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发收割机703能改谷王纵轴流收割机tb70吗

上传时间:
奇瑞浙江农装艾格莱谷王纵轴流水稻联合收割机
密山地区总代理鸡西市密山市祥成农机有限公司,
地址:密山市东安街319号.
咨询订货电话: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常发锋陵推出新型纵轴流850联合收割机
常发锋陵推出新型纵轴流850联合收割机
作者:张桃英 本站发布时间:日 
  在本届农机展上,江苏常发集团带来了多款技术含量高、作业性能好的新型产品参展,典型代表就是常发CF2ZS-4(F)钵苗手扶、常发锋陵3A6和常发锋陵新型纵轴流850收割机。
  常发农业机械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从龙告诉记者,CF2ZS-4(F)钵苗手扶插秧机是常发最新研制的一款插秧机,配置常发自主研发的CFQ168F发动机,动力强劲,通过性能好,过埂能力强。该机型可选装钵育摆栽装置,能够减少5-7天的缓苗期,不伤秧,促进秧苗早分蘖,从而增加有效穗数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插秧机使用了二级过滤燃油供给系统,大大提高了燃油清洁度,是真正的&绿色&插秧机。
  常发锋陵3A6联合收割机拥有体型硕大,看上去威风凛凛。它采用上下往复振动鱼鳞筛及可调式加长尾筛,增大了清选面积,具有结构合理、性能优越、损失率低、清洁率高等特点,可以选配3.2米和3.9米大豆挠性割台,用于收获小麦和大豆等不同作物。
  2010年,是纵轴流技术大放异彩的一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发锋陵生产的纵轴流收割机凭借着出众的性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成为农机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本次展出的锋陵4LL-2.2Z履带式全喂入多功能收割机(新型纵轴流850收割机)可兼收水稻、小麦和油菜,最快收割速度可达2米/秒,即便是在收割180度倒伏作物时也依然顺畅自如。朱从龙告诉记者,该机型选用的是常发集团研制的高转速大功率涡轮增压柴油机,储备功率大,燃油消耗量低。同时,大排量无级变速器的采用,使得机器行走更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
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camn./
同期热点新闻
评级:★★★观看次数:36
评级:★★★观看次数:2138
评级:★★★观看次数:79温馨提示:请您收藏新版农机资讯网――
热门关键字:       
常发农装在宁夏平罗举办履带式收割机现场演示会
发布日期: 10:38:58 信息来源:常发农装(作者:金沾)
正文字号:
  7月12日,常发农装在宁夏平罗召开了“常发履带式收割机现场推广演示会”,向当地用户重点推介常发农装生产的履带式收割机精品--CF703双滚筒收割机、CF803切纵轴流收割机。会议现场从各地赶来的用户超过了100多名,有的用户甚至是早上3点钟就从外地驱车赶过来的。  演示会在上午9点半正式开始,四台收割机同时下地收割,旁边观看的用户一个个都像过年似的高兴无比,观看中相互交谈着,有的说这机器真快呀,有的说这收割效果真好呀,有的还连连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收割演示刚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有的用户已经找到常发当地的经销商或常发的销售经理,要求订货,有的甚至当场交上了定金,说无论如何必须留两台机器给他。演示会现场  常发农装是我国大型的农机生产集团,旗下企业生产各式发动机、轮式拖拉机、插秧机、履带式收割机、轮式收割机、发电机等。2010年集团产销额均已突破百亿。常发农装在原有履带式收割机技术优势和工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改造,陆续推出了多款适应市场的精品,如设计生产的7系(双滚筒)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整机可靠性高,损失少,破碎率低,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品质卓越,是收获水稻、小麦、油菜的多功能机型。首先脱粒部采用双横轴流脱粒滚筒布置,延长脱粒路径,提高脱粒、分离、清选能力,夹带损失小,破碎率低,清选效果显着;采用加宽(450mm)、加长履带(48节),机器通过性更强,适合各种水田的作业情况,特别符合湿烂田块的作业要求;根据国际领先技术,优化设计了先进的喂入系统,加宽输送槽,喂入顺畅,高效作业不堵塞;采用国内领先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HST)及电磁阀转向、专用变速箱的组合结构,操作简单方便、转向灵活快捷、作业效率高;在产品研发之初为满足用户一机多用的需求,在更换割台及相应功能部件后,可实现收割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等多种作物。  常发农装设计生产的8系(切纵轴流)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整机可靠性高,损失少,破碎率低,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品质卓越,是收获水稻、小麦、油菜的多功能王牌机型。采用国内领先、品质卓越的常发柴油发动机(CF805N采用进口三菱发动机),大马力、高效率、低振动、低油耗;加宽的振动筛面(比市场同类机型增大20%),清选能力更强,高速、大喂入量作业情况下筛面损失小,粮食含杂率低;采用大容积油箱(最大可达100L),持续作业时间长,节约了宝贵的收割时间,大大提升了收割作业效率;根据国际领先技术,优化设计了先进的喂入系统,增加了喂入轮(喂入轮与脱粒滚筒呈T形分布),输送更流畅、不堵塞;全面优化脱粒清选系统,延长了脱粒分离时间,更好地实现草谷分离,脱粒更干净、清洁度更高;用户可根据作业需求选装秸秆匀抛装置,满足秸秆还田需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农业生产更环保;采用国内领先的加宽(450mm)、加长履带(51节),机器通过性更强,适合各种水田的作业情况,特别符合湿烂田块的作业要求;采用优化设计出常发独有的加强型割台,可靠性高,同时彻底避免了市场上出现的右侧履带容易压倒未收割稻麦的问题;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设计的水平偏摆机构、外伸回转式卸粮筒(或液压摆式卸粮筒),满仓卸粮结束小于2分钟,大大提高了收割作业效率;在产品研发之初为满足用户一机多用的需求,在更换割台及相应功能部件后,可实现收割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等多种作物。
关键词:,,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联络。新闻热线:010-76900。责任编辑:liuwh。
将该篇文章分享给网友:
相关内容:大型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结构形式_中国农机推广网
大型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结构形式
作者:《农业机械》杂志
作者: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郭永杰 张海勤  本站发布时间:
  导语: 目前,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使用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机型非常多,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市场上主要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和多级切流喂入脱粒加单(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等结构形式。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侧重功能也不尽相同,笔者就目前收集到使用较多的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 目前,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使用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机型非常多,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市场上主要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和多级切流喂入脱粒加单(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等结构形式。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侧重功能也不尽相同,笔者就目前收集到使用较多的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 纵轴流滚筒主要由前端的喂入螺旋叶片和脱粒、分离部分组成。滚筒方向与机器的前进方向相同,滚筒的长度、直径及整机配置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工作时,谷物从滚筒叶片端轴向强制喂入,叶片对谷物产生强烈的拖带冲击,谷物在叶片端既有轴向运动,又有圆周方向上运动,两种运动合为螺旋圆周运动,作物在叶片处的运动速度很快,喂入叶片将过桥喂入的谷物层迅速拉薄,然后推向后方进行后续的脱粒和分离。高速旋转的叶片同时产生一股吸气流,它有助于减少割台上的灰尘飞扬。纵轴流滚筒缺点是叶片作用强度大、功率耗用多、磨损大。如果设计不合理,脱潮湿、长茎秆作物时易卷成草绳或辫子状,影响籽粒分离,并增大功率消耗。&&& 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主要有凯斯公司AFX型脱粒滚筒,其直径762mm的纵轴流滚筒和具有360°的分离室能够提供多通路轻柔的脱粒和非常好的分离效果。滚筒前方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过渡锥形和叶片系统设计,能够平稳地加速作物层,物料流动性更好,且对谷物的损伤更小。凯斯脱粒分离滚筒收获玉米籽粒效果非常好,在我国东北地区很受欢迎。&&& 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 双纵轴流滚筒即两个单纵轴流滚筒并排放置,两滚筒相向运转,两纵轴流滚筒前端没有切流滚筒。这种结构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较多,主要的机型有四平E818型联合收割机等,其余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改装机型,将以前的大型逐稿器及其他大型联合收割机改成双纵轴流收割机。&&& 双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结构的优点为两纵轴流滚筒相向运转,经过凹板分离出来的物料对称分布,避免了单纵轴流滚筒籽粒分离后单侧堆积现象,消除了单侧的清选负荷过大问题,充分利用清选系统的分离面积,使清选系统能力充分发挥。双滚筒的分离面积大于单滚筒,每个滚筒的工作负荷减轻一半,所以分离效果要优于单纵轴流滚筒。&&& 切流加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 切流加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的代表产品有迪尔公司的STS子弹型纵轴流滚筒(Bullet RotorTM),该滚筒直径750mm,长度3?130mm,滚筒转速200~1?000?r/min。直径逐渐增大的上盖,即使收获潮湿、浓密的作物时,也能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该纵轴流滚筒结构特点。首先,前端的喂入叶片与后段的脱粒纹分离齿板直径相等,零件的制造加工和安装都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其次,直径逐级增大的脱粒分离室,能够有效的提高籽粒的分离能力,减轻动力消耗。&&& 脱粒分离系统工作时,前端的切流滚筒将过桥喂入的谷物进行脱粒、加速,为纵轴流滚筒脱粒提供均匀的茎秆层。茎秆进入纵轴滚筒时,前端的喂入叶片与上盖导流板间隙较小,叶片将茎秆迅速拉进分离室内,快速旋转将茎秆层再次拉薄,便于中段籽粒的脱粒分离。叶片的主要作用是喂入及茎秆运转方向转换,运动方向由轴向变为螺旋运动。滚筒中段与上盖间隙有所加大,纹杆块用于作物的脱粒。滚筒后段与脱粒室间隙再次加大,滚筒此处主要安装分离齿板,主要是将茎秆中籽粒分离。&&& 切流加双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结构&&& 采用切流加双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主要的机型有迪尔公司的3518型联合收割机,及进口的迪尔C系列联合收割机。&&& 工作时,茎秆的运行路径比较特别。谷物进入后,先经前面的切流脱粒滚筒进行脱粒,脱下的籽粒一部分经脱粒凹板分离后落到抖动板上,剩余籽粒夹杂在茎秆中被光辊和上击辊从上面向后抛送到纵轴流滚筒进行二次脱粒和籽粒分离。这个“几”运动轨迹能够改变籽粒在茎秆中的分布位置,对后续的籽粒分离非常有利,能够有效地提高脱粒室的分离能力。&&& 多级切流喂入脱粒滚筒加双(单)纵轴& 流脱粒分离滚筒结构&&& 多级切流喂入脱粒滚筒加双(单)纵轴常见于CLASS的大型纵轴流收割机。该结构前面有两个切流喂入滚筒和一个切流脱粒滚筒,切流脱粒滚筒位于两喂入轮中间;后面是两个并列分布的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此处的双纵轴流滚筒主要用于籽粒分离。 &&& 这种布置使系统的脱粒和分离功能非常明确,前面的3组切流喂入,脱粒滚筒将谷物基本脱粒完毕,而且一部分籽粒通过切流滚筒下端的凹板分离出来;滚筒下的物料层更加均匀,第3个切流滚筒具有梳理归拢作用,使脱粒后的茎秆分成两股,均匀、顺畅地喂入相应的纵轴流滚筒内。&&& 以上是笔者了解到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结构形式,相对目前日益发展的联合收割机产品,仍不够全面,仅供大家参考交流。
新闻来源地址:中国农机推广网
同期热点新闻单纵轴流小麦机市场竞争初探
来自农机通网
阅读(7499)
(原文刊于《农机市场》2015年1月刊)
久保田单纵轴流小麦机自武汉展会甫一亮相,立即艳惊四座,迅速引起行业热议。近日,笔者重新梳理了一下纵轴流小麦机的竞争格局,兹刊文求教。
我国的小麦机市场...
  (原文刊于《农机市场》2015年1月刊)  久保田单纵轴流小麦机自武汉展会甫一亮相,立即艳惊四座,迅速引起行业热议。近日,笔者重新梳理了一下纵轴流小麦机的竞争格局,兹刊文求教。  我国的小麦机市场勃发于1994年,经过二十年发展后蔚为大观,基本全面实现了小麦的机收作业。有专家说,小麦机是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历史的标志性、里程碑式的同行者、见证者,此语睿智而充满诗意。近几年,小麦机市场明显已经步入成熟期,每年有4.5万台左右的增量;产品停留在5公斤左右徘徊不进,即使所谓的6公斤也不过整机升级(甚至徒有虚名),技术路线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切流加横轴流脱分层面,亟需创新驱动开拓局面。2012年以来,小麦机主流品牌一直在黄淮海区域大力推进5公斤及升级6公斤的传统脱分技术产品,在西北、东北区域实验性推进7-8公斤及以上的纵轴流产品,前者有效提升,后者推广乏力。单纵轴流技术始于凯斯,据称已有38年历史。纵轴流技术(单轴流、双轴流以及单级、多级切流等)的应用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产品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仅限于大型、通用机型。对于水稻机而言,近几年的竞争主力已经逐步切换到纵轴流技术,即使双滚筒还在大量应用,但转型思路明显趋向纵轴流产品。对于小麦机而言,纵轴流技术的应用尚未取得可观进展。诸多行业人士十分不解:黄淮海区域的市场需求占到全国小麦机总需求的90%以上,缘何国内各厂家始终把纵轴流技术的希望放到西北、东北市场的7-8公斤产品上,始终没有把黄淮海区域当做纵轴流技术产品的主力市场,始终没有推进纵轴流技术在5公斤喂入量层级上的应用。不得不说明的是,黄淮海区域的市场需求或是5公斤产品足够,在整机外形尺寸下的性能发挥已经接近极限。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机子大小正好适合市场需求,在这个机子大小的前提下,5公斤喂入量已经接近临界,6公斤勉为其难。2014年行业有品牌以国家补贴政策全面倾斜6公斤为假想基础出具竞争策略,在产品结构的调整上出现了失误。实际一点说,主机厂与其把传统小麦机简单放大到6公斤,不如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可靠性。而在明知6公斤补贴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久保田毅然倾注心血研发5公斤产品正是始终坚持市场需求为第一要素不动摇、深刻把握中国的农艺现状和农机需求的真实写照。  尽管,雷沃、中联等企业已经完成7-8公斤纵轴流产品开发及试销推广,但是远远没有形成大气候。有消息称,久保田纵轴流小麦机已经试验5年有余,且久保田相关部门在2011年进行过一次针对中国小麦机市场的全面分析调查,以验证纵轴流小麦机挺进的可行性。显然,此次调查加速了纵轴流小麦机的面世。今日,笔者在百度检索&单纵轴流小麦机&发现,农机通网站于2014年11月份上传了&久保田PRO100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全新资料,其中有三张照片,貌似拍摄地是苏州厂区。其他网站在展会后并无此产品的进一步信息,在产品技术方向的把握上,应当为农机通网站点赞、喝彩。  2014年的小麦机竞争之战以福田雷沃与奇瑞重工(现中联重机)为主角,两者捉对厮杀,抵死相拼。2015年小麦机市场需求将有约4.5万台的增量,一个是当前霸主、全力卫冕,一个是异军突起、破釜沉舟,市场风起云涌,价格战又势在必行。但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久保田纵轴流小麦机在2015年动向如何?如果国家补贴倾向6公斤产品,目前久保田仅为5公斤,以日本人的苛刻和严谨,断然不会将产品升级到6公斤而不加实验直接上市,这样的话雷沃、中联还可以在2015年稍事休息。如果2015年的补贴主力继续停留在5公斤产品上,那久保田小麦机将是雷沃、中联的强劲对手。需要更加注意的是,切流加横轴流的传统模式与单纵轴流相比毫无优势,而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将由久保田的品牌优势、高可靠性、静液压行走配置以及短小精悍的产品结构弥补。如果久保PRO100产品正式上市,将形成对雷沃、中联5-6公斤产品的强势打压。那么,这里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久保田在2015年如何推进PRO100产品的市场营销,是投石问路还是快速推广,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雷沃、中联的7-8公斤产品机型尺寸、重量太大,无法满足中原作业需求,可以在西北、东北地区开发市场,但这两个地区明显属于小麦机需求中的非主流。久保田PRO100型自走式纵轴流小麦收获机,机身长度只有5900mm,机身重量只有4860KG,有效割幅2600mm,喂入量却可达5KG/s;采用液压无级变速(HMT),发动机噪音小、油耗低,液压件、传动部件精度高、质量好,结构紧凑,发动机右侧下置,采用沉降式底盘,空间布置极其合理,整机稳定性可圈可点。从产品的技术参数来看,久保田小麦机完全适用中原地区作业,即使久保田把目前5公斤产品升到6公斤,在整机的外形尺寸上也不会比目前流行的6公斤产品庞大,可能相同,甚至更小,更加适合高效作业。当然,如果久保田保证在外形尺寸与目前PRO100产品基本相同或者稍微放大的基础上,能够把喂入量提升到7-8公斤那再好不过了。在2014年展会上,久保田玉米摘棒机也赫然出击。经了解,该机型及剥皮型产品市场表现较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认知。久保田小麦机换装玉米机割台后,将可以快速实现玉米籽粒的机收作业。再展开来说,如果这种机型加装履带作业,小麦、玉米、水稻的收获将三位一体,其竞争力不言而喻。目前,收获机械的一大通病就是机器利用效率较低,水稻还可以两到三季,小麦、玉米一年一季,一季只有30天左右作业时间。小型通用产品比大型通用产品(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克拉斯等)更加具有冲击中原旱田以及南方水田的竞争优势,势必将引起谷物收获机械行业的革命性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的结论是:在土地连片经营尚未实现实质性突破,机耕道路等条件无法满足7-8公斤产品作业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尤其中原市场,单纵轴流的5公斤产品将快速超越切流加横轴流产品成为竞争主力军,这种小麦机产品的迭代趋势将在年初步完成,并为玉米籽粒收获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农机工业任重道远,笔者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砥砺驱驰者谨摘录《望江楼长联》两句以唤起广大农机从业者的斗志和精神: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附表:单纵轴流小麦机的主要品牌技术参数对比(空白处为目前资料未标注)对比项目久保田中国收获中联重机福田雷沃福田雷沃型号4LZ-5(PRO100)4LZ-6ATB70(4LZ-7CH)GK80(4LZ-7N)GK80(4LZ-8)脱粒形式单纵轴流单纵轴流单纵轴流切流+单纵轴流单纵轴流外形尺寸(长宽高,mm)501535&44770喂入量(kg/s)56778割幅(mm)26003000275045704570配套动力(hp)100(72.9kw)140(103KW)125(92kw)170(125kw)185(136kw)整机质量(kg)48606500&1016010400清选形式&&风筛式风筛式风筛式清选面积(㎡)&&2.21&&变速方式液压无级变速(HMT)1000系列1000系列&1000系列驱动形式两驱&两驱&四驱作业效率(亩/小时)139-17&9-217.5-21粮箱容积(m³)&2.923.23.2油箱容积(l)&&&260300滚筒宽度&直径(mm)&&&&最高行走速度(km/h)&&&&19.7&
薪资范围:元/月招聘人数:2人
工作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在互联网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互联网+农业也是当今发展的热点,在该领域的投资也是逐年攀升,最近3年农业项目投资成倍增长。
7月25日,农产品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即将在北京通州月亮河度假村酒店拉开序幕,本次论坛主题是“互联网+农业,产业融合新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可变施肥、导航系统和产量监控的使用给各地的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京公网安备 9
京ICP备号 Copyright (C)
CTV Golden Brid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发锋陵收割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