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珠子加工机器沉底的好,还是漂浮的好

三天内拍卖
当前位置: >
保真保老,收到老秤一杆,很大很沉,木头纹路很好,和正宗小叶紫檀一样满身牛毛纹,用这个老物件的木头磨出来的珠子肯定不错!&&&拍品编号:&
领 先 者:
起 拍 价:280元最小加价幅度: 20元
运&&&&&&费:
物流:40.00
开始时间: 11:00:22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292次 出价次数:0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农业银行(9285768)
书店区在售的相关商品
尺寸:长3*宽3*高150(cm).品相:九品
品相描述:无
详细描述:老秤杆子很粗,份量很沉,全身自然的牛毛纹,堪比小叶紫檀。老木头打磨的珠子必定漂亮,1.5米长,杆子也很粗,料好,整根的价钱还没一串珠子贵,但是可以打磨好几串珠子。
仔细看图下拍,品相均难达到买卖双方满意,因此所标品相仅作参考,拍者必须自己掌握好尺度。拍后即确认,不再另行通知。务必在规定日期内交割。游戏、议价、包邮挂者等均不得参与。任何理由的违约行为俱不接受,您完全可以选择不参拍,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咨询或说明 ,自拍买结束起拒绝所有不合理要求。严禁私下交易,货一经发出,概不退还【拍卖结束前可详细询问】。本人暂不作黑名单处理,望新老朋友多多支持和理解。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没有出价记录。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  大家是地道的仙游人,因为家里祖祖辈辈做红木,来来回回也去过好几趟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了,今儿开帖为各位仁兄科普一下各类红木知识,仅为薄见,如各位仁兄有何见识可以共同讨论。  事先声明一下,楼主文笔一般,还望见谅。  先爆个料。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楼主从小到大在仙游长大,紫檀等各类名品红木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根本感觉不到紫檀的稀缺,可能真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所以楼主并未觉得紫檀是稀缺到价格昂贵的地步,很多朋友觉得紫檀一定就是上千上万,其实不然,全都是一些不良商家炒作出来的,真正昂贵的是高密高油料,以及上面提到的拆房老料,另外还有金星、瘿瘤、水波等纹路奇特的紫檀料。  见过许多朋友花了上千块钱买了串自以为是精品的紫檀手串,还沾沾自喜,等到询问楼主后,才觉得追悔莫及,没错了,你就是被当做肥羊无情地给砍了一顿···  发张图大家就能明白紫檀木料为什么不奇缺了。      这些一部分是楼主家的存货,另一部分是朋友家拍的存货,单单就紫檀而言,存货就算不菲,更别提整个仙游了。    仙游这边是出了名的红木一条街,各类红木库存量更是达到了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红木市场的局面。图中只是仙游坝下一角而已···
楼主发言:550次 发图:
  慢慢为大家爆一下行业内幕吧,之后再为大家科普一些紫檀知识,权当玩耍···  现今的紫檀市场和网络销售平台上,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都标榜自己是小叶紫檀老料,不是老料的话,假一罚十,不是小叶紫檀的话,假一赔百··  啧啧啧,一般楼主看到这种情况,基本上一句“呵呵”带过·  假一罚十,怎么罚?假一赔百?怎么赔?  众所周知,淘宝和工商的规则都是让商家提供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书。  附带某宝鉴定证书一份:    细心的小伙伴们应该可以发现,许多商家的鉴定证书上往往写的是【紫檀】,很少有人标写国标名【檀香紫檀】  这是为什么呢?  楼主告诉大家,小叶紫檀和檀香紫檀虽然是一样一样的名称,但是属性上完全不同啊!檀香紫檀是国标名,受法律保护,而紫檀是俗名,不受法律保护的···百度一下:【紫檀】你就知道,紫檀分为各种种类··  而真正昂贵的,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也唯有小叶紫檀而已··  而且买完紫檀,怀疑是假,还得鉴定,买一串佛珠几百块钱都不够林科所鉴定费用的一半,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林科所,也无法在鉴定书上鉴定是野生还是人工是老料还是新料。  没有这些杂七杂八的鉴定资料。你拿什么让人家给你赔?  所以送大家一首歌: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基本上也是老八很多朋友咨询最多的问题:  怎么辨别假冒紫檀,老八在这里分享一下一些经验,大家可以看一下楼主盘玩的老料紫檀和老八在某宝买的200多的假冒紫檀,看下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原谅老八小米手机的渣像素,不过还是可以分辨出来··  左边的是纯真野生的老料紫檀,有棕眼,但是棕眼细腻,油性十足,且佛珠颜色稳重而不鲜艳。  而右边的100多某天猫店买的假冒的紫檀,棕眼几乎没有,颜色更是死板,亮度的话实在不敢恭维··  建议各位玩友们在看紫檀时,尽量从油性、棕眼、亮度来分别··  实在不行,还有许多鉴别方法,比如说  沉水法【老八实在不建议这个方法,一般来说紫檀都会沉水,但是紫檀也怕水啊,很精贵啊,就算要沉水,也建议大家拆下一颗珠子来进行沉水试验··】  划痕法【轻轻划就行,别死命地划···珠子也有灵性啊····】  酒精法【同样也不是老八建议的方法,非要利用酒精试验的话,也是建议大家拆下单颗珠子进行试验】  网络上流传的辨别方法的确蛮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哈·
  老八需要声明的是这些图片不是哪一位商家的,也不针对哪一位商家,而且老八写这些帖子貌似已经得罪了很对卖家,但是我个人是觉得人这一生看似漫长,但实为短暂,何必为了些许利益,欺骗他人。  加我的涯友中,被药到的不在少数,在微信上被骗的更是数不胜数,所以,我觉得科普这种事情是必要的。  当然,不可否认微信是个大趋势,很多朋友也想加楼主的微信,但是楼主不常用微信,而且始终觉得微信上买东西不靠谱,一方面是现在微信不可退换货,也就是说你发现瑕疵了不能退,你发现是假货也不能退,你发现被砍了,亦不能退。  另一方面就是商家收到钱后,谁还理你,说白了就是微信现在还不规范,交易前你是上帝,交易后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奉劝各位看上珠子,先观望,勿着急,一着急就容易被骗。  实在喜欢,也最好通过某宝,毕竟有个平台做保障,退换货什么的都好说。  另外也望那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好歹也卖些正品,有些直接以假充真,那真是昧着良心做事,按佛理来讲,到最后肯定是一报应一报。  另外各位肯定会发现,一些在天涯上做帖子的商家,其图片不是看过很多遍了,就是看过好几遍了,除了自身产品图片,其他制作图片,科普图片,基本上都略有印象,这个时候就得小心了。  其中缘由,我不点破,你应该会懂。
  好吧,继续进入正题  【关于裂补】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小叶紫檀原材出现裂纹的情况比比皆是,也是很难避免的一个弊端,我们大众普遍承认的就是产于印度的檀香紫檀,因为气候湿度维度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印度小叶紫檀原材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自身与外在环境存在一个湿度差,这是原材开裂的罪魁祸首,这一点我之所以要说明,那也是希望有些朋友在戴手串的时候避免日晒或者多纬度旅行,当然这样说起来显得过于严肃,只是希望大家能注意这些细微的小节。  回到开裂的话题,现在很多商家在生产工艺品的时候就会碰到开裂的情况,而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都会用到“胶补”这样的方法,在这里,我并不是诋毁胶补这种行为,因为好的小叶紫檀其原材的完整性就会更差,开裂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胶补却不跟买家说明情况这是不可取的,毕竟胶补并不会影响工艺品的外在美观,至于日后是否会再次开裂,这一点本人尚未能证实,因为楼主家的珠子只要是开裂基本上当成残次品处理掉。  老八上面说过这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因为很少人会知道紫光灯检查胶补这样的知识点,并从未自身实践,而这种方法的普及必将会影响到一部分商家,但我还是在这里用图片展示,当然还有为了更为直接明了,楼主特意去搜狐截了GIF动态图。      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正常情况下肉眼无法看出任何端倪的手串,但是在紫光灯的照射下,这种胶补便会露出真容,楼主有位朋友说过此种方法的公开会使其自身处于备受攻击的漩涡当中,毕竟这样的胶补不在少数。  当然,有胶补其实买家应该去接受,正如老八上面所说的,好的小叶紫檀其原材的完整性越不客观,只要商家言明即可。  所以玩紫檀,紫光灯、放大镜是必备神器····
  【关于新料老料】  新料与老料这两个词差别仅仅是一个字,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您的取舍,然而我跟很多木友在交谈当中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老料是颜色比较重的,比较深的;新料却是很红的,其实这样的认识并不全面,我先给大家展示两种原材。    我所圈出来的不知道大家又没有发觉什么问题,然后再看另一种原材。    有一句话叫做“十檀九空”,这句话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这是小叶紫檀自身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可以看到上面我所发的第一张原材图片,白圈部分的颜色会不一样,比较浅,有些新人自己去买料车珠子,可能就会选到上面的第一种料,带白芯的,其实这就是正儿八经的新料,因为材心部分的白芯在原木成长到一定年限的时候白芯部分就会出现中空,而第一张图片所展示的便是有白芯的原材,这是年限未到即遭砍伐的新料。
  很多人就会提出一些疑问:那做成珠子之后如何判断新老料?下面这张图片就可以看到一个区别。    我个人觉得小珠子最忌讳棕眼多的,比较大的是0.8的,可以看得出来0.8的棕眼细致,料也比较细腻,而下面的0.6则是棕眼稍粗、多,那么这类料做珠子就不好看了,但做笔筒等还是不错的。
  下面再看一下几张图片,也考考大家的眼力。        这三张图片能提供两个信息,有老料新料,更有真假金星————新老料的判定根据我个人总结成两个字——棕眼(当然,这并不全面,只能帮你用排除法,老料也有棕眼多的)
  上面这三张图就考考新人的眼力,老饕估计不成问题的,下面公布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第一张为老料,不带星,但料质非常细腻,棕眼细微;  第二张为某商业用图网的真假金星结合(为什么会上假星?个人认为是珠子弧顶出现了条状的导管,因导管较粗,所以金星脱落,为保证珠子的全品所以上的假星)  第三张是鄙人的小金星老料——嘚瑟一下。
  【关于金星】  金星是很多人追求的,都希望买到好的金星,什么样的金星才算好呢,个人认为小金星才是最好的星。  金星的形成是小叶紫檀在成张过程当中分泌于导管处的树胶,它们同树脂还有水分混合其中,一旦水分蒸发,导管里的树胶就会出现拉伸、断点,进而颜色变成金黄色。  而假星的做法多种多样,我也没有去考证,但有一点,那就是用金粉或者别的什么金色粉状物混合化学胶抹在上面,再进行抛光,这种金星起先不会脱落,但是待你盘玩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端倪。  再来看看几张图。  下面这三张图所展示的都是真的金星,有细有粗,就看您个人的取舍了。      
  【关于造假金星】  楼主曾经与木友发过帖子揭示这个现象,然而随着喜欢紫檀的木友急剧增加,市场上金星小叶檀造假越发严重。所以老八在网上找到此篇造假帖子,分享给大家,还望大家擦干眼睛。  看真金星之前,分享一下老八这边的真金星原木料          淋上我们这边特制的胶水,小叶紫檀原木料表面的金星就一览无余了。真金星会更自然更浑然天成一些
  那么假金星是什么样的呢?  看图即知  ↓人工制作“满金星”↓      可以看到金星很不自然  那么人工金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这里有一个奸商最爱的秘诀:人工金星材料————日本原装“金粉”颜料。      
  我觉得在科普这些知识之前,有必要科普一下小叶紫檀的相关专用词汇。  不然,科普了,大家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钟爱紫檀的玩友们应该都知道,紫檀的纹理各色各样。  在这各色各样的中其实也有许多划分。  那么如何划分?  A、一般纹理  1、 紫檀新料纹理:黄紫相间纹理  (1)、幼料纹理。花纹有些如老料的样子,多数是比较规律的,粗细相间的纹理,或者是比较规律的一圈一圈的紫中带黄的环形纹。新料和老料的纹理区别是前者紫中带黄,后者紫中带黑。  人工林新料 附图:        不沉水的紫檀人工林佛珠:    
  (2)、青壮年料纹理:纹理不显  紫檀到了一定年份,标志着幼料的黄色纹理逐步转化为深色,造成紫檀的纹理不明显,表现在年轮上是生长轮不明显,这就是红木国标上说的“生长轮不明显。”  附图      
  2、紫檀老料纹理:黑紫相间纹理 (黑色素大量沉积)  在硬木当中,大多有黑色条纹,其成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与水分有关,引用:  以海南黄花梨为例:  东部平原的几乎无黑褐色条纹,原因是水分充沛,即便遇到大旱之年,由于土壤疏松,树木根系发达,并不影响树木吸收水分,加之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使之无黑褐色条纹。 高山峻岭上的则几乎都有黑褐色条纹(山泉旁除外),究其原因:一是大多生长于石缝或少量石头风化而形成的少量土壤中,平时就缺乏水分;二是树木的根系不发达,而且大多是横向根系(平原可垂直),水分自然很少;三是遇到旱灾高山上的树木受灾更甚,水分更少,因此,高山峻岭上大量生长出“油质黄花梨”,油质黄花梨是由土壤贫瘠、阳光缺乏、水分稀少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水分缺乏问题。其他硬木类似。  紫檀的情况也一样,生长在恶劣环境当中的老料都是有黑色条纹的。给人不规则的、粗细不等的黑色纹划在暗红色底色上的感觉,表现在年轮纹上是黑色素沉积的一圈一圈的纹理。    
  B特殊纹理  花梨纹小叶紫檀:  随着黑色素沉积越来越多,纹理扭曲变形,千年紫檀的纹理变得像花梨木一样。木质坚重,棕眼小以致棕眼为树胶填满而形成闭合棕眼,经打磨后木质表面细嫩得如小儿肌肤。呈橙红至深琥珀色,具有浓浓的蔷薇花梨味。  千年花梨纹小叶紫檀:            人们常说:老大变小孩,紫檀老料纹理的确有变为类似新料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紫檀生长轮不明显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说法是:幼料和老料生长轮均明显,一定年份料(或说青壮年料)生长轮不明显,老料具有黑紫相间纹理;极老料具有花梨木纹理。市面上所见的所谓底子干净或超干净的通常都是青中年料。虽然现在商家炒作底子干净或超干净的料取得成功,但都并非老料。可以肯定新开未氧化的紫檀老料不可能是净色的,必定有异色纹理。
  瘿瘤紫檀  (1)瘿子  紫檀出现树瘤的几率低,而且一般只在树木外层出现,当瘿瘤扩展到二膘料时,由于树老中空雨水渗入内部,开裂,会直接影响到瘿子的品相,造成瘿木的可用率很低,稀缺注定了紫檀瘿木的珍贵,带有瘿子特征的紫檀工艺品或手珠,其市场价值大于 “金星”。  瘿子与疖子容易相混淆,两种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树瘤,一个是生长树杈而留下的树疖,即鬼眼。  以下图片,左为满瘤花(瘿中之最),右为疖子(鬼眼):    市场上常见的瘿子手串举例:      
  (2)、影子  有人把“瘿子”和“影子”混为一谈,可能是“瘿”“影”二字同音的缘故,以致有些商家、玩家、把“影木”当成“瘿木”。紫檀影木应理解为局部扭曲、变型、具有不规则分布的特证,它和瘿子、水波纹、虎皮纹的区别在于后三者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备注:实际上,瘿影同存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应该警惕市场上有商家把瘿影同存的佛珠标注为满瘿的行为。
  (3)、水波纹  水波纹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岩石挤压等,纹理扭曲所形成的,就好像一张布,平铺的就是正常的,挤压一下造成了波纹。水波纹以色泽深红者等级最高。在紫檀野生老料锯开的新锯面上湿水,即可见到波光粼粼,入木三分的水波纹。水波纹呈现绸缎般光泽,有移步换影的感觉。入木三分的具有立体感的水波纹是老料的判别依据。  满水波纹:      常见水波纹手串举例:  
  (4)、牛毛纹  牛毛纹。是紫檀生长中水分供给的导孔,通常所说的牛毛纹是指s形的纹理。成因是其生长过程中受到恶劣环境如岩石挤压等,纹理扭曲所形成的扭曲状纹理(呈S纹),就被作为紫檀的一个特征,历来是鉴定、描述紫檀木器最常用的名词。在紫檀木中存在扭曲的牛毛纹表明其是所处的环境恶劣,牛毛纹通常不能作为老料的判别依据,微细的密集的牛毛纹可作为老料的判别依据。紫檀纹理中细密的牛毛纹相对金星要稀少的多,据说:只有生长时间超过800年、生长环境条件差、海拔高、径级达到20公分左右的材料才具备细密牛毛纹的特征。  小叶紫檀的牛毛纹,根据其形态,可细分为:细密S纹,大S纹。  a、 细密S纹  纹理表现呈小S状,又称方便面,如下图:    
  b、 大S纹  所谓大S纹理是相对于小S纹理而言更大更长一些。    如下图:  s纹难在佛珠上表现出来,s纹手串举例:  
  学习。
  关于紫檀牛毛纹的总结:  现在所说的牛毛纹一般涵盖了毛孔的各种形态,这和古人所说的牛毛纹  是不同的。牛毛的基本特征就细且稠密,并有卷曲。细且稠密,并有卷曲的纹理正是生长在恶劣环境之中的野生紫檀老料的写照。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人所说的牛毛纹(且稠密,并有卷曲)来断定紫檀老料是正确的。  错误的是现在把牛毛纹的含义扩大了, 造成用新概念牛毛纹判别紫檀老料不正确。  从以下紫檀老料的牛毛纹和真牛毛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古人诚不欺我:  
  (5)、鸡翅纹  小叶紫檀上的鸡翅纹成因是木材内部密度差异所形成的一种木纹。有商家美其名曰“山峰纹”。其成因通常有:一是紫檀木的一面阳光和雨水比较充足,比其他面的生长速度快;二是髓心外层和二膘料交接处因密度差而出现鸡翅纹。之所以经常会发现紫檀珠子的某一面带鸡翅纹,原因是一旦珠子取材靠近树心部位,这一面就可能带有鸡翅纹。  当鸡翅纹取材于二膘料但带有少部分髓心材时,材质不如全部取材于二膘料好,但其材质比取材于心材外层好。  鸡翅纹出现的部位密度较差,结构不够紧密,佛珠上出现鸡翅纹该佛珠应相应降一等次。  鸡翅纹反映的是木材内部材质差异,不能作为新老料的判别依据。  常见鸡翅纹佛珠:  
  豆瓣纹  豆瓣纹通常出现恶劣山岩环境中的野生紫檀当中,在其长期生长过程当中,纹理出现极度扭曲,或出现回旋形,甚至看起来像蛆虫。其纹理“乱”成一片,扭曲打结的地方像一颗颗豆瓣,所以称为豆瓣纹。其材质致密,金石玉质,非常难得。  豆瓣纹可以作为老料的判别依据。  图:      
  (6)、虎皮纹  虎皮纹和水波纹进一步扭曲断层的结果,显不规则状,材质应比水波纹更老。  有图为例:    
  补充:气候土壤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气候土壤等环境对紫檀的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影响,2棵相邻生长的紫檀或者因为挤压程度或吸收水分有所不同,木材材质或结构就会有所差异。  举个木菠萝的例子:  波罗蜜树是南方特有的物种,相邻的2棵树,环境几乎完全一样,但一棵结很多果,一棵没结果,看起来很是奇怪。但是考查原因的时候发现,一棵是经过人为处理的,另一棵是纯天然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究其原因是:波罗蜜水足则不结果。所以种植的波罗蜜的秘诀是:  一、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二、剪断其主根,下面铺块板,阻止主根向下长。菠萝蜜是根浮生果多。  三、用铁线捆扎树干,减少树木抽水分。  四、砍掉部分树皮,破坏树皮抽水功能。  
  关于水波纹、虎皮纹的总结:  本帖所说的水波纹、虎皮纹是指荧光虎皮纹,其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木材内部的荧光水波纹、虎皮纹和外表的牛毛纹不相对应;二是木材内部的荧光水波纹、虎皮纹和外表的牛毛纹相对应;以上有些坛友的认为是物种原因(植物固有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我个人认为不排除存在外在环境因素,因此尚待进一步考证。有人认为水波纹、虎皮纹是木材不同截面的相同纹理,这个观点可取。
  (7)、鱼鳞纹  鱼鳞纹,常见于二膘料内侧,通常认为具有是高密油的质地,一般认为带鱼鳞的珠子均为老料,棕眼少见或鲜见。  除非极小的珠子,否则不可能出现满鱼鳞纹的珠子,但满单面鱼鳞纹珠子可以有。这是因为鱼鳞层比较薄的原因。  鱼鳞纹按照形态可以分为细鱼鳞纹和粗鱼鳞纹,也可以按照树龄分为新鱼鳞纹和老鱼鳞纹。  细鱼鳞纹:    粗鱼鳞纹:    新鱼鳞纹表现为底子超干净或干净(意思是鱼鳞颜色浅,没见黑色素沉积):  如图:    老鱼鳞纹通常表现为具有明显的黑色素斑点或黑色素圈,背面具有明显黑色素条纹,其棕眼绝大部分为黑色树胶填满(或带有金星)。  如图:  
  (8)、鬼眼纹、凤眼纹、鬼脸。  鬼眼纹、凤眼纹是指像鬼眼和凤眼的树疖。鬼脸是指树疖具有类似眼鼻嘴纹理组合形似鬼而得名。均不能作为新老料的判别依据。新料通常可见有大凤眼纹。  鬼眼图:    凤眼:      紫檀鬼脸图:    
  (9)黑筋。  黑筋通常是由于木材失水使其内部应力变化,导致木材出现裂纹,甚至开裂,导致内部直接暴露在空气下,所含的紫檀素迅速氧化成变黑,形成黑筋,或雨水浸淫木材裂痕导致局部变黑或树木生长过程中由于病变虫害导致局部变黑。黑筋处都有裂痕,可能随环境变化裂痕变大或缩小,所以一般人认为黑筋容易裂,一定要细看是否有补。黑筋不能作为新老料的判别依据。通常黑筋的状态有两种:  一、已经风化碳化,不见棕眼,已质变,催向腐朽。  通常空心树黑筋会碳化催向腐朽,如下面黑筋:  
  二、棕眼明显可见,材质未质变。第一种已不具有收藏价值;第二种依然具有收藏价值,采用胶水修补之后,可以作为经济实惠型定义进行收藏。      
  (10)、火焰纹、黑色素条纹、黑色线。  火焰纹。紫檀的加工面上出现漂浮不定不规则的红(黄)、紫相间的纹理。火焰纹的形成是木料砍伐后表面受到雨水、空气、紫外线等浸淫与暴晒氧化,加快木材颜色不规则地变深,所以当将木材表面进行加工后,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的交织,形同火焰般漂亮的花纹,火焰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逐渐变成较为一致的紫红或紫黑色。紫檀的新料靠自然作用基本是形不成火焰纹的,一般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砍伐的紫檀没有野外放置的过程。所以可以说:通常情况下,火焰纹可以作为判别老料的依据。  我认为火焰纹和黑筋以及黑色素条纹和黑线纹的区别是:黑筋是木材已经出现明显开裂或出现细裂痕现象,色泽黑而不具有层次感。而火焰纹并未出现裂痕,只是颜色发生变化,色泽具有层次感,材质没有发生量变;黑色素条纹是紫檀素聚集、自然沉积,木材越老黑色素沿年轮纹沉积越来越多,按照冬天和夏天交替生长的急缓而不规则分布。千年紫檀最终变成了纹理分明的花梨纹;而当黑色素条纹细小的话就会出现黑色线纹理。  火焰纹参考图:    黑色素条纹:清乾隆紫檀雕九龙纹大四件柜创世界纪录9315万元落锤!      黑色线:    补充说明:  紫檀具有大量黑色素条纹或黑色线对材质没有影响,反而是老料的判别依据,我认为商家炒作珠子底色越干净越好,具有误导作用,不可不防。
  (四) 棕眼和棕线。  棕眼即树木导管的横截面,呈点状。棕线即树木导管的径截面,呈线状。棕线上看,紫檀老料棕线通常细密或有明显的牛毛纹和蟹爪纹路,或为树胶填满而不可见,新料棕线则较通直粗大。因为棕眼的粗细是凭感官得来的数据,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以棕眼的粗细形状来判别新老料,通常可行,但也有可能会出错,就好像海黄的芝麻点老料,棕眼较为粗大,但也确是老料一样。所以不能光凭棕眼大小判别新老料,应该采用综合判别方法进行判别。必须提防这种伎俩:用胶磨方法来消灭棕眼棕线以达到光彩照人的所谓材质细腻。  新料的棕眼棕线:    老料细腻的牛毛纹棕眼棕线:  
  上面的知识可能会很枯燥,但是需要各位仁兄,多学习学习,才不会被药到。  知道小叶紫檀的特性,就不容易走弯路了
  讲这么多,其实最主要的是分辨真假。  先放两张大图给各位瞧瞧      (上为真金星,下为假金星)放大了看就更加明显,真金星非常饱满、呈树脂凝结的固体状、偏黄,假金星则是是明显反光颗粒状。  关于真假金星的判断还有一点是比较常用的依据,导管横断面是否存在金星。导管的横切面非常细,是无法从此处塞进金粉的,这也是假金星的一大硬伤,也是最为实用的检测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会让你漏掉真金星,但不会让你请到假金星!
  来看看这几张图,我有做了文字说明的。  这是收集到的一位木友的手串,但忘记是哪一位了,未征得您的同意希望您别见怪,如果您看到了不同意的话我会第一时间删帖,万望海涵。      
  那么其实想要分辨紫檀真假,最最主要的就是得熟悉小叶紫檀的特点。  那小叶紫檀有什么特点呢?  请听楼主慢慢道来··  小叶紫檀属于木材,木材必然有导管,而导管的纵切面就形成了棕线而横切面就是棕眼,棕线有粗细深浅之分,也就是导管的粗细,基本可以标示木材的密度,而对于树龄长达数百年的一般棕线都比较细小,部分细小的棕线弯曲形成弯曲牛毛纹甚至S纹,而也有部分导管被一些物质堵塞,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形成金星,有些老料密度较大的比如根部位置,密度相当大而棕眼非常不明显,以至于抛光以后棕线基本显示不出来,表面看就基本没有棕线了。  在这里通过自己积攒的一些珠子的高清图片和微距,来看看小叶紫檀的棕眼牛毛纹的以及金星的情况
  第一张图是一个棕眼和棕线相对较大的料,可以清晰的看到棕线不仅仅比较粗,而且深入珠子表面比较深,这样的一般属于通货级别,请看图。  高清单珠图:    50倍微距图:  
  第二张图是棕眼相对稍小,但是棕线比较直而且比较密集的珠子,这样的棕眼不算大,而且深入珠子表面不太深,看上去密度还可以。上图  高清单珠图:    50倍微距放大图  
  第三张图是棕线非常细小而且弯曲的珠子图,这样的纹路可以叫做牛毛纹了,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棕线相当细小而且在珠子表面很浅,哪怕在微距里面看也很细。上图  高清单珠图:    50倍微距图:棕线很细而且弯曲  
  第四张图,超细棕眼,棕眼非常细小,而且被金星填满 放大后基本看不到棕线,能看到几个小棕眼,小棕眼的深度也很小,金星断续呈现。请看图  单珠高清图    50倍微距图:金星细小  
  你好帖子太好了,请问怎么收藏这个帖子啊
  第五张图:棕线相对较细,星不太满,这样不满的位置的棕线会暴露在表面,表现我棕线和棕眼,请看图  单珠高清图    50倍微距图:图上可以看到没有金星覆盖的位置的棕线是表现出来的是凹陷下去的,比较细小。  
  @mng-11 15:20:41  你好帖子太好了,请问怎么收藏这个帖子啊  -----------------------------  对不起 我也不知道怎么收藏帖子·····
  楼主留个联系方式呗,我想请购一些珠子和原料
  话说,带这麽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心理上?  没别的意思,呵呵,探讨一下,我个人手上脖子上干干净净,不爱戴东西,所以也看不明白戴和玩这些珠子的行为
  @锵锵漆墙漆
15:52:25  话说,带这麽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心理上?  没别的意思,呵呵,探讨一下,我个人手上脖子上干干净净,不爱戴东西,所以也看不明白戴和玩这些珠子的行为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文玩界有句话这样说,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内心,亨受的是过程。像你这样不爱戴东西,何尝不是一种心境。遵守本心嘛,嘿嘿
  继续  上一张最近比较常见的药,就是针对大家追求高油密少棕眼或者无棕眼的,市场有需求,商人就能满足,近期大部分珠子都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用木粉和胶混合物将棕眼堵上,然后抛光,刚做出来的手串在自然光线下基本看不到棕眼和棕线,由于高抛所表现出的效果非常好。多说无用,上图:  第六张图,棕线本身其实并不算粗,但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买家的无棕眼需求,那再小的棕眼也得给他堵上,结果就是这样,上图(自然光线下,不太容易看出)  单珠高清图:    50倍微距图:      在微距图下,棕眼里的物质一目了然了。  这样的手串对于骨灰级玩友或者对于有些紫檀知识的玩友来说可能没啥,但是对于刚入门的绝大多数追求高油密的紫檀爱好者来说,买到的就是一颗小药丸,伤心呢。
  @呦呦呦U
15:35:14  楼主留个联系方式呗,我想请购一些珠子和原料  -----------------------------  加下楼主Q 天涯是不能发网址什么的,好像
  顶楼主!
  继续  上一张最近比较常见的药,就是针对大家追求高油密少棕眼或者无棕眼的,市场有需求,商人就能满足,近期大部分珠子都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用木粉和胶混合物将棕眼堵上,然后抛光,刚做出来的手串在自然光线下基本看不到棕眼和棕线,由于高抛所表现出的效果非常好。多说无用,上图:  第六张图,棕线本身其实并不算粗,但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买家的无棕眼需求,那再小的棕眼也得给他堵上,结果就是这样,上图(自然光线下,不太容易看出)  单珠高清图:    50倍微距图:      在微距图下,棕眼里的物质一目了然了。  这样的手串对于骨灰级玩友或者对于有些紫檀知识的玩友来说可能没啥,但是对于刚入门的绝大多数追求高油密的紫檀爱好者来说,买到的就是一颗小药丸,伤心呢。
  第七张图是爆满金星棕眼和棕线被金星填满,所以在微距下基本看不到棕眼和棕线裸露。  单珠高清图:    50微距放大图:(可以看到棕眼和棕线被金星填满)  
  下面两张图是属于闭合棕眼的情况,棕眼和棕线被黑色物质堵塞,珠子表面基本看不到凹陷的棕眼和棕线,这或许可以叫做无棕眼吧。  第八张图,闭合棕眼,棕眼被堵塞,料质非常细腻  单珠高清图:    50倍微距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棕线表现为黑色,多数棕眼闭合。  
  第九张图:也属于闭合棕眼,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有个旋转金星。上图  单珠高清图:图上可以看到料质非常细腻基本看不到棕眼和棕线。    50倍放大图:放大图上可以看到棕眼基本表现为较小的黑色小点。旋转金星像动态的。  
  上一张盘玩过略有包浆的珠子,珠子已经盘玩半年多时间,属于大棕眼爆满星,金星在棕眼和棕线中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但是由于棕眼和棕线本身较大,存在少数部分棕眼和棕线仍然表现为清晰的凹陷,而且有少数金星从棕眼中脱落,脱落后棕眼呈现出来,清晰而且明显。    
  第十张图 是某为玩友在某宝吃药的图,称为爆满金星无棕眼,十几张买的,棕眼全被堵上了,这种基本是一眼假了,但是依然很多人吃药的。请看图:  高清单珠图:    高倍放大图:  
  第十一张图:珠子刚车出来的时候,打磨抛光时候的木粉一般都会填充在棕眼和棕线内,这类的表现和后做的填充棕线和棕眼比较容易混,一般车珠自然填充的木粉就是单纯的粉末很容易就能够擦掉,而后做的由于粘在棕线和棕眼里,不太容易擦掉,另外从外在表现来说也有一定的区别,请看图:  单珠高清图:(车珠木粉自然填充棕眼,棕眼和棕线内的颜色发浅色,与珠子表面木质颜色色差相对较大,因为不是金黄色一般也不容易冒充金星)    50倍微距:(填充物由于是细腻的木粉,表现比较细腻平滑无胶黏顿挫感觉)  
  棕眼后期被人工填充,冒充无棕眼或者少棕眼高油密的情况的图如下:  单株高清图(棕眼棕线后期人工填充,填充物颜色与木质表面颜色色差很小,比较容易被误认为无棕眼,填充物用布擦不宜脱落,盘玩过程会慢慢脱落)    50倍微距下:(可以看到填充物像胶黏顿挫的感觉)  
  前面我已经讲过很多金星和假金星的鉴别方法,空口无凭。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做一下毁灭性的实验···  看看真金星和假金星经过毁灭性的实验后,会有什么区别。  当然,别问我为什么舍得拿真金星出来做实验,有钱,任性····  先准备两颗金星紫檀,20mm这颗是真金星,15mm那颗就是假金星了,其实看多了紫檀基本上,靠感觉和眼力,一眼就可以分辨真假了。          
  上面四张图是从放大镜效果特写下的珠子,大家伙应该很容易分辨真假吧。假金星及其不自然,相反真金星会更明显一些。这样的特写,真假金星应该每容易分辨吧
  至于今天的毁灭性试验,第一项就是用磨砂纸来磨,其实真金星和假金星,在磨砂纸底下,基本上就无所遁形···  来人呐,上砂纸···    先磨刀霍霍向“假金星”吧,磨着磨着,你会发现,原本珠表的金星,磨着磨着就没了,很明显,这是后期加工的金星了····      磨完之后的效果,你会发现原本狂拽酷炫叼炸天的24K金星,居然磨着磨着就没了···  接下来试着继续磨真金星··肉痛,这玩意儿可是真的啊···    搓一会儿你会发现,虽然珠表变得不光滑了,但是金星其实还在···    再搓得更用力更疯狂一点,金星还是在的·    来张微距图,大家伙可以看到,其实金星,还是清晰可见的,果然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的···
  Ps:明眼人应该看得出来,这套图,隔壁帖子里的楼主也有用过,呵呵,不多说,那货就是盗我这边的图,懒得举报他了····
  咱们继续    那么第二项破坏性试验就是用剪刀剪了····看看紫檀内部是否也有金星?
    这是把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剪刀··  其实用剪刀,真心是很难操作,好几次差点把手给剪刀了,妈了个巴子的,早知道菜刀了
          这是剪好的效果,等我上个微距图··
    我勒个擦,金星全部变成流星飞走了···
  再剪一下真金星看看··    剪这玩意儿太头疼了,因为这料蛮老的,简直硬到让人无法自拔···      这是剪完之后的效果 ····别骂我,把好好的金星剪成这个德性
      剪完之后,依旧可以看到紫檀内部其实还是包含着金星····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真金星的料质比假金星更紧密,而且油脂更足····
  顶一发
  紫檀之所以会火起来,不仅仅因为其亮丽的光泽和馨香的气味,也不只在于其高贵的装饰效果,还在于收藏者对紫檀把玩的乐趣。  在盘玩中不仅可以获得乐趣,同时也是舒筋活血,修养身心的过程,前面分享过盘玩的一些基本方法,比较大众化,但对于专业玩家来说还不够,总有那么一些人,对紫檀迷恋之极,爱意之深,旁人无法理解,手上的宝贝也希望经过自己的精心盘玩散发更加迷人的光泽,那专业级玩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这里针对我的经验和一些看法跟大家一起深入探讨,说的比较细,没有耐心的朋友可以略过,也欢迎老玩家补充,如有谬误,敬请大家提出,一起分享经验。  盘玩前,我们需知道什么是包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答案却很难成系统。  其实,所谓的包浆就是小叶紫檀佛珠中的油脂渗出接触空气后,在木头表面形成的固化层,再经盘玩把摩,达到所谓的镜面效果,也就是说,包浆主要是依靠木头本身的油性来完成,但是理想的包浆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底效果”,也必须建立在木料本身良好的抛光打磨的基础之上,后期完美的包浆效果,跟珠子本身的油性,成品时打磨的目数,后期自己盘玩时所进行的抛光,都有关系。
  关于“包浆”可以说是玩木的朋友在一直追求的目标,随便哪一种木料,最后都需要把玩儿到包浆,这样才会美观、地道!  我在此分析的只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小叶紫檀的包浆,很多新玩木的朋友可能还没有实际接触过包浆,甚至可以说听说过没见过,所以我先发几张玻璃底包浆度给大家看看        
  许多的朋友管上面这个叫玻璃底,或者镜子面,其实这就是很完美的包浆,这几串珠盘玩至这番模样用了大概一年时间!  下边我在晒一下另一串珠的局部图  
  同样是玻璃底,镜子面的包浆,这串珠用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小叶紫檀氧化的朋友应该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  那么,同样都是包浆,为什么在达到包浆效果的时间上有这么大区别呢?  这个问题先挂在这里,在后面的文字中老八会慢慢解答!  先说包浆的成因,在以往看到的一些概念中,描述包浆为油类物质接触空气后,在物件表面形成的蜡化反应,在经盘完把磨,形成看到的镜面效果!虽然此类概念并没有经过实际化学分析验证,但对于紫檀物件包浆应该属于比较贴切的!  在刚接触木质手串的时候,因为没见过实际的包浆,这个问题曾经问过我的老父,他与共和国同龄,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提到这个问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过去下乡务农有一种农具叫锄头,是给庄稼地里除草用的工具,装的是木头把,长期的使用在手经常磨的位置就有一层光亮的物质,正常使用始终会有,但有时候勤快人用水去洗刷一下农具,那层物质就消失了,那个就是包浆!  于是这便成了我对包浆最初步的认识,农具经过劳动人民的手长期把磨、抛光,到达一定的光滑程度,在人的自身油类物质的作用下开始形成包浆!  带着以上这个认识,我开始分析紫檀物件包浆如何形成,由于紫檀本身含有紫檀素以及油脂,而且大多数人在借助软布或者更好的材料进行盘玩儿,最后达到包浆效果,也就是说紫檀的包浆多是依靠自身的油性来完成,这个不用特别深入解释,多数玩友已达到共识!  剩下的就要说到一个关键字,“盘”,为什么必须盘才能包浆?很多人会说:盘玩是对心性的一种磨练!这个我很认同,因为我也是这么来做的!但现在先把精神层面的放在一边,只说这个盘玩儿对包浆的作用是什么,有些朋友说过,“抛光”,或者"打磨“,我表示认同此观点!以上两个图的手珠,第一个用了一年时间达到包浆,在这一年时间里,包浆的前期工作一直是在用盘玩手套或者干手在进行不断抛光打磨,当达到可以包浆的条件后,开始包浆!第二串珠进行了人工逐级高目打磨,达到需要的抛光目数后,在很短时间内干手盘玩儿包浆!区别在于前者由于盘玩儿并氧化时间长,颜色很深,后者还未经长时间氧化就已经包浆,所以颜色还很红!  下边说下我的主观认识,我认为:小叶紫檀物件如想达到漂亮的包浆效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打磨抛光的前提上!在此引入一个物理概念,目数:  物理学定义为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筛网在1英寸线段内的孔数即定义为目数 。  这个概念很绕口,其实通俗的说就是在单位面积内的高低点的数量,我这么说和本身的概念有出入,是为了能更好的理解,1000目指的是1英寸线段内的孔数达1000左右,其它目数类型依然照此概念!高目数的打磨,使紫檀物件的表面单位面积内的颗粒度变小,并数量密集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细密低点,被紫檀素反应的蜡化物质填充并与最近的另一个低点填充物质粘结,这种粘结千万倍增加,形成了连接的面,并经过反复逐渐增加,就形成了我们喜欢的玻璃底包浆!  那为什么目数低了不会包浆呢?我的解释,是因为单位面积内的细密低点的距离大于蜡化物质的颗粒大小,使之不能很好的粘结!  以上是我对包浆成因的分析结果,下面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同样都是包浆,为什么在达到包浆效果的时间上有这么大区别呢??  我想看了以上我对包浆成因的分析,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三点提示:  1、小叶紫檀物件如想达到漂亮的包浆效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打磨抛光的前提上 !  2、关于如何完美打磨抛光,这个就是商家的事情了!  3、选择哪种速度达到包浆效果,根据个人爱好,随心随性!
    盘前分析  拿到新请的珠子时,很多人新请的珠子刚到手就迫不及待开始盘,这是不对的,先分析其品相和工艺,颜色是否红润,是上蜡还是上油,打磨到多少目,不明白的可向商家咨询,不过有些不太专业的商家他们也不懂,所以要么找专业商家,要么自己多研究(关于打磨知识后期会有详细分享),这点很重要,直接影响后期的方法和步骤。据我了解,目前上蜡的不多,倒是上油在市场上很普遍,特别是金星手串,关于上油优劣问题暂且不谈,如果是上过油,其方法可以用对待上蜡的珠子那样,用粗糙一点的毛巾或者劳保手套盘,盘一段时间然后放置,如果没有上油上蜡,可以省略这一步。  如果打磨比较粗,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自然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棉手套直接盘。  那么为什么要放置?一是适应当地温度环境,二是蒸发水分。这点很重要。
    适应环境很多人应该了解,因为目前最大的生产集中地仙游处于南方,空气湿润,如果突然到北方干燥环境中极易出现裂纹,所以如果北方的玩家从南方买的珠子必须要有这一个过程。  蒸发水分很多人就不了解了,这是因为前几年紫檀没那么火,市场老料供应充足,老料经过长时间自然放置,木性稳定,更易盘出效果,现在仙游一天都有好几百棵紫檀木料在加工佛珠,虽然老料有,但少之又少,加上制作佛珠的工艺中很多是水磨,有很多水分在其表面,尤其是新出的珠子,所以放性这个过程需要自己解决。放置一段时间待其自然干燥,干燥之后析出的油脂更加牢固,这点有点像油烟机里的油,刚开始油烟机吸收的油很容易擦掉,时间久了,水分蒸发,那些油垢非常难处理。同样的道理,我认为放性这一步不可少,也就是自然放置让其干燥。
    工具选择  如果您是大干手的话那就恭喜了,你有一双无敌的盘玩神器。但如果是个大汗手,建议还是用辅助工具如手套、鹿皮等纤维细腻的布料进行盘玩。  盘玩时间与方法  盘七放七,是比较通用的方法,是针对没有那么多精力的朋友,也就是盘七天放七天,每天半小时至1小时,简单易记。玩珠子不是科学研究,没有严格的时间,随性而为,放置和盘玩时间上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依照珠子材质选择不同的放置时间,有玩家曾经放置一年,拿出来稍盘一下就光泽如玉。因为小叶紫檀也会由于自身的油脂和氧化而形成包浆,只不过自然包浆的过程要比盘玩包浆的过程慢一些,光泽度差一些。  也有玩家没怎么放置一样盘出比较漂亮的效果,所以放置时间依材质与自己心情而定。重要的是盘玩后待油脂渗出时,感觉手有粘阻感的时候可以自然放置让其干燥了。然后再盘再放,盘的过程中用手轻抚,力求照顾到每个角落,如此反复摩擦,直到出现满意效果。等颜色变深后,渐渐就可以不用布了,毕竟手串是直接接触皮肤的。  手串盘好之后,要注意保养,避免碰水特别是汗水,切忌阳光直射或者温差过大等,平时多用布擦拭,出了汗要及时擦拭手串,戴上一段时间就放起来几天。
  以上就是一些正规正式的盘玩方法。  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奇门异窍的盘玩方法呢?老八,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是有的。老八经营佛珠这么多年,自己也发现了几个现象跟大家说说:  珠子初步盘亮后,就是盘玩后,开始觉得涩手时,每天盘一会儿后就有香味和出油的感觉,这时候最好是不盘了,晾起来,第二天再盘,因为珠子本身其实在慢慢形成包浆,如果再和以往一样盘玩的话,可能好不容易形成的包浆都会付之东流了。  而且老八偶然发现用真丝盘,紫檀珠子出香味和出油的特别快,并且亮,所以其实家里有真丝布料,拿来盘玩珠子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还有一次坐车时盘珠子,手对着空调口盘,一路都没看,等回家打开丝巾发现珠子铮明瓦亮的,第二天又用另外一串试试,还是这个样子,并且发现在空调口盘珠子不会有出油的感觉,可以一直盘,上亮度很快,盘一次放3天都不耽误珠子出玻璃底,我以前发的帖子上有说过在空调口用真丝盘珠子效果很好,也有木友试验证明了,所以再分享给新来的各位仁兄试试吧。  那空口无凭,不如做些实验来让大家瞧瞧。
  1.干手盘玩实验  注:实验标本老料因放性时间较长已不掉色,之前一直白棉布手套盘玩,没有上过手。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我洗漱完毕,沐浴净手之后,把手串戴在腕上,躺在床上心静揉捻,手心肯定是干的。这类似于皮肤的自然打磨,第二天一早照片如下:      实验现象:珠子非常油润,但是不是特别透亮,基本不乌涂。  实验评价:老八一直认为,老太太的干手绝对是盘玩紫檀的王道,出浆快,盘玩漂亮,哈哈
  2.棉布手套实验      实验现象:刚开始盘玩时手感比较干涩,珠子表面油性不见,珠子发乌,盘几分钟后,手感顺滑,珠子油性渐渐显现。  实验评价:一直并未觉得白手套盘玩效果是最好的,但是上班时间,地铁公交上,盘着比较方便。另外这种盘玩方法比较稳扎稳打,出浆时间可盼。
  3.劳保手套实验      实验现象:相较于棉手套,劳保手套比较粗糙,盘玩之后珠子比棉手套亮,整体没有生涩感。  实验评价:劳保手套更适合盘玩把件或者镇纸或者木性稳定的普通老料,不适合盘玩新料手串和金星手串,盘玩前者容易出现大宗眼,盘玩后者因为材质粗糙我个人是比较担心掉星,即便星星是真的。
  4.真丝手套实验      实验现象:盘玩的时候,会觉得滑不溜手,但是盘玩效果还好,只是因为真丝比较滑,所以盘玩时并没有盘玩的乐趣。  实验评价:家里有真丝可以拿来试着盘玩,其实算是还好。
  太深奥了,但我有个不吃亏的办法---任何东西都不买。嘻嘻。。。。。。
  @蒙山骆驼
21:23:51  太深奥了,但我有个不吃亏的办法---任何东西都不买。嘻嘻。。。。。。  -----------------------------  表示赞同···
  5.鸡皮布(眼镜布)实验      实验现象:盘玩效果极好,珠子光亮,担不是贼亮,有和田玉的油脂光泽,非常漂亮。 因为此布料的特点,盘玩手感比较涩。  实验评价:出浆效果会较快,布料是好布料,但不是盘玩的好方法。用这种布料盘玩,两个手都得占着,一般人没有这种时间。不要妄想把这种布料做成袋子或者手套,因为它盘玩时比较涩,必须比珠子放在布料里用两手不断的来回摩挲。
  6.假兔毛实验      实验现象:盘玩效果不如鸡皮布,但是盘玩时手感润滑。  实验评价:此布料适合盘玩雕件,去掉雕痕内部尘土,一般商家用来在店里擦拭买家上手看过的东西。
  7.老面袋布      实验现象:盘玩手感润滑,老面袋布盘玩之后珠子油亮,表面乌涂全无,在所有的实验材质中效果最好。  实验评价:可以做成布袋随身携带,只要不嫌丢人,随时可以盘玩,盘玩效果极佳,但是限于布料比较细,这种盘玩方法出浆比较慢,需要有耐心。
  顶一下,吃午饭去喽
  不错,店在仙游哪里,回去找你拿货
  @langshiai
21:59:08  不错,店在仙游哪里,回去找你拿货  -----------------------------  年底了 货都预定的差不多了。希望下次可以合作,在赤荷那边
  顶一下 晚上更新
  再有一个方法就是一位前辈发明的绿豆法,老八也尝试了,确实挺好用,省事多了。  不过这方法老八也是第一次试,怕珠子被破坏,所以用的是较差的珠子,不过没想到的是居然盘玩的还挺到位的。闲话不说,直接上图。  这两串珠子就是这次实验的猪脚···    使用绿豆法盘玩紫檀珠子时,需要将珠子拆开,大家都懂得嘛,这样可以方便绿豆小姐和紫檀君一起无缝隙贴合在一起····        
  精选上等优良绿豆  
  再将紫檀送入洞房···  
  接着将绿豆均匀撒进袋子里的紫檀里··      
  以下场面因为少儿不宜,所以需要将袋子盖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把木头做成珠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