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这张图片,这是高一地理坐标转换经纬度的知识,这里的第二点怎么理解?里面所谓的地理坐标转换经纬度纬度要怎么求?求详细解答,追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修改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修改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沈阳有哪些好的一对一家教机构?高一地理知识梳理巩固
高一地理现在的时间是春季辅导家教的旺季,中高考的时间也将很快到来,怎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孩子有不错的提升呢,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针对性的家教老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了,选择一对一的家教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沈阳地区比较好的几家机构,如需咨询,家长们可以直接拨打免费400电话,听到语音提示后请直拨4位数分机号,与咨询老师直接通话。
沈阳京翰教育
【和平区】
和平校区一一一400&69
【皇姑区】
皇姑校区一一一400&68
【铁西区】
铁西校区一一一400&70
【京翰教育】在教学中贯彻三个优化原则:一是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发展一对一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三是优化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以教学研究为核心开创课外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独树一帜!
沈阳学大教育
【大东区】
大东学习中心&&&&&400&01
大东滂江学习中心&&&400&08
【和平区】
和平学习中心&&&&&400&97
长白学习中心&&&&&400&04
【皇姑区】
皇姑学习中心&&&&&400&99
【沈河区】
沈河学习中心&&&&&400&98
顺城学习中心&&&&&400&02
【铁西区】
铁西学习中心&&&&&400&00
铁西兴华学习中心&&&400&07
【浑南新区】
浑南学习中心&&&&&400&05
【苏家屯区】
苏家屯学习中心&&&&400&06
【于洪区】
皇姑三台子学习中心&&400&09
【学大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全程个性化服务流程,为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诊断测评、匹配适合的优秀教师、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学习思维,获得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双丰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1.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空间感,可以借助google&earth,先在太空上看地球,随便翻转,各个方向都要试一下,了解地球公转自传,&2.再记时区,这个相对较简单,记住本初子午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再记北京,纽约。东加西减。鄙人推荐:计算时区,永远不要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避免麻烦~~&3.再记区域地图,分为北美,拉丁美洲、西欧、东欧。西亚和北非、黑非洲、中亚、南亚、东亚,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大陆及群岛、这些地方有自己的特点,想象自己在这些地方生活,从各个方面理解,很好记住的~~再把以上拼凑起来,初步形成人文地理图层。。&4.海峡运河要记住,这个要训练,主要记轮廓,辅以经纬度。&5.光照图及飞机问题。一般只给出小部分图,自己一定要再画出一个全图来,既有利于理解,又便于检查。飞机问题要考虑到地球在转飞机也在转!,所以在空间中飞机上才会出现太阳从西边出来,及太阳不会落的现象~~&6.记气候可编顺口溜,地形也可以。俄罗斯地形,以乌拉尔河,叶妮赛河,勒拿河为界,平平高山(萍萍高三)平原、平原、高原、山地~~又有无凌、凌、凌、凌来记凌汛。用一个&凹&字来记奥伊米亚康的寒极。、、、&7.昼夜长短记住赤道不变,南北极点互反,半年夜,半年日。再往赤道推过来就可以了。太阳每天大约移动0.26&。日出日落方向借助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很好理解的~~&地理很有趣,只要自己想学好。地理与实际结合的很密切,到处都可以锻炼自己的地理技能。除了上面的地图学习法,你还可以看一些闯关类的地理节目,答一些题目。多看看国家地理也可以的。多看多写也是很重要的,看地图,及顺口溜,记住答题要点~~~
&&&&2015新ces学习法为初高中孩子量身打造,把初高中数理化每一个知识点都总结出典型题,易考题,难解题,让学生看到题就对号入座,套用解题模型简单的几步,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考出高分,好成绩!!需要订购的家长请点击进入官网:或加叶老师QQ:咨询&&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高一地理知识提纲
高一地理知识提纲
来源:Internet& 作者:胡琴
地理高中知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4、地球运动规律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1)地球公转(2)
方向: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地球自转自转360度,23时56分4秒&& 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恒星年,公转360度,365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地球自转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角速度线速度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角速度线速度速度最慢。
(2)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P15图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世界24个时区、时区=已知时区+时区差(东加西减)
日界线:180经线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0E地方时
世界时=零时区区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4)五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反映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7、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主要特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2、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风: 三种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同时垂直等压线B、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直接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一力A作用,风向垂直等压线。二力A、B,在高空,风向平行等压线,三力A、B、C,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 风向判断: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 风力判断:主要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即等压线的密集程度
4、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P34页
-----考虑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考虑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再考虑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考虑太阳辐射,地球自转,考虑地球公转,再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冬夏气压中心不同,及季风环流
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东亚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南亚季风
5、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40-60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降水均匀,年雨型
地中海气候 位于30-40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雨型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天气图要掌握
暖气团强大、主动
冷气团强大、主动
暖空气徐徐爬升
暖空气被迫抬升
冷空气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
暖空气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
连续性降雨
阴雨、刮风、降温、雨雪
气压下降、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温度、湿度骤降,气压升高,转晴
暴雨冰雹(夏)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中心向外(北顺南逆)
7、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果,及应对策略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水体:形态、存在空间,陆地水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P55,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3、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规律:必须会画模式图P58页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意义: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概念及分布,数量质量在不同时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持续利用开源和节流措施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为主。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黄土堆积),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海水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海水堆积地貌(沙滩)。2、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分侵入岩和喷出岩)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岩石圈物质循环。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岛弧
4、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
褶皱: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
会举例,有利不利
山地地貌对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分布格局、延伸方向及长度均有较大影响
5、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的形成:初期、中期、后期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的形成:主线是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分布主要影响分布、规模、选址、供水、交通、土壤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域差异的含义:
(2)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分布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相关新闻 & & &
,01/02/:56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本周热门内容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信息中心 Powered by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4 queries,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