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镇一中89班同学现况

欢迎来到安乡县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位置: >
三岔河镇基本情况简介
安乡政府网 www. &&发布日期:&&作者:&&
三岔河镇党委书记 张志惠&
三岔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周成
三岔河镇简介
三岔河镇地处湘鄂两省三县交界处,省道S306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是安乡乃至常德的东大门。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个渔场,总人口2.8万人,耕地面积3.27万亩。
近几年来,我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农民自主,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的原则,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以湘北蔬菜为依托,建立了以S306公路沿线为中心,辐射整个三多、罗洲村的蔬菜种植示范片,形成了以黄合渠一线为基地的特色水产养殖。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全镇发展订单蔬菜种植面积10000亩,渔池面积6000亩,家禽、家畜养殖大户突破100户。新农村建设、镇村同治、机关改造成为全县亮点,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社会呈现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目前,三岔河镇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朝着和谐、进步、发展的迈进。
&三岔河镇(sanchahezhen)
三岔河镇,198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工委授予三岔河中心小学少年先锋红旗大队光荣称号,同时评为&湖南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近些年,还获得&常德市小城镇工作先进单位&、&常德市计划生育模范镇&、&安乡县目标管理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
名称来历&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原名&三岔河&集镇码头而得名。
地理位置&三岔河镇位于东经111&59&&112&18&,北纬29&08&&29&45&,地处安乡县东部。东与南县的牧鹿湖乡仅一河之隔。东北面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区相接,西面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与本县的安宏乡、安昌乡、安生乡毗邻。南端与南县的麻河口乡接壤,北与本县的官?镇为邻。政府驻三岔河集镇码头。电话区号0736,邮政编码415616,西距安乡县城13公里,东距南县县城17公里。
政区沿革&清代末期隶属安乡县,民国初期,隶属安乡县长寿乡,三岔河称之为三岔市团。民国22年(1933年)隶属安乡县第二区,驻三岔河市,辖春治乡、长庆乡、长东乡、永睦乡、永笃乡。解放后,1951年安乡县建1镇7区时,隶属安乡县第二区;1956年安乡县撤区时,庆丰垸、长明、沙咀、春美垸、新口相并为安化乡,驻地三岔河。1958年10月,安乡县建立人民公社联合社时,那时三岔河镇改称为安乡县安化分社;1959年1月改名为安化人民公社,1982年5月由安化公社又改称为安化乡,日更名为三岔河镇。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致惠,沙咀、黄金、新口、天保、驿马、春美、长明、三多、罗洲、合家垸11个村,186个村民小组;朝阳门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小组;麻溢湖、鲁家?、张家湖3个渔场。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为275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81人,城镇化率6.47%,另有流动人口2005人,总人口中,男性13923人,占50.7%,女性13596人,占49.3%;14岁以下3457人,占12.5%,15&64岁20951人,占76%, 65岁以上3185人,占1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7492人,占99.99%,有回族、土家族等4个少数民族,共27人,占总人口的0.1%。2011年人口出生251人,出生率9 &,人口死亡17人,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长率8.5&。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总面积50.1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4.68平方千米,占89.1%,堤垸境内水域5.47平方千米,占1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8人。
地形地貌&境内位于洞庭岔地北部,全部属平原地域,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东西较为平坦而狭窄,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1米&33米,最高点位于沙咀村3组,海拔33米,最低位于合家垸村8组,海拔31米。
水文&境内属藕池河中、西支河水系,东、西有河流,俗称两水夹一镇,藕池河中支在镇东边,由新口入境后,沿驿马、三岔河经南县茅草街注入南洞庭湖,境内流程10.7公里,藕池河西支位于镇西边,经沙咀、天保、罗洲、合家垸经南县茅草街流入洞庭湖,境内流程22.87公里。据三岔河原水文站观测,1975年&1989年间,常年断流250&260天,可见流均在7、8、9月,两河以利境内农田排灌和有水时的船舶通航。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无自来水设施地域,可供居民和村民单井取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从多处打井探测到地面往下30米就有丰富的地下水。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冰冻灾害、农作物病虫灾害等,水灾曾在1954年溃垸后,雨热相加,持续高温,病毒流行,导致死亡0&10岁的小孩300余人。1998年、1999年持续两年大水,位于三岔河水位分别高达38.49米和38.51米都超历史水位。雨水渍灾,平均5&8年一次,每年以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主,日&5日连降大、暴雨,降雨量高达187毫米,造成水稻9870亩受渍,其中2100亩失收,棉花5000亩受渍,其中3000亩改种,渔池、渔塘780亩通联。镇黄合公路多处上水20&40厘米,6月4日&8日对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垸内行人改道走镇两边大堤。2011年旱灾严重,3月下旬&6月16日持续90多天没有降雨,致使早稻全部未播种,一季水稻推迟播期15天&20天。风灾尤以大风和龙卷风对境内威胁甚大。1987年龙卷风夹冰雹袭击境内,致使6个村严重受损,被损房屋118栋,伤5人,各类电杆折断67根,油菜、蚕豆1300亩严重受损,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76万元。
农业&耕地面积36700亩,人均1.35亩,全部为水网稻田和水浇地。是省、市粮食、棉花、油料、鲜鱼、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2404万元(现行价),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豆类、薯类作物为辅。2011年生产粮食17668吨,人均654公斤。其中生产稻谷16559吨,小麦444吨,玉米4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水果、蔬菜和养殖业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7780亩,产量719吨,油菜籽种植面积26800亩,产量3900吨;2011年水果园面积1600亩,产量3976吨;蔬菜面积种植15600亩,产量94950吨,主要产品有黑皮冬瓜系列、蜜本南瓜、芫荽菜、美国黑西红柿、甘蓝、油麦、上海青等,其中黑皮冬瓜系列产量为6万吨,蜜本南瓜1万吨,芫荽菜200吨,甘蓝6000吨,美国黑西红柿100吨。畜牧业以牲猪、家禽为主,2011年牲猪饲养量15100头,年末存栏11577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24.26万羽。2011年禽蛋产量1312吨。肉类总产量1449吨。渔业养殖,2011年有精养池塘9300亩,湖泊粗养200亩,鲜鱼产量达4556吨,渔业总产值达4727万元。
工业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花、鞭炮制造业,木材制造加工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材料生产业等,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中有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蔬菜及各类富硒产品加工,米、面制造加工,酒的加工,家禽肥料制造等。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550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17家,职工3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商业外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18个,职工2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7800万元。其中新口码头(新口村级集镇)集贸市场,年成交额2500万元,约占全镇三分之一,已成为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区地域接壤的一个商业贸易边境重镇。全镇主要产品富硒营养香米和富硒鸡蛋畅销湖南省城长沙;黑皮冬瓜木架箱精包装后销往韩国;烟花、鞭炮销往省内各地和湖北省石首市各地。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3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电视广播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有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22100册,有中、老年妇女腰鼓队1支,共30人,有舞狮、舞龙、虾灯及打击乐器队伍5支,共110人。有音乐、戏剧、安乡渔鼓、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79人。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74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639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394人,专任教师83人(含九年一贯制1&6年级小学教师在内);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94.7万元,比上年增长8%。
科技&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安乡县三岔河镇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芫荽菜栽培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合作社负责人雷家祥2010年获得第三届袁隆平科技进步奖。
2010年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黑皮冬瓜的引种和推广》,获得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金3万元。
2010年2月,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水生蔬菜的引种示范与推广》,历时二年半,拟在2012年8月验收后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
2012年4月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有机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有县级富硒产品研究所1处,有科技人员3人,建立富硒产品基地8处,已成功开发出富硒鸡、蛋、猪肉、白酒、大米、菜籽油、渣辣椒、剁辣椒等8类28种规格产品,试销市场,深受欢迎。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门诊部(室) 21个,有床位89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2张,固定资产总值274.9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236人次。11个村民委员会村民、2个居委会居民、3个渔场渔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100%。
体育&2011年有学校体育场4个,县属部门篮球场1个,镇机关篮球场1个。日劳动节时,镇政府组织了三岔河镇乒乓球友谊赛,参赛人员达60名。社区组织了一支中老人年妇女健身舞蹈队,参加人员达110名,2个居委会和新口村码头安装了健身器材15台,全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广播电视&1994年6月建成三岔河镇有线电视台,1996年7月由镇文化站申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改名称为三岔河镇广播电视站,现有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用户1780户,入户率25.1%。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户,人数76人,支出2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80.4元,比上年增长5%,医疗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9人次,共支出6450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5户,人数581人,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87.5元,比上年增长1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 %,社会福利费18万元,比上年增长3%;敬老院(五保新村)1处, 2003年4月&2004年3月,筹集资金89万元,统一建房18栋,住房63间(统一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厕),已收养农村五保户65户,五保老人76人。五保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13人,参保率79.2 %。
交通运输&境内有正在建设的常德市至岳阳市的常岳高速公路,途经合家垸村,距三岔河镇驻地4公里;有省道306线东西横贯境内,并在三岔河城镇经过。境内的东、西两条河道7、8、9月间的洪流期可通航,南往南县茅草街、沅江市、长沙等地,往北经藕池进入长江水域沙市、宜昌等地。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支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158万元,其中纯收入148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283份。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电话普及率18.8%;移动电话用户3008户,互联网用户358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0万元。
水利建设&境内防洪大堤32.8公里,穿堤涵洞涵闸设施21处,1951年&2011年末,60年间为新修、加固、加宽、加高大堤共投工日1655万个,移动土方6480万立方米,使1951年仅有海拔高程36.5米,堤顶面宽仅有5.0米的防洪大堤成为了现在海拔高程40.0米,堤顶面宽6&12米,使国家指定的蓄洪垸,在不下令蓄洪的情况下,便成了确保垸。
1973年11月&1974年4月,当时的安化公社组织男女劳动力共4500人,耗人工40万个,共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开挖了一条北起黄金村,南至合家垸村的&黄合渠&,全长22公里,为了北高南低的等高截流,沿渠建节制闸10座,先后建电力排灌站9处,机尾渠长10.8公里,安装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435千瓦。&黄合渠&西侧道路宽8米,2007年已成镇公路砼硬化。
1964年&197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22个小垸基本上合成了一个大垸,铲除了解放后遗留下来的7处废?堤,开挖了直通南北、横贯东西的排灌渠道150公里,加修了斗沟毛渠170公里,通过干支渠将全镇32800亩耕地划成了90&正角的400&800亩的水利化大格子,新建涵闸240座,初步实现了高标准园田化16400亩,占总面积的50%,10年全镇共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投工380万个,完成的土方量比1964年前15年完成的土方量还多1.2倍。
遵照洞庭湖区治理方案要求,2001年5月&2002年12月,实施了顺水筑台,移民建镇,境内东、西共筑安民台62处,宽11.0米&40.0米,全长12350米,共构筑土方617.5万立方米,将居住在外流河滩、河洲上和影响大堤内、外坡的村(居)民户转移到安民台上,共移迁1734户,5322人,国家和自筹资金共投资5100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 1981年建成三岔河镇客运车队,共有客运汽车20辆,日发客运汽车79班次,其中镇发常德南站2辆,发安乡县城、新口集镇码头客车18辆,日均容量240余人次。
给排水&1979年建成三岔河镇自来水厂,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给水12万立方米,镇区主要街道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4000米,洪水管道D160共12000米。1999年,新口村始建了镇第二自来水厂,2007年扩建。新口集镇码头及全村铺设供水管道D75-110共8000米,全村供水719户,其中五保户、低保户47户免费供水,全村供水率达100%。
供电&1998年建成供电所,2009年供电所迁至三岔河镇省道306线街道的中段路南。近年年均供电量为564.94万度。
园林绿化&2011年镇区有花坛102个,绿化面积6800平方米。
街道亮化&2002年9月起实施了城镇主要街道夜间的照明亮化,立照明专用杆93根,挂250瓦的日光节能灯泡93个,夜均供电量110度。
来源:三岔河镇
【责编:三岔河镇】县长热线:4712345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来源:电子政务办
发布日期:
&&& 三岔河镇地处湘鄂两省三县交界处,省道S306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是安乡乃至常德的东大门。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个渔场,总人口2.8万人,耕地面积3.27万亩。
&&& 近几年来,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农民自主,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的原则,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以湘北蔬菜为依托,建立了以S306公路沿线为中心,辐射整个三多、罗洲村的蔬菜种植示范片,形成了以黄合渠一线为基地的特色水产养殖。
&&& 2010年,全镇发展订单蔬菜种植面积10000亩,渔池面积6000亩,家禽、家畜养殖大户突破100户。新农村建设、镇村同治、机关改造成为全县亮点,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社会呈现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 目前,三岔河镇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朝着和谐、进步、发展的迈进。
&&& &三岔河镇位于东经111&59&&112&18&,北纬29&08&&29&45&,地处安乡县东部。东与南县的牧鹿湖乡仅一河之隔。东北面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区相接,西面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与本县的安宏乡、安昌乡、安生乡毗邻。南端与南县的麻河口乡接壤,北与本县的官?镇为邻。政府驻三岔河集镇码头。电话区号0736,邮政编码415616,西距安乡县城13公里,东距南县县城17公里。
&&& &清代末期隶属安乡县,民国初期,隶属安乡县长寿乡,三岔河称之为三岔市团。民国22年(1933年)隶属安乡县第二区,驻三岔河市,辖春治乡、长庆乡、长东乡、永睦乡、永笃乡。解放后,1951年安乡县建1镇7区时,隶属安乡县第二区;1956年安乡县撤区时,庆丰垸、长明、沙咀、春美垸、新口相并为安化乡,驻地三岔河。1958年10月,安乡县建立人民公社联合社时,那时三岔河镇改称为安乡县安化分社;1959年1月改名为安化人民公社,1982年5月由安化公社又改称为安化乡,日更名为三岔河镇。
&&& 2011年末辖致惠,沙咀、黄金、新口、天保、驿马、春美、长明、三多、罗洲、合家垸11个村,186个村民小组;朝阳门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小组;麻溢湖、鲁家?、张家湖3个渔场。
&&&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为275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81人,城镇化率6.47%,另有流动人口2005人,总人口中,男性13923人,占50.7%,女性13596人,占49.3%;14岁以下3457人,占12.5%,15&64岁20951人,占76%, 65岁以上3185人,占1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7492人,占99.99%,有回族、土家族等4个少数民族,共27人,占总人口的0.1%。2011年人口出生251人,出生率9 &,人口死亡17人,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长率8.5&。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总面积50.1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4.68平方千米,占89.1%,堤垸境内水域5.47平方千米,占1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8人。
&&& 地形地貌:境内位于洞庭岔地北部,全部属平原地域,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东西较为平坦而狭窄,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1米&33米,最高点位于沙咀村3组,海拔33米,最低位于合家垸村8组,海拔31米。
&&& 水文:境内属藕池河中、西支河水系,东、西有河流,俗称两水夹一镇,藕池河中支在镇东边,由新口入境后,沿驿马、三岔河经南县茅草街注入南洞庭湖,境内流程10.7公里,藕池河西支位于镇西边,经沙咀、天保、罗洲、合家垸经南县茅草街流入洞庭湖,境内流程22.87公里。据三岔河原水文站观测,1975年&1989年间,常年断流250&260天,可见流均在7、8、9月,两河以利境内农田排灌和有水时的船舶通航。
&&&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无自来水设施地域,可供居民和村民单井取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从多处打井探测到地面往下30米就有丰富的地下水。
&&&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冰冻灾害、农作物病虫灾害等,水灾曾在1954年溃垸后,雨热相加,持续高温,病毒流行,导致死亡0&10岁的小孩300余人。1998年、1999年持续两年大水,位于三岔河水位分别高达38.49米和38.51米都超历史水位。雨水渍灾,平均5&8年一次,每年以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主,日&5日连降大、暴雨,降雨量高达187毫米,造成水稻9870亩受渍,其中2100亩失收,棉花5000亩受渍,其中3000亩改种,渔池、渔塘780亩通联。镇黄合公路多处上水20&40厘米,6月4日&8日对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垸内行人改道走镇两边大堤。2011年旱灾严重,3月下旬&6月16日持续90多天没有降雨,致使早稻全部未播种,一季水稻推迟播期15天&20天。风灾尤以大风和龙卷风对境内威胁甚大。1987年龙卷风夹冰雹袭击境内,致使6个村严重受损,被损房屋118栋,伤5人,各类电杆折断67根,油菜、蚕豆1300亩严重受损,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76万元。
&&& 农业 耕地面积36700亩,人均1.35亩,全部为水网稻田和水浇地。是省、市粮食、棉花、油料、鲜鱼、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2404万元(现行价),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豆类、薯类作物为辅。2011年生产粮食17668吨,人均654公斤。其中生产稻谷16559吨,小麦444吨,玉米4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水果、蔬菜和养殖业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7780亩,产量719吨,油菜籽种植面积26800亩,产量3900吨;2011年水果园面积1600亩,产量3976吨;蔬菜面积种植15600亩,产量94950吨,主要产品有黑皮冬瓜系列、蜜本南瓜、芫荽菜、美国黑西红柿、甘蓝、油麦、上海青等,其中黑皮冬瓜系列产量为6万吨,蜜本南瓜1万吨,芫荽菜200吨,甘蓝6000吨,美国黑西红柿100吨。畜牧业以牲猪、家禽为主,2011年牲猪饲养量15100头,年末存栏11577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24.26万羽。2011年禽蛋产量1312吨。肉类总产量1449吨。渔业养殖,2011年有精养池塘9300亩,湖泊粗养200亩,鲜鱼产量达4556吨,渔业总产值达4727万元。
&&& 工业&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花、鞭炮制造业,木材制造加工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材料生产业等,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中有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蔬菜及各类富硒产品加工,米、面制造加工,酒的加工,家禽肥料制造等。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550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17家,职工3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18个,职工2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7800万元。其中新口码头(新口村级集镇)集贸市场,年成交额2500万元,约占全镇三分之一,已成为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区地域接壤的一个商业贸易边境重镇。全镇主要产品富硒营养香米和富硒鸡蛋畅销湖南省城长沙;黑皮冬瓜木架箱精包装后销往韩国;烟花、鞭炮销往省内各地和湖北省石首市各地。
&&&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3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电视广播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有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22100册,有中、老年妇女腰鼓队1支,共30人,有舞狮、舞龙、虾灯及打击乐器队伍5支,共110人。有音乐、戏剧、安乡渔鼓、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79人。
&&&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74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639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394人,专任教师83人(含九年一贯制1&6年级小学教师在内);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94.7万元,比上年增长8%。
&&& 科技 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安乡县三岔河镇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芫荽菜栽培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合作社负责人雷家祥2010年获得第三届袁隆平科技进步奖。2010年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黑皮冬瓜的引种和推广》,获得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金3万元。2010年2月,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水生蔬菜的引种示范与推广》,历时二年半,拟在2012年8月验收后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2012年4月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有机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有县级富硒产品研究所1处,有科技人员3人,建立富硒产品基地8处,已成功开发出富硒鸡、蛋、猪肉、白酒、大米、菜籽油、渣辣椒、剁辣椒等8类28种规格产品,试销市场,深受欢迎。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门诊部(室) 21个,有床位89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2张,固定资产总值274.9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236人次。11个村民委员会村民、2个居委会居民、3个渔场渔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100%。
&&& 体育 2011年有学校体育场4个,县属部门篮球场1个,镇机关篮球场1个。日劳动节时,镇政府组织了三岔河镇乒乓球友谊赛,参赛人员达60名。社区组织了一支中老人年妇女健身舞蹈队,参加人员达110名,2个居委会和新口村码头安装了健身器材15台,全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广播电视 1994年6月建成三岔河镇有线电视台,1996年7月由镇文化站申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改名称为三岔河镇广播电视站,现有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用户1780户,入户率25.1%。
&&&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户,人数76人,支出2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80.4元,比上年增长5%,医疗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9人次,共支出6450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5户,人数581人,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87.5元,比上年增长1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 %,社会福利费18万元,比上年增长3%;敬老院(五保新村)1处, 2003年4月&2004年3月,筹集资金89万元,统一建房18栋,住房63间(统一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厕),已收养农村五保户65户,五保老人76人。五保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13人,参保率79.2 %。
&&& 交通运输 境内有正在建设的常德市至岳阳市的常岳高速公路,途经合家垸村,距三岔河镇驻地4公里;有省道306线东西横贯境内,并在三岔河城镇经过。境内的东、西两条河道7、8、9月间的洪流期可通航,南往南县茅草街、沅江市、长沙等地,往北经藕池进入长江水域沙市、宜昌等地。
&&&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支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158万元,其中纯收入148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283份。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电话普及率18.8%;移动电话用户3008户,互联网用户358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0万元。
&&& 水利建设 境内防洪大堤32.8公里,穿堤涵洞涵闸设施21处,1951年&2011年末,60年间为新修、加固、加宽、加高大堤共投工日1655万个,移动土方6480万立方米,使1951年仅有海拔高程36.5米,堤顶面宽仅有5.0米的防洪大堤成为了现在海拔高程40.0米,堤顶面宽6&12米,使国家指定的蓄洪垸,在不下令蓄洪的情况下,便成了确保垸。
&&& 1973年11月&1974年4月,当时的安化公社组织男女劳动力共4500人,耗人工40万个,共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开挖了一条北起黄金村,南至合家垸村的&黄合渠&,全长22公里,为了北高南低的等高截流,沿渠建节制闸10座,先后建电力排灌站9处,机尾渠长10.8公里,安装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435千瓦。&黄合渠&西侧道路宽8米,2007年已成镇公路砼硬化。
&&& 1964年&197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22个小垸基本上合成了一个大垸,铲除了解放后遗留下来的7处废?堤,开挖了直通南北、横贯东西的排灌渠道150公里,加修了斗沟毛渠170公里,通过干支渠将全镇32800亩耕地划成了90&正角的400&800亩的水利化大格子,新建涵闸240座,初步实现了高标准园田化16400亩,占总面积的50%,10年全镇共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投工380万个,完成的土方量比1964年前15年完成的土方量还多1.2倍。
&&& 遵照洞庭湖区治理方案要求,2001年5月&2002年12月,实施了顺水筑台,移民建镇,境内东、西共筑安民台62处,宽11.0米&40.0米,全长12350米,共构筑土方617.5万立方米,将居住在外流河滩、河洲上和影响大堤内、外坡的村(居)民户转移到安民台上,共移迁1734户,5322人,国家和自筹资金共投资5100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 公共交通& 1981年建成三岔河镇客运车队,共有客运汽车20辆,日发客运汽车79班次,其中镇发常德南站2辆,发安乡县城、新口集镇码头客车18辆,日均容量240余人次。
&&& 给排水 1979年建成三岔河镇自来水厂,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给水12万立方米,镇区主要街道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4000米,洪水管道D160共12000米。1999年,新口村始建了镇第二自来水厂,2007年扩建。新口集镇码头及全村铺设供水管道D75-110共8000米,全村供水719户,其中五保户、低保户47户免费供水,全村供水率达100%。
&&& 供电 1998年建成供电所,2009年供电所迁至三岔河镇省道306线街道的中段路南。近年年均供电量为564.94万度。
&&& 园林绿化 2011年镇区有花坛102个,绿化面积6800平方米。
&&& 街道亮化 2002年9月起实施了城镇主要街道夜间的照明亮化,立照明专用杆93根,挂250瓦的日光节能灯泡93个,夜均供电量110度。
&&& 乡镇政府网站链接地址:
【作者:】
【责任编辑:张钦黎】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安乡县人民政府 承办:安乡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4 &电子邮件:
备案序号: 湘ICP备号 制作:安乡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推荐您将显示器调整为以上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