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一生可以用贡献突出来概括什么字概括

爸妈安排了生日晚会、毕业舞会甚至婚礼的环节。
常年抓蟋蟀的抓一个月至少收入一万五以上。
  段祺瑞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段祺瑞的一生:3次再造共和6次执掌北洋政府权力》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人称“段合肥”,为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纵观段祺瑞的一生,有人认为,可以用“三”、“六”两个数字来概括。
  所谓“三”,说的是段祺瑞的“三次再造共和”之举:1912年初,段祺瑞奉袁世凯旨意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1916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被迫取消帝制,邀请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段祺瑞于天津马厂誓师,迅速将张勋击败,迫使溥仪再次“退位”。
  所谓“六”,说的是段祺瑞曾六次执掌北洋政府的权力―――日至7月31日代理国务总理;日至6月28日任政事堂国务卿;日至日、日至12月22日、日至10月10日三次出任国务院总理;日至日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6年段祺瑞被驱逐下台后,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从此自号“正道居士”,“潜心佛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拒绝与日本人往来,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政府委员”,也没有前往就职。1936年,段祺瑞在上海去世。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中新网编辑团队精心编辑、打造。包揽鲜闻热图、焦点关注、大千...
5658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趣闻:民国知识分子收入稳定 段祺瑞一生无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可是对知识分子来说,在民国却会活得很风光。大学教授的薪水是普通工人的几十倍,知名作家的收入是街头巡警的几十倍,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攒俩月工资可以去欧洲游历半年,《大公报》一个刚上岗的小记者竟然雇得起三个仆人,回家有厨师做饭,送稿有听差跑腿,端茶倒水有老妈子侍候着……
导读:可是对知识分子来说,在民国却会活得很风光。大学教授的薪水是普通工人的几十倍,知名作家的收入是街头巡警的几十倍,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攒俩月工资可以去欧洲游历半年,《大公报》一个刚上岗的小记者竟然雇得起三个仆人,回家有厨师做饭,送稿有听差跑腿,端茶倒水有老妈子侍候着&&
民国时代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时代。
对普通百姓来说,去民国等于找死,因为经济落后,战火连绵,城市混乱,农村破产,老百姓简直没活路。
可是对知识分子来说,在民国却会活得很风光。大学教授的薪水是普通工人的几十倍,知名作家的收入是街头巡警的几十倍,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攒俩月工资可以去欧洲游历半年,《大公报》一个刚上岗的小记者竟然雇得起三个仆人,回家有厨师做饭,送稿有听差跑腿,端茶倒水有老妈子侍候着&&
但是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永远都那么风光,他们需要担心宪兵抓捕,需要提防特务暗杀,就算不沾政治,到了抗战之后也会饿几年肚皮。抗战之后法币贬值,物价飞涨,薪水和稿酬跟不上趟,大学教授的经济地位顿时急转直下,连扫垃圾囤铁皮的穷老太太都不如了。
民国官场非常腐败,像曹锟、冯国璋、王占元等人,一边侵吞国库,一边大肆搜刮,每人至少贪到几千万大洋。
可是民国又有一大批非常清廉的高层,他们可以清廉到一辈子都没有一套房产。
段祺瑞做过&中华民国执政&,官够大吧?一生无房,下野后一直租房住。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国民党为了舆论需要,曾经宣传段祺瑞用族人段芝贵的名义在天津购置了两套商铺。就算传说属实,两套商铺又算什么呢?
萨镇冰将军做过海军部大臣和福建省长,一辈子只买过一所房,是在北京西城买的,后来他南下就职,随即把这所房子送给了一个买不起房的同学,一分钱都没有要,真正是视钱财如粪土,视房子如浮云。
蔡元培先生是同盟会元老,当过北大校长,当过教育总长,他老人家也是一生没有产业。我以前不明就里,曾经说蔡元培在上海买过一所房子,后来蔡先生的儿媳杨心月女士写信纠正,说那所房子是租的,不是买的。我查证《胡适日记》,实情确实是这样。
蔡元培过七十大寿,胡适感叹道:&先生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至今还没有一所房屋,全家租人家的房子住!&其实胡适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胡先生在北大教书时是租房,在上海教书时是租房,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以后仍然没有买过一砖半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关鹿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段祺瑞为何一生都没有做成总统_旧事_时尚文化_千华网
段祺瑞为何一生都没有做成总统
&北洋三杰&史,北洋军阀史。
最近,北洋军阀人物研究又添两本传记。《段祺瑞传》与《冯国璋传》出版,接续四年前的《王士珍传》,组合成&北洋三杰&史。
&三杰&之名,是外国人给的。龙虎豹之名,是国人加的。王、段、冯三人在北洋武备学堂期间是拜把子兄弟,袁世凯倚为股肱。在随后的辛亥、反袁、反张勋复辟、对德参战、五四运动等历史转折点上,三人表现各异,百年来,他们收获了不同的名声与争议。
上述三传的作者彭秀良,自称为独立学者,他希望用不同以往传记的写法,&不像咱们过去,光是批判&。而是揭示这些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勾心斗角,都是次要&。
《段祺瑞传》,彭秀良著,中华书局6月出版
《冯国璋传》,彭秀良著,中华书局6月出版
早期发迹,袁世凯驾驭北洋三杰,让他们互相牵制
腾讯文化:两本书里没有那么多的八卦
彭秀良:可以这么说。我开始定位它是学术传记,不像评传那样,评我也不想过多地评。我希望揭示这些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而不是光揭露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什么勾心斗角的,那都是次要的。另外,无论怎么讲,咱们这个时代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那个时代一定为这个时代奠定了某些基础,而不像咱们过去光是批判。
腾讯文化:放到一个大的背景里面看他们的命运?
彭秀良:对,尤其是这两本书,段祺瑞和冯国璋比,段祺瑞贡献要大很多,尤其是在几个方面,推动中国参加一战,收回关税自主权,收回租界,限制治外法权,他都在做。他那个路径是比较好的,他没有违背国际法的要求,比如对于部分条约是修改,而不是废除,那个条约到期了,你修改,这是比较好的。咱们不能否定人家带来的贡献。
腾讯文化:北洋三杰,只有冯国璋参加过科举考试,王士珍、段祺瑞都是行伍出身
彭秀良:对,他们俩之所以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有这几个因素:第一个就是年龄上的差距,差好几岁,这几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了。科举三年一次,差5岁就差很多,要赶上废除科举,那不是更麻烦了。另外就是他们家里的传统不一样。比如王士珍家里都吃不起饭,拿什么去上学。段祺瑞也是的。冯国璋的家庭稍微好一点,有人资助他,完成了他的学业。
当时的人是不愿意去当兵的。另外,段祺瑞当兵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关,他祖父是有军功的人,他周边的人都是这样,他受这个的影响很深。而冯国璋他的哥哥有功名,家里几代都有,所以他就走这个路,和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
腾讯文化:袁世凯是怎么使用北洋三杰的?
彭秀良:袁世凯最大的手段是把他们平衡使用,谁也不要发展得太快或者是太慢,互相牵制,便于他的控制。比如他新军第一个协统是王士珍,第二个是冯国璋,第三个是段祺瑞,他让他们三个平衡发展,后来练成北洋陆军六镇以后,把他们在不同阵营里面调来调去,不让每个人在这一个师里面待的时间太长,不让他在这个地方当师长当的时间太长,避免发生个人势力。
腾讯文化:三人有没有谈过袁世凯的这个做法?
彭秀良:这个不太清楚,但是袁世凯在他在洪宪帝制期间,曾经和王士珍谈过一段话,就讲冯国璋怎么怎么不对的,那段话我没记下来,意思就是对冯国璋有点不满意。在这里面,王士珍是比较老实的一个人。
段祺瑞与冯国璋
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一开始没有提出清帝退位
腾讯文化:武昌起义后,袁、段、王、冯四人密会,建议清廷接受武昌的要求,统一并着手准备召开国会,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内阁,宽容武昌兵谏。他用的是&兵谏&一词来描述武昌起义。
彭秀良:那些高层的人,包括清政府,皇帝、大臣们没有对那个武昌起义在意,认为和过去兵变是一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腾讯文化:湖北军政府的要求跟立宪派政治主张的思路差不太多,并不要求清帝退位。
彭秀良:对,他们基本上是比较接近的。当时南京临时政府还没有成立,湖北新军也没有和孙中山建立联系。当时的统领是黎元洪,他毕竟是在那个环境成长起来的,他会对清政府带有感恩之心。我感觉当时他也不认为这个能成功,所以提出的要求相对保守。
咱们现在回头看,觉得一目了然,当时的形势谁看得清楚?当时是看不清楚的。说不定袁世凯把他们灭掉呢,他们什么都没了。而且民众的倾向不一定就是革命。
李剑农写的那本《中国近百年政治史》里面说,民心是不可依靠的,当时人们都以为孙中山这帮人就是乱党,捣乱分子,把他们灭掉,中国就太平了,而且大家认为,没有皇帝哪行?天下不就乱了吗?所以咱们讲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好,民主革命也好,它只是上层人的一种要求。底层的民众不认可这一点,没有皇帝,中国是不能长久的。当时都是这种心理。孙中山是革命党,是捣乱分子,整天造反,是这么一种普遍的社会观感。
腾讯文化:段祺瑞通电共和,要求退位,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告诫不要轻举妄动。这出双簧戏,被后人演绎为一造共和,但名声都给了段祺瑞。
彭秀良:他们两个目的又不一样,段祺瑞的活动不是让袁世凯受益了?但是袁世凯的地位不一样,他比较高,内阁总理大臣,他需要平衡关系,而且他不能落一个名声:从人家手里夺取政权。
一造共和的名声给了段祺瑞,与后来给他写传记的人有关,把他表扬得比较高。当时辛亥以后成立民国,是各方面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他在其中起了一个作用。幕后就是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博弈。后来他的位置越来越高,1920年,他还掌握政权。有人给他写传记,就把他抬出来,逼迫清帝退位,一造共和;反对袁世凯称帝,二造共和;粉碎张勋复辟,三造共和;又加以表彰。他自己倒是不怎么讲他&三造共和&。当时的传记就是这么写的。
腾讯文化:冯国璋率北洋军攻打武昌军政府,往死里打。与袁世凯议和方针不合,倒暗合清廷旨意。
彭秀良:他就想把他们灭掉,内心对清廷还是有感情的。当时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了。他一直受到清政府的信任。
袁世凯以足疾的理由被罢官回乡后,他还在升官,他跟清政府的高官很熟,和一些贵族关系非常好,大家认为他没有二心,他确实开始是没有二心的,后来给他封了个爵位。
腾讯文化:段祺瑞通电要求清帝退位,冯国璋起初非常生气,但后来听说袁世凯旨意,才默然作罢。
彭秀良:对,他以为是底下人背着段祺瑞发的电报。后来知道是袁的意思后,他没法反抗袁世凯。这时袁世凯提拔他,他自己也在算这个政治筹码。
晚年段祺瑞。日,69岁的段祺瑞乘火车抵达南京。蒋介石执弟子礼迎接。蒋曾为保定陆军学堂学生,当时段祺瑞任该学堂督办。
为何反对袁世凯称帝?段在德国受民主思想熏染,冯觉得袁没把他当自己人
腾讯文化:冯段二人反对袁世凯称帝,据说是因为担心称帝,自己永远做不了总统?
彭秀良:对于段祺瑞来说,他毕竟在德国待过,德国虽然也有君主,但是一个比较民主的国家。他会受到国外一些思想的影响,他会有一定的民主思想,民主意识。我觉得应该有这个因素。他那个私心肯定也是有的。冯国璋感觉袁世凯在欺骗他,他曾亲口告诉冯国璋不称帝,最后还是做了。冯国璋觉得袁世凯不把他当成自己人,那我肯定要反对。
腾讯文化:据说蔡锷、陈宧(yi,二声)在出走前,曾与段祺瑞见过一面。蔡锷带领护国军攻打四川时,没与四川都督陈宧打过几次仗,大家都对峙着。
彭秀良:是的。那个时代的战争有一个特征,真正打的时候很少,打的时间很短,死亡的人数很少,但是之前的舆论准备得很充分。直皖战争就打了5天,前面折腾了好几个月,最后打了5天。
护国运动造势造得比较大。他们就是通过压力改变这个力量对比,真正交火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死亡的人数也不是很多。
府院之争:临时约法本身留下的后遗症,激化总统与总理的矛盾
腾讯文化:段、黎,段、冯之间,都发生了府院之争,除了利益之争,制度有什么问题?
彭秀良:临时约法本身就留了一个后遗症,他们刚开始制定的时候,孙中山时代是总统制,后来改成了内阁制,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对人而不对事,应该对事不对人才对,对人不对事这不是法治原则,所以这就产生了很大的歧义,法律可以被不同的利益集团所改变,这是一个问题。因为立法是对事不对人,咱们是对人不对事,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英法等国的责任内阁制是以内阁总理取得国会多数的信任为条件,总理以外的国务员全由总理择人组织;而临时约法上的责任内阁、一切国务员,都要先行正式提交参议院征得它的同意,方可任命,实在是&变本加厉&了。这样,就容易激化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腾讯文化:段祺瑞如何处理与国会的关系?
彭秀良:段祺瑞是不喜欢国会的,总认为是对政府捣乱,因而打败复辟的张勋以后,他就要组织自己御用的国会,也就是俗称的安福国会,作为自己的政治工具。那个时代,还处于民主政治的启蒙期,行政权高于立法权是个无奈的现实。
腾讯文化:对德宣战的理由是能够实现德国在华权益的部分收回,而参加巴黎和会并签字,又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这都是段祺瑞的主张。他是怎么考虑的?
彭秀良:他是希望妥协的,通过妥协融入新的国际体系,或者说避免使中国被排斥在国际体系之外。国力的对比是很残酷的,咱们那个时候没有实力,所以外交上也很软弱。
腾讯文化:张勋复辟,有人说这是段祺瑞下的套:故意鼓动他进京,借此驱逐黎元洪。
彭秀良:段祺瑞基本上不使用这种阴谋手段,有也是他手下人做的,他自己的确是光明磊落搞他的政治。
腾讯文化:徐树铮吗?这个人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段祺瑞还是那么信任他。
彭秀良:对,但是他水平也非常高。他出的主意非常好使,一战爆发以后,日本占领青岛,进攻德军,徐树铮给他出主意,咱们暗地里接济德军点弹药,让德军对抗日本人,这是一个例子。但他脾气不好,树敌太多,严格来说,他觉得自己太棒,别人都不行,看不起很多人,他比较孤立。
不当总统,是觉得总理实际权力更大
腾讯文化:北洋政府时期,经常开会。如三次徐州会议,以及督军团会议,用来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分歧。你如何看待这种中央与地方博弈的形式?
彭秀良:这是中央权威失落的结果。段祺瑞主政的年代,早期还稍微好一些,中央的权威尚存,如各省督军、省长要由中央任命。但像张勋这样以省区联盟或会议的形式干涉中央的决策,正是军阀政治的最显著特征。
腾讯文化:段祺瑞一生没有做总统,即便有条件,他也没有做。这是为什么?
彭秀良:他觉得在责任内阁制下,总理的实际权力要大得多。后来,他出任临时执政,实际上就是国家元首,和总统只是称呼上的不同。
腾讯文化:&三一八惨案&并非段祺瑞下令开的枪。因为惨案同情学生,下跪、不开荤的说法也证明是谣传。为何会有上述谣传?段祺瑞自己有没有辟过谣?
彭秀良:段祺瑞给学生下跪属于以讹传讹。据我所知,段祺瑞并未对此事发表过什么声明。我们对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中的印象,可能主要来自鲁迅的那篇文章。后来,有人似乎是矫枉过正了。
责任编辑:博涵段祺瑞并非杀刘和珍的刽子手 一世清名毁于一旦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11:05  责任编辑: 侯杰
鲁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文章,叫做《纪念刘和珍君》,是为追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鲁迅先生对逝去的学生赞扬有加,在非人间,他们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三一八”惨案被《泰晤士报》称之为兽性的惊人惨案,在鲁迅看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受到了当时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
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正是段祺瑞执政府!就像鲁迅所说,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由于受到教科书的深入影响,人们普遍以为段祺瑞是沾满青年学生热血的刽子手,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的残忍而暴虐的新军阀。事实上,如果以现代的官场文化审视段祺瑞,他很清廉,很朴实,也很检点,并未因为是军阀,就与民为敌,因为有权力,就欲壑难填,他既没有派头十足的官老爷味道,也没有不可冒犯的新军阀猖狂,甚至,“三一八”惨案那点学生鲜血的殷红,也不是段祺瑞权力江湖的应然本色。
段祺瑞六十寿辰之际,本不想张扬,尽管一再登报表示谢绝隆重祝寿,然而挡不住另有企图的各路人马蜂拥而至,以至于当日参加寿筵者竟达千人之多。段祺瑞见各派政治力量代表集聚一堂,恐难推辞,于是借口久病新愈,谢绝见客。这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官场景象。某些个稍有权力的官员,费尽心机酝酿场合与名义,巴不得人家前来,其实谁也心知肚明,所谓的祝寿,不过是一种权力膜拜的道场,一种权力寻租的掩饰。
段祺瑞为官清廉如水,不贪财,不恋色,更不用人唯亲。很难想象,一代枭雄段祺瑞一生没有不动产,这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政客中绝无仅有。在北京时,他一直是租房居住,直到袁世凯变相赠送一套房子为止,不过,由于该房是袁世凯与人打牌抵押的产物,没有房契,袁世凯死后,房主的儿子拿着房契来找段祺瑞(他怎么可以找得着?人家可是国务总理!),段祺瑞见人家手持房契,二话没说就搬了出去。在当时的官场,段祺瑞绝对是另类人物,因为他大权在握,却从来不收礼,不受贿,即便有人费尽心思送来礼品,段祺瑞也要悉数退回,以至于自己不得不举债生活。民国时代,竟然会发生段祺瑞欠黎元洪七万元,因为无力偿还而被告上法庭的事情,便足以说明段祺瑞为政清廉的一贯作风。
民国时期,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个几房几太的并不算什么稀罕事。女子无地位,既可以拿来抵债,也可以用来抢夺。虽然段祺瑞也有几房姨太太,不过却从来不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据说,他的第四位姨太太,由于心有意中人,一进门就愁眉不展,段祺瑞了解内情后,便吩咐妻子像嫁女儿一样成全了她和意中人的婚事。这在当时传为佳话。这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进行批判,毕竟,即便现在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的官老爷,有个几房几太甚至几十上百的也并非仅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屡见不鲜,中国历来有权力世袭的传统,不管各种信仰的官员,总要将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实惠荫及子孙,或许这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全部真谛。但段祺瑞是个例外。段祺瑞一生没有干过卖官鬻爵的事情,更不许夫人和姨太干预政事,尽管有人谄媚,劝说段祺瑞给儿子在政府部门安排职位,但段祺瑞严词拒绝,以至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都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与声名显赫的段祺瑞形成鲜明的反差。
段祺瑞信佛吃素,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一生没有积蓄房产,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被人称之为“六不总理”。段祺瑞拥有绝对权力,却能如此简朴行政,即便现在看来,仍然显得难能可贵,难怪梁启超这样评价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制造出“三一八”惨案之后,段祺瑞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尊重事实,没有封锁消息掩盖真相,闻讯之后随即赶到现场,没有隆重的迎接仪式,没有煽情的表达慰问,以极其传统的方式,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以示忏悔,并决定从此终身食素。临死之前,段祺瑞身体非常虚弱,虽然医生建议他吃点肉食以增强体质,但他还是以“人可死,荤绝不能开”予以回答,直至生命终结也没有背弃终生食素以表忏悔的决定。
我们一直以为段祺瑞是杀死刘和珍君的刽子手,是“三一八”惨案的策划人。真实的历史好像有意考验大家的智力,就像一贯没有民主的事实偏要人说出关于民主的感受一样。“三一八”惨案,尽管段祺瑞负有相当责任,但还不至于是罪魁祸首,因为事发当日,段祺瑞外出活动并未在执政府内,也不知道其卫兵向学生开枪,更未下令向学生开枪。本该是很有政治前景的段祺瑞,因为一场“三一八”惨案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政治轨迹。鲁迅先生在纪念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题写的挽联是“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做”,真不知道一生清名毁于“三一八”惨案的段祺瑞会作何感想。(冯相军 中国网专家博客)
注: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 中国网文化中国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段祺瑞的一生:3次再造共和 6次执掌北洋政府权力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人称&段合肥&,为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纵观段祺瑞的一生,有人认为,可以用&三&、&六&两个数字来概括。
  所谓&三&,说的是段祺瑞的&三次再造共和&之举:1912年初,段祺瑞奉袁世凯旨意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1916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被迫取消帝制,邀请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段祺瑞于天津马厂誓师,迅速将张勋击败,迫使溥仪再次&退位&。
  所谓&六&,说的是段祺瑞曾六次执掌北洋政府的权力&&&日至7月31日代理国务总理;日至6月28日任政事堂国务卿;日至日、日至12月22日、日至10月10日三次出任国务院总理;日至日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6年段祺瑞被驱逐下台后,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从此自号&正道居士&,&潜心佛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拒绝与日本人往来,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政府委员&,也没有前往就职。1936年,段祺瑞在上海去世。
文章来源:北洋
责任编辑:刘姗(实习)
5月6日至7日,省委、省政府利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在庆阳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出席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