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2014 26 074747鸽子-04-503491是那的鸽子,赛绩如何?

鸽群主血的选择与延续发展-中国信鸽信息网
&? &? &? &? &? &? &? &? &?&&?&&? &? &?&&? &? &? &? &?
鸽群主血的选择与延续发展
12:01:02 
  一个鸽棚,如果没有自己的优秀主血鸽系,犹如得了软骨病,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如果棚中出现一路赛绩迭出的优秀血脉,不能抓住机遇,巩固延续发展其优势,机遇就会变成过路云烟,与你失之交臂。
  养赛鸽,不但需要有悟性,还必须有点创造精神,要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趟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能一味地靠外引种鸽培育自己的赛鸽。引种的终极目的,在于吸取外来鸽精华,借鉴、改良、创新,为我所用。不能老是抱着外来鸽的名字不放,在适当时机,要敢于打出自己的旗号。
  世上所有好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体态特征,均来自先天遗传。赛鸽育种的精髓,在于培育自己形成体系的种鸽群和赛鸽群。其真谛是不断用自己培育的种鸽,作出比原来品质更高的赛鸽,做到长胜不衰。
  立棚养鸽,种鸽中出现了优秀种鸽,那只是养鸽成功的开始,只有自己能创造性地不断育出优秀种鸽和高品质赛鸽群,并不断地在参赛中获胜,才是真正的成功。
  所有高明的养鸽者,他们总是把不断提高整棚赛鸽品质放在首位,不会躺在一二羽明星鸽上睡大觉。
  纵观国内外所有名家,他们之所以成名,无外乎他们拥有两大法宝:一是他们棚内不断地有品质十分优秀的赛鸽参赛获奖;二是他们有高超的育鸽技巧,善于巩固、延续、提高本棚优异赛绩鸽的优秀竞翔特质。这二者,就如同鸽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参赛获奖者,百分之八十都是在引种获得优秀种鸽基础上,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凡能多年保持优胜的鸽友,其育种的重点,均以保持发展自己鸽棚内已连续作出优秀赛绩鸽的基础种鸽特性(即提纯保种)为主,不必刻意地去过度重视赛鸽的外观及羽色。只要保持基础主血种鸽的优秀竞翔特质的遗传,就可源源不断地育出优秀赛鸽。心中要牢牢切记,“育种是金”。只有弄懂育种原理,认识和掌握配对育种规律,才可随心所欲控制遗传。
  保持鸽棚长胜不衰并且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选主血,选择做基础主血种鸽基本原则是:当自己的鸽棚内,出现有一对种鸽作出的子鸽,不断在参赛中连创佳绩,甚或连续出现最佳前名次鸽,并有优秀个体夺得冠、亚军。要想保持并延续该路赛鸽优秀赛绩的连续性,就要反过来确认该配对雄、雌种鸽的父母鸽上代,是否父系与母系都是出自血统优秀、赛绩杰出的基础种鸽。或者所预选主血种鸽的父母鸽本身,都是出自优秀血系鸽子代中的优异赛绩鸽。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种鸽的竞翔品质越好,下代参赛获胜的机会越多,所以,选择主血种鸽一定要把血统优秀摆在首位。前边已经说过,所有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均来自先天遗传,把话说白了,就是血统对赛鸽的绝大部分竞翔优秀特质均有很多方面影响。任何一羽种鸽,如果没有优秀血统做基础,那是先天不足,任何人都无法弥补。
  如何权衡引种是否成功呢?一般地讲,当发现自己鸽舍某羽赛鸽是优秀赛绩鸽,且同父母兄弟姐妹鸽,参赛成绩都很出色,不但同系鸽归巢入赏率高,而且很少丢失;反过来确认其父母鸽时,其优秀种雄母亲鸽的父鸽和祖母鸽,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反过来说,其优秀种雌父鸽的母亲鸽和祖父鸽,也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可基本判断引种成功。这样的两羽优异赛绩鸽,或优秀血系鸽相配,不但作出的子代鸽出现优秀赛绩鸽的机率高,且配得巧还会出现黄金配对。因为,这样的优秀种雄与种雌,符合养鸽前辈多年在育种实践总结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来自优秀血系的优异赛绩鸽做种,一般会在父系的第三代和母系的第四代,或母系的第三代和父系的第四代,产生类似最佳种雄或种雌的最优秀赛种鸽。”参赛实践也反复证明,凡是能够连续数代发挥的鸽族,追根溯源,其父系和母系的祖先,都是出自杰出的基础种鸽。凡经逆向确认,本棚出现的参赛优秀群体,确是来自优秀血统(血系)的优秀种雄种雌育出的,就要把它们中的具有优秀赛绩的个体保护、发展,使之成为本棚的主血种鸽,以便使自己鸽棚已出现的优异赛绩延续、发展、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延续发展本棚主血,可直接借鉴鸽界前辈常用配对方法中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及堂兄(姐)妹(弟)、表兄(姐)妹(弟)旁系选优近亲回血配对法。从很多鸽友谈到的育鸽配对实践体验总结看,用这种近亲回血配对,延传主血方法的优点是:
  一、不但能保证一个主血的特征特质遗传稳定,而且还不会影响下代参赛。
  二、用这种在近亲个体中选优回血配对法,回交后选出来的优秀赛绩鸽,再去配另一羽同宗远亲优秀赛绩鸽,即远缘近亲杂交,不但所生子代体质会更好,能达到提纯复壮的效果,其子代中还会产生赛绩及做种更出色的优秀个体。如果能尽快从中发现其赛绩、育种综合素质超越其原始主血基础种鸽的优秀个体,对保持一个鸽棚主血的发展、提高,并对形成新的品系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主血选定后,以主血参赛群中发挥稳定、赛绩突出优异个体做基础种鸽,并以基础种鸽为轴,进行选优近亲回血配,能延续发展主血的优异特质。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选定主血的参赛群中,挑选赛绩最优秀,并经得起复放的个体。特别要注意,在幼鸽时就飞出好成绩(冠军或前名次),进入青年和成年期后,经多次复放,又连续创佳绩(进前名次或获冠、亚军)的个体雄、雌做基础种鸽。然后,采用一雌配多雄或一雄配多雌,各作出2-3对仔鸽,进行放飞汰选。按着从主血选基础种鸽的赛绩条件,挑选出子新一代续代种鸽。然后进行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堂兄(姐)妹(弟)或表兄(姐)妹(弟)旁系选优近亲回血配。其作出的子代,再进行放飞汰选,还按选主血基础种鸽的赛绩条件,选出子二代续代种鸽进行互配。作出子代参赛汰选,还按上述选基础种鸽赛绩原则,选出子三代续代种鸽后,与原始主血基础种鸽(种雄或种雌)进行隔代回血配,以提高原始主血的浓度。强化主血优秀竞翔基因遗传力后,将其子代经放飞汰选后,再按选原始基础主血种鸽赛绩原则,择选出新一轮原始基础种鸽。依前述近亲选优回血配对育鸽过程,进行三代内的续代延续繁衍。只要按此原则往返重复进行选优近亲回血配,并适时引入同宗远亲优异赛绩种鸽,进行浓化主血,提高主血优秀竞翔特质遗传基因的遗传力,可基本保持所选主血的优秀竞翔特质代代延续遗传,使鸽棚参赛长胜不衰。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近亲回血鸽作出得好,具有从外观特征鉴别、挑选种鸽的经验和能力,也可从近亲回血子代鸽中不经放飞,直接鉴选出优秀个体作续代育种鸽,作出子代参赛,鉴别它的做种价值。因为,所有好种鸽的遗传基因特质,都是通过育出的直子代赛绩来证明的,子代飞出了好成绩,种鸽的育种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种鸽不一定都是好赛鸽,但好赛鸽必定出自好种鸽”。这种同系内选优近亲回血配的基本目的,在于检验所选主血种鸽是否耐得住近亲配,其后代是否能持续飞出优异赛绩,验证它后代的优秀竞翔个体是否有留种价值,以求获得原始主血种鸽的高智商以及优秀竞翔特质并纯合遗传基因,稳定后代优秀竞翔基因特质的强势遗传。
  如果通过反复近亲选优回血配后,能够达到主血种鸽的高智商竞翔优秀特质,代代延续遗传,一个鸽棚所预想获得的既能参赛获胜,又能做种育鸽延续其竞翔特质的血系鸽族,就近在眼前。
  综合所有介绍优血延续遗传选种配对资料看,近亲选优回血配对方法,一种是采用同宗同系高低代选优回血配,即人们常说的一代配二代或二代配三代、一代配三代。二就是本文所推举的主血后代同父异母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或堂兄(姐)妹(弟)、表兄(姐)妹(弟)选近亲回血配,保持主血的作育方法。
  之所以力主此选优近亲回血配对法保主血,是经过实践,及看到很多鸽友谈及用此回血配的实践体会,都说这种选优近亲回血配对的优点是:
  一、获得主血优秀后代后,往下延续的周期短,操作简单易掌握,又不影响参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回血保优效果。
  二、主血种鸽的利用率高,验证主血延续遗传性能,及做种价值的认定快。
  三、可避免杂交鸽重复杂交形成杂杂交,使赛绩下滑。
  四、这种选优近亲回血配的实践告诉我们,它是一个优秀赛鸽血系所特有高智商竞翔特质,简便快捷获得延续遗传的最佳方法之一。
  五、此种配对法,既适用于养鸽大户保持延续某一优秀种雄或种雌的优秀竞翔特质,更是工薪养鸽族,保持发展本棚难以获得的最佳配对雄、雌种鸽优秀竞翔基因特质延续遗传的捷径之一,还可避免或延缓不恰当近亲配带来的鸽质退化弊端。
  这个保主血的育种过程,利用的是最有效的提高赛鸽品质的交替遗传方法。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往往还会产生一羽呈显性遗传的基础种雄,发挥无限。
  切记,赛鸽育种中选配对不是品评会,且太漂亮的鸽子配在一起,不一定能作出既漂亮、竞翔性能又好的赛鸽。在选种鸽时,一定要切实把握雌鸽的做种条件,血统和赛绩一定要优秀。因为在育种遗传过程中,雌鸽对后代竞翔的耐力、坚韧性特质的影响,比雄鸽更重要。而近亲育出的赛绩优异雌鸽,有比较高的“含金量”。更重要的是,培育鸽棚主血鸽要有眼光,有胆量,有毅力,要在保护主血优秀竞翔特质延续遗传的同时,敢于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掺入优秀血统群中的优异赛绩异血鸽,进行改良、培育新的血系鸽。对赛鸽育种,要有鸽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发布时间: 12:01:02
【】 【】 【】
21楼 评论者:手机中信网友
时间: 8:27:02 IP:223.104.27.*
仔细阅读,津津有味。说的清晰,
20楼 评论者:和平阁
时间: 18:50:00 IP:182.34.170.*
真的需时间和耐心,育种不是一日之功。你养鸽的乐趣越大,则取决于你的悟性。
19楼 评论者:上海老鸟
时间: 14:39:26 IP:112.65.211.*
这条路并不好走,说得容易做到难,没有十几年以上时间,是出了不了真正的基础种鸽。我走过这条路,用了十四年,才出成绩。估计现在的人没有这样的耐心。
18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13:03:01 IP:120.10.70.*
如果文章不是抄来的
那么你一定很有学问
17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22:32:59 IP:27.225.77.*
好文章,我就是这样玩的,飞的还可以。
16楼 评论者:龙城鸽苑
时间: 6:30:06 IP:183.164.241.*
今天是第二次分享了该文章,很不错。
15楼 评论者:了缘
时间: 17:25:51 IP:115.168.38.*
好久没有读过这样好的文章了!获益良多。多谢前辈无私分享。
14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19:11:34 IP:163.177.128.*
詹森育种原理大概也是如此吧!建立-支冠军优秀赛鸽家族就从-羽源头超级赛鸽抓起吧,咬定-路冠军血脉,并保持其纯度。保持-路鸽糸的纯正比多赢几次冠军重要!
13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18:43:20 IP:120.192.232.*
好文章,我就是这样玩的,飞的还可以。
12楼 评论者:翔龙阁
时间: 11:47:48 IP:219.154.51.*
心有灵犀啊!
9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11:03:44 IP:124.115.139.*
你为鸽子 而生
8楼 评论者:归德满天星
时间: 16:09:38 IP:1.196.71.*
血统好比和面,比赛好比蒸馒。面和的好,馒头好吃
7楼 评论者:好文章....
时间: 14:44:15 IP:175.21.112.*
好文章....
6楼 评论者:永明赛鸽
时间: 22:13:04 IP:110.17.75.*
拜读。。。。
5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21:31:13 IP:222.75.229.*
4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20:06:47 IP:118.183.187.*
好文章....
3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20:04:35 IP:60.210.18.*
写的很好。
1楼 评论者:中信网友
时间: 15:47:47 IP:218.246.95.*
有见地有水平。
发表评论:
(您最新发布的评论需要等待几分钟显示!)
发表文章和评论须知:
1.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2.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3.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4.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表评论须知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帐号;
5.网站对发表评论须知保留变更及最终解释权;
6.发表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
7.在本站发布的投稿原创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中信网作为其作品版权的独家代理人,版权归中信网和作者所有;未经中信网授权,不得抄袭、篡名、转载我站公开发表的作品。
8.本站所有栏目文章中的图片,发布时一经加上中信网水印标识,不得涂抹、篡改、裁图。
9.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鸽业推荐产品
&展厅推荐铭鸽
&公棚推广信息
&专栏最新文章
&即将结拍铭鸽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8、 传真:8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如何鉴定一只鸽子的好与坏-鸳鸯龙腾鸽舍-中国信鸽信息网各地鸽舍
鸳鸯龙腾鸽舍
   我的鸽舍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中信网友:
力扬生态牧:
力扬生态牧:
中信网友:
中信网友:
   我的好友
鸳鸯龙腾鸽舍
会&员&名:鹏驰鸽舍 文章总数:39篇 推荐篇数:0篇 留言数量:6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0
建立时间:
如何鉴定一只鸽子的好与坏
作者:凌霄驰鸽&
来源:转载&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 16:57:38 &
&&鸽子的血统和赛绩是最重要的!要看鸽子的家谱,仅仅1-2次的成绩是绝对不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选种要注意下列的要求:
1、体型的选择:
种鸽的体型应适应飞行的要求:体型上优秀的赛鸽身体应呈流线型,胸部匀称开阔,前身较宽,后身收缩,平滑过度;龙骨前端弧度有点突,龙骨后端上收,直插耻骨间隙小约一指左右;上手后手感舒适,羽毛柔滑细腻;这种体型的种鸽飞行中可以减少阻力,既有速度又有耐力,但是气囊一定要丰满,上手后有上浮感;竞翔时平行感好,能适应各种气流,适合各种赛程。总之在体形上要有平衡感,不宜过大或者过小,性情应刚猛坚韧。
2、素质的选择:
我们知道,鸽子生理上的特性比心理上的特性容易遗传。所以选择种鸽必需注意素质。所谓素质,是指信鸽要有准确的归巢性,飞翔的速度、距离、对气候、对人为的干扰因素有应变的能力等等。所选之种鸽必需讲究血统和种系。因为优良血统的种鸽,总在某一方面有它特殊的优点。选种时不单要注意种鸽本身的素质、特性、特征,还要对它的上代、兄弟、姊妹的情况作一番考察,最后根据多方面的记录确定取舍。
3、年龄的选择:
鸽子的寿命常因种系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鸽子最理想的繁殖时间应该是2岁到6岁这段时间。这时鸽子不单是形态上成熟,而且在生理机能上也完全成熟。由于各种环境条件的不断刺激(包括训练因素在内),所以在后代的遗传性上因环境的“可塑性”而得到加强。
《如何选择一羽好鸽》
(一)眼神
鸽子的眼睛可以简化着看,“眼神配”是“鸽眼配”中最高的境界。
鸽子的“眼神”也分好多种,不一定看似聪明的就是好的,只要鸽子眼神能够表现出“专注”的神态就已经不错。除了“眼神”以外,我对眼睛的要求,也只是保留了“在视力的强弱和所能适应的视觉环境上”的那些部分,这主要指眼房水、眼砂、眼志和瞳孔;而且也不是每羽都看,如果第一关“眼神”就不吸引我,再看其它的又有何用?
(二)眼房水
眼房水的好坏对鸽子的视力和环境适应性起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决定飞翔速度快慢的作用。我们常说的眼睛要求“干、老、油、亮”等四个标准,实质都是眼房水在起作用。不“干”的眼睛,那是父母鸽的眼睛配错了,这样眼睛的鸽子飞不了多长时间;不“老”的眼睛,要么它没有参加过任何赛事,要么它的眼房水成色欠佳;缺“油”的眼睛,是眼房水的成份太单一,这对不同赛况的适应性会差些;少“亮”的眼睛,是眼房水晦涩、“浑浊”,这种鸽眼的视力不够强。
1、瞳孔的大与小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鸽眼瞳孔应该越小越好,我不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瞳孔是光线和景物进入眼睛的窗口,瞳孔放大时肯定比瞳孔缩小时进入的光线和景物面多些;鸽子飞行中进入鸽眼视觉的景象面越多,对其在高速飞行中的安全性就越有保障。不信可以做个试验,我们把眼睛眯缝起来看东西,有些东西就肯定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鸽子也是一样,睁大“眼睛”(实际是睁大瞳孔)才能看得更远和更清楚,由此才能做到尽早发现天敌或者避免撞电线。
2、瞳孔的扁与圆
有的人要求鸽眼的瞳孔越圆越好,我觉得这个标准对于鸽子来说是太牵强了,这是拿人眼的标准来衡量鸽子。它们的眼睛长在脑袋的两侧,稍向前翻一点,这样视野较大,对其生存有利。也是由于它们的眼睛基本是对着长的,向前看景物时,实际是需要斜着眼睛看。斜眼时,瞳孔向前移动,挤压前部的眼砂,拉伸后部的眼砂;这样看的时间长了,瞳孔就会由正圆形变成椭圆形,瞳孔位置也不在眼睛中央,而向前下方偏移。
严格来说,每羽鸽子的瞳孔形状都会有些差异,瞳孔的大与小、扁与圆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定的优和劣,是否优或劣,应该视每个鸽子的实际情况而定;依瞳孔在鸽头上长的位置和变形程度,再结合眼眼睛上的一些其它“印记”特征,鉴眼高手是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手中的鸽子是否飞过,以及翔历的多少或难、易程度。
(四)眼志
我对眼志的要求是因鸽而论的,先从考察血统和遗传情况的角度去考虑,再挑一挑眼睛倒是必要的。
所谓“合格”的种鸽眼志,一般的规律是:耐力鸽眼志除应具备一定的厚度外,同底砂一样,还应有很强的颗粒感和多彩、漂亮的金属色;速度鸽眼志色彩允许单一,也可以缺乏颗粒感,但必须有适当的厚度和宽度(见照片提示)。速度鸽的眼志缺乏宽度时,在瞳孔收缩、变化,拉动整个虹膜移动时,容易引起疲劳。
(五)内线扣
内线扣是控制瞳孔收扩运动的肌肉之一,不同品系的鸽子之间的确会在色彩、形状上有某些差异,它也会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但其生理功能也就如此。60年代末我曾一度研究过它,现在它对我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我使用放大镜看眼睛的话,捎带着看它,也只是以纯“欣赏”的感觉浏览一下;因为它没有给我挑选鸽子带来绝对准确、有效的帮助。
(六)眼砂
眼砂由眼中的毛细血管所组成,是供给鸽眼营养的管道,它有粗、细、厚、薄和不同的形状及色彩上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性状是由地区差异和人为培育因素所造成的。鸟类不是这样,任何一种野生的鸟,它们的眼砂都只是一个模式和比较单一的色彩,你分不出子丑寅卯来,也不存在所谓优劣的差别;不同品种之间才会存在差异,这是“血统”遗传的结果。
信鸽则不同,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受地形、地貌、气候和人为设定的差异较大的赛距等因素的影响,已经产生了许多个“亚种”,自然它们眼睛的差异也就变得很大,特别是眼砂;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才由此产生了以“眼”鉴鸽的方法。如果信鸽之间没有交流,也只在平原地区进行一个距离的赛事,长此下去后,眼砂的差别会逐渐缩小,相信再看鸽眼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对待任何一种技法,我们不能因为不明白就完全否定它,但也不能以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东西,更不能钻牛角尖以点盖全;对眼砂的鉴别技法亦应如此。
回到对眼砂的实质性探讨上来。眼砂的粗细对供血环境肯定是有所差异的,粗的比细的供血量大,这意味着粗砂更适合高速鸽的眼睛;眼砂的色彩与血液的含氧量成份有关,也意味着眼砂色彩鲜艳的适于高速鸽;眼砂的结构形状(与血统、速度有关),以及布局、间隙(飞行中,在瞳孔长时间高频率的快速收扩下,眼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不易造成眼肌疲劳)和厚薄(薄砂利于眼砂的快速收扩运动)等,同样也与适飞不同的距离或赛况有关。比如胡本、詹森、詹吉、凡龙、桑杰士、戈马利、林波尔等的鸽子以速度见长,它们的眼砂要么面砂稀薄,要么间隙较大,并有色彩较鲜的特点;杨阿腾、凡布利安娜、古柏和西佛.托依系的鸽子擅长远距离,以及中长距离的马克.罗森斯和约瑟夫.斯塔尔的“计算机”系,这类鸽子眼睛表现的是色彩偏深、眼砂显厚和满砂堆集无间隙等特点。既使你再不懂鸽眼,看完这些应该有所认识吧。
如果一羽鸽子的眼砂不具备其应有的“特征”,可以认为它不是该鸽系中的品牌或主流血系,但并不意味它就不能飞,只是说它的竞翔特性会有些改变。另外,鉴眼高手们已经从实践中得知:真正的品系鸽,其眼砂结构、色彩也是其特定模式的;由此从眼砂中也可以鉴别出血统的纯正与否,只不过这需要丰富的见识和经验
如何培养或挑选基础种鸽条件如下: 相信自己的第六感 (只要是健康的鸽子, 鸽子一上手就有感觉是好是坏, 只挑有感觉的好鸽, 其余的不要).
一. 血统: 系出名门是成功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不是名血不要).
二. 翔竞成绩: 本身翔竞成绩 / 父母翔竞成绩 / 祖父母翔竞成绩 / 旁系亲属翔竞成绩 (上二代没有好成绩的鸽子不要).
三. 体型: 平衡感一定要好. 当手握住鸽子时, 要有对了就是你的感觉, 有内在Power与顺手并稍微向前倾 (肉质不Q不要).
1). 外表体态: 要上相 (上相的鸽子其平衡感不一定好), 要感觉精神饱满.
2). 整体平衡感: 捉起来要稍微向前倾 (平衡感不好不要).
3). 前胸: 前胸要饱满, 鸽子小肉质要Q. 鸽子体型大的话 则胸部要厚.
4). 身长: 竹筒身 (综合比较好) 或是梨型身材 (单关比较好), 肉质佳.
5). 腰部: 要与身材等比例缩小, 腰部与尾巴连接度要一体不能有断掉的感觉.
6). 尾巴: 稍微下垂 (至少要平行) 并紧缩, 不行太下垂或太长.
7). 龙骨: 首要坚硬度, 前差要够 (尤其是大型鸽), 与耻骨连接处要平顺且距离不能太远, 或是有高低差, 距离约一指宽 (母鸽可放宽一点).
8). 耻骨: 不能太靠近 (长时间飞行会痛).
四. 翅膀的要求: 翅膀是速度的根源, 没有完美的翅膀就没有杰出的翔竞成绩 (主羽负责速度, 副羽负责浮力. 主羽大速度快, 副羽大浮力佳, 浮力佳速度慢, 浮力小速度快, 但容易疲劳,平衡点的拿捏, 这才是学问. 但是完美的翅膀并不代表是速度鸽). 下列几点:
1). 翅膀主羽是否具速度感: 主羽有角度才是完美 (可参考郑明吉红狐鸽系)
2). 主羽间隙与对流: 主羽间隙功能是当翅膀收缩时让气流快速排出, 适当的间隙可减低疲劳. 主羽间隙的大小影响空气的对流, 间隙的太大翅膀下压时空气会由间隙溢出造成翅膀下压推进力道减小速度变慢. 若间隙的太小当翅膀收缩时空气对流低, 让翅膀挥动速度变慢且容易疲劳.
3). 主羽幅度: 当翅膀打开时, 主
着如此苛刻;当持久力决定一项比赛的胜负时,例如中、长距离或比较难飞的赛事,才会显现出优质羽毛的明显优势。
(六)我喜欢主羽从第三根就开始有缝隙,并且羽面排列成“百叶窗”状,越往上缝隙越大的翅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条”;羽翅过宽(指单根羽条的横面)的构不成这样的形态。最好的主羽羽条是底部宽、端部窄。底、端宽度变化不大的,即便是很窄的羽条,也不是最理想的羽条;这样的羽条,从力学角度去说,拍翅时端部承受的压力偏大,变形太大更容易折断。
话得说回来,虽然主羽羽条没有缝隙或者缝隙不大的鸽子拍翅频率快不过缝隙大的,但有这种羽条的鸽子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的拍翅效率是最高的,只要有很好的气力,在一定赛距内,照样可以赢(譬如詹森鸽子的翅膀,这种类型的就较多)。总之,鸽子不完全是仅凭翅膀在飞;再说,比赛日也不是就一种天气,就是再完美的翅膀,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天气。
(七)我认为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主羽长于副羽的鸽子各有用处,这就应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句话:同样的距离,主羽长的可以少拍几下翅膀,对节省体力有好处;主羽短的当然要多拍几下翅膀,由此比前者会飞得更快,不过体力是要消耗的更多一些。
无数事例证明,鸽子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要“适中”为佳的,为此,我选择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差异不大的鸽子。这样,无论哪种赛距或赛况我都不怕。
(八)一般人看鸽子的翅膀时,只注意翅膀的外部形态和结构,不太注意翅下羽毛的形态和结构。其实翅下另有6排羽毛,要求以排列整齐、叠压紧密和在主、副羽连接处无“V”型开口为佳。其中最后第6排羽毛在第5排羽毛的后面,一般都比第5排的短很多,不用嘴吹开第5排羽毛是看不到的,最好的第6排羽毛几乎等长于第5排羽毛。达到这个标准的翅膀升力较佳,飞起来更省力。不过,对于短距离赛事,力量决定胜负,省不省力是次要的,所以对它们的翅膀没有必要这样去要求。
由于快速鸽的翅下羽毛多很杂乱,长距离鸽的翅下羽毛常比较整齐,通常,借以上这些特征也可以依此判断一羽鸽子是适飞短距离赛事的还是长距离赛事。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一羽速度鸽也拥有良好的翅下羽毛,那是最好不过。另外,翅下羽毛是否与主羽紧贴,与该鸽的健康状况紧密相连;换句话说,与该鸽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有关。出赛前,观察翅下羽毛的形态,对准确判断赛鸽是否处于高峰期会有帮助。
(九)鸽子有速度型和耐力型之分,这实际是看鸽子的肌肉爆发力或持久力哪个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判断一个鸽子属于哪个类型的方法很简单:把食指和中指托在鸽子一侧翅膀(肩部)下面,在拉开翅膀察看前先往上抬一、或者几下,爆发力好的速度型鸽子不用诱导就会用力下压翅膀抵御你的手指力;耐力型鸽这种抵御力就很小或者几乎没有,再诱导(反复上抬翅膀)也没用。
好的快速鸽,尤其是正统的詹森系鸽子,拉开翅膀可以逐渐感觉和看到整个翅膀在一阵阵、越来越快的抖动;最好的快速鸽,不用打开翅膀,上手就有这种震颤的感觉;遇上这样百里挑几的精品,再看其他条件是否好坏都是多余的。由此你得相信:“高手看鸽,上手瞬间就知好坏”之说并非夸大。
(一)对骨骼的要求,速度赛和耐力赛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人们对速度赛所使用鸽的骨骼要求太高。其实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在力量决定一切的赛事中(力量由血统所具有的好品质所产生),正常赛况下,什么体型、骨骼、肌肉、翅膀等的优越条件都微不足道,倒是需要一定耐力的长距离赛,对这些方面的要求才显得很重要,包括骨骼。
长距离耐力赛的鸽子,骨骼要求质地坚韧和轻薄。好的鉴鸽家,可以用手“称”出一羽鸽子骨骼的轻重来。这句话听似天方夜谭,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明白其中的玄机。摸惯了优秀赛鸽的手,对不同品质鸽子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同样大小的鸽子,在肌肉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却显得有些沉重,那就是因为骨骼(架)过于重了的原故。
鸟类为了飞行中减轻体重的需要,全身的骨骼内部差不多都是孔洞形状的,鸽子骨骼孔壁的厚薄不可能完全一样,因“品系”的不同是会有些优劣差别的。孔壁薄而坚韧当然是最佳的,因为过重要多消耗些体力,那会缩短持续飞行的距离;当然,太轻了,高速飞行时变形过大压迫内脏,会因为器官功能受阻,感觉不舒服而减缓飞速。
(二)鸽子的飞行动能来自肌肉,肌肉的发达与否决定飞速的快慢。因此,速度鸽的龙骨形状会呈前“低”后“高”的趋势,这更便于在胸肌上多附着些肌肉;耐力鸽的龙骨形状
走势相对则比较平缓,龙骨前部没有那种“顶手”的感觉。我如果要参加纯粹的速度赛,就会选择那种龙骨前端低、有“顶手”感觉的鸽子做为选手鸽,龙骨前端“深”、阻力大的说法在速度赛上不适用。反之,长程赛时,我决不会使用这种类型的鸽子,因为它们的气力飞不了那么远。既使能飞回来,最快也得第二天(飞不动了,需要找个地方休息一晚上)。
(三)鸽子的胴体形状是由骨架结构形状所决定的,能够适应多种赛况的胴体形状是等边三角形;深龙骨(手感为‘高龙骨’)的或浅龙骨(手感为‘低龙骨’)的胴体,依此分别适应不同类型的特殊赛况。当鸽子的身体素质达到最佳,胸部肌肉非常丰满、充盈成“条”状时,才会感觉出龙骨“凹进”,成为理想的、很不容易达到的“苹果”型。而这种型态,深龙骨的鸽子几乎是达不到的。不过,是“鸽”都有用途,各种类型的骨骼和胴体都有其所短,也各有其所长,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标准。所以,无论面对哪种骨骼和胴体的鸽子,我都一视同仁,不视其为缺点,区别在于使用的赛事或地方不同。
(四)我对耻骨与龙骨间的间距要求不是太严格,由我所担当过的全国十几届优胜鸽品评赛裁判的资历和感受所知,无论是哪个距离上的高位获奖鸽,耻骨与龙骨间距长或短的都有,没有可遵循的规律。由此我对这个并不在意,倒是对其是否“上收”很在意,只要耻骨下吊,也就是耻骨末端越过龙骨形态的延长线,立马淘汰;近交出的鸽子则另说。其实,耻骨与龙骨间距的长短和排列形状是天生的,耻骨的松(开)、紧(合),则是由体质的好坏所决定的。
对手感的一些要求固然是从赛绩鸽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但并不绝对,选鸽时,不能因为对某些地方不满意就淘杀掉。一个鸽子能飞得很好,总有它的道理,有个把缺陷其实也无所谓,那叫“缺陷美”!不然的话,会错杀很多不该杀的鸽子。经常摸海尔曼 .比弗丹鸽子的人,再摸其他的就感觉不是“鸽子”了;可这并不意味着比弗丹的鸽子就一定能飞赢所有其他人的鸽子?谁也不敢这么说!
(一)眼神
鉴鸽是否需要看眼睛,一直都是鸽界争议较多的话题,而且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以我的观点和看法,没有必要把眼睛看得过于神秘和特别重要,但也不可置至不理,注意看那么几点就行了。理由很简单,眼睛的功能就是看东西的,差别只在视力的强弱和所能适应的视觉环境上;那种把鸽眼分得细得不能再细、讲究的不能再讲究的做法太累人,也未必都正确。不信,你抓几种不同速度的鸟类研究一下它们的眼睛,只要你不是太笨,定能大彻大悟,简化自己的看眼技巧和观察部位。
鸽子的眼睛可以简化着看,掌握鸽眼要具备前述那些生理功能,再加上项眼睛的“神气”,也就是野生鸟固有的那种精气四溢的“眼神”,已经完全够用了。换句话说,照着鸟眼的特质挑鸽子,能以非常高的准确率把最优秀的鸽子挑出来。我认为这才是鉴定鸽眼的“精髓”,这也是所有鉴鸽法中最可靠的方法。
以“眼神”鉴鸽的目的,在于揣摩鸽子内在的灵智,或者叫“智商”;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掌握了如何调整、训练鸽子的正确方法以后,决定胜负的,是看谁的鸽子能找到最直的回归路线。就这方面来说,当然是聪明些的鸽子会占先。而确定一羽鸽子聪明与否,目前也只能从眼睛上窥测出来。
“眼神”的好与坏是天生遗传来的,在“鸽眼配”的所有理论中,很少有“眼神”这个词;如果你的棚中没有这种特质的鸽子,你也别指望靠择配产生出来,获取的路只有一条──引进、挑选,尔后才会有遗传。
“眼神配”是“鸽眼配”中最高的境界,因为“它”不比眼睛里其他的部位那么“直观”;象“眼房水”一样,对相当多的人来说是“视而不见”,不经指点是难以看出来的。对精于此道的鉴鸽高手来言,甚至可以从照片上进行选择,可惜这几乎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技法;也就是他看到了,却不易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或者传授给你,既使手把手的传授,亦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学会和熟练掌握的。
鸽子的“眼神”也分好多种,不一定看似聪明的就是好的,只要鸽子眼神能够表现出“专注”的神态就已经不错。学习“看透”鸽子眼神的技法最好从鸟眼上开始,譬如可以从“画眉”鸟开始;“画眉”哪儿都有,容易搞到,它也是比较好的参考样板。不能从自己棚中鸽子里下手,因为你不知道看的“标准”是什么,也看不准
。等你花一定时间看懂了点“画眉”的“眼睛语言”后,再比着这个标准去棚里挑鸽子,你会发现:棚里原来没有多少精品。仅凭眼砂漂亮是没有用的,既使有再漂亮的眼砂,而没有神韵,那也是死水一潭,不可能会是羽好鸽子。
除了“眼神”以外,我对眼睛的要求,也只是保留了“在视力的强弱和所能适应的视觉环境上”的那些部分,这主要指眼房水、眼砂、眼志和瞳孔;而且也不是每羽都看,如果第一关“眼神”就不吸引我,再看其他的又有何用?
(二)眼房水
眼房水的好坏对鸽子的视力和环境适应性起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决定飞翔速度快慢的作用。我们常说的眼睛要求“干、老、油、亮”等四个标准,实质都是眼房水在起作用。不“干”的眼睛,那是父母鸽的眼睛配错了,这样眼睛的鸽子飞不了多长时间;不“老”的眼睛,要么它没有参加过任何赛事,要么它的眼房水成色欠佳;缺“油”的眼睛,是眼房水的成份太单一,这对不同赛况的适应性会差些;少“亮”的眼睛,是眼房水晦涩、“浑浊”,这种鸽眼的视力不够强。
眼房水的识别技法出自我国的四川,国外绝对没有;既使在河南,可能也就我一个人懂这一门。在赛鸽领域,这种技法可称为中华民族赛鸽文化的瑰宝;产出的起因,应该与山区赛鸽定向艰难,对眼睛的要求比较特殊的缘故。
(三)瞳孔
1、瞳孔的大与小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鸽眼瞳孔应该越小越好,我不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瞳孔是光线和景物进入眼睛的窗口,瞳孔放大时肯定比瞳孔缩小时进入的光线和景物面多些;鸽子飞行中进入鸽眼视觉的景象面越多,对其在高速飞行中的安全性就越有保障。不信可以做个试验,我们把眼睛眯缝起来看东西,有些东西就肯定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鸽子也是一样,睁大“眼睛”(实际是睁大瞳孔)才能看得更远和更清楚,由此才能做到尽早发现天敌或者避免撞电线。
正常的鸽眼,只要它的晶状体不老化,瞳孔的括约肌和扩大肌功能正常,都是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视觉远近的需要来放大及缩小瞳孔。因此,只要它不感觉刺眼,瞳孔会保持一定大的范围。只有鸽子感觉光线有些刺眼时(长时间如此,会加快眼睛疲劳),才会缩小瞳孔,以减少光线的进入。我们都知道“眼弱”的怕光,“眼强”的不怕光;眼力“强”的表现形式就是瞳孔不怎么缩小,眼力“弱”的必然要缩小瞳孔,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依这个道理来说,很容易说明眼力强的(大瞳孔)比眼力弱的(小瞳孔)眼睛视野更好。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优秀赛鸽中不乏大瞳孔的例证,例如照片1、2(《赛鸽天地》杂志2003年第一期的彩页),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大瞳孔鸽子的赛绩摆在那儿,不能随便说它们是劣等鸽子吧?
同等视觉环境下,影响瞳孔变大或缩小、决定有多少光线是否进入眼睛的主要因素是眼房水的浓度(当然,也不否认眼底“油滴”的作用,只是那个看不到)。眼房水浓度浅的,起不到多少“滤光”作用,光线会进得多,瞳孔就会自动缩小来弥补这个“缺陷”,这样瞳孔就变得小些(例如照片5和6的眼房水浓度很淡,瞳孔就缩得较小);眼房水浓度深的,一部分光线被阻挡了,瞳孔不必缩小,可以保持较大的瞳孔(照片1至4的眼房水浓度较深,瞳孔不缩小,看着很大---请参阅[赛鸽天地网]的‘眼睛与喉咙’栏目)。
由此可以说,鸽子瞳孔的大小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问题,倒是瞳孔的另一个特性──即收扩度大小,也就是收扩变化范围更重要些。经对飞速不同的鸟类眼睛瞳孔的观察发现,飞速的快慢与瞳孔的收扩变化范围和收扩频率之间确有一定的规律,高速鸟的瞳孔收扩范围较大、频率较快,低速鸟的瞳孔几乎不收缩,眼睛呆板的很。这里的道理很容易理解。鸟在空中飞行时,由远视变为近视,再由近视转为远视时,瞳孔收扩的过程需要能很迅速的完成;如果不能这样,因速度较高,是很容易撞在不易看清的障碍物(如电线)上的。飞速慢的鸟瞳孔收扩变化不大不要紧,它们飞速很低呀,既使障碍物临近时才发现,再避让也来得及。
借鉴鸟类的“飞速快慢与瞳孔收扩范围、频率有关”的规律,从赛鸽的适飞能力出发,我在看鸽眼时,对高速鸽的瞳孔收扩功能要求会高些,而对长程鸽的瞳孔收扩功能则可略放低些。对高速鸽的瞳孔收扩功能不只看“改变光线时瞳孔收扩范围的大小”,那太平常了,任何一羽鸽子都会有此反应;我认为在不改变光线的前提下,瞳孔仍能够象鸟眼一样在不停的、较大范围的收扩,这才是高速鸽中的精品。
2、瞳孔的扁与圆 有的人要求鸽眼的瞳孔越圆越好,我觉得这个标准对于鸽子来说是太牵强了,这是拿人眼的标准来衡量鸽子。人的两只眼
睛都长在脸的前面,看东西是从正面直着看,这样瞳孔形状当然就是圆的。非肉食类的鸟类,包括鸽子等则不同,它们的眼睛长在脑袋的两侧,稍向前翻一点,这样视野较大,对其生存有利。也是由于它们的眼睛基本是对着长的,向前看景物时,实际是需要斜着眼睛看。斜眼时,瞳孔向前移动,挤压前部的眼砂,拉伸后部的眼砂;这样看的时间长了,瞳孔就会由正圆形变成椭圆形(见照片9和10),瞳孔位置也不在眼睛中央,而向前下方偏移(见照片7和8)。
这个解释是否站得住脚,看一看雏鸽的眼睛就知道了,雏鸽的眼睛刚睁开时都是正圆形的,约10天大时,右眼就开始变扁了,尔后等它们飞一段时间你再看:扁的程度会更大一些。从小关死棚的鸽子,瞳孔变形的程度很微小,其中左眼始终保持初生时的正圆形,右眼只变得略有一点椭圆。
严格来说,每羽鸽子的瞳孔形状都会有些差异,这跟它们眼睛在脑袋上所长的位置不同有关。眼睛前翻角度多点的,瞳孔变形会小一些;眼睛前翻角度不多,双眼甚至完全对着长的,瞳孔变形就会更大一些。另外,如前所述,绝大多数鸽子左右眼瞳孔的形状也有差异,表现在左眼瞳孔稍圆些,右眼瞳孔较扁些。这可以理解为鸽子用右眼向前看的时间比左眼多些。如果想从鸽眼中看出或研究出点什么东西,比如这羽鸽子的赛历,那就看右眼,因为右眼变化最大(譬如‘磁线’出现在右眼的概率要多些,并且多是在眼圈的后半部分);若要推测它的遗传情况,要看左眼,因为左眼变化不大,有助于对遗传判断的准确性。
纵上所述,瞳孔的大与小、扁与圆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定的优和劣,是否优或劣,应该视每个鸽子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个人喜好则是另一回事。可信和能够实现的一点是,依瞳孔在鸽头上长的位置和变形程度,再结合眼眼睛上的一些其他“印记”特征,鉴眼高手是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手中的鸽子是否飞过,以及翔历的多少或难、易程度。
(四)眼志
我对眼志的要求是因鸽而论的,作为赛鸽我基本忽视它,作为种鸽我才要真正留意它。留意它不代表我刻意要求它,因为眼睛上的好些东西严格来说可比性很差,它们所适应或者叫成名的赛况差异也很大,没有绝对可以横着对比的条件。譬如我们翻开任何一本鸽刊杂志,那上边应该都是些获奖鸽或者名鸽,就眼睛上看,什么样眼色、砂型、眼志、瞳孔的都有;就遗传角度去探讨它还可以,但如果硬坚持说某种特征的眼睛就一定比另一种特征的眼睛好,证据不充分,立脚点也不对。所以,有那么多不同类型的鸽眼(有些甚至是有明显缺陷的)照片为证,一般情况下,作为赛鸽用途时,即便有某些所谓的“不足”,也大可不必太讲究眼睛,毕竟鸽子不是靠眼睛在飞。当真作为种鸽使用时,从考察血统和遗传情况的角度去考虑,再挑一挑眼睛倒是必要的。
眼志也是如此,它其实就是一块多少有些“色彩”或“记号”的皮肉,不可能对信鸽的定向、导航起什么神秘的作用(因为没有任何人能给予证明,全都是猜想),它只是视觉器官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这一圈显示色彩丰富、宽厚、扎实,会对视觉需要和抗视力疲劳更有利些,仅此而已。所以,研究、注重眼志的要求,实际主要是对长程鸽而言的。
眼志的可塑性较大,稍不留神、配合不当,就会作出“不合格”的眼志来。不合格的标志是色彩极淡、单一和厚度变薄,宽、窄不是太重要。首代不合格的眼志对它的竞翔能力影响还不大,用它作种再次“杂交”继续作出来的“不合格”眼志,那才没什么用途。这就是我对作为赛鸽使用时不太注重眼志的理由。但作为种鸽使用时,我需要一方的眼志应该是合格的“产品”,“合格”的眼志间接表明了该鸽在遗传方面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遗传力。
所谓“合格”的种鸽眼志,一般的规律是:耐力鸽眼志除应具备一定的厚度外,同底砂一样,还应有很强的颗粒感和多彩、漂亮的金属色;速度鸽眼志色彩允许单一,也可以缺乏颗粒感,但必须有适当的厚度和宽度(见照片提示)。速度鸽的眼志缺乏宽度时,在瞳孔收缩、变化,拉动整个虹膜移动时,容易引起疲劳。
(五)内线扣和栉膜
内线扣是控制瞳孔收扩运动的肌肉之一,不同品系的鸽子之间的确会在色彩、形状上有某些差异,它也会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但其生理功能也就如此。60年代末我曾一度研究过它,现在它对我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我使用放大镜看眼睛的话,捎带着看它,也只是以纯“欣赏”的感觉浏览一下;因为它没有给我挑选鸽子带来绝对准确、有效的帮助。
栉膜几乎是鸟类“特有”的器官,其真正的生理用途是观察太阳时用的“防射罩”。除此之外,去年由《动物世界》上才偶尔看到,一种生活在
树上的“老鼠”也长有这种器官。赵忠祥的解说词也说,这种老鼠是除鸟类外,唯一所知的能用眼睛直接观看太阳而不会损伤视网膜的哺乳动物。
在探讨鸟类定向之谜上,60年代就有对栉膜是否会有定向功能的猜想,但至今也拿不出任何有价值的进展(包括解剖)。间接的定向作用是,鸟类以太阳作用定向标时,观看太阳的准确位置,需要栉膜遮挡大部分强烈的太阳射线,如果没有栉膜的存在,鸟类就无法观看太阳。这就是科学界所知道的栉膜,也就是鸽界称之谓“视团”的东西。
视团在不同的鸽子眼睛上确实会存在形状、大小、活力和透明度的差异,理所当然也跟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借鉴部分基因“连锁”遗传的表现形式,只要观察者见多识广,有着丰富的实践观察经验,应该可以做到利用这些可窥的差异,间接地判断一羽鸽子“放翔能力”的遗传优劣。不过我本人用不着使用眼底镜看视团,那太费事,我有比看视团判定鸽子飞翔能力和遗传情况更简捷、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测鸽器。
(六)眼砂
眼砂由眼中的毛细血管所组成,是供给鸽眼营养的管道,它有粗、细、厚、薄和不同的形状及色彩上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性状是由地区差异和人为培育因素所造成的。鸟类不是这样,任何一种野生的鸟,它们的眼砂都只是一个模式和比较单一的色彩,你分不出子丑寅卯来,也不存在所谓优劣的差别;不同品种之间才会存在差异,这是“血统”遗传的结果。
信鸽则不同,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受地形、地貌、气候和人为设定的差异较大的赛距等因素的影响,已经产生了许多个“亚种”,自然它们眼睛的差异也就变得很大,特别是眼砂;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才由此产生了以“眼”鉴鸽的方法。如果信鸽之间没有交流,也只在平原地区进行一个距离的赛事,长此下去后,眼砂的差别会逐渐缩小,相信再看鸽眼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对待任何一种技法,我们不能因为不明白就完全否定它,但也不能以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东西,更不能钻牛角尖以点盖全;对眼砂的鉴别技法亦应如此。
回到对眼砂的实质性探讨上来。眼砂的粗细对供血环境肯定是有所差异的,粗的比细的供血量大,这意味着粗砂更适合高速鸽的眼睛;眼砂的色彩与血液的含氧量成份有关,也意味着眼砂色彩鲜艳的适于高速鸽;眼砂的结构形状(与血统、速度有关),以及布局、间隙(飞行中,在瞳孔长时间高频率的快速收扩下,眼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不易造成眼肌疲劳)和厚薄(薄砂利于眼砂的快速收扩运动)等,同样也与适飞不同的距离或赛况有关。比如胡本、詹森、詹吉、凡龙、桑杰士、戈马利、林波尔等的鸽子以速度见长,它们的眼砂(见照片提示)要么面砂稀薄,要么间隙较大,并有色彩较鲜的特点;杨阿腾、凡布利安娜、古柏和西佛.托依系的鸽子擅长远距离,以及中长距离的马克.罗森斯和约瑟夫.斯塔尔的“计算机”系,这类鸽子眼睛表现的是色彩偏深、眼砂显厚和满砂堆集无间隙等特点(见照片提示)。既使你再不懂鸽眼,看完这些张照片,应该有所认识吧。
所有这些“可见”的特征,只是一种概率的认识,并不意味着不同能力鸽子的眼砂必须得依着这个“规律”才行。实践证明,高速鸽中也有长了耐力型鸽眼的,耐力型鸽中也长有高速鸽眼的,不能说违反上述“规律”的鸽子就不中用,只能说这种“换位”不太利于它们全部发挥自身应有的特质。
如果一羽鸽子的眼砂不具备其应有的“特征”,可以认为它不是该鸽系中的品牌或主流血系,但并不意味它就不能飞,只是说它的竞翔特性会有些改变。另外,鉴眼高手们已经从实践中得知:真正的品系鸽,其眼砂结构、色彩也是其特定模式的;由此从眼砂中也可以鉴别出血统的纯正与否,只不过这需要丰富的见识和经验。
  (七)、名家对鸽眼的认识
  在对鸽眼的鉴别技法上,我认为台湾黄镇参的“黄氏认证”有其独到的创意,其具体识别、操作方法无需深究,仅从眼砂是否利于鸽子高速飞行运动的角度去审视,这项鉴别原理就能行得通。我虽然赏识这种技法,但不会去学它,那太繁琐,用时也长。我有自己独创的更简单的技法,直接从“运动能力”角度去鉴别鸽子,可起到异曲同工之妙用。
  鸽界已知詹森家族在作育方面有一套自创的模式,其实他们在鸽眼上同样也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在武高平的《詹森育种原理》一书中,就詹森兄弟对鸽眼的选择只是寥寥几句诸如眼色“深浅”使用方法的描述,似乎看不出高明之处在哪儿。但由前些时网上一位鸽友,转贴台湾尹培华先生几年前拍摄詹森家里八对种鸽鸽眼的照片上,还是显露了詹森家族在鸽眼配上的一些才华(见照片1-16)。
  把这16羽鸽眼按超级、高级、中级和低级四个等级的标准去划分,我们会发现,詹森兄弟的这些种鸽里,超级鸽眼有5羽(第1、2、4、6、7),高级鸽眼有3羽(第3、15、16),中级的有6羽(第5、9、10、11、12),低级的只有3羽(第8、13、14)。
  詹森兄弟保留的16羽种鸽中只有3羽是低级鸽眼,合格率已经相当高了;要知道,再高明的育种大师,也不敢保证作育的鸽子个个都是精品呀!虽然,从现代赛鸽的观点去检视这16羽鸽眼,只有第15张照片的鸽眼具备现代快速鸽眼的特征,另有8张照片的鸽眼大致没有什么进化(这可能与其不怎么引进外系鸽子有关);但就多数鸽眼具有的阔眼志(第1、4、7、9、10、11、14张照片)和需要很高的技巧才能得到的漂亮的靛蓝水上(第3、6、7、16 张照片),印证了詹森兄弟在鸽眼配上还是由一定造诣的。客观的以“保种”角度来审视这些鸽子,绝大部分鸽眼仍然代表了那个时代伟大鸽系的特征。以此也可以视为,詹森鸽系并非完全退化了,仅是没有新潮流血液的加入,未“与时俱进”而已。试想,如果在鸽眼配上没有较高的把握能力,无须半个世纪,只需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可以让一个鸽系面目全非。面对詹森鸽这16张栩栩如生的鸽眼照片,我们是不是得重新考虑鸽眼配在作育上应起的作用?
需要提示读者的是,任何鉴别信鸽优劣的技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因为信鸽比赛靠的是鸽子本身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不是靠一个方面的优点就能取胜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优秀赛鸽所要具备的“快速持久的飞行耐力”、“准确的定向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归巢毅力”等三“力”,缺一不可(就是本文也只才涉及了其中的一个能力)。二是绝大多数信鸽之间的“交流”非常的频繁,人为的频繁“交流”会使优秀信鸽的一些特质易于“流失”或呈隐性;还有广泛存在的基因“交换”,把握不好,也会使好的特质荡然无存,让你失去作为鉴定依据的标准。如果没了好与劣的模式,或者你没有机会见过这些东西,那你用什么标准去评价一羽鸽子呢?因此,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和经验(见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六个小时以内的高速竞赛) 气温要低于25℃ (这是没有困难度的比赛无法检验出赛鸽的质量)
6). 无风 (闷热) 或是逆风的状态才是对选手鸽最大的考验, 300公里时间内归返条件: 血统 /肉质要Q / 翅膀要有幅度 /主羽是ㄇ字型 (缺一不可).
1). 近亲配对来维持血统的纯度 (母子近亲, 2次以上的冠军鸽配母亲, 来增加鸽舍冠军广度 / 父女近亲, 2次以上的冠军鸽配父亲, 效果会差一点 / 同父异母近亲 / 同母异父近亲 / 祖孙近亲 / 叔侄近亲, 2次以上的冠军鸽配兄弟的女儿 是不错的选择 / 甥舅近亲 / 各式的同系近亲). 近亲的遗传较稳定, 当你发现遗传基因不稳定时, 外观不相似时 要立刻放弃, 这表示鸽子的遗传基因很不稳定.
2). 以不同的两鸽系互配 (两系纯种近亲) 来取得杂交强势, 获胜的机率最大 (纯种近亲的杂交下代容易取得杂交强势, 且子女相似度较高且成绩较稳定).
3). 冠军鸽配另一只冠军鸽的女儿, 可提高成功率 (近亲可提高血统的纯度, 杂交可取得杂交强势适合比赛, 原则: 近亲留种 杂交参赛).
4). 种母永远都比种公更有育种价值, 且数量有限 要珍惜种母.
5). 要用二只条件类似的鸽子配对, 可以稳定幼鸽之外在条件 (不同血统, 尽量用没有任何血缘的二只鸽子配对参赛取得杂交强势, 近亲配对之漂亮幼鸽可以当基础种鸽).
6). 不要试图以配对来改变或是修正鸽子的缺点或是相信互补原理, 遗传工程并不是普罗大众所想的那么简单, 没有科学依据只有或然率, 只是浪费时间与金钱的 (为何不用两只理想的鸽子配对, 或宁可降低参赛数量).
7). 相信年轻的鸽子会比6岁以上的老鸽更能孕育出杰出的幼鸽.
8). 三次作出无法孕育出杰出的幼鸽, 只有淘汰一途, 冠军鸽若无法孕育出杰出的幼鸽则当成基础种鸽 (或卖掉) 看看孙代是否发挥.
十. 挑选种鸽时甚么样的鸽子不要:
1). 上手的感觉不好不要 (基本条件)
2). 平衡感不好不要 (基本条件)
3). 龙骨不够坚硬的不要 (基本条件)
4). 主副羽连接不确实的不要 (基本条件)
5). 不聪明的不要 (冠军的基本条件)
6). 肉质不Q不要 (艰困赛胜出的保证)
7). 韧性 (毅力) 不够的不要 (艰困赛胜出的保证)
8). 主羽没有幅度与弹性的不要 (艰困赛胜出的保证)
9). 上二代没有好成绩的不要 (快的保证)
10). 不是名血不要 (快的保证)
以上十条件缺一不可, 没有上述条件无法立足于赛鸽运动.
十一. 购买幼鸽的选择: 精准的挑选幼鸽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正确判断一个月大幼鸽的价值
2). 名血下代 (近亲最佳).
3). 上二代有好成绩.
4). 上手的感觉要好.
5). 条件要与父母相类似.
6). 前胸要饱满且竹筒身尾巴稍微下垂并紧缩.
7). 主羽整体要有幅度且每根主羽是ㄇ字型最理想
8). 三个月与半年后要用 挑选种鸽的的条件来选择.
当有上述条件时, 那阁下离冠军就不远了. 若有时间再谈谈如何训养选手鸽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242次)
<FONT COLOR="#14-6-24 12:41:54
&? (216次)
<FONT COLOR="#14-6-23 23:18:49
&? (245次)
<FONT COLOR="#14-6-19 22:50:45
&? (238次)
<FONT COLOR="#14-6-19 22:48:44
&? (748次)
<FONT COLOR="#12-12-8 17:24:59
发表评论: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中国信鸽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2014赛绩鸽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