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头内有白色胶状沉淀是否正常

  掰开虾头一看,虾头里面有一块半个手指头大的胶状物,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注胶虾&,9日晚上,家住龙华的深圳市民李小姐向我们栏目反映,她在横岭三区市场买了一些大海虾。
  李小姐说,前天下午用水清洗刚刚买回的冷冻大海虾时,发现这些虾的头很容易就能掰开。剥开后在虾头连着身体的部分有一块&手指截&大小的胶状物,上面还混杂着一些虾膏。
  记者了解到,由于冷冻虾解冻后会变得瘦小干瘪,分量也会减轻。因此,一些不法商贩会往虾头或虾腹注射明胶,不仅能增加虾的重量,还会使虾变得饱满清亮。 难道这种&注胶虾&真的流入了深圳市场?记者带着疑问来到龙华民治的横岭三区市场暗访。调查中,一家卖冷冻海虾的摊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购买了几只海虾后,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民治所取得了联系。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后,将记者买回的虾剥开虾头,发现了一块白色偏红的胶状物体。随后,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对横岭三区市场的各个海鲜水产摊位进行突击检查。
  这批没有进货凭证的海虾是不是注胶虾呢?执法人员随机抽检了这家摊位上的几只海虾,并将虾头连接处的胶状物体取出用手揉搓,大部分可以揉开,难以辨别到底是虾膏还是明胶。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注胶虾最大的特点就是虾头特别鼓,拨开会发现虾头内有明显半透明果冻样物体。
  看来目前对于&注胶虾&的快速检测还有一定难度,希望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测方法能紧跟黑心贩的制假脚步,严格把关,严防&注胶虾&进入老百姓的菜篮子。
联系中国水产网频道编辑
加入群讨论:
  连日来,天津市红旗、韩家墅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津郊养殖的鲜虾上市量进入高...
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协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法律顾问:邬丁 举报邮箱:
市场及广告合作:010-&&传真:010-
& 2010 中国水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120352号其他科|||||||||||||||||& & & 正文“注胶虾”里剥出胶状物 三大疑问待解近日,温州市民郑女士在农市场以200元一公斤的价格购买了3只大虾,回家后发现大虾体内被注射了不明胶状物。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瑞安市市场监管局玉海所已介入调查,当事水产摊贩退还郑女士100元购虾款。然而,虾中的不明胶状物究竟是什么?&注胶虾&从何而来? 此次事件仍留存了一些疑问,有待查证与破解,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对此进行了梳理。&注胶虾&事件:200元一公斤的大虾 体内掉出胶状物7月12日,温州瑞安市的郑小姐想和家人一饱口福,在南门农贸市场里买了几只个头巨大的冰冻虾。&以前只在酒店里吃过这种大虾,没想到南门农贸市场也有卖。&郑小姐说,她见这些虾卖相好,问了一下价格。摊贩告诉她,200元一公斤。价格虽不便宜,但郑小姐还是挑了3只,重七八两。付过钱,摊贩切开虾的背部,处理完虾的黑线,把虾交给郑小姐。谁知回家后,郑小姐的家人在清洗大虾时,发现了异样,&我妈剥开虾壳后,看到很多透明状的胶体,随后虾头又掉出一些胶状的东西。&&我以前在网上看到过这种东西,没想到这次自己遇上了。&郑小姐说,他们担心胶状物有毒,最终没吃。郑小姐非常气愤,在微博上发帖。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注意到,微博发出来后,阅读量超过10万,引起一片关注。网友都在关心,虾真的被注胶了吗?如果是,以后怎么辨别注胶虾?&注胶虾&里剥出胶状物疑点一:虾中的不明胶状物究竟为何物?今日早报报道称,据接触过这批问题虾的人说,从大虾中取出一块胶状物,发现看起来是透明的,但一捏就散。晾干后,用打火机很容易点燃,胶状物燃烧过的边缘发硬,就像被烧过的尼龙一样。当地农贸市场一从事水产生意的店老板说,&注胶虾&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一些冰冻的大虾,因为在解冻后虾会显得干瘪,分量也会减轻,有些人会在虾头、虾身上注射&明胶&,既能增加重量,还可以让冰冻虾卖相好。也有人担心,不法商贩注射的是平常装潢用的黏合剂&玻璃胶&。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钟玉博士说,明胶是胜肽与胶原蛋白质部分水解的混合物,是有机物。而玻璃胶含有硅酸钠成分,属于无机物。有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用火烧,明胶易燃烧,而玻璃胶在高温下比较稳定,很难燃烧。此次&注胶虾&中的胶状物晾干后很容易燃烧,碳化后一捏就成粉末状。李钟玉推测这种胶状物可能是明胶之类的物质,&但具体属于什么物质需要专业机构检测确定&。瑞安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媒体表示,已将胶状物质送检测机构进行DNA检测,&最多20天就会有结果&。&问题虾&一事已立案调查疑问二:&注胶虾&货源从何而来?7月14日上午,苍南市场监管部门约谈了售卖疑似&注胶虾&的摊主。据其介绍,这些大虾是从苍南批发来的,每公斤价格180元,他采购了约5公斤大虾,都已经卖光了。7月14日夜晚,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与苍南市监灵溪分局一道,对浙福边贸水产城展开统一检查、抽检,并约谈了&注胶虾&批发商。该批发商说,这批&注胶虾&是从广东湛江购入,托运到苍南贩卖的,他不承认自己对虾注胶。此事发生后,北京、石家庄等地都有监管部门称,当地市场未发现&注胶虾&。《厦门日报》在2014年曾报道有市民购买到&注胶虾&的新闻,该市一名批发商也坦承&注胶虾&在厦门存在的现实,并称,&之前在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这种现象很严重,不过由于厦门靠海,鲜虾供应充足,所以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问题虾&一事已立案调查疑问三:生产销售&注胶虾&如何惩罚追责?&注胶不属于食品加工,是欺骗消费者。&温州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任何往虾里添加虾本身以外物质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如确认胶体是人为注入的有毒物品,当事摊贩张某或将被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对温州都市报表示,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1)生产、经营者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2)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则有关主管部门可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3)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此事中若销售的虾中添加的物品导致虾不符合卫生标准,且该行为已经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若生产者、销售者在虾中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若生产者、销售者掺入的物品为可食用物品,但其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这些行为都触犯《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律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支招:4招分辨注胶虾在网上输入&注胶虾&,可以搜到很多新闻,天津、厦门等地都曾发现过。对于&注胶虾&,业内人士提供了辨别方法:1、可以看虾头跟虾身,特别鼓的尽量不要买,因为虾头被注胶后肯定要胀起来。2、如果虾头一掀就掉,头部冻成一个团,不是常见的虾脑样子,很有可能就是注胶虾。3、可撬开虾的硬壳看里面是否有胶状物。4、煮后浮起白色块状物。不过,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买活虾。怎么正确选虾?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提醒,挑选鲜虾或者冰鲜虾应该一看、二察、三观、四闻:1、看外形。新鲜的虾头尾与身体紧密相连,虾身有一定的弯曲度。2、察色泽。新鲜虾皮壳发亮,河虾呈青绿色,海虾呈青白色(雌虾)或蛋黄色(雄虾)。不新鲜的虾,皮壳发暗,虾略成红色或灰紫色。3、观肉质。新鲜的虾肉质坚实细嫩,有弹性。4、闻气味。新鲜虾气味正常,无异味。此外,冰虾仁比鲜虾更容易保存,冻虾仁应挑选表面略带青灰色,手感饱满并富有弹性的;那些看上去个大、色红的最好别挑。(责任编辑:吴宝玲)(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分享到:相关阅读:·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我来说两句编辑推荐····省份地区科室不孕不育呼吸内科脑外科血管外科其他科:精神病科急诊科新闻热点排行榜[][][][][][][][]热点推荐合作商家||||||||Copyright &copy 2008-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球医院网全球医院网 — 国内优秀的医疗信息门户 — 提供医院、疾病信息在线咨询服务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常年: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 任林鹏、李剑敏律师瑞安出现注胶虾 虾头胶状物质是什么还在化验_百度知道
瑞安出现注胶虾 虾头胶状物质是什么还在化验
提问者采纳
这事儿是真的,而且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至少可以追溯到2005年,2012年时还曾引起过一轮小范围的媒体关注,在天津、上海等地尤为突出。那么,市民买来的海虾,在虾头和腹部被发现的“不明胶状物”,到底是什么?被注射进虾体的物质,是明胶。后者是从动物性原料中提取出来的蛋白类生物大分子,能与水相互作用,形成透明的胶状物。一般被注入明胶的虾都是冻虾,对商家来讲,这种注胶活动是有好处的:冻虾解冻后出售会变得瘦小干瘪,分量也会减轻,而注射的明胶既能增加虾的重量,还可以避免虾头出现凹陷、塌瘪等现象。明胶不仅很好地填充了虾体内的空隙,而且其透明的状态和虾肉接近,在外观上很难区分出来,反而使虾看起来饱满、光鲜。而商贩也获得了足够的利润——“注胶虾”可以增重20%-30%!现在很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小作坊为核心的生产“注胶虾”的地下链条。因此,毫无疑问,“注胶虾”是一种经过造假的伪劣食品。事实上,如果真的注入的是食用明胶的话,对人体损伤很小或没有损伤,因为食用明胶本来就作为一种增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而且作为蛋白质类物质的明胶也算是有些营养……问题是,食用明胶很贵。因此,很有可能不少“注胶虾”根本不是在用食用明胶填充,而是使用的工业明胶,那就很有问题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应该是食用明胶,虽然是食用的,但是对身体也有很大危害。
一般就是化学胶水,食用后一定有害健康。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获一批疑似注胶虾虾头里有胶状物|石狮|注胶虾|石狮查获一批疑似注胶虾 饱满到壳都膨胀起来|武夷山网
广告载入中...
您的位置:
查获一批疑似注胶虾虾头里有胶状物
发布时间: 21:35:00&&来源:&&阅读次数:次
原标题:石狮查获一批疑似注胶虾 饱满到壳都膨胀起来
2015年6月17日“剥开壳之后,胶质的东西就出来了。像是被灌输了很多,饱满到连壳都膨胀起来。”连日来,本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发布的一段网友拍摄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网友爆石狮大仑农贸市场有摊贩在售卖注胶虾。
昨天,记者找到视频拍摄者张先生,在张先生的家里,他现场又剥了一只虾,海都记者看到,这只虾被剥开虾壳后,果然附有许多透明的胶状物,在虾的头部位置,这种透明胶状物更多。
张先生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后,石狮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石狮凤里派出所联合展开调查,执法人员于昨天上午在该市场内发现一水产摊位出售疑似注胶虾,执法人员已将该批疑似注胶虾查扣,样品已送往相关单位检验。
前天上午,本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率先发布了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热议,而张先生所拍摄的这段视频点击量已经超过14.2万次。
这段视频时长为4分31秒,视频中张先生一共剥了3只虾,剥第一只虾时,可以看到虾壳上附着了很多白色透明的胶质物体,剥开这只虾的虾头时,同样可以看到很多白色透明的胶状物。视频中,张先生说,他之前已经剥了几只,虾头里都有很多这种白色的胶状物。
张先生又剥开了第二只虾,这只虾没有前面那只饱满,外观比较正常,剥开虾身的时候,并没有见到上面那种胶状物,但是在虾头里还是存在一些胶状物。之后,他又直接剥开第三只虾的头,虾头里填满了白色胶状物质,他剥开虾身后,同样可以看到壳上附着很多胶状物。
视频中,张先生称,那些是他当天早上在石狮大仑农贸市场那边买的白丁虾。他觉得这些虾不是很正常,并提醒市民最近买虾要多加注意。
昨天上午,张先生向海都记者介绍了整个过程。6月14日早上,他到石狮大仑农贸市场一海鲜摊位,花28块钱买了10只经过冰冻的白丁虾。回到家里,他在对这些虾进行清洗时发现,每只虾的虾壳都鼓了起来,“非常饱满,这很异常!”
由于是钓鱼爱好者,张先生对水产品比较熟悉,“一般经过冰冻后的虾,都会变得瘦小干瘪,有的虾头甚至没法保存下来,不可能这么饱满的!”起疑后他剥开虾壳发现里面另有乾坤。“我剥了几只,发现每只虾都有透明的胶状物。”他说,自己之前看到一些新闻报道称,一些商贩为了让虾增加重量,就在里面注射了明胶,他怀疑这些虾也同样被注射了明胶,于是拍下视频传到网上,以此提醒广大市民。
张先生告诉海都记者,为了保留证据,他特意留下了两只虾。昨天,在张先生家里,他现场又剥了一只虾,记者看到,这只虾被剥开后,虾壳里面同样附有许多的透明胶状物,而在虾的头部,这种透明胶状物更多。
昨天上午,海都记者来到石狮大仑农贸市场,在张先生的陪同下,逛了一遍该市场的水产品摊,但并没有发现有摊位销售疑似注胶虾。而在张先生当天买虾的摊位,记者看到上面摆放着一些水产品,但是唯独没有卖虾。
随后,海都记者从石狮凤里派出所了解到,当天上午,接到群众举报称有市民在大仑农贸市场购买到了注胶虾后,该所就连线石狮市政府“12345便民服务”及“12315”热线,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调查。
凤里派出所民警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到石狮大仑农贸市场进行巡查,巡查中发现市场内一水产品摊位出售疑似注胶虾,执法人员立即将该批疑似注胶虾查扣,并进行冷冻保存。该摊位的老板董某称,这些虾是他从泉州一家市场批发回来的,他也不知道这些虾有问题。目前,该批疑似注胶虾的样品已送泉州相关部门检验,待检验后,再做处理。
那么明胶是否有毒?注入虾体的明胶是否对人体有害?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刘静娜告诉记者,明胶一般有食用明胶、医用明胶和工业明胶,都是从动物皮、骨等里面提取,经过多道工艺混合而成的。刘静娜说,食用明胶是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这种明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如果摊贩使用的是食用明胶,一般不会对顾客的健康造成伤害。
“如果摊贩使用的是工业明胶,那就不能百分百确定是无害,因为工业明胶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掺杂进一些杂质;此外,摊贩在给虾注射明胶时,如果不规范或者不卫生,这也可能使虾出现问题”。
据法制日报报道:被注了明胶的虾颜色非常清亮,个头也很大,摸起来大虾的肉感也比较瓷实。往虾体内注入一些明胶,就是为了让虾看上去卖相好。因为冷冻虾解冻后会变得瘦小干瘪,分量也会减轻。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这样不仅能增加虾的重量,还可以避免虾头出现凹陷、塌瘪等现象,使虾显得更饱满、新鲜。一只虾经过注射处理后,分量可增加20%~30%。另外,商贩们往往不仅仅注入明胶一种物质,还会在明胶中添加一种用于保鲜的化学物质。
今天起,本报启动“食安泉州 舌尖保卫战”,希望联合有关部门曝光打击危及食品安全的黑心商贩。也希望广大市民参与进来,举报有关食品安全的线索,一起打一场漂亮的“舌尖保卫战”。
不管是你和家人、朋友遇到餐桌污染问题,还是手握不诚信食品经营商家的内幕,都可以通过海都热线通95060、关注本报官微“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发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博)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跟进,联合有关部门查处。
【相关阅读】深圳:执法人员也不知 虾头里头是明胶? - 行业新闻 -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
English&&&
日 星期二 乙未年 七月十二
关于召开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第三届第五次会员大会的通知&&&&2015上海大闸蟹诚信经营企业申报工作培训通知 &&&&2015上海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将于10月30日举办&&&&
当前位置:&&>>&
Copyright ©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 白色胶状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