。我刚才讲一个大的事件,它首先是人类的教科书,它告诉你,如果是碰到这个问题不采取措施的话,那将来肯定要出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刚才陆小华先生讲的,比如日本将来防地震是不是就得更高级别,防海啸的坡防得更高,也许人类考虑的核电在海啸再来的时候,洪水再来的时候,不会因为洪水受到影响,从技术上进行改进。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对于核电的发展,我们如果客观冷静的去讲,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核电肯定还是要发展的,因为毕竟有很多自身的优点,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的角度。另外,讲清洁能源,刚才你讲到风电和太阳能,风电和太阳能不能说是纯粹的清洁能源,在这次福岛事件当中,无论是抢盐风波也好,刚才北大有一个学生讲得非常好,无非是反映一部分人的利益,反映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他的价值观是根据他的判断,你骂政府也好,赞扬政府也好,骂核电企业也好,赞扬核电企业也好,从他的道德观发表他的意见。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他的利益角度。反过来讲搞火电和其他电的人觉得还是我这个电好,好多是因为利益,甚至是刚才喻国明老师讲的,你说盐的最初是谣言,但是马上说梅干菜联系起来,和股票联系起来,是无知加上利益的追逐,最后推波助澜,媒体也发挥一些不太好的作用。我们客观的讲,核能肯定是要发展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是放慢我们的脚步,冷静我们的思想,从技术上、从科学上如何找出一些办法让它更加安全。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风能和太阳能我从一开始不是提倡,当然我说不提倡是有条件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的生产是高耗能的,太阳能是在后期,你把太阳杆支上是节能的,但是后期生产多晶硅是高耗能的,中国现在太阳能的多晶硅和单晶硅大量的出口,发达国家美国进口的最多,它享受清洁能源的利益,而我们再生产多晶硅的时候又消耗大量的能源。最终我们在政治上又受到发达国家的批评,说中国是高能耗的国家,你们应该去减排。所以太阳能并不能完全说是清洁能源,风能也是。我到江苏,他们告诉我,在风扇的下面发生了大量的死鸟,因为鸟是有迁徙的,人知道有什么标志物不去撞,鸟不知道,特别是大雾阴天的时候还在飞,风扇下面死了大量的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非常不利的。河北的一个地方是自然保护区,后来搞了风能之后,鼠害、虫害多了,因为鸟少了,鼠害、虫害的天敌被风扇给吓跑了。我们知道农民在稻田里不让鸟儿去吃他的水稻,插一根棍,系上一个布条,然后鸟就不敢来了,你想那么大的风车在那一立,鸟儿肯定是不敢来了,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像甘肃我又看到一个报道,把风能发展起来,当地的风向受到影响之后降雨就减少了,像一些干旱地区影响了你的气候条件,降雨再少,就是旱上加旱。
[杨朝飞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远没有穷尽,福岛事件告诉我们,一千年一遇的也许在你这一代就遇上了,也许你遇不上的,你的后代就遇上了。我们的抗洪放在的标准实际上都是非常脆弱的,这种脆弱在于什么?一个是国力有限,一个是科学知识不够。美国在密西西比河,原来它也是靠上游修水坝,拦洪,下游提高两岸。在90年代中期密西西比河也发生了一次大的洪水,那次大洪水把美国一百多年的防洪体系都给摧毁了,都瘫痪了。很多城市都遭受了重大的历史灾害,最后转变了防洪的思想,以疏为主,以堵为辅。谢谢。
[主持人 俞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请同学提问。
[主持人 俞虹]: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的同学在进来以后对问题回答的反馈,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专家一人抽一个同学的问答,抽到的同学就可以到工作组去领奖。
[主持人 俞虹]:今天我们虽然拖了一个小时,我们的嘉宾在这里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离明天第42个地球日只有2个小时,我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第42个地球日,其实地球日本身没有什么好迎接和庆祝的,但是关注我们的生存条件是最重要的,谢谢大家和各位的参与。我们相聚在明年。
[人民网传媒频道]: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喝酒酒好喝喝好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