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 二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二次创业十问之七:敢不敢闯出一条新路子?
  08:21:36 来源: 
核心提示   发展的路途不会一帆风顺,逆境面前,我们能不能有所作为,敢不敢闯出一条新路子?这是&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宏观经济下行、瓶颈因素制约等多重压力
& & 核心提示
  发展的路途不会一帆风顺,逆境面前,我们能不能有所作为,敢不敢闯出一条新路子?这是&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宏观经济下行、瓶颈因素制约等多重压力,但也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各地都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受影响,始终保持超常规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事在人为。在&实施二次创业、贡献跨越赶超&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都必须直视矛盾和问题,突破自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从危机中发现机遇、抢抓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去攻坚克难,努力闯出一条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新路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跨越赶超是一场攻坚战,那种遇到困难就请示汇报的做法,那种总想给自己留后路、留后手、留余地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否则就难以获得战役的胜利。在一个又一个堡垒面前,我们必须保持一往无前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劈荆斩棘、克难攻坚,在聊城跨越赶超的洪流中大展身手。
  没有土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没有&根&。解决土地问题,既要积极向上争取,又要眼睛向内,充分挖掘现有潜力
  土地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没有土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没有&根&,就像栽树苗,如果没有&树坑&,树苗还得扛到别的地方去。
  土地指标,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全市每年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大约在5000亩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大部分要靠自己解决。今年以来,特别是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坚持既保&红线&,又保发展,全面开展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废旧窑厂整治和土地挖潜改造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本年度增减挂拆旧面积7124亩,超出过去5年拆旧面积的总和,复耕面积3155亩,挖潜改造土地6000余亩,顺利通过了国家土地例行督察。
  从目前情况看,聊城在土地问题上已经&解开了套&,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已经不是问题,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挖潜、拓展空间。下一步,各级要继续做好土地增减挂、废旧窑坑整理、内部挖潜等工作,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点供指标争取工作,建立市级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特别是要用足、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政策,坚持新增用地指标向企业&二次创业&倾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节约集约用地,企业可以大有所为。同样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苏省沭阳县大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于2011年起实施了&2158&工程,即全县各乡镇利用两年时间新建四层及四层以上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个以上,新增工业税收8亿元以上。通过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不仅有效吸引了企业入驻园区,还为企业节约了购地建厂资金,缩短了企业投入产出周期。如今,沭阳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节日礼品基地、世界第一的高档提花遮光布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手机扬声器生产销售冠军。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目前已新建200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确保了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在&二次创业&中,企业要更加珍惜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积极采用多层标准厂房,提高亩均投入产出效益。
  &二次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外,必须另辟蹊径,走开直接融资、资本运作的新路子
  上项目、抓投入、促发展,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后盾。当前,聊城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外,企业必须另辟蹊径,走开直接融资、资本运作的新路子。
  目前,聊城有2000亿元的存款总额,贷款余额在1400亿元左右,从数字上看还有近600亿元的贷款潜力,但表外业务占很大比重。上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聊城金融合作洽谈会,达成720亿元的融资协议,但相比企业上项目、增投入的旺盛需求,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怎么办?运用现代金融手段,学会从股市上&拿钱&是一个妙招。在这方面,省内兄弟市和先进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样本。潍坊每年仅通过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就达400多亿元;龙口一个县级市就有7家上市公司;南山集团不仅拥有两家上市公司,还拥有独立的财务公司,与国开行合作设立了南山村镇银行,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我市自身看,在推进企业直接融资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今年以来,全市3家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增4家企业在齐鲁股权托管中心挂牌,总户数列全省第3位。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步子迈得明显不够快、不够大,聊城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重视不够、人才缺乏、行动缓慢,更多地依赖自己积累和银行贷款,严重束缚了自身发展。为此,在&二次创业&中,要切实把直接融资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推动企业在上市、债券发行、股权托管交易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各级要搞好融资服务,市级财政要通过政策补贴、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现有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困难。各县(市区)都要建立注册资金3亿元以上的融资担保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这段时间全市上下集中攻坚克难,聊城在土地、资金等方面撕开了口子、趟开了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彻底解决这些难题,关键还是靠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面对,否则一遇到问题就往上推,一味地等靠要,永远打不开局面。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在风起云涌的竞争形势前,企业必须抓住科技和人才这两个核心要素,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正逐步由资本和市场向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转移。谁抓住了科技和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动,谁就能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盛瑞公司原来是为潍柴公司生产配件的一家小企业,他们解放思想、重视创新,利用德国、英国和北航的智力,形成了&三国四地&研发模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挡自动变速器,成为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歌尔声学面向世界招揽人才,2004年以来,平均两天发明一项专利&&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我们展示着科技和人才的巨大力量。和这些先进企业相比,聊城很多大企业在规模上并不处劣势,最大的差距就在创新能力上,在企业结构、层次等&质量指标&上。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在风起云涌的竞争形势前,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转变思维,继续走简单的消耗资源、扩大生产的路子,只注重&外延&而不丰富&内涵&,那还能&立得住&吗?
  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开展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二次创业、贡献跨越赶超活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这次&二次创业&,以&转调创&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加大优质高效投入为切入点。也就是说,&二次创业&不是要求企业简单地依靠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的产品扩大生产,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按照《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企业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要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6%以上,届时,聊城企业的质量效益将大踏步跨越,产业层次将实现质的提升。但要看到,目前聊城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03%,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二次创业&中,企业首先要摸清底数,我们有多少科技创新人才,哪些研发中心成效比较好,哪些产品是关键优势,主导产业的行业标杆在哪里,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在此基础上,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确立学习标杆,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联合等措施,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不断缩小差距、弥补差距、实现赶超。对政府部门来说,要通过政策、资金杠杆,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商标,真正把&二次创业&变成聊城企业提质增效、强筋健骨的大舞台。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济宁如意集团是一家纺织企业,和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夕阳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有多达2340人的高层次研发团队。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该集团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毛纺织最具竞争力十强企业行列,其原创技术&如意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成功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当前,聊城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不论是从企业目前的技术产品研发需求,还是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都必须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舍得花大价钱、建大舞台,尽最大努力引进培养适应企业&二次创业&和聊城跨越赶超需要的各类人才。
  企业是产业和城镇之间的桥梁纽带。聊城要实现&两化&互动、协调推进,必须让企业担当重要角色,走&产城一体&的路子
  当前,聊城正处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两化&互动、协调推进,必须走&产城一体&的路子,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确保城镇化有产业带动,工业化有城镇支撑,确保&两化&在时间上同步协调发展。
  顾名思义,&产城一体&就是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事实证明,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二者的结合点主要就是企业。烟台南山集团目前占地140平方公里,加上旅游等可利用面积达到300多平方公里,这么多土地哪里来的?主要是通过兼并村庄,目前已经改造了45个村,在扩大发展用地的同时,吸纳3万多村民成为企业员工,村民的工资收入每月元,土地分红每人50000元。企业还兴办了医院、学校、商贸中心、养老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可以享受到住房、医保、养老等生活保障,实现了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济宁如意集团也有很好的经验,本来作为企业包袱的学校、幼儿园、职工住宅等社会资产,经过企业的优化提升,成为拴心留人的有利条件,有效避免了职工流失。
  对当前的聊城来说,&产城一体&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和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市一级的差距并不明显,主要差距在县、乡,尤其是乡镇一级。青岛市于今年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通过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到2016年,将建成5个&百亿元级&镇级市。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市难以拿出如此巨大的资金支持城镇建设,一条现实的途径就是鼓励大型企业领办园区、参与建设小城镇,走产业和城镇一体发展、协调推进的新路子。
  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求,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实施小城镇&突破&工程,坚持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一体推进,与企业带动、园区发展紧密结合,初步取得了成效。目前,全市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全部编制完成,所有乡镇启动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其中,5个省级示范镇全部完成城镇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已完成报批;9个市级示范镇已启动总体规划修编,预计今年10月份全部完成。特别是在祥光铜业、鲁西化工所在地等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落实&镇园合一&、&镇企园合一&的管理体制,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社区建设、拆迁安置计划、基础设施配套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就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多赢&。
  &产城一体&,在聊城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聊城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向先进学习,走开&产城一体&发展的路子,既为企业开拓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聊城的企业面临一些&关&,其中非常关键的一&关&就是敢不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这道&关&闯不过去,整个聊城的工业化就会受到影响
  在已有的家业面前,企业敢不敢触及深层次矛盾,自我革新、摒弃弊端、勇攀高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对聊城广大企业家的一个考验。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市企业&实施二次创业、贡献跨越赶超&动员大会上指出,当前聊城的企业面临一些&关&,其中非常关键的一&关&就是敢不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这道&关&闯不过去,整个聊城的工业化就会受到影响。企业发展有自身规律,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要竞争力。如果企业管理不规范,就会在信贷、发债、上市、合资合作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潍柴集团搞的&三三制&改革,万华集团实施的管理创新、体制创新,都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里程碑。
  对聊城广大企业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迟早要迈出的一步,迈早了,就能提前转轨、掌握主动;迈晚了,就可能步步落后、陷入被动。改革开放以来,聊城这片沃土成长起一批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大企业,涌现出一批有气魄、有胆识、有能力的企业家,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在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面对&一区一圈一带&战略叠加的新机遇,面对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新要求,聊城广大企业家要有打造&百年企业&的信念和气魄,把眼光放长远,顺应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新,彻底抛弃传统陈旧、不合时宜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真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从而更好地激发内在活力,经受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考验。
  路就在脚下,机遇就在眼前,关键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只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突破自我、担当重任,就一定能办成别人想办而办不成的事,闯出一条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新路子!
  (高文举 吴文立 曹天伟)
责任编辑:侯明明
】【】【】
内容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更多关于 创业,新路子,成功 的新闻:
精彩图片:
聊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
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
截止今日,聊城新闻网没有书面授权任何网站转载使用本网作品。
近期发现聊城若干网站擅自盗用聊城新闻网发布的新闻报道、照片、视频等。为此,特郑重声明:凡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的网站,务必于三日内将本网作品撤除,并保证以后不再转载,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聊城新闻网电话:在公司二次创业讲话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在公司二次创业讲话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首页 && &&
浏览字体:
仲恺高新区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暂行)
为进一步优化高新区人才政策环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着力创建&人才特区&,为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惠州市加快引进和开发使用高级人才优惠政策规定》(惠市委发〔2008〕4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一章& 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和对象
第一条& 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十二五&期间,引进与高新区主导科技产业关联度高,并落户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云计算等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条& 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的对象:
(一)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到高新区领办、创办企业的创新人才;
(二)急需紧缺的符合高新区经济发展方向,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且成果显著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其他特殊贡献的国内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三)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同行中处于先进水平,拥有国内顶尖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创新科研团队;
(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强、开拓市场潜力大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五)在高新区范围内工作的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以及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正高以上职称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六)进入高新区孵化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放宽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特别优秀、突出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可由高层次人才评定小组审核确定。
第三条& 对引进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及创业团队身份认定,由用人单位或个人申报,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受理,区高层次人才评定小组审核后,报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
第二章&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
第四条& 通过提供包括资金政策体系、环境配套体系和平台服务体系等手段,为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第五条& 为进一步加强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业、研发和工作力度,打造人才新高地,创建&人才特区&,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壮大经济规模,鼓励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聘用等聘(借)用的形式引进人才。
(一)柔性引进。不受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制约,在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柔性引进紧缺专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正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二)智力引进。国内外各类人才不转移任何关系或只转部分关系,定期或不定期、长期或短期在高新区工作,包括从事技术推广、产品研发、项目(课题)合作等,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作项目协议,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任务,提供智力服务。
(三)特聘租赁。用人单位与人才协商,通过特聘、外聘、租赁等其他方式,进行资源共享、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交流人才智力。
第三章& 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待遇
第六条& 特定补贴待遇:
来高新区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落户高新区的,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除享受市级以上财政一次性提供的专项工作经费和奖励外,享受区财政生活津贴及一次性的住房补贴。
(一)两院院士。由区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万元,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0万元;
(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由区财政发给津贴每月2000元,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10万元;
(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由区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000元,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
(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区财政发给津贴每月500元,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万元;
(五)正高职称人才。由区财政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
第七条 &在高新区内依法批准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区财政给予每个工作站10万元启动经费,用于博士后工作站科研设施建设。按照《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细则》的规定入驻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区财政分三次向其发放科研补助经费共3万元。
第八条& 住房待遇:根据需求状况,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逐步建设一批高级人才公寓,廉价出租或限价出售给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应尽可能地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
第九条& 医疗待遇:建立高层次人才保健档案,每年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体检。建立高层次人才优惠速诊卡制度,持&高新区高层次人才优惠速诊卡&到区内主要医疗机构就诊时,享受免收挂号费等优惠服务。
第十条& 配偶就业:高层次人才的配偶符合就业条件而未就业的,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就业或联系安排就业。如用人单位确实无法安排的,可报所属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推荐就业。
第十一条& 子女就学:高层次人才的子女需转入高新区公办中、小学校读书的,凭区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的证明,以本地户籍学生条件办理有关入读手续。
第四章& 创新创业团体扶持
第十二条& 从事《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以及省、市及高新区鼓励发展产业目录中的项目和产品范围内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除享受前述的人才鼓励政策外,还可享受在科技创新、科技创业方面的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及办公场地的房租补贴相关政策。
(一)在高新区内注册成立或增资建设、并且纳税关系在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LED、平板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装备等企业,符合《惠州仲恺高新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相关规定的,可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的扶持、地方税务的优惠及其他奖励或补贴优惠。
(二)落户高新区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创业团队,可优先得到高新区&恺创&风投基金和&恺萌&天使投资基金的支持,并积极推荐给高新区内银行、证券、保险、风投、创投、私募基金等机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如进驻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符合《仲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种子资金申请办法》相关规定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孵化种子资金。
(三)在高新区注册并以本区域内地址申请专利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符合《惠州仲恺高新区中小型企业专利申请费用资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可申请专利费用资助。
(四)落户高新区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创业团队,视其落户场所意愿,优先安排进驻高新区内科技企业(包括区属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享受工商行政、孵化场地、科研中介、科研设备、科技金融等综合孵化服务和办公场地房租补贴。
第五章& 引进人才的保障服务
第十三条& 加大资金投入,把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融合起来,设立&仲恺高新区人才专项基金&,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奖励、项目扶持、风险投资等提供资金支持。启动资金为300万元,今后视财力状况逐步增加。
第十四条& 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制度。每年组织一至两次专项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广泛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五条& 加快商务、医疗和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辖区公办学校教学水平,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十六条& 建设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人才信用档案库,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引进、培训、流动、信用评价等公共服务。
第十七条& 完善人才服务措施,成立&仲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办理居住证、子女入学、项目申报与奖励通报等一站式服务;精简人才办理创业就业、技术职称等手续,开辟办事绿色通道。
第十八条& 积极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大规模实行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绩效激励等激励方式,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十九条& 开展高新区杰出创新人才奖、高新区区管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投身高新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具有多类高层次人才身份的,享受最高一类的优惠待遇。离开工作岗位的高层次人才不再享受相关优惠待遇。
第二十一条 &高层次人才每年实行认定和登记备案制度,经认定、登记备案后方可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扶持和待遇。
第二十二条& 本政策由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其它配套办法由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报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
第二十三条& 本政策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Copyright @
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125.93.50.203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
技术支持:惠州市信息中心&&电话:2652293&&法律顾问: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 杨择郡 鄢义兵
地址: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畅五路西8号 邮编:516006新阶段推进我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阅读次数:字体:【
  〔内容摘要〕 乡镇企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面临新阶段新的形势面前,要全面推进我市乡镇企业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必须适时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本文对怎样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了有益的探讨。
  〔关 键 词〕 乡镇企业 二次创业 思考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乡镇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乡镇企业已经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在面临新阶段新的形势面前,要全面推进我市乡镇企业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起新时期赋予乡镇企业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应怎样推进,笔者对此作一初探。
  一、我市乡镇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特点
  六盘水市乡镇企业萌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年,在郎岱、鸡场坪、南开等地开始办瓦窑、织土布。1958年,发展了一批煤焦、铅锌企业和炸药厂、农机厂、糖厂等。70年代初,市境内兴起建农机制造厂、农机修配厂、农具生产合作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市乡镇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1980年,全市有社队企业788个,从业人员17618人,完成社队企业总产值4088万元。90年代初期,我市乡镇企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5.29万个,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1.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15亿元,年的6年间,乡镇企业累计向国家提供税金2.4亿元,年均4000万元。1996年后,我市乡镇企业,进入低速高效期。到1998年,全市有乡镇企业5.26万个,从业人员21.49万人,为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9.7%,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4.59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1%;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7.1亿元,上交国家税金13776万元,实现纯利润3.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43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6.4%。涌现了一批重点县、乡镇和企业。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为探索初创期,是第一阶段。此期间市内发展了一批煤炭、炼焦、铅锌企业和炸药厂、农具厂、糖厂等,这是社队企业兴起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5年的快速推进期,即乡镇创业一次创业期。此期,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方针。一批煤炭采选业、铅锌冶炼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业、造纸业、炼焦业、建材业、建筑业、餐饮业迅速崛起,到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8.6%,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到今天的低速高效期。1996至现在,我市乡镇企业在一次创业中进入低速高效发展时期,此期的特点为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区域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龙头带动,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一次创业的历史功绩在于:打破了历史形成的单一农村经济结构的传统格局,逐步使农业主导型经济变为工业主导型经济,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广大农民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逐步实现了“小康”,为城乡工业经济的再发展提供了量的积聚及各种软硬基础条件。但长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调整不合理、企业规模小;二是名优产品少、管理水平低;三是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减弱;四是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适时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势在必行。&
  二、“二次创业”要认真处理好六个关系,走出“三个误区”
  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形成了一整套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笔者认为,“二次创业”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和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扬弃。重新谋划我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必须强调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力争在保持适度发展速度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我市乡镇企业一次创业主要着重于“量”的发展,而“二次创业”则应着重于“质”的提高,通过增量资本投入与存量资本调整优化组合,来实现乡镇企业总量的扩张及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重中之重是效益与质量。
  二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乡镇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各级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充当着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角色。实践证明了这种政企关系使企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功能难以发挥,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次创业”过程中,应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把政府的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
  三是各地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一次创业中,经常出现不同地方为争取同一项目而相互打压、盲目竞争,“二次创业”要突破地区、地域的界限,发挥综合的区位优势,实现合理的分工、布局,注重整体效益的发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各县(区)、各乡镇之间,要避免互相竞争上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并大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四是创业与守摊的关系。当前,一些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认为,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是不错的,“二次创业”很难,折腾很多,只要保持现在这样平稳发展就可以了。因此,“二次创业”中一定要破除守摊、自满思想和畏难情绪。“二次创业”特别强调要树立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此带动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
  五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二次创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前提,坚决避免过去那种走先污染发展后治理整顿的老路,坚持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是优惠政策与公平环境的关系。一次创业中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惠政策及金融部门的支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取向更多的体现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上,逐步消除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在政策上的差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必须通过综合运用科技、资金、政策等多种手段,不断增强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来实现。
  走出“三个认识误区”。一是要走出所有制结构上的认识误区。乡镇企业是在人民公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的是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发展路子,庞大的集体资产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存在曾一度被演绎成凝固的模式和僵化的理念,似乎只有集体经济才是农村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舍此别无它求,党的十五大后,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使其成为乡镇企业重要的增长极。因此,“二次创业”中尤其要把大力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抓紧抓实抓好。二是要是走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误区。过去我们长期纠缠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阵地争夺战”中,误认为只有乡、村二级投资建办的企业才是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其余均为异端,而且认为,集体投资越多、规模越大,越体现集体经济的优势。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一些同志又认为集体产权的转让和拍卖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倒退,但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企业产权结构的重组,对于激活集体资产,释放生产潜能是十分正确的途径,三是要走出发展速度的认识误区,过去认为只有高速度发展才会产生高效益,而实际中经济发展速度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相统一的产物,超越了客观条件去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效益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二次创业”应采取的措施探讨
  (一)加强领导,转换政府职能,落实政策,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各级政府要把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作为发展壮大县区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领导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周边影响乡镇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工农关系及其难点和辣手问题,建立各级领导包抓乡镇企业的制度,把乡镇企业发展列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的内容,开展综合考评和通报。二是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切实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力戒浮夸和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企业发展服务上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落实对乡镇企业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导信贷资金以及民间投资注入乡镇企业,增加对乡镇企业中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和新兴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更加有效的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作用,拓宽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四是对符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条件的乡镇企业的技改贷款要给予财政贴息。金融机构要增加乡镇企业的贷款投放量,简化贷款程序,积极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保证乡镇企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所需贷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项目要及时立项和投放资金。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乡镇企业规模。一是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迅速扩大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增量扩张。按照“壮大、提升、调整”的思路,加大对优势产业、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加快对传统骨干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步伐,提升其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现有小型企业的调整步伐,在优化整合中实现规模扩张。二是紧紧围绕我市“六大特色产业”及其基地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乡镇企业发展项目,带动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增量扩张。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扩张。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抓住当前产业转移、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重点选择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寻求合作伙伴,外引内联,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步伐。&&
  (三)调整优化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第二、三产业上的主体优势,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业、能源源材料加工业、煤炭、铅锌采矿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力争3-5年内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群。以农产品加工业、果业、畜牧业和轻工业为突破口,积极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果品、畜产品、粮油、蔬菜、中药材、保健酒及土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使我市更多的乡镇企业跨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行列。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乡镇企业中的比重。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以服务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在稳定和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拓展经营领域,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引导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兴办宜于分散经营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生产规模,有重点的扶持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
  (四)加快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或联合,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力争5-8年内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二是立足扶持本地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采用国内外一流设备和高新技术,加大对我市农副产品、煤炭、建材、铅锌、化工、采矿、冶金等传统骨干行业和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开发新产品,推动乡镇企业产业升级换代。三是实施创品牌行动计划,打造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启动实施“品牌行动计划”,把打造品牌作为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一条主线,以增强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信誉度为目标,突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市场信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发挥信息先导作用,搞好乡镇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汇总整理、综合分析、定期发布等制度,力争3年内全市重点乡镇企业实现联网。积极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控制、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乡镇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坚持“因企施策,加强引导,稳步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以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为重点,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基础好、有实力、有主导产品的骨干企业,通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对微利、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出售等方式实行产权重组。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重点龙头企业以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加快资源整合和重组步伐,组建和创办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农工贸于一体的各类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实现规模效益。力争在2015年前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达到5--10亿元的企业集团。三是强化管理,积极推进经营机制创新。深化乡镇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工制度,积极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业兼职,按劳取酬。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尽其才、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快速反应的市场反馈机制和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四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在推进“二次创业”中唱主角、挑大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办混合型、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聚集型、配套型、特色型乡镇企业。全面放开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外的行业和领域,投资发展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卫生、体育、文化、旅游、中介、市政环保和社会公益项目。力争在2020年前使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六)推进乡镇企业园区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见,统筹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县区经济发展,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规划政策引导、骨干企业推动、主导产业支撑、招商引资拉动”的思路,依托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发展,积极培育县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区经济。二是以乡镇企业园区为载体,发挥优势和特色,以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建材业和传统工业品为主攻方向,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带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乡村经济的发展,力争3--5年形成一批在市内外、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乡镇企业专业村、专业乡(镇)。
  (七)积极实施人才创业战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大力开展对外出务工人员、农村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技能,积极鼓励和支持其放手创办和发展乡镇企业。有计划、有重点的对一批重点乡镇企业的企业家进行回炉轮训,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主力军的作用。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近农、亲农的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素质。建立健全乡镇企业人才培训与交流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法规、现代管理、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技术文化素质。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企业就业应聘,学有所用,发挥专长。乡镇企业要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二次创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志
  2、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十五”总结和“十一五”规划
  3、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乡镇经济》2007年03期
  4、技术创新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乡镇经济》2003年01期
  5、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报》2007年02期
建设与维护:中国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主编邮箱:lpsgov.  网站咨询:9 传真: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人才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