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政治学和行政学与行政学在那个校区

政治学与行政学_安徽理工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257贴子:
政治学与行政学
新生 的 到这来报个到吧 到现在 我们专业的群 除了学长学姐 就只有我一个新生!!!!!!!~~~~~~亲人们来吧
我打个例子,额不对,我...
这个夏天还在炎热而担忧...
走那条道,好像是脖子被...
周二美女●我是简单系系主
漫图说说,你在哪座城遇...
他:放屁不?我:不放。...
宫崎骏动画中戳心的句子
2015 德国红点最佳设计...
史上最大动漫推荐,够你...
长见识,大神环形大中华...
30个震撼感动的绝美电影...
这不是胸!这不是胸!这...
会不会整个专业就你一个人呢
居然还有这个专业
你张磊学长给你加点人气
我们学校有这个专业?我怎么不造
加这个群,好多新生
欢迎加入安理大家庭,这是新生群,这里学长学姐会回答你的一切问题...
文科生千万别来这,为啥不听呢。。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安徽理工大学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是国家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实施高校。学校是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国家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截至2014年6月,学校占地1400余亩,拥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北校区(陈洞北路)三个校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近2000人,全日制本科生22157人,博、硕士研究生2387人。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淮南
主要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等
简称 安理工(AUST)
校训 团结奋进博学奉献
硕士点 19个
创办时间 1945年
类别 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安徽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 小211工程、卓越计划
现任校长 郭永存
知名校友 王珉、彭苏萍、袁亮、程桦等
安徽理工大学
Anhu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33000余人(2010年)
2100余人(2010年)
博士后流动站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安徽性质类别:理工类通讯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邮政编码: 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具有完整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学士学位授予权体系。学校创办于1945年,前身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六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占地1400余亩,拥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北校区(陈洞北路)三个校区,已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11年入选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设有地球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17个学院(部)。学校设有60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14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具有国防生培养资格。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55万册。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3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0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约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6%以上,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在省属高校排名前列。“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连续获得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出版《·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同时互派学生留学。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在新的世纪,学校将根据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布局,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决定在山南建立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30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新校区的建成,将为学校实现“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部分介绍采矿工程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为该校设立最早的专业之一,自1947年成立安徽省立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以来就一直设立采矿(煤)工程专业,从195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招收采矿工程方向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采矿工程专业是安徽省唯一培养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是矿业类学科骨干专业。所属采矿工程学科是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为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经过几代人六十多年的努力,采矿工程学科已初步形成了矿山压力及控制、开采方法与工艺、采矿系统工程及计算机应用三个研究方向。采矿工程专业现有在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含高工)8人、讲师(含工程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博士生导师5名,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均较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的学术队伍。近5年,采矿工程专业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主持承担了省部级课题和地方煤炭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8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项。多项科研在应用技术上创造性地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高达99%以上。通过建设,采矿工程专业将成为办学条件完备、特色更加鲜明、产学研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同类型高校矿业类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专门培养民用爆破器材和工程爆破技术的本科专业。本专业由我国著名民爆专家张金城教授创建于1977年,原名火工品,1978年开始在全国招生, 1986年7月更名为爆破器材与技术专业,1993年更名为爆炸技术及应用专业。1996年取得“火工与烟火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教育部下文列为国家管理的本科专业点。2001年以本专业为核心平台的应用化学学科经评估验收为安徽省优秀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入选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2002年该专业被遴选为首批本科示范专业,2007年作为财政部共建专业进行建设,2008年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2年起为南京军区培养国防生。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及高工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1人。学科带头人、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颜事龙教授是全国爆破器材行业和工程爆破领域著名专家,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现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理事。年本专业共毕业本科生近2500名,主要服务于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工程爆破行业、军队、军工、公安和矿山等领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起爆器材课程被遴选为安徽省精品课程;获发明专利10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文章50余篇;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 ;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其他项目6项,为社会提供各种控制爆破技术服务45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安全技术及工程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学科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立通风安全教研室,开始培养矿山通风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82年招收通风与安全方向硕士研究生,1983年招收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本科生,1986年获本学科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学历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本学科是学校传统特色优势学科,为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是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为省级A类重点学科。2005年,矿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获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2007年,安全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安全工程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通风安全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安全工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安全技术及工程现有瓦斯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矿山通风理论与技术、矿井防灭火理论与技术、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4个研究方向。近五年,本学科承担或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前期)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8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多项科研创造性地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学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波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西里西亚工学院,美国大学、西、日本等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依托本学科,已批准建设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地质工程是安徽理工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也是传统优势专业和安徽省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该专业由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柴登榜教授于1955年创立并开始招生,1979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首批获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该学科点。该专业2004年被确定为安徽理工大学重点学科,2005年获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年,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示范专业。多年来,该专业培养和造就了多位地质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专家和教授,其中的杰出代表彭苏萍教授2007年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本专业培养从事地质工程技术、管理、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系统学习基础地质学、地质工程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资源普查等领域的相关专业课程,其中《普通地质学》和《土力学与土质学》为安徽省精品课程。本专业着重培养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地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以及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领域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地质工程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学位人员15名,其中教授8人。近3年本学科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接2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向科研课题,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已培养一百余名研究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是该校创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始于1945年的安徽省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办的土木科,迄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土木工程是该校的强势学科,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批矿山建设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获批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04年被列为“安徽省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005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7年获首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安徽省学术带头人4人、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教坛新秀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占62%,具有博士学位27.3%,是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的教学队伍,拥有8个课程教学团队。承担了省级重点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门,主编和副主编规划教材20余部,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多项,参加了建设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规范研制”课题研究。2008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交相辉映土木工程专业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下工程结构实验室(原煤炭部)、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现代矿业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和2个校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下设有岩土与地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600人,各类研究生近200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共计1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378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6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深井冻结理论与技术、深厚表土地层井壁结构设计、井巷快速掘进技术、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爆破理论与控制爆破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来,学校在该专业建设上投入了1000多万元,更新和完善了结构实验室、岩土力学实验室、路桥实验室、地下结构实验室和冻土实验室,其中岩土力学实验室、地下结构实验室和冻土实验室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矿井建设重要的试验基地。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了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实验室实行了开放性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2007年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6年、2009年、2011年共有3位学生获高校优秀毕业生奖;2010年荣获第七届挑战杯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同年再获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提名奖。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奖和省级奖。[12]是安徽省本科教改示范专业,具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下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矿山机械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机械工程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能从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从1950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55年招收矿山本科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6000多名优秀毕业生。本专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矿山机械设计方向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收机械制造方向研究生;2006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4个二级学科方向);2010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鸟语花香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2名、博士9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3名,淮南市舜耕英才1名,校学科带头人2名,另外外聘兼职教授2名。在完成本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积极从事在科学研究,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科技攻关专题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0余项。近几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慧鱼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3D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若干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由于机械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高达99.2%,是该校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本学科始建于1984年,自1986年始先后依托该校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环境地质研究方向和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洁净煤技术与大气污染控制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地球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现有环境工程博士点、环境工程硕士点和环境科学硕士点,2003年8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又被列为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本学科在水资源与水处理、洁净煤技术与大气污染控制、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地质环境等领域已形成鲜明特色,在煤炭生物脱硫机理、煤炭生物转化、煤炭洁净燃烧、烟道气中SO2及粉尘污染机理和治理、废弃秸秆生物质化学转化、矿井水污染治理、煤矿塌陷区水环境与水资源利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4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30余篇。本学科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学科队伍,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条件。现有学术梯队成员4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9人。学科已建成基础实验研究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洁净煤技术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健康项目研究中心“四为一体”的教学与科研保障体系,实验室的面积达1800㎡,科研用房面积约1000㎡,各类仪器设备共计1400余台(套),总价值达2080万元。作为安徽省环境工程学科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本学科更加注重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安徽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煤炭分选理论及技术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之一。1952年开始招收洗选专业专科生,1958年开始招收选矿专业本科生,1984年挂靠矿山机械工程硕士点招收选煤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矿物加工工程硕士授予权。2000年获工程硕士授予权,2009年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A重点学科,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研、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安徽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山东洪山煤校的测量专科,1974年在淮南煤炭学院正式招收中专生,1990年开设工程测量大专班并开始招生,1999年开始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测绘工程是重点建设学科,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测绘工程”工程硕士点,是安徽省测绘学科中学位点最为齐全的高校。现有基础测绘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3S”工程中心、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有“国土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和“导航定位技术应用研究所”两个校级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主要研究方向有: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数字城市和矿山空间信息技术、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截止2010年7月,共培养中专生315人,专科生120人,土地管理专科生140人,测绘工程本科生578人,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生219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测绘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测绘工程设计、勘测、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矿山工程建设、国土资源测绘等领域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安徽理工大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力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二十一世纪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新材料科学的世纪,随着煤化工产业的蓬勃兴起为高新材料提供了广泛的原料来源,在此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结合自身优势,结合中科大的办学经验与指导方针成立了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3.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5.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安徽理工工程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在原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的火工品专业的基础上筹建并成立的,是原煤炭部部属高校中的第一个化学工程系。1985年开始招收煤学生,1989年开始招收精细化工专业学生。1997年,煤化工专业和精细化工专业合并,更名为。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拥有化学工程领域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煤化工、精细化工、冶金化工、能源化工、轻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信息类含自动化、、通信工程、四个专业。本专业原实行大类统一招生与2+2培养模式,从2011年起分别单独招生。本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73年。现具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自1973年招生以来,本专业共为社会培养4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大多已成为电力、能源系统行业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雪中安理大本专业建设基础良好,现已建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部共建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电机控制系统实训实验室、电力系统实训实验室、省级电工电子开放实验训练示范中心,并拥有原煤炭工业部批准设立的煤矿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建有大学生电子制作创新基地。实验室总面积21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1000多台件,总价值约1200万元。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现有教师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淮南市舜耕英才1人。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依靠淮南市强大的能源、电力生产基地,坚持以培养电力、能源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面向新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已有近40届毕业生现已成为电力、能源等行业的骨干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形势良好。据统计,07年本专业大致有电力行业、能源行业、冶金行业、核工业、化工行业、物流行业、铁路行业、建筑行业、电气设备生产开发企业、设计研究院所等十大就业去向。2009年以来,在新能源行业智能电网研发生产行业就业需求增幅较大。本专业的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学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培养掌握现代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该成立于1998年,至2008年已毕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近1100人。经过十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交叉结构合理,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团队。现有在职教师2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博士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外聘教师6人(均为软件公司软件开发相关的高级工程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坚持教学改革,重视科学研究,促进了专业的稳步发展。近3年,专业教师主持省级一般教研项目3项,校级重点教研项目8项,为专业特色的完善与发展注入了大量的活力与潜力。同时,教师还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近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8项,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自然科学一般研究项目12项,校级项目38项;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863高技术研究计划1项。近3年获得科研成果奖项有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教师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余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有专业仿真实验室1个;拥有实习、实训基地4个,分别为安徽世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网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滁州微软ATA实训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有两个研究方向:1.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建模技术和web程序开发技术的整合使用,开发出具有特定领域背景或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并能进行高级数据库的分析和维护。2.软件测试技术:根据软件工程的基本思路,对各种软件系统项目开发周密的软件测试计划,并能借助相关的软件测试软件对系统进行动态测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在我院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开办的,2008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具有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队伍,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博士3人,其余为硕士。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2部。该专业培养具有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信息采集及处理、水政水资源管理、矿井水防治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开办于2001年,该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资源、环境及城乡规划管理等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一支高学历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6人。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2部。
学校有两个源头源头一: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立,校址设于蚌埠1947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更名为安徽省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安徽省淮南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合肥矿业学院迁至合肥校史沿革;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更名为源头二: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建立,校址设于山东淄博洪山。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至安徽淮南,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1962年,淮南煤矿学院部分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今),其余部分在原校址设立淮南煤矿学校合成一条线:1971年,合肥工业大学地质、采矿系成建制迁往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淮南煤炭学院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4年,煤炭部属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2年,淮南工业学院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并将原化工部属淮南化学工程学校校址作为北校区扩大办学面积。
安徽理工大学校徽整体结构为圆形。是由Miner Pick(矿工用的镐)、Key(钥匙)、中英文校名以及学校创办时间(1945)组成。Miner Pick(矿工用的镐)既反映了安徽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和特色学科,又象征着安徽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在新的历史形式下勤恳务实、刻苦奋进的开拓精神。Key(钥匙)既寓意打开智慧大门和知识宝库的工具,也代指学习思考的方法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淮南煤炭学院发展为安徽理工大学,相信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科研理念的更新和变化。安徽理工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体是从已故先生的手书中集字而成,英文名称是由英文大写Roma字体修饰规范而成。
团结 奋进 博学 奉献
安徽理工大学校歌由淮南艺术剧院院长创作的《》作为校歌歌词,由著名作曲家对校歌进行谱曲。歌词:淮水泱泱,淮山苍苍,北挽黄河,南携长江;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志存高远,天道路长。安徽理工大学我的骄傲,济世伟业,大学无疆。天地为师,乾坤朗朗,我是芬芳,你是翅膀;团结奋进,博学奉献,艰苦创业,成就文章。安徽理工大学我的骄傲,济世伟业,大学无疆。
党委书记张明旭党委副书记、校长颜事龙纪委书记乔丰强副校长叶醒狮党委副书记 王 洪副校长刘泽功副校长郭永存副校长王其东副校长孟祥瑞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兼职院士多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坛新星11人,并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安全工程)、省级教学团队4个(安全工程、力学、矿山建设系列、基础化学)。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2006年11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学校科研与创新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在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至今已建立了44个特色鲜明、设备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研究所。学校坚持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先导,培养了大批科研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长,已经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安徽理工大学“十五”期间,该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其中有: “松软低透性高瓦斯突出煤层定向爆破增透技术” 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动力学演化的基础研究” 等国家“973”计划项目;“高瓦斯低透气煤层增强化定增透技术”、“基于GIS的矿井巷道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校与合作项目——“复杂特困条件下高瓦斯煤层群瓦斯抽放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在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淮南矿区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高瓦斯“三软”厚煤层倾斜长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 、“综放开采三维矿压场研究及工程应用”等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连续获得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达1.02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学校的“十二五”科技发展开了一个好局,对实现学校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增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1433万元,并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其中重点立项30项,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项;全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8篇,较2010年增加14.53%;其中SSCI、SCI、EI收录341篇,较2010年增加138.46%。出版论著和教材45部,较2010年增加60.7%;获得授权专利78件,其中发明专利15项,分别较2010年增加168.96%和650%。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淮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科研机构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淮南矿业集团联办)、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联办)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 。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矿山掘进与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矿山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部级(原煤炭工业部)研究所4个:煤田矿井地质研究所、地下工程结构研究所、特殊开采研究所、煤矿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王珉: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谢广祥: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叶青: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家经委副主任,神华集团董事长王鹤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任启兴: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校本部主教学楼毛光烈:浙江省政府副省长赵岸青: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古江: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登榜:中共芜湖市委书记程安东: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党组书记。邵桂芳:原山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省长兼党委书记高祀仁: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濮洪九: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煤炭行业商会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项勤: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烈航:解放军理工大学少将李壮: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郑行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李建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副司长张海阁:安徽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桂来保:安徽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朱建伦:安徽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贺爱民:江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等
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仁树:(北京)党委书记牛维麟:党委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校园一角程桦:党委副书记、校长桂和荣:党委书记杨裕官: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院长柏立田: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申宝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胡千庭: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院长蓝贵枝: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煤炭工业设计院院长 等企业界陶应泽:广东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新保:中煤第五建设工程集团总经理孔祥喜:淮南矿业集团总经理
金融学、英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等六个专业3850元/生·学年;其它专业4290元/生·学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行政学院西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