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念起,就怕觉迟。

您当前的位置:&>&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智谕法师开示: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大家要观察自己的心,你们现在的心,不是你的,是一切环境所起的,佛法称之为六识心,也称为六识缘影。
  不相信你观一观,你的心好象流水一样,念头不断,过去、未来、现在,天南地北都想到了,你所想的这一切,不外乎两种法,生、死流。无量劫来你随着它落入生死。所以要赶紧起观照,把它消灭了,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大家起念头的时候,不知不觉随着念头走。随着念头走了很久,自己还不知道,这就是生死。
  如果念头没有,一念不生的时候,是你的清净心。称之为自性清净心,那才是你的真心。自性清净心又称之为般若心。
  所以,有一句话「一念不生般若生」,使它不起,最好的办法,是念佛号。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念头分两种,这两种都要教它不生,才称之为一念不生。那两种呢?有念、无念。都要让它不生。有念若生,落入常边;无念若生,落入断边。一念不生,离两边契中道。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念佛名号。念佛名号一心不乱的时候,一丝杂念没有,契合于无念;佛号念得清楚,契合于念。这样用功下去,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念而无念,虽念而非常;无念而念,虽无念而非断。念即无念,则非念;无念而念,则非无念。非无念就是念,非念就是无念。如此用功久了就会到,非念非无念,而念而无念。如此方称为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自性清净心,也称之为般若心。
  谈到观照,有很多人误会意思,本来教他观照,使自己的心清净,一念不生。若起一念,自己就知道,称为念起即觉。恐怕你念起而觉迟,所以才教你观照。
  有很多人误会,观照取相,反而落入生死流。什么原因呢?实相无相,不生不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生灭法。你取相起观,云何不落入生死呢?
  有人甚而言之说,我起观照,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你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啊?唉!他不知道,无一物正是本来面目。所谓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性清净心。若有本来面目可见,皆是有法。那就不是本来无一物了。
  所以念佛功夫最方便,最好。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自性清净心。一句佛号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本来面目。一句佛号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大观照。
  如果你再另求观照,那就虚妄了!另求观照,皆是有心所起的念头。你不知道,一句佛号,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无所住心。虽无所住而不断,所以金刚般若经说,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无念而念;生其心而无所住,就是念而无念。念而无念,不生不灭,称为无量寿;无念而念,横遍十方,称为无量光。如此法门皆从单提一声佛号中得。
  所以大家打佛七期间,只要有一声佛号,心中不可有丝毫念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头若起,一觉一观照就无念。
  所以大家佛七期间,时常观照自己的心。记住: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我们进一步再讲,你观照还不究竟,你没想到,你起观照就是念头。说来说去,观照教它不起,你不过是以念头消灭念头就是了。
  最好的办法,念阿弥陀佛。佛号提得紧,不要观照,自然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把佛号念熟的话,就知道,观照反而是多余的、累赘的。
  今天和大家讲的,好象深一点,恐怕大家听不懂;不过,法结有缘,有缘人如果你听得懂,你就知道我不是废话了。如果你听不懂,就权当我没有说。
  不过我化繁就简来说一句,不怕一切理论不懂,那没有关系。记住,只要佛号一起的时候,心中教它一点杂念没有。一声佛号之下,就是觉而无念了。不但是无念,复是非无念,所以我们称为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这是实相法门。什么原因呢?实相无相,就是无念;实相无不相,就是念。实相无相,是佛法身;实相无不相,是佛报化二身。
  我们如此用功念佛,上体佛身,换个样子和大家讲,念而无念,那个无念,是佛的法身德;无念而念,那个念,是佛的解脱德、般若德。
  如果一句佛号提得紧,佛的三身三德具足。
  大家进入佛门学佛,你为的是什么呢?不过要上求佛的三身三德而已。
  希望大家都记住──单提一声佛号,心中教他不生一点念头。就是如此用功。
  现在开始念佛。用用功,看一看! 
  南无阿弥陀佛&&
【上一篇】:【下一篇】:净空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 佛弟子文库┊┊┊┊┊┊┊┊┊┊┊┊┊┊┊┊┊┊┊┊┊┊┊┊┊┊┊┊
净空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1 古人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就是迷,不管是什么念头,起念都是迷。
2 我们一个念头都不起了,跟诸位说,一个念头都不起还是迷,这个事情难办!
3 起念是什么?是妄念,是乱想。一个念头都没有是无明,这个事情麻烦。
4 那个觉到底是什么样子?觉心,告诉诸位,没有念是样样清楚,它不是无明。
5 过去、现在、未来都知道,心里头不起念头,这叫正念,这个是觉心。
6 如果我们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事情一塌糊涂,这是无明。
7 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事情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真心。
8 我们初学用功,这一句佛号不能够中断,为什么?这一句佛号了了分明,非无念,有念;一切妄念都没有,非有念。念佛就是非有念、非无念,这是开始用功要从这里下手。
9 这一句佛号声声唤醒我们自己的本觉心,所以阿弥陀佛不是外面的,不是指心外之佛,是自心之内,声声要把自己的阿弥陀佛唤出来。
10 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样样都觉而不迷,那就是阿弥陀佛。
11 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句句佛号是消归自性。不消归自性,怎么能得受用?这个念佛,这是讲到道地功夫了。
12 会念的消归自性;不会念的,执着在名相上。执着在名相上,不能消归自性,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就是会念与不会念。
13 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意思完全翻成中国话是&无量觉&,咱们要问问那个觉是不是自性?觉就是自性。
14 声声提醒你自己,要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觉而不迷,那么这个佛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才说,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15 念佛,灭罪解脱力量最大、效果也最显著。现在有很多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相信念佛的功德大,虽然念了也不相应,他没有信心!
16 修其他的法门能不能灭罪?问题很多很多,或者是自己修,或者你观察别人修学,你看看究竟能不能灭罪。
17 其实罪是从心生的,因此罪还从心灭,心要有念就有罪,灭罪要靠心。心不清净就生罪孽,心要是清净就灭罪灭障,这个道理实在讲并不难懂。
18 我们想想,要怎样叫心得清净呢?说实在话,念佛使我们心能得一心、得清净,比修其他一切法门都要来得殊胜。
19 还有一些人说,念佛老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就没意思!他就懈怠了,就不想念。这是没有明白道理。
20 我们念佛作用在哪里?作用就是在清净心。心里面只要一起念头,不管这个念头是善是恶,只要有念就赶快换成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21 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是什么?换成阿弥陀佛就是觉。不念阿弥陀佛,就都是妄想、都是妄念。
22 不但这世间一切法是妄念,就是在佛法里面还是许许多多的妄念,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
23 念佛的作用,无非是消除妄念而已。因为妄念不停,所以你这个佛号就不能中断,佛号一断,妄念又起来了。
24 诸位要记住,清净心是道,一心不乱是道。心要有念就有罪,罪能障道,罪业起来心就不清净,心就不专一。
25 觉了,罪业就消掉,就灭掉;你要是迷,罪业就现前,消不掉。念念觉而不迷,这是皈依无量觉。
26 什么叫觉?怎样叫迷?换句话说,觉的样子是什么,迷的样子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搞清楚。
27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舌尝味、鼻嗅香、身体接触、心里面在起念头,这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
28 接触境界的时候,你起心动念,你分别,你执着,这就是迷的相。
29 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染念也好、净念也好,一概不理会,马上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
30 阿弥陀佛就是觉,阿弥陀佛是觉念,除了阿弥陀佛以外,都是迷念,都不是觉念,要转得快!
31 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要把这个念头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叫阿弥陀佛这一念&念念相续&,不要叫它中断,不要叫其他的妄念起来。
32 也许诸位听了这个话,说:这个我们现在办不到!如果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我什么事情也不要想了,什么事情也不要办了,这怎么办?
33 这是你现在初学,你没有功夫;你要是真有功夫,你想事、办事,你这个佛号还是不断。
34 现在做不到怎么办?当你想事情、办事情的时候,佛号就停下来,去想事情、去办事,事情办好、想好了,那个事情放下,佛号提起来,现在只能用这个方法。
35 这个方法用熟了,用上几年,心真正清净了,你一面办事、一面考虑问题,佛号还是不间断。所以,这是功夫的问题。
36 你要考虑问题,那就是业障现前,必须把佛号暂时放下。不要着急,慢慢地来,按部就班来。所以一定要懂得&消归自性&,这个佛号念得才有用处。
37 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当然会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的起欢喜心、起贪爱之心;不合自己意思就起嗔恚之心。
38 不仅嗔恚是烦恼,贪爱也是烦恼。总而言之,心是清净的,只要一有念头生就叫烦恼,烦恼也就是业障,它就障碍你,障碍你一心不乱、障碍你明心见性。
39 佛教我们方法,把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头才起,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不怕,怕的是你觉悟得不快。什么是觉悟?阿弥陀佛就是觉悟。
40 念头才起来,立刻就换成阿弥陀佛,你也不要管刚才那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一概不要去理,只要念头一起来,马上换成阿弥陀佛,换得快,愈快愈好,不要叫这个念头继续增长,这是念佛的秘诀。
41 你能这样子念佛、这样的用功,用上一个月,你自己就会晓得,你不一样了,你心清净了、你烦恼少了;用上三个月,你就会觉得自己上了轨道,功夫得力了。
42 有个二、三年,纵然不能得一心,功夫成片是决定得到。
43 这功夫成片是相似的一心,不是真正的一心;真正的一心是烦恼连根都拔掉,没有了。
44 这个时候虽然烦恼根还在,没有拔除掉,烦恼决定不起作用、不起现行,有了这样的功夫就决定往生。
45 功夫成片上三品的,生死就自在,喜欢什么时候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就去得了;喜欢再多住几年也不妨碍,你就得大自在。
46 生死自在不要很高的功夫,这种功夫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47 中品的,往生就预知时至,大概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前就晓得;下品的,大概在临终见到佛的时候才知道,都是决定往生。
48 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高警觉的心,这一句佛号不能够中断,要让声声佛号唤醒我们自己的本觉心,要让声声佛号把自己的阿弥陀佛唤出来!下篇: 上篇: 欢迎转载 QQ:  <个人空间_中国最大的真人在线交友社区-51游戏社区
其他帐号登录:
真人视频交友
大家都在玩
&2005-上海我要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一、关于修身修养& && & ★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 & ★口乃心之门户。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心里想的事。心和口是一致的。& && & ★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 & ★企业跟企业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境界的竞争。& &&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 & ★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 & ★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 && & ★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 &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 & ★同流等于合流,合流等于合心,合心等于交心。二、关于成功& && & ★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变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等。& && & ★成功之道=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 & ★许多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 & ★功是百世功,利是千秋利,名是万世名。三、关于团队& && & ★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四、关于沟通& && & ★沟通必须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出发,才能取得一致有效的合作。中国人的沟通总是从家里开始的。& && &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 && & ★沟通有3个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 & ★影响沟通效果有3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 && & ★沟通的3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 && & ★沟通的5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 & ★沟通的5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 &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 & ★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能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五、关于得失&|&&&&(第1/4页)浏览11次&|&&猜你喜欢:热门分享::&你看这个视频
老梁观世界:&“大师”就这么忽悠你 :&对
他让老梁一顿遭禁
说他是违国学大师
:&回复王大力:对,就是他,国学大师,没想到还有人给总结出来了:&这些话全是翟鸿燊说的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